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厂车间管理制度
食品厂车间管理制度
![食品厂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1842e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03.png)
食品厂车间管理制度食品厂的车间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高效、有序和安全,特制定以下食品厂车间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1、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并保持个人卫生清洁。
工作服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2、新员工入职时,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在职员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3、员工在工作期间,不得佩戴首饰、手表等物品,不得留长指甲,不得在车间内吸烟、饮食、吐痰、大声喧哗等。
4、员工应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得擅自离岗、串岗。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工作岗位,必须经上级领导批准。
5、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设备与设施管理1、车间内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卫生状况良好。
2、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包括设备的启动时间、运行时间、维修情况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4、车间内的通风、照明、排水等设施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5、对车间的墙壁、地面、天花板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积尘、积水和滋生细菌。
三、原材料管理1、原材料的采购必须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质量证明文件。
2、原材料入库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进行处理。
3、原材料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存放环境应符合原材料的储存要求,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等。
4、原材料的领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领用,避免积压和浪费。
5、对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领用时间、领用量、使用部位等,以便追溯。
四、生产过程管理1、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员工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工厂食品车间管理制度
![工厂食品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92118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05.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食品生产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食品生产车间,包括原料处理、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
第三条食品生产车间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第四条本制度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解释和修订。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五条食品生产车间应配备足够的、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食品生产车间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食品生产车间的从业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食品安全意识;2. 通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3. 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皮肤病等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疾病。
第七条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皮肤病等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疾病。
第八条食品生产车间的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三章生产环境管理第九条食品生产车间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第十条生产车间应设置防蝇、防鼠、防虫设施,防止有害生物侵入。
第十一条生产车间应配备必要的通风、照明、温湿度控制设备,确保生产环境适宜食品生产。
第十二条生产车间应设置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等储存区域,并做好标识,防止交叉污染。
第四章原料管理第十三条食品原料采购应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第十四条采购的食品原料应具备以下条件:1. 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2. 无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安全隐患;3. 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第十五条食品原料入库前应进行验收,查验相关证明文件,确保原料质量安全。
第十六条食品原料应分类存放,按照原料种类、批次、保质期等进行标识,防止混淆、过期。
第五章生产过程管理第十七条食品生产过程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十八条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食品厂标准车间管理制度
![食品厂标准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b47386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食品生产车间的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车间环境与设施第四条车间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确保无污染源。
第五条车间内应设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滑地面、防静电设施、紧急洗眼器等。
第六条车间应设有通风、排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异味和有害气体的积聚。
第七条车间内设备、工具、容器等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八条车间内应设置明确的标识,标明生产区域、安全警示、设备操作规程等。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九条车间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第十条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卫生要求的服装、帽子和手套,保持个人卫生。
第十一条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更改生产工艺。
第十二条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或其他不适宜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不得上岗。
第十三条车间负责人应负责本车间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标准。
第四章生产过程管理第十四条生产过程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第十五条原料验收应严格执行标准,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六条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七条生产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抽样检验,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品。
第十八条产成品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或出厂。
第五章卫生管理第十九条车间应建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责任人和卫生检查制度。
第二十条车间内应设置专门的洗手间、更衣室和卫生间,并保持清洁。
第二十一条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应进行更衣,不得携带私人物品进入生产区域。
第二十二条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如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区域存放。
第二十三条车间内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及时处理。
第六章检查与考核第二十四条车间应定期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标准的行为。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十条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十条](https://img.taocdn.com/s3/m/3ef188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6.png)
1.1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生产车间及其所属员工。
二、车间卫生管理2.1 保持食品车间卫生,每天清扫,定期冲洗地面,确保车间内无积尘、积垢。
2.2 工作人员进入食品加工车间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靴、鞋,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并要保持双手清洁。
2.3 定期对车间进行消毒,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2.4 严禁在工作区域内吸烟、吃食物、喝饮料等,防止污染食品。
三、人员管理3.1 从业人员应接受健康检查,取得体检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生产。
3.2 上岗前,从业人员要经过卫生培训教育,了解并掌握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3.3 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3.4 工作人员因特殊情况需请假,应按照公司规定办理手续。
四、设备管理4.1 中试车间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4.2 定期保养和检修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4.3 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五、物料管理5.1 车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剧毒原料,注意防火,经常检查消防设施。
5.2 所有原料、半成品、成品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储存、运输,防止污染。
5.3 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实行先进先出原则,避免过期。
六、生产管理6.1 生产车间应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6.2 生产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关,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6.3 生产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生产,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七、安全与环保7.1 车间内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防尘口罩等。
7.2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7.3 加强环保意识,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
八、奖惩制度8.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
8.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员工给予处罚。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规范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bc0d29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04.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食品生产车间,包括原料处理、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
第三条食品生产车间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3.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第二章车间卫生管理第四条车间卫生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环境:保持车间清洁、通风、干燥,防止尘埃、细菌、病毒等污染。
2. 设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污染食品。
3. 原料管理:原料进厂前应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原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 加工过程: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
5. 包装材料: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包装安全、卫生。
6. 储存管理:储存食品时应注意分类、分区、离地、离墙,防止食品变质。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五条员工招聘:招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员工,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第六条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卫生操作、设备使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食品安全意识。
第七条员工健康管理: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
第八条员工行为规范:员工应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不得在车间内吸烟、饮食、乱扔垃圾等。
第四章生产过程管理第九条原料验收:原料验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确保原料质量。
第十条加工操作: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第十一条清洁消毒:加工前后应对设备、工具、操作台等进行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二条包装检查:包装前应对包装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安全、卫生。
第五章质量控制第十三条质量检验: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定期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四条质量追溯: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食品车间的管理制度
![食品车间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4c388e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1.png)
食品车间的管理制度•相关推荐三、每个员工应该知道自己进行的工序质量要求,包括在此道工序以前有可能影响到本道工序的质量要求,组长、中查应给予具体质量要求,演示样品如何制作,车缝时位置的进出,手势以及针距、珠路等控制。
四、必要做事先已经做坏的衣服,当发现疵点衣服应该把它给本组组长看,来决定如何处理这一捆有疵点的衣服。
车位应该检查和有责任的对待这些衣服的疵点,不管这些疵点来自机械设备原因,还是由于操作不良所引起的疵点。
如果是由于机械设备引起的疵点,应该停止工作,同时马上找本组的组长进行处理。
五、如果衣服被中查查到有工序需返工,应挂上跟踪卡,当车位返工完成后应在返工标签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返修后的衣服需经过组长再100%的检查之后方可放回到大货生产中。
六、衣服由于做工不良,机械设备不好或前道工序做坏,如果没有把它查出来,所有这些均属于该车位的错误,如果被查的疵点无法计算到具体员工的头上,(即某些特殊问题)需要组检、组长、或主管承担责任。
七、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和整齐,当有做清洁时,应必须注意不要让棉绒,机油、污渍沾到衣服。
八、每月一次组检应该汇报该组员工的月质量情况,这个报告应包括所有员工,不仅仅是那些做的不好的工人。
这个报告能用于让生产出次品质量的工人去对照那些合格产品的工人,改变潜意识在以后的生产中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九、节约用电、用水。
养成随手关电、关水的良好习惯。
发扬团队精神,积极推行和参与“5S”现场标准管理运作。
十、每月底评选1――2名无违章、无请假、并且工作积极的先进员工和先进工作者,并给予一定数量的奖金。
十一、每周日下午5:30车间以小组为单位开会,回顾总结上周工作情况,制定下周工作计划。
食品车间的管理制度2第一条、为确保生产秩序正常运行,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企业的发展,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景,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相关的'全体员工。
第三条、工作时间内所有员工倡导普通话,在工作及管理活动中严禁有省籍观念或行为区分。
食品车间日常管理制度
![食品车间日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1892c5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9.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保障产品质量,预防食品污染,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食品生产车间的日常管理,包括原料接收、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
三、卫生管理1. 车间入口处设置更衣室和消毒设施,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换上清洁的工作服、鞋帽,并进行手部消毒。
2. 车间内不得存放与食品生产无关的物品,工作区域不得堆放杂物,保持车间清洁、整齐。
3. 原料、半成品、成品及包装材料应分类存放,不得交叉污染。
4. 定期对车间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生产设备、工具、容器等与食品接触的物品,必须做到“一用一消毒”。
5. 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不得在车间内吸烟、进食、饮水,不得触摸面部。
四、生产管理1. 生产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生产流程、操作规程和食品安全知识。
2. 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产品质量。
3. 生产设备、工具、容器等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原料验收必须严格,确保原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5. 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污染的原料。
五、储存管理1. 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虫、防鼠。
2. 原料、半成品、成品及包装材料应分类存放,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 定期检查储存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储存物品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六、运输管理1. 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
2.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食品不受污染,防止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食品造成损害。
3. 运输完毕后,及时清洗运输工具,并进行消毒。
七、监督检查1. 企业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 定期对车间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对车间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八、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积极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扬和奖励。
食品公司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食品公司车间现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cbd8e5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7.png)
食品公司车间现场管理制度1. 概述车间现场管理是食品公司生产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车间现场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确保员工安全,遵守法律法规,保护环境等。
本文将介绍食品公司车间现场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
2. 人员管理2.1 岗位职责•车间主任:负责车间整体管理,包括人员调度、生产计划安排、设备维护等。
•生产人员:负责具体操作生产设备,确保生产按照规范进行。
2.2 培训与培训记录•所有车间人员必须参加相关培训,包括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安全操作等培训。
•培训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证。
2.3 考核与奖惩制度•对车间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纪律、操作规范等。
•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并公示在车间宣传栏上。
3. 设备管理3.1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及时修理和更换零部件。
3.2 设备操作规范•制定设备操作规范,包括安全操作要求、设备维护要求等。
•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确保所有人员能够正确操作设备。
4. 生产流程管理4.1 生产计划安排•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情况进行调整。
•确保生产计划能够按时完成,并保证产品质量。
4.2 原料采购与管理•严格把控原料采购的质量,确保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建立原料进货台账,记录进货时间、数量和供应商信息。
4.3 生产记录与追溯•生产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生产数据,包括生产时间、生产数量、设备运行情况等。
•建立生产记录档案,便于产品追溯和质量分析。
5. 安全与环境管理5.1 安全生产意识•全体人员应时刻保持安全生产意识,严禁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安全生产知识。
5.2 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合理安排废物处理,确保废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建立废物管理制度,对废物的处理进行记录。
5.3 应急预案与演练•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食品厂车间管理制度及奖罚细则
![食品厂车间管理制度及奖罚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3f1681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8.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卫生和高效,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车间、班组及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车间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素质,确保食品安全。
第二章生产管理第四条生产车间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第五条车间内应保持整洁、卫生,设备、工具摆放有序,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第六条生产过程中,员工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保持个人卫生。
第七条严格把控原辅材料的质量,确保原料合格,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污染的原辅材料。
第八条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九条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条定期对车间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三章员工管理第十一条员工应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经过岗前培训后方可上岗。
第十二条员工应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第十三条员工应服从工作安排,积极参与生产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四条员工应爱护公共财产,不得随意损坏设备、工具。
第十五条员工应加强团队合作,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第四章奖罚细则第十六条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奖励形式包括但不限于:1. 表扬信;2. 奖金;3. 调动工作岗位;4. 评优评先。
第十七条对违反以下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1. 违反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旷工;2. 违反生产操作规程,造成产品质量问题;3. 损坏公共财产;4. 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5. 违反职业道德,损害企业形象。
第十八条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警告;2. 罚款;3. 降职降薪;4. 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厂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食品厂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食品厂生产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650578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a.png)
一、总则为确保食品生产车间的生产安全、卫生、高效,保障产品质量,防止食品污染,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特制定本制度。
二、生产车间卫生管理1. 生产车间应保持整洁、干净,地面、墙壁、设备设施等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 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并定期更换。
3. 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在车间内吸烟、饮食、玩耍,不得随意触摸设备设施。
4. 车间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区存放,并做好标识。
5. 车间内应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工作人员在操作前后必须洗手。
6. 定期对生产车间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三、生产过程管理1. 生产人员应熟悉生产工艺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2. 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确保原料新鲜、无污染。
3. 生产设备设施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生产,查找原因,并及时上报。
5. 生产过程中,应做好生产记录,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数量、生产时间、生产人员等信息。
6. 成品入库前,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四、安全管理制度1. 生产车间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安全通道、警示标志等。
2. 工作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3. 严禁酒后、疲劳、精神不集中等状态下进行生产作业。
4. 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 定期对生产车间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设备管理1. 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完好。
2.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3. 设备故障应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员负责维修。
4. 生产过程中,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六、奖惩制度1. 对遵守本制度,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或产品质量问题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食品厂生产厂车间管理制度
![食品厂生产厂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30fc67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c.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生产车间,包括原料处理、加工、包装、检验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
第二章车间卫生管理第四条车间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第五条车间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生产设备、工具应摆放整齐,易于清洁和消毒。
第六条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应穿戴工作服、帽、鞋等防护用品,并保持个人卫生。
第七条车间内禁止吸烟、饮食,禁止使用非食品级工具和设备。
第八条定期对车间进行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监测,确保生产环境符合要求。
第三章生产过程管理第九条生产人员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工艺参数。
第十条原料入库前应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十二条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第四章检验管理第十四条设立专门的检验室,配备专业的检验设备和人员。
第十五条检验人员应按照国家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十六条生产出的产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第十七条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立即采取措施,追根溯源,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第五章人员培训与管理第十八条对生产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九条新员工上岗前应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第二十条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员工健康状况符合生产要求。
第六章持续改进第二十一条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内部审核,持续改进生产过程。
第二十二条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车间食品管理制度(8篇)
![车间食品管理制度(8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acb0b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6.png)
车间食品管理制度(8篇)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我们总要写作各种各样的文档,优美的文章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还有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甚至升职都有可能,可问题是很多人可能不那么擅长于写作或者表达,那怎么办?那我们就走捷径,通过学习、借鉴别人写得好的文笔,学以致用,我相信你自己自也可以写出优秀的文档,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车间食品管理制度(8篇),一起来看看吧!车间食品管理制度1食品股份公司车间现场管理制度一、现场纪律制度1、员工必须遵守上下班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刷卡操作。
2、员工生产现场必须着工作服,戴工作帽,穿工作水鞋,正确佩带员工证。
3、员工因特殊情况需请假,应严格按照公司请假程序逐级向各级主管请假,得到批准后方可能离开。
4、禁止将个人衣物,餐具、茶叶等用品带入生产现场,饮用水杯放在现场指定位置。
5、未经生产或相关部门会签批准,禁止将原物料、半成品、设备部件等物品带出现场。
6、生产现场除相关品尝制度确认人以外,严禁其它人员吸食果冻和其它半成品。
10、员工责任区内物品必须按定置规定码放在定位线内,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1、严禁将消防器材挪为他用,特殊情况须报基地消防委员会批准。
12、员工工作期间不得佩戴手表、戒指、耳环等物品,不得化妆。
员工工作期间佩载动bp机、手机必须关闭电源且放于工裤内。
13、提倡文明礼貌,现场作业严禁使用侮辱性字眼,不讲脏话。
15、现场员工必须专心作业,严禁嬉闹聊天,偷闲怠工,16、现场各工段应做好人员定岗工作,禁止脱岗、串岗、溜岗、睡岗等。
18、现场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事情,生产现场禁止吃食物、吸烟、看小说、报刊等。
19、员工必须服从合理工作安排,尽职尽责作好本岗位工作,坚决反对故意刁难、疏忽或拒绝上级主管命令或工作分配。
20、现场人员必须自律自觉,勇于检举揭发损害公司利益,破坏车间生产的.不良行为,反对一切坏现象。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5篇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60ab9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1.png)
食品车间管理制度5篇食品车间管理制度篇11.按公司规定的工作时间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无故旷工,工作时间内不许闲谈作乐、不许传岗位和离岗,不许做与生产无关的事情;2.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公司一切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物认真执行岗位职责制;3.请病假、事假要有正当理由,并写请假条办理批审手续,两天一下由生产主管批准,三天以上由公司经理审批,来不及自办手续的药托人代办或打电话请假,并于上班后补充手续,批准后方能生效,否则违者做旷工处理,旷工一天除当天工资没有另罚款20元;4.服从生产工作安排、调动、努力钻研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做好本职工作;5.工作时间内,因事或因为看病要离开工作岗位,要向生产主管请假经同意后方能离开,否则做早退处理,早退一次扣10元;6.爱护公司财产,不得私带厂内任何物品出厂,违者则被视为偷窃,轻者按物品价值的十倍进行罚款或开除,重则报告当地公安机关;7.进入规定要穿工作服的工作间必须要穿工作服,务必穿戴整齐洁净,违者一次扣款10元,严禁携带手表、首饰等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所有工作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或涂指甲油;8.不得带任何食品杂物进车间,不得在车间吃食物,不准在车间乱丢杂物以及随地吐痰,违反本条例之一者罚款10元,严重者开除;9.运送产品要留意轻放,不得乱丢重摔,造成损坏的由违纪者负全部职责(包括搬运工);10.不管上下班时间,不准在厂区吸烟、喝酒,违者一次罚款50元;11.健康管理①食品厂全体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没有取得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者,一律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工作。
②对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人员还须进行粪便培养和病毒性肝炎带毒试验。
③凡体检确认患有:a肝炎(病毒性肝炎和带毒者),b活动性肺结核,c肠伤寒和肠伤寒带菌者,d细菌性痢疾和痢疾带菌者,e化脓性或渗出性脱屑性皮肤病,f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或疾患的人员均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工作。
食品厂安全车间管理制度
![食品厂安全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55dd74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0.png)
一、目的为保障食品生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食品厂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食品厂所有生产车间、员工及进入车间的人员。
三、组织机构1. 成立食品安全车间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各车间设立安全员,负责本车间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车间环境管理(1)保持车间内清洁、整洁,无积水、油污、杂物。
(2)车间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3)车间内通道、过道畅通,无障碍物。
2. 设备管理(1)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严禁违规操作。
(3)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修,严禁带病作业。
3. 人员管理(1)员工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2)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岗。
(3)员工必须穿戴整齐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不得穿拖鞋进入车间。
(4)员工不得携带个人生活用品进入车间。
4. 生产管理(1)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3)生产过程中,严禁吸烟、饮酒、吃食物等行为。
5. 消防安全管理(1)车间内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2)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严禁在车间内使用明火,严禁违规动火作业。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3. 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力的车间,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食品安全车间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食品安全车间管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食品厂各车间管理制度
![食品厂各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ad6b37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2.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卫生和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生产车间,包括原料处理车间、生产加工车间、包装车间、成品检验车间等。
第三条各车间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
第四条各车间应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第二章原料处理车间管理制度第五条原料验收1. 原料进厂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原料符合国家标准。
2. 原料验收员应对原料进行感官检查,确认原料无异味、无变质、无污染。
3. 验收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入车间进行储存。
第六条原料储存1. 原料应按照种类、规格、批次分开存放,标识清晰。
2. 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防止原料受潮、发霉、变质。
3. 储存期限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或原料本身的有效期。
第七条原料使用1.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方和工艺要求使用原料。
2. 使用原料前,应检查原料的质量,确保原料符合生产要求。
3. 原料使用后,剩余部分应妥善保管,防止污染。
第三章生产加工车间管理制度第八条生产设备1. 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生产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生产,报告维修人员。
第九条生产工艺1. 生产工艺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工艺要求执行。
2. 生产过程中,应确保生产环境清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
3. 生产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第十条生产记录1. 生产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生产时间、原料用量、设备运行情况等。
2. 生产记录应字迹清晰、完整,便于查阅。
第四章包装车间管理制度第十一条包装材料1. 包装材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确保食品安全。
2. 包装材料应存放于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防止受潮、变质。
食品厂车间规范管理制度
![食品厂车间规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18b3a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食品厂所有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等相关区域。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二章车间环境卫生管理第四条车间环境卫生应保持整洁、干净、无异味,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第五条车间内应配备必要的清洁工具和设备,如拖把、扫把、垃圾桶、消毒液等。
第六条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帽,保持个人卫生。
第七条车间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生产设备、原料、成品、半成品等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
第八条车间地面、墙面、设备表面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第九条车间内禁止吸烟、饮酒、吃零食等行为。
第十条车间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第三章生产设备管理第十一条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
第十四条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校验,确保计量准确。
第十五条车间内设备应保持清洁、有序,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第四章原料及成品管理第十六条原料采购应选择合格供应商,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七条原料入库前应进行验收,检查原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是否符合规定。
第十八条原料应按照品种、规格、生产日期等进行分类存放,标识清晰。
第十九条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第二十条成品出厂前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或出厂。
第二十一条成品入库后应按照品种、规格、生产日期等进行分类存放,标识清晰。
第二十二条库存原料、成品应定期进行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第五章人员管理第二十三条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有健康证明。
第二十四条工作人员应接受食品安全、生产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第二十五条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规操作。
食品行业车间管理制度
![食品行业车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d87f1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食品生产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提高生产效率,规范生产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食品生产车间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食品生产车间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第四条食品生产车间全体员工应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良好的生产秩序。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五条人员招聘应优先考虑具备相关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
第六条员工应接受食品安全培训,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第七条员工应按规定着装,佩戴工作牌,保持个人卫生,不得佩戴饰品、手表等可能污染食品的物品。
第八条员工应遵守上下班制度,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第九条员工应服从管理,不得私自离岗、串岗,如因特殊情况需离岗,应提前向管理人员请假。
第十条员工应自觉维护车间环境卫生,保持生产区域整洁。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十一条生产车间应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第十二条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三条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检验、储存、使用等环节,确保原料质量。
第十四条生产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确保食品品质。
第十六条生产车间应设立专职质量检验员,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七条食品生产车间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安全。
第十八条员工应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第十九条生产车间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
第二十条严禁在车间内吸烟、饮酒、使用明火等行为。
第二十一条生产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第二十二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第二十三条公司对食品生产车间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
第二十四条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员工进行处罚。
食品加工车间管理制度(5篇)
![食品加工车间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062a9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b.png)
食品加工车间管理制度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公司就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现制定制度如下:一、岗位责任制度1、负责人岗位职责:对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
2、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按时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确保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负责监督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经营食品的质量;发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应立即解决,或向负责人报告。
3、购销人员岗位职责:严禁采购法律法规禁止上市销售的食品;严禁从证照不全的企业采购食品;确保所售出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在售食品的外观性状,发现问题立即停售,同时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二、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1、凡从事食品经营工作的人员必须经岗前卫生知识方能上岗,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培训。
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做到个人仪表整洁。
上岗时必须穿戴统一整洁的工作服,并应经常换洗,保持清洁。
三、销售管理制度1、《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应悬挂于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
设有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结构,配有经专业培训的食品安全专职管理人员。
2、食品陈列设施布局合理,划定食品经营区域,食品与非食品分开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三无”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
保证食品外观清洁,如发现食品超过保质期、破损、鼠咬、受潮、生霉、生锈等现象要及时处理。
四、仓库管理制度1、食品仓库必须做到专用,不得存放其他杂物和有毒有害物质。
应设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健全出入库登记制度。
按入库时间的先后分类存放,感官检查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入库。
食品生产车间管理制度6篇
![食品生产车间管理制度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8ef10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e.png)
食品生产车间管理制度6篇食品生产车间管理制度1一、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各种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
二、未用完的点心馅料、半成品,应冷冻或冷藏,并在规定存放期限内使用。
三、各种工具、用具、容器生熟分开使用,用后清洗干净,定位存放。
各种熟食面点改刀要在专用的熟食板上进行,不得在面案上直接改刀。
四、当餐未用完的面点,应妥善保存,糕点存放在专用柜内,水分含量较高的含奶、蛋的点心应当在10℃以下或6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贮存,注意生熟分开保存。
五、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应严格按照标识上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
使用完后,由专人专柜保存。
六、各种食品加工用具、设备如:面板、面案、容器、绞肉机、馒头机、豆浆机、和面机、面条机等,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定期消毒。
各种用品如盖布、笼布、抹布等要洗净、晒干备用。
七、加工结束后及时清理面点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用具、设备清洁。
各种容器、用具、刀具等清洗干净后定位存放。
食品生产车间管理制度2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一、早会制度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车间开早会,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任或班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
3、各条线的班长每天上班必须提前20分钟到达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各条线的班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前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
5、班长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二、请假制度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任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厂车间管理制度食品厂车间管理制度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适应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一. 车间生产管理制度1.我厂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应接受健康检查,并取得体检合格证者,方可参加生产。
2 .从业人员上岗前,要经过卫生培训教育,方可上岗。
3 .上岗时,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止污染食品。
3.1 进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统一的工作服、帽、靴、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并要把双手洗净。
3.2 直接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
不准浓艳化妆、染指、喷洒香水进入车间。
3.3 手接触赃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都必须把双手洗净才能进行工作。
3.4 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3.5 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原料和成品,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3.6 不准穿工作服、工作鞋进厕所。
3.7 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开车间。
3.8 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手机等。
4.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必须穿指定工作服,方可进入车间。
5. 有毒有害物管理:洗剂、清毒剂、杀虫剂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均应有固定包装,并在明显处标示“有毒品”字样,贮存于专门库房或柜橱内,加锁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6.上班时,物料员须及时把物料备到生产线,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运作流程操作,不得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7.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挤坐在一起,不得说笑谈天,交头接耳。
操作时必须按要求工作,同时必须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如发现问题并及时向质检及车间主任反映,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品质要求作业。
8.每道工序必须接受车间质检检查、监督,不得蒙混过关,虚报数量,并配合质检工作,不得顶撞、辱骂。
9.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如有违规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10.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不得偷窃公司物品。
如发现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11.工作时间离岗时,需经车间主任同意方可离开,限时十分钟内。
12.上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停工随时关水关电。
13.员工之间须互相监督,对包庇、隐瞒行为不良者一经查处严厉处罚.14.任何会议和培训,不得出现迟到、早退和旷会。
15.本车间鼓励员工提倡好的建议,一经采用根据实用价值予发奖励二、清洁卫生制度 1.车间工人要保持机器设备的清洁干净,物品要按规定位置放置整齐,不得到处乱放,车间主任要保持办公桌的整齐干净。
2.每天下班前打扫卫生,交接下班。
3.卫生工具用完后须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区域,工具由专组专人保管,不得乱丢,倒置、甚至损坏。
4.不得随便在公司内乱丢垃圾、胡乱涂划;5.下班前必需整理好自己岗位的产品物料和设备。
注:本制度与厂规发生冲突时,以厂规为准。
食品加工厂车间管理制度 (1)2016-08-19 19:38 | #2楼目的: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全体工作人员。
一、每天生产前例会制度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车间开会,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在开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管讲话,服从主管的安排3.主管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当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4.主管开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二、请假制度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任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员工请假核准权限一天以内由主管批准;三天以内由分管负责人批准;超过三天必须由总经理批准;三、车间卫生管理制度1、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2、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无钮扣,无外口袋)、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得外露;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须保持清洁且每天必须更换。
3、不得将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品(如手表,首饰等)带入车间。
4、进入车间应洗手消毒,工作过程中按规程洗手;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
5、车间内严禁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
6、未经允许非加工人员不得进入加工车间;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必须达到加工人员的要求后方可进入。
7、新参加工作的生产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的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或手有外伤等情况,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并妥善治疗。
8、车间生产人员和进入车间的其他有关人员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⑴、开始工作之前⑵、上厕所以后⑶、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⑷、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⑸、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9、生产车间内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采用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作。
表面应光滑、无凹坑、缝隙。
车间内禁止使用一切竹木工器具和容器。
10、车间内必须有用于工器具和固定设备消毒的设施,并保持齐全有效,设施本身及使用过程中不得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
11、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
所用的清洁消毒方法应有效又不影响食品的卫生。
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时,检查消毒剂的配制记录及使用条件,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定期检查其浓度。
用热水消毒时,水温应达到80℃以上。
12、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经消毒处理后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产品。
13、生产车间和其它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存放的容器及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
14、车间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15、同一生产现场内不得同时生产两种类别的产品,也不得同时加工影响车间卫生或产品质量的副产品。
16、车间内只能存放有少量即将使用的空罐。
空罐只能装填产品,任何时候不能盛放有其他物品,以免误入生产线造成质量事故。
清洗车间时,必须移开或遮蔽好生产线上的空罐,以免沾污。
17、每天工作结束后(或必要时),必须彻底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排水沟,必要时进行消毒。
18、生产车间和其他有关工作场地内应保持清洁,不得堆放杂物,地面不得出现大规模的积水现象,生产中的废弃物应随时清理和清除。
19、车间内的’更-衣室、挂靴间、洗手消毒间等,应经常进行清洗及消毒,保持其清洁。
20、车间周围应定期或必要时进行除虫灭害,以防止害虫滋生,车间使用杀虫剂时,不得污染食品,并尽量避免污染设备,工器具和容器,使用杀虫剂后应彻底清洗干净,除去残留药剂。
21、厂房、设备、排水系统、废物排放系统和其他机械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修。
车间应做到整洁、空气新鲜。
无明显水汽、积水。
食品加工厂车间管理制度2016-08-19 21:16 | #3楼为了维持良好的生产秩序,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一、早会制度1.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车间开早会,不得迟到、早退。
2.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任或班长的讲话,不得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
3.各条线的班长每天上班必须提前20分钟到达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各条线的班长在开早会时必须及时向员工传达前天的工作情况以及当天的生产计划,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
5.班长开早会时讲话应宏亮有力,多以激励为主,不得随意批评和责骂员工。
二、请假制度1.如特殊事情必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任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才属请假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杜绝非上班时间私下请假或批假。
3.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每天请假不得超过两人。
4.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1)一天以内由班长批准;三天以内由车间主管批准; (3) 超过三天必须由生产部经理批准; (4) 连续请假按照累计天数依上述规定办理。
三、车间卫生管理制度1、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2、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无钮扣,无外口袋)、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得外露;工作服和工作帽必须保持清洁且每天必须更换。
3、不得将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品(如手表,首饰等)带入车间。
4、进入车间应洗手消毒,工作过程中按规程洗手;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
5、车间内严禁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
6、未经允许非加工人员不得进入加工车间;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必须达到加工人员的要求后方可进入。
7、新参加工作的生产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的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或手有外伤等情况,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并妥善治疗。
8、车间生产人员和进入车间的其他有关人员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 ⑴、开始工作之前⑵、上厕所以后⑶、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⑷、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⑸、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洗手消毒程序::清水冲洗→洗手液搓洗→清水冲洗→消毒液浸泡20秒→清水冲洗→烘干9.生产车间内接触食品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采用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作。
表面应光滑、无凹坑、缝隙。
车间内禁止使用一切竹木工器具和容器。
10、车间内必须有用于工器具和固定设备消毒的设施,并保持齐全有效,设施本身及使用过程中不得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
11、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
所用的清洁消毒方法应有效又不影响食品的卫生。
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时,检查消毒剂的配制记录及使用条件,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定期检查其浓度。
用热水消毒时,水温应达到80℃以上。
12、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经消毒处理后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再用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产品。
13、生产车间和其它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存放的容器及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
14、车间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15、同一生产现场内不得同时生产两种类别的产品,也不得同时加工影响车间卫生或产品质量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