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药物治疗部分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新进展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目录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 (1)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 (3)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5)四、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7)五、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9)六、心力衰竭合并非心脑血管疾病的管理 (11)七、心力衰竭常见合并症的临床管理 (14)八、慢性心力衰竭人群运动处方的制定及实施 (16)九、晚期心力衰竭的机械循环支持治疗 (17)十、心衰患者容量管理策略 (19)十一、冠心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21)十二、正性肌力药物在晚期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23)十三、心力衰竭的实验室诊断 (25)十四、心脏超声基础 (27)十五、急性右心衰竭的规范化治疗 (29)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概述1.在心衰的分期中,哪一期患者表现为有心衰风险因素但无症状和体征?()A.A期B.B期C.C期D.D期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A2.基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心衰分为哪几个类型?()A.急性心衰、慢性心衰B.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C.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D.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衰E.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中度降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参考答案:C3.以下属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II级的是()A.休息时也有症状B.活动明显受限C.活动轻度受限D.活动不受限E.不能下床并需静脉给药支持参考答案:C4.我国心衰的主要病因是()A.高血压和冠心病B.瓣膜病C.扩张性心肌病D.内分泌代谢性疾病E.肺部疾病参考答案:A5.慢性心衰的治疗目标是()A.预防住院B.改善临床状态C.降低死亡率D.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能力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二、心力衰竭管理指南解读——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1.对心衰“易损期”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指心衰住院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内B.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的风险较低C.推荐住院期间临床稳定后或出院前尽早启动GDMTD.出院前应该仔细评估容量负荷状态,优化减容治疗方案E.推荐在患者出院后 1-2 周内进行早期随访参考答案:B2.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心力衰竭A期患者一级预防的推荐?()A.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B.高血压患者,推荐积极降压治疗C.定期使用利尿剂D.2型糖尿病,推荐SGLT2iE.高心衰风险T2D患者使用沙格列汀参考答案:C3.以下哪个药物在HFrEF、HFmrEF、HFpEF治疗中均得到I类推荐A.SGLT2iB.β受体阻滞剂C.MRAD.ACEi/ARB/ARNIE.维立西呱参考答案:A4.对于HFrEF药物管理建议,不是I类推荐的是()A.维立西呱B.ACEI/ARB/ARNIC.MRAD.β受体阻滞E.SGLT2i参考答案:A5.以下对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管理错误的是()A.维持药物治疗B.可以停用改善疾病预后“新四联”药物C.定期随访D.继续生活方式管理E.避免大量饮水,过度输液、酗酒参考答案:B三、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1.关于SGLT2i在HFrEF人群中开展的大型3期临床研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研究目的均为探索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SGLT2i对射血分数降低性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B.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主要终点均达成C.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均纳入了LVEF小于40%的心衰人群D.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均合并糖尿病E.EMPEROR-Reduced研究及DAPA-HF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参考答案:D2.以下对VICTORIA研究和对维立西呱相关推荐错误的是()A.研究纳入近期发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低于45%的患者B.研究证明维立西呱可降低高风险心衰患者心血管死亡和首次因心衰住院发生风险C.推荐近期发生过心衰加重事件、NYHA II - IV级,LVEF<45% 的心衰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尽早加用维立西呱(IIa)D.低血压不是维立西呱的禁忌症E.妊娠期妇女是禁忌参考答案:D3.关于ARNi在HFrEF中的应用,描述错误的是()A.对于症状性 NYHA Il-Ill 级的 HFrEF 患者,建议使用 ARNi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1A类推荐B.ARNi有ARB和脑啡肽酶抑制剂的作用,后者可升高利钠肽、缓激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及其他内源性血管活性肽的水平。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新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新进展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心脏慢性、进展性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手段获得了显著进步。
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类心脏及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5年死亡率几近恶性肿瘤,临床预后较差[1]。
目前,药物治疗是CHF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多疗效不理想[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及治疗指南指出,CHF治疗应强调个体化及规范化循证治疗,方可获得最佳疗效[3]。
本文就CHF的新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1药物治疗1.1 ACEI与ARBACEI治疗CHF的历史较ARB更早,是证实能降低心衰患者病死率的第一类药物,是治疗心衰的首选药物[4]。
所有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必须且终身使用,除非存在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对于心衰高危人群,尽管还未出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应考虑ACEI预防心衰。
ARB在CHF中的应用主要始于21世纪,故其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及ACEI[5]。
迄今为止,尚缺乏充分的研究证据证明ARB类药物对CHF的疗效优于ACEI,但值得肯定的是,对于存在血管性水肿或者咳嗽症状无法耐受ACEI药物者,可应用ARB类药物替代,或者对于经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治疗后仍存在CHF症状者,又不能耐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改用ARB。
但常规联合使用ACEI+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是有害的[6]。
1.2 β受体阻滞剂研究表明:慢性心衰患者在长期持续性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和刺激下,可导致心肌β1受体下调和功能受损,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恢复β1受体的正常功能,使之上调,发挥改善内源性心肌功能的“生物学效应”。
故长期使用可改善心功能,提高LVEF,并且能降低心室肌重量和容量、改善心室形状,起到心肌重构延缓或逆转的作用,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药物治疗新进展
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药物治疗新进展摘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醛固酮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环腺苷酸依赖性正性肌力药等。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进展心衰分期和治疗原则1期:有发生心衰的高危因素,但无器质性心脏病,也无心衰症状。
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心衰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此类病人主要应在有效控制和治疗原发病同时消除危险因素,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
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史患者,应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2期: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无心衰症状。
治疗的目的是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预防心衰的发生。
1期的建议均适用于该期患者。
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应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
3期: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症状。
1期和2期建议也适用于该期患者。
所有心衰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原先有过液体潴留者,均应给予利尿剂,但不宜单一使用,一般应与ACEI和β受体阴滞剂联合应用。
不能耐受ACEI患者可选用ARB 类药物,对重症患者联合应用地高辛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
4期: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衰,适用1、2、3期的所有措施;晚期患者的关注治疗;正性肌力药物的合理应用。
药物治疗进展利尿剂:所有心衰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原先有过液体潴留者,均应给予利尿劑,即使心衰症状得到控制,临床症状稳定,也不能将利尿剂作为单一治疗。
一旦病情控制(肺部啰音消失,水肿消退,体重稳定),即可以有效量长期维持,。
关于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进展
血运丰富, 灌肠液通过 直肠静脉丛 的吸收直达病所, 充分发挥药 物的治疗作用 , 可促进 盆腔局部 的血 液循环 , 使药物 的有 效成分
能直接作用于输卵管局部 , 或通过 直肠粘膜渗透 吸收 , 进增生 促
18 ——
—
—
当代医学
2 0年 1 0 9 月第 1卷第 1 5 期总第1 6 5 期 C n e 0a Me i n ,a 0 tmp r 珂 dd e Jn.2 o , 11 . I u o 16 o 9 vo. 5N0 1 s e N .5 s
取 的干预治疗: 除A期采取 的措施 , 可适时使 用AC I p E 和 一受体 阻滞剂 。 C期: 有器质性心脏病并且 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对于此类 患者 除A期使用的措施外, 应限盐、限水摄 入, 还 减轻体重, 可适 时使 用AC I p一受体 阻滞 剂, E和 利尿剂, 地高辛, 固酮受 体拮 醛
凝滞、 脾虚湿瘀互结、 肾阳虚有关。 陈慧娟等 使用输卵管通液术
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 9例 , 4 治愈6 例, 9 有
效1例 , 4 无效l例 , 1 总有 效率为8 .%,与单纯 采用输卵管通液治 83 疗的对照组比较疗 效明显提高, 差异有显著性 。 有研 究表明, 直 肠用药可 吸收5 %~7 %, 0 0 女性子宫、 输卵管紧邻直肠 , 肠粘膜 直
者更 为适 用 - o 。
目前由于技术所限, 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仍有许多缺陷, 但随
型腹腔镜 插入 盆腔进行 观察, 开辟了不孕症 腹腔镜 检查 的新 途 着 医 学技术的不断完善, 对于不孕症的诊结合治疗 .
中医学认为输卵管炎症与梗 阻与湿热 瘀结, 气滞血 瘀、 湿 寒
状。 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疾病, 高血压 , 糖尿病, 有心肌病家族史, 长期使用心脏毒性药物等。 对于这类 患者采取 的干预治疗: 鼓励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辨证施治。
药物治疗中主要采用的是中药复方或者中药合剂,往往包含多种中草药的提取物。
辨证施治则是根据个体患者的表现和证候判断,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研究表明,有些中草药提取物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
中药还能够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抑制心室重构等机制,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减少心脏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些研究还发现,通过中医药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如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副交感神经活性,调节心脏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从而达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这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不仅涉及心肌细胞的直接作用,还涉及到整体机体的调节。
除了单一药物的应用,一些研究还探索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将中药与现代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双方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些研究还使用了针灸、艾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和促进身体自愈能力的作用,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尽管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和机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复杂,病变机制多样,需要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这对中医药的规范化和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提出了要求。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标准还不完善,缺乏统一的评估指标,难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尚需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揭示其治疗作用的具体机理。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相信中医药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更多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进一步明确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和疗效。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进展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进展摘要心力衰竭早期,药物治疗是关键,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治疗心衰的药物主要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肼苯哒嗪和硝酸盐等。
关键词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近展病理生理学改变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适应性反应:交感系统活动增强;心室肥厚与扩张;肾素-血管紧张素与加压素(抗利尿激素)系统被激活,心房利钠肽、缓激肽等分泌增加。
早期可维持一定的排血量,但晚期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加剧心功能不全。
心衰分期和治疗原则a期:有发生心衰的高危因素,但无器质性心脏病,也无心衰症状。
治疗的目的是控制心衰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降低心衰危险。
高血压是心衰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显著增加a期患者发展为心衰的可能性,影响心衰患者预后,因此要严格控制血糖。
调脂治疗可显著减少心衰的发生。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史、糖尿病或高血压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b期: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无心衰症状。
治疗的目的是延缓左心室重构,预防心衰发生。
所有a期建议均使用于该期患者。
对于所有适应症的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可降低梗死和死亡率。
c期:有器质性心脏病、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症状。
a期和b期患者的建议也适用于该期患者。
合理使用利尿剂是治疗c期心衰的基石;有液体潴留史的患者,应用利尿剂并限制钠盐摄入。
及早联合使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
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acei患者,arb 为有效替代物。
d期: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的难治性心衰。
a、b、c期的所有措施;晚期患者的关注治疗;慢性正性肌力的药物等。
药物治疗进展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对于有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arb在不耐受acei的症状性心衰患者可代替acei使用,以减少死亡和并发症。
arb和acei对慢性心衰死亡率和发病率降低似乎有类似的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其特征是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身体的其他部分,导致疲劳、呼吸困难和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药物治疗一直是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药物治疗方法,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本文将就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我们来看看目前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药物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心衰治疗药物主要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心脏,帮助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一些新的药物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ARNI是一种新型的心衰治疗药物,它是由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两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
临床研究表明,与传统的ACEI相比,ARNI在改善心衰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再住院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ARNI已经成为目前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
除了ARNI之外,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药物是心衰患者的新型利尿剂—血管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血管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够通过抑制肾脏中的血管紧张素II的合成和释放,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衰症状。
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具有比传统利尿剂更好的利尿效果,并且对心脏和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也更为明显,因此在一些难治性心衰患者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心衰患者的免疫调节治疗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免疫调节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衰症状。
目前已经有一些免疫调节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疗效。
虽然免疫调节治疗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但它的出现无疑为心衰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慢性心力衰竭及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右心衰竭体征
心力衰竭程度和心功能分级
表2 NYHA心功能分级
分级
症状
Ⅰ 活动不受限。日常体力活动不引起明显的气促、疲乏或心悸
Ⅱ 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可引起明显的气促、疲乏 或心悸
Ⅲ 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可无症状,轻于日常活动即引起显著气促、 疲乏或心悸
心力衰竭程度和心功能分级
6分钟步行试验
重度心功能不全 <150m 中度心功能不全 150-425m 轻度心功能不全 426-550m 本试验除用以评价心脏的储备功能外,常用以评
价心衰治疗的疗效。
心力衰竭程度和心功能分级
心肺运动试验
根据峰耗氧量PVO2和无氧酵解阈值AT将心力衰竭 分为四级: A(无或轻度心功能不全)PVO2˃20, AT˃14 B(轻、中度心功能不全)PVO216-20 AT11-14 C(中、重度心功能不全)PVO210-15 AT8-11 D(严重心功能不全) PVO2˂10 AT˂8
呋塞米、布美他 尼、托拉塞米
泮利尿药
阿米洛利、氨苯 喋啶
保钾利尿药
噻嗪类利尿药
氢氯噻嗪、吲达帕 胺、美托拉宗
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
托伐普坦
常用的各种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利尿药
适应症
有体液潴留证据的所有心力 衰竭患者均应给与利尿药
应用方法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至尿量增加,以体重每天减轻 0.5-1.0kg为宜。
Frank-Starling机制(主要针对前负荷增加) 心肌肥厚(主要针对后负荷增加) 神经-体液-细胞因子的代偿机制
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研究新进展
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研究新进展【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药物;研究进展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以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过度激活和心室重构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其病情复杂,发病率高。
心力衰竭病人5年内死亡率高达40%~60%。
据我国50家医院病例调查,心力衰竭住院率只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20%,但死亡率却占40%,提示预后严复。
心力衰竭治疗目标是增加心排血量,减低心脏负荷,改善或消除淤血,缓解症状,防止心脏重构,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为了科学,合理治疗心力衰竭,本文将综述心力衰竭药物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心力衰竭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进行评价,以供该类药物的合理选用,联用提供参考。
1 目前临床常用心力衰竭药物目前肯定标准治疗的药物有:acei、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强心剂、醛固酮受体阻滞剂。
1.1 血管紧张素转随换酶抑制剂(acei)acei抑制阻断ang ⅱ,抑制缓激肽降解,具有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效益。
39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均证实acei具有显著的血液动力学和左室功能改善作用、缓解或消除chf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并可明显降低chf患者的病死率[1]。
1.2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chf ,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左室功能、心室重塑,在标准治疗基础上提高存活率34 %~35 % ,而且是唯一有效降低猝死率(41 %~45 %)的药物,降低全因死亡危险达34 %以上[2]。
2005 年acc/ a ha 对chf 诊断和治疗指南修订指出:所有左室收缩功能不全且病情稳定的患者均需使用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目前只推荐卡维地洛、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用于chf 的治疗,而卡维地洛扩张血管、清除自由基、抑制平滑肌增生和抗氧化作用优于美托洛尔。
1.3利尿药利尿药是通过促进钠离子和水排出,消除水肿,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房室舒张压,从而降低室壁舒张期压力,改善心内膜下灌流,阻止心衰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 hoi H at a ue C F 是一种常见 的、 crnc er F i r , H ) l 高医疗花费和致死率 的疾 患。随 着人 口老龄 化 以及 心肌梗 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皮素受体阻滞 剂和 一氧化 氮合酶 抑制剂无 上述反应 , 在短期 内改善患者的充血症状 , 但几项大 规模 的临床试 验均表 钠素 ,
但 明其无助于 H F患者 的预后 。左西孟多是一种新型钙离子增敏 临床研究结果表 明在初期 效果 显著 , 中长期 效果如何 不很清
剂, 体内实验表 明其与传 统正性 药 物不 同, 改变正 常及缺 血 楚 ㈨ 。 不
时血浆 A D水 平不 能保持稳 定 、 L 持续 的降低 , 即发 生所谓“ 醛 固酮逃逸现象 ” 。而 A D受体阻滞 剂的应用可 以预防该现象 , L
( M) A I 患者存活率的升高 , H C F已成为发病率 增长最快 的心 血 从而进一步抑制 A 1 L)的有 害作 用 , 取得更 大疗 效。动物试验 管疾患 , 全世界 每年新 增病 例数 近 10万 ,而 且 整体 预后 不 研究发现具有高度选 择性 的盐皮 质激素 受体拮抗 剂依普利酮 0 佳。在过去的 2 5年间 ,心 力衰 竭 ( ) 化住 院 率增 加 了 3 HF 恶 可以改善 A 后 鼠的心肌重构 。多个临床 研究均显示依普利 MI P EU 倍, 首次住 院后 5年内的病 死率 上升为 7 %。然而 , 5 HF治疗 的 酮不仅可降低血压还可提 供靶 器官保护 。E H S S研究 入 前景 尚好 。在一些国家 H F的病死率 正逐渐 下降 , 这主要归 功 选 了 66 2例患者 , 3 显示 E l eo e可以降低 A I pe nn r M 后左室功能 于最 近 H F治疗 和心脏性 猝死 ( C 预防方面 的进 展 , S D) 例如药 不全和 H F患者 的死亡 率。美 国食 品与药 物管理 局 ( D 批 F A) 物治疗 , 细胞 移植和植入性装 置等 。下 面就 H F的药物研究 进 准 E ]r oe用于治疗 A 后 H 。 pe n n e MI F 展简要做一综述。 15 利尿剂 . 虽然 没有 关于 利尿剂 应用 的大型临床试验 , 但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心力衰竭可以 分为急性和慢性、左心衰竭和右心衰 竭、舒张性心力衰竭和收缩性心力衰 竭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 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如糖尿病、 甲状腺疾病等。
病理机制
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心肌肥厚、心肌细胞凋 亡、心肌纤维化等导致心脏舒张和收缩功能严重受损。
06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 生活管理
健康生活方式与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增加蔬菜 、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控制体重与血压
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定期检 测血压,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 压。
戒烟限酒
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限制酒精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 。
适量运动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
04
药物治疗的挑战与 展望
耐药性问题
耐药性产生机制
心力衰竭患者长期用药过程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对药物的抵抗性, 降低药物疗效。
耐药性分类
根据产生机制的不同,耐药性可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其中原发性耐药是指病原 体或肿瘤细胞一开始就对药物不敏感,而继发性耐药则是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 医疗
基因检测与药物选择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以确定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从而预测其对不同药物的反应。这有助于医生为 患者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精准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患者管理与随访
定期随访
医生应定期随访患者,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进展作者:李连江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22期【摘要】心血管相关的各种疾病,随着时间的增长转变成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可能性会逐步增加亟待提高诊治水平。
近年来,CHF的诊断、分期有了新的观点;基于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多药联合,大大降低了CFH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心脏同步的治疗则以此为基础,比如将心率除颤器植入患者心脏,用机械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这些措施进一步改善了病情。
CHF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干细胞移植。
在本文中,将围绕诊断CHF、对患者的多方面治疗以及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2..011 针对心力衰竭慢性病的分期与诊断患者的症状,病史,相关检查和相关症状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是必要的。
在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基础上,慢性心力衰竭和心力衰竭可分为LVEF和LVEF预留心力衰竭。
一般来说,HF-REF是指心脏收缩期心力衰竭和传统HF-PEF患者舒张期心力衰竭,但两部分LVEF是充血性心力衰竭(BNP)分型与预后的重要指标,在2013年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其前体NT-proBNP利尿钠肽具有重要价值。
美国ACC/AHA心衰失效指南推荐用于在呼吸方面有困难的患者和怀疑病情为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患者BNP和NT-proBNP检测,可以排除呼吸困难的其他原因,进一步阐明心力衰竭的诊断。
中国心脏衰竭指南的最新版本,BNP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可用于评估慢性心力衰竭(I,a),BNPNT-proBNP2 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ACC/AHA跟以前的最佳药物治疗完全不同,它采取的措施是应用指导性药物治疗(GDMT)。
GDMT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根据某一个体的具体情况、以及该个体的犯病症状,对其使用指南推荐药物治疗;第二个特点具有综合性,其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心力衰竭的基础和并发症相关的治疗,是一个系统的项目。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
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作者:黄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慢性心衰药物临床研究的进展1.1 EMPHASIS-HF研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用于标准治疗后NYHAⅡ级患者EMPHASIS试验(依普利酮对轻度心衰患者住院和生存影响的研究,Eplerenone in Mild Patients Hospitalization and Survival Study in Heart Failure,EMPHASIS-HF)研究入选2737例轻度心衰患者(NYHA Ⅰ~Ⅱ级),随机至依普利酮或安慰剂组。
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的抗心衰治疗。
结果表明,主要复合终点死亡和因心衰住院的风险,依普利酮组较之安慰剂组显著降低37%;此外,全因死亡率降低24%,全因住院率降低23%,因心衰住院率降低42%。
而且,亚组分析表明,在各种不同状况的患者中,依普利酮同样显示了对主要复合终点的有益影响,其结果与整个研究完全一致。
由于上述结果是在该研究预定的中期评估中获得的,尤其是由于研究结果显示依普利酮的应用对患者产生“压倒性”的有益结果,该研究提前中止。
研究结果还表明,高钾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但两组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因高钾血症住院或肾功能恶化的发生率两组也无显著差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证据水平增强,适用范围扩大。
此前的研究(RALES、EPHESUS 试验)对象均为NYHAⅢ-Ⅳ级患者。
刚颁布的EMPHASIS试验主要复合终点或二级终点,整体研究结果或各亚组结果,均为阳性,试验验证了EMPHESUS的结果。
两个同样的研究,且均为设计良好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获得一致的结果,证据水平可以上升至A 级,从而确定了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或ARB)同样的地位,即是一种肯定有效的药物,不仅能改善心衰患者症状,而且能够改善预后,降低全因病死率。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心衰的范围扩大。
EMPHASIS试验对象均为轻度心衰患者(NYHA Ⅰ~Ⅱ级,主要为Ⅱ级)。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关 于 心 衰病 机 的研 究 , 在 《 经》 早 内 中就 指 出 为 “ 脏 阳 以 五 竭 ” 用“ 鬼 门 , 净府 ” , 开 洁 的方法 治疗 水肿 。张 仲景《 匮要 略 ・ 金 水 气病 脉 证 并 治 中提 出 的 “ 水 病 ” 现 代 医学 的心 衰 类 同 , 心 与 认 为心 气 ( 虚 是 心 衰 的 基 本 病 理 核 心 , 及 肺 、 、 三 脏 。 阳) 涉 脾 肾
[ 图 分 类 号 ] R 4 中 5 16 [ 献标识码] A 文 [ 文章 编 号 ] 1 0 —8 4 (0 8 2 4 3 0 0 8 89 2 0 )5 0 4 2 节 _ 。毛 春燕 - 为 本 病 心 、 . 、 虚 衰 是 本 , 浊 瘀 血 4 J 认 肺 脾 肾 湿
慢 性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 称 心 衰 ) f 常 见病 和 多 发 病 简 是 临床 之 一 , 指 心 肌收 缩 力 下 降 , 排 血 量 不 足 , 官 、 是 心 器 组织 血 液 灌
注不 足 , 肺循 环 和体 循 环 淤 血 , 肌 舒 缩 功 能 受 损 最 后 失代 偿 心
溏泻 , 便短少 , 质淡或 淡暗 、 白 , 沉 细无 力或结代 等。 小 舌 苔 脉
众 多 医 家对 该病 从 多 方 面 进 行 了广 泛 的 研 究 , 成 了 各 自不 形
2 1 通 阳利 水 法 .
通 阳利 水 法 用 于 心 衰 晚 期 , 下 肢 水 肿 , 双
甚则胸水、 水 、 腹 全身 水 肿 、 尿 。通 阳利 水 的药 物 首 推 往 枝 , 少
气 化 不 行是 心 衰 的 基 本 病 理 环 节 , 、 、 是 心 衰 的 基 本 病 水 饮 瘀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AC E I 治疗 C HF主要 通 过 两 个 机 制 : ( 1 ) 抑 制 肾 素 一 血
管 紧 张 素 一醛 固酮 系 统 ( R AAS ) 。改 善 心 脏 重 构 的 三 个 环 节 ;通 过 减 少 醛 固酮 的 生 成 ,改 善 心 脏 内皮 功 能 , 改 善 心 肌
期 充盈 、 降低 心 肌耗 氧量 、增 加 心 肌 血 流灌 注 、 恢 复 心 肌 舒
黄 制 剂 ,可 有效 治疗 慢性 心力 衰竭 ( C HF ) ,改善 其 预 后 ,降 低 其 死 亡 率 。
关 键 词 :心力 衰 竭 ,充 血 性 ;药 物 疗 法 ;治 疗 结 果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0 0 7 4( 2 0 1 3 )0 2 — 1 9 2 — 0 3
升 高 。从 理 论 上 讲 与 AC E I 相 比 ,A R B 能 更 直 接 、更 完 全 、 更 具选 择 性 地 阻 断 R AAS的 末 端 ,抑 制 肾 上 腺 、心 脏 、血
管 的醛 固酮 合 成 和基 因表 达 ,不 引 起 醛 固酮 逃 逸 ,从 而 发 挥
胞” , 从 而可 从 根本 上 治 疗 C HF, 改 善 其 预后 , 降 低 其 死 亡
止和延缓心脏重塑 ; ( 2 ) 作 用 于缓 激 肽 系统 。AC E I 是 被 证 实 能 降 低 心 衰 患 者 死 亡 率 的 第 一 类 药 物 ,也 是 循 证 医 学 证 据
积 累 最 多 的药 物 ,一 直 被 公 认 是 治 疗 心 衰 的基 石 ,AC E I的
防 止 和 逆转 心肌 纤维 化作 用 ,使 心 脏 结 构 发 生 重 组 ,从 而 防 止 及 延 缓 心 脏 重 塑 。AR B 由于 没 有 抑 制 缓 激 肽 的 降 解 ,致 缓 激 肽 不会 在体 内过 分 积 聚 ,不 会 产 生 咳嗽 、血 管 神 经 性 水 肿 等 副 作 用 ;单 用 AR B产 生 的 副 作 用 如 低 血 压 、 肾 功 能 损 害 、 高 血钾 比 A C E I 弱 ,其 处 理 与 AC E I 是一致的 。
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
两种药物的合用孰先孰后并不重要,关键是二药合用才能发挥最大 益处。 因而在应用低或中等剂量 ACEI的基础上,及早加用β受体 阻滞剂,既易于使临床状况稳定,又能早期发挥β受体阻滞剂降低 猝死的作用和两药的协同作用。
治疗药物种类
1.利尿剂 (I类,A级)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I类,A级) 3.β受体阻滞剂(I类,A级) 4.地高辛 (Ⅱa类, A级) 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Ⅰ类,B级) 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其他药物
4
1.利尿剂
• 抑制肾小管特定部位钠、氯重吸收,遏制心衰时钠潴留, 减少静脉回流和降低前负荷,从而减轻肺淤血,提高运动 耐量。 • 对有液体潴留的心衰患者,利尿剂是唯一能充分控制液体 潴留的药物,是标准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5 mg bid
2.5 mg/d 0.5 mg/d 2.5 mg/d
20 mg bid
5 mg bid 或10 mg/d 1-2.5 mg /d 5-10 mg /d
15
3.β受体阻滞剂
慢性心衰患者,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路持续、过度激活对心脏有害。人 体衰竭心脏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足以产生心肌细胞损伤,且慢性肾上腺 • 素能系统激活介导心肌重构,而β1受体信号转导的致病性明显大于β2 、α1受体。此为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的根本基础。 负性肌力药,治疗初期对心功能有抑制作用,LVEF↓;长期治疗(>3 • 个月时 )则改善心功能,LVEF↑;治疗4 ~12个月,能降低心室肌重 和容量、改善心室形状,提示心肌重构延缓或逆转。 长期治疗改善临床状况和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住院率,显著降低 猝死率。黑人患者可能属例外。 •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进展发表时间:2020-06-04T17:01:43.5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3期作者:覃国富[导读]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危重表现,临床表现为心输出量减少、静脉系统淤血和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等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随着时间影响,疾病进展成慢性心力衰竭覃国富(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危重表现,临床表现为心输出量减少、静脉系统淤血和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等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随着时间影响,疾病进展成慢性心力衰竭,所以,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实施有效的用药方案,才能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配合多种治疗方案,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而未来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向是干细胞移植。
由于慢性心力衰竭病情比较复杂,而且预后较差,患者5年存活率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临床治疗;进展;心力衰竭是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出现障碍,静脉回心血量排出障碍,引起静脉系统的血液淤积,影响了动脉系统的血液灌注,导致血液灌注不足,而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也会受到不良影响,针对病程急缓程度可以分成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1]。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进展性临床综合征,多种原因致心脏重构,功能衰竭,减少了心输出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求,是典型症状或体征临床综合征[2]。
随着临床大量研究的深入开展,对心衰病情进展和治疗较多,对心衰临床治疗不仅要修复心肌,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还要改善临床症状,进而改善生活质量[3]。
美国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与我国心衰诊断指南中也不断更新诊疗标准,使心衰实现规范化与个体化的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综述,阐述如下。
一、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诊断时要针对症状、病史和各项检查结果,对疾病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其中检查基础是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收缩期心力衰竭与舒张期心力衰竭的诊断,可以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分型和预后诊断指标[4]。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2 ~2 6. 45 4
[】 8 招建 华, 建文, 洪, 重 型颅 脑损 伤术 后并发 杜 鲍 等.
大 脑镰 旁硬 膜下 积液 的 临床 特点 与处 理. 国误 中
诊 学杂 志 , 0 442 :6 ~ 6 . 2 0 ,()2 7 2 8
慢 性 心 力衰 竭药 物 治疗 进 展
张开 蓉
[】蒋 小 齐 , 炜 , 建 国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C 6 施 耿 T与 MR I的 比较 . 经 损伤 与 功 能 重建 , 0 614 : 神 2 0 ,()
21 ~21 3 6.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广西梧州市桂东人民医院内一科广西梧州543001)【摘要】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以神经内激素分泌过度活跃、心脏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症[1]。
慢性心力衰竭具有高死亡率、高医疗花费的特点,目前在国内外极为常见。
据调查。
全世界心力衰竭患者每年新增近100万,患者人数仅占同期心血管疾病患者的20%,病死率却高达40%。
针对这种现状,如何改善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已成为当今时代普遍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着卓越的成就,有效的改了善患者症状和长期预后[2],但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方面还存在缺陷与不足,随着临床实验的深入开展,将研制新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并在临床得到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现状;心血管疾病【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14-02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心脏功能异常,心脏泵血不能满足于身体各个组织器官而引发的常见的临床疾病[3]。
患者常见症状为疲劳气短,精神萎靡,甚至卧床不起等。
此类疾病是一类慢性心脑血管疾病,随着病情的恶化可能引发全身的疾病,死亡率较高[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热量的摄入量也随之增高,加之人们生活节奏快速化,缺乏时间锻炼,高血压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就逐年增加,而且也开始呈年轻化趋势发展。
心力衰竭成为当今时代极具挑战的心血管疾病。
目前临床研制出了很多药物能有效延长并挽救患者生命,但临床治疗仍然有许多待以解决的问题,患者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5]。
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依然是医疗领域广泛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为了研究治疗慢性严重心衰的新方法,早日为患者带来福音,医务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介绍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现状,着重介绍已投入使用和正在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药物,为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神经激素抑制药物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的转化,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改善心室功能的目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