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节选
作品赏析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 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 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 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 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 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 而后意诚;意诚而后
纲”“八目”,两者
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 过格物致知,摆脱外 在诱惑、困扰,
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
的情操,才能够使自
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 高,进而使自己家庭 关系符合人伦道德, 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
立业、使天下太平的
伟大理想。
《大学》的主体是“三 纲”“八目”。“三纲”是明明 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 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 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 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 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 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 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 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 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 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 密。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1);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欲 修其身者,先正其心(3);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意;欲诚其意者(4),先致其知(5);致知在格 物(6)。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 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 (1)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 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兴旺发达。 (2)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3)正:使……端正;(4)使……真诚 (5)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6)格物:研究万事万物。
重点词语
“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
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
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
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 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 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八条目关系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目的
修身
基础
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目: “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 的万事万物。
“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 认识。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 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
“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 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 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 “齐家”: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 内部的关系。
三纲:
(1)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 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 “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2)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 “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 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3)止于至善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 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 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为什么说“齐其家”必先 “修其身”?
•修身方能进德而无偏私,这是齐 家的基础和前提 (注:“进德”指提高道德。)
为什么说“治国必先齐家”?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课后小总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 文化的主体“三
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
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 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 也!
整体感知:
• 《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 目”
•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 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于天下的人,就要 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 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 要先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就 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想要端正自己内心,就要 先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想要心意真诚,就要先获 得知识。而要获得知识,关键在于研究万事万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研究了万事万物,推究事物的 原理,然后就会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心意就 会诚实;心意诚实了,内心自然就会端正;内心 端正了,才能修养品性;自身修养好了,家庭就 会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国家也就能获得治 理;国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
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 他的修齐治平的修养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 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学习目标
《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对中国的 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深远的 影响,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对其中 的思想有个基本的了解,随着自己的成长 在人生中慢慢感悟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问题研讨
“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 过哪些步骤?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 《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 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 步骤。 “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 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
经典诵读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
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 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下课,谢谢同学 们的合作!
二、关于《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 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 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 出,编次章句。南宋朱熹将 《大学》、《中庸》、《论 语》、《孟子》合编注释, 称为《四书》,从此《大学》 成为儒家经典。
作者简介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 是曾子所作。
曾子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
四、重温“修齐治平”
“修齐治平”来自于“四书五经”中 的《大学》一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修”,指修身; “齐”,指齐家; “治”,指治国; “平”,平天下。 他们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 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把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形成封建伦理政治哲学的整个体系。
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书香润泽校园, 经典照亮人生!
一、关于“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 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 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 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 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 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 经”,其中的《乐经》后来失传了, 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 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 子的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