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湟文化
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讲课稿
河湟文化导游词创编湟中县河湟文化博物馆导游词创编有一句广告词说:心随我动,沟通无限,那我与在座各位朋友的沟通就从我的自我介绍开始。
我姓李,木子李。
主要性格就是热情、豪爽,所以说在这几天的游览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和要求的话就尽管提出来不要客气,只要你的要求是在合理而可能的情况下,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你解决。
那大家看看此时此刻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旅游车,它呢就是我们师傅一个流动的家,当然师傅也很喜欢它,我想说的是,在大家离开我们美丽的家时一定要做个潇洒状: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好,在这里呢祝大家玩的开心,吃的尽兴,把我们的热情带回你的家乡!那么讲了这么多就是希望我们在座的朋友拿出你们的热情来,积极地融入到此旅行中去,从现在开始我将履行导游职责,尽职尽责的做好这次导游工作。
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湟中县地处湟水中游而得名,境内丘陵谷地交错,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90%。
自元代起,现代汉、藏、回错居的格局就基本形成。
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异彩纷呈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不少原有的文物因为失去使用价值而离人们的视线越来越远。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博物馆最突出的文化——河湟文化。
河湟文化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自古以来,我国从华夏到汉唐,乃至元明清时代,都将黄河流域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古人将黄河源头看作是圣洁而又遥远的,李白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慨叹。
纵观河湟文化在黄河流域古文明中的地位,将黄河流域分为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比较:即青甘地区的河湟文化;今宁夏、内蒙古地区的河套文化;今陕西、河南等地区的中原文化;今山东地区的齐鲁文化。
河湟文化是上述黄河流域四大传统文化中的源头文明化的重要标志,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三大传统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以河湟地区上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湾出土文物为例,当地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从新时期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墓葬共1730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器近2万件,这是其他地区所无可伦比的。
湟源排灯
青海省湟源县排灯起源于18-19世纪世纪的清代中期。
据传湟源排灯形式多样,有长方形、卧桥形、梅花形、扇子形、立柜形、图4 湟源排灯制作[5]排灯有长方形,大都是长2尺、宽1.5尺方格的纱窗组成,大都五格两面,共十格,长约丈余,画面绚丽多彩,栩栩如生。
湟源排灯的制作工序先是先制作框架,将传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雕刻在木制框架上,这一工序由鲁班式的能工巧匠承担,因为它是排灯的骨架。
框架制成后,上面蒙纱,并根据不同架形,绘制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神话故事等画面。
最后就是内置蜡烛,进行艺术的排列和组装,使单个的排灯具有整体的艺术效果和主体思想。
[1]4传承价值实用价值湟源排灯在悬挂式的基础上,对传统排灯进行了艺术革新,在传统与现图5 湟源排灯制作[6]实、民俗与民风的勾勒中,将触角伸向市场,各种立柜式、中堂式、屏风式、影壁式等排灯装饰在客厅、餐厅、门厅、会议厅,使湟源排灯从公益性、开放性的公共场所,走进了千家万户,为排灯之乡打下了坚实牢固的发展基础。
[3]收藏价值湟源排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充分体现了湟源排灯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3]旅游价值湟源县地处夏都西宁文化圈和青海湖文化圈的连接点。
所以大力推图6 湟源排灯图案[7]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湟源县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
因此,以湟源排灯展出带为干线,建设湟源排灯之乡为文化长廊,开辟以湟源排灯示范园为基地,使湟源排灯作为传统文化资源来吸引和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又可以通过旅游业来保护、保存、传播、影响湟源排灯,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建设良性的旅游文化环境,更有无可比拟的经济价值。
[3]研究价值由商贸店铺的广告灯箱演化成排灯,实际上记载了湟源县由“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青藏高原冠名十六古都”一路发展起来的商业文明史。
由此可见,湟源排灯是商贸文明多元化的产物,有着可取的研究价值。
河湟文化心得
河湟文化心得再壮丽的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会烟消云散,但人类生活的印迹,却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给后来者留下记忆,虽说已褪去了最初的鲜活,但从人们的坚持和呵护里,我们明白了这就是传统。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出包括地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河湟文化作为青海东部黄河河谷地区和湟水流域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地域文化,在青海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中非常重要。
研究河湟文化资源及其特点,做好河湟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工作,是发展具有青海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青海道沿线,人们生活的记忆多与这条丝道上生产、生活技艺的交流、传承有关,如若把这些记忆展示开来,那么青海道百姓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便会从悠远的时光中流淌而来,流入我们的生活,进入我们的未来。
湟源排灯历史悠久,起源于清代中期,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的丹噶尔古城,是一种民间灯彩艺术。
据说,当时城内的街市商家为了在夜间招揽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牌灯箱,在箱内点燃蜡烛,挂在商号大门上,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广告灯箱。
后来,这种广告灯箱逐渐发展成有底座、有图案,且形式多样的排灯,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品。
据记载,清政府在丹噶尔设立抚边同知时,在元宵节期间就展出了大量的过街排灯。
民国初年,排灯的发展步入鼎盛时期。
那时的元宵之夜,古城内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所有的排灯被点亮时,街道流光溢彩,绚烂迷人。
湟源排灯的形状多样,有长方形、梅花形、扇子形、椭圆形等,大小不一。
其制作工序十分讲究,首先要选用上好的木料制成框架,接着在框架上蒙纱,并在上面绘制出历史人物、神话典故、山水花鸟等图案,最后是内置蜡烛,进行艺术的排列和组装。
如今,湟源排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还培养出一大批排灯制作传承人。
人们对排灯进行了创新和改良,如在形式上增添了落地式排灯,在艺术表现上,除了绘画,还增加了堆绣、刺绣、剪纸等内容,使其更具观赏性。
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九
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九作者:马晓晨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21期文化是一种符号,印证着历史的印痕。
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时空隧道永久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的宝。
然而,当寻根文化的守望者们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文化的根脉时,却发现地域文化显得那么苍白,似乎文化价值受到了现代精神的冲击,以至于在一个大区域尘封已久,或者说孤芳独赏。
然时至今日寥寥无几的寻根者们依然矗立在历史文化的故垒上守望着,试图抛开泥沙绽放其固有的辉煌和灿烂。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河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河湟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自古以来是河西雄关三河要塞。
六千多年的烽火烟尘,涅槃重生,这里已经是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的前沿,是民俗文化极其丰富的宝库,是河湟地区文化旅游的景观画廊……让我引领,走进民和——序言台湾作家席慕容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更是歌道:“我心中有一首歌,歌中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这是一种乡愁,更是一种文化。
当我们唱着歌子,故乡的情感自然流露,守望的家园醇如烈酒时,我们欣慰,我们拥有河湟宝地,魅力民和。
这是一块高天厚土,这里自古就是隶制边疆。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约6000年前,先民已在此繁衍生息。
汉魏时为河西雄关之三河要塞,历来为兵家屯兵镇守之战略要地。
秦汉以前为羌人居地,西汉时纳入中央政权版籍,设郡建县,金城郡治(允吾,读铅牙)就设在今民和下川口一带。
魏晋时期,在今中川、官亭一带设白土县。
北魏在今古鄯北古城设金城县,后改为龙支县。
宋为河湟吐蕃唃嘶啰地方政权辖地,后隶于西夏近百年之久。
元隶于西宁州,明属西宁卫,清辖于碾伯所。
民国19年(1930年),将乐都县属峡(老鸦峡)外二十一堡、循化县属北区六大社、李土司所管辖享堂、史纳、马场垣、李二堡及杏儿等地划出建立民和县。
走进河湟文化
走进河湟文化湟水河又名西宁河,指流经西宁城北的黄河重要支流。
当春夏之际,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宁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遂河水骤涨,波涛汹涌,故称“湟流春涨”,为西宁古八景之一。
湟水河是高原人生命一代代获得延续和繁衍的摇篮,又被称为“母亲河”,当地百姓称之为“生命之水”。
早在四、五千年前,高原人民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湟文化。
湟水河在四季的欢歌里挥洒着雪白的浪花,不因寒冷而调零,铸就了高原人坚强的性格。
这条河流又似一条银白色的哈达,赐予高原人幸福和吉祥。
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个支流,是黄河的一级支流。
流经湟源、湟中、西宁、平安、互助、乐都、民和,省内长349公里,在兰州达川西古河嘴入黄河,全长370公里。
干流省内流域面积1610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1.6亿立方米,年输沙量0.24亿吨。
干流人口29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57%,耕地面积44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9%。
两岸山峦重迭,峡谷与盆地相间分布。
巴燕峡、湟源峡、小峡、大峡、老鸦峡和湟源、西宁、平安、乐都、民和等盆地,一束一放,形成串珠状的河谷地貌。
湟水谷地与龙羊峡以下的黄河谷地合称为河湟谷地。
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是青海开发较早的地区。
湟水干流地区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该流域内集中着青海省近三分之二的人口。
也是工农业最集中的区域。
湟水河包括支流大通河的总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其中85.7%的面积在青海省境内。
湟水由青海入甘肃后,向东南流经兰州市红古区与青海省民和县和甘肃省永靖县之间,至兰州市西固区的达川,注入黄河,史称金城河。
湟水在甘肃境内长73公里。
清代西宁诗人张思宪有诗赞道:“湟流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杨拂烟。
把钓人来春涨满,溶溶分润几多田?”若漫步湟水岸头,纵目四望,只见长虹卧波,岸柳倒映,公路如砥,高楼似林,良田漠漠,渠道纵横。
参观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馆,写出参观日记
参观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馆,写出参观日记今天,我和我们三队去游览xx博物馆,我们每个人都要当小小讲解员,我讲的是梨。
梨园的位置为紧邻城门门楼左侧。
大家看,映入我眼帘的就是宏伟壮观的梨园的石门。
先看着一对卧兽纹石门墩,门墩的狮子呈爬卧状,时刻保护着梨园的安宁。
上面还有铭文记载,泰定元年也就是公元1324年建立,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梨园的年代沿用时间是比较长了。
我们再来看这个精美的石门洞。
两侧门框正面由上到下共雕刻有十六只活灵活现的狮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间群狮图。
山间生满古树,十六只狮子出没其间,有的嬉戏玩耍,有的树下休息,有的出入山林等等,形态各异,活灵活现。
内侧双面各雕三图,相应对称,即花石昆虫图、鱼蟹图、山石花卉图。
向上看,在它的门楣上有浮雕人物图案。
中间雕刻有五只蝙蝠,周围还有祥云点缀,围绕着一个变形的寿字,寓意为好运当头五福临门,左图取自于《三国演义》,故事名为“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右图的故事取自于大家耳熟能详的“苏武牧羊”的故事。
梨园门楼两侧石对联为:“国史流芳赐酒之恩荣如作,家风继美连珠之作述依然”。
这些精美的石雕艺术也堪称是艺术中的精品。
然后我们去参观了,八水绕长安的展示图。
等,参观完后,我们和二队汇合聚餐。
然后我们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关于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馆的参观日记
关于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馆的参观日记海东市河湟文化博物馆,展示海东地方文化,是海东文明的重要标志。
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的河湟文化博物馆是集文化旅游、休闲、参观、教学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
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河湟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了解河湟古都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变迁。
在博物馆的三楼,是海东地方文化的全景模拟和详细介绍,主要有河湟民俗文化区、唐蕃古道古朴遗风区、古人河湟居住区、历史文化名人区等几大板块。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建筑、能听到动人的故事、亲眼见到有名的历史文物,感受到河湟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人民的智慧。
河湟文化博物馆主要有四大部分组成。
一楼是河湟文明起源与青海历史文化主要介绍河湟地区的文化发展历史、文化现状等情况,其中介绍最多的是河湟民俗文化,向游客展现了河湟民族的热情好客、勤劳智慧的精神,还有亲切、真诚的待客礼节。
二楼的唐蕃古道古朴遗风,介绍了在河湟地区古老的高原丝绸之路上唐蕃古道的遗风,以及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产生的世界最长的风情万种的彩陶,其中颜色艳丽、品种繁多的丝绸是世界瑰宝,令人着迷,品种复杂、精美华贵的毛皮和藏饰品,让人眼花缭乱,而那悠远的历史更是耐人寻味,那一块块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汗水的石头,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书写着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
在一楼还有土族婚俗、河湟农牧业生产工具等展厅,展示了河
湟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和农牧业发展的历史。
这次的参观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河湟文化和历史。
河湟文明河洛文明观中文明齐鲁文明
河湟文明河洛文明观中文明齐鲁文明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
”黄河文化具有丰富内涵从空间分布上看,黄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黄河文化包括今天黄河干流流经的九省区,即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四川、山西、山东。
而黄河在历史上改道频繁,干流曾流经的区域范围更为广大,广义的黄河文化还应包括北京、天津两市以及安徽、江苏两省。
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难以从单一向度总结其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从考古学文化、区域文化和文化属性三个方面分别予以阐述。
从考古学文化上看,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最为发达。
由于绵绵黄河水的滋养,肥沃黄土的承载,加以适宜的气候,黄河流域非常适宜人类生存,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旧石器时代文化见证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展现中华民族迈向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黄河文化可分为上游的萨拉乌苏文化、水洞沟古文化等旧石器时代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跨越中下游的西侯度文化、蓝田文化、大荔文化、匼河文化、丁村文化、灵井许昌人文化遗存等旧石器时代文化,老官台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下游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
从区域文化上看,以中原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最为厚重。
黄河文化包括黄河上游的河湟文化、陇右文化、河套文化,黄河中游的三晋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
大约5000年前,中华文明的胚胎在华夏大地各处萌生,恰如“满天星斗”,但由于种种原因,诸如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都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中。
只有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的中原腹心河洛一带,文明的胚胎在适宜的环境中得以萌芽、抽枝、开花,呈向心结构的中华文明的“重瓣花朵”,凭借中原地区花心的不断绽放而得以盛开,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独领风骚。
青海河湟调查报告
1 调研基本情况1.1 调研背景分析随着青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青海河湟民俗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产品,在青海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青海在长期封闭和自我发展中保持了较为完整的、独具特色的河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价值极高,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现已成为青海旅游市场上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之一。
在河湟民俗文化体验中,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或服务,而是为消费者提供最终体验,并给消费者留下难以忘去的愉悦记忆,消费者消费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在消费过程中的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体验。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也必然走向体验的大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旅游者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满足于得到优质的商品和服务,而是希望参与到消费活动中,亲身经历产品消费的全过程,获得体验的经历,旅游体验是这种特定的体验活动是旅游者一系列特定体验活动的产物。
在一个特定旅游地花费时间来游览参观所形成的,是由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综合体,这些因素包括个人感知,地方印象以及所消费的产品等。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出游的动机都是以追求心神的宁静,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快乐的休闲游憩,体验不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为目的,为旅游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河湟民俗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
1.1.1 调研目的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者也越来越感性化、个性化、情感化。
其需求重点已由追求实用转向追求体验,作为重要的青海河湟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及其他活动场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
借助旅游这样一种轻松、自然、深受人们喜爱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们走进青海河湟地区,了解丰富多彩的河湟民俗文化。
可以满足旅游者的民俗文化需求,为青海河湟地区的旅游业作出贡献,增进全国各族群众对青海河湟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而旅游者正是需要通过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河湟民俗文化的了解、认知、参与过程,获得对旅游目的地河湟民俗文化的体验。
讲述河湟文化 简报
讲述河湟文化简报篇一哎呀,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这神秘又迷人的河湟文化!河湟文化那可是咱这片土地上的璀璨明珠啊!你要问为啥?且听我细细道来。
先来说说河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民间歌舞。
那欢快的旋律,灵动的舞姿,就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让人看了心里美滋滋的。
就拿“花儿”来说吧,“花儿”可不是真的花哟,而是一种民间歌谣。
“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这一句句质朴的歌词,唱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演唱者们站在那山头上,扯开嗓子,歌声能传遍整个山谷。
你说,这能不让人陶醉吗?再讲讲河湟文化中的传统技艺。
那些精美的刺绣、剪纸,简直让人惊叹不已!就像仙女用魔法变出的宝贝一样。
每一针每一线,每一刀每一剪,都饱含着匠人们的心血和智慧。
那细腻的纹路,生动的图案,难道不是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吗?还有那独特的建筑风格,土族的庄廓院、藏族的碉房,就像是大地母亲怀抱中的温暖港湾。
它们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房子,更是承载着家族传承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河湟文化为啥能传承至今?还不是因为咱老百姓对它的热爱和坚守!我们要把这些宝贝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河湟文化。
那我们能做点啥呢?得多举办文化活动,让年轻人也参与进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还要加强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不能让这些手艺失传咯!总之,河湟文化就是咱的根,咱得好好珍惜,让它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篇二嘿,大家!今天咱们要走进河湟文化的奇妙世界,感受它的独特魅力!你知道吗?河湟文化就像一部丰富多彩的历史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先瞧瞧河湟地区的饮食文化吧!那香喷喷的手抓羊肉,咬上一口,鲜嫩多汁,仿佛在舌尖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还有那热气腾腾的青稞面,吃起来爽滑劲道,就像和老朋友重逢,亲切又满足。
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味馈赠吗?再说说河湟地区的民俗活动。
每年的重大节日,那热闹的场面简直让人热血沸腾!人们身着盛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舞龙舞狮的队伍浩浩荡荡,那威风凛凛的样子,不就像战场上的勇士吗?还有那热闹的庙会,各种小玩意儿让人眼花缭乱,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笑声回荡在大街小巷。
《河湟历史文化通览》:追寻悠久文明 (序言)
《河湟历史文化通览》:追寻悠久文明(序言)作者:金长华来源:《新阅读》2021年第11期一个人可以遗忘很多东西,但有些是绝对不能忘记的,那就是民族的历史、民族的精神,以及给我们自己提供了自由生存的空间与和谐相处的土地,以至与之相影相随的文化。
高原金秋的河湟绚烂、甜酥、丰盈且厚重。
《河湟历史文化通览》一书在空间和时间上全方位地展示了河湟地区古羌人、小月氏、吐谷浑、匈奴人、吐蕃、鲜卑人等古代族群的起源与分布、活动状况。
同时,也介绍了汉、回、藏、土、撒拉、蒙古族等现代民族的来源及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基本生产生活状态,集历史性、知识性、文化性、可读性融为一体。
这既是一部河湟历史文化的地方史籍,也是一部有关河湟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
河湟地区山川壮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
这一切都得益于河湟大地的滋润和赐予。
考古发现,约三万年前,我们的先祖就此繁衍生息,从事渔猎生产。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先秦以前,这里为羌人故地,《后汉书·西羌传》有“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的记载。
西汉以后,随着戍边屯田的需要,汉宣帝准后将军赵充国《屯田奏》:“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当时河湟地区生态优美,河谷纵横,林海莽莽草木葱茏。
对此,古人形容为“松篁其间,宛若荆楚”,河湟地区成为农牧兼有、物产颇丰的富庶之地。
隋唐以后,历代王朝为巩固西北边陲,注重经营河西、河湟地区,持续不断地实行屯田戍边和移民实边,由此,中原汉族不断移人,并与当地各民族逐步融合,尤其元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央王朝以后,初步奠定了青海六个主要世居民族的基本格局,经明清两代固化稳定至今。
西汉张骞通西域之前,已有人沿着河湟地区的羌中道(亦称青海道)前往西域。
张骞通西域后,青海道作为丝绸之路之辅路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学者曾统计过,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近30%的岁月因河西走廊战乱频繁,导致丝绸之路阻行,中原与西域各国的使臣、商贸往来,都须经青海道绕行。
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八——乐都篇(下)
青海湟水流域历史文化追忆之八——乐都篇(下)没有文化,历史上不会有永存的事物。
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的宝。
当下,正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刻,却遭遇了现代精神的缺失,这已经是尽人皆知与不容回避的事实。
而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最精致也是最重要的精神现象,正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中溃不成军,处于坚难的境地。
尽管如此,有良知的知识精英们仍然在坚守着。
每个地域有此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
乐都处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行政区划中的县制一直延续至今,这在青海是一个独特现象,而且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被世人淡忘了。
乐都值得关注。
认识乐都的第一站应该是5000年前的彩陶文化。
在柳湾挖掘的1500多座墓葬中,出土的陶盆、陶罐等生活用具约30000余件,其中彩陶17000件,其数量之多,形式之丰富,造型之考究,堪称中国彩陶之最。
谁要把这一伟大的历史事实说成是先民们的一种偶然选择,一定是不负责任的。
这一历史事件至少说明,在距今3000至5000间,乐都是河湟流域甚至在整个青海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时下也是如此。
认识乐都的第二站应该是西汉。
西汉初年,汉军进入河湟地区,在湟水流域设置护羌校尉,是护羌校尉驻军屯粮的军事重镇。
汉代以后,随着河湟地区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乐都一度成为河湟地区乃至西北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中枢。
认识乐都的第三站应该是东晋“十六国”时期。
公元392年,后凉进据湟水流域,凉主吕光设乐都郡。
公元399年,河西鲜卑秃发部在河右崛起,进入河湟,建立地跨河湟、河西的凉国(史称南凉),即以乐都郡城为都城,并开馆设立儒学。
随后,南凉又大兴土木,大规模扩建城垣,修建宫苑街区,使乐都成为河湟第一重镇。
认识乐都的第四站应该是唐朝。
唐初,在乐都设陇右道,监察陇右、河西、河湟地区21州府。
后又设鄯州都督府,督领兰、河、廓、鄯等4州军政事务。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设置陇右节度使于鄯州,领秦、河、渭、兰、临、洮、成、岷、叠、宕、廓、鄯等12州军政,鄯州一跃成为西北地区的军事政治中心和商贸城市。
青海湟源
青海湟源: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之地(组图)喜欢大字小字位于青海省| | 2010年01月28日14:31民俗文化,依附着民众的生活、情感与信仰,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重要体现。
湟源,这片曾经是西王母巡游牧驻的热土,在千年的风雨沧桑中孕育和积淀了厚重而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
湟源,展现青藏高原民俗文化的灿烂画卷湟源,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省会西宁40公里。
这里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合部,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相交,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融合,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
这里还有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茶马互市,谱写了民族团结华彩乐章的唐蕃古道,沟通中西贸易和文明的丝绸南路在这里蜿蜒穿越,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动人佳话。
湟源美景千百年来,这里是内地通往西部牧区的交通要隘。
如今,青藏铁路、109、315国道及西倒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湟源又成为通向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门户和青藏旅游线上的“第一站”。
湟源是西王母故里。
据专家考证认为,境内的日月山是昆仑神话中的昆仑山,宗家沟石窟群是西王母石室,大华中庄卡约文化遗址为西王母时期文化遗存,湟源是昆仑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三千多年前西王母的主要巡游牧驻地和西王母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湟源是茶马商都。
湟源为古丝绸之路要塞,唐蕃古道驿站。
盛唐时在日月山设立了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茶马互市,到明清时湟源丹噶尔古城成为西部著名的贸易集散地,堪称“茶马商都” 、“小北京” 。
湟源是军事重镇。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湟源军事重镇的历史地位,从西汉以来,这里就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历代王朝修筑城堡,设置军事据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遗存的西汉至清代的20余处古城堡及军事遗址,充分展示出湟源地区波澜壮阔的军事画卷。
湟源是宗教胜地。
湟源境内分布有20余座寺院和70余座庙宇,这些寺院庙宇也是各种文化交融的产物。
诸多的寺院庙宇将儒、道、佛为核心的汉文化,藏传佛教为核心的蒙古藏文化和伊斯兰教为核心的回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青海河湟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青海河湟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周末老师组织班级的同学大家一起去青海河湟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十分宏伟壮观,非常漂亮。
讲解员以她渊博的知识,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河湟文化?怎样彰显文化特色?为河湟文化保护传承与挖掘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路径举措。
并倡导广大少年儿童和全体教师,要实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好市民,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次去河湟文化博物馆,我收获颇多,我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珍爱我们现在的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努力学习做德才兼备的学生。
早日成为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圆梦人。
河湟文化博物馆的历史背景介绍
河湟文化博物馆的历史背景介绍河湟文化博物馆,那可是一座装满故事的宝藏之地。
你知道河湟地区吗?就像一个大舞台,各个民族在这儿共同演出了一部千年大戏。
河湟地区就像一条彩带,蜿蜒在祖国的大地上,串起了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
而河湟文化博物馆呢,就像是一个装满这条彩带记忆的百宝盒。
这个地区的历史可悠久啦。
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就像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打猎的打猎,种地的种地,慢慢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这种文化可不是单一的,它像一锅大杂烩,但是是那种特别美味的大杂烩。
有汉族的文化元素,也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精髓融合在里面。
这就好比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每个民族都带着自己独特的乐器,一起奏响了河湟文化这首交响曲。
河湟文化博物馆就像是这交响曲的乐谱集。
走进博物馆,你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
里面的展品各种各样,每一件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时光胶囊。
比如说那些古老的陶器,它们的纹路就像是大地的指纹,记录着过去人们的审美和生活习惯。
这些陶器难道不像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悄悄话吗?它们默默地诉说着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如何制作工具,如何生活的。
再看看那些传统服饰的展示,哇塞,真是太漂亮了。
各种颜色搭配得恰到好处,就像彩虹落在了衣服上。
这些服饰反映了每个民族的特色和喜好。
这就好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个性签名,而服饰就是他们最亮眼的展示。
回族的白帽、藏族的藏袍、土族的七彩袖,每一件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你看到这些服饰的时候,难道不会惊叹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吗?河湟地区在历史上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它就像一个文化的十字路口,东来西往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
这和我们在菜市场看到的情形有点像呢。
不同地方的人带着自己的特产来交换,在河湟地区,各个民族也是带着自己的文化特色相互交流学习。
这种交流就像水流汇聚成河一样,不断地丰富着河湟文化的内涵。
博物馆里还展示了很多河湟地区的传统技艺。
像刺绣,那些细密的针脚就像蚂蚁在布上排兵布阵,绣出的图案栩栩如生。
河湟文化博物馆介绍
河湟文化博物馆介绍
河湟文化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新宁路。
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
方米,总投资6000万元。
一层为基本陈列展厅,二层为学术报告厅,三层为数字影院。
整个博物馆以河湟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为背景,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资料,介绍了河湟地区的历史、人文、宗教、民俗和民风。
一层基本陈列展厅内展出了河湟地区从史前到近现代的历史文物。
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的石器、陶器、铁器、铜器等生产工具;唐朝至民国时期的金银器、铜镜、银锭等生活用具;宋元时期的铜灯;明代的金盘和元代的银锭;清代的铜佛像和银佛像等宗教用品;以及民国时期的生活用具。
二层学术报告厅内展出了有关河湟文化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有历史名人王莽篡汉、李雄起义、张鲁政权建立、曹操东征张鲁、张鲁部众归降等重大事件,以及著名人物的文物和图片资料。
—— 1 —1 —。
参观河湟文化博物馆写观后日记
参观河湟文化博物馆写观后日记
20xx年2月8日,妈妈和我去成都参观河湟文化博物馆。
河湟文化博物馆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等部分组成。
我们先去了陈列馆,共有5个展厅:
远古家园、王国剪影、天地不绝、千年绝唱、解读金沙。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金沙遗址的介绍: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
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的文物。
陈列馆再现金沙时期人们的生态环境、生活场景、宗教祭祀方式等。
同时,展示古蜀文明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知识和金沙遗址发现的数千件各类精美文物,这批精美文物美轮美奂、造型奇绝、工艺精湛,会让观众对远古先民伟大的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水平震惊和叹服。
特别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金沙太阳神鸟”。
金饰是古代先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看了这些,我迫不及待的马上进去看。
看完了陈列馆我觉得陈列的大象牙最好看,因为只有成年的大象才有象牙,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象牙,象牙很长很大,我们怕象牙被腐蚀掉,现在用药水保存起来。
同时我觉得我们的先人做的金器、玉器、石器、铜器非常的精致美丽,他们非常的聪明,我是他们的后人,我感到非常的骄傲。
参观河湟文化博物馆写观后日记30o字
参观河湟文化博物馆写观后日记30o字高兴。
远远看去一栋庄严宏伟的大楼竖立在我们的面前,我深呼吸,闻到了一股浓厚又古老的气息,仿佛又回到了古代。
这些气息不是来自里面的国宝吗?我带异常激动心情进入了博物馆的展厅,刚进到展厅,我吓了一跳,展厅里文物一件件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在展厅里没有人喧哗。
打闹,只有照相机和安静的人们在慢慢的观赏它们的美丽,虽然它们常年沉睡于土里,但他们的色泽和光华是泥土掩埋不了的。
要不然它们不会被我们发现,更不会出现在展厅里。
第1个是介绍XX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XXX各族人民时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还有定期举行的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有传承性、民众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
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本馆所展示XXX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
第2个是介绍三件文物都是国家珍贵文物,其中亓北古剑为国宝,三件文物都够得上重器之称。
三件珍贵文物重在于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科研价值,代表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工艺水平。
闪耀着历史之光、民族灵魂之光、先民智慧之光、中华文化底蕴之光。
本厅展示的三件文物,为XXX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第3个是介绍XX先民自各个时期移民而并未繁衍发展,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海岛移民文化。
汉代的开始,随着中央封建统治不断加强,或有将士挥师南下。
开疆拓土。
或有逐客万里披荒,开启文明。
更有XX名士巍然崛起,彪炳古今,创造了瑰丽奇特的XX 人文历史。
近代以来,XX得风气之先,浓郁的海洋气息和异域风情弥漫在XX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英雄主义精神更是激励XX人民奋斗的动力。
第4个是介绍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XX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较为丰富的文物宝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河湟文化湟水河又名西宁河,指流经西宁城北的黄河重要支流。
当春夏之际,湟水上游冰雪消融,水源充足,流至西宁西郊河、北川河、南川河先后注入湟水,遂河水骤涨,波涛汹涌,故称“湟流春涨”,为西宁古八景之一。
湟水河是高原人生命一代代获得延续和繁衍的摇篮,又被称为“母亲河”,当地百姓称之为“生命之水”。
早在四、五千年前,高原人民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湟文化。
湟水河在四季的欢歌里挥洒着雪白的浪花,不因寒冷而调零,铸就了高原人坚强的性格。
这条河流又似一条银白色的哈达,赐予高原人幸福和吉祥。
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一个支流,是黄河的一级支流。
流经湟源、湟中、西宁、平安、互助、乐都、民和,省内长349公里,在兰州达川西古河嘴入黄河,全长370公里。
干流省内流域面积16100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21.6亿立方米,年输沙量0.24亿吨。
干流人口29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57%,耕地面积44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9%。
两岸山峦重迭,峡谷与盆地相间分布。
巴燕峡、湟源峡、小峡、大峡、老鸦峡和湟源、西宁、平安、乐都、民和等盆地,一束一放,形成串珠状的河谷地貌。
湟水谷地与龙羊峡以下的黄河谷地合称为河湟谷地。
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是青海开发较早的地区。
湟水干流地区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该流域内集中着青海省近三分之二的人口。
也是工农业最集中的区域。
湟水河包括支流大通河的总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其中85.7%的面积在青海省境内。
湟水由青海入甘肃后,向东南流经兰州市红古区与青海省民和县和甘肃省永靖县之间,至兰州市西固区的达川,注入黄河,史称金城河。
湟水在甘肃境内长73公里。
清代西宁诗人张思宪有诗赞道:“湟流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杨拂烟。
把钓人来春涨满,溶溶分润几多田?”若漫步湟水岸头,纵目四望,只见长虹卧波,岸柳倒映,公路如砥,高楼似林,良田漠漠,渠道纵横。
夜里万空灯火,映入清波,如抖落一天星斗,万斛明珠,风景煞是宜人。
湟水河 - 水系干流湟水河水系在西宁以上称西川,在西宁附近汇入北川和南川。
干流谷地开阔且川峡相间,两岸汇入较大支流有40余条。
除大通河外,多与干流垂直,呈羽毛状形态。
支流大通河,发源于祁连山托勒南山南麓,青海省刚察县的木里山,河源高程4 520米。
流经门源,至民和县享堂汇入湟水,入湟口高程1 727米。
河道长561公里,比湟水干流长187公里。
若从汇入点计算,则比干流长256公里(若按河源惟长的原则,支流将升格为干流),这又构成湟水水系的另一个特点。
湟水流域气候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由于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并有盆地、高山影响,所以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且地域差异大。
愈向上游气温愈低,降水量增大,蒸发量减小,多潮湿沼泽地。
流域年平均气温0.6℃~7.9℃,最高气温34.7℃,最低气温-32.6℃。
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局部地区可达600毫米。
湟水干流谷地,6~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多暴雨。
无霜期西北部山区为31天,东南部丘陵区为130~180天。
西宁地区有歌谣云:“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概括了当地的气候特点。
湟水流域的水资源,据民和、享堂两水文站1940~1984年实测,年平均径流量为46.3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15.2 万立方米。
其中大通河年径流量为28.7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产水19万立方米;湟水干流每平方公里产水只有11.4万立方米。
流域年输沙量2241万吨,年平均侵蚀模数736吨每平方公里,其中大通河年输沙量只323万吨。
湟水干流年输沙量1 918万吨,年平均侵蚀模数1250吨每平方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耕垦指数较高的丘陵地区,水土流失相当严重。
由于人口、耕地分布不均,各地水资源利用的差别甚大。
湟水干流平均每亩耕地只有地表水341立方米,再加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已感严重不足。
而大通河流域平均每亩耕地有地表水4 748立方米,却远没有开发利用。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余缺,青、甘两省都提出调引大通河水的要求。
湟水河 - 历史发展湟水河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春秋时期以前,湟水流域“少五谷,多禽兽”,人们主要依靠射猎为生。
周考王五年(前436)羌人无弋爰剑由秦国逃到河湟后,把从秦地学到的农牧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传播到这里,河湟地区的农牧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了。
西汉赵充国屯田以来,引湟灌溉,直到宋代何灌在西宁等地兴修水利时,汉唐故渠仍然可考。
湟水滋润着河谷大地,孕育和发展了湟水流域的农业文明。
清代初年西宁道佥事杨应琚描绘湟水流域是“漠漠皆良田”,“溪外一片沙鸥白,麦中几片菜花黄”,优美的环境使他产生了“何妨湟水作桐乡”,愿生于斯,老于斯的愿望。
在湟水的哺育下,河谷地带至少在明以前是到处草木丛生,绿树成荫。
北宋李远在《青唐录》中描述当时湟水流域是“宗河(湟水)行其中,夹岸皆羌人居,间以松篁(篁概指灌木也),宛如荆楚(江南地区)。
羌人多筑物而居,激流而碨(水磨)”。
在那茂密的丛林中野生动物成群结队,连麋鹿等大型食草动物也优游于其间,有清乾隆年间西宁府学教授屈笔山西宁东郊《观猎》诗为证:雨罢风和黄鹂鸣,高原原上景清明。
无营散兵东郊出,麋鹿不猜弄晚晴。
湟水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有悠久的历史。
特别是干流川区的农田水利发展,可追溯至汉宣帝时。
他曾遣使赵充国屯田湟中,引水灌溉农田6万余亩。
当时为了有利于屯田区的交通,还横跨湟水建桥约70座。
至清乾隆年间,湟水两岸已有引水渠道约200条,灌田38万亩。
民国年间曾在西宁附近的一条支流上修建西宁水电站,装机220千瓦,是当时黄河流域仅有的三个水电站之一。
河湟,当指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
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多民族繁衍生息,至少从秦汉以来,众多民族的先民耕牧于其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
河湟文化是青海东部地区和甘肃西部与青海接壤地带,历代先民在一定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的精神文明化的结晶,有其独特的内涵及其特征。
研究其内涵及其特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承继,相统一,显得十分重要。
一河湟文化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自古以来,我国从华夏到汉唐,乃至元明清时代,都将黄河流域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古人将黄河源头看作是圣洁而又遥远的,李白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慨叹纵观河湟文化在黄河流域古文明中的地位,我将黄河流域分为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比较:即青甘地区的河湟文化;今宁夏、内蒙古地区的河套文化;今陕西、河南等地区的中原文化;今山东地区的齐鲁文化。
河湟文化是上述黄河流域四大传统文化中的源头文明化的重要标志,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三大传统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以河湟地区上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湾出土文物为例,当地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从新时期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墓葬共1730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器近2万件,这是其他地区所无可伦比的。
彩陶纹饰图案中的拟蛙纹亦作神人纹,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的人祖崇拜。
蛙同娃,女娲抟土造人的古代神话传说的最早形象化图案。
笔者认为河湟文化与河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共同铸就了黄河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早期文化内涵,至少在北宋以前这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过耀眼的光芒。
如果说河套文化以草原文化走廊即游牧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中原文化以农耕文化走廊即丝绸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齐鲁文化以海陆文化即蓬莱神话的文化内容为主,那么,河湟文化则将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两大走廊的文化内容兼而有之。
二河湟文化是草原文化走廊与农耕文化走廊文化荟萃之地的瑰宝。
说河湟地区是农耕文化走廊的地区之一,人们容易理解。
但何以又是草原文化走廊之一呢?笔者以为我国北方各民族先民依托所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亦耕则耕,亦牧则牧,很多地区耕牧相间,农牧业生产相得益彰。
以鲜卑人为例,其部族在今东北辽宁地区就曾从事农牧业,后来人畜繁衍,鲜卑诸部从东北逐渐进入漠北高原,在阴山陇山脚下放牧,一部分游牧到祁连山北麓,有的翻越祁连山进入青藏高原,乃至川西北;青海历史上的吐谷浑人以畜牧业为主,兼及农业;而南凉国属民则以农业为主,兼及牧业;青海东部地区的几个世居民族,从原先的畜牧业转入农业者,不乏其例,如土族、东部藏族都是这样。
所以河湟民间传播很广的山歌“少年”,就具备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文化的双重性。
在河湟地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形成了河湟文化内涵的多元性。
有许多文化现象并非某一个民族所独有,如自古以来的羊图腾崇拜,至今农牧业区多民族所共有,藏族仍有“长寿羊”CAI LOU ,汉族称“神羊”,即一群羊中留一只羯羊,终其生而不宰杀。
这种习俗与古“羌人事奉羱羝”即盘羊的习俗一脉相承。
笔者曾闻“西宁的赋子,兰州的鼓子”民谚。
“西宁的赋子”是平弦坐唱艺术的主调,幽雅宛转而又悠远,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平弦坐唱艺术还有“十八杂腔”之说,唱调多以历史典故为主,是曲型的农耕文化的产物。
笔者曾在兰州有幸听到鼓子词的演唱,那音调苍凉而悲壮,深沉而高亢,显然有着北方大漠草原文化的风韵。
西宁和兰州,可谓我国西部相距最近的两座省城,从兰州北去,便是草原文化走廊之地;从西宁东去,便是农耕文化走廊之地。
赋子词与鼓子词,就在时代的演进中保留了下来,岂不是河湟文化的代表作吗。
对草原文化走廊及其文化研究的疏忽,是我们文化学界的失误。
弥补之法,除了细加研究史籍之外,在交通便利的今天,更应行万里路实地考察才是。
特别是对重要的草原文化遗产应加以发掘、整理,借助今日的科技手段加以保护并发扬光大,如兰州的鼓子词,多年前笔者在兰州时所见艺人多年老体衰,若不抢救则有后继无人之虞。
青海的皮影戏音乐也少有人承继,要尽快录音。
河湟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舞蹈以及绘画等也应采取抢救性措施。
笔者曾著文指出,对中国西部历史上的两大文化走廊,要设法重振。
文化自强,是中华民族奔小康的重要内容,千万不可忽视。
三河湟文化又是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必然结果河湟地区曾有过对文化作出创建的历史的民族,诸如戎人、羌人、氐人,鲜卑、小月氏、鞑靼、吐谷浑、吐蕃等,这些古代民族不仅从事高寒畜牧业,也从事农业、手工业,积极发展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商业和文化交流。
譬如一条唐蕃古道曾留下多少文化遗存,仅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一条山沟围绕文成公主庙留下了历代先民数不清的石刻艺术遗产。
河湟谷地至今保存完好的1840年以前的寺庙塔窟,都是先民们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如瞿昙寺、隆务寺、塔尔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等等。
广而言之,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郭煌艺术,都是中国西部历史上多民族文化交融并存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