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化常识课件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73755b4b73f242336c5f84.png)
(4)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 全国政务的人。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宰是 主持 的 意思,相是 辅佐 的意思。
(7)“孟襄阳”是用 籍贯 来称呼 孟浩然 的。张九龄是曲 江人,故而人称“ 张曲江 ”。
(8)“王右丞”是用 官职名 来称呼诗人 王维 的。韩愈,晚 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 “ 韩吏部 ”。
(9)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但因昌黎 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其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则 因此称他为“ 韩昌黎 ”。
⑤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⑥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⑦再迁为太史令 ⑧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⑨屈原既黜 ⑩上书乞骸骨
授予官职 调动官职 提升官职 降低官职 罢免官职 辞去官职
①②
④⑥
⑦
③⑤⑧
⑨
⑩
地理常识
1.地区名 (1)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地理方位的名词。《鸿门宴》“沛公居山 东时,贪于财货”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 山东”顾名思义,指山的东面,这里“山东”之“山”指 崤山 。
(12)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 布衣 、 庶民 、 黎庶、黎首、黎元、黔首、白丁 等。
(13)不同类型的朋友,称谓也有所不同。贫困而地 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称为 贫贱之交 ,同生死、共患 难的朋友称为 刎颈之交 ,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称 为 布衣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称为 忘年之交 。
(5)古代为了取得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必须要通过 童试 ,又 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 童生 。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教学PPT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e5ea5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f.png)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古代学校
中国古代各级学校名称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殷商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 庠序称学校。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 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 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
【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 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 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 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 院、河南登封的蒿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明经】指通晓经学,经学多指儒家经典。【明法】指通晓法律,能解决问题;
【尤异】指官吏政绩最好的。
【治剧】能治理好困难重重的郡县。
【兵法】指能征善战和通晓兵法。
【阴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异】懂得祛灾降魔。
【茂才】西汉称秀才,东汉后因避刘秀讳而称茂才,其义为“才能优异”,茂才为 州举。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察举制度
汉代察举主要科目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教育
古代学官
中国古代学官名称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 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 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2025届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 课件(共28张PPT)
![2025届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化常识 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48cc2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02.png)
姓名字号篇
➢ 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等 等)、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 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 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 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延赐予。谥号的选定根 据谥法,谥法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供确定道号时选 择。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不勤成名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壅過不通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去礼远众曰炀。
姓名字号篇
➢ 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始于秦代。如位皇 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尊前皇后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亦称上 尊号。时至唐代,为皇帝上尊号之风大盛,有生前奉上者,亦 有死后追加者。武后称圣母神皇,高宗称天皇,中宗称应天神 龙皇帝等。
子·密州出猎》)
天文篇
3.在我国古代,有许多代指国家或地区的词汇,它们的含 义及来历各不相同。你能说出下列各词的意思吗?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 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 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四而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四 海”之意与之类似。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地理并称
【五岳】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bd01e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c.png)
八.明清文学
1、明清小说
③此外还有明代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 言》),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清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清人刘鹗的《老残游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 《官场现行记》、曾朴的《孽海花》被列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八.明清文学 2、明清诗文 ①明代。 刘基,字伯温,著有《诚心伯集》 宋濂,字景濂,著有《宋学士文集》 徐宏祖,号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 ②清代。 顾炎武,著有《日知录》。方苞,著《方望溪全集》是桐城派始祖。 姚鼐,是桐城派大散文家,著《惜抱轩诗文集》。 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著《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④陶渊明
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
《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诸葛亮《出师表》
范晔(yè)《后汉书》
陈寿《三国志》
王羲之《兰亭集序》
刘勰《文心雕龙》
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
④孟子 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 欲也》 ⑤庄子 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C.诸子百家散文。 著名的有: ⑥荀子 战国儒家,著《荀子》32 篇。《劝学》 ⑦韩非子 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 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高考文化常识复习教学课件44张
![高考文化常识复习教学课件44张](https://img.taocdn.com/s3/m/2fe5761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c.png)
三、考 题 回 顾
考题回忆
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
一项为哪一A项〔 〕〔2021年安徽省皖北协作区高三
联A.乡考试〕:科举时代选拔人才的一种考试等级,乡试考中
的称举人。黄佐与祖父都参加过乡试,黄佐考中第一名, 取得会元的称号。
B.祭酒:古代飨〔xiǎng〕食 是酹〔lèi〕酒祭神的长者,
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
正确的一项为哪D一项〔 〕〔2021 全国卷Ⅰ〕
A代功今.登经而古唐宗 共进考刘传有士试知。德第合几〞,,格?始史又后自通可录三•称称取代谓,为成?迄进为“古於士进者两及士天汉第。子。,庙名指号实,相科祖允举有,时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 和兵籍、封军建械时、代军只令有“等被事确宜定继。承君位的人〞 C.庙号才能是称皇为帝“太死子后〞,,在而太君庙主立的“室其奉他祀儿时子〞特起 的名号那么,不如能高称祖为、“太太子宗〞、。钦宗。
2021年高考全国卷
1确.以的下一从〞称对项可呼?陈文为知 者涉中哪“ 的世加字 礼一B家〞貌点项?:的和词〔“意尊的陈思重相〕胜。。关〔者称内,字20容阳是2城1称的全人呼讲国也者解卷,出,字于Ⅰ不涉对〕正。被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 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血.生它嫡亲活们亲有中都,同的 印指有熟 证由异语 了于,““高禄婚只官〞姻是厚是关血禄古系亲〞代结中“官成的无员的一的功薪不亲局水受戚部。禄,。〞它等与,
考题回忆
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
一项为哪一D项〔 〕〔合肥2021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
量检测〕 封邑是古代君主对臣下的一种物质奖
A.大夫.是西励周。以封后就先是秦分诸封侯,国邑中就处是于城卿市、。士就之是间说的君重要 官职,可世主袭把,自有己封国地土。中的一局部的财政收入奖励 B.朝服,指给在某重一大个典人礼。时所使用的礼服,主要用于朝会, 是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 C.开府,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汉朝三公等可以开 府,后世资格有时会放宽。 D.封邑,指君主赐以领地或者食邑,并将封邑内的所有 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
文化常识高考专题ppt课件
![文化常识高考专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8bba9d172ded630b1cb6c7.png)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 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弟在 ——《苏武传》
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叔父。古代兄弟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8
从考题中积累
第三周周考卷
官职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 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称谓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如高祖、太宗、钦宗。
宗法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34
高考示例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3分)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C)
4
文化常识内容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地理 纪年纪时 姓名字号 宗法礼俗 官职科举
5
文化常识备考
做好积累
从课本中积累 从考题中积累
学会整理
笔记分类整理 创新记忆整理
6
从课本中积累
1、 晋侯、秦伯围郑 ——《烛之武退秦师》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
蔺相如。
赐同进士出身。
9
笔记分类整理
参见《古诗文应考一本通》 第124—127页
例如: 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0
创新记忆之 一首歌谣
11
※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25
26
创新记忆之 五个五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化常识 课件33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化常识 课件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d2be1ca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3.png)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 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 信。
混淆概念:“尹”和“知府”不是同一概念。“尹”是古代官名通称,如令尹、 京兆尹、州尹、县尹等。知府是明清两代府一级的行政长官。
6.(2015年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C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 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 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 继承。
反义曲解:“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是主动请求 辞职,选项释为被动退职“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2016年高考全国卷Ⅲ)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A )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 书。
2.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首次考查了古代文化常识类词语的含义。题干表述为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择的是“不 正确”的一项。选项解说的“加点词语”其实就是涉及古代文化知识的关键词,而 且是对这个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意味着选项可能是对加点词词义(包括文中含 义)的解说,也可能不解说其本身的词义,只要与“加点词语”涉及的文化知识相关, 都在解说的范围之内。
刑罚
2021全国乙卷“抵极刑”/2020新高考Ⅰ卷“追比”/
2025届高考文化常识复习:古代基础文化常识+课件
![2025届高考文化常识复习:古代基础文化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a5ac3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1.png)
12.我国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律, 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
是徵音的变调,音调悲凉。
13.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成语”白 手起家”中的“起家”是一样的。
与成语‘白手起家’中的‘起家’是一样的”错, “白手起家”中的“起家”是“发家”的意思。
7.大牢,即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 牲全备为‘太牢”。 “大牢具”是指牛、羊、豕三牲皆 备的饭食,属待客的最高礼节。
8.游其门,指后辈学子非常仰慕当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因为古代设官分 职,官员都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
10.出,古代对京官外调的一种说法, 11.谥,即谥号,古代指在对某个历史人物盖棺论 定时,选用的一个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平辈、晚辈称字表尊敬”错误。对平辈、尊辈称字表尊 敬。
3.万乘:古代一辆四匹马驾的兵车,车上3名甲士,外加 72名步卒,称为“乘”,按周代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 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4.在古代,“拜”“授”“除”“补” 表示授予官职, “拔”“擢”“陟”表示升迁官职,
“贬”“谪” “左迁” 表示降职,“罢”“黜”“废” 表示免除官职。
5.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谷神和土神是在以农为 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社稷后来成为国家 的象征。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6.官场中,是以官阶大小来分座次的,最尊贵的皇帝座 位是座北向南。因此,古代常把称帝叫作"北面",而把 称臣叫作"南面 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7."郎中".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隋唐以后,六部都设置 郎中,分掌部内各司政务。"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错.应 该是"战国时为宫廷侍卫"。郎中作为医生始于宋代。宋 代南方称为医生,北方称为大夫。 8."丈人"可以指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也可以专指 妻父,《苏武传》中"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中的"丈人"是 前一个意思。正确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3c1a3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b.png)
【 ➢ 2019年(III卷)
近 13
殷纣: 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 酷刑,是有名的暴君。与夏末国君桀并称为“桀纣”。
年
文 武王: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
学
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 文 化
三晋: 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 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常
识
考
察
】
【 ➢ 2020年(I卷)
近 13
主司: 1.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2.科举的主试官。
年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
文
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学 、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 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
化
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后又为古代
常
官的通称,常指地方长官,如京兆尹、河南尹、
识
州尹、县尹等。
考 察
御名: 皇帝的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 字,如御玺、御驾亲征等。
】
【 ➢ 2019年(I卷)
近 13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 以儒、墨、法三家影响最深远。
文
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称为“丁忧”。
化
常 私禄(文义判断): “私”强调个人拥有,与“公”相对;
识
“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后
考 察
也常用以借指仕途。 私禄在此强调是私人财产。
】
【 ➢ 2017年(II卷)
近 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化常识课件高考文化常识课件导语:积累高考文化常识,有利于高考的更好发挥。
以下是高考文化常识:常见常用敬辞谦辞,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高考文化常识:常见常用敬辞谦辞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外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敬辞用语,用于对方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请求对方赠送(财物等)。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
十、“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如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等。
最常见的如“恭喜发财”、“恭贺新禧”。
十一、“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十二、“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学校。
十三、其它敬辞阁下--- 一般的敬称。
夫人---后来用“夫人”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有抬高对方身份之意。
莅临——称贵宾来到。
光临——称顾客来到。
驾临——称对方到来。
驾:指车辆,借用为敬辞,称对方。
如:敬备菲酌,恭候驾临。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指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呈正——把自己的作品送请别人批评改正。
也作呈政。
贵庚——问别人的年龄。
可用于中、青年人。
贵体——称别人身体。
贵姓——问别人的姓氏。
贵恙——询问别人的疾病。
贵干——询问别人要做什么。
府第——称对方之家。
府上——称对方的家或老家。
借重——指借用其他的(力量)。
如:敝公司以后借重您的地方还很多,还要常来麻烦您。
足下——尊称对方。
敬请——请求别人做事。
享年——称死去的人活的岁数(多指老人)。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驾——称对方。
仁兄——对朋友的敬称。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
形容宾客很多。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
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
形容非常谦虚。
敬辞还包括一些客套话:劳驾——麻烦别人。
高攀——希望跟别人一块做事或联姻。
包涵——请别人原谅。
借光——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见教、赐教——请别人指教。
教正——请别人指教改正。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
久仰——仰慕已久。
叨(tāo)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
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
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托福——是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多用于回答别人的问候)。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不吝指教——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教诲。
不足挂齿——说自己的事不值得提起。
借花献佛——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恕不远送——表示不再继续送。
恕:请对方不要计较。
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十四、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
“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鄙薄:谦称自己的浅陋微薄。
“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弟:向比自己年长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间、舍下:称自己的家;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老”字一族也有较多的敬辞。
?“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另外,“后”、“晚”与“小”类似,如后进、后学、晚生、晚辈:对长辈称呼自己。
“薄”字一族,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常用来谦称自己的技艺;薄酒:味淡的酒,常用在作待客时的谦辞;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于谦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另外“绵”与“薄”类似,如:绵薄:谦辞,指自己薄弱的能力。
绵力:微薄的力量。
“不”字一族,谦称自己或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不才:没有才能,常用做“我”的谦称。
不佞:没有才能;不敢当:谦辞,表示承当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不足挂齿:不值得说出来的意思。
谦称自己所作的事不值得别人称颂可用此语;不情之请:谦称自己对人提出的要求不尽合乎情理。
另外“过”与“不”类似,如过奖、过誉:过分的表扬或夸奖。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另外“冒”与“敢”类似,如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辞)。
“承”字一族,表示对别人的感激。
如承乏:表示所在职位因没有适当的人选,只好暂由自己充任;承让:谦称自己的先行或优势。
承蒙:受到某人照顾。
“一”字一族,多为成语,谦称自己或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一知半解:知识浅薄,只知道一些皮毛的意思。
可作自谦学识不广博之用;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地方的意思。
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一得之愚:对某项事情,有一些见解的意思。
多用在提出意见方面,是开首或结尾时的自谦语。
十五、其它谦辞涂鸦——说自己的字写得很坏。
绵薄——谦称自己薄弱的能力。
见笑——被别人耻笑。
后进、后学、晚生、晚辈——对长者称自己。
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
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
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还入不了您老的法眼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
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
也作“愚者一得”。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
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
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十六、谦敬辞实例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 : 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 : :托人办事说“拜托”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勿送说“留步” 未及远迎说“失迎” : 等候客人说“恭候”无暇陪客说“失陪” :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 : 问人姓氏说“贵姓”欢迎购买说“惠顾” :贵宾来到说“莅临” 请人告诉说“见告” : 欢迎询问说“垂询”谢人爱护说“错爱” :称人爱护说“垂爱” 称人赠予说“惠赠” : 请人保存题“惠存”请人收礼说“笑纳” :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 : 称己之家说“寒舍”赞人见解说“高见” :称已见解说“拙见” 称人儿子说“令郎” : 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 :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 : 求人看稿说“斧正”求人解答用“请问” :请人指点用“赐教” 看望别人用“拜访” : 宾客来到用“光临”请人勿送用“留步” :归还原物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 : 老人年龄叫“高寿”请人原谅说“包涵” 祝人健康说“保重” 求人帮忙说“劳驾” : 无暇陪同说“失陪”向人提问说“请教”赞人见解说(高见)看望别人说(拜访)宾客来到说(光临)陪伴朋友说(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惠顾)归还原主说(奉还)与人相见说“您好” 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仰慕已久说“久仰” 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协助说“费心” 请人解答说“请教”求人办事说“拜托” 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人方便说“借光”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 求人指点说“赐教”得人帮助说“谢谢” 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 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接受说“笑纳” 送人照片说“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 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 自己住家说“寒舍”需要考虑说“斟酌” 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谅解说“包涵”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 迎接客人说“欢迎”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别人说“恭候” 没能迎接说“失迎”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 临分别时说“再见”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