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考点梳理与解题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阅读答题技巧
“一场春雨一场暖”“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春天总会带给人希望,希望今天我准备的内容能带给你一点点暖意。最近读《山东教育》里面的一篇文章《教师培训不能让理论渐行渐远》说今天的培训太过实在、实用。缺乏高层次理论的东西。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今天我也只能做一些自己认为实在、实用的东西,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阅读题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部分首先说一下文言文阅读。
一、中考文言文考点梳理与解题指导
考点设置
1.重点文言实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的含义;
2.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典型文言语句的翻译;
4.结合文言语境对文句、文意的理解与判断;
5.分析与综合:概括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6、初步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中考文言文题型
1.选择题型;
2.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用法和意义);
3.翻译重点句子;
4.理解文段内容填空;
5.开放性试题。
温馨提示
中考文言文考查,考点的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是最佳复习方式
复习策略:
分类整理法。建立知识网。文言文知识点主要有文字、词语、句式、翻译。文字包括字音、字形;词语包括实词(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虚词;句式涉及文言常用句式和特殊句式;翻译涉及直译、意译。建立知识网会让你对文言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复习才会更有针对性。
例如:在整理通假字时,指导学生将所学古文中的通假字全都挑选出来,制一个《通假字表》,将每个通假字的出处、所通字、原义、通假义都明确化,这样在复习到通假字的知识时,只要将系统化、条理化的《通假字表》搞懂就行了。其他的知识点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归类复习。重点复习内容: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言翻译文意理解
一、文言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辨析
在古今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多义现象更为明显。掌握词语的不同意义并能根据语言环境确定词语的意义,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
【复习方法】
①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做好笔记,见到一种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一定要打破课与课的界限。
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能结合一般的语言习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如,因词性不同,感情色彩的不同,所形容或所表现的对象性质的不同都可能形成词义的差别,或者同一个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会不同等。
例如:期
君与家中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约定
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期望
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期限
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讷谏》)满
通假字辨析
通假字是通用字和假借字的简称。通俗地说,古字通假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使用的现象。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初中阶段只要大家能够辨析通假字即可。
【复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中考篇目中有40个左右通假字,且大部分在小注中有解释,复习时可以集中整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例如:为天下唱(倡)(《陈涉世家》)
亲戚畔(叛)之(《〈孟子〉二章》)
故患有所不辟也(避)(《鱼我所欲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无)(《愚公移山》)
规律:通假字读音按本字读
通假字字义按本字解释
古今异义辨析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的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词义或者扩大、缩小、转移或感情色彩等都发生了变化等,复习时应该特别注意。如:“江”在古代专指长江,现在则泛指一切大河。如“涕”古代专指眼泪,今义则为鼻涕。
【复习方法】教材中,古今异义的词语大部分有注释,复习时着重从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古今对照即可。尤以《桃花源记》为主。
例如:
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偏爱;今义:个人的。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古义:出身卑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卑劣。
词类活用辨析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的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现象;其中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难度较大。
【复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
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
【例题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
做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例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无案牍之劳形
①句中的“域”是名词(疆域)用作动词,意思是“限制”;
②句中的“劳”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劳累”(使形之劳)
陈胜王(《陈涉世家》)为王
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扩大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理解为:以……为美;认为……美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理解为:认为……有利可图
二、文言虚词
之其而以于
例如:“之”字的用法
代词:代人、事、物,指示代词。
如:“徐公来,孰视之。”、“暮寝而思之。”
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句末,凑足音节,不译。
如:怅恨久之。
(4)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
动词:相当于“去”、“到”。如:辍耕之垄上。
三、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
1.文言句式理解
判断句: …者,…也;…者,…;…,…也。
翻译时加“是”
古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在翻译时要加上判断动词“是”。
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被动句: 为……所,翻译时加“被”
古代汉语一般不用介词“被”,而是借其他的介词来表示被动。
如:士卒多为所用。
倒装句: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翻译时要理清顺序
这是一种古汉语中句子成分排列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种句式,翻译的时候常常要按照正常的语序翻译。
如:甚矣,汝之不惠。
马之千里者。
宋何罪之有。
省略句: 缺句子成分,翻译时需补充
古汉语中为了用最少的词语表达最多的意义,通常会把某些成分省去。省去主语的情况比较多,省略介词或介宾结构的短语也常见,翻译时要补充出来。
如:(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或异(于)二者之为。
2、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5、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若夫
3、文言翻译
翻译原则
信:即言语真实也就是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要求——准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雅:即通顺畅达,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句通顺,没有语病。
要求——通畅(符合语言习惯,无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