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共29页文档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全省城市化方针 以提升城市化质量为重点,以网络型城镇群
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实施差异化发 展政策,走适应全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转型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化城市道路。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城市性质与发展目标 二、城市布局结构 三、市域城镇体系 四、村镇空间发展与控制 五、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布局 六、城市综合交通 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八、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 九、远景展望
3、城市规划区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
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 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 安、桐庐、建德、淳安等 五个县,总面积16596平 方千米。
(2)城市规划区范围: 包括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 围和水源保护区,其中市 区含上城、下城、拱墅、 西湖、江干、滨江、萧山、 余杭等八个城区;水源保 护区涉及富阳市的部分临 江地区;总面积为3122平 方千米。
2、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市域户籍人口现状(2005 年,下同)为660.45万人,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715 万人和82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现状为750.7万人, 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815万人和930万人。城镇化水 平现状为62.1%,近期和远期分别达到70%和84%左右。
3、城镇等级职能结构:市域内形成市域中心城市 (1个)--县(市)域中心城镇(5个)--地方中心城 镇或城市组团(18个)--一般建制镇(60个)四个 等级。
二、城市布局结构
1、城市发展方向: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 跨江发展,实施“南拓、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 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 兴”的格局。
2、城市布局形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 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 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 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 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避免城市连片发展而 影响生态、景观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规划建设六片 绿色生态开敞空间: (1)灵山、龙坞、午潮山风景区--西湖风景名胜区; (2)径山风景区--北、南湖滞洪区--闲林、西溪湿地风 景区; (3)超山风景区--半山、皋亭山、黄鹤山风景区--彭埠 交通生态走廊; (4)石牛山风景区--湘湖旅游度假区; (5)青化山风景区--航坞山--新街绿化产业区(大型苗 木基地); (6)东部钱塘江滨海湿地保护区--生态农业区。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杭州作为中国东部高度发达的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和先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具备了打造智慧城市的优势条件。
为了推动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品质,制定一项全面、系统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二、总体目标1. 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杭州市为国际一流的智慧城市;2.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智慧经济生态体系,推动城市经济的创新、升级和可持续发展;3. 构建智慧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细化、高效化水平,实现社会管理的全面、智能化;4. 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环境的质量,加强生态环保,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作用。
三、主要任务1. 建设智慧交通系统:利用先进的交通管理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优化杭州市的交通流动和运输服务。
包括建设智能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智能车辆管理系统、交通拥堵预警系统等。
2. 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升杭州市的能源供应保障水平。
包括建设智能电网、智能能源监测管理系统等。
3. 建设智慧环保系统: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高杭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包括建设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智慧水务系统等。
4. 建设智慧教育系统: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高杭州市的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
包括建设智能化教学设备、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等。
5. 建设智慧医疗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提高杭州市的医疗保健服务水平。
包括建设远程医疗系统、智慧健康管理系统等。
6. 建设智慧政务系统:推进政务服务的电子化和智能化,提高杭州市政务效能和透明度。
包括建设电子政务管理系统、智慧城市运行指挥中心等。
7. 建设智慧公共服务系统:提高城市公共服务的智能化和便利性,打造更加优质的城市生活环境。
杭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建筑41班米兰 2140703006摘要:杭州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杭州市城市建成区从最初的矩形发展到扇形,再发展到目前以钱塘江为轴心的沿江、跨江多核组团式布局模式,已初步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空间格局.其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规划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关键词:杭州、多中心、城市总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一)历史沿革及规划发展历史:杭州城市空间结构从清末至2l世纪经历了多次变革:清末至2l世纪80年代为团状与指状形态下的单中心集聚结构,城市的主中心主要位于湖滨和吴山地区,功能以混合为主,城市各类公建都集中于此;而进入90年代后,城市形态仍以团状为主,但城市中心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中心北部建立了新的城市中心一武林区域,同时外围也形成了两大副城——下沙和滨江,城市向多中心发展,而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上也出现了分化趋势;到2005年以后,随着跨江战略的深入实施,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出杭州市未来的发展要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模式,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目前杭州城市逐步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空间结构,各个中心功能专业化发展更为明显。
一、杭州市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是杭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
从1978年开始编制,1983年5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
此次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985年到2000年.定义杭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浙江省省会所在地,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总体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配套生活设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卫星城镇”的原则进行空间布局。
二、杭州市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该轮总规对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杭州城市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规划指导作用,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对杭州未来的发展奠定了主基调。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0.20•【文号】国函〔2024〕158号•【施行日期】2024.10.20•【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5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杭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全国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部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杭州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杭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4.4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45.1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693.5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47.9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32.6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协同联动发展,唱好杭甬“双城记”,加强杭州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最新《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草案)》原文
精品资料《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草案)》原文........................................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修改(草案)一、总规修改的背景《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以下简称总规)于2007年经国务院批复,在总行总规的知道下,有效地发挥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调控和引导作用。
城市中心地位得到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和布局得到落实,“一主三副六团生态带”的城市格局初步形成,在名城保护、风景旅游、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于民生保障、城市更新、交通市政建设等方面实施成效显著。
但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一是新的功能载体不断出现,城市转型升级压力增大;二是城市用地快速扩张,人口疏解却滞缓;三十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仍需强化;四是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
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样本的目标,落实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进一步强化杭州作为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区域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保障民生的能力,应对新的发展形势,解决新的问题,经国务院及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杭州市开展了对现行总体规划的修改。
二、总规修改的原则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认真总结现行总规实施中的成功经验,对现行总规不适应的内容有针对地进行修改,切实解决现行总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杭州转型升级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规修改的原则是:(一)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二)坚持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样本的目标。
(三)坚持构建多规融合的规划体制和机制。
(四)坚持近远结合、着眼期内的工作要求。
三、总规修改的重点任务杭州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紧紧未然杭州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强对影响杭州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型、宏观性、创新性、关键性问题的研究,把握总规修改的战略方向和重点任务。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前言杭州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于1978年7月开始编制,1983年5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该规划对指导杭州市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适应跨世纪城市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建设部的要求,从1993年8月开始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自1996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将萧山、余杭的六个乡镇共253平方千米用地划入杭州市区后,加快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1998年9月报省政府审查,2000年3月经省政府审查同意后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2000年9月国家建设部会同有关部、委、办、局完成了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的审查,并于2001年1月10日将审查意见和批复代拟稿报国务院。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杭州市区行政区划作了重大调整,将原萧山、余杭两市“撤市设区”,划入杭州市区的行政区范围,使杭州市区面积从683平方千米扩展到3068平方千米。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和建设部要求杭州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情况重新修编并上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本轮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的编制工作开始于2001年1月,先进行了总体规划课题研究(6个),又编制了《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纲要》于2002年5月9日通过建设部专家组审查,9月完成《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成果,10月经杭州市人大十届三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上报浙江省人民政府;2003年2月通过浙江省城市规划审查联席会议审查后报省政府,6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查通过后,10月上报国务院审批;2004年7月根据建设部及城市规划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审查意见,对规划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完善和补充,并于2004年12月29日以杭政函[2004]170号文,将修改后成果上报建设部审议;2005年5月建设部专家组对总体规划成果进行了审查;2006年1月20日城市规划部际联席会议第31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规划,根据部际联席会成员单位的有关意见,对规划又进行了相应地修改,于2006年8月将修改后的成果上报建设部,2006年12月4日建设部第111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物聯網、雲計算等產業。 2.2.4 杭州市“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要點
(1)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方面:智慧城市在產業方面的建設是將城市原有的產業加以智慧化改造,同時還將因
為智慧城市的發展催生一批戰略新興產業。無論是原有產業還是新生產業都會因智慧城市的建設而在能力上能 到本質上的提升。 (2) 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方面:智慧城市建設將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將會使用眾多新產生 的技術,對先進技術的需求將會使杭州當地的科研院所、研發機構、高校、企業等單位充分發揮在你身的創新 能力來滿足市場需要。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設為杭州市當地的各類單位和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環境和相 關的基礎設施,只對於提升杭州市創新能力也將大有幫助。 (3) 空間佈局明顯優化方面:隨著智慧城市的建設杭州市政府必將出臺相關政策來扶植戰略新興產業,並會 出臺相關政策加速杭州市區域內的戰略新興產業的合理優化佈局達到優勢產業集聚的效果,從而最為充分的發 揮智慧城市建設為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帶來的優勢。
發展,智慧城市的發展將以智慧城市產業為紐帶,從而推動整個城市的良好運轉。對於我國而言,智慧城市建 設將直接催生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雲計算、物聯網等)的飛速發展,而且也是促進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 契機,將會帶動一大批具有廣闊市場前景,資源消耗低,產業帶動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產業發展, 堪稱“一把鑰匙開多把鎖”。從產業催生、產業促進和產業提升的角度來看,智慧城市產業主要有四種形態: 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促進先進製造業、促進智慧農業和提升現代服務業。 (3) 科學合理的規劃管理 在城市中,至少包含了市民、工商組織、政府部門、公共設施(交通、通信等)、環境資源(水、能源等) 等核心系統,這些核心系統相互聯繫並且交互利用。在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的今天,以上系統不僅受到了來自 各自內部的挑戰,還面臨著相互關聯的挑戰。如頻繁的商務活動將加重公共設施系統的負擔,公共設施系統的
杭州规划(终)
2. 北部新城
作为工业厂房集聚地,城北,曾经是老杭州眼里“最不适合居住的地方”:稍微讲点生活品质的人, 都不愿将家安在钢筋水泥和机器轰鸣的环境中。 一切在21世纪嬗变。厂房外迁、创意产业入驻、商业综合体开工、自然环境改善等一系列动作,使得 如今的城北板块成为杭州的热门居住区;运河新城和城北新城的规划,则让人们看到不久以后,大城北板 块美好的未来。
2009
一般经济环境
杭州经济结构
60.00% 53.81% 50.00% 40.00% 37.11% 30.00% 20.00% 9.09% 10.00% 7.52% 0.00% 1995 2000 2001 51.30% 41.18% 42.28% 50.61% 50.61% 42.95% 51.23% 50.87% 50.17% 49.97% 47.75% 51.83% 50.40% 45.10% 46.29% 48.52% 42.97% 45.85% 44.09% 42.74%
第二阶段规划发展
前言
由于杭州的老城区以东南为中心,在发展第一阶段,杭州市市政府重点向东南方向推 进,钱江新城与滨江新城均已发展10年,而钱江新城无论是商业,住宅、行政、地铁都已 初步规模,一期开发基本完成。
滨江新城发展较慢,由于大部分杭州百姓及企业无法接受过江消费与居住,观念转
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对于钱塘江是凶江一说,从风水角度,让大部分企业拒绝过江,杭 州市市政府在滨江长期推进较慢的基础上,开始重点发力位于杭州主城区内的东部新城与 北部新城。
杭州规划
杭州城市研究
杭州概况
历史角色——八大古都之一
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杭州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经济空前繁荣。
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一2010年)
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一2010年)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的目的。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高效配置,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市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及各项建设对土地需求,特组织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的任务1. 按照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土地资源供需状况及所面临的形势,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基本方针。
2.依据土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控制指标,结合各类土地的需求量,科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3. 切实保护农用地,科学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4.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合理确定建设用地布局。
5.科学规划土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发,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 为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宏观指导。
7. 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第三条 规划的依据。
1.国家和省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
2.省、市级有关规划、计划和报告。
第四条 规划期限。
以1996年为基年,规划期限为1997一2010年,分近期1997一2000年、远期2001—2010年两个时段,并展望到2030年。
第五条 规划范围。
杭州市行政区范围内的所有土地,包括土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6个区(市区),萧山、余杭、富阳、临安、建德5个县级市和桐庐、淳安2个县,土地总面积16841平方公里。
第六条 规划效力。
规划范围内的各县(市、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依据本规划编制。
杭州市凡涉及土地利用的各专项规划必须与本规划相衔接。
单位和个人利用本规划范围内土地的,必须遵守本规划。
第二章规划目标第七条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努力保持耕地总量动态乎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进步提高土地生产力,使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6)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6)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6.01.11•【文号】国函〔2016〕16号•【施行日期】2016.01.1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1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杭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杭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和美丽中国先行区。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333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并逐步扩展到新设立的富阳区。
加强市区内空间管控,强化对所辖市、县和重点镇的规划引导,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
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宁波等周边城市的协调合作,切实发挥杭州市对浙江省以及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30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要落实好《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开发边界,补充划定富阳区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 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城市規劃原理—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院系:建築系3X學號:10312346組員:羅佩佳指導老師:陳信安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一:区位条件: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它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二:城市发展:1、历史角色: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
杭州是良渚文化的发祥地。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经济空前繁荣。
2、当代角色:长江三角洲外的第二大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有“上有天堂,下游苏杭之称”。
三:城市范围: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五个县(市),总面积16596平方米。
城市规划区围:包括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和水源保护区,其中市区含上城、下城、拱墅、西湖、江干、滨江、萧山、余杭等八个城区,面积为3068平方千米;水源保护区涉及富阳市的部分临江地区,面积为54平方千米;总面积为3122平方千米。
四: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市域人口数量(万人)市区长住人口(万人)2010年870 570 预计2020年1030 6502、用地规模2、经济规模五: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布局形态为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杭州市城市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杭州市城市规划是指对杭州市的城市发展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杭州市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的功能分区、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首先是城市的功能分区。
根据杭州市的经济发展需求和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包括商业区、居住区、产业区、文化休闲区等。
商业区的规划要合理布局各类商场、超市等商业设施,提供方便的购物和娱乐场所。
居住区的规划要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合理规划住宅建设,同时配套建设社区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产业区的规划要促进不同产业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文化休闲区的规划要注重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建设公园、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
其次是用地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要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用地规划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在城市建设中,要优先利用闲置土地和老旧厂房,减少土地占用量。
同时,要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合理安排城市外围和河湖周边的绿地和生态保护区,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再次是交通规划。
杭州市城市规划要注重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缓解交通拥堵现象,提高出行质量。
交通规划要合理规划公交、出租车、地铁等公共交通路网,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要合理规划道路网,提供便捷的城市路网系统,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此外,还要鼓励非机动车和步行,提供良好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最后是生态环境保护。
杭州市城市规划要注重保护和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城市生态功能和自然景观。
生态环境保护包括水质保护、绿化覆盖、空气质量改善等方面。
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河湖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
要加大绿地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增加城市空气质量。
要控制工业污染和车辆尾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杭州市城市规划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
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 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
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
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
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杭州市2001-2020总体规划
2001-20年xxxx总体规划简介杭州市原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是1983年5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该规划对指导杭州市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适应跨世纪城市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建设部的要求,从1993年8月开始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自1996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将萧山、余杭的六个乡镇共253平方千米用地划入杭州市区后,加快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2000年3月经省政府审查同意后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2000年9月国家建设部会同有关部、委、办、局完成了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的审查,并于2001年1月10日将审查意见和批复代拟稿报国务院。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杭州市区行政区划作了重大调整,撤销萧山市和余杭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和余杭区,使市区面积从683平方千米扩大到3068平方千米。
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和建设部(建规函[2001]349号)要求杭州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情况重新修编并上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年)》的编制工作开始于2001年1月,在进行了总体规划课题研究(6个)、《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年)纲要》的基础上,于2002年9月完成总体规划成果,2002年10月11日经市人大十届三次常委会审议通过。
成果经修改完善后,按法定程序报省政府和国务院审批,现已上报国务院。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年)》主要内容如下:一、规划期限与xx规划区范围1、规划期限近期:2001-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xx规划区范围(1)xx体系规划范围:为杭州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杭州市区和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五个县(市),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
杭州城市总体规划
让
合理规划
城市
更美好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120.10.21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城市规划与发展阶段
规划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向东南发展, 即钱江新城、滨江新城。 第二阶段:城市向东、向北发 展,即下沙、九堡区域的东部 新城与北部大城北新城 (以运河新城为先期开发,丁 桥、田园版块两个综合体)。 第三阶段:以钱江世纪城为首 的沿江新城,包括江东新城、 临浦新城等。 重点发力即东部新城、北部新 城、江南城三大核心。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0:12:4220:12:4220:1210/21/2020 8:12:42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0.2120:12:4220:12Oc t-2021- 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0:12:4220:12:4220:12Wednesday, October 21, 2020
城市总体规划一
北部 新城 东部 新城
江南 新城
(1)城市发展 方向:城市东扩 ,北部推进,旅 游西进,沿江开 发,跨江发展, 在钱江两岸建成 城市商务中心。 (2)城市布局 形态:从以旧城
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 络化组团式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 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其中北部新城、东部新城、江南城 为杭州近期重点发展的三大板块。
《杭州市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杭州市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概要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杭州市北部新城,规划范围:东至京杭大运河,南至拱墅区界,西至西湖区界,北至绕城高速公路,总用地面积26.07平方千米。
二、规划目标
杭州北部城市副中心,浙江新型城市化示范区,浙北生产性服务中心,包含居住、商业、商务、综合配套、文体设施、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宜居城区。
三、用地规模
总用地面积2607.59公顷,其中水域等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92.06公顷,公路铁路及特殊用地11.77公顷,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403.76公顷。
四、规划结构
北部新城将形成“一心、一带、双轴、五区”的空间架构“一心”:即杭州北部城市副中心。
“一带”:即运河景观带。
“双轴”:即东西向以勾运路和轨道交通4号线为轴线的城市发展主轴和南北向以杭行路轴线的城市发展次轴。
“五区”:即北部新区城市副中心公共中心区,物流商贸区、勾庄生态新区、莫干山路居住区和勾庄都市工业区。
五、道路交通系统
规划形成“介字型”快速路走廊,“六纵五横”主干路,“三纵两横两连”的次干路。
保留现状上塘快速路、提升莫干山路(东西大道-留石快速路路段)为快速路,新增东西大道-康良路东西向的快速路,三条快速路与留石快速路一并,形成北部新城快速交通保护环,承担交通快速到发功能。
“六纵五横”主干路即古墩路、莫干山路地面道路、勾仁大道、杭行路、通益路、储运路、博园路、勾仁大道、金昌路、勾运路、桥良路。
“三纵两横两连”次干路即北庄路、西塘路、锦江路和好运路、通运路、勾阳路北段、桥良路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