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共22页文档
戏剧的构成
戏剧的构成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通过表演、音乐、舞蹈、道具和布景等要素来展现角色的情感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由多个要素组成。
下面就戏剧的构成要素和内容进行列表划分和讲解。
一、戏剧的构成要素1.剧本:剧本是戏剧创作重要的揭示方式,它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主题的意义等。
2.舞台美术:包括布景、道具、灯光、音响、服装等。
它们不仅能够营造出特定的场景和氛围,还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角色。
3.表演:演员是戏剧的核心,他们需要通过表演技巧和情感表达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故事的情节。
4.音乐和音效:通过音乐和音效的使用,可以为观众营造出即时情绪、梦幻效果、震动体验等。
5.观众:观众是戏剧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反应和互动可以对演出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二、戏剧的内容1.剧情:戏剧的剧情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剧情一般是指故事的情节,包括事件发展的过程、人物之间的关系等。
一部好的剧本,必须有一个紧凑、合理的剧情,引人入胜,吸引观众。
2.人物:戏剧中的人物可以是真实的人物,也可以是虚构的人物。
无论是真实还是虚构,都是剧情的根基和内容的核心。
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否深刻、丰满是演员表演的基础,也是观众对剧情情节的重要方式。
3.主题:戏剧的主题是指剧本所表达的思想、道理等。
主题是观众对舞台戏剧表现出来的基本情感和精神要求的根源,它是戏剧必不可少的内容。
4.语言:语言是戏剧表现的主要手段之一。
人物之间的对话、描述、叙述等各种语言形式都是戏剧语言的一部分。
语言是否贴合时代、是否为观众所接受,以及演员的发音技巧和语言表现力等,都会对戏剧表现产生重要作用。
5.舞台美术:舞台美术包括舞台道具、布景、灯光等。
舞台的布置、灯光的设计等,不仅是戏剧艺术的重要补充,而且也对情节的表现和演员的表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戏剧作为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包含多种要素和内容。
剧本、表演、舞台美术、音乐和观众等要素组成了戏剧的构成要素,而剧情、人物、主题、语言和舞台美术等内容则是戏剧的核心内容。
曹禺日出
三部曲
《雷雨》 (1933) 《日出》 (1936) 《原野》 (1937)
“中国的莎士比亚”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 有余。”
——《日出》
题记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女性 陈白露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 与浪漫诗人 许光夫 私自结合,然而严酷的生活,使婚姻破裂。 许光夫的诗集《日出》,成了她回忆与诗人真挚爱情唯一的纪 念物。陈白露以美貌、舞姿和歌喉在 " 哈斯曼 " 歌舞厅渐渐走红。 大丰银行总经理 潘月亭 在银行只剩下一个空壳之际仍虚张声势, 夜夜笙歌、花天酒地,以此蒙骗客户。 他发现了舞女陈白露后,顿蒙爱意,捧红陈白露成为"舞会皇 后"和电影明星。从此,陈白露就处在潘月亭、关老太太、富 孀顾八奶奶、黑社会头子 金八、妓院流氓黑三、骗财贪色的 张乔治、戏子胡四、阴诈而有心计的 李石清等各色社会渣滓 的包围而沉湎于醉生梦死的生活之中。 陈白露大学的初恋情人方达生为了把陈白露唤醒,走向新生而 进行的一切努力均告失败。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东西",黄省 三、妓女翠花等也难逃悲惨的命运。丧失了对生命和自由追求 的陈白露,最终在黑暗势力的压力下和社会动荡中结束生命, 陪伴她的,只有许光夫的《日出》诗集中的词:
概述节选的情节梗概:
写大丰银行的小职员 黄省三哀求襄理李石清能 让他再回来工作,被李石 清冷嘲热讽一番,并被经 理潘月亭打昏在地。
这出戏围绕黄省三想复职的问题展开矛 盾冲突。找出文中矛盾冲突的开端、发 展、高潮、结局。 开端:求情遭拒 发展:诉苦遭逼 高潮:斥骂遭打 (黄省三 (黄省三 (黄省三 李石清) 李石清) 潘月亭)
"太阳升起来了,黑 暗留在后面。而太 阳不是我们的,我 们要睡了……"
戏剧艺术概论ppt课件
互动式戏剧的兴起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还催生了一种新的戏剧形 式——互动式戏剧。这种戏剧形式注重观 众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让观众 能够亲身参与到剧情中,增强了观众的沉浸 感和参与感。
传统戏剧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要点一
传统戏剧的创新与变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审美需求的改变,传统戏剧需要进 行创新和变革以适应市场需求。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内容 和形式上,也体现在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上。只有不断与 时俱进,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并保持其生命力。
剧本的语言要求精炼、生动,能够传达角色的情 感和思想,同时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
演员表演
演员是戏剧艺术的核心,他们 通过表演将剧本中的文字转化
为生动的舞台形象。
演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语言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以便准确地塑造角色形象,传
达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演员的表演需要真实、自然, 避免过于刻意的表演痕迹,以 赢得观众的信任和共鸣。
详细描述
正剧通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通过深入剖析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现象,展现人 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引发观众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思。
荒诞剧
总结词
荒诞剧是一种非传统、非理性的戏剧形式,通常通过离奇、荒诞的情节和表现手 法来打破戏剧的常规。
详细描述
荒诞剧通常以离奇、荒诞的情节为特点,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打破传统戏剧 的规则和逻辑,引发观众对现实世界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服装设计根据剧本的内容和 人物特点,为演员选择合适 的服装,以体现角色的身份 、性格和时代背景。同时, 服装也需要适应舞台布景和 灯光效果的要求。
化妆设计则通过改变演员的 面部特征、肤色和妆容等元 素,使演员更贴近角色形象 ,增强角色的表现力。适当 的化妆还可以强调角色的情 感状态或突出剧情中的某些 情节元素。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这里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这里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是对剧本(亦称“案头剧”)的欣赏。
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造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麽,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从而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
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比如《雷雨》第二幕,最初,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与鲁四萍,两人又各有自己内心的矛盾斗争;鲁大海上场后,冲突又集中到周朴圆与鲁大海之间,进而又有周萍与鲁大海、鲁侍萍与周萍之间的冲突。
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冲突,实际上可以将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上升为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将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上升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些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欣赏戏剧,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
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
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
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
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
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鲁侍萍虽然顺着周的话说“哦,好地方。
《茶馆(节选)》课件47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祥子》,
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他离别妻子儿女,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
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他特别重视话剧创作,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就有
《残雾》《张自忠》《归去来兮》等九部。
三一律
“卷轴画”式平面结构没有一个统一的情节,也
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中心人物,只是像图画一样,将一个 一个的人物展览进去,把一个个的情节镶嵌进去。它是一 种以刻画人物群像为主,通过人物群像的刻画来展示社会 风貌的戏剧结构方式。其特点是采用“剪影式”的方法展 现出社会风俗的画卷,展示出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
剧中以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三十年的恩怨为主线,伪善的资本家大家 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 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 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着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 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 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国民党官员们的相互勾结,加剧了人民的痛苦 与灾难。
故事结尾 《茶馆》的结尾描写了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三位老人经历了三个黑暗 的年代,已看透了旧中国社会现实的腐败,在凄凉、绝望中,撒纸钱“祭 奠自己”,同时也是在给旧时代送葬。
实际寓意 王利发最后自缢,以死向黑暗的社会发出了抗议。第三幕在揭露黑暗现实 的同时,又从侧面描写了人民的觉醒与反抗,描写了学生运动的高涨和教 员的罢课,而且还通过康大力参加革命以及康顺子、王大拴等投奔西山游 击区,暗示了光明的前景。
话剧《茶馆》《龙须沟》
戏剧的艺术特点
戏剧的艺术特点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本文将从戏剧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段、艺术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标题中心扩展下的描述,阐述戏剧的艺术特点。
一、戏剧的表现形式戏剧是一种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明显的舞台表现形式,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手段来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戏剧的表现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二、戏剧的艺术手段戏剧的艺术手段主要包括语言、动作、表情、音乐、舞蹈等多种手段。
其中,语言是戏剧表现的主要手段,通过对话和独白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动作和表情则是戏剧表现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演员的身体语言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音乐和舞蹈则是戏剧表现的重要补充手段,通过音乐和舞蹈来增强戏剧的艺术效果,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戏剧的情节中。
三、戏剧的艺术效果戏剧的艺术效果主要包括情感共鸣、思想启迪、审美享受等方面。
戏剧通过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戏剧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戏剧也能够启迪观众的思想,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的探讨,引导观众思考和反思。
此外,戏剧的艺术效果还包括审美享受,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的布置,使观众感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魅力。
戏剧具有明显的表现形式、多种艺术手段和丰富的艺术效果,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点:1. 艺术综合性。
戏剧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艺术性。
2. 艺术表现性。
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具有明显的舞台表现形式和艺术表现性。
3. 艺术感染性。
戏剧通过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性。
4. 艺术启迪性。
戏剧通过对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的探讨,启迪观众的思想,具有重要的艺术启迪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按剧情繁简和结构长短,戏剧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它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剧作家通过台词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剧本不能直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所以人物的语言尤其要求性格化,不仅要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教养、身份、性格和他所处的特定环境。
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都要由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
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戏剧名词术语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 和舞台说明。
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
戏剧概论基本知识精华版术形式成为戏剧分类的主要因素或者间接因素)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舞台美术、音响效果等等,可视为戏剧的附属性要素,或者叫做戏剧的次要元素。
如果把戏剧分为“观、演”两端,上述五要素的前三者——编、导、演属于“演”这一段,观众是“观”的这一端,剧场则是将“演”与“观”连接起来的纽带。
3、戏剧的四方面特征:从言说方式,艺术构成方式,艺术运做流程,传播方式四个方面认识戏剧的3了,从而形成了全新的“戏曲—话剧”二元格局,这是中国戏剧现代化进程中的所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
2、歌剧——表演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以技巧性的美声为主要表演手段,音乐具有决定性4、傀儡剧——表演艺术与造型艺术的结合,当代5戏曲——表演艺术与多种因素的结合,是中国民族特色的戏剧,具有写意化、程式化、自由化等高度的综合性。
第二部分:从剧情构成内容三要素不同区分 1、情节、性格、思想这三者成为构成戏剧作品内容的三大要素,因其在剧中的所占比重不同,便造成了不同的戏剧类型。
2、传奇剧、通俗剧、佳够剧。
此类剧以骑着离奇的情节取胜。
3、问题剧、政治剧、理念剧:都是重思想 轻情节与性格。
问题剧:易卜生的四大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政治剧:三江好》、《最后一计》)和《放下你的鞭子》4、性格剧和心理剧:分别一情节或思想作为剧情构成的重心。
像一些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喜剧1、含“革命历史剧”)三个特征:历史的真实性、具有历史主义精神、对当代现实生活的启示性。
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再现2):以真人真事为一、剧作家的“提示语音”45三、 潜在的语言,又叫“潜台词 四、 (三)戏曲程式与角色创造 1鼓、锣、波为“武场”,由板、鼓领奏。
京胡、二胡、三弦、笛子、唢呐之类为文场,京胡主奏。
根据节奏的快慢,又分出各种不同的板式、如慢板(4/4节拍,一板三眼)、原板(2/4节拍,一板一眼)、流水板(1/4节拍,有板无眼) ②念白也有程式。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融歌唱、舞蹈于一体,集唱、念、做、
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融歌唱、舞蹈于一体,集唱、念、做、打于一身,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
让戏曲走进中小学校园,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及本国文化艺术的热爱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思路清楚,理念认同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应该让孩子们在童年阶段接触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和精粹,拓展和提升孩子们的思想境界。
让学生在接受基础音乐教育中吸收民族戏曲音乐。
这样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音高、音色、节奏感和发音咬字等基本音乐素质,还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感受本民族声腔情调的能力,加深对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理解和领悟。
这一做法不仅深受学生喜欢,更赢得家长的支持。
二、积累资料,丰富认知
戏曲进课堂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现实问题----收集整理相关的知识读本、有声资料等等。
老师从这些资料中去筛选符合学生实际的文字和适合演唱的著名唱段进行教学。
这样做可以让许多家中没有资料的学生也能够学习,从而达到学习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走出引进,解决师资
戏曲进课堂要逐步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引导不力,很容易“流于形式,走过场,到最后不了了之”。
学校清醒地认识到,光靠调动学生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这是戏
曲进课堂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一是学校应适时地选派有戏曲特长的人选到戏曲学校进修。
二是积极鼓励教师买戏曲类的读本、音像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或者组织音乐组教师共同学习,相互研讨,逐步提高自身的戏曲水平。
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戏剧的知识
戏剧的知识一、概述:戏剧1、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特点:(1)、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
演出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发生在不同地点和较长时间里大事情集中在有限的舞台和两三个小时内的演出中表现出来。
关于“三一律”的知识见162页第四段(2)、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这中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它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
剧本的情节结构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结局: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3、剧本刻画人物推进剧情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有:(1)、舞台说明:包括人物表、舞台美术、环境、音响、人物上下场、人物对话的姿态、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2)、人物的对白和唱词:包括独白、旁白、对白。
是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展开情节、提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
(3)、结构形式:分幕分场。
墓是大单位,场是小单位4、戏剧分类:(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历史剧、现代剧(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色彩不同: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6)、演出不同: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作者和《雷雨》作者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 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按剧情繁简和结构长短,戏剧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它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剧作家通过台词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剧本不能直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所以人物的语言尤其要求性格化,不仅要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教养、身份、性格和他所处的特定环境。
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都要由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
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戏剧名词术语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 和舞台说明。
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
【戏剧欣赏】有关戏剧的概念、分类、特点及鉴赏方法
1.包括人物间、人物自身、人物与环境 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 的性格冲突。
鉴赏戏剧语言主要是对人物语言的鉴赏。
பைடு நூலகம்
戏 剧 语 言
1.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 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 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 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 要手段。因此,要品味人物个性化的 语言,要注意人物的身份、年龄、经 历、教养、环境。
动作。
戏剧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 同种类:
1)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 《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 ( 如《丝路花雨》) ;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等 待戈多》)、多幕剧 ( 如《雷雨》) ;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 如《屈原》) 、现代剧 ( 如《雷 雨》 ) ;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 如 《屈原》) 、喜剧 ( 如《威尼斯商 人》) 、正剧 ( 如《白毛女》) 。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
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
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是 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 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 社会生活的。
此处实指剧本,是一种文学体裁。
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 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
著名的戏剧作品
(1)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 《李尔王》《麦克白》
著名的戏剧作品
(2)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窦娥冤》 白朴 《墙头马上》 马致远 《汉宫秋》 郑光祖 《倩女离魂》 王实甫(元) 《西厢记》 汤显祖(明) 《牡丹亭》
戏剧知识简介
戏剧的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 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 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 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戏剧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分:话剧 、歌剧 、舞剧等。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 。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 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 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 或时间隔开的情节。 3.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 、现代 剧 、神话剧、科幻剧、童话剧、儿童剧等。 4.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 、喜剧 、正 剧 。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
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 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 “元曲四大家”。
但历史上还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
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关汉卿
我是一颗捶不扁、炒不爆、砸不碎、煮不透
响当当一颗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 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 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 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 》、《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 表作。
中国戏剧的起源
中国戏剧也是起源于民间,由于它形 式特殊,包括说、唱、念、打等因素, 是更为综合的艺术,因而是多源的, 寻起“根”来,不像西方戏剧那么 “单一”和明确。
中国戏剧歌舞成分很浓,在这方面,它的源头 可以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 中国戏剧中喜剧基因特别发达,而那种借助语 言、动作,诙谐笑谑、插科打诨的喜剧传统,主 要是来自古代的优人,所以古优也是中国戏剧的 源。 中国戏剧是多种艺术的综合,有歌、舞、乐以 及诙谐嘲笑等因素,也有杂技、武术和故事表演 的因素。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周朴园其人 虚伪 奸诈 自私 残忍
“雷雨”这一标题的象 雷雨”这一标题的象 雷雨 征意义是什么? 征意义是什么?
分析:从一方面看, 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 分析:从一方面看,《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 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 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 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 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另 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 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 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 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 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 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 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 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 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 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 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解答: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 解答: 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 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 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 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 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 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三十年 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三十年 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焦点——罢工与 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焦点——罢工与 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
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情态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谁指使你来的? 责问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稳住 哄骗 平息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 又何必再提呢? 又何必再提呢?”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 保留家具,熟记生日, 关窗习惯----没忘旧情 关窗习惯----没忘旧情 拿出支票
九年级总复习——戏剧常识
戏剧常识一、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狭义的戏剧是指戏剧文学,即剧本,属文学范筹。
二、戏剧文学: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
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的提示等等;二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三、戏剧文学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四、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
戏剧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
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
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出。
(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
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
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五、戏剧的分类: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
戏剧戏曲常识1
名词解释:戏剧冲突 (2012年聊城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考试试题)
台 词 单击输入您的标题
台词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 台词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也是作 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 题的主要手段。戏剧的台词一般包括 对白、独白、旁白、内白等。 潜台词:是指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 接说出来,但是观众通过思考都能 领悟出来的言语。比喻不明说的言 外之意。
生
1,指除了净、丑之外的男性角色。近代各地戏曲剧 种根据所扮演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大致 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专行。
单击输入您的标题
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角色有( 生)、(旦)、(净 )、 ( 丑)
戏曲被称为“梨园”,戏曲演员被称为梨园弟子 ( )
花雅之争 单击输入您的标题
是指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雅部就是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 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明清以来,昆腔经过 魏良辅、李玉等剧作家的改进,因音律、乐词精美,赢得了戏曲的主 导地位。然而其他地方戏曲也乘机而起,挑战昆腔的主导地位。 虽然皇室竭力地扶持昆剧,但是在花雅之争的长期拉锯战中,昆剧终 于败北。后来,各种花部之间互相吸取经验,花部和雅部之间在竞争 的同时也互相吸取经验。
单击输入您的标题 戏曲的行当
1,指的是戏曲角色的分工,分工的依据是角色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以 方便学员学习。 2,起初有10余种行当,后来发展为生、旦、净、丑四大 行当。
单击输入您的标题 戏曲的行当
生
旦
净
丑
标题文本预设 标题文本预设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四大徽班:清 单击输入您的标题 四大须生:马 朝乾隆年间的 连良、谭富英、 四个著名班社 杨宝森、奚啸 的合称,即三 伯 庆、四喜、春 台、和春。 四大声腔:中国 明代南曲系统中 海盐腔,余姚腔、 昆山腔、弋阳腔 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