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河湟调查报告
青海河湟谷地历史风景园林的地景空间格局研究
园林与景观设计 2021年9月第18卷总第404期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150青海河湟谷地历史风景园林的地景空间格局研究秦嘉惠,刘 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摘要:三大高原交界地带的河湟谷地是从中原进入青藏高原的门户地区。
本文以青海河湟谷地的历史风景园林为研究对象,探究宏观尺度下历史风景园林的空间分布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并以大华盆地空间单元为对象探究其风景营建特征。
中观尺度下研究案例选址与山、水的关系,总结出四种模式。
关键词:青海;河湟流域;风景园林;历史园林;空间格局[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27.40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Histor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in Hehuang Valley of QinghaiQin Jiahui, Liu Hui(Architecture College, Xi ’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 ’an Shaanxi 710055, China)Abstract: The Hehuang Valley at the junction of three plateaus is the gateway area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to the Qinghai Tibet Plateau. This paper takes the histor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Hehuang Valley in Qingha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stor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natural geography in macro scale. Based on this, a number of spatial units are divided in mesoscal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re explored by taking the spatial units of Dahua basin as the object. At the micro sca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te selection and mountains and water of the cases, and summarizes four spatial patterns.Key words: Qinghai; Hehuang are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istorical garden; spatial pattern 河湟谷地是西北地区的门户地区,是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其历史文化的边缘性、多元性、融汇性特点较为突出。
近10年来青海省河湟谷地大气降尘量的变化特征
近10年来青海省河湟谷地大气降尘量的变化特征
裴玉芳;祁栋林;张启发
【期刊名称】《青海环境》
【年(卷),期】2017(027)002
【摘要】降尘部分反映大气污染情况,是土壤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分析其分布特征并探明其影响因素将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数据支持.本文通过对2004~2015年青海省河湟谷地3个大气降尘监测点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河湟谷地降尘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降尘量由2004年的601.9 t.km-2下降至2015年的313.8 t.km-2;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最大,秋季最小,采暖期高于非采暖期;3个站点降尘量大小顺序为:西宁市>海东市平安区>同仁县.
【总页数】5页(P69-72,88)
【作者】裴玉芳;祁栋林;张启发
【作者单位】青海省民和县气象局,青海川口镇810801;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1;青海省民和县气象局,青海川口镇8108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6
【相关文献】
1.青海省东北部地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诊断分析 [J], 陈宗颜;秦宁生;汪青春
2.青海省河南地区近35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J], 陈海莲;马晓珍;许靖;
3.青海省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初探 [J], 戴广婷;庞搏;
4.青海省近35年来积雪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J], 黄桂玲
5.近55年来青海省海东市气候变化特征\r及影响因子分析 [J], PEI Yu-fang;QI Dong-lin;ZHANG Qi-fa;ZHAO Quan-ning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宁市地理位置演变调查分析报告
西宁市地理位置演变调查分析报告一、实践目的:1.培养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2.培养网络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3.活学专业知识的能力二、实践步骤:1.根据调查对象拟好提纲2.收集相关资料3.整理资料和报告编写西宁市地理位置西宁地处青海东部,黄河支流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
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9'17 〃北纬36。
34'3〃地势由北向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东西狭长,形似一叶扁舟。
湟水及其支流南川河、北川河由西、南、北汇合于市区,向东流经全市。
西宁市境内最高海拔4394米,全市总面积766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75平方公里。
市区内海拔2275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发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摄氏度,最高气温34.6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18.9摄氏度,属大陆高原半干旱气候。
其特点是:气压低、日照长,雨水少,蒸发量大,太阳辐射强,日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冰冻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有“夏都”之称。
西宁市人口与民族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
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汉文化与藏文化的三大结合部,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全市常住人口 215.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29.24万人,乡村人口86.12万人。
在常住人口中,市区人口107.17万人。
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
以及正在建设的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海湖新区。
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有汉、回、藏、土、蒙古、撒拉等3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36万人,占总人口25. 55%。
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我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
河湟谷地耕地现状调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1, Vol 11, No 12基金项目 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河湟谷地耕地现状调查”(04M2021010)。
作者简介 杨鑫磊(1996—),男,河南博爱人,硕士,主要从事民族法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8-10Investigation on Cultivated Land Status in Hehuang ValleyYANG Xin-lei (Qingha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ning, Qinghai 810000)Abstract Hehuang valle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northwest China, and its grain yield is related to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northwest China. The more social development progress, grain yield per mu will increase, but after the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level, grain yield per mu will reach a stable state, then the importance of the size of arable land is reflected. Therefore, increasing the protec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Hehuang valley is beneficial to stabilize the grain yield. Based on this, the existing and potential problems of Hehuang valley a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ivated land status, utilization rate of cultivated land (grain planting) and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Huangyuan County, and the reasons are discuss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Hehuang valley. Key words Hehuang valley; Huangyuan; Arable land; Grain河湟谷地耕地现状调查杨鑫磊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 810000摘要 河湟谷地在西北地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粮食产量事关西北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青海河湟皮影开题报告
青海河湟皮影开题报告青海河湟皮影开题报告一、引言青海河湟皮影是中国传统的皮影戏剧形式之一,起源于青海省湟中县一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青海河湟皮影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现状与未来发展。
二、历史渊源青海河湟皮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皮影戏就已经在湟中县流传开来。
皮影戏是一种通过在白色布幕后面操纵剪影人物的戏剧形式,通过光线的照射,人物的影子被投射到幕布上,形成生动的戏剧效果。
青海河湟皮影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地方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表演传统。
三、艺术特点1. 精湛的剪影技艺青海河湟皮影的剪影技艺非常高超,艺人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掌握了精准的刀法和灵活的操纵技巧。
他们能够通过剪影的大小、形状和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动态,使得皮影戏更加生动有趣。
2. 独特的地方特色青海河湟皮影在表演内容和形式上都融入了丰富的地方特色。
剧中人物的服饰、道具和背景都与当地的风俗文化紧密相连,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同时,剧本中也经常融入一些当地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事件,增加了戏剧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四、现状与未来发展1. 面临的挑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皮影戏面临着许多挑战。
观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下降,传承人员的不足以及经济收入的不稳定等问题都给青海河湟皮影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困难。
2. 推广与保护为了保护和传承青海河湟皮影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培训机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皮影艺术的研究和传承。
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演出、展览和培训班等方式,推广青海河湟皮影,增加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创新与发展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青海河湟皮影也需要进行创新与发展。
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互动性表演等,将传统的皮影戏与现代戏剧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观赏性的演出形式。
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
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题目: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一、引言青海是我国西北地区一个美丽的省份,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海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报告将对青海目前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改善青海的生态状况。
二、青海生态问题概述1.草原退化:青海是中国最大的高原草原地区,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青海的草原退化严重,植被覆盖度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2.水资源短缺:青海位于内陆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方面。
3.湖泊富营养化:青海拥有众多的湖泊,但由于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湖泊水质受到污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生态状况差。
4.生物多样性减少:青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境破坏,青海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三、原因分析1.经济发展压力大:青海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工业污染和人口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
2.生态意识薄弱:由于青海的农村比较贫困,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相对较低,一些农民在谋生的过程中过度开采资源、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破坏。
3.管理不善: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一些地方政府的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导致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不佳,对环保违法行为缺乏有效打击。
四、解决方案1.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青海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切实做好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工作,依法打击环保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震慑力。
2.扶持农牧民转型:加大对农牧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生产技术,推动农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草原的过度开发。
3.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动节水技术的应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青海河湟调查报告
青海河湟调查报告青海河湟调查报告(一)青海河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其发源于青海省一段叫做河源的地方,经过黄河源头附近的一片高原地带,最后注入黄河大峡谷。
本文将对青海河湟进行调查,并就其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水源保护青海河湟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青海省的冰川、雪水和饮用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扰动,青海省的冰川正在迅速消失,导致青海河湟的水源量减少。
为了保护水源,我们建议加强对冰川的保护,同时对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进行合理规划,以减少对青海河湟水资源的压力。
二、生态环境青海河湟流经的地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植物资源。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过度放牧和非法砍伐等人为活动,青海河湟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建议加强对违法活动的监督和处罚,并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共同守护青海河湟的绿水青山。
三、社会经济发展青海河湟流域的经济主要以农牧业和旅游业为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基础设施不完善,青海河湟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建议加大对青海河湟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强青海河湟旅游资源的开发,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增加地方收入。
综上所述,青海河湟是一个重要的河流,其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保护好青海河湟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青海河湟调查报告(二)在之前的调查中,我们已经对青海河湟的水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青海河湟的文化遗产和环境教育。
四、文化遗产青海河湟流域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民居、宗教建筑和传统村落等。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传统民居和宗教建筑面临着老化和破坏的问题。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建议加强对修缮工作的资金支持,同时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以确保文化遗产的长久保存。
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
青海生态问题调查报告青海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青海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调查报告主要围绕青海生态问题展开,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水资源问题青海是我国的水库,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水资源面临着枯竭的风险。
一方面,这主要是由于旱灾和水文情况不稳定所导致的;另一方面,人类的活动也对水资源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压力,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
解决方案:1.加大水资源保护的力度,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推行科学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2.开展水资源调查研究,了解水资源分布、利用状况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合理规划农田灌溉用水,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4.强化工业用水的管理,倡导节约用水,推广循环水利用技术。
二、土地草原退化问题青海是我国重要的草原区域,但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土地草原退化严重。
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草原火灾等。
解决方案:1.实施合理放牧政策,控制放牧数量,遵守草原保护法规。
2.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鼓励牧民积极参与生态保护。
3.控制草原火灾,完善预防、监测和扑救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和技能。
4.推广草原恢复技术,如草种选择、草场改良等,促进草原的生态恢复。
三、气候变化问题青海是全球变暖的敏感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首个气候变化试点省份。
气候变化对青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导致冰川退缩、湖泊缩水、沙漠化加剧等问题。
解决方案:1.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研究,了解其对青海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
2.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倡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湖泊、河流等水资源,减缓沙漠化的进程。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推动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青海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
青海湖考察报告
青海湖考察报告一、考察背景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
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已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区。
为深入了解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文化历史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在10月份对青海湖进行了考察。
二、考察地点及时间我们在10月15日到19日期间考察了青海湖地区,主要考察了青海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区、格尔木市以及周边的湖南、湖西等地。
当地是北半球高原性气候区,时常有风沙、干旱等气候灾害。
三、考察目的与主要内容本次考察的目的是全面了解青海湖及周边的生态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其中主要内容包括:1.考察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
针对青海湖生态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如湖泊水位下降,水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从政策、技术、管理等角度探讨解决之道,为青海湖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2.考察青海湖及周边的文化历史。
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文化产业等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3.考察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了解当地的交通、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当地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四、考察成果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青海湖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明确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同时也看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们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和文化旅游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我们将把考察成果传达给有关部门和机构,推动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旅游的发展,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濒危的民间戏剧——青海河湟地区皮影戏艺术的人类学田野个案调查
皮影戏对于河湟地区乡土社会而言是一种文化的 表征,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与社会情景中,代表着不同的 文化内涵与社会意蕴。目前河湟皮影与其它地区皮影 一样,在国内外正成为一种热门的民间艺术收藏,但这 并非是件好事。正如一些学者所认为:刻工再精美、历 史再久远的皮影,如果无人会操纵表演,无人给其血液 般的唱腔,它只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虽然有价值但 却没有生命,就如同珍稀动物的标本,留给后人最多的 只有遗憾。虽然皮影戏在作为典型的口头和非物质文 化遗产在青海西宁、海东等地日益受到重视,如2006 年,青海省海东地区结合。花儿”、皮影、秦腔等民间艺 术,建起有特色的文化中心户226户,给予政策等方面 的一些扶持;2007年7月,传统手工技艺河湟皮影制作 技艺被列人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总体上 讲包括河湟地区在内的皮影均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 和保护。 古老的皮影戏在“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 脸收尽忠奸贤恶”的美言和“隔帐陈述千古事,灯下挥舞 鼓乐声”的赞语中带给我们的不止是单纯的快乐,它还 勾起我们对于一种古老文化的缅怀。然而,如前所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皮影已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化 的东西所替代,而且,随着皮影艺术的衰弱,从事皮影艺 术的民间艺人也越来越少。如果还要振兴皮影艺术,留 住这朵艺苑奇葩,除了恢复和保留已有剧目的演出外, 就一定要找到适应群众娱乐需求的表现形式,在原有基
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创造出适合现代人的皮影 艺术,继续发挥它在形态、色彩、动作、意蕴、光影与表演 上独特的艺术魅力,重新发展它广阔的群众舞台。只有 这样.才可能使皮影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活 力。并长久地在河湟大地保存下去。
【注释】 六、结语 ①赵宗福.论河湟皮影戏展演中的口头程式[J].文艺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青海省旅游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以了解旅游市场的现状和潜力,并提出相关建议。
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本报告将对游客的特征、旅游方式、满意度和旅游收益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覆盖了青海省各主要旅游景点的游客,共收集到200份有效问卷。
实地调研主要包括对旅游景点的观察和对游客的访谈,旨在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3. 游客特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青海省的游客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占比55%。
性别方面,男性游客略多于女性游客,占比52%。
另外,大部分游客为自由行的独立游客,占比73%,而团体游客仅占27%。
游客的教育程度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游客占比为62%。
4. 旅游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选择自驾游和公共交通出行,分别占比47%和39%。
自驾游的游客主要来自省内,而公共交通出行的游客主要来自省外。
此外,部分游客选择徒步和骑行的方式进行旅游。
5. 满意度调查在满意度调查中,我们对游客在青海省旅游过程中体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评价。
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对景区的自然风景、文化氛围和旅游服务表示满意。
然而,一些游客对景区的环境卫生、交通状况和导览服务不甚满意。
6. 旅游收益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青海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度不断增加。
旅游业收入占青海省GDP的比重持续上升,已经达到8.5%。
同时,旅游业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缓解了当地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
7. 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景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游客满意度。
•改善景区交通状况,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
•增加导览服务人员数量,提供更好的旅游导览服务。
•发展更多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
•提升旅游品质,加强旅游业标准化管理。
8. 结论通过对青海省旅游市场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青海省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具备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
青海河湟地区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分析研究
县、 循化县) 黄南藏族 自治州的 同仁县 和尖扎 ,
[ 收稿 日期 ]0 6— 8—1 20 0 8
济、 生活方式 、 地域空 间等方面提取反映这一 自
[ 作者简介]. 1卓玛措(96 , 藏族 , 16 一)女, 青海门源人 , 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2 冯 起(96 , 汉族 , . 16 一)男, 陕西人, 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早区环境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NO. 2 0 I,0 7 G n r 2 e e a Nn 1 0 l
青海河湟地 区城镇化水平 的综合 分析研究
卓玛措 冯 , 起
(. 1青海师范大学生地学 院 , 海 西 宁 ;. 青 2 中国科学 院寒 区与旱 区环境工程研究所 , 甘肃 兰州 700 ) 300
[ 要] 摘 本文以青海河湟地 区的城镇为研究 对象 , 在界定城镇化 内涵 的基础上 , 将与城镇 化水平 进程 相 关 的社会经济要 素与现行 的人 口 城镇化 指标相结合 , 立了一套 综合评价城镇 化进程 的指标体 系 , 建 并用 主 成分分析法 , 对河湟地区城镇化水平作 出总体排序 及发展类型划 分 , 为该地 区城镇化进 程提供决策依据
万 k 只占青海省面积 39 , m, .% 而这里却集中了 青海省 6 %的城镇和 6 %的市镇人 口。初步建 0 6 立 了以西 宁市为中心 , 以州地县所在地为依托, 以建制镇为骨干的城镇体系。但是由于历史、 自
是个涉及经济、 社会、 1、 人 2 地域空间诸多的复杂 1 多维问题 , 如何评价 区域城镇化水平 , 是研究城
一
、
区域 概况
一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是 种人类社会发展的 自然历史过程 , 这一过程是
关于青海湖及周边地理状况的调查 - 副本
临沂一中2018级南校区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关于青海湖及周边地理状况的调查)课题负责人:李春琳所在班级:高二班九课题组成员:李春琳(高二九班),汪馨媛(高二十五班),马嫄(高三十一班)所在班级:高二九班,高二十五班, 高三十一班指导老师:公维贵课题领域:地理考察一、课题来源、青海,因幽美,湛蓝的青海湖而得名,以至于著名,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它比闻名遐耳的太湖还大上一倍,称其为中国最美的湖泊毫不夸张。
它是令每个游子魂牵梦绕的圣地,也正是它这种幽静,端庄的美,吸引着人们逐渐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此次课题便是以调查青海湖及周边地理状况展开的。
二、目的意义青海湖,近百年来湖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在这种气候环境变化的总体特征下,导致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湖底沉沙裸露,加之人类活动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为探究青海湖及周边地理环境,对青海湖有一个深入且客观的了解,为今后青海湖发展提供准确认识,为青海湖环境贡献措施。
我们小组决定对此展开研究。
三、研究方案研究实施步骤阶段时间主要任务参加人员目标一7 月17日-18日了解青海湖的基本资料李春琳了解调查现状二7月19日-20日查找关于青海湖自然地理环境的资料马嫄了解调查背景三7月21日-22日查找关于青海湖及周边地理状况的资料汪馨媛逐步推进深入调查四7月23日-24日总结并分析所查找到的资料李春琳,马嫄,汪馨媛完成结题报告研究方法文献法,案例法预期成果探究青海湖及周边地理环境,对青海湖有一个深入且客观的了解,为今后青海湖发展提供准确认识结题报告摘要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地处高原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所环抱。
这里春夏,百花争艳,百鸟喧鸣;严冬,湖面冰封,白雪皑皑;晴日,碧空白云,水天一色;阴天,云海苍茫,惊涛拍岸。
关键词青海湖,生态环境,地理环境正文一.地理环境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她像一枚巨大的翡翠镶嵌的高山与草原之间。
青海湿地调查报告
青海湿地调查报告青海湿地调查报告青海湿地是中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
为了了解和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湿地概况青海湿地位于青海省,总面积约为3.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湿地总面积的30%。
它是三江源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
湿地内有大量的湖泊、河流和草甸,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二、生物多样性调查我们对青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详细调查。
结果显示,湿地内栖息着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包括西藏鹿、黑颈鹤、黑鹤等。
这些物种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些物种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三、生态环境状况我们对青海湿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湿地受到了过度开发、过度放牧、水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湖泊水位下降、湿地退化、植被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湿地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四、保护措施建议为了保护青海湿地,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非法捕猎、采矿等破坏行为;2.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问题;3. 限制过度开发和放牧,保护湿地的自然恢复能力;4. 加大科研力度,深入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参与和合作,才能真正保护好青海湿地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五、结语青海湿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湿地做出自己的努力。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保护青海湿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青海省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
青海省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第二分课题组)按照中德合作管理培训项目江西行动学习子项目执行办公室的统一安排,4月18日~21日,第二分课题“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研究”课题组核心和外围成员随培训班赴青海省,针对青海省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及青海湖开发治理等情况进行考察调研。
以厅纪检组长罗小彰带队的分课题组,包括催化师省委党校高莉娟副教授一行共5人,通过讲座、座谈会、对口交流及现场考察等方式对青海省省情、环境保护、实施行动学习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
此次调研过程历时4天,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为有效促进行动学习,使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为我省所用,分课题组撰写了此次青海生态环境考察调研报告。
一、青海省情学习(一)青海省情在青海省调研考察学习期间,通过讲座、学习、交流和考察,对青海省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1、自然地理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全省均属高原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250~530 mm。
青海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地区间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
青海省具有典型的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特征,其中东部季风区主要为湟水河流域,约占全省面积的1/6,西部干旱区主要为柴达木盆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3,其余为青藏高原区,约占全省面积的1/2。
而这三大自然区的交汇地带,即是青海湖,因此造就了多样独特的美丽青海湖。
青海湖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态系统典型脆弱地区。
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种矿产127种,其中5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突出优势。
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江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流域是一个四周环山的封闭式内陆盆地,地理位置为36°15′ N~38°20′ N,97°50′ E~101°20′ E之间,海拔3194~5174m。
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考察报告
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考察报告—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暑期赴青海省刚察县社会实践团摘要: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特殊,环青海湖区域对于该生态系统的维持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在对青海湖湖区生态环境现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湖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其现状恶化之因及其危害,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
关键字:青海湖;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1.青海湖自然状况介绍1.1概况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东部,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达38米,湖泊的集水面积约2966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
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要大近450多平方公里。
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
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侧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湖流域总面积为29778平方公里,现辖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县和刚察县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有20个乡(镇),6个国有农牧场。
据2006年底统计,湖区内有汉、藏、蒙古、回、土、撒拉等民族共10.28万人,少数民族占70%,其中农牧业人口7.85万人,非农牧人口2.4万(含城镇1.89万人),人口密度为3.05人/平方公里。
1.2气象状况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1.2.1光照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
年辐射总量在171.461千卡/平方厘米·年-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1.2.2气温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 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和-33.4℃。
青海社情民意调研报告
青海社情民意调研报告
根据近期对青海省进行的社情民意调研,以下是调研结果的综合报告。
一、社会发展情况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青海省社会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
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基本面平稳。
二、教育领域
在调研中发现,青海省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学校建设不断提升。
但仍有少部分地区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卫生与医疗
卫生与医疗领域的调查结果显示,青海省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然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以及医疗设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就业与收入状况
青海省就业形势相对较好,有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
但仍有一些劳动力待就业。
另外,调查显示工资水平在整体上有所增长,但仍有一部分民众反映收入水平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
五、生态环境保护
青海省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调研发现,该省的生态环境状况整体较好,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然而,仍有少数
地区存在着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六、民生事业改善
民生事业改善是调研的一个重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海省在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有了一定进展,但在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福利方面仍存在待改善的问题。
综上所述,青海省在经济发展、教育、医疗服务、就业与收入状况、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然而,仍需要继续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教育资源配置以及民生事业的改善,以推动青海社会民生的长期健康发展。
黄河的调研报告
黄河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黄河的流域情况、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情况,为黄河流域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包括实地考察、访谈、收集相关材料等。
三、基本概况黄河,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也是国家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跨越九个省份,流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七个省份,最后注入渤海。
总长约5464公里。
黄河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约982亿立方米。
四、生态环境1. 河流生态黄河上游多为峡谷河段,河道陡峭,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但由于长期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湿地减少,河水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失衡。
保护黄河上游的天然湿地和植被,是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
2. 水资源利用黄河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水源地,支撑着黄河流域7个省份的农业生产、工业用水和城市供水。
然而,近年来,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面临严重的供需矛盾。
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加强治理。
五、经济发展1. 农业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大。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
2. 工业黄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同时,黄河流域的工业发展也比较集中,涉及石化、冶金、化工等行业。
六、保护与发展1. 生态保护加强黄河上游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减少河流的水土流失。
搭建河岸生态护岸,加强植被的保护,推动河道生态恢复。
2.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建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采取科学的水资源节约措施,减少浪费,保障供水安全。
3. 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水平和效益。
同时,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
促进黄河流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七、结论黄河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家乡实地调研报告青海西宁
家乡实地调研报告青海西宁青海西宁是我家乡,位于中国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黄河上游,素有“天蓝、地绿、水秀、人美”的美称。
在家乡的实地调研中,我对西宁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底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调查。
下面将报告我的调研结果。
首先,西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这座城市周围山峦环绕,草原郁郁葱葱,气候宜人,空气清新。
在实地调研中,我到了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水碧绿清澈,周围山峦连绵,景色非常壮观。
在青海湖周边,还有壮丽的八宝山、神秘的珍珠湖等风景名胜。
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游玩。
其次,西宁的经济发展迅猛。
作为青海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宁在近年来发展迅速。
经过实地调研,我了解到,西宁的主要产业包括能源、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
特别是能源产业,西宁是青海省唯一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基地,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旅游业也是西宁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旅游业的规模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再次,西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西宁是青海省的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实地调研中,我亲自参观了青海省博物馆和西宁都城隍庙,了解了西宁的历史和文化。
西宁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包括藏族、回族、土族等多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艺术。
在西宁的街头巷尾,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交流。
最后,西宁的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完善,交通便捷,医疗和教育资源也日益丰富。
我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西宁的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家乡实地调研,我对青海西宁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底蕴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青海西宁作为我家乡的一部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文化魅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青海西宁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关于湟水河湿地环境污染法律治理的调研报告
关于湟水河湿地环境污染法律治理的调研报告
程兆清
【期刊名称】《小小说月刊》
【年(卷),期】2022()23
【摘要】我国经济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接踵而至的却是自然环境的恶化。
1997年迄今,我国积极深化生态文明工程建设,为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的防治战拉开了帷幕。
2017年之后,青海省面对着针对水资源的环境治理,责任愈加重大。
作为黄河上游一级支流的湟水河,对甘、青两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都蕴含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湟水河的污染问题自二十世纪末起就时有发生。
尽管青海省2005年就广泛开展了面向湟水河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然而多年来都是差强人意。
15年位于青海省的金星水电厂在旱期引起了湟水河跨省界的水污染事件,即违规开闸放水,使得青海省环境工作遭受责难与质疑,同时与下游甘肃省产生矛盾。
跨区域污染的发生并非偶然,在此之后必须要探求湟水河环境治理的突破口。
本文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湟水河湿地进行调研,对湟水河湿地污染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湟水河湿地目前治理污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关于如何以法律手段治理湟水河湿地污染的方法。
【总页数】3页(P0019-0021)
【作者】程兆清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2
【相关文献】
1.河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调研报告
2.西宁市北川河、湟水河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施工
3.水权实践的思考和措施——新疆塔里木河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4.基于博弈理论的湟水河跨界水污染治理困境及消解研究
5.请爱护我们的湟水河——关于湟水河污染与治理现状的分析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调研基本情况1.1 调研背景分析随着青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青海河湟民俗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在青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青海在长期封闭和自我发展中保持了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河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极高,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现已成为青海旅游市场上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之一。
在河湟民俗文化体验中,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而是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体验,并给消费者留下难以忘去的愉悦记忆,消费者消费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在消费过程中的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也必然走向体验的大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旅游者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满足于得到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而是希望参与到消费活动中,亲身经历产品消费的全过程,获得体验的经历,旅游体验是这种特定的体验活动是旅游者一系列特定体验活动的产物。
在一个特定旅游地花费时间来游览参观所形成的,是由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综合体,这些因素包括个人感知,地方印象以及所消费的产品等。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出游的动机都是以追求心神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快乐的休闲游憩,体验不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为目的,为旅游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河湟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
1.1.1 调研目的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者也越来越感性化、个性化、情感化。
其需求重点已由追求实用转向追求体验,作为重要的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及其他活动场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
借助旅游这样一种轻松、自然、深受人们喜爱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们走进青海河湟地区,了解丰富多彩的河湟民俗文化。
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民俗文化需求,为青海河湟地区的旅游业作出贡献,增进全国各族群众对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而旅游者正是需要通过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河湟民俗文化的了解、认知、参与过程,获得对旅游目的地河湟民俗文化的体验。
1.1.2 调研意义通过对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体验,深入分析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在现代市场消费中逐渐成为人们认可和接受的一种民俗文化行为,游客可以以自己个性化方式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的体验方式,能够给旅游者更深、更个性化、更独特的体验而具备青睐。
全面、客观的认识旅游的影响,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旅游对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给社会、自然带来的影响。
1.2 调研时间与对象调研时间:2017年3月1日~3月10日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省内各界社会人士1.3 调研方法(1)调查地点:校园及海棠公园(2)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
通过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小组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50份。
2 调查步骤及实施情况此次调研活动的步骤如下:第一选题,首先确定了以关于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的调研报告的课题。
题目选定之后,先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这个概念比较笼统,但这一工作将为我们以下阶段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他会使下一个工作更加有序,更加有理。
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列出提纲,然后向指导老师咨询。
第二明确对象,研究内容确定后,着手调查,对在校学生及省内各界社会人士进行调查。
第三设计调查问卷,针对课题设计有关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集与课题有关问题。
第四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我们共有50份问卷,两人分别发放12份,两人分别发放13份,请他们答完问卷后并收回问卷,回收率为100%。
第五收集资料,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大量的阅读关于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的资料。
第六研究设计,列出提纲,进行扩充分析第七进行数据分析,对得来的数据分析进行统计,并用统计方法整理出概况,发现问题,提出改正问题。
第八分析资料,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小组发放了50份问卷,回收率100%。
通过对回收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进行精益求精,去虚存真对得来的数据进行了筛选,力争获得正确的结论。
我们小组制定、打印、发放问卷并回收问卷。
将得到的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3 调研数据统计分析(按百分比;%)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50分问卷,回收率100%。
在此次发放的问卷中,女性比例占多,占总比例的82%,男性比例占18%,年龄平均在21~40岁之间,职业是学生的人数占84%,月收入为2000元以下的占总比例的68%,文化程度在高中或大专的占68%。
我们将此次调查的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作出了详细分析,分析数据如下:表3-1 关于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的调查统计分析表3.1.1 男女人数数据分析在本次调查中男性占18%,女性占总人数的82%。
3.1.2 受访者的年龄数据分析本次调查中20岁以下年龄阶段的人数占34%,21~40岁年龄阶段的人占66%,41~60岁和60岁以上年龄阶段的人占0%3.1.3 受访者的月收入数据分析在本次调查中月收入为2000元以下的人数占68%,2000~3000元的人数占16%,3000~5000元的人数占12%,5000元以上的人数占4%3.1.4 受访者的学历数据分析在本次调查中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人数占22%,高中或大专的人数占总比例的68%,本科的人数占8%,硕士及以上的人数占2%。
3.2 调查典型问题分析3.2.1 受访者的客源地数据分析在本次调查中青海省内的人数占68%,青海省外的人数占32%。
3.2.2 受访者到过青海河湟地区的数据分析在对到过青海河湟地区的哪些地方的调查中发现到过西宁的人数占15%,到过互助县的人数占25%,到过大通县的人数占10%,到过乐都县的人数占20%,到过湟中县的人数占总比例35%,到过湟源县的人数占10%,平安县的人数占5%。
所以要加强对民和县的宣传,提高旅游品牌。
3.2.3 受访者到过河湟地区的数据次数分析在此次对来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前,您比较感兴趣的六大世居民族的调查中汉族的人数占15%,回族的人数占10%,土族的人数占20%,藏族的人数占总比例的25%,撒拉族的人数占10%,蒙古族的人数占20%。
由此而知,对藏族感兴趣的人数最多3.2.4 受访者在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时,参与的民俗文化活动的数据分析在此次对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时,参与的文化活动调查中民间手工艺术的人数占32%,民间口头传承艺术的人数占20%,民间歌舞的人数占8%,民间竞技体育的人数占28%,饮酒文化的人数占10%,茶文化的人数占2%。
由此而知,对民间手工艺术感兴趣的人数较多。
3.2.5受访者在青海河湟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非常感兴趣的数据分析在此次调查中,对青海河湟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非常感兴趣的数据分析中,非常同意的人数占22%,同意的人数占48%,一般的人数占28%,不同意的人数占2%4 调查结果综合分析4.1 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存在的问题4.1.1 对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的挖掘研究不够受人才、资金等制约,对河湟民俗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够大,河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利用率不高,许多景区景点的旅游项目还处于待开发状态,有些重要内容面临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境地。
有些虽然进行了挖掘,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
同时,在挖掘人文资源、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民族民俗文化内涵以及旅游商品开发方面较滞后,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缺乏配套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小,综合效益低。
4.1.2 民俗文化和旅游尚未形成有机结合厚重、多样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是发展旅游经济难得的宝贵资源,但目前青海河湟地区对这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还停留在粗线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地将民俗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走出一条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如旅游景区对自身民俗文化挖掘不够,景区内展示地方民俗文化不充分,大多数景区还未设置相应展示当地和景区民俗文化的场所。
同时景区内不同程度存在讲解不完善、对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讲解不到位的现象。
4.1.3 河湟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刚刚起步旅游市场体系建立尚未完善,没有形成有效运转的市场分工合作体系,没有形成有效关联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尚未成,规模产品不够成熟,缺乏体验的吸引力,使来青海河湟地区的游客不能很好地体验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
比如民俗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要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集中度要高、民俗文化旅游并联性要强等还不具备。
到目前为止,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主体尚未确定。
4.1.4 旅游行业创新不够,缺乏对新载体的应用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放程度较低。
使来到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的游客不能在晚间很好的体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
同时,各县、区的曲艺演出一般以村社为单位,规模小,属自娱自乐,向游客展示的机会少,无法获得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1.5 旅游宣传促销手段滞后青海河湟地区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也蕴涵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长期以来,青海河湟地区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总体水平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发展趋势,同时,青海河湟地区多年来一直是以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主要特色,多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地、深层次地开发利用,没有转化成有吸引力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民俗文化含量不高,缺乏鲜明的民俗文化特征,不能满足旅游者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
对国内外游客的不同旅游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促销宣传活动相对较少,宣传促销手段比较单一,宣传促销人才紧缺,使旅游宣传促销难于出新、出彩。
同时,在旅游产品包装策划宣传时,没有把周边区县产品很好地融入组合包装,形成有机整体,客源共享度低。
为旅游者提供的消费产品层次低、种类窄、民俗文化内涵不多、民俗文化附加值明显不足,没有可以延续到旅游之后的民俗文化产品,至今无法提供更多层次、更有现代民俗文化产业特点的消费产品。
比如应该加强青海河湟地区的民间手工艺术、民间歌舞、民族文化等,使来到青海河湟地区的旅游者能够了解更多的河湟民俗文化。
4.1.6 缺乏创意,不能满足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由于财力有限,投资不足,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较薄弱,旅游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配套。
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环节相对薄弱,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不够,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游客人均消费低。
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不能满足旅游者对河湟民俗文化的需求,尤其在旅游旺季,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的问题更加突出,难以适应旅游大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需要政府层面的政策性支持,全方位大力推动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