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2024年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标准教案专业版

2024年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标准教案专业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材第四章《网络技术应用》第二节,主要内容为网络通信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网络通信定义、网络通信传输介质、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应用实例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网络通信基本原理,掌握网络通信相关概念;2. 学习网络通信传输介质和协议,解其作用和特点;3. 通过实际应用实例,学会使用网络通信工具,提高信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网络通信协议理解与运用;2. 教学重点:网络通信基本原理和传输介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网络通信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2. 学具:教材、笔记本、网络通信软件(如QQ、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网络通信应用实例,引起学生对网络通信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2. 讲解新课:a. 讲解网络通信基本原理,让学生解网络通信定义和作用;b. 讲解网络通信传输介质,引导学生解不同传输介质特点;c. 讲解网络通信协议,让学生掌握协议作用和分类;d. 结合实际应用实例,讲解网络通信工具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网络通信实验,巩固所学知识;4. 随堂练习:布置与网络通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六、板书设计1. 网络通信基本原理;2. 网络通信传输介质;3. 网络通信协议;4. 网络通信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网络通信基本原理;b. 列举三种常见网络通信传输介质,并说明它们特点;c. 简述TCP/IP协议作用和层次结构;d. 介绍一款你常用网络通信工具,并说明其功能特点。
2. 答案:a. 网络通信基本原理是利用数据通信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传输和共享;b. 常见网络通信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传输速率和距离;c. TCP/IP协议是互联网基础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和网络互连;d. 示例:,功能特点:支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通信方式,具有朋友圈、公众号等社交功能。
2024年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提高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网络技术应用:网络连接、网络通信、网络搜索、网络、网络安全等。
2.数据库技术应用: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设计与创建、数据库的查询与维护等。
3.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音频与视频编辑、动画制作等。
4.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使用、程序调试与优化等。
三、教学计划1.第一周:网络技术应用1.1网络连接1.2网络通信1.3网络搜索1.4网络1.5网络安全2.第二周:数据库技术应用2.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2数据库的设计与创建2.3数据库的查询与维护3.第三周:多媒体技术应用3.1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3.2音频与视频编辑3.3动画制作4.第四周:程序设计基础4.1算法与程序设计4.2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使用4.3程序调试与优化四、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2.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采用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践操作:包括实验报告、作品展示等。
3.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六、教学资源1.教材: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2.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编程软件等。
4.网络资源: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在线实验平台等。
七、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4.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闽教版八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闽教版八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单元绘制矢量图
第一节Flash基本操作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材采用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福建省中学信息技术》八年级
下册,具体为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节——《Flash基本操作》,用时1课时。
本节内容以让学生认识Flash的基本操作环境为目的。
教师可以通过多
个小任务,学生分多次完成,各个击破;也可通过设置综合任务,融入各个知识点,最终掌握工具的选取、显示比例的调整、面板的展开和折叠、文档的保存等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相关的知识。
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技能的应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册内容是一个全新的知识技能,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Flash软件。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的第一节课,因此上好本节课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学习Flash软件的学习积极性,这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是学生不满足于平铺直
叙的教学,因此需要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课堂效果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喜欢了解和尝试新鲜事物,从而扩展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
但是学生之间的信息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注重分层教学,对于设置的活动一般只要求学生完成其中的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闽教版信息技术八下

目录1.七中评价系统的使用2.Flash基本操作编辑线条图形3.苹果树1(第一课时)4.苹果树2(第二课时)5.背景6.创作卡通形象7.补间动画(动画)8.太阳与地球复习制作元件9.太阳绕地球(引导层)10.动态相册1(遮罩层)11.动态相册2(编辑声音元件)12.遮照应用二13.心理测试(按钮)14.按钮二15.综合创作七中评价系统的使用授课时间:2011/2/22一三维目标知识:1.了解评价系统的功能2.掌握评价系统的使用3. 打包多个文件(.rar),复习文件的后缀名技能:1.使用评价系统提交作业及评价2.使用评价系统来储存个人信息及文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能通过评价系统来增加学生的交流空间2.提高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3.增强学生接触新事物的适应能力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提交评价和作业,以及将临时文件传自自己的空间难点:文件后缀名三教学准备:计算机,评价系统(就位)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评价系统的登入方式:I网址://192.168.1.160:8080/index.htmII注意:由于学生的自我保护,会阻止这个地址的网页,可以在网页上的提示框上方右击——(临时允许弹出窗口或始终允许弹出窗口)2登入页面选择----学生端I帐号:入学年份+C(初中)+班级+两位数的座号(不满两位数的前面加零)例:2009C101II密码:默认:1234563修改密码I输入原密码-新密码---确认后重新登陆4我的空间里提交文件I点击增加----名称、备注自己输入为自己知道的文件描述即可浏览文件(文件后缀必须为.xls,.doc,.txt,.rar,.ppt)增加II如果遇到后缀名不在所列范围内的时候,可将文件打包为RAR后再上传♦新建文件夹并命名♦将文件放入新建的文件夹内♦点击右建----添加到“新建文件夹.rar”♦将“新建文件夹.rar”提交至我的空间♦返回我的空间查看----出现(下载|删除)III如遇到多个文件时,也将多个文件打包后再提交IV后缀名(文件的扩展名)♦Word—DOC Excel---XLS 文本文件---TXT 压缩文件---RAR powerpoint---ppt♦画图---BMP 图片---JPG,JPGEV作业提交♦提交评价后再提交作业(作业文件类型与我的空间中要求一样)♦提交成功后至“我的作业”查看作业的状态七练习1将文件(*.txt 和*.bmp)存入我的空间2提交评价13测试系统Flash基本操作编辑线条图形授课时间:2011/3/1一三维目标知识:1.认识flash的开启与关闭2.认识Flash的面板及开户、关闭面板3.了解几个常用的线条工具技能:1.开关面板2.使用线条工具3.使用选择工具4.会使用铅笔工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能大胆地创作,增强学生的个性发展2.提高学生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线条工具、铅笔工具难点:能使用选择工具结合线条工具来绘图三教学准备:计算机,评价系统(就位)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Array I作业欣赏登入(闪吧)欣赏最有影响力的几个闪客的作业小小工作室(小小系列)拾荒(小破孩)II简单介绍几个闪客,说明flash的作用2授课I Flash的开启与关闭♦Flash的开启开始菜单---macromedia---- Macromedia Flash MX 2004桌面---Macromeia Flash MX 2004♦Flash的关闭II认识Flash的界面标题栏菜单栏时间轴工具箱属性面板浮动面板舞台♦开关面板菜单(窗口)----选取相对应的面板选项开启或关闭面板名称前的小三角♦选取工具箱中的工具选中的工具会显示出下凹状态♦调整舞台的显示比例单击舞台右上方的百分比按钮III绘制和编辑线条工具♦线条工具演示(干枯叶子)(1)单击工具箱“线条工具”(2)当鼠标变为“+”字状时,按住左键并拖动鼠标绘制直线(3)选取“选择工具”(4)鼠标移动至具线的中间下方时鼠标下方变为曲线,拖动鼠标完成直线变曲线(5)第二线直线由第一直线的一端拖至另一端(6)再将第二直线变为曲线(7)叶脉纹路同上(8)全选叶子轮廓再选择“笔触颜色”为“墨绿”(9)选取“颜料桶工具”(10)选择“填充颜色”为“鲜绿”(11)鼠标移至要填充的地方来将叶子填充完整(12)全选(Ctrl+A)叶子(13)点击“修改”---“转换为元件”(14)“类型”为“图片”,命名为“叶子”Array(15)保存注意:1.转换为元件不用让学生理解,只需要告诉学生要这样操作2.里也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3.保存完让要让学生看一下文件的后缀是什么(FLA)♦学生练习-----绘制叶子(或其它)必须用到线条工具♦铅笔工具绘制苹果(1)选择“铅笔工具”(2)选择“平滑”模式(3)用鼠标绘制苹果(4)选取“选择工具”用曲线调整苹果的样子让它更完美(5)填充上颜色(6)“转换为元件”—命名为苹果并保存注意:1.认识“铅笔工具”的时候为学生演示三个模式并对比其效果2.调整和填充的步骤都与叶子相拟,但难充变大♦保存文件♦学生练习-----绘制苹果(或其它)前者和后者必须有联系的♦将文件上传至我的空间♦作业效果图二小结1界面(标题栏、面板等)2选择工具的使用方法3线条工具的使用方法4铅笔工具的使用方法5填充色和笔触色的使用方式6将绘制好的图转换为元件7保存的文件后缀名为FLA8将文件打包后上传至我的空间苹果树1(第一课时)授课时间:2011/3/15一三维目标知识:4.认识库并调用元件5.元件的查看和修改6.认识几个几何图形的工具技能:5.会使用椭圆工具和长方形工具画图6.会使用混色器7.能正确应用绘像绘制模式和贴紧对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地学习,让一部分有能力的地同学可以自学进入下一个阶段。
2024年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操作。
难点
网络安全与道德、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应用。
课时安排与建议
课时安排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课时,确保教学进 度和质量。
教学建议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提高 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加强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及时了解 学生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引出课程主题,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和重要 性。
通过设置悬念、引发认知冲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03
新课内容讲解与示范
知识点一:基本概念及原理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01
阐述信息技术的概念,介绍其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02
详细讲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
示范操作与注意事项
示范操作
针对上述知识点,进行详细的示范操作,让学生直观了解操作步骤和效果。
注意事项
强调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规范,如避免随意删除系统文件、注意网络信息安全等 。同时,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如定期备份数据、保持设备清洁 等。
04
课堂互动与巩固练习
提问交流,检验掌握情况
精心设计问题
监督指导
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小组合作情 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巩固练习,提高熟练度
布置练习任务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掌握情况,布置适当的练习 任务。
学生独立完成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点评讲解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错误和不足 ,帮助学生提高熟练度。
分享经验,展示成果
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技巧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发展网络协议与网络架构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信息搜索与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1.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演示互联网的使用方法学生实践:搜索并资料讲解网络通信工具的使用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信息搜索和任务学生能够使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交流第二章: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2.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理解电子表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启动与界面认识表格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修改数据输入与编辑数据排序与筛选公式与函数的使用2.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电子表格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启动与界面认识演示表格的基本操作学生实践:输入并编辑数据讲解数据排序与筛选的方法学生实践:使用公式与函数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表格软件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数据输入与编辑学生能够理解电子表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三章:演示文稿的制作与展示3.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能够进行有效的演示文稿展示3.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启动与界面认识幻灯片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修改素材的插入与编辑:文字、图片、图表等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布局动画与过渡效果的设置演示文稿的展示技巧3.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演示文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启动与界面认识演示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学生实践:插入并编辑素材讲解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布局学生实践:设置动画与过渡效果讲解演示文稿的展示技巧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演示文稿软件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幻灯片的插入与编辑学生能够理解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布局原则第四章:编程基础与算法4.1 教学目标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学会简单的算法设计与实现4.2 教学内容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编程环境的选择与使用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的基本使用控制结构: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函数的定义与使用算法的概念与设计方法4.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编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演示编程环境的使用学生实践:编写简单的程序讲解控制结构的使用学生实践:实现简单的算法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学生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程序学生能够理解控制结构的使用第五章:多媒体技术基础5.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5.2 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多媒体软件的启动与界面认识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编辑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与展示5.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多媒体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演示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方法学生实践:采集并编辑多媒体素材讲解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与展示技巧5.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学生能够独立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素材编辑学生能够第六章:计算机安全与道德6.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和计算机数据的安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道德规范6.2 教学内容计算机安全的意义与现状网络安全:防火墙、病毒防护、数据加密个人信息保护:隐私权、身份认证计算机道德:网络礼仪、知识产权保护安全软件与工具的使用6.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讲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演示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方法学生实践:设置防火墙与病毒防护讲解计算机道德规范学生实践:使用安全软件进行数据加密6.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计算机安全的意义与现状学生能够设置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计算机道德规范第七章:互联网与社会7.1 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责任与义务7.2 教学内容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社交媒体的使用与影响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播互联网时代的公共道德与法律规范网络素养与数字公民教育7.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讲解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演示社交媒体的使用方法学生实践:参与网络讨论与信息分享讲解网络舆论的形成与传播7.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学生能够独立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学生能够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公共道德与法律规范第八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使用8.1 教学目标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与查询方法8.2 教学内容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数据的插入、删除与修改数据库的查询与排序数据库的应用实例8.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数据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演示数据库管理软件的使用学生实践:创建与管理数据表讲解数据的插入、删除与修改方法学生实践:进行数据库查询与排序8.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回答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数据库管理软件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库查询与操作第九章:算法与程序设计进阶9.1 教学目标加深对算法概念的理解掌握算法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学会复杂算法的设计与实现9.2 教学内容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算法设计技巧: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常用算法实现:排序算法、搜索算法、图算法算法可视化与调试工具的使用算法竞赛与程序设计挑战9.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讲解算法的复杂度分析方法演示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的设计思路学生实践:实现排序算法与搜索算法讲解图算法及其应用学生实践:使用算法可视化工具进行调试9.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分析算法的复杂度学生能够运用分治法、贪心法、动态规划设计算法学生能够实现并调试复杂的算法问题第十章:项目设计与创新实践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会项目设计的方法与步骤鼓励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0.2 教学内容项目设计的方法与步骤:需求分析、设计方案、实施计划创新思维的培养: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Gantt图、项目报告实践项目案例分析与评价学生项目设计与展示10.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项目设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项目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学生实践:参与团队头脑风暴与设计方案讨论讲解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学生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计算机安全与道德重点关注环节:个人信息保护与计算机道德规范。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搭建救援机器人》教学设计

选择几个典型的救援机器人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救援机器人 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救援机器人 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救援机器人 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救援机器人的设计和应用表现出很高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救援机器人的原理和功能。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这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救援机器人的原理和功能时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救援机器人搭建套件、编程软件、电路连接工具等。
2. 课程平台: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材、教学PPT。
3. 信息化资源:救援机器人搭建视频教程、在线编程学习平台、救援机器人案例分享网站等。
4.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演示教学、问题引导、案例分析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搭建救援机器人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救援机器人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救援机器人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救援机器人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救援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强调救援机器人 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救援机器人。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救援机器人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学习导航这节课主要通过调查了解家里的财务状况,来用电子表格设计制作一个“家庭理财账本”。
希望同学们在了解家庭财务情况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父母的辛劳,从而更加体谅父母。
一、收集原始数据通过与父母沟通,了解家里的收入和支出,如收入支出费用,收入支出项目等以及日期等信息,然后把它们——记录下来,为设计表格和填写表格内容做好准备。
二、设计、填写、修补表格1. 设计列标题,例如:序号、日期、收支类别、金额、项目、备注等。
如图7-1。
图7-1 输入列标题2. 填写表格将调查了解到的家庭财务详细状况输入表格。
输入数据时,注意合理利用Tab键和Enter键及填充柄。
如图7-2。
图7-23. 修饰表格、设置格式为表格加边框、填充颜色、调整行列宽度及单元格对齐方式,并根据单元格内容合理设置单元格格式。
如图7-3图7-3三、合理运用函数运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收入、支出和结余。
如图7-4。
图7-4颜色设置选定的图形的颜色。
应用使对象更突出。
字号/字型设置选定的标注、符号、测算等文字的字号和字型。
字体设置选定的标注、符号、测算等文字的字体。
显示/隐藏显示/隐藏选定的目标(Ctrl+H)。
显示所有隐藏显示所有的隐藏目标。
显示符号显示/隐藏选定目标的符号。
符号选项更改符号/符号序列。
轨迹跟踪设置/消除选定目标为轨迹跟踪状态。
动画根据选定的目标条件进行动画运动。
参数设置角度、弧度、精确度等的设置。
5、对象信息单击对象信息→?;单击对象→简单信息;双击对象→目标信息对话框。
6、快捷键隐藏Ctrl+H显示符号Ctrl+K轨迹跟踪Ctrl+T当前目标可操作的内容右键。
(以上简略选讲1、2、3)四、熟悉几何画板的界面,了解常用工具的用法,备课时间:2015年11月9日教学过程学习导航前面的叙述已涉及到对象的选取、拖动。
几何画板虽然是windows软件,但它的有些选择对象的选择方式,又与一般的windows绘图软件又不同,希望你在学习过程中能意识和注意到这一点。
2024版年度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02
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 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常 用操作系统和软件的使 用方法。
03
04
讲解了互联网的基本概 念、网络协议、浏览器 使用等网络基础知识。
4
探讨了信息安全的重要 性,以及如何防范网络 攻击和保护个人隐私。
知识点与技能要求
01
02
03
04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术 语,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
应用领域。
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技巧, 如文字处理、表格编辑、演示
文稿制作等。
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学 会使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
网络工具。
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学会设置 密码、使用防火墙等基本安全
措施。
2024/2/2
5
教学目标设定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高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国 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巡视课堂,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 导和解答。
展示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024/2/2
16
总结拓展:归纳提升,延伸应用
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拓展延伸
通过引入相关领域的拓展知识,引导学 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 综合应用能力。
交互式学习环境
构建交互式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与 计算机、同学、教师的互动中学习, 提高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12
03
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ຫໍສະໝຸດ 2024/2/213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明确任务
2024/2/2
闽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闽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
第五节绘制简单的卡通形象
一、教学目标
学会综合应用工具箱中多种工具进行,绘制卡通形象。
绘制同一种形象,学会可以从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绘制。
培养良好的健康的审美观点。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讨论法
二、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复习前几节课内容:(边翻书边复习)
学会编辑文字与文字特效
过渡引入新课,如何综合应用这些工具
一、如何绘制卡通熊猫
1)单击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按钮,打开属性面板,将笔触颜色设定为黑色,粗细设为2pts,线型设为实线,填充色设为无色,在舞台上绘制一个椭圆 2)单击工具箱中的“箭头工具”按钮,改变椭圆的形状,使其像熊猫脸。
3)单击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在舞台中绘制两个相同的小圆,将两个小圆分别移至耳朵的相应位置。
4)单击工具箱中的“箭头工具”选定多余的线条,按[Delete]键删除。
完成熊猫耳朵的绘制。
5)单击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将笔触颜色设为黑色,在脸的适当位置绘制。
《信息技术教案》八年级下册 闽教版

第一节 Flash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学会FLASH最基础的一些操作。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FLASH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作用,激发对FLASH强烈的求知欲。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FLASH的认识。
难点:FLASH中的快捷方式。
三、教学准备:教师机1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演示与控制系统、课件、FLASH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介绍矢量图点阵图1.矢量图计算机中显示的图形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矢量图和位图。
矢量图[vector],也叫做向量图,是根据几何特性来绘制图形,通过多个对象的组合生成的,对其中的每一个对象的纪录方式,都是以数学函数来实现的。
它使用直线和曲线来描述图形,这些图形的元素是一些点、线、矩形、多边形、圆和弧线等,它们都是通过数学公式计算获得的。
矢量图只能靠软件生成,文件占用内在空间较小。
矢量图实际上是纪录了元素形状及颜色的算法,当你打开一幅矢量图的时候,软件对图形相对应的函数进行运算,将运算结果显示给你看。
所以它和显示画面的大小是无关的。
它的特点是放大后图像不会失真,和分辨率无关,文件占用空间较小,可以自由无限制的重新组合。
适用于图形设计、文字设计和一些标志设计、版式设计等。
这就是矢量图和位图的最大区别。
2.点阵图位图[bitmap],也叫做点阵图,删格图象,像素图,简单的说,就是最小单位由象素构成的图,缩放会失真。
构成位图的最小单位是象素,位图就是由象素阵列的排列来实现其显示效果的,每个象素有自己的颜色信息,在对位图图像进行编辑操作的时候,可操作的对象是每个象素,我们可以改变图像的色相、饱和度、明度,从而改变图像的显示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位图图像就好比在巨大的沙盘上画好的画,当你从远处看的时候,画面细腻多彩,但是当你靠的非常近的时候,你就能看到组成画面的每粒沙子以及每个沙粒单纯的不可变化颜色。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体验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应用》教学设计

7.自我学习能力: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他们能够利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8.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他们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分享,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体验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应用》教学设计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体验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体验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应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开源硬件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熟悉常见开源硬件平台和编程工具,并能够通过实例进行编程,实现对开源硬件的控制。
教学重点:了解开源硬件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熟悉常见开源硬件平台和编程工具;掌握通过编程控制开源硬件的方法。
教学难点:开源硬件平台和编程工具的使用;编程控制开源硬件的实现。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实践创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开源硬件的概念、特点及应用,熟悉常见开源硬件平台和编程工具,并能够通过实例进行编程,实现对开源硬件的控制。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信息素养:学生通过学习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能够提高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培养信息意识。他们能够理解编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信息素养。
4.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通过选择开源硬件平台和编程工具,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他们能够在面对问题时,独立思考,做出明智的选择。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体验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应用》教学设计

3. 编程工具的应用
①Scratch、Python等是常用的编程工具。
②这些工具提供了基本的编程语言和环境。
③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编写程序、实现功能。
4. 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的实际应用案例
①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
②如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等。
9. 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的安全性
介绍一些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的安全性问题,如防止硬件损坏、防止代码被篡改等,让学生了解如何保证硬件和代码的安全性。
10. 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的学习资源
介绍一些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论坛、社区等,让学生了解如何获取和学习资源。
七、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同时,注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和课堂纪律。
③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语言进行编程和开发。
7. 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的硬件接口
①串口、I2C、SPI等是常用的硬件接口。
②这些接口用于硬件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③学生需要了解这些接口的原理和应用。
8. 开源硬件与编程工具的调试方法
①使用串口监视器、调试工具等可以进行调试。
②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错误并解决问题。
(1)开源硬件的概念和特点:开源硬件是一种可以自由设计、修改和共享的硬件平台,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协作性等特点。
(2)常见的开源硬件平台: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这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硬件资源和编程环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硬件开发和编程实践。
(3)编程工具的应用:介绍一些常用的编程工具,如Scratch、Python等,让学生了解这些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编程语言的特点。
2024年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专业版

2024年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专业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材第3章《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1节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3.2节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3.3节网络拓扑结构,3.4节因特网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2. 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
3. 了解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培养网络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通信原理、网络拓扑结构、因特网基础知识。
难点:网络通信原理、网络拓扑结构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
2. 学具:计算机、网络设备、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生活中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如家庭宽带、手机上网等,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回顾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2)介绍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如信号传输、数据包传输等。
(3)讲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4)介绍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如IP地址、域名、网络安全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举例说明家庭宽带接入方式及其特点。
(2)分析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让学生了解不同结构的优缺点。
4.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绘制一个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并说明其特点。
(2)让学生举例说明网络通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知识框架:(1)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网络通信基本原理(3)网络拓扑结构(4)因特网基础知识2. 关键词:家庭宽带、网络通信、拓扑结构、IP地址、网络安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2)分析星型、环型、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3)解释IP地址和域名的区别。
2024年八年级信息技术标准教案全册

2024年八年级信息技术标准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二章节“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软件分类及功能、操作系统作用及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本概念;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及其作用;3. 让学生解软件分类及功能,学会正确使用操作系统;4.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及其作用,软件分类及功能;2.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使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在实际应用中搭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PPT;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理论讲解(10分钟)(1)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及其作用;(2)软件分类及功能;(3)操作系统作用及使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关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例题,详细讲解解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4.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两道关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5分钟)针对随堂练习中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心得,提高认识。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定义;2. 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及其作用;3. 软件分类及功能;4. 操作系统作用及使用;5. 例题及解题过程;6. 随堂练习题目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及其作用;(2)简述软件分类及功能;(3)列举至少三种操作系统,并说明它们特点。
2. 答案:(1)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等,它们作用是支撑计算机正常运行,实现各种功能;(2)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等,功能包括: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实现特定功能等;(3)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Linux等,特点: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等。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应用广泛的物联网》教学设计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 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和物联网技术感兴趣,愿意学习新技术;
- 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通过实践操作学习,有的喜欢通过理论学习。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 学生可能对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案例了解不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 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学习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联网技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关注信息伦理和社会责任,遵守信息法律法规的意识。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以下相关知识:
-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
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将知识点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设计互动环节,如提问、小组讨论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④利用幽默、趣味的故事或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⑤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 研究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思考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了解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城市、智能社区等领域的应用,思考其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 研究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思考其对未来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了解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思考其对公共服务的贡献。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搭建救援机器人》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机器人搭建的基本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救援机器人的故事,引出机器人搭建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机器人搭建的基础知识。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搭建机器人的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机器人搭建的基础知识,掌握搭建机器人的技能。
4.合作学习:设置团队任务,让学生在搭建过程中分工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5.启发式教学:在机器人功能的创新与改进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6.案例教学:通过展示救援机器人在实际救援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激发责任感。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机器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机器人的结构和功能。
(2)搭建作业: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利用所学搭建技能,搭建一个简单的救援机器人,并进行功能测试。
新闽教版八年级下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活动一绘制图形和卡通画●教学目标1、掌握FLASH的基本操作2、学会使用各种变形命令。
3、学会组合各种图形的操作方法4、学会使用常用快捷键5、了解设计和绘制卡通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创作卡通人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FLASH的基本操作。
(2)各种变形命令的使用(3)各种图形的组合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设计和绘制卡通人物。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学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FLASH。
3、教学资源:相关素材“走马灯”动画,各种气球的图,课件,学生作品范例等。
●教学过程刨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通过课件展示“走马灯”的动画效果.2.提问:你知道这样的“走马灯”在我国已经存在多久了吗?你是否了解它的奥妙所在?组织学生交流讨沦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3.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加以肯定、补充。
结台课本知识讲述动画制作的发展过程,从中导出Flash软件。
4.揭题活动一绘制图形和卡通画。
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讨论交流、传授新知1.活动探究:Flash软件的窗口组成。
(1)任务探究;启动Flash软件,观察其窗口组成,熟悉其操作界面。
(2)归纳总结:Flash软件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时间轴、舞台、工具箱及各种面板等组成。
Flash软件的工具箱分为绘图区、查看区、颜色区和选项区四个部分。
(3) 讨论交流:当鼠标指针在工具按钮上停留片刻时,会出现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当鼠标指针t工具按钮上停留片刻时,在鼠标指针的下方出现的中文表示这个工具的名称,括号内的英文表示使用这个工具的快捷键。
2.活动探究:选取工具箱中的工具。
(1)任务探究1:用鼠标选取工具箱中的工具。
(2)任务探究2:接快捷键选取工具箱中的工具。
(3)归纳总结t、使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选取工具箱中的工具.同学们可以根据不同使甩环境采用不同的选取方法.(4)讨论交流:在什么时候使用快捷键选取工具更加便利?小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见解,同学们互相补充,教师则适时进行指导。
2024版(完整版)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成
介绍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及其功 能,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 硬盘、显卡等。
2024/1/24
网络基础知识
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TCP/IP协议、常见网络设备与 网络服务等。
算法与程序设计入门
初步了解算法的概念、程序设 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6
02
计算机基础知识
2024/1/24
7
计算机硬件组成
实例三 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等,通过比较和交换元 素的位置实现排序。这些算法具有简单易懂、易于实现的 特点,但也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
26
06
数据库基础知识与应用
2024/1/24
27
数据库概念、类型及作用
数据库概念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 合,具有数据冗余度小、数据独立性高、数据共享性好等特点。
20
多媒体创作工具简介及使用技巧
• Flash:用于制作动画和交互式应用程序。
2024/1/24
21
多媒体创作工具简介及使用技巧
PowerPoint
合理布局幻灯片内容,使用母版 统一风格,适当使用动画和切换
效果。
Adobe Photoshop
掌握图层、选区、滤镜等基本操作, 注意色彩搭配和构图技巧。
04
显卡(GPU)
处理图形数据,影响计算机的图形处 理能力和游戏性能。
06
输出设备 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显示或打印计算机 处理的结果。
8
计算机软件分类及应用
系统软件
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 系统等,是计算机运行的 基础软件,提供基本功能 和服务。
2024/1/24
应用软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闽教版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活动一绘制图形和卡通画●教学目标1、掌握FLASH的基本操作2、学会使用各种变形命令。
3、学会组合各种图形的操作方法4、学会使用常用快捷键5、了解设计和绘制卡通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创作卡通人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FLASH的基本操作。
(2)各种变形命令的使用(3)各种图形的组合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设计和绘制卡通人物。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2、教学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FLASH。
3、教学资源:相关素材“走马灯”动画,各种气球的图,课件,学生作品范例等。
●教学过程刨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通过课件展示“走马灯”的动画效果.2.提问:你知道这样的“走马灯”在我国已经存在多久了吗?你是否了解它的奥妙所在?组织学生交流讨沦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3.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加以肯定、补充。
结台课本知识讲述动画制作的发展过程,从中导出Flash软件。
4.揭题活动一绘制图形和卡通画。
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讨论交流、传授新知1.活动探究:Flash软件的窗口组成。
(1)任务探究;启动Flash软件,观察其窗口组成,熟悉其操作界面。
(2)归纳总结:Flash软件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时间轴、舞台、工具箱及各种面板等组成。
Flash软件的工具箱分为绘图区、查看区、颜色区和选项区四个部分。
(3) 讨论交流:当鼠标指针在工具按钮上停留片刻时,会出现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当鼠标指针t工具按钮上停留片刻时,在鼠标指针的下方出现的中文表示这个工具的名称,括号内的英文表示使用这个工具的快捷键。
2.活动探究:选取工具箱中的工具。
(1)任务探究1:用鼠标选取工具箱中的工具。
(2)任务探究2:接快捷键选取工具箱中的工具。
(3)归纳总结t、使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选取工具箱中的工具.同学们可以根据不同使甩环境采用不同的选取方法.(4)讨论交流:在什么时候使用快捷键选取工具更加便利?小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见解,同学们互相补充,教师则适时进行指导。
任务驱动、教师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完成范例1.活动主题一制作气球并保存。
(1)讲解、示范:①打开Flash软件,展示已经制作好的各种气球,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
②演示与讲解,重点介绍“椭圆工具”、“矩形工具”、“箭头工具”、“铅笔工具”和“颜料桶工具”等的使用方法、使用技巧以及常用属性的设置方法。
(2)任务探究: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中第3~4页的内容,探究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若个人完成任务有困难,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3)讨论交流:①使用“椭圆工具”和“矩形工具”时,如何设置“笔触颜色”和“填充色”的颜色?②使用混色器面板时,应注意什么问题?③使用“颜料桶工具”填色时,如何填充出不同的效果?④使用“铅笔工具”时,有几种不同的铅笔模式?⑤“.Fla ”文件格式和“.swf"文件格式的区别。
(4)预设答案:①选定“椭圆工具”和“矩形工具’’后,在颜色区单击“笔触颜色”或“填充色”选项,在弹出的颜色框中选择颜色。
②使用混色器面板时,应根据需要对几个选项进行选择?并选择恰当的颜色。
③使用“颜料桶工具”填充“线性”或“放射状”颜色时,可改变填充颜色的中心点,填充出不同的效果。
④使用“铅笔工具”时,有伸直、平滑和墨水三种不同的铅笔模式,应根据需要选择模式。
⑤“.fla”为文档文件格式的扩展名,文件可编辑;“.swf”为影片文件格式的扩展名,文件不可编辑。
(5)动手实践:完成活动主题一“制作气球并保存”。
2.活动主题二制作花朵。
(l)任务探究:①在舞台中制作一片花瓣。
②制作花朵。
(2)讨论交流:①使用“箭头工具”绘制花瓣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②如何移动“注册点”?有何作用?③“变形”窗口应如何设置?④“组合”的作用是什么?(3)预设答案:①使用“箭头工具”,将鼠标指针移到椭圆上端,按住Ctrl键,拖动鼠标,将椭圆变形为花瓣状。
②使用“任意变形工具”选中舞台中的花瓣,直接用鼠标移动“注册点”到合适的位置。
“注册点”就是一个图形的中心点,图形的变形就是以“注册点”为中心。
③单击菜单“窗口”一“变形”命令,在弹出的“变形”窗口中,设置旋转的角度为60度。
④将多个独立的形状组合成一个图形对象,可以对组合后的图形对象进行移动、修改大小等操作。
(4)动手实践:完成活动主题二“制作花朵”。
3.活动主题三制作文字倒影效果。
(1)任务探究:①快捷键的使用。
②“任意变形工具”的使用。
③“文本工具”属性面板的使用。
(2)讨论交流:①如何复制文本?②如何垂直翻轱文本?③可以采用什么方法移动文本?④使用常用快捷键进行操作的意义所在。
(3)预设答案:①使用“箭头工具”,将鼠标指针移到椭圆上端,按住Ctrl键,拖动鼠标,将椭圆变形为花瓣状。
②选定文本,打开“修改”一“变形”菜单,单击垂直翻转命令,让文本垂直翻转。
③选定文本,可以用鼠标或键盘移动文本。
④使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作品,离不开快捷键,快捷键的使用将大大提高作品的制作速度。
(4)动手实践:完成活动主题三“制作文字倒影效果”。
创新实践、延伸知识完成教材中第8页的创新内容。
1.改变教材图1-14中花瓣“注册点”的位置及“变形”窗口中旋转的角度。
旋转角度的改变,使花朵的花瓣数量发生变化。
2.在舞台中输人数字、字母或绘制图形,单击菜单“修改”一“变形”命令或“窗口”一“变形”命令。
注意观察教材的图1- 24,可以绘制如图的一些图形,也可以创造性地绘制其他的图形。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复习导入1.展示学生们喜欢的各种卡通人物。
2.提问:同学们对这些卡通人物都很熟悉了吧?我们是否能够绘制出这样的卡通人物呢?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3.讲述:在上一课时的活动中,同学们熟悉了Flash的窗口组成,掌握了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
这节课我们要试着来设计和绘制卡通人物,学会对Flash 软件各种工具的综合运用。
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讨论交流、传授新知1.讨论交流:(l)如何设计卡通人物?(2)绘制卡通人物应该注意什么?2.预设答案:(1)卡通人物设计的内容包括:卡通人物的标准造型、转面图(正面、侧面、背面)、结构图、形体特征说明图(角色所特有表情习惯动作)、口型图等。
(2)卡通人物的造型必须准确地将剧本中的人物介绍给观众,因此创作者应掌握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物的画法。
此外,为了让剧情能打动观众,应尽量做到正面人物的英俊、美丽、善良都表现到极点,反面人物的凶残、狡猾也应夸张到位,切忌中庸。
任务驱动、教师演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完成范例1.活动主题创作卡通小丑。
(l)任务探究:①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给出卡通小丑的部分元件,让学生绘制卡通小丑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头部、躯干等。
②若个人完成任务有困难,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每一组各成员进行分工,分别绘制卡通小丑的部分结构,最后再将各成员绘制的结构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2)讨论交流:①绘制小丑头部或其他部分应该注意什么?如何进行绘制?②如何调用元件库的元件?如何将各部分结构有机地组合成卡通小丑?(3)预设答案:①绘制小丑头部时应注意成对存在的部分,如眼睛。
用“椭圆工具”和“线条工具”绘制图形,再用“箭头工具”进行编辑,最后使用“颜料桶工具”添加各种颜色。
②将所有的元件从库中拖放到舞台;制作出成对存在的元件,如手、脚等。
将各元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在组合过程中应注意各元件的叠放次序,以免出现常识性错误,如果出现叠放次序不正确,可通过菜单“修改”一“排列”中的不同命令进行调整。
如果发现卡通人物造型比例不协调,可调节元件的大小,让卡通小丑造型更加合理。
(4)动手实践:完成活动主题“创作卡通小丑”。
创新实践、知识延伸1_总结本活动的知识,并点评学习情况。
2.布置课后创新实践活动,要求在用Flash创作自己的卡通形象时,可以将自己的照片放在下面图层,在上面的图层中以照片为参考绘制线条,再用Flash 中的各种工具加以编辑加工,就可以设计一个自己的卡通形象。
活动二创建逐帧动画●教学目标1.理解逐帧动画的概念及应用。
2.理解普通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的概念。
3.掌握制作逐帧动画的方法。
4.掌握改变影片播放速度的两种方法。
5.理解图层概念,会根据对象运动效果设置图层。
6.掌握动画的发布和Flash源文件的保存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各种帧的概念和运用、运动速度和时长的控制、图层的概念和运用。
2.教学难点。
不同帧的选择使用,图层与运动对象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展示几个简单的Flash动画作品,如逐帧相册动画、毛笔写字动画等,组织学生观摩,体验动画作品的魅力。
2.简单复习上节课介绍的Flash的窗口和绘制的工具及绘制动画元件。
3.将一系列静态的连续动作的图片(例如,人走路的过程、跳跃的过程等)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用看图软件先缓慢观看每一张图片,再以较快的速度播放,静态的图片会形成一段类似动态的动作(讲解动画原理)。
4.课件显示课题:活动三逐帧动画。
建立“帧”的概念及“帧”的作用与操作1.讲解帧的概念:在Flash动画中,帧是某个时间点上的图像,让不同帧上的图像发生变化就能产生动画效果。
任何动画都是由一个个帧连接而成的。
帧是动画的最小单位。
2.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第14页内容,从中了解关键帧、普通帧、空白关键帧、时间轴和时间轴面板的概念及应用。
3.引导学生打开Flash软件。
4.广播教师机,提问学生(连线练习):(1)默认的第一帧是什么帧?(2)在空白关键帧里面画个圆,这时的帧是什么帧?(3)在第五帧,点击右键——插入帧,灰色的帧是什么帧?在问答过程中讲解各种帧的作用与操作。
5.引导学生进行帧的操作练习。
操作要求:(l)第一帧创建关键帧(添加内容与没添加内容的区别)。
(2)第二帧创建空白关键帧(与第一帧关键帧的区别)。
(3)第五帧插入帧(与关键帧的区别)。
(4)复制第一帧到第六帧的位置。
(5)删除第三帧。
对学生的活动过程予以相应的提示(比较),并对活动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
创作逐帧动画1.以PPT形式展示创建逐帧动画的几种方法(本节课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创建逐帧动画)。
2.例子:创建5秒钟倒计时动画(广播教师机)。
I.演示:(l)单击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一个Flash文档文件。
(2)设置文档属性。
大小;“400* 300像素”,背景颜色:“天蓝色”,帧数:“lOfps”。
(3)选中“图层1”的第一帧,选取文本工具,设置文字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