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历程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论文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的研究摘要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人才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越发重要。
通过介绍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必要性。
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中必须蕴含着就业教育,努力研究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目标体系构建一、研究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目标体系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级别就业指导机构相继成立,意在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提高毕业生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但我们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如果高效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如果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是摆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大学生就业指导仍处于摸索时期。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毕业生等各方面的协同配合。
就业指导教育与社会经济的、人才市场的建立、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化及学生自身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纵观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非专业。
我国高等院校中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大多的是辅导员,他们在从事学生工作的同时兼做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一支专职的就业指导队伍,而且就业指导工作往往是他们较有弹性的工作,其他事务性工作则更具钢性。
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深入研究及调查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很难从专业角度指导。
(二)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单一。
绝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以讲座和就业指导课等形式开展工作。
就业指导讲座一般在毕业生求职前的一段时间来进行,但场数不多,内容乏味、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力不强。
而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有纯课程化的倾向,缺少互动性,很难理论联系实际,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沿革及研究新进展
作 纳 入 学 校工 作 中 , 之 与 毕 业 生 的 分 配 工作 相结 合 , 为 学 将 成
校 行 政工 作 的组 成 部 分 。 1 8 年3 国家 教 委 发 布 的 《 于改 革 高 等 学 校 毕 业 生 分 99 月 关 配 制 度 的 报告 》成 为 高 校就 业 体 制 改 革 的转 折 点 和 大 学 生 就 , 业 指 导 发 展 的 里 程 碑 , 次 提 出 了 “ 国家 就 业 方 针 、 策 指 首 在 政 导 下 , 步 实 行 毕 业 生 自主 择 业 、 人 单 位 择 优 录 取 的 ‘ 向 逐 用 双 选 择 ’ 度 ” 2 世 纪9 年 代 , 制 。0 0 大学 生 就 业 指 导 工 作在 国家 部 署 下 规 范 展 开 。 国 家教 委 成 立 了全 国高 等 学 校 毕 业 生 就 业 指 导 中心 , 对 各 地 区 和 各 高校 提 出 了逐 步 建 立 的要 求 。 19 年 并 从 94 起 ,全 国 高校 毕 业 生 就 业 指 导 中心 开 始 每 年 筹 办 毕 业 生 就 业 指 导 人 员 和任 课 老 师 培 训 班 。19 年 , 9 5 国家 教 委 办公 厅 发 出通 知。 明确 提 出要 求 全 国 高 校 开 设 就 业 指 导 课 程 . 编 写 出版 了 并
《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课程 教 材 》 19 年 , 国高 校 毕业 生 就 业 指 大 。 97 全 导 中心 制 定 了 《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教 学 大 纲 》 为, 高校就业指 导工作在
全 国 高 校 蓬勃 发 展 起 来 。Ⅲ 二 、 国 大 学 生就 业指 导 研 究 的 新 进 展 我 ( ) 国 大 学 生就 业 指 导 工 作现 状 的调 查 研 究|. 一 我 2 ] 3 1就业 指 导 工 作 的 相 关 条 件 及 队伍 状 况 。 许 多 调 查 结 果 . 显 示 。 高 校 在 就 业 指 导 工 作 中 机 构 设 置 都 已 经 到 位 。 成 立 各 都 或 配 备 了 相关 的机 构 、 设备 及 经 费 等 。 是 就 业 指 导 老 师 以兼 但 职 为 主 , 且 学 历 资历 相 对 薄弱 。 并 2就 业 指 导 方 式 。 目前 高 校 开 展 的就 业 指 导 方 式 较 为 广 . 泛 , 就 业 咨 询 、 立 就 业 网 站 、 业 指 导 课 、 业 生 择 业 指 有 建 就 毕 导 、就 业 市 场 调 研 及 升 学 指 导 等 ,部 分 高 校 还 创 办 了就 业 专 刊 , 行 创 业 指 导 , 展 模 拟 招 聘 、 业 心理 测 评 . 等 , 是 进 开 职 等 但
就业促进法与就业政策
(六)实施鼓励劳动者创业的政策
(七)实施有利于企业增加和稳定就业岗位的政 策
(八)实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政策
(九)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就业服务政策 (十)实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一、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演变历程
第二阶段:2006年至2007年,为政策体系形成
阶段,主要目的是基本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 失业问题和并轨遗留问题,以及高校毕业生、农 民工、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
2006年1月20日,劳动保障部等十八个部门联合下发了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若 干问题的意见》 2006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 干意见》
三、我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二)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
2010年,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关于支持和 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0]84号), 进一步加大了自主创业和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 税收优惠力度。
三、我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二)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 1、自主创业税收政策 享受对象: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 “自主创业税 收政策”或附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①登记失 业半年以上的人员;② 零就业家庭、享受城低保家庭劳动 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③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
一、我国积极的就业政策演变历程
第三阶段:2007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
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就业促进法》,完成了积 极就业政策的法制化进程。
四位一体化大学生就业全程服务体系研究
四位一体化大学生就业全程服务体系研究中国有句老话说“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稳定之源”。
严格来说,大学生是国之根本,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对社会的稳定性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学校来说,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直接与学校的教学质量挂钩,历年来,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往往是人才市场的香饽饽,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却鲜有人问津,造成类似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学校名声是其一,办学质量同样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
为此,各大高校应重视学生的就业情况,通过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和用人单位等主体,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全程服务框架,从而使四大主体形成四位一体,从根本上出发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标签:四位一体;大学生就业;全程服务体系0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的文化不断增长,大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就业问题也随之而来。
从以往大学生就业情况情况来看,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及用人单位这四大主体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但是由于各大体系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即使政府方面采取了多种形式促进大学生就业,但效果一直不太乐观。
因此,笔者以四大主体与大学学生就业情况为基础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使四大主体形成合力,以四位一体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打造一套完美的大学生全程服务体系。
1大学生就业现状目前,大学生就业途径一般是通过校园招聘、自主就业等几种完成就业的。
其中校园招聘一般各大高校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途径之一。
但根据相关调查所知,多数大学生对于校园招聘不是很满意,当然,里面不乏有更倾向于形式多样的网络招聘;但在另一方面,导致校園招聘效果不理想的是在于各大企业层次间的原因,特别是在高职院校,校企之间形成合作,校方将毕业生实习的地方交由各大企业,使得各大企业用廉价劳动力为其工作,近年来类似事件层出不穷,从而造成学生对于校园招聘的不信任,同时也由于过多繁复的手续问题,需要签订这个协议那个协议,使得学生心里得不到保障。
这些原因直接造成了校园招聘的不理想效果。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与优化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与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优化是现代教育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如何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成为了各级政府和高校不可忽视的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优化,以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质量和效率。
一、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制是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的重要保障。
首先,高校应建立健全良好的就业创业宣传与指导平台,通过校内就业创业网站、校园招聘会以及就业创业讲座等方式,向毕业生传达就业创业政策和信息,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热情。
其次,高校应设立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聘请专业人员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市场动态、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和规划个人职业发展。
二、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是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环节。
高校应积极与各类企业、行业协会建立联系,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实习机会,为毕业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
同时,高校要根据各行各业的需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并邀请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实际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中。
三、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支持政策的制定与落地为了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
首先,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资金,设立毕业生创业基金,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初期的启动资金和贷款担保。
其次,政府可以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和创业补贴,减轻毕业生创业阶段的经济负担。
重要的是,政府还应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供创业指导和技术支持,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四、加强高校就业创业数据监测和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建立高校就业创业数据监测和评估体系,可以客观地了解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提供有力的依据。
高校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机制,全面记录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情况,包括就业率、创业率、创业成功率等指标。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探索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探索
杨肖;陈钰聃
【期刊名称】《合作经济与科技》
【年(卷),期】2024()15
【摘要】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储备人才,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作用。
高校就业指导是实现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桥梁,做好大学生就业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以及社会服务发展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毕业生就业难给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总页数】2页(P78-79)
【作者】杨肖;陈钰聃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基于PPP模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
3.构建“五步五色,精准施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4.普通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与就业岗位的供给相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为了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和择业信息等全方位的支持。
本文将就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1. 提升学校就业指导服务能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当加强专业化建设,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团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
学校可以邀请行业内专家、企业招聘人员等开展就业辅导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趋势。
2. 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学校应当及时收集和整理各种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途径和岗位信息。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关系,加强就业信息的对接和共享,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加强创业就业指导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学校应当加强创业就业指导,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创业就业。
4. 增设实习就业服务机构实习是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环,学校应当增设实习就业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实习信息、指导和推荐,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5. 建立校友资源库高校应当积极建立校友资源库,吸纳校友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包括就业内推、职业经验分享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生涯发展。
6. 加强心理辅导服务面对就业压力,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学校应当加强心理辅导服务,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保持积极的就业心态。
二、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1. 就业服务资源不足一些学校因为就业指导师资力量不足,实习就业资源不足等因素,导致就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学校应当加大对就业服务资源的投入,增加专业人力,并拓展与企业、政府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资源。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却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和政策制定的迫切需求之一。
一、现状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中有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生数量与用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失衡。
市场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培养情况之间存在不少矛盾,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现行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局限性目前,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学校内部的就业指导中心、招聘会、就业信息发布等就业服务平台。
这些服务体系存在以下几个局限性。
1. 信息不对称。
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有限,往往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2. 缺乏个性化服务。
现行的就业服务体系以集中统一服务为主,缺乏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服务。
3. 对接不够紧密。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较少,就业指导中心和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
1. 加强“双向选择”。
高校应建立更加开放的校企合作机制,引导学生校内校外的双向选择,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匹配度。
2. 推动就业指导个性化。
针对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开设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包括职业规划、就业技能培训等。
3. 打破信息壁垒。
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实现就业信息的全面对接。
4. 强化实践教育。
开展更加多样化、灵活化的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并将实践成果纳入考核范围。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就业指导中心的师资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四、加强政策支持在构建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政府在政策上也应相应加强支持。
1. 加大对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为高校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一、考试目标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学体系的产生与形成过程,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发展动力和学科体系,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并能否运用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二、考试内容1.高等教育发展简况成长中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及其特征。
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及其特征。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规模化。
中心化。
综合化。
国际化。
职业化。
终生化。
多元化。
2.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段。
在相当的阶段,高等教育学萌芽并产生和发展。
个别研究阶段及其特征。
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
系统研究阶段——学科体系形成。
3.认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高等教育学的任务。
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
国内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4.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一、考试目标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认识了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理解了高等教育的概念、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考查是否认识了高等教育价值,理解高等教育外部基本关系和内部基本关系。
二、考试内容1.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据有关研究,有28种之多。
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考察人性必须从人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两方面入手。
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就是: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机制创新
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机制创新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国内高校纷纷开始探索建立和完善应届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以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为了有效支持和推动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机制的创新,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应该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就业服务平台。
当前,高校已经积极开展校园招聘会、就业指导讲座等活动,但这些服务往往只是针对少数热门专业或大型企业。
因此,高校需要进一步创新,建立一个覆盖不同专业、行业和地区的就业服务平台。
该平台可以整合校内外的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就业信息、岗位推荐和职业咨询等服务。
多层次、多元化的平台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满意度。
其次,应加强对毕业生求职技能的培训。
许多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求职技巧。
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帮助毕业生提高自我营销和面试技巧,增强与企业间的沟通能力。
此外,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只有通过培训和实践,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第三,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用项目,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工作机会。
这种合作能够促进高校教育与就业需求的对接,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此外,高校可以设立企业专家委员会,邀请企业领导和专业人士参与毕业生教育和培养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
第四,在就业服务体系中加强信息共享与专业指导。
高校应该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团队,由专业指导人员组成,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团队成员可以对毕业生的求职信、简历进行审核和修改,并提供针对性的面试技巧。
此外,高校应积极收集和整理就业市场的信息,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岗位信息和职业发展前景,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出职业规划。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演进轨迹及动力系统
2017年第6期课程改革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为适应我国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1]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落实国家就业指导政策的主要载体。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历史梳理和总结,对政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高校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改革以及推进大学生个人实现顺利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历程(一)萌芽时期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始于个别学校的自觉行为。
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开设“生涯规划”等相关的辅导课程,拉开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
之后,由于我国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1986年,深圳大学首开改革开放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先河,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就业指导中心,主要职责是通过开设就业辅导课,创办《就业辅导报》,搜集职业信息,组织用人单位开展招聘,来帮助大学生择业就业。
[3]此后,在深圳大学的引领示范下,一些高校开始了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但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我国实行统包统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缺少开展就业指导的环境,造成就业指导工作不受重视,所以,这一时期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虽有发展,但规模和速度都极为有限。
(二)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要求,我国开始推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政策。
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施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发展的一致需求。
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学校有计划地开设就业指导课或讲座,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
1995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建议,在高校高年级中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并加强教材编写工作。
这一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个别院校的实践探索上升到国家层面,进入了政府政策引导、普遍规范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十讲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
第十讲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各种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市场也以它独有的发展脚步向前迈进,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就业市场的变化历程也体现出我国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视和关注,探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就业工作的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就业市场发展历程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完全是由政府根据国家需要进行有步骤的安排,一般不存在互相选择的问题。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自此,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序幕徐徐拉开。
毕业生就业首先是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定计划的办法,实行由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上下结合的办法编制分配计划;其次在落实计划时,采取了一定范围内“供需见面”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分配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改革在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少数高校中进行试点。
1986年,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深化,编制计划的方式进一步改进,国家教委首次举办了由学校、部门、地方及部分用人单位参加的供需见面洽谈会。
在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学校通过“供需见面”方式提出分专业、分用人单位的调配方案。
这种方式的推广,使学校与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如火如荼。
1989年3月2日,《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之后,最初由学校、部委或地方主管部门举办的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或洽谈会开始出现。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社会上还不完全具备公平竞争的环境,毕业生就业市场也受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存在某些局限和不健全的地方,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问题较为突出。
1997年3月,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完善提出了具体意见。
各地方、部门和各高校依据该规定,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了管理和监督。
同时,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先后与西安和上海市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联手,分别打m“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西安市场”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海市场”的牌子,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始进入新的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业的阶段特点及经验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业的阶段特点及经验启示1. 引言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业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业的重要意义在于,高校毕业生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就业情况既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也关乎国家的发展。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就业政策效果以及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而高校就业问题的处理,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个人面对的问题,更是一个国家整体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也越来越需要国家和高校共同努力来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业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不仅关乎个人的生计和未来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整体稳定。
只有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才能让他们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逐步壮大国家人才队伍,推动国家经济的稳健增长,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业的重要意义不可低估,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遇。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业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业形势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的趋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减轻。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高校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机会。
高校就业方式和渠道不断丰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招聘会和人才市场,各种新兴的就业形式如网络招聘、校企合作等也逐渐兴起。
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和就业市场需求。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学校与企业、政府等各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就业指导和培训更加精细化。
高校就业需求与社会需求也能够更好地对接,使得毕业生就业更加顺利和有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就业现状在不断改善和创新之中,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将更加广阔和光明。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也愈加严峻。
高校毕业生对于就业的迫切需求,也促使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人才培养及管理、就业信息发布及了解、就业指导及推荐、创业就业服务及管理、用人单位对接等方面。
在大学本科教育过程中,各个学院开设了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毕业生在课程教学中不仅接受就业知识的科普,更体会职场经验、人际沟通和自我价值的认知。
此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组织举办职业规划、创业以及实习见习等项目,增加学生成长的历程。
在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中,建立健全的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也至关重要。
高校可以适时公布最新的招聘信息、职业规划活动等,为毕业生提供职业信息和就业技能。
同时,高校也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就业信息和优质招聘信息,提供全面、优质的就业服务。
高校应该在大力推动就业指导的同时,注重与用人单位对接。
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宣传和交换,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的机会。
通过双向选定就业信息,这种合作关系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被用人单位看重的毕业生也会自动增加,提高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就业关系。
二、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实践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实践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较好的分析和研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毕业生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还可以通过提供职业咨询服务、优化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等多种方式,对毕业生进行个性化就业帮扶,解决毕业生就业痛点。
在创业方面,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平台。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培训课程、举办创业大赛、开展海外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和经验。
同时,也可以鼓励各类企业入驻校园,与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的转型升级随着社会的变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需要更多的与职业公司的合作,整合多方面资源,建立起更加专业的就业服务平台。
高等学校就业制度
一、高校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1. 计划经济时期(1950-198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统包统分”政策,即由政府统一安排毕业生就业。
这一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渠道相对单一。
2. 改革开放时期(1980年代-200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高校就业制度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这一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渐形成,毕业生自主择业成为主流。
同时,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形成了多元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3. 新时代(2000年代至今)进入新时代,我国高校就业制度不断完善,呈现出以下特点:(1)就业市场多元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由原来的单一就业渠道转变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渠道。
(2)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参与,形成了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跟踪等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3)就业观念转变:高校毕业生从“等、靠、要”的就业观念转变为“自主创业、多元就业”的新观念。
二、高校就业制度的主要内容1. 政策扶持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如就业补贴、税收优惠、创业扶持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2. 就业指导高校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就业技巧、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3. 就业市场高校通过举办招聘会、建立就业信息平台等方式,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4. 就业培训高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5. 就业跟踪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为政策制定和就业服务提供依据。
三、高校就业制度的发展趋势1. 就业市场进一步多元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将更加多元化。
2. 就业服务更加精细化:高校就业服务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差异化,满足不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3. 创新创业成为主流:高校毕业生将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一
生 树 立 正确 的人 生 观 、 界 观 、 值 观 , 高 学 生 合 理 定 位 、 世 价 提 自
我决 策 的能 力 ; 以政 策指 导 和 程 序指 导 为 主 向 以职 业 生 涯 规 从 划指 导 为主 转 变 . 导 学 生 确 立 职业 方 向 、 择 职业 发 展 的 目 引 选
、
当前 高校 毕 业 生 就 业 面 临 的 形 势 和 问题
标 与道 路 、 定实 施 计 划 , 高学 生 职 业 意识 和 自我 认 知 能 力 ; 制 提
A u . 01 g 2 0
Vo . 4 NO 4 12 .
论 高 校 毕 业 生就 业 指 导 服 务 体 系建 设
杜 理 才
(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工 部 ,四 川 乐 山 6 4 0 ) 乐 1 0 4
摘 要 ;由于 国 际 金 融 危 机 的 影 响 等 因素 , 校 毕 业 生 面 临 严 峻 的就 业形 势 。对 此 , 校 要 切 实 转 变就 业 指 导 的 观 念 , 循 市 场 经 济 高 高 遵
人 才 资 源 配 置 的 基 本 规 律 , 过 建 立 全 员化 的 就 业工 作 机 制 、 程 化 的 就 业 指 导 课 程 体 系 、 业 化 的 指 导 队 伍 、 通 全 专 网络 化 的 就 业 市场 体 系 、 息化 的服 务 平 台 以及 科 学 的就 业考 核评 价 体 系 , 善 就 业 指 导 服 务 体 系 , 进 毕 业 生 就 业 。 信 完 促
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初探【摘要】大学生就业事关社会稳定的民生问题,当前的大学生服务体系中,在宏观还是微观自身角度,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通过透视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善解决就业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服务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宏观调控,高校为依托,社会(企业和中介)为补充和监督,针对大学生就业而形成的一个分工不同却又相互制约的就业服务体系,其基本要素是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和中介)和大学生。
在大学生就业中,提升就业服务的质量,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不无裨益的。
一、高校就业服务的重要性就业是事关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民生问题,大学生就业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人事劳动制度改革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就业服务评价体系要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就必须遵循就业服务的内在规律,符合就业工作理论要求和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深入研究政府、高校、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等要素与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就业服务面临的困境(一)宏观层面:国家对于就业服务财政投入不足,宏观调控力度不强。
目前,教育的经费占据国家gdp的4%的目标提出多年,但一直没有实现,而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63%,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公共服务体系的质量,公共服务是不得以盈利为目的,所以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建立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关键因素。
此外,在劳动制度、人事制度、户籍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政策强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建立起政府、社会、高校、企业互动互利的模式。
(二)微观层面:高校就业服务自身层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国内高校基本建立了职业指导服务的机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就业服务相对来说单一,师资队伍不专业。
简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阶段特征
简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阶段特征2012-7-3 14:35:12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8期刘斐摘要:建国60年来,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研究与梳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历程,分析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对于在新时期准确把握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方向,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就业制度,变迁,阶段特征伴随着60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也进行了适应性的变革。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作为高校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经历了几次演进。
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历程,来分析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对于在新时期正确把握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的方向,进一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演进,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 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阶段(建国后到80年代初)1950年6月,新中国刚诞生就面临着第一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出于经济建设和机构建设的需要,政务院发出了《为有计划地合理分配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今年暑期毕业生工作的通令》,从华东、中南、西南三大区抽调部分毕业生支援东北地区,从华北地区抽调部分毕业生充实党政机关。
1951年,政务院又发布《关于1952年暑期全国高校毕业生统筹分配工作的指示》,进一步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这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发展与需要的。
”这一指示的发布,把我国“统包统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基本确定下来,直到改革开放初。
“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是当时的基本方针。
这一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的制定是完全依据当时的“一大二公”计划经济体制的。
高校是政府的附属物,是政府计划调控的直接对象,高校毕业生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高校的招生就业自然完全由国家负责,一包到底。
这一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从政府和学校层面来讲,就是国家建设需要下的指令性分配及户籍、住房等配套跟进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
03
性别结构变化对就业 公平的影响
随着性别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观念的转 变,需要政策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公平和机会均等。
教育改革与就业政策的关系
教育体制改革对就业政策的影响
教育体制改革要求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政策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需求。
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匹配度
多元化就业
国家鼓励多元化就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创业 等。
就业服务与指导
国家提供各种就业服务与指导,包括职业规划、就业信息、招聘服务 等等,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03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原 因分析
Chapter
经济发展与就业政策的关系
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梳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变迁历程,分析政策变 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为完善就业政策提供 参考。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案例研究和专家访谈等方法, 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进行梳理和 分析。
02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概述
Chapter
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政策
0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
2023-11-12
目录
• 引言 •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概述 •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原因分析 •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影响研究 •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对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研究背景和意义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日益凸显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研究对于完善就业政策体系 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高校毕业生“全过程服务”就业指导体系
构建高校毕业生“全过程服务”就业指导体系[摘要]近年来,高校扩招力度不断加大,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构建高校毕业生“全过程服务” 就业指导体系研究提出了有利于就业的政策建言,这将对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全过程服务就业指导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
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及高校工作的首要目标。
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建设以及毕业生生存质量等诸多方面,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
可以说,只有高校毕业生就业达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终极目标。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作为我国就业的主要群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由2001年的114万增长到2013年的699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与此同时,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一些行业人才需求已经趋于饱和,就业需求下降。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高校与社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提出了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七大趋势,笔者总结如下:1.就业跨地区跨省份趋势明显。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扩大,全国地域性人才流动、跨区域就业、网络异地求职已然成为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业全国化成为趋势。
2.单位青睐订单式培养趋势明显。
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陆续发展并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阶段性实行顶岗实习,设立学生实训实验室,开辟就创业基地。
不少企业利用这些创新培养机制,更多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青睐具备一定经验的毕业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
244 人力资源管理
综 合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教育部重点课题《我国高校毕业生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及有效运行研究》。
项目编号:DIA110273
摘要:本文按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三个主要阶段,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和就业服务内容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服务体系 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三个主要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模式和相应的就业服务内容也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时期。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性质的计划经济体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模式为“国家分配、统包统分”。
所谓“统包统分”,是指国家承担高校毕业生所有的培养费用,学生毕业后,全部由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以国家干部身份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
1950年政务院发出《通令》,决定从华南、中南、西南三个地区抽调一部分毕业生去支援东北地区的工业建设,从华北地区抽调一部分毕业生充实国家党政机关,这是我国针对高校毕业生实施的初步就业方针。
1951年中央政务院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是当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方针。
1952年的毕业生统一分配方案规定,人事部制定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表,各地区按中央计划统一调配,这标志着高度集中、统一的毕业生分配体制形成。
建国初期,我国曾出现过一些就业服务组织,例如劳动介绍所,但随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的推行,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严重阻碍,就业服务组织的发展也相应地受到制约。
1978年,大批知识青年陆续返城,再加上原有的大量待业人员,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失业高峰。
为了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提高人员配置效率,1980年8月,中央召开的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提出了“三结合”方针,即在国家统筹规划和统一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市场上的就业服务组织应运而生。
此时的就业服务组织刚刚起步,功能简单,覆盖面不广,但与之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相比,已经开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社会服务手段来管理就业服务。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依据是国家当时的实际国情,计划经济的指令性和计划性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统包统分”政策保证了国家建设和重点经济建
设地区对人才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但是这种行政配置的方式也否定了市场的作用,企业和高校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人员和单位,降低了就业服务和人员配置的有效性。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双向选择模式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发展出现多元化趋势,统一分配的就业制度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
这个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重要改革。
1986年,国家教委所属高校进行改革,共同协商高校毕业生调配方案,除了国家教委和有关部门根据重点项目对人才的需要给各高校下达特定数量的计划外,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其他方面都由高校自主决定。
1989年,国务院批准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指出,改革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政策和方针的统一指导下,逐步实现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双向模式”。
该方案提出的学校推荐就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为教育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提供了重要条件。
1995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1995年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对“并轨”后所招的学生,毕业时原则上在本系统、本行业内自主择业,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同时,就业指导工作也重新开展起来。
期间,对于就业指导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加,许多学校开始设立就业指导中心等就业服务机构,开办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和讲座。
1995年,继教委办公厅发出要求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通知后,全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从此,就业指导工作成为我国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部分。
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新的就业制度赋予了学校、学生以及用人单位更多的自主权。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趋势,初步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自主选择。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历程研究
孙源 李业昆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
245
综 合
为促进劳动力更好地流动,国家相继出台政策,以政府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为主的就业服务组织陆续建立,组织的功能也逐渐扩大。
此外,就业服务的对象从再就业人员扩大到初次就业人员,即高校应届毕业生。
随着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服务组织的大量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三、市场经济时期的自主择业模式
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从2000年起,我国要建立比较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取消“派遣证”,改为“就业报到证”,结束“计划、分配、派遣”的历史,坚持以市场导向为原则的就业目标。
2002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四部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
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校推荐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标志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到来。
2003年后,由于就业形势严峻,政府连续出台了大量促进就业的政策,包括2006年由中组部、原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门组织实施的“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教育部等四部门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等四部门组织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等。
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
“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
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
“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这种毕业生就业制度和高等教育体制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以来“统包统分”的毕业生就业分配模式,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
但由于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健全,市场失灵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业服务组织进入开放竞争阶段,各种形式的中介机构不断发展,并开始尝试市场化改革。
职业介绍所走进基层,民营职业介绍机构迅猛发展,就业服务组织多方位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这对提高就业服务水平,解决中国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发挥着巨大作用。
纵观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和就业服务内容的变化轨迹可以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和就业服务内容始终保持与经济体制同步,最终纳入市场轨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与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协调适应的结果。
在就业市场尚不发达的现实情况下,学校、政府、社会、毕业生需要共同努力,以期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崔苏菁.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2]赵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
[3]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
叶天禄 理事
甲骨文公司大中华区HCM/CRM/SCM业务发展总监,全面负责甲骨文公司在大中华地区的人力资本管理(HCM)、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应用产品业务,包括甲骨文HCM、CRM、SCM等应用产品系列在大中华地区的解决方案、销售、业务拓展、市场开发和产品战略。
叶先生拥有超过15年服务于本土和亚太区企业组织的管理和IT经验,提供包括人力资本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管理等专业管理及IT解决方案。
同时,他也是人才管理与学习管理方面的知名权威,擅长企业大学规划与建设、人才开发与管理,曾担任过大中华地区很多卓越学习管理解决方案实施项目的顾问和首席设计师。
杨晓青 常务理事
湖南华顺人力资源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工作21年,现任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会常务理事,湘潭市人大代表,湘潭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她始终坚持“立足和谐共赢,打造行业品牌“的核心理念,秉承“让企业家更轻松,使员工更幸福”的神圣使命,追求“专业、诚信、务实、卓越”的工作作风。
2009年获全国“创业之星”奖,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获行政嘉奖。
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杨晓青和华顺公司中国儿童慈善奖“突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