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摘要:有效教学是一个从课外到课内、课前到课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生的一个系统性过程,也就是说,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是在学生有效的课前准备(也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极大的延展,在课后有效的练习与反思中才能得以巩固与深化,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适度的重复,知识与能力是在多次的重复训练与不断的参悟中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正确的思维方法而终身受益。
关键词:有效教学系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33
现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都在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或有效教学;但是绝大多数都在课堂教学的有效上做足了文章,当然这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也在课堂的有效教学作了很多的努力与思考,但收获与预期的效果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反复地思考这是为什么,有效的教学的方向没有错,那为什么会出现差距呢?笔者认为是我们只把有效教学的定义在课堂,使我们的教学出现了缺失,我们认为有效教学或教学的有效理解与实践应该更加宽泛,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课前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后活动的有效性;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有效教学是一个从课外到课内、课前到课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生的一个系统性过程,也就是说,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是在学生有效的课前准备(也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才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极大的延展,在课后有效的练习与反思中才能得以巩固与深化,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适度的重复,知识与能力是在多次的重复训练与不断的参悟中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正确
的思维方法而终身受益。
1 课前活动的有效性
课前活动包括学生的预习、教师的调研与备课,这个层面上主要反映在学生预习的组织与教师的调研,如何使学生预习不流于形式与单调,是作任课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学生是通过阅读教材实现教师的预习目标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与指导学生。
第一,怎样阅读教材,特别是理科教材,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他们对教材的阅读能力较弱,不知道读什么,怎样读,怎么抓重点,这说明了教师叫学生阅读,但没有很好地指导他们怎样阅读,所缺乏有效性。
目标性:有相当的学生对教材的阅读是走马观花式的,连这节教材讲的是什么都不清楚,谈不上在阅读过发现了什么问题,更说不上对重、难点的思考与理解,所以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这个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以问题的方式进入阅读预习。
联系性:对理科而言,每节知识都有传承性,前后新旧的逻辑性,所以要教会,至少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去寻找前后新旧的关联,并在其中体会有机的逻辑性,比如物理学科,运动的描述,从位置——位移(位置变化)——速度(位置变化的快慢)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节与节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有体会到这种关联才能把握住问题的关键。
领悟教材的呈现方式:阅读教材更重要的是在确定了问题,明了了目标之后,领悟教材对问题与目标的呈现方式,有什么样的环境(文字、图、实验等),关键的字、词、句所表达的意义,比如在物理学科中,常用的。“恰好”、“至少”反映在物理过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情境,“最大”、“最小”又意味着什么,包括各学科的常用的专业性表述等等,都要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长期坚持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使有效性具有实际的意义。
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求教师对所要预习的内容有提纲,而这个提纲最好以问题的方式和呈现过程的环节出现,要明确而不含糊,适度而不故弄玄虚,要有重点而不泛泛而谈,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的重要环节,所以要高度的重视,长抓不懈才会有收获,使教学的有效性得以顺利展开。
第二,课前调研指的是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与对学生的沟通,较为准确地把握学情,才能构思出相应的教学问题,才能把握住教学的难度与深度,有相应的教学策略。
盲点:学生在接受知识时,由于思维的长度与发散度不够,往往
顾此失彼,有些地方老是想不到或想不透,教师对些要有了解,并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当然不是一招就成的,但长时的反复的训练一定是会解决的。
学生行为与思维习惯:这里我们要关注好、中、差,了解他们差的原因,差在什么地方,好的优势在哪里,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度与关注面是不同的,所提出的问题是不同的,因人而异,但要能充分体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在进步中享受学习。
2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实在这篇文章里,笔者不想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关注度太高了,大家投入的精力太多了,对每一节课每一节内容都有较深刻研究,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妙招,所以只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己的初浅的体会与同行分享。
第一,“度”的把握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面对教材与学生,我们能讲到什么样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能接受到什么样的程度,都要要根据教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与他们所处的年级(年龄段)有关,我们要明白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有一个螺旋式的过程才能完成,在这个问题上是不能有跨越性的发展的。
第二,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多样性,但要以学生的行为为中心,以体现学科思想与思维特征为中心。在现行的教学中,一旦谈到新教法,大多想到“多媒体”,其实这并一是最重要的,作为理科,特别是物理化学,实验才是王道。
第三,以“问题”为线索引发教学的实施,其实就是要找一个教学的着力点。任何事物都是以问题的方式出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样也是以问题的方式发生和发展的,所以“问题”作为教与学的发生点,并围绕它进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我们思考教学的主要方向,当然“问题”最好是要在情境、背景中呈现。
第四,富有激情、机智、幽默的课堂表演是引起共鸣,是生动课堂教学的充分条件;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在课堂中要做到张驰有度,急缓起伏得当,教师的表演与学生的表演要三七开为好,否则喧宾夺主,与原来的理念与设计相背离。
3 课后活动的有效性
常规上教学的课后活动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作业练习,其实作业布置是很考究的,现在由于教辅资料多,往往教师要选一部分作为补充,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拓宽学生的眼界,也没什么不对,但选择不能是任意的。
首先必须与上课的内容要符合,其次要有针对性,对重、难点有强化性,难度适中。
第二,作业反思,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写出自己的总结或反思,把在作业中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或是对某种方法的运用,或是对教师的教学有什么想法等等,三、五句话,这不只是形式,它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同时培养学生反思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学会怎样去表达,学生的表达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困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