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职业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职业认知(专题)
本章学习要点:
1.职业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2.职业的分类方法
3.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
4.确定自身职业发展方向
5.了解职业环境、就业形势
6.把握职业发展趋势
课程内容:
3.1职业知识
3.1.0 引言:选择自己的职业之重要性
职业无所谓好坏,但是,不同的职业却意味着不同的人生。以从同一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个班级的人为例,如果他们毕业后从事的是同一个职业,那么五六年之后,他们的差别一般不会太大。但是,如果他们从事的是不同的职业,那么,五六年之后,他们的差别可能会很大。关于这一点,你可以从那些毕业后五六年之后的大学同学的聚会上清清楚楚地看来。
由此可见,选择职业和确定职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不同的职业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机会。有的行业发展的机会多,有的发展机会小,有的甚至会衰退——这也正是人们希望自己能进入一个热门行业的原因。
其次,不同的职业意味着不同的发展空间。一个从事销售的人和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他们面临的发展空间会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如果他们都不转换职业,前者发展的空间比后者大。
再次,不同的工作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在我国,一名教师的生活可能意味着稳定和较低的收入;而一名广告人的生活可能意味着不稳定和较高的收入。一名企业家的生活可能是受人尊重和繁忙的,而一名官员的生活则可能意味着权力和压力。
3.1.1 职业的定义
3.1.1.1 职业、产业、行业的区别
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必须明确职业的概念与内涵,而要理解职业这一概念,还须弄清职业与行业、产业、职位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与进化的反映。但职业不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是社会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并随社会劳动分工的深化而发展变化。
产业:所谓产业,是指不向的国民经济部门,即由于社会劳动分工而独立出来的专门从事某一类别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总和。—个国家社会经济的总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产业的发展状况。一般来说,产业的划分是以劳动性质、作用和内容的同一性为标志,反映社会分工的发展水平,通常分为三次产业部门: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粮食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来源,也是许多工业原料提供者。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工业包括冶金、煤炭、石油、机械、电子、纺织、化工、食品等,是采掘自然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物资生产部门;建筑业则是从事建筑和安装工程施工的杜会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中工业在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起着主导作用。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流通和服务类产业部门。具体可分以下四个部门:①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等;②为生
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公共事业、居民服务、旅游、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③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④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行业:是根据生产(工作)单位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的不同而划分的,它表示了就业者所在单位的性质。中国的行业结构主要按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以及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来确定。
3.1.1.2 职业的内涵
职业的概念由来已久,但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职业的内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这里,我们认为,职业是指具备劳动能力的个体,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从事社会生产服务,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获取合理的个人报酬,以满足自身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持续性活动。
职业是社会劳动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分工是职业划分的基础和依据。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职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不断交化与发展的。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的变化决定和制约着职业的发展和变化。历史上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都引起了职业分工的变化。
其次,社会经济因素是直接制约和影响职业变化的重要因素。社会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都会带来许多职业的兴衰。
总之,职业的产生和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同时,人们也不可忽视社会因素对职业的主要影响作用。
3.1.1.3 职业的特性
职业具有如下特征:
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
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
经济性:职业活动是以获得谋生的经济来源为目的的。
技术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的技术特性标示了职业的专业色彩。
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
群体性:职业的存在常常和一定的做作业人数密切相关。
规范性:职业主体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社会伦理道德准则;从业者本身应遵守的法律法规。
3.1.1.4 职业的要素
职业名称:职业的符号特征,它一般是由社会通用的称谓来命名的。
职业主体:从事一定社会分工活动的劳动者,必须具有承担该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资格和能力。
职业客体:职业活动的工作对象、内容、劳动方式和场所等。
职业报酬:通过职业活动所取得的各种报酬。
职业技术: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运用的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与思维技术的总和。
3.1.2 职业的分类
职业是现实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职业分类实质是精细的社会劳动分工。现代社会的职业体系是一种人力资源的配置,是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配置建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分工体系。职业分类对于国家合理开发、利用和综合管理社会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对于民族的兴旺、国家的昌盛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