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
244 人力资源管理
综 合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高校毕业生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及有效运行研究》。项目编号:DIA110273
摘要:本文按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三个主要阶段,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和就业服务内容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服务体系 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三个主要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和相应的就业服务内容也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时期。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性质的计划经济体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模式为“国家分配、统包统分”。所谓“统包统分”,是指国家承担高校毕业生所有的培养费用,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以国家干部身份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
1950年政务院发出《通令》,决定从华南、中南、西南三个地区抽调一部分毕业生去支援东北地区的工业建设,从华北地区抽调一部分毕业生充实国家党政机关,这是我国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的初步就业方针。1951年中央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是当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方针。1952年的毕业生统一分配方案规定,人事部制定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表,各地区按中央计划统一调配,这标志着高度集中、统一的毕业生分配体制形成。
建国初期,我国曾出现过一些就业服务组织,例如劳动介绍所,但随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的推行,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严重阻碍,就业服务组织的发展也相应地受到制约。
1978年,大批知识青年陆续返城,再加上原有的大量待业人员,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失业高峰。为了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提高人员配置效率,1980年8月,中央召开的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提出了“三结合”方针,即在国家统筹规划和统一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市场上的就业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此时的就业服务组织刚刚起步,功能简单,覆盖面不广,但与之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相比,已经开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社会服务手段来管理就业服务。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依据是国家当时的实际国情,计划经济的指令性和计划性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统包统分”政策保证了国家建设和重点经济建
设地区对人才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这种行政配置的方式也否定了市场的作用,企业和高校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人员和单位,降低了就业服务和人员配置的有效性。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双向选择模式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出现多元化趋势,统一分配的就业制度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这个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重要改革。1986年,国家教委所属高校进行改革,共同协商高校毕业生调配方案,除了国家教委和有关部门根据重点项目对人才的需要给各高校下达特定数量的计划外,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其他方面都由高校自主决定。
1989年,国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指出,改革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政策和方针的统一指导下,逐步实现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双向模式”。该方案提出的学校推荐就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为教育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条件。1995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对“并轨”后所招的学生,毕业时原则上在本系统、本行业内自主择业,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同时,就业指导工作也重新开展起来。期间,对于就业指导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加,许多学校开始设立就业指导中心等就业服务机构,开办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和讲座。1995年,继教委办公厅发出要求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通知后,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从此,就业指导工作成为我国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部分。
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新的就业制度赋予了学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更多的自主权。“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趋势,初步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自主选择。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历程研究
孙源 李业昆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
245
综 合
为促进劳动力更好地流动,国家相继出台政策,以政府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为主的就业服务组织陆续建立,组织的功能也逐渐扩大。此外,就业服务的对象从再就业人员扩大到初次就业人员,即高校应届毕业生。随着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服务组织的大量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三、市场经济时期的自主择业模式
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从2000年起,我国要建立比较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取消“派遣证”,改为“就业报到证”,结束“计划、分配、派遣”的历史,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原则的就业目标。2002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四部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
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标志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到来。
2003年后,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政府连续出台了大量促进就业的政策,包括2006年由中组部、原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门组织实施的“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教育部等四部门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等四部门组织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等。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
“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
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
“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这种毕业生就业制度和高等教育体制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以来“统包统分”的毕业生就业分配模式,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但由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健全,市场失灵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业服务组织进入开放竞争阶段,各种形式的中介机构不断发展,并开始尝试市场化改革。职业介绍所走进基层,民营职业介绍机构迅猛发展,就业服务组织多方位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这对提高就业服务水平,解决中国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作用。
纵观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和就业服务内容的变化轨迹可以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和就业服务内容始终保持与经济体制同步,最终纳入市场轨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与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协调适应的结果。在就业市场尚不发达的现实情况下,学校、政府、社会、毕业生需要共同努力,以期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崔苏菁.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2]赵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
[3]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
叶天禄 理事
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HCM/CRM/SCM业务发展总监,全面负责甲骨文公司在大中华地区的人力资本管理(HCM)、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应用产品业务,包括甲骨文HCM、CRM、SCM等应用产品系列在大中华地区的解决方案、销售、业务拓展、市场开发和产品战略。
叶先生拥有超过15年服务于本土和亚太区企业组织的管理和IT经验,提供包括人力资本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管理等专业管理及IT解决方案。同时,他也是人才管理与学习管理方面的知名权威,擅长企业大学规划与建设、人才开发与管理,曾担任过大中华地区很多卓越学习管理解决方案实施项目的顾问和首席设计师。
杨晓青 常务理事
湖南华顺人力资源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工作21年,现任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会常务理事,湘潭市人大代表,湘潭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她始终坚持“立足和谐共赢,打造行业品牌“的核心理念,秉承“让企业家更轻松,使员工更幸福”的神圣使命,追求“专业、诚信、务实、卓越”的工作作风。2009年获全国“创业之星”奖,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获行政嘉奖。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杨晓青和华顺公司中国儿童慈善奖“突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