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的诗集
古诗按内容分为哪几类
古诗按内容分为哪几类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为人们所喜爱。
古诗的题材丰富多样,内容也各具特色。
按照内容的不同,古诗可以分为多种类别。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古诗按内容分为哪几类。
首先,古诗可以按照题材分为山水田园、爱情抒情、豪放壮丽、哀怨悲凉等不同类型。
山水田园类古诗以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为主题,如《江南春》、《静夜思》等,它们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爱情抒情类古诗则是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感悟和情感,如《鹊桥仙》、《鹧鸪天》等,它们充满了浓郁的爱情气息。
豪放壮丽类古诗以英雄豪杰、壮丽场景为题材,如《将进酒》、《黄鹤楼》等,它们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气魄和壮美的景象。
哀怨悲凉类古诗则是表达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哀怨,如《长恨歌》、《青玉案·元夕》等,它们充满了悲凉和哀怨的情感。
其次,古诗还可以按照形式分为诗经、楚辞、乐府、绝句、律诗等不同类型。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以古代各国的民歌、宗教歌曲为主,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
楚辞是中国古代楚国的地方诗歌,以其豪放激昂、抒发感情的风格而闻名,如《离骚》、《天问》等,它们充满了豪情壮志。
乐府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内容多为社会生活和民间风情,如《木兰诗》、《长恨歌》等,它们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百态人生。
绝句和律诗则是唐代以后的诗歌形式,它们在形式上更加严格,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它们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为后人所称道。
最后,古诗还可以按照作者的不同分为先秦诗、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等不同类型。
先秦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它以《诗经》为代表,内容多为民歌、宗教歌曲,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
汉魏六朝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以《楚辞》、《乐府诗集》为代表,内容丰富多样,风格各异。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它以李白、杜甫等诗人为代表,内容丰富多彩,成就斐然。
二十四诗品
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 山王官谷,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司空表圣文集》(即《一鸣集》)。又有《司空表圣诗集》,系后人所 辑。
作品争议
关于《二十四诗品》的作者,大多数学者认为,《诗品》即为司空图所著。因就可考的材料来看,此书在晚 明时期已有人题注《诗品》为司空图所撰,并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十分明确地记载着“《诗品》一卷,唐 司空图撰”,故晚清时期的学者多持此说。现代持此观点的则主要以祖保泉、赵福坛、王步高、张国庆、张柏青、 郁沅等学者为代表。
有人认为该书并非司空图所著,而其真正作者是谁,又有分歧。现阶段整理共计七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 为此乃明代怀悦所作。主要由陈尚君、汪涌豪两位的《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辨伪》一文提出,不过论争后期已经否 定这种可能性。第二种观点认为是盛唐李嗣真的作品。主要论据有马茂军的《二十四诗品作者考论》,以及查屏 球提出的《枝指生书宋人品诗韵语集》。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元代虞集的可能性较大,持此观点代表是张健,主要 有《诗品的产生时代与作者》一文,根据其版本源流考证推论《诗家一指》包括《诗品》在内的作者极有可能为 元代的虞集。第四种则认为作者为范德机。以朱绂《名家诗法汇编》中,题为“范德机诗家一指”为据。第五种 观点指向不详,只笼统地划定时间点在元代,认为乃是元人著书。依据是许学夷曾在《诗源辩体》中称《诗品》 是“元人”所著,且胡震亨在《唐音癸签》的第三十二卷亦将《诗品》列入元人诗话中。第六种观点认为是严羽 之前的作者,具体哪朝哪人亦不详。因有杨成刊的《诗法》卷三《严沧浪先生诗法》曾注曰严羽“独得见《一指》 之说”而推论。最后一种则单纯认为此书不是司空图所著的,以周裕锴为代表,提出“令人怀疑的是,司空图在 其他文章中论述诗人风格时,竟然未使用《二十四诗品》中的任何一品”......
古诗的分类
古诗的分类按形式:古体诗-乐府-律诗-绝句《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和近体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
例如《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乐府诗。
乐府产生於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
由於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词大概产生於盛唐。
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
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
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
按内容:怀古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战争边塞诗、羁旅诗(或叫行旅诗)、送别诗、悼亡诗、闺怨诗等。
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1、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2、咏物诗:托物言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3、山水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4、战争诗:保家卫国的豪情,舍身杀敌的壮烈,战士凯旋的豪迈,对战争的厌恶,战争带给亲人、家乡、人民的苦难,封建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罪恶。
现实主义诗歌
按照诗歌的风格来分,我们可以分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不同风格的诗歌都是当时时代的反映和产物,体现着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而现实主义诗歌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这一类型的诗歌作品。
一般说来,现实主义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
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
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二是形象的典型性。
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
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
生活现象是纷纭复杂的,如实记录生活,不过是照相师的手艺;现实主义则要求作者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经过个性化和概括化的艺术加工,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环境。
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作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
因此我个人觉得现实主义诗歌更能如实反映当时人的生活状况,有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诗歌。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以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止于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的召开。
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文学”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但同时现代文学还是一个揭示这一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质的概念:“用现代文学的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7—1927年,第二阶段1928-1937年,第三阶段1938-1949年。
这是现在学术界比较普遍的一种看法,对此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的。
中国现实主义诗学形态的萌芽发端于梁启超,梁启超一直致力于诗界革命的探索,就是想打破一切禁制,但梁启超并没有实现这个梦想。
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
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鼓吹曲辞、相和
歌辞和杂歌
摘要:
两汉乐府诗的分类与特点
I.引言
- 介绍两汉乐府诗的背景和重要性
II.两汉乐府诗的分类
- 鼓吹曲辞
- 相和歌辞
- 杂歌
III.两汉乐府诗的特点
- 反映社会现实
- 表达阶级矛盾
- 民间文学色彩
IV.结论
- 总结两汉乐府诗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中,包括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等类别。
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阶级矛盾,具有民间文学色彩。
首先,鼓吹曲辞是两汉乐府诗的一个重要类别。
这类诗歌主要用于歌颂执
政者的功德,以及宫廷宴请、祭祀等活动。
它们通常具有庄重、严肃的气氛,以表达对神明和执政者的尊敬。
其次,相和歌辞是两汉乐府诗中的又一类别。
这类诗歌主要是民间流传的俗乐,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和歌辞中,有描绘农民劳动的艰辛,有表达对爱情的歌颂,还有表达对贫富差距的不满等。
这些诗歌直接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具有较强的民间文学色彩。
再者,杂歌是两汉乐府诗的另一个重要类别。
这类诗歌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民间歌曲,如叙事歌、情歌、舞曲等。
它们既有歌颂英雄、赞美生活的积极一面,也有表达对社会现实不满的消极一面。
总的来说,两汉乐府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社会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阶级矛盾。
它们为我们今天研究和了解汉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起源于古代的歌谣和祭文,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诗歌。
下面是中国诗歌的发展史概述:
1. 先秦诗歌: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221年),诗歌主要表现为歌颂帝王、神话传说、战争等,代表作品有《诗经》。
2. 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诗歌开始转向民间生活,反映社会变革和人民疾苦,代表作品有《陶渊明集》、《乐府诗集》等。
3. 唐诗:唐代(618-907年)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以自然美、人文情感为主题,代表作品有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
4. 宋词: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诗歌的又一个高峰,宋词以清新、婉约为特色,代表作品有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作。
5. 元曲: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戏曲的鼎盛时期,元曲以抒情、讽刺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汉宫秋》、白朴的《西厢记》等。
6. 明清诗歌:明清时期(1368-1911年),诗歌风格多样,以明朝的文人为代表,以清朝的四大才子为代表。
明代有唐寅、杨慎等人,清代有纳兰性德、李渔等人。
7. 现代诗歌: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和文艺革命,现代诗歌不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代表作品有贺知章、胡适、徐志摩、艾青等人。
总之,中国诗歌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诗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著分类
名著分类记忆【中国篇】一、诗歌类《繁星》《春水》(小诗集)——冰心二、散文类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鲁迅篇目:《五猖会》(父亲)《狗〃猫〃鼠》《父亲的病》(衍太太)《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寿镜吾)《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范爱农》(范爱农)《琐记》(衍太太)《二十四孝图》2、《傅雷家书》(爱子、爱国)——傅雷三、小说类{揭露现实}1、《骆驼祥子》——老舍(祥子、虎妞、刘四、小福子、曹先生、老马、二强、小马的祖父、高妈等)2、《水浒》——施耐庵{奇特想象}《西游记》——吴承恩《朝花夕拾》人物及性格特征:(1)长妈妈(保姆):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2)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
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由此我们可以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爸爸是无情的,他没有关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努力,却一味的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损,便会度日如年。
(严厉、慈爱)(3)藤野先生(恩师):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严谨认真、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4)范爱农(朋友):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妥协、懦弱)。
论《毛诗序》的文体分类思想
论《毛诗序》的文体分类思想毛诗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诗集,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诗歌,毛诗序以其独特的文体分类思想而轰动一时。
在《毛诗序》中,毛诗的文体分为七种,这七种类型包括:“国风”、“国言”、“礼仪”、“诗歌”、“绝句”、“乐府”以及“采花”。
“国风”是指以语言精炼的古典文学形式来描写典型的历史场景和生活画面,表达人们对民族传统与文化的崇敬感。
“国言”则指描绘历史场景中典型人物形象,言谈出典型人物对传统文化、审美观念与民族观念的述说。
“礼仪”则是以普通民众语言为基础,以国家宗教仪式为表现形式,表达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神认同。
“诗歌”包含了传统文学以外的多种文体,包括抒情诗、直言诗、疑难诗、抗议诗、宣言诗等,是对不同历史时间、社会场景的诠释和表达。
“绝句”则是突出表达抒发情感的文体,以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意念及深情的感受。
在“乐府”中,作者将自身的心境诗化,写出了一些主题活跃的、音乐优美的文字曲调,表达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崇敬。
最后,“采花”着重于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感受,文中对古典风格的描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流露出新意。
毛诗序以七种文体的形式表达了传统文化的美丽与崇敬之情,所以毛诗序的文体分类思想有助于挖掘出古典文学的内在价值、古代文学与文化的深层意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体分类理论,对我们对文体分类的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毛诗序》的文体分类思想不仅体现了古代文学的特色,而且也反映了古代文学发展的思想特点。
例如,“国风”文体体现了古代艺术家探索历史场景和社会画面的愿望,表达了尊重民族传统的保有古风的态度;“国言”则是在历史传统和文化经典的基础上,描绘典型人物形象,表现典型人物的观念;“礼仪”则是流行的文体,着重于表达民众对传统宗教仪式的尊敬和认同;“诗歌”则通过表达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表现形式的诠释,抒发出作者对美、正义与慷慨的追求;“绝句”则是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文体;“乐府”则是将自我心境与古代文化结合的诗歌形式,表达对古典文学的尊敬与崇敬;而“采花”则是一种表达态度的文体,文中对古风格的描写,流露出新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感与欣赏。
历代诗经研究著作简介
《历代诗经研究著作简介》1、《诗序》2、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3、东汉郑玄《毛诗传笺》4、东汉郑玄《诗谱》5、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6、宋代欧阳修《诗本义》7、宋代苏辙《诗集传》8、宋代郑樵《诗辨妄》9、宋代严粲《诗缉》10、宋代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11、宋代王质《诗总闻》12、宋代朱熹《诗集传》13、宋代王柏《诗疑》14、元代刘谨《诗传通释》15、清代王夫之《诗广传》16、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17、清代陈启源《毛诗稽古编》18、清代崔述《读风偶识》19、清代胡承珙《毛诗后笺》20、清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21、清代陈奂《诗毛氏传疏》22、清代魏源《诗古微》23、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24、清代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25、近人林义光《诗经通解》1、《诗序》《诗经》研究著作。
为《毛诗序》的简称。
齐、鲁、韩、毛四家诗原本都有序(据清代魏源《齐鲁韩毛异同论》),但三家已失传,而《毛诗序》独存。
前人认为现存《诗序》有“大序”、“小序”之分。
一般认为列在各诗之前、解释各篇主题的为“小序”;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从“风、风也”句开始,概论全经的大段文字为“大序”。
也有人认为《诗序》总论诗之纲领,无小大之异。
关于《诗序》的作者,历来众说纷纭。
汉代郑玄认为“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对此魏晋以来无异议。
至刘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提出《诗序》为东汉初的卫宏所作。
唐人所修《隋书·经籍志》以为《诗序》子夏所创,毛公、卫宏又作增益润色。
韩愈以为“子夏不序《诗》,汉代儒生,欲自显立其学,借之子夏以自重”。
宋代王安石认为《诗序》为诗人自制;程颐认为“小序”是国史旧文,“大序”出于孔子;郑樵则认为《诗序》为村野妄人所作。
自朱熹直到清代的姚际恒、崔述、魏源、皮锡瑞等,都持卫宏作《诗序》之说,因为《后汉书·儒林列传》明言“(卫)宏从(谢)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于今传于世”。
乐府诗集名词解释
乐府诗集名词解释乐府诗集是指收录了乐府诗的文集或选集。
乐府诗是古代汉族最早的诗歌体裁之一,产生于汉代乐府乐舞团队,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民间歌谣。
乐府诗具有口语化、简练明快的特点,用字通俗易懂,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具。
乐府诗大多以五言为主,也有七言、四言、六言等形式。
乐府诗集作为乐府诗的汇总和保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乐府诗集的名词解释如下:1.乐府:指乐舞团队,是汉代时由官府组织的一支乐舞队伍,主要负责宫廷礼仪和宗教祭典。
乐府团队中的诗人将民间流传的歌谣整理编成歌诗,后来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乐府诗体裁。
2.诗集:指收录一定数量诗歌的文集或选集。
乐府诗集是将各类乐府诗汇编整理而成的书籍,可以是单纯的文集,也可以是选集。
乐府诗集以乐府诗为主要内容,同时可能还包括其他类型的诗歌。
3.中国古代文学:乐府诗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中国历史上从古代初期到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独特。
乐府诗集作为其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4.民间文化:乐府诗的创作灵感大多来自于民间传说、民间歌谣等,因此乐府诗集也承载着民间文化的因素。
民间文化是指流传于民间的非正式文化,包括民间传说、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
乐府诗集通过收录和传承乐府诗,保留了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5.文化遗产:乐府诗集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视为文化遗产之一。
文化遗产是指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民族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产品。
乐府诗集作为乐府诗的集大成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对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乐府诗集作为乐府诗的汇总和保存形式,对于研究古代文学、了解古代社会风情、传承民间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研读乐府诗集,我们可以感受到乐府诗的艺术魅力,了解古代社会的心理、道德观念和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认识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乐府诗集历程
乐府诗集历程篇一:乐府诗集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魏国,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等几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乐府诗体。
下面是乐府诗集历程的正文和拓展:一、起源和发展据史书记载,乐府诗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魏国。
当时,魏国公子魏无忌在朝廷任职,他手下的乐师创作了一些诗歌,后来这些诗歌被收集起来,成为了最早的乐府诗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府诗逐渐演变为各种风格的诗歌,如叙事诗、抒情诗、田园诗等。
在汉代,乐府诗成为了宫廷文学的主要形式,大量创作了大量宫廷歌舞和乐章。
同时,乐府诗的表现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出现了许多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诗的风格更加多样化,出现了一些具有个性化的诗人和作品。
同时,一些诗人将乐府诗与外来文化相结合,创作了一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乐府诗,如《西厢记》中的乐府古诗。
二、唐代的高峰唐代是乐府诗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乐府诗的黄金时代。
唐代诗人以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为代表,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开创了唐代乐府诗的高峰。
在唐代,乐府诗的题材也更加广泛,包括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类型。
同时,唐代的乐府诗在音乐性和艺术性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宋代的继承和发展宋代是乐府诗的继承和发展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宋代诗人以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为代表,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对乐府诗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宋代的乐府诗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而且在音乐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宋代的乐府诗常常使用专业的音乐术语,使得乐府诗更加具有音乐性。
四、明代的衰落明代是乐府诗的衰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文化专制等原因,乐府诗的创作逐渐减少。
明代著名的诗人有吴伟业、唐伯虎等,但他们的诗歌大多数都属于乐府诗的变体。
五、清代的复兴清代是乐府诗的复兴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乐府诗的创作重新兴起。
边塞诗(诗歌题材)
显著特征
主题的复杂性
题材的丰富性
情感的矛盾性
题材的丰富性
《诗经》中的边塞诗作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当代社会作了广泛的透视。既有从军出塞、保国戍边、 塞上风情的描写,也有报国壮志、反战呼声的抒发。既描写了重大的边塞战争,也表现了夫妻别后相思之苦,母 子分别之悲。总之,与边塞生活密切相关的。《诗经》中的边塞诗都涉及到了,这样丰富的题材在诗歌史上具有 开创性的意义,为历代边塞诗所继承。
题材介绍
题材介绍
边塞风光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 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边塞诗一般出自 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 操。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唐朝的类型。
诗歌类型
根据边塞诗选材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内容上的不同,边塞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或写战争的惨烈,或写报国的豪情。 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戍边战士的视角,既让我们想见战争的残酷激烈、战事的频繁不断,又让我们看到了战士誓死报国 的豪情壮志,以及最后必胜的坚定信念。 二、从闺中主妇的角度,批判战争破坏了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 从思妇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形成独特的边塞闺怨诗。
作品影响
作品影响
如果要描述边塞诗的发展史,先秦时代所产生的现存于《诗经》中的边塞诗处于初期是毫无疑问的。初期的 边塞诗尽管发育还不够完善,但已表现出它固有的特色,并对后代边塞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乐府诗集乐府民歌
乐府诗集乐府民歌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汉代到唐代的乐府诗歌,也包括一些民间歌谣。
乐府民歌则是乐府诗歌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们广泛流传于民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情感。
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其内容涵盖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和愿望,以及社会各个层面的现实反映。
这些民歌通常以朴实的语言、简洁的旋律和生动的表现形式,表达了普通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民歌被分为若干类别,包括《鼓吹曲辞》、《相和曲辞》、《杂曲歌辞》等。
这些民歌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唱,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充上点石成金的诗文派别
充上点石成金的诗文派别从诗经开始,诗歌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浩瀚的卷轶,也诞生出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类型,如所谓的“风骚”。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众多主张的流派,不断地推动诗歌的发展繁荣。
下面不妨就来认识一下,一些历史上十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词流派,和它们的代表性作品。
一、乐府诗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
到了魏晋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这就是“乐府诗”。
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的七类里,雅乐在《郊庙歌辞》类,《铙歌》十八曲在《鼓吹曲辞》类,民歌主要在《相和歌辞》、《舞曲歌辞》和《杂曲歌辞》类。
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
二、山水诗南北朝时期,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实现了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转变。
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一代新的诗歌风貌。
三、新乐府新乐府由中唐白居易提出并积极创作而确立之一种诗体。
因其用新题写时事,不依谱,不入乐,体制上与古乐府不同,故称。
又称乐府新题,与乐府古题相对。
新乐府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之传统及杜甫以乐府诗体写时事,“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创作方法,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为务,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现了不少优秀之作。
四、韩孟诗派唐朝韩愈与孟郊主张“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内心不平,则鸣其不幸,侧重于强调诗歌的抒情功能;笔补造化则是既要有创造性的诗路,又要有对物象的裁夺,即通过诗人的创造活动以弥补自然物象的不足。
曹植诗歌创作的分期及特点
曹植诗歌创作的分期及特点
曹植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也是著名的诗人,他一生著有四部诗集,散文小说和曲论,其中诗歌创作最为出色且有特点。
曹植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少年阶段、风雅阶段和怀古阶段。
少年阶段诗歌具有青春奔放的气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问清、少年风趣、少年激烈。
在问清型诗歌中作者大多表现出一种清醒温和的自我反省、自嘲和沉思,而少年风趣型诗歌则由清谈、祝酒和状物诗组成,一般涉及一些纪念和赞叹的意象,有时还有若干庐山诗的风格。
此外,少年激烈的类型诗歌大多表达出对独立、自由变迁的追求。
风雅阶段是曹植诗歌创作的发展的黄金时期,他的诗歌就像一把利剑,娓娓阐述,抒发情怀的时候犀利活泼,令人叹为观止,诗歌大多由多绝句合成,而他一贯坚持婉约抒情、以缀文赋形式为主,向谐调深绰调整体构建极富形象性,受众人欢迎。
曹植的诗歌创作以其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深厚的诗意,抒发极为真挚的情感,引发人们的思考,活跃了古典诗歌创作的繁荣发展,深受世人瞩目。
古代的近体诗分为什么跟什么
古代的近体诗分为什么跟什么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那么古代的近体诗分为什么跟什么呢?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古代的近体诗分为什么跟什么古代的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1.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盛行于唐宋时期。
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律诗是近体诗的基本形式之一(唐人曾以律诗为近体诗的总称,近体绝句也包括在内,后来才划分出去)。
它萌芽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间,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齐梁体的格律诗构成了对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对混合律(指全诗各联之间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种类型,但以对式律为主,距离完善的近体诗尚有很大距离。
其中从梁代中后期到陈代,阴铿、张正见、庾信、徐陵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经十分接近唐人律诗。
在隋代杨素、卢思道、薛道衡等人,结合南朝靡丽词彩和北地清新刚健之气,创作出一些清健秀拔的诗歌,为过渡期诗歌的发展指出向上一路。
初唐时期,在律诗形成的链条上具有重要位置的首先是初唐四杰。
自唐初以来,在诗歌律化进程中出现的半古半律的诗体现象至四杰而有所改观,其五律的对式律作品锐减,同时尚有部分近体诗未能谐协音律,留有较多的过渡阶段痕迹。
而之后的文章四友以及沈佺期、宋之问等,对于四杰在诗体方面将唐初以来的混沌状态加以分离与规范的初建之功与实践成果,显示出进一步巩固与推进的态势。
可以说到初唐末期五律对式律作品绝迹,从而彻底告别了永明体的对式结构;粘对混合律作品亦呈锐减之势,而粘式律作品却大幅度地增加,并居于主导地位,这说明初唐诗人已经找到了声律追求上的目标,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五律的粘对规则已经确定,初唐律诗艺术的建设已经完成。
红色经典小诗集六年级
红色经典小诗集六年级一、引言同学们,咱们今天要一起走进红色经典小诗集这个特别的世界。
这就像是打开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门后面都是充满热血、充满力量的诗歌。
1. 什么是红色经典诗歌呢?说白了,就是那些反映咱们中国革命时期的诗歌。
那时候的人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二、红色经典诗歌的类型1. 战斗诗歌这类诗歌充满了斗志。
就像那首就义诗,作者夏明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这首诗的背景是在白色恐怖时期,夏明翰被捕后,他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
他坚定自己的信仰,觉得只要自己所追求的主义是真理,砍头也不算什么。
这里的“主义真”就是他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他相信即使自己牺牲了,也会有更多的人来继续革命事业。
2. 劳动诗歌在革命时期,劳动人民也是非常重要的力量。
有一些诗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的。
这些诗歌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对革命的支持。
三、诗歌的赏析1. 从意象看红色经典诗歌中有很多独特的意象。
比如“红旗”,红旗在这些诗歌里不仅仅是一块红布,它代表着革命的力量,代表着胜利的希望。
在很多诗歌里,红旗飘扬的场景都象征着革命的蓬勃发展。
还有“星星之火”这个意象,它寓意着革命的火种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很小,但是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最终能够形成燎原之势。
就像毛泽东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反映了革命者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
2. 从情感看这些诗歌充满了浓烈的爱国情感。
诗人们怀着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对侵略者和反动势力的痛恨,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他们的诗歌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人们的热血沸腾,感受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
四、对我们的意义1. 传承精神这些红色经典诗歌对我们六年级的同学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能让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了解革命先辈们的艰辛和付出。
我们要把这种革命精神传承下去,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像革命先辈们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四年级下册编诗集
四年级下册编诗集咱们来聊聊四年级下册编诗集这事儿呀。
编诗集可是个超级有趣又很有意义的活动呢。
对于四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就像是开启了一场充满诗意的冒险之旅。
要编诗集,那得先有诗呀。
小朋友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里找灵感。
比如说,早上看到的美丽日出,傍晚那绚烂的晚霞,校园里盛开的花朵,课间同学们的欢笑打闹,这些都能变成诗的内容。
写关于日出的诗,可以这么写:“太阳公公伸懒腰,光芒轻轻把我瞧。
晨霞像是红绸缎,一天开始真美妙。
”把日常看到的东西用一种充满想象的方式写出来,就成了一首好诗。
有了诗之后呢,咱们就要开始设计诗集的样子啦。
这就像给一群可爱的小精灵找一个漂亮的家。
可以先选一个好看的本子,最好是厚一点的,这样能装下好多好多诗呢。
封面是诗集的“脸”,要画得美美的。
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像小星星呀,花朵呀,或者是一只飞翔的小鸟。
如果自己不太会画画,也可以用彩色纸来装饰,把彩色纸剪成各种形状贴在封面上,再写上诗集的名字,这个名字一定要独特又吸引人,像“我的小诗意世界”或者“生活中的小确幸诗集”之类的。
诗集的排版也很重要哦。
可以把每一页都当成一个小舞台,让诗在上面好好地“表演”。
字要写得工整又漂亮,就像诗的漂亮衣服。
如果能配上一些小插图就更好啦,插图可以简单一点,和诗的内容相关。
比如说写了一首关于小猫的诗,就在旁边画一只可爱的小猫。
诗与诗之间呢,可以留一点空白,这样看起来不会太拥挤,就像给每首诗都留了个小院子,它们可以舒舒服服地呆着。
除了这些,还可以给诗集加一些小元素,让它更有个性。
比如在诗集里夹上一片漂亮的树叶,这片树叶就像是从诗里掉出来的小惊喜。
或者在某一页贴上自己和小伙伴的小照片,因为很多诗可能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经历的事情而写出来的呢。
编诗集的过程也是一个回顾自己生活和成长的过程。
小朋友们可以把自己不同时期写的诗放在一起,看着这些诗,就像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脚印。
从刚开始写得有点幼稚的诗,到后面越来越有创意的作品,这都是成长的痕迹呀。
红色古代诗集
红色古代诗集一、古代红色诗集之诗经·秦风·无衣诗经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超经典的诗集呢。
无衣这首诗就很有红色精神的感觉。
1. 出处它出自诗经·秦风,秦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这就相当于当时秦国这个地方的民谣汇总啦。
2. 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3. 注释袍:长袍,类似现在的披风之类的长衣服,这里是战衣的一种。
泽:通“襗”,内衣。
裳:下衣,就像咱们现在的裤子之类的。
王:这里指周王。
兴师:发动军队,也就是出兵打仗的意思。
戈矛、矛戟、甲兵:都是兵器的名字,戈和矛是不同类型的长柄兵器,戟是戈和矛的组合体,甲兵就是铠甲和兵器。
4. 翻译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我和你同穿一件战袍。
周王要出兵打仗了,赶快修理我的戈和矛。
我和你有着共同的敌人!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我和你同穿一件内衣。
周王要出兵打仗了,赶快修理我的矛和戟。
我和你一同起身!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我和你同穿一件下衣。
周王要出兵打仗了,赶快修理我的铠甲和兵器。
我和你一同前行!5. 赏析这首诗特别能体现那种团结一心的精神。
在古代战争的时候,士兵们互相鼓励,同仇敌忾。
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团结就是力量一样,那时候的士兵们不抱怨自己物资的缺乏,而是想着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这种精神和我们现在红色文化里的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理念是相通的。
而且从诗歌的表达来看,反复的“岂曰无衣”,就像一声声的呐喊,特别有力量,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那种战斗的激情和团结的力量。
6. 作者介绍诗经里的诗大多是民间采集而来,作者已经难以确切考证了,但是可以想象是当时秦国那些有着热血情怀的民众或者士兵们传唱出来的。
二、古代红色诗集之过零丁洋1. 出处这是南宋文天祥的诗作。
当时南宋风雨飘摇,文天祥身处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了这首充满爱国情怀的诗。
2. 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诗【年代】:唐【作者】:王维【作品】:山中【内容】: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年代】:唐【作者】:王维【作品】:山居秋螟【内容】: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年代】:唐【作者】:王维【作品】:山居即事【内容】: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年代】:唐【作者】:王维【作品】:书事【内容】: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年代】:唐【作者】:王维【作品】:送祢郎中【内容】: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
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年代】:唐【作者】:王维【作品】:送钱少府还蓝田【内容】: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年代】:唐【作者】:王维【作品】:送元二使安西【内容】: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边塞诗的诗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下曲(二首)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亥岁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送别诗赠汪伦——李白李白登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山中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洲。
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别——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田园诗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王建《田家行》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张籍《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聂夷中《伤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韦应物《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杜荀鹤《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王维《春中田园》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甫《岁晏行》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温庭筠《烧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
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
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
邻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
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
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
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
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
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
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
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
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
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
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
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一)》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思乡诗句思乡作【唐】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江外思乡【唐】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对我有帮助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乡书何达处?归雁洛阳边。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何当共剪西窗烛,巴山夜雨涨秋池。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月夜今夜FU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保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帮乡。
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赏析望驿台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爱国诗1、《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州桥》【宋】范成大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4、《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