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通义关于方志学
章学诚史学理论著作《文史通义》内容简介
章学诚史学理论著作《文史通义》内容简介Excerpt《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
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古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双璧。
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作者次子华绂首刊于开封,称为大梁本。
图书目的章学诚撰写《文史通义》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阐发史意或史《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
它是清朝有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向被视作古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双璧。
道光十二年(1832年)由作者次子华绂首刊于开封,称为大梁本。
图书目标章学诚撰写《文史通义》最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分析史意或史义。
他在《和州志·志隅自叙》一文中说:“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
此予《文史通义》所为做也。
”在这里,他经由过程与以上诸家的对照,明确指出本身撰写《文史通义》一书,就是为了分析史意。
别的,章学诚还在《文史通义》的许多篇章中谈到了分析史意的主要性。
比方他在《文史通义·言公》篇中说:“做史贵知其意,非同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
”在《文史通义·史德》篇中说:“史所贵者义也。
”在《中郑》篇中说:“史家著作之道,岂可不求义意所归乎?”等等。
《文史通义》定名泉源。
章学诚为什么云云强调史意的主要性呢?他认为史学主要包孕史事、史文、史义三个局部,个中史义是魂魄,因而最为主要。
他在《文史通义·申郑》篇中说:“孔子做《年龄》,盖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孔子自谓有取乎尔。
”据此,章学诚把本身的著作定名为《文史通义》,注解他愿望经由过程对史乘和史文的研讨到达知晓史义的目标。
头脑显示起首,搀扶世教,改正民气。
他在《上尹楚珍阁学书》一文中说:“学诚念书着文,耻为无实空言,所述《通义》,虽以文史题目,而于世教民彝,民气习俗,何尝不三请安,每每推演古今,窃附墨客之义焉。
”学诚在这里说的“世教”,当然是指儒家的仁义道德学说,这正是他的汗青局限地点,不外我们照样应该辩证对待这个题目。
《中国文化要略》第十章典籍藏书复习要点
《中国文化要略》第十章典籍藏书一、填空1.中国古代典籍的构成主要有简册、帛书、纸写本和刻印本,甚至还包括石刻书籍。
简册也称简策,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书籍。
它是用毛笔蘸墨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再一片片连接起来,成为一部书。
每根竹片叫“简”,我们习惯上称为“竹简”。
连接起来的竹片, 就称为简册。
连接竹片的材料,主要是麻绳和牛皮绳。
用牛皮绳连接的就叫“韦编”,所以成语有“韦编三绝”。
这种简册大约在商周时代已经出现。
2.古文经指汉武帝时在孔子旧宅的墙壁中发现的一批儒家经典著作。
汲冢古书指晋武帝时在今河南省卫辉市魏襄王墓中发现的数十车竹简,其中有今天所见的《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等。
这两次发现都是战国简册。
1972年在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西汉竹简, 其中有《尉缭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重要兵书。
1996年在湖南省长沙市走马楼发现了三国孙吴竹木纪年简牍数万片,对研究三国时期吴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在古典文书方面数量最多、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3. 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中不但出土了一批帛书,如《老子》、《易经》、《战国策》等,而且还有绘在帛上的三幅驻军分布图, 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早的地图实物。
4.我国的纸写本书籍在东汉时已经出现了,但简册和帛书同时存在,古书名。
但“坟典” 一词却成为中国古籍的代称。
2.八索九丘:也是传说中的古书。
据孔颖达解释,记载八卦的书叫“八索”,“索”是“探索”的意思;记载九州地理的书叫“九丘”, “丘”是聚集的意思,九州风气所聚,所以叫“九丘”。
但详细情况如何,没有人能说的清,因为从没有人见过。
3.四书五经:所谓“五经”,始于汉代。
汉武帝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教授弟子,开始有五经的说法。
汉代的五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后来用《礼记》代替《仪礼》,把《左传》并入《春秋》,仍为五经。
“四书”的说法比较晚。
方志学——精选推荐
⽅志学⼀、名词解释1.⽅志⽅志是地⽅志的简称,也称志书。
所谓⽅志,就是分门别类、系统记述⼀个地⽅的⾃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著作。
2.图经图经,⽅志的别称之⼀。
图即舆地图,经为⽂字说明。
图与经两部分合为图经。
图经源于古地图,先以地图为主,经为辅,后因⽂渐繁,经成为图经主体,⽽图降居其次。
现知最早以图经为名者,是东汉《巴郡图经》。
唐、北宋图经⼤盛,著名图经有唐《沙州图经》等。
3.乘乘,⽅志的别称之⼀,为⽅志之雅称,其体例、内容与志⽆异。
⽅志取乘为名,源于春秋之国别史《晋乘》,始于宋洪刍《豫章职⽅乘》。
此后历代均有沿袭,著名的有元于钦《齐乘》等。
4.谱谱,⽅志的别称之⼀。
⽅志名谱,是因袭先秦《周谱》⽽来。
创始于宋杨备《思平郡谱》和曹叔远《永嘉谱》,然为数极少。
5.省志省志,是以省为记载范围的志书。
新中国成⽴之前均称通志,现改称为省志。
省乃最⾼之地⽅⾏政区划,始置于元朝,之后经明、清、民国,沿⽤⾄今。
省之有通志,始于元代。
历史上的通志⼀般由布政使、总督、巡抚主修,督学使编纂。
6.府志府志就是记载⼀府之内⼈、事、物的志书。
府是唐⾄清代的⼀级地⽅⾏政区划名称,是省以下、县以上的⼀级⾏政区划。
因府相当于唐以前的郡,故有些府志⼜称郡志。
府志⼀般由府⼀级官吏主持修纂。
历史上著名府志有宋范成⼤纂《吴郡志》、明王鳌等纂《姑苏志》、清戴震纂《汾州府志》等。
7.厅志厅志,是记载⼀厅范围诸事的志书。
清在新开发的地区设置厅,为地⽅基层⾏政机构,其长官为同知或通判。
清代著名厅志有⾦志节《⼝北三厅志》、黄以周《定海厅志》等。
民国后废厅建置,厅志亦因之不修。
8.通志这⾥所⾔的“通志”,同惯称省志为“通志”,并不是⼀个概念。
所谓通志,是指志书所记载的内容,基本总括了⼀地的⾃然与社会诸⽅⾯的历史与现状。
举凡⼀地的疆域、沿⾰、⼭川、厄塞、⽥亩、物产、财赋、⼈⼝、灾异、风俗、丁役、胜迹、⼈物、艺⽂等⽆所不载,⽽且所载内容在涉及的时间跨度上统合古今。
傅振伦民国时期方志编纂理论初探
傅振伦民国时期方志编纂理论初探作者:胡婷婷顾佳琦来源:《卷宗》2015年第11期摘要:民国时期是传统方志的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方志学家,傅振伦即为其中的佼佼者,更是一位横跨传统方志和当代新志的方志学大师。
本文拟总结傅振伦民国时期的方志编纂理论,如体例扬弃,篇目彰显时代性等。
或有裨于今日方志学理论之建设。
关键词:傅振伦;民国;方志编纂方志编纂理论是方志学理论的核心。
民国时期是我国传统方志的转型时期,民国方志学家在吸收章学诚传统方志编纂理论的同时,也指出其未备与局限之处并补充阐发。
创立的新论殊多,使方志编纂理论趋于系统与科学。
傅振伦是民国方志学家中的佼佼者,其方志编纂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例扬弃体例是志书编纂的纲领,同时也是规范全书的准绳,完善的体例是高质量志书的基本标准。
刘知几言:“夫史之有例,犹国之有法。
国之无法,则上下靡定,史之无例,则是非莫官”1。
章学诚说:“志为史裁,全书自有体例。
志中文字,俱关史法,则全书中之命辞措字,亦必有规矩准绳,不可忽也”2。
均体现了志家对方志体例的重视。
傅振伦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曾在朱希祖教授指导下仔细研读过《史通》、《通志》、《文史通义》等史学著作,其修志思想亦深受刘知几、章学诚等的影响,他曾说:“修志之道,先严体例。
义不先立,例无由起,故志家必以凡例冠之”3,可见其对方志体例的重视。
在体例上,他十分推崇章学诚分立“通志、掌故、文征”的“三书体”,在修志实践中屡有借鉴,并有所创新。
如“通志”部分,虽仿纪传体正史体例分为纪、考、略、传、图、表等,但图、表的位置却强调应以分见各门为宜,与旧志迥异。
对于大事记的编写,傅振伦认为我国史书纪事体有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三者各有利弊:“编年体大事备举,语无重出,而简于叙事,阙载良多,事以时分,因果难究;纪传体原委详该,洪纤靡失,语多重复,纲要难周;纪事本末体文省事豁,体圆用神,各详起讫,条例分明,然于‘通’与‘溥’之义,向欠精详”4,所以修志是须“三体具备,互救其失:仿编年体而编大事记;更仿纪事本末体而作要事始末,以救编年体之失;仿纪传体而作列传,又仿正史书志而作考。
第四节(第四章)章学诚及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终结
余嘉锡(1883-1955)的《章实斋遗书后》对章 学诚的学术和治学态度严厉的批评: 1、读书未博,立言不能无失。
2、性既健忘,又自视太高。自称“吾于史学盖有 天授”。 3、考证文献则多谬误。 此外,章学诚的文章有时词不达意,废话很多。
文史通义·史德
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千 古多文人而少良史,职是故也。昔者刘氏子玄, 盖以是说谓足尽其理矣。虽然,史所贵者义也, 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孟子曰:“其事 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义则夫子自谓窃取 之矣。”非识无以断其文,非才无以善其文, 非学无以练其事,三者固各有所近也,其中固 有似之而非者也。
4、提出“修志十议”。
议职掌、议考证、议征信、议征文、议传 例、议书法、议援引、议裁制、议标题、 议外编。
5、建议在各州县立志科,为专管方志的机 构。
四、对章学诚的评价
梁启超认为章学诚是中国史学集大成者,是世界 上最早讲历史哲学的人。以前世界上认为黑格尔 是第一个讲历史哲学的人,但黑格尔比章学诚晚 生30多年、早死10多年。
• 今观迁所著书,如《封禅》之或于鬼神,《平 准》之算及商贩,孝武之秕政也。后世观于相 如之文,桓宽之论,何尝待史迁而后著哉? 《游侠》、《货殖》诸篇,不能无所感慨,贤 者好奇,亦洵有之。馀皆经纬古今,折衷六艺, 何尝敢于讪上哉?朱子尝言,《离骚》不甚怨 君,后人附会有过。吾则以谓史迁未敢谤主, 读者之心自不平耳。夫以一身坎坷,怨诽及于 君父,且欲以是邀千古之名,此乃愚不安分, 名教中之罪人,天理所诛,又何著述之可传乎? 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
所患夫心术者,谓其有君子之心,而所养未 底于粹也。夫有君子之心,而所养未粹, 大贤以下,所不能免也。此而犹患于心术, 自非夫子之《春秋》,不足当也。以此责 人,不亦难乎?是亦不然也。盖欲为良史 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 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述 者之心术矣。而文史之儒,竞言才、学、 识,而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乌乎可哉?
中国史学史复习题
1.金文和史学的关系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辞,,也叫铭文、“钟鼎文”或“吉金文字”。
其内容记录了战争、争讼券书、祖先颂词、天子册命、结盟誓约等。
从卜辞到金文,反映了文字记载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历史记载从不自觉到初步有了自觉意识的发展过程。
自觉的历史记载意识的萌芽和历史记载形式的萌芽,是卜辞、金文记载对中国史学之产生起着重要的贡献。
2.《史记》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原称《太史公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
全书共130篇,52万多字。
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其记录事迹全面,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史学成就:(1)创立了完备的纪传史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史学家编写纪传体史书的先河。
(2)在史料搜集和取舍上为后世史家树立了典范。
(3)《史记》文笔生动,语言通俗,某些篇堪称为传记性的文学作品,是历史和文学统一的典范。
(4)对有反抗和改革精神的杰出人物寄以同情和赞扬。
(5)是二十四史中最具有人民性的一部史书。
具体表现在:对过去史书中很少记载的起义领袖、下层人物给予记载,而且给予很高的评价。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1)“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2)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突出各种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司马迁承认天人感应但认为人事其根本作用。
(3)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
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中,专门论述了国家经济和社会财富生产状况,试图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寻求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
3.《尚书》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文献资料汇编,汇集了殷、周王朝的训诰和追述古代的史篇。
试论民国方志诸家对传统方志学理论的扬弃沉松平
12民国时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有短暂的38年,又逢政局动荡,战事不断。
处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方志学理论的发展如何?该作怎样的评价?这一点长期以来被史志界所忽视,一谈及方志学,则言必称章氏之说,实为后人汗颜。
是时,正处方志编纂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交替期,一方面,清代章学诚的方志体系已广为人们接受,传统的方志学说仍盛行未衰;而另一方面,西方现代科学、社会科学的输入构成了方志编纂的新思想,为方志学增添了新鲜血液。
绝大多数的民国方志学家如李泰碻、傅振伦、黎锦熙、陈训正、余绍宋等人,虽不免仍受章学诚旧说的影响,但都或多或少地对传统方志学作了扬弃,吸取了外国的先进文化,无论是修志观念和志书内容、门类,还是编纂方式等,都有了程度不等的改进和创新,使方志编纂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地迈进了一步,在我国方志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旨在比较系统地评述民国志家与时俱进的方志编纂思想及其对传统方志学理论权威的章氏之说的继承和超越,以加深人们对中国方志学的发展历史的认识,并能从中吸取积极成果,有裨于当今方志学理论之建设。
一关于方志的性质、内容和功用,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张。
章学诚以前,方志大都被列入舆地图经门类,视作地理专书。
编修方志是为了备修一统志,因而在志书内容上大书特书地理沿革和流于形式的“八景”、“流寓”等官样文章,与此相应的是关于这些内容的志目占据了志书的主导地位。
虽然自宋代以来,就不断有人提出方志为史的见解,但并未从理论上作进一步的说明,影响也极其有限。
到了清代,一代方志大师章学诚继承前说,提出“志乃史体”、“志乃史裁”、“志属信史”、“方志为国史要删”、“方志乃一方全史”等主张,并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说明,故梁启超说:“实斋关于斯学之贡献,首在改造方志之概念”[1]。
是时,虽然其它各种关于方志性质的说法仍有自己的市场,但受章学诚等人方志学观点的影响,历史说已经逐渐占据了上风,“方志,从前人不认为史,自经章氏提倡后,地位才逐渐增高”[2]。
《文史通义》中史心文笔意义的建构
《文史通义》中史心文笔意义的建构摘要: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是继《文心雕龙》《史通》之后的又一大通论性的文史理论著作。
从历史学角度看,章学诚的理论在二者的基础上,思想高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文史关系的建构从春秋时代就开始了。
之所以形成“史心”为中心、“文笔”为工具的结构模式,要从文化背景、历史进程中才能得以陈述清晰。
关键词:文史通义;章学诚;文史关系《文史通义》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1738~1801年)的代表作,是一部史学理论兼文学理论的著作。
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史学理论、文学理论、方志学、目录学等方面。
此书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被看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
但他在许多方面对刘知几的理论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其中文史关系贯穿本书的始终。
学术界多从思想角度、史学理论角度来审视它。
本文把史学和文学结合起来,对它的文与史的结构关系作一个简要的阐述。
1通论文史的时代背景1.1史学理论需要更深层的建构在章学诚之前的文史通论著作主要有刘勰的《文心雕龙》、刘知几的《史通》。
《文心雕龙》中《史传》主要论述历代史书的体裁变迁,阐述写史的规范,内容极为简略,多是从文章之学的角度分析史体如何写,对史学家的文章和文学家的文章有什么区别,史家写文的立意、行文规范等问题没有论及;《史通》则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历史编纂理论,它包含了史籍的源流、史书体例、史书编撰方法、史官体制的沿革等内容。
它较《史传》篇有了巨大的进步。
但有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孟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义则夫子自谓窃取之矣。
”[4]40本来,六经最初只是以先王政典的书籍载体的形式存在着,是史料,而经过夫子“窃取其义”,便成为后世的经典。
章学诚对这一提法甚为赞同。
他说:“夫事,即后世考据家之所尚也;文,即后世词章家之所重也。
然夫子所取,不在此而在彼,则史家著述之道,岂可不求义所归乎?”(《文史通义·申郑》)史所表述的事、史书的文采是反映历史思想的途径和形式,他们都是存史义的工具、材料。
章学诚史学理论著作《文史通义》内容简介
章学诚史学理论著作《文史通义》内容简介本文导读:图书目的章学诚撰写《文史通义》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阐发史意或史义。
他在《和州志·志隅自叙》一文中说:“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几得史法而不得史意。
此予《文史通义》所为做也。
”在这里,他通过与以上诸家的比较,明确指出自己撰写《文史通义》一书,就是为了阐发史意。
此外,章学诚还在《文史通义》的许多篇章中谈到了阐发史意的重要性。
例如他在《文史通义·言公》篇中说:“做史贵知其意,非同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
”在《文史通义·史德》篇中说:“史所贵者义也。
”在《中郑》篇中说:“史家著述之道,岂可不求义意所归乎?”等等。
《文史通义》命名来源。
章学诚为何如此强调史意的重要性呢?他认为史学主要包括史事、史文、史义三个部分,其中史义是灵魂,因此最为重要。
他在《文史通义·申郑》篇中说:“孔子做《春秋》,盖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孔子自谓有取乎尔。
”据此,章学诚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文史通义》,表明他希望通过对史书和史文的研究达到通晓史义的目的。
思想体现首先,扶持世教,匡正人心。
他在《上尹楚珍阁学书》一文中说:“学诚读书着文,耻为无实空言,所述《通义》,虽以文史标题,而于世教民彝,人心风俗,未尝不三致意,往往推演古今,窃附诗人之义焉。
”学诚在这里说的“世教”,当然是指儒家的仁义道德学说,这正是他的历史局限所在,不过我们还是应当辩证看待这个问题。
章学诚的这一观点,在政治上虽然是消极的,但在学术上却具有进步意义。
其次,扭转僵化的考据学风。
这点前文已有论述。
再次,对考据学以外的其他不良文风进行揭露和抨击。
章学诚在《又与朱少白书》一文中说:“鄙着《通义》之书,诸知己者许其可与论文,不知中多有为之言,不尽为文史计者,关于身世有所枨触,发愤而笔于书,尝谓百年而后,有能许《通义》文辞与老杜歌诗同其沉郁,是仆身后之桓谭也。
章学诚《文史通义》的方志学思想
章学诚《文史通义》的方志学思想
佚名
【期刊名称】《新上海档案》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刘耿生在2005年第4期《档案学通讯》上撰文介绍:章学诚,清代方志学理论贡献最大者,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刘知几的《史通》,并称中国史学理论史上的“双璧”,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集中在《文史通义》中。
主要有,一、“志属信史”。
他主张方志相当于古代列国之史:“郡县志乘,即封建时列国史官之遗”,反对把方志归属于那种自隋唐以来以图为主,配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图经”,认为方志不仅限于地理内容。
二、“旨酒之不离乎糟粕,嘉禾之不离乎粪土”。
他以酒与糟粕、嘉禾与粪土来比喻“职官故事、案牍图牒”(即档案)与方志的紧密联系,强调修志须将档案作为必要甚至首要的资料来源。
【总页数】2页(P31,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7
【相关文献】
1.清代史学经世思想的嬗变之作--浅析章学诚《文史通义》的经世致用史学思想
2.章学诚的图像传播思想及当代启示——以《文史通义·外篇》为例
3.从《文史通义·浙东学术》看章学诚的经世思想
4.章学诚的文律观——章学诚《文史通义》中
的文章学思想研究之三5.文史之通义何在:重读章学诚暨《道公学私:章学诚思想研究》读书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代史学——精选推荐
清朝时期,社会矛盾空前激烈,特别是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使得史家们的眼界大开,思想活跃起来,对历史、对史学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看法。
先是李贽提出“经史相为表里”。
嗣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明确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治史方针。
在他们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读通鉴论》、《日知录》等著作中,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国家、民族的观点,抨击了君主专制,主张对君权严加限制。
他们的进步历史思想,在清初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产生了一定的历史影响。
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统治,十分注意在史学领域强化封建专制。
其控制史学的办法是:大兴文字狱,对反对和触犯清朝的历史家进行镇压;大量禁毁有碍清朝统治的史书;利用“宏博”、开设各种史馆等手段,引诱和笼络广大知识分子;诏修大量史书,并由史馆垄断近现代史的修撰,借以压制私史;提倡“博古”,在“稽古右文” 的幌子下,把广大知识分子挤进考据、训诂的狭小圈子里去。
清代的官修史书,无论在数量上卷帙上以及种类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封建皇朝。
但官修诸史,不论是思想、内容,还是编撰方法,都要绝对服从清朝统治者的政治需要,都要绝对符合传统的封建礼教。
史官每修一史,都要奉旨,修撰过程中要随时接受皇帝的审查,撰写完毕必须经皇帝“圣裁”、“钦定”之后,方才可以定稿。
清朝统治者对史学的控制之严,也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封建皇朝。
比较著名的几部史著略作一是《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是清代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
包括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共十二部,合计四千四百零六卷。
修成之实录,分别以汉、满、蒙三种文字缮写正本四部、副本一部。
《清实录》对皇帝一律歌功颂德,对许多史事曲加隐讳,质量远不如《明实录》。
二是《大清会典》,一百卷,记述清朝典章制度的官修史书,通称《清会典》。
体例仿照《明会典》,但具体类目颇有增损。
内容有宗人府、内阁、军机处、六部、理藩院、督察院、寺监、八旗都统、内务府等。
是清代典章制度的资料总集。
全书除汉文本外,又有满文本。
章学诚“立三书”理论之体现——以乾隆年间两部方志为例
章学诚“立三书”理论之体现——以乾隆年间两部方志为例发布时间:2022-04-22T05:28:59.38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月中作者:彭筱溦[导读] 章学诚是我国著名的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方志学大师。
他独创的方志“立三书”理论,在我国方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所参与编修的《湖北通志》与《麻城县志》两部志书成书时间相近,都是实践“立三书”理论的代表作品。
湖北省图书馆彭筱溦 430070[摘要]章学诚是我国著名的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方志学大师。
他独创的方志“立三书”理论,在我国方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所参与编修的《湖北通志》与《麻城县志》两部志书成书时间相近,都是实践“立三书”理论的代表作品。
[关键词]章学诚;方志学;湖北通志;麻城县志一、关于章学诚与其方志“立三书”理论章学诚,清浙江会稽人,字实斋,号少巖。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
官国子监典籍。
曾主讲定州、保定、归德各地书院。
少时习闻刘宗周、黄宗羲之学说,熟于明末朝政始末。
后为安徽学政朱筠幕僚,博览其藏书。
主修和州、亳州、永清等志,主编《湖北通志》,于方志之学颇具卓见。
又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
曾佐湖广总督毕沅纂《续资治通鉴》,并欲藉毕沅之力搜求遗书,编巨著《史籍考》未果。
后人辑其撰述,编为《章氏遗书》。
乾隆五十七年(1792),通过对编纂方志经验的总结,章学诚撰写了代表其方志理论的核心之作《方志立三书议》。
二、章学诚纂《湖北通志》之介绍《[嘉庆]湖北通志检存稿》四卷、《[嘉庆]湖北通志未定稿》一卷,(清)章学诚纂,民国十一年(1922)吴兴刘氏嘉业堂刻章氏遗书本。
该志系章学诚在清乾隆年间纂修《湖北通志》时所写。
前有章氏《为毕制府撰湖北通志序》[1],述其编纂缘起。
称雍正十一年(1733)迈柱等所修《湖广通志》兼载湖南、湖北两地,湖南已有乾隆二十一年(1756)湖南巡抚陈宏谋等所创修《湖南通志》,湖北仍用雍正志分部之书,尚缺单独一省通志。
新旧史学视野下的章学诚方志学
170新旧史学视野下的章学诚方志学文/阚明娜摘要:章学诚被梁启超称作“方志之圣”,一是由于其将方志写作的思想理论化,形成了一套“方志学”理论并亲身实践,同时也是因为其在方志学思想与今天新史学视野下的地方志新概念有了很大重合,在地方志理论建设上跨出了及其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章学诚;地方志;新史学章学诚的《方志立三书议》《州县请立志科议》《修志十议》三篇文章构成了其一套完备的方志理论,也为整个方志学的创建以及中国以后地方志的修纂标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章学诚本人也因此被梁启超称作“方志之圣”——一方面是由于章学诚将宋以来从方志的资料收集到编写到保存的一系列思想系统理论化,使之真正成为一门学术学问,并亲身实践于其中;同时,章学诚的方志学及其志书撰写蕴含了一种远不同于乾嘉考据的史志观,体现出一种与当时主流相抗衡的学术风气以及同梁启超所提倡的新史学视野下地方志新概念的一种重合。
提及章学诚及其方志学,就不得不提及宋代方志学。
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叙例》说:“方志之书,至赵宋而体例始备。
”[1]宋代是方志盛行的时期。
不仅有官修方志,私家著述也很发达。
宋代方志一反隋唐以前“多分别单行,各自为书”的状态,而将自然、历史、政治、文化、人物等汇于一编,由地理扩展到人文、历史方面,上承历代志书余绪,下为后世修志创立了基础。
[2]有宋一代经过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欧阳忞《舆地广纪》、祝穆《方舆胜览》以及王象之《舆地纪胜》这一系列总志的修纂,志书从方法到体例都已经是相当成熟了,以致后代修志书——无论是官方的一统志还是私人修书——都是依例按照宋代志书的体例先写建置沿革,然后写各类事要。
而自近代以来,各种学科及学科内部之间边缘及学科内部之间边缘都有了严格的界定。
在新史学的影响下,地方志的概念也与从前有了很大不同。
我们今天的地方志是记载某一地区特定年限间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纵横的情况和资料一种著述体裁,是按一定体例编纂而成的资料性的科学文献,是纂述历史借以取材的一个资料库。
方志学的诞生
方志学的诞生飞驰的岁月,不仅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地方志,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修志经验。
人们一面实践,一面思考,对于地方志的性质、特点、功用、内容、编纂方法,以及它产生、发展的过程和常盛不衰的奥秘,探讨得越来越深入,逐渐形成一门系统的学问,这就是方志学。
一开始,人们对于地方志的思考和见解,多见于志书的序、跋中,例如宋代郑兴裔《广陵志序》说:“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
”说明他认识到了方志和史有密切关系。
宋代刘文富《严州图经序》说:修志是为了记下前人处理地方政事的各种措施和经验,以“告后之为政”。
宋代董弅〔fen粉〕《严州图经序》也说,修志并非仅是为了应付闰年呈报的制度,而是要“使为政者究知风俗利害,师范先贤懿绩,而承学晚生,览之可以辑睦而还旧俗,宦达名流,玩之可以全高风而利名节”。
就是说,修志是为了使执政者了解风俗利弊,以先贤的优良政绩作为榜样。
后学晚生读它,可以和睦亲近,有助于恢复古代的淳厚风俗。
做官的人和社会名流仔细品味它,有利于保持自身的高风亮节。
这是对地方志功用的概括。
明代刘鲁生《曲沃县志序》说,修地方志“其载欲悉,其事欲核,其书欲直。
”(记载要详尽,事实要核对无误,对是非善恶要敢于直书)。
这是对志书质量要求的概括。
这些早期的方志理论非常零散,多半就是这样的片言只语,没有进一步的阐述。
无论是组织全国修志,还是具体编纂一部志书,必定先有一个总体设想:为什么修志?要编成什么样子?这个总体设计,就是政府颁布的修志条例,或是志书的凡例。
这个设想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呢?一定要先考察前人的做法,再研究当前的情况来决定弃取,或加以创新。
所以,修志的条例和凡例,是前人修志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方志学理论宝库中的一笔重要财富。
宋元以前,这种编纂方志的设想和计划很少见于记载,没有记载不等于没有,像汉代要求全国上报“郡国地志”,隋唐时期在全国普修图经,没有一个通盘考虑,没有统一的格式要求,那是不可想象的。
到了南宋,志书中才开始出现“凡例”,如《(淳祐)玉峰志》(江苏昆山)有凡例五条,但极其简率,只是列了几条收录资料的范围。
历史文献学13(史评)
2、《读通鉴论》:三十卷,清王夫之撰。《读通 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史论名著。《读通鉴论》
对我国秦汉以来的历史分卷予以评述,根据《资治 通鉴》所载史实,分卷评述我国秦汉以来各代政治
鉴论》,是王夫之晚年思想比较成熟时的史论作品,
得失和法制沿革。每篇就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
物进行分析评论,对具体历史事实皆略而不书。末
附《叙论》四篇,集中阐述自己撰写该书的旨意及
其基本史学观点。《读通鉴论》纵论千载史事,其 珍贵处,不在微观上对一时一事的剖析,而在贯穿
全书宏观上的指导思想。
3 、 《十七史商榷》 :一百卷,清王鸣盛撰。 《十七史商榷》所考,上自《史记》,下迄 《五代史》,实为十九史,以旧新《唐书》、 旧新《五代史》各作一书计,故为“十七史”。 本书亦考亦论,而以考订见长。本书校勘内容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校勘文字,是本书的重 点。②考证典章制度,也是本书的重点。③评 论历史事件和人物。这类评论,多半是作反面 文章。④评论史书的优劣。作者对十七史都有 评论,有的议论内容之是非,也有发表对作者 的看法。
6 、《文史通义》:清章学诚撰。章学诚 是清著名的史学评论家。《文史通义》为 其代表作,是继《史通》之后的又一部史 学理论专著。本书内篇泛论文史,外篇专 言方志。章学诚的史学理论最富有创见之 处为:其一,“经世致用”说。章学诚以 “六经皆史”为其史理论的核心,其二, “史德”论。刘知几有“史才三长”之说, 章学诚于才、学、识外又增“史德”。其 三,在史学领域内强调“撰述”与“记注” 的区别。其四,关于方志学。
5 、 《廿二史札记》 :一百卷,清赵翼 撰。所谓二十二史,实际包括从《史记》 到《明史》全部的二十四史,因当时 《旧唐书》和《旧五代史》还没有被清 廷批准为正史,故沿用过去的二十二史 之说。本书有考有论,论多于考。创见 颇多。本书言深而不古奥,纯朴而不流 俗,实为研究二十四史不可缺少之参考 书;初读史者,借此亦得窥其门径。
方志学
#风土志$又称风土记"方志的一种"专门记述风土 )土地&山川& 风俗&气候的总称*的志书"有二种形式+),*独立成书者%如 唐代 莫 休 符 的 ’桂 林 风 土 记 !& 宋 代 范 致 明 的 ’岳 阳 风 土 记 !( )-*综合志书中的门目%如南宋周应合 ’景定建康志!的风土志% 民国 ’贵州通志!中的风土志"风土志下%大都再分若干目进行
"专志#地方志的一种!专记某一项或主要为某一项内容志书!旧 时边关志$卫所志$盐井志$书院志以及山志$水志$寺庙志$风 土志等%均为专志!
"地记#又称记!方志名目之一!初出于西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 所记多为州$郡$县疆域建置及一方地理$山川$物产$古迹$人 物$风土等!大都已亡佚%有清人辑佚本流传%王谟 &汉唐地理 书钞’即属此!
Green Apple Data Center
(*)(
思想与艺术
学诚建立起较全面系统的方志学理论!并随近代修志事业的持续 进 行 而 不 断 发 展"民 国 初 年 出 现 一 批 方 志 学 专 著!如 黎 锦 熙 的 #方志今议$%寿鹏飞的 #方志通义$%李泰!的 #方志学$%傅振 伦的 #中国方志学通论$等"
’中国地方志综录*方志目录&朱士嘉编&+,-2年商务印书馆初版! 收录方志 20-3种!,-3-4卷&+,-25+,-0年间!编者继续搜集了 4-.种!辑成补编!发表于 6史学年报7第二卷第五期&中华人民
Green Apple Data Center
方志学
-*’%
共和国成立后!将 "正编#和 "补编#合并修订!于 $%&’年出版 增订本!著录全国 ($个图书馆所藏方志 )($*种!$+%$(*卷,纠 正了初版中 $-++多条著录错误,著录方志按省排列!用表格形式 开列书名.卷数.撰人.撰年.版本及藏者各项,书后附录一为 国民党运到台湾的稀见方志目录!著录 -*-种!*(/)卷0附录二 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稀见方志目录!著录 /+种,以下又列有 "补遗#和 "参考书目#!前者补录方志近百种!后者列有中国 ’家图书馆收藏方志目录,最后附有方志书名索引和纂修者人名索 引,是一部研究中国地方志的重要工具书!指引线索!有裨利用,
汉硕考研《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第十章
汉硕考研 | 《中国文化要略》复习笔记第十章第十章典籍藏书1、中国古代的典籍的构成主要有(简册)、(帛书)、(纸写本)、(刻印本),还包括(石刻书籍)。
2.简册:也称“简策”,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书籍,它是用毛笔蘸墨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然后再一片片连接起来,成为一部书。
3. 我国的纸写本书籍在(东汉)已经出现了。
4. 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三国志》)残卷。
5.(唐代的《金刚经》)和(唐代的《陀罗尼经咒》)是目前我们所知较早的印本书籍。
6. 中国古代书籍的代称是(坟典)。
三坟:伏羲、神农、皇帝之书。
五典: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之书。
7.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8.五经:《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
9. 历代的读书和科举以(四书)为本,以(朱熹)的注为准。
10.十三经:三礼:《周礼》、《礼记》、《仪礼》,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诗经》、《尚书》、《周易》、《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1.(明代)出现十三经的名称,是唐代所列的十二经加上(《孟子》)。
12.编年体:以《春秋》(鲁国史)为起始,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代表,是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事件,并杂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13. 《春秋》开创了我国编年史的先例。
14.纪传体: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
15. 《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开端。
《史记》全书从黄帝写到汉武帝,首创十二本纪(记述帝王事迹)、十(年)表(按年月简列历史大事和人物)、八书(记述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述诸侯、圣哲名人事迹)、七十列传(记述其他历史人物)。
16.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按类组织史料,每一类记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可以单独成篇。
创始者是南宋史学家袁枢。
17.实录:忠实记录帝王言行的史书。
18. 我国最早的实录是南朝时出现的(《梁皇帝实录》)。
19. 制度史的首创者是唐代史学家(杜佑),写成《通典》。
中国文化要略第10-16章知识点
第十章典籍藏书1.P165中国古代的典籍的构成主要有(简册)(帛书)(纸写本)(刻印本),还包括(石刻书籍)。
2 P166我国的纸写本书籍在(东汉时)已经出现了。
到三国时代随着造纸术的改进和纸张的大量出现,纸写本才取代了简册和帛书。
3,P167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本书籍是晋人写的(《三国志》残卷)。
4(《金刚经》和《曼陀罗书咒》)是目前我们所知较早的印本书籍。
P1675中国古代书籍的代称是(“坟典”)。
P1686.中国古籍的最大特点是:保罗丰富和经典第一。
前者是面,后者是点,点面结合广博专深形成中国典籍文化。
7.延续至今的古籍分类法依旧是:经,史,子,集。
“经学”为尊,众学为从,“经学”为纲,众学为目,构成中国近两千年的藏书的藏书特色和治学原则。
8.浙江宁波“天一阁”对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其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此中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指的是上古时代的书籍。
三坟讲得是三皇的事,其道理至高至大,“坟”是大的意思;“五典”讲的是五帝的故事,其道理百代常用,“典”是常的意思。
9. “五经”始于汉代,《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含左传)》。
“四书”自南宋朱熹自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大学》《中庸》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再加上《孟子》,合称《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初习儒学者的入门读物。
10. 历代的读书和科举以(四书)为本,以(朱熹)的注为准。
(明代)出现十三经的名称,是唐代所列的十二经加上(《孟子》)。
11.唐代以科举取士,在“明经”科中规定“三礼”——《礼记》《周礼》《礼仪》;“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再加上《诗经》《尚书》《周易》《孝经》(传曾参著)《论语》《尔雅》合为“十二经”。
12.唐代“开成石经”,仍保存于西安碑林,为国内现存最早的石经。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经是:清代乾隆年间学者蒋蘅所献的“乾隆石经”,现保存于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的夹道中。
13.中国文化的又一明显特点是崇古重史。
中国史学思想史论文1
中国史学思想史论文简论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以《文史通义》为研究中心姓名:姜莹莹学号:1011114127专业:10级历史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简论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以《文史通义》为研究中心摘要:章学诚是清代方志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刘知幾的《史通》,并称中国史学理论史上的“双璧”,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集中在《文史通义》中关键词:章学诚方志学思想清代是中国方志学大发展时期。
清代方志学的发达,源于《大清一统志》的编纂。
《大清一统志》的编修,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的文化工程。
为配合《大清一统志》的修纂,各州县也逐渐形成了地方志60年一修的传统。
现存清代的众多方志,正是这项文化工程下的产物方志数量的激增,无法掩饰当时方志学家们所面临的困境,“前志难觅”是众多方志编撰者不约而同地感叹这到底是清代方志学的不幸,还是大幸,很难断言。
但可以肯定是,由于缺少传统约束,加之官方的重视,以及众多著名学者的鼎力加盟,清代方志学的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
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章学诚是清代方志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刘知幾的《史通》,并称中国史学理论史上的“双璧”。
他在史学和方志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是《文史通义》,此书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他35岁,但直到他逝世前全书仍未写完。
下面就以《文史通义》为中心,简要来论述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
一、“志属信史”关于方志的性质,历来学者多坚持是“地理专书”,清代考据大家戴震尤其认为应将修志归入考据范围,章学诚反对这些观点,他主张方志相当于古代列国之史,他说:“地理之学,自有专门,州郡志书,当隶外史”,详细的来说是“郡县志乘,即封建时列国史官之遗,而近代修志诸家,误仿唐宋图经而失之者也。
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谓若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
是一国之史,无所不载,乃可为一朝之史所取裁”[1]。
章学诚从“方志”名称的起源,来论述它属于史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六外篇一方志立三书议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立三家之学,而始可以通古人之遗意也。
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
三书相辅而行,阙一不可,合而为一,尤不可也。
惧人以谓有意创奇,因假推或问以尽其义。
或曰:方志之由来久矣,未有析而为三书者。
今忽析而为三,何也?曰:明史学也。
贾子尝言古人治天下,至纤至析。
余考之于《周官》,而知古人之于史事,未尝不至纤析也。
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谓:“若晋《乘》、鲁《春秋》、楚《梼杌》之类”,是一国之全史也。
而行人又献五书,太师又陈风诗。
详见《志科议》,此但取与三书针对者。
是王朝之取于侯国,其文献之征,固不一而足也。
苟可阙其一,则古人不当设是官;苟可合而为一,则古人当先有台一之书矣。
或曰:封建罢为郡县,今之方志,不得拟于古国史也。
曰:今之天下,民彝物则,未尝稍异于古也。
方志不得拟于国史,以言乎守令之官,皆自吏部迁除,既已不世其家,即不得如侯封之自纪其元于书耳。
其文献之上备朝廷征取者,岂有异乎?人见春秋列国之自擅,以谓诸侯各为制度,略如后世割据之国史,不可推行于方志耳。
不知《周官》之法,乃是同文共轨之盛治,侯封之禀王章,不异后世之郡县也。
古无私门之著述,六经皆史也。
后世袭用而莫之或废者,惟《春秋》、《诗》、《礼》三家之流别耳。
纪传正史,《春秋》之流别也;掌故典要,官《礼》之流别也;文征诸选,风《诗》之流别也。
获麟绝笔以还,后学鲜能全识古人之大体,必积久而后渐推以著也。
马《史》、班《书》以来,已演《春秋》之绪矣;刘氏《政典》、杜氏《通典》,始演官《礼》之绪焉;吕氏《文鉴》、苏氏《文类》,始演风《诗》之绪焉。
并取括代为书,互相资证,无空言也。
或曰:文中子曰:“圣人述史有三,《书》、《诗》与《春秋》也。
”今论三史,则去《书》而加《礼》,文中之说,岂异指欤?曰:《书》与《春秋》本一家之学也,《竹书》虽不可尽信,编年盖古有之矣。
《书》篇乃史文之别具,古人简质,未尝合撰纪传耳。
左氏以传翼经,则合为一矣。
其中辞命,即训、诰之遗也,所征典实,即贡、范之类也。
故《周书》讫平王,《秦誓》乃附候国之书。
而《春秋》托始于平王,明乎其相继也。
左氏合,而马、班因之,遂为史家一定之科律,殆如江、汉分源而合流,不知其然而然也。
后人不解,而以《尚书》、《春秋》分别记言记事者,不知六艺之流别者也。
若夫官《礼》之不可阙,则前言已备矣。
或曰:《乐》亡而《书》合于《春秋》,六艺仅存其四矣。
既曰六经皆史矣,后史何无演《易》之流别欤?曰:古治详天道而简于人事,后世详人事而简于天道,时势使然,圣人有所不能强也。
上古云鸟纪官,命以天时,唐、虞始命以人事;《尧典》详命羲、和,《周官》保章,仅隶春官之中秩,此可推其详略之概矣。
《易》之为书也,开物成务,圣人神道设教,作为神物,以前民用。
羲、农、黄帝不相袭,夏、商、周代不相沿,盖与治历明时,同为一朝之创制,作新兆人之耳目者也。
后世惟以颁历授时为政典,而占时卜日为司天之官守焉;所谓天道远而人事迩,时势之不得不然。
是以后代史家,惟司马犹掌天官,而班氏以下,不言天事也。
或曰:六经演而为三史,亦一朝典制之巨也。
方州蕞尔之地,一志足以尽之,何必取于备物欤?曰:类例不容合一也。
古者天子之服,十有二章,公、侯、卿、大夫、士差降,至于元裳一章,斯为极矣。
然以为贱,而使与冠履并合为一物,必不可也。
前人于六部卿监,盖有志矣。
然吏不知兵而户不侵礼,虽合天下之大,其实一官之偏、不必责以备物也。
方州虽小,其所承奉而施布者,吏、户、礼、兵、刑、工无所不备,是则所谓具体而微矣。
国史于是取裁,方将如《春秋》之藉资于百国宝书也,又何可忽欤?或曰:自有方志以来,未闻国史以为凭也。
今言国史取裁于方志,何也?曰:方志久失其传,今之所谓方志,非方志也。
其古雅者,文人游戏,小记短书,清言丛说而已耳;其鄙俚者,文移案牍,江湖游乞,随俗应酬而已耳。
绅先生每难言之。
国史不得已而下取于家谱志状,文集记述,所谓礼失求诸野也。
然而私门撰著,恐有失实,无方志以为之持证,故不胜其考核之劳,且误信之弊,正恐不免也。
盖方志亡而国史之受病也久矣。
方志既不为国史所凭,则虚设而不得其用,所谓觚不觚也,方志乎哉!或曰:今三书并立,将分向来方志之所有而析之欤?抑增方志之所无而鼎立欤?曰:有所分,亦有所增,然而其义难以一言尽也。
史之为道也,文士雅言与胥吏簿牍,皆不可用;然舍是二者则无所以为史矣。
孟子曰:其事,其文,其义,《春秋》之所取也。
即簿牍之事,而润以尔雅之文,而断之以义,国史方志,皆《春秋》之流别也。
譬之人身,事者其骨,文者其肤,义者其精神也。
断之以义,而书始成家。
书必成家,而后有典有法,可诵可识,乃能传世而行远。
故曰:志者志也,欲其经久而可记也。
或曰:志既取簿牍以为之骨矣,何又删簿牍而为掌故乎?曰:说详《毫州掌故》之例议矣,今复约略言之。
马迁八书,皆综核典章,发明大旨者也。
其《礼书》例曰:“笾豆之例,则有司存。
”此史部书志之通例也。
马迁所指为有司者:如叔孙朝仪,韩信军法,萧何律令,各有官守而存其掌故,史文不能一概而收耳。
惜无刘秩、杜佑其人,别删掌故而裁为典要。
故求汉典者,仅有班书,而名数不能如唐代之详,其效易见也。
则别删掌故以辅志,犹《唐书》之有《唐会要》,《宋史》之有《宋会要》,《元史》之有《元典章》,《明史》之有《明会典》而已矣。
或曰:今之方志,所谓艺文,置书目而多选诗文,似取事言互证,得变通之道矣。
今必别撰一书为文征,意岂有异乎?曰:说详《永清文征》之序例矣,今复约略言之。
志既仿史体而为之,则诗文有关于史裁者,当入纪传之中,如班《书》传志所载汉廷诏疏诸文可也。
以选文之例而为艺文志,是《宋文鉴》可合《宋史》为一书,《元文类》可合《元史》为一书矣,与纪传中所载之文,何以别乎?或曰:选事仿于萧梁,继之《文苑英华》与《唐文粹》,其所由来久矣。
今举《文鉴》、《文类》,始演风诗之绪,何也?曰:《文选》、《文苑》诸家,意在文藻,不征实事也。
《文鉴》始有意于政治,《文类》乃有意于故事,是后人相习久,而所见长于古人也。
或曰:方州文字无多,既取经要之篇人纪传矣,又辑诗文与志可互证者别为一书,恐篇次寥寥无几许也。
曰:既已别为一书,义例自可稍宽。
即《文鉴》、《文类》,大旨在于证史,亦不能篇皆绳以一概也。
名笔佳章,人所同好,即不尽合于证史,未尝不可兼收也。
盖一书自有一书之体例,《诗》教自与《春秋》分辙也。
近代方志之艺文,其猥滥者,毋庸议矣。
其稍有识者,亦知择取其有用,而慎选无多也。
不知律以史志之义,即此已为滥收,若欲见一方文物之盛,虽倍增其艺文,犹嫌其隘矣。
不为专辑一书,以明三家之学,进退皆失所据也。
或曰:《文选》诸体,无所不备,今乃归于风诗之流别,何谓也?曰:说详《诗教》之篇矣,今复约略言之。
《书》曰:“诗言志。
”古无私门之著述,经子诸史,皆本古人之官守;诗则可以惟意所欲言。
唐、宋以前,文集之中无著述。
文之不为义解经学、传记史学、论撰子家诸品者,古人始称之为文。
其有义解、传记、论撰诸体者,古人称书,不称文也。
萧统《文选》,合诗文而皆称为文者,见文集之与诗同一流别也,今仿选例而为文征,入选之文,虽不一例,要皆自以其意为言者,故附之于风诗也。
或曰:孔衍有《汉魏尚书》,王通亦有《续书》,皆取诏诰章疏,都为一集,亦《文选》之流也。
然彼以衍书家,而不以入诗部,何也?曰:《书》学自左氏以后,并入《春秋》。
孔衍、王通之徒,不达其义而强为之,故其道亦卒不能行。
譬犹后世,济入已入于河,而泥《禹贡》者,犹欲于荥泽、陶丘浚故道也。
或曰:三书之外,亦有相仍而不废者,如《通鉴》之编年,本末之纪事,后此相承,当如俎豆之不祧矣。
是于六艺,何所演其流别欤?曰:是皆《春秋》之支别也。
盖纪传之史,本衍《春秋》家学;而《通鉴》即衍本纪之文,而合其志传为一也。
若夫纪事本末,其源出于《尚书》;而《尚书》中折而入于《春秋》,故亦为《春秋》之别也。
马、班以下,代演《春秋》于纪传矣;《通鉴》取纪传之分,而合之以编年;《纪事本末》又取《通鉴》之合,而分之以事类;而因事命篇,不为常例,转得《尚书》之遗法。
所谓事经屡变而反其初,贲饰所为受以剥,剥穷所为受以复也。
譬烧丹砂以为水银,取水银而烧之,复为丹砂,即其理矣。
此说别有专篇讨论,不具详也。
此乃附论,非言方志。
或曰:子修方志,更于三书之外,别有《丛谈》一书,何为邪?曰:此征材之所余也。
古人书欲成家,非夸多而求尽也。
然不博览,无以为约取地;既约取矣,博览所余,栏入则不伦,弃之则可惜。
故附稗野说部之流,而作《丛谈》,犹经之别解,史之外传,子之外篇也。
其不合三书之目而称四,何邪?三书皆经要,而《丛谈》则非必不可阙之书也。
前人修志,则常以此类附于志后,或称余编,或称杂志。
彼于书之例义,未见卓然成家,附于其后,故无伤也。
既立三家之学,以著三部之书,则义无可借,不如别著一编为得所矣。
《汉志》所谓小说家流,出于稗官;街谈巷议,亦采风所不废云尔。
州县请立志科议鄙人少长贫因,笔墨干人,屡膺志乘之聘,阅历志事多矣。
其间评骘古人是非,斟酌后志凡例,盖尝详哉其言之矣。
要皆披文相质,因体立裁。
至于立法开先,善规防后,既非职业所及,嫌为出位之谋,间或清燕谈天,辄付泥牛入海。
美志不效,中怀阙如。
然定法既不为一时,则立说亦何妨俟后?是以愿终言之,以待知者择焉。
按《周官》宗伯之属,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谓若晋《乘》、楚《梼杌》之类,是则诸侯之成书也。
成书岂无所藉?盖尝考之周制,而知古人之于史事,未尝不至纤悉也。
司会既于郊野、县都掌其书契、版图之贰;党正“属民读法,书其德行道艺”;闾胥比众,“书其敬敏任恤”;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掌道方慝,以诏避忌,以知地俗”;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训方“掌导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四方之传道”;形方“掌邦国之地域,而正其封疆”;山师川师“各掌山林川泽之名,辨物与其利害”;原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邱陵、坟衍、原隰之名”。
是于乡遂都鄙之间,山川风俗,物产人伦,亦已巨细无遗矣。
至于行人之献五书,职方之聚图籍,大师之陈风诗,则其达之于上者也。
盖制度由上而下,采摭由下而上,惟采摭备,斯制度愈精,三代之良法也。
后世史事,上详于下。
郡县异于封建,方志不复视古国史,而入于地理家言,则其事已偏而不全。
且其书无官守制度,而听人之自为。
故其例亦参差而不可为典要,势使然也。
夫文章视诸政事而已矣。
三代以后之文章,可无三代之遗制;三代以后之政事,不能不师三代之遗意也。
苟于政法亦存三代文章之遗制,又何患乎文章不得三代之美备哉?天下政事,始于州县,而达乎朝廷,犹三代比间族党,以上于六卿;其在侯国,则由长帅正伯,以通于天子也。
朝廷六部尚书之所治,则合天下州县六科吏典之掌故以立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