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保护和人类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大学公共选修课昆虫与人课程论文

蜜蜂的保护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专业:09级行政管理一班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完成时间:2010-12-5

蜜蜂的保护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1.如果没有蜜蜂,人类该怎样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最多再存活四年……”。保护蜜蜂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全世界80%的开花植物靠昆虫授粉,而其中85%靠蜜蜂授粉,90%的果树靠蜜蜂授粉。如果没有蜜蜂的传粉,约有40000种植物会繁殖困难、濒临灭绝。

没有蜜蜂,就意味着缺少授粉,没有授粉就没有果实,没有种子……如果密蜂遭遇不幸,那么下一个就是我们!

一直以来,蜜蜂都被看作是在蜂王领导下的社会性昆虫,但是本书认为用“超个体”来描述蜂群则更为准确。蜂群是一个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上,自觉组织并存在复杂调节系统的有机整体;蜂群是进化的奇迹,也是一个由多个个体组成的“哺乳动物”。

蜂群集体消失及死亡的可怕现象,已从恐怖电影成为现实。美国率先传出噩耗,指东西岸的养蜂场去年秋以来,蜜蜂数量已骤降六至七成,有采蜜一去不返的,也有集体死亡的。专家纷指这是全球气候剧变的恶果。

这现象正蔓延到欧洲,据报道,CCD现象正扩散至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及希腊,英国也不能幸免。经营全英最大蜂场的查普尔向记者表示,其一蜂场的40个蜂房中,竟有23个遭蜂群完全舍弃﹔也有蜂房仅得蜂后及小工蜂,其余各种蜂类离奇失踪.

专家指人类手机发出的辐射,可能扰乱蜜蜂的导航系统,导致迷途不返。科学家也将蜂群大量死亡归咎于环境剧变、暖化及基因改造等人为因素。

蜜蜂是生态及动植物中重要一环,它们若绝,将令整个生态一环环倒下去﹔爱因斯坦就曾警告,小小蜜蜂关系到人类存亡,它们绝种后四年,人类亦将灭绝

2.蜜蜂是人类健康的保护者

蜜蜂的主要产品是蜂蜜,常食蜂蜜可保健康长寿

蜂蜜是工蜂采花蜜在巢中酿成。根据采蜜季节不同而有春、夏、冬蜜之分,以冬蜜质量最好。从野外如树上、岩洞等采取者称为野蜂蜜,又叫石蜜或岩蜜,质量最好,但产量有限,因而市面上见到的多是人工养蜂所取的蜂蜜。蜂蜜对人体健康的好处早已为人们认识。《神农本草经》把蜜列为有益于人的上品,古希腊人认为蜂蜜是“天赐的礼物”,而印度的《吠陀经》则说蜂蜜可益寿延年。我国梁代名医陶弘景说过:“道家之丸,多用蜂蜜,修仙之人,单食蜂蜜,谓能长生。”这种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仍充分说明了蜂蜜在营养及医疗上的作

用。

营养分析表明,蜂蜜中含有大约35%葡萄糖,40%果糖,这两种糖都可以不经过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利用。蜂蜜还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B1、B2、B6及铁、钙、铜、锰、磷、钾等。蜂蜜中含有淀粉酶、脂肪酶、转化酶等,是食物中含酶最多的一种。酶是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和一系列物质代谢及化学变化的促进物。蜂蜜的气味芳香可口,从营养和保健价值来看,不仅是滋补、益寿延年之品,又是治病之良药。

蜂蜜作为药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功效良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蜂蜜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润燥也;解毒也;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创伤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在临床上,蜂蜜不仅可以治疗胃炎,还可以在蜂蜜中加上某些药物治疗溃疡病。如每晨用温开水冲蜂蜜6克,空腹服或用丹参15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煎汁冲蜂蜜服,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各种胃痛症。为什么蜂蜜有此疗效呢?原来蜂蜜是一种潜在的碱性食物,它所含的锰等无机盐,有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同化作用,从而减轻胃肠负担而缓解症状。

对于生长期的儿童,蜂蜜常是他们紧喜爱的食物,蜂蜜中含有铁和叶酸,常吃可以预防和纠正儿童的贫血。

此外,蜂蜜还有润肌白肤的作用,由于蜂蜜营养丰富而多样化,又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皮肤有滋润作用,尤其是冬季气候干燥时,多吃蜂蜜能防止皮肤皲裂。很多高级的化妆品,是由蜂蜜提炼而成的,可见它对皮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如能长期内服及外敷外涂,有助美容,还能益寿延年。

3.中国的蜜蜂保护

不久前,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呼吁:在改善生态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蜜蜂的作用。

中华蜜蜂的减少和分布区域的缩小,会对植物造成怎样影响?

杨冠煌说:"主要蜜源植物花期结束后,由于西蜂无法像中蜂那样靠零星、分散的蜜源繁衍,就需转地放养,代替中蜂传粉的作用也就丧失了。植物传粉只能依靠熊蜂、壁蜂、切叶蜂等其它传粉昆虫去完成,而这些传粉昆虫与中蜂在采集蜜源上,已形成各自的范围,生态位已互相分离。在自然界,其它传粉昆虫的数量,长期大大少于中蜂,授粉效果也不如中蜂。因为弥补作用无法满足众多植物授粉的需要,就会导致山林中原有植物群落的变化。"

杨冠煌举例说,中蜂的工蜂气温7℃左右仍可正常采集,而在四川阿坝地区,当地气温达到3℃~4℃时,工蜂便能出外采集。在12月至次年1月,福建南靖的八叶五加开花期,当地气温在14℃以下时,中蜂群外出采集工蜂平均超过西蜂的3倍。中蜂灭绝后,早春和晚秋在较低温中开花的物种,如柃属、香薷属、菊花科和十字花科的植物,授粉作用会受严重影响。

如何让中蜂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扩大?杨冠煌说:"我的建议是,应该在中蜂已处于濒危状况的东北、华北、西北设立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饲养西蜂。此外,在尚存一些中蜂的长江流域山区,划出中蜂保护区加以保护。"

蜂农的积极性也是扩大中蜂数量的重要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杨冠煌说:"通过选育抗病、高产的品种来提高中蜂的生产性能,减缓或停止中蜂被取代的过程;积极探索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西蜂的高产性能,如分泌王浆、采集蜂胶等基因转入中蜂,培育高生产性能转基因中蜂新品种。一旦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新品种在经济效益上能赶上西蜂,就容易让蜂农接受和饲养中蜂,达到恢复当地中蜂种群数量的目的。"

杨冠煌特别提醒,1956年,巴西的科尔教授从非洲引进东非蜜蜂亚种,其逃到野外后成了具有攻击性的"杀人蜂",对人畜造成严重危害。我国引进的西蜂4个亚种,对人畜危害性小,由于具有优良的生产性能,掩盖了作为外来近缘物种对中蜂的危害性。我们需要经济效益,又要保护本土中蜂,以维持生态平衡,这样才会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