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就是确定了课题研究方向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或老师批准的选题计划,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教育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前来阅读参考。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
1、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在信息化、知识经济、全球化等高速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遇到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种种问题,“所以完全有理由把解决
问题视作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一个人能否在社会生活领域(包括学习、工作、家庭等诸方面)恰当而巧妙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则直接关系到其个人
生活质量和个人效能感的高低以及对他人、社会的贡献额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中提出教育应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欲达此目的,一句话,必须善于解决问题。正因为此,问题解决是一个被多学科和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世界各国都将“问题解决”作为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目标。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渠道,课堂教学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落实情况,更应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以及将知识运用于自己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知识体系和本身所蕴含的问题解决的科学研究方法,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和体现出来,体现其内在的教育价值。然而,长期以来的以升学和应试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结果,行为主义的课堂教学观占据了主导地位,即课堂上教师唱主角,“满堂灌”,视学生为容器,“注入式”教学长期占统治
地位。因而便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 、“高分低能”、强化训练而导致学生负担的加重等
现象。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以及关注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最终发展效果,而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2、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其核心在学校、在课程、在教学。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进程和工作部署,教育部决定从2007年秋季开始,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和陕西省将全面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由去年的5个增加到10个,2010年以前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开。教育部同
时要求“没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做好高中新课程实施规划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密切关
注实验省(区、市)实验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有关经验,为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创造有利
条件。”[2]
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新课程的要求,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提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3] 2001年
5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利
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同年6月颁发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时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 将“问题解
决能力”的培养作为新课程倡导培养的四大能力之一,摆在重要的位置。2003年制订颁发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自身
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
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6]
可以看出,化学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主动建构”、“探究过程”等。2006年11月
温家宝总理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谈到基础教育时指出,应该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
任感和动脑动手能力”. 2006年12月24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7年度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中,明确要求“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鼓励勤奋学习、独立思考、追求新知,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 这些无疑为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和理论指导。
3、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问题解决能力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是任何一个社会个体必须具备的能力。问题解决不应仅仅被理解为一种具体的技能,它是一项基本的人类行为。人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学生来说,无论是今天身在学校,还是将来步入社会,都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学生通过解决学科问题及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知
识和能力,并将其迁移到以后对生活、工作、社会中的问题解决之中,这是社会对未来公民的期望,更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的时期,已经具备了初步辨别真伪的能力,并且反抗和批判怀疑精神比较强烈。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逐步建立其独特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他们主观世界的知识是如何建构和具有怎样的结构以及他们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如何甄别他们知识结构的缺陷,如何促进他们的发展等问题,应是教师不可忽略的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应在二者之间研究学习主体的认知操作过程,从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完形说”,到皮亚杰的“图式”理论,无一不重视的主体的认知建构过程。
4、引出课题
问题解决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进行设计的,它倡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传递式或验证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究空间,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既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动参与者。“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基于以上认识,本论文力图通过“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关注问题解决教学与学生认知图式的关系,本研究基于这样的假设:即通过以问题解决带动认知发展,以认知发展促进知识建构,以知识建构形成学生合理的和良好的认知图式,这样形成的认知图式应是包容的和开放的,灵活的和能够迁移而解决问题的,最终使学生能够获得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全面发展。
二、文献查阅
1、网上查阅
中文文献
查阅方法:启动IE浏览器(--陕师大主页-网络资源-中国期刊网)或(在地址栏直接键入网址)-登录中国知网主页(主页右下角)-跨库初级检索(不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跨库检索网页-左侧检索导航(可根据需要选择查询范围目录)-右侧跨库初级检索-查阅者可以对[检索项],[检索词],[时间],[排序],[匹配]进行规定; 可以查看[选中的数据库]和进行[重新选库],然后单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