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八大铁帽子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清朝国祚二百六十八年加上在关外时期约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之中,获此殊荣的满清贵胄仅有十二家,分别为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

这八位八位都是其祖先在清朝开国以及入关统一时期立下汗马功劳而受封,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

铁帽子王是对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的俗称,其身份高贵且封爵像铁般牢固。

清王朝建立后,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这个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

当时确铁帽子王
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清朝封爵一般有两种,一为臣民在战争中立功而受封,称为功封;另为皇裔受封(正常情况下必封),称为恩封。

袭爵的方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降等承袭,这是一般的惯例,即逢子孙(通常为嫡长子)袭爵时,每代要递降一个等级来承袭。

由和硕亲王递降至奉恩镇国公,多罗郡王递降至奉恩辅国公,多罗贝勒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固山贝子递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奉恩镇国公递降至镇国将军,奉恩辅国公递降至辅国将军,之后就不再递降了,以该爵一直承袭下去。

另一种是原等承袭,即由皇帝颁诏允许,某些爵位逢子孙袭爵时,可以按其父、祖的原等级来承袭,世代相承不变。

若是没有子嗣后代时,则以旁支后代奉始封祖先祀,并承袭该爵。

这就叫做世袭罔替。

在清朝国祚二百六十八年加上在关外时期约近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之中,获此殊荣的满清贵胄仅有十二位王的后人在继承爵位时无需降级,作为皇帝对其功劳的赏赐,称为铁帽子王。

乾隆皇帝按“功封”诏定清朝初年的八位铁帽子王:和硕睿忠亲王多尔衮
六位和硕亲王,即,
和硕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提到礼亲王代善(1583-1648,努尔哈赤次子,礼烈亲王),应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二子,生母佟佳氏。

代善从小在军中长大,逐渐成为其父帐下的一员猛将。

当时建州刚刚统一,海西女真对建州女真还有很大威胁,稍一疏忽,就会灭亡。

代善就是在攻打海西女真的战争中一举成名的。

他在对乌拉和叶赫的战役中屡立战功,于天命元年被封为贝勒,列四大贝勒之首。

从此开始了他一生光辉的军旅生涯。

在以后对明朝的用兵中,他几乎仗仗参加,而且都礼亲王代善
是独当一面的统帅。

抚顺与铁岭的用兵,著名的萨尔浒之战,都留下了代善的足迹。

天命十一年,太祖驾崩,代善与其子岳托,萨哈廉,推举太宗皇帝即位,对清初政权的稳定过渡起了重要作用。

而后,又大力支持皇太极的中央集权政策,主动放弃与皇帝同座,分理政事的权利。

由于代善不可磨灭的战功,及对皇太极的大力支持,崇德元年,代善被封为和硕礼亲王。

皇太极死后,代善的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因被告发,密谋立多尔衮为帝,代善大义灭亲将其处死。

可见代善对大清的一片忠心。

顺治五年,代善去世,年六十
六岁,代善可以说是清代亲王中的第一人。

礼亲王世袭表
和硕礼亲王(承序:代善、满达海、常阿岱、杰书、椿泰、崇安、巴尔图、永恩、麟趾、全龄、世铎、诚厚,历十代十五王);礼王共传十三代,从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至清朝逊位后三年(公元1914年)共278年,堪称“清代第一王”。

第一代礼亲王:礼烈亲王代善,太祖第二子。

初号贝勒。

太祖嘉其勇敢克敌,赐号古英巴图鲁。

天命元年,封和硕贝勒,以序称大贝勒。

崇德元年,封和硕兄礼亲王。

顺治五年十月,薨,年六十六。

康熙十年,追谥烈。

乾隆四十三年,配飨太庙。

代善子八,有爵者七:岳讬、硕讬、萨哈璘、瓦克达、玛占、满达海、祜塞。

祜塞,初封镇国公,追封惠顺亲王,而满达海袭爵。

第二代巽亲王:代善第七子满达海,崇德六年,封辅国公。

顺治元年,进贝子。

六年,袭爵。

八年,世祖亲政,改封号曰巽亲王。

九年二月,薨,谥曰简。

十六年,追论满达海于奏削多尔衮封爵后,夺其财物;掌吏部,惧谭泰骄纵,未论劾:削谥仆碑,降爵为贝勒。

第三代巽亲王:满达海子常阿岱,初袭亲王。

降贝勒。

康熙四年,礼亲王府
薨,谥怀愍。

常阿岱子星尼,袭贝子,再袭辅国公。

星尼子星海,袭镇国公。

并坐事夺爵。

乾隆四十三年,追录满达海功,命星海孙福色铿额以辅国将军世袭。

常阿岱既降爵,以从弟杰书袭亲王。

第四代康亲王:代善第八子祜塞之第三子杰书,初袭郡王。

顺治八年,加号曰康。

十六年,袭爵,遂改号康亲王。

康熙三十六年闰三月,薨,予谥。

第五代康亲王:杰书子椿泰,袭。

康熙四十八年,薨,谥曰悼。

第六代康亲王:椿泰子崇安,袭。

雍正十一年,薨,谥曰修。

第七代康亲王:杰书子巴尔图,袭。

乾隆十八年,薨,年八十,谥曰简。

第八代康亲王:崇安子永恩,袭。

乾隆四十三年,复号礼亲王。

袭爵垂五十年,淡泊勤俭,出处有恒。

嘉庆十年,薨,谥曰恭。

第九代礼亲王:永恩子昭梿,袭。

嘉庆二十一年,坐陵辱大臣,滥用非刑,夺爵,圈禁。

第十代礼亲王:昭梿从弟麟趾,初封辅国将军,嘉庆二十一年袭,父永諲,乃崇安子、永恩弟也。

追封礼亲王。

道光元年,薨,年六十六,谥曰安。

第十一代礼亲王:麟趾长孙全龄,初封奉恩将军,袭,父锡春,追封礼亲王。

道光三十年,薨,年三十四,谥曰和。

第十二代礼亲王:全龄第三子世铎,袭。

逊位后三年,薨,年六十八,谥曰恪。

第十三代礼亲王:世铎长子诚厚,初封不入八分公,1913年袭。

薨,年五十三,谥曰敦。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睿亲王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十四
子多尔衮。

崇德元年四月晋封睿亲王,曾被称为“台星可汗九王、墨尔根王”。

实际上是他一手打下了大清的万里江山,他也是清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与其他众王商议,立皇太极九子福临即位,对清朝政权的稳定过渡起了重要作用。

之后,多尔衮就开始了他逐鹿中原的计划。

并在明总兵吴三桂的协助下,大败农民军,占领北京城。

入城后,多尔衮的一系列措施使得当时的北京城稳定下来,清军也得到了一些明朝官绅的支持。

接着,多尔衮令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出兵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为清朝最后的定鼎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顺治七年,多尔衮在喀喇城病逝,年三十九岁。

死后他曾被尊为皇帝,这也是一些文章称清朝有十三帝的原因。

又过了一些时候,他又由于被告叛逆而被削爵。

到了乾隆年间,多尔衮又被平反。

豪格曾评多尔衮是“有病无福”之人,多尔衮身材细瘦,素患风疾,壮年猝死,大抵跟精神创伤及纵欲有关。

乾隆为其平反时曾说:“睿亲王多尔衮扫荡贼氛,肃清宫禁。

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

创制规模,皆所经画。

寻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殁后为苏克萨哈所构,首告诬以谋逆。

其时世祖尚在冲龄,未尝亲政,经诸王定罪除封。

朕念王果萌异志,兵权在握,何事不可为?乃不于彼时因利乘便,直至身后始以敛服僭用龙衮,证为觊觎,有是理乎?”多尔衮是清朝统一全国的关键人物之一,但一般认为他有“六大弊政”,剃发、易服、圈地、占房(侵占房舍)、投充(抢掠汉人为奴隶)、逋逃(逃人法),延续时间最长的,是逃人法。

,重新被称为和硕睿亲王,配享太庙。

睿亲王世袭共传12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

睿亲王世袭表
第一代:睿忠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

崇德元年(1636)因功晋封睿亲王。

谥忠,为睿忠亲王。

第二代: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博多尔博,多尔衮的嗣子,多尔衮同母十五弟豫通亲王多铎之第五子。

生母为多铎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达哲,为蒙古科尔沁大妃(和硕福妃,孝端文皇后之母,孝庄文皇后和敏惠恭和元妃之祖母)之女。

是多尔衮五娶福晋巴特玛的亲姐妹。

顺治七年(1650)袭封睿亲王;八年,革爵、归宗。

顺治十四年封贝勒。

康熙十一年卒。

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赐复封睿亲王。

第三代:睿亲王爱新觉罗·苏尔发苏尔发,多尔博次子,生母为庶福晋刘氏,刘伯鲁之女。

康熙三年五月十九日生。

康熙十二年袭贝子;三十七年三月授镶黄旗满洲都统;三十九年革退,降镇国公。

康熙四十年四月初五日卒,年三十八。

乾隆二十七年(1762)追封信郡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睿亲王。

第四代:睿亲王爱新觉罗·塞勒塞勒(亦作塞勤),苏尔发长子。

康熙十九年生。

康熙三十八年八月封三等镇国将军;四十年七月袭辅国公;五十六年授镶白旗满洲都统;六十一年十月解都统任。

雍正七年五月十四日卒,年五十。

后人称其为醉公。

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四十三年追封睿亲王。

第五代:睿亲王爱新觉罗·功宜布功宜布,塞勒第五子。

袭辅国公。

乾隆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卒,享年三十三岁。

谥恪勤。

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信郡王,为信恪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追封睿亲王,为睿恪勤亲王。

第六代:睿亲王爱新觉罗·如松如松,功宜布第三子。

乾隆二年二月十六日生。

乾隆十一年六月袭辅国公;二十年赏散秩大臣职衔、乾清门行走;二十二年正月署理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宗人府右宗人,二月授兵部侍郎;二十四年九月署理兵部尚书,十二月授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二十五年十月授绥远城将军;二十六年调补西安将军。

乾隆二十七年(1762),信悫郡王德昭卒,清高宗让如松袭信郡王,并追封其诸先祖为信郡王。

而后授予宗人府右宗正、管理宗人府银库和粘杆处事务。

乾隆三十五年十一月初十日薨,年三十四。

谥恪,为信恪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睿亲王,为睿恪亲王;并追封其诸先祖为睿亲王。

如松别号素心道人,工画山水。

后人称其为儒王。

第七代:睿恭亲王爱新觉罗·淳颖淳颖,如松第三子。

乾隆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生。

初袭辅国公。

乾隆四十三年(1778)正月袭睿亲王。

而后担任过宗人府宗令、左总政、右总政、玉牒馆副总裁、正黄旗汉军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总理正红旗觉罗学、理藩院事务,授御前大臣等职。

淳颖的嫡福晋富察氏为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之女,是孝贤纯皇后的侄女;侧福晋有三位。

子九人。

嘉庆五年(1800)十一月初七日卒,年四十。

谥恭,为睿恭亲王。

第八代:睿慎亲王爱新觉罗·宝恩宝恩,淳颖长子。

嘉庆六年(1801)袭睿亲王。

嘉庆七年,袭爵一年半后就去世了。

谥慎,为睿慎亲王。

第九代:睿勤亲王爱新觉罗·端恩端恩,淳颖第四子。

嘉庆七年(1802)袭睿亲王。

第十代:睿僖亲王爱新觉罗·仁寿仁寿,是端恩的长子(一说,第六子)。

嘉庆十五年三月初六日生。

道光三年赏戴花翎;六年八月(1826)袭睿亲王;七年担任正白旗总族长;后担任镶白旗汉军都统、正红旗蒙古都统等职,管理过左右两翼宗学,做过玉牒馆总裁、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同治三年十月初十日卒,年五十五。

谥僖,为睿僖亲王。

第十一代:睿亲王爱新觉罗·德长德长,仁寿第三子。

同治四年(1865)袭睿亲王。

第十二代:睿亲王爱新觉罗·魁斌魁斌,德长第四子。

光绪二年(1876)袭睿亲王。

和硕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母亲为大福晋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育有三子:阿济格、多尔衮、豫亲王多铎。

大妃,纳喇氏,乌喇贝勒满泰女。

岁辛丑,归太祖,年十二。

孝慈皇后崩,立为大妃。

天命十一年七月,太祖有疾,浴于汤泉。

八月,疾大渐,乘舟自太子河还,召大妃出迎,入浑河。

庚戌,舟次叆鸡堡,上崩。

辛亥,大妃殉焉,年三十七。

同殉者,二庶妃。

妃子三: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顺治初,多尔衮摄政,七年,上谥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祔太庙。

八年,多尔衮得罪,罢谥,出庙。

第一代豫亲王是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是清朝八家“铁帽子王”之一,著名的开国战将。

1644年被封为豫亲王,1671年,追谥曰通,即豫通郡王。

共世袭十二代。

豫亲王世袭表
第一代:豫通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多铎,清太祖第十五子。

封豫亲王,谥通,为豫通亲王。

顺治九年三月,睿亲王多尔衮既削爵,其同母弟豫亲王多铎追降郡王。

康熙十年,追谥通。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复封豫亲王,即豫通亲王,诏配享太庙。

第二代:豫宣和亲王爱新觉罗·多尼
多尼,多铎次子。

崇德元年丙子十月十八日卯时生。

母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索诺穆台吉之女。

初封郡王;顺治六年(1649)袭豫亲王爵;八年,改封信亲王;九年,降信郡王。

顺治十五年,任安元靖寇大将军,偕平郡王罗科铎率军南下,与明将白文选、李定国等战于云南永昌、腾越,有军功。

还师后不久病死。

顺治十八年辛丑正月初四日辰时薨,年二十六。

谥宣和,为信宣和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豫亲王,为豫宣和亲王。

第三代:豫亲王爱新觉罗·鄂紥
鄂紥,多尼次子。

袭信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豫亲王。

康熙十四年,命为抚远大将军,讨察哈尔布尔尼。

师次岐尔哈台,诇知布尔尼屯达禄。

鄂紥令留辎重,偕副将军图海及梅勒额真吴丹轻骑进。

布尔尼设伏待,命分军搜山涧,伏发,师与土默特兵合击破之。

布尔尼督兵列火器以拒,师奋击,布尔尼大败;复收溃卒再战,又击歼之,获马械无算。

布尔尼以三十骑遁,中途为科尔沁部长沙津射死。

察哈尔平,抚馀党一千三百馀户。

师还,上迎劳南苑,诏褒功,赐金百、银五千。

寻掌宗人府事。

二十九年,副恭亲王常宁备噶尔丹。

三十五年,从上北征,领正白旗营。

三十八年,以惰,解宗人府。

康熙四十一年卒。

第四代:豫亲王爱新觉罗·董额
董额,多铎第七子。

顺治四年丁亥正月初五日申时生。

母侧福晋佟佳氏,轻车都尉雅克泰之女。

初封贝勒。

康熙十三年,命为定西大将军,讨叛将王辅臣。

董额遣
将梅勒额真赫业等守凤翔,而率师驻西安。

诏令进驻兰州,董额未即行,上复命严守栈道。

辅臣遣兵毁偏桥,断栈道。

诏责董额迁延,仍趣攻下平凉、秦州诸路。

董额进克秦州礼县,逐敌至西和,克清水、伏羌。

复遣安西将军穆占取巩昌,兰州亦下。

寻与将军毕力克图、阿密达会师攻平凉,久未下。

康熙十五年,命大学士图海视师,改授董额固山额真,听图海节制。

康熙十六年二月,削贝勒;三十一年,授正蓝旗固山额真;四十二年,袭信郡王。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六月二十五日寅时卒,年六十。

仍坐前罪,不赐恤。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豫亲王。

第五代:豫悫亲王爱新觉罗·德昭
德昭,鄂紥第五子。

康熙四十五年袭信郡王。

雍正间,历左、右宗正。

乾隆二十七年卒。

谥悫,为信悫郡王。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卒。

谥悫,为信悫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豫亲王,为豫悫亲王。

乾隆二十七年德昭去世后,高宗让多铎的五世孙如松袭信郡王。

如松,是多铎之第五子多尔博之次子苏尔发之长子塞勒之第五子功宜布之第三子。

并追封其诸先祖多尔博、苏尔发、塞勒、功宜布为信郡王。

乾隆乾隆三十五年,如松卒。

谥恪。

为信恪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追封如松为睿亲王,即为睿恪亲王。

并追封其诸先祖多尔博、苏尔发、塞勒、功宜布为睿亲王。

并令如松第三子淳颖袭睿亲王。

(详见睿亲王。


第六代:豫良亲王爱新觉罗·修龄
修龄,德昭第十五子。

功宜布刚去世时,以修龄袭其爵为辅国公,授左宗正。

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袭豫亲王。

乾隆五十二年卒。

谥良,为豫良亲王。

第七代:革豫亲王爱新觉罗·裕丰
裕丰,修龄长子。

乾隆五十二年袭豫亲王。

嘉庆十八年,林清之变,所属有从乱者,坐夺爵。

第八代:革豫亲王爱新觉罗·裕兴
裕兴,修龄次子。

嘉庆十八年袭豫亲王。

嘉庆二十五年,奸婢,婢自杀。

仁宗谕曰:“国家法令,王公与庶民共之。

裕兴不自爱惜,恣意干纪,且亲丧未满,国服未除,罪孰大焉!”坐夺爵,幽禁。

三年后释之。

第九代:豫厚亲王爱新觉罗·裕全
裕全,修龄第五子。

嘉庆二十五年袭豫亲王。

道光二十年卒。

谥厚,为豫厚亲王。

第十代:豫慎亲王爱新觉罗·义道
义道,裕全次子。

道光二十年袭豫亲王。

历内大臣、左宗正。

同治七年卒。

谥慎,为豫慎亲王。

第十一代:豫诚亲王爱新觉罗·本格
本格,义道长子。

同治七年袭豫亲王。

亦历内大臣、左宗正。

德宗大婚,赐四团正龙补服。

光绪二十四年卒。

谥诚,为豫诚亲王。

第十二代:豫亲王爱新觉罗·懋林,
懋林,本格之嗣子。

光绪二十四年袭豫亲王。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六子郑亲王爵是清朝世袭罔替的王爵,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第一代郑亲王是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他于1599年生于建州左卫的费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13岁父舒尔哈齐去世后,由伯父努尔哈赤收养,自此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南征北战。

后因战功卓著而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

其子袭爵后,改封简亲王。

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追念济尔哈朗的功勋,命将其子孙世袭的“简亲王”封号恢复为“郑亲王”。

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26王,其中五人夺爵。

郑亲王世系表
济尔哈朗、济度、德塞、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德沛、奇阿通、丰讷亨、积哈纳、乌尔恭阿、端华、承志、庆至、凯泰、昭煦,历十代二十六王代名爵号谥号关系备注
0 舒尔哈齐和硕庄亲王
努尔哈赤三弟追赠
1 济尔哈朗和硕郑亲王献舒尔哈齐六子始封
2 济度和硕简亲王纯济尔哈朗次子
3 德塞和硕简亲王惠济度三子
3 喇布和硕简亲王
济度次子夺爵
3 雅布和硕简亲王修济度五子
4 雅尔江阿和硕简亲王
雅布长子夺爵
4 神保住和硕简亲王
雅布十四子夺爵
1 费扬武和硕简亲王
济尔哈朗八弟追赠
2 傅喇塔和硕简亲王
费扬武四子追赠
3 福存和硕简亲王
傅喇塔子追赠
4 德沛和硕简亲王仪福存子
2 巴尔堪和硕简亲王
济尔哈朗四子追赠
3 巴赛和硕简亲王
巴尔堪子追赠
4 奇阿通和硕简亲王勤巴赛子
5 丰讷亨和硕简亲王恪奇阿通长子
6 积哈纳和硕郑亲王恭丰讷亨子复号郑
7 乌尔恭阿和硕郑亲王慎积哈纳子
8 端华和硕郑亲王
乌尔恭阿子夺爵
5 经讷亨和硕郑亲王
奇阿通二子追赠
6 伊丰额和硕郑亲王
经讷亨子追赠
7 西朗阿和硕郑亲王
伊丰额子追赠
8 承志和硕郑亲王
西朗阿子夺爵
7 松德和硕郑亲王
积哈纳子追赠
8 庆至和硕郑亲王顺松德子
9 凯泰和硕郑亲王恪庆至子
10 昭煦和硕郑亲王
凯泰子
和硕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肃武亲王,爱新觉罗·豪格(1609-1647)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长子,生母为皇太极继妃乌拉那拉氏。

豪格广有战功,因其功勋卓著而不断进封。

而豪格又素与睿亲王多尔衮不合。

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引起了多尔衮和豪格对于帝位的争夺。

当时豪格亲掌正蓝旗,而且又有皇太极留下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以及众多大臣们的支持,略优于有正白、镶白两旗以及多铎支持的多尔衮。

但是,豪格在关键时刻未能果断行事,在有大臣提出豪格具备继位资格并要求其继位的时候表示自己不行,被多尔衮顺水推舟从而未能入承大统。

最终由其弟、皇太极第九子爱新觉罗·福临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辅政。

此后,豪格虽仍颇多战功,但受多尔衮打压。

顺治五年,因其隐瞒其部将冒功及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当年三月卒,年三十九。

豪格死后,其福晋为多尔衮所纳。

顺治八年,顺治帝亲政后,为豪格平反,重新封为和硕肃亲王,并立碑。

顺治十三年,豪格被追谥“武”,成为清代第一个被追谥的亲王,称肃武亲王。

乾隆四十三年,入太庙。

肃亲王世袭表
第一代:肃武亲王爱新觉罗·豪格豪格,太宗第一子。

初封贝勒,天聪六年六月晋和硕贝勒,崇德元年四月晋肃亲王,寻坐党岳托漏上言有怨心,降贝勒,二年复封肃亲王,六年缘事降郡王,七年以功复封肃亲王,顺治元年四月以语侵睿亲王多尔衮为人所讦,削爵,十月仍复原封,五年二月坐恂隐部将冒功及擢用罪人弟,革爵幽禁,三月自尽,八年正月,以无辜被害,追封肃亲王,十三年追谥“武”,乾隆四十三年,以佐命殊功,配享太庙。

第二代:显懿亲王爱新觉罗·富绶富绶,豪格第四子。

顺治八年袭亲王,改封号曰“显”,康熙八年薨,谥“悫”。

第三代:显密亲王爱新觉罗·丹臻丹臻:富绶第四子。

康熙九年袭显亲王,四十一年薨,谥“密”。

第四代:显谨亲王爱新觉罗·衍潢衍潢,丹臻第六子。

康熙四十一年袭显亲王,乾隆三十六年薨,谥“慎”。

第五代:肃勤亲王爱新觉罗·蕴著蕴著,富绶之孙,追封显亲王拜察礼(富绶第五子)第三子。

康熙四十七年袭三等奉国将军,乾隆三十七年袭显亲王,四十三年复始封之号“肃”,寻薨,谥“勤”。

第六代:肃恭亲王爱新觉罗·永锡永锡,丹臻孙,追封肃亲王成信(丹臻第二子)第五子。

乾隆四十三年袭肃亲王,道光元年薨,谥“恭”。

第七代:肃慎亲王爱新觉罗·敬敏敬敏,永锡第一子。

乾隆六十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道光元年袭肃亲王,咸丰二年薨,谥“慎”。

第八代:肃恪亲王爱新觉罗·华丰华丰,敬敏第三子。

道光四年封三等镇国将军,九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咸丰三年袭肃亲王,同治八年薨,谥“恪”。

第九代:肃良亲王爱新觉罗·隆懃隆勤,华丰第三子。

同治元年封二等镇国将军,九年袭肃亲王,光绪二十四年薨,谥“良”。

第十代:肃忠亲王爱新觉罗·善耆:隆勤第一子。

光绪十二年封二等镇国将军,二十四年袭肃亲王,宣统帝逊位后薨,谥“忠”。

(抗战时期著名女间谍川岛芳子之父)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庄亲王府作为清初八
家“铁帽子王”(即世袭罔替)之一,九代人当中庄亲王共有亲王十三位(包括追封一位,革爵两位)。

除末代庄亲王溥绪之外,都葬在磁家务。

庄王坟背靠馒头山居中的五座山,前临红栅栏村,东边到左峪沟,西边为十八亩地。

在这数顷山场之内,又具体划分为前陵、后陵、西陵、小西衙门、小新陵、松树圈、姑娘坟、大立峪八处园寝。

清朝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定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硕塞入选。

硕塞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中唯一的文武全才。

庄亲王世袭表
和硕庄亲王
(承序:硕塞、博果铎、允禄、永献、绵课、奕镈、绵护、绵深、奕仁、载勋、载功,历八代十一王)
内容
硕塞:太宗五子,和硕承泽裕亲王
博果铎:硕塞长子,和硕庄靖亲王(改号庄)
允禄:圣祖十六子,出为博果铎嗣,和硕庄恪亲王
永献:允禄孙,和硕庄慎亲王
绵课:允禄曾孙,和硕庄襄亲王
奕镈:绵课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绵护:允禄曾孙,和硕庄勤亲王
绵深:绵护弟,和硕庄质亲王
奕仁:绵深子,和硕庄厚亲王
载勋:奕仁子,和硕庄亲王(后革爵)
载功:奕仁子,载勋弟,和硕庄亲王
两位多罗郡王,即,
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努尔哈赤孙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1599-1639),母嫡福晋李佳氏达诸祜巴宴之女,镶红旗人。

岳托很早就投身戎马,由于作战勇猛,又有智谋,于是被授予台吉,继而被封为贝勒。

最后因军功被封为亲王,主管兵部。

做为代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