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于家堡交通枢纽大跨度单层网壳设计与分析
论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技术在屋盖网架提升中的应用
论计算机控制液压提升技术在屋盖网架提升中的应用摘要: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是一项新颖的构件提升安装施工技术,它结合采用柔性钢绞线承重、提升油缸集群、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等原理,结合现代化施工工艺,将近万吨的构件在地面拼装后,整体提升到预定位置安装就位,实现大吨位、大跨度、大面积的超大型构件超高空整体同步提升,有力保证了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液压泵提升原理经济效益在计算机进入网络的时代,把各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控制液压提升技术,并按照一定的协议相互访问,就能实现屋盖网架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的核心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具有全自动同步升降、实现力和位移控制、操作闭锁、过程显示和故障报警等多种功能,是集机、电、液、传感器、计算机和控制技术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先进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于家堡高铁站站房主体为“贝壳”穹顶式钢结构,穹顶长143 m,宽80 m,高24 m,是一个不规则的壳体,由36根正螺旋和36根反螺旋组成了单层网壳结构。
主体钢结构具有跨度大、吨位大、截面复杂和网壳线性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对现场安装及制作构建提出较高要求。
按照主站房的特点,单层网壳结构采用周围散拼,中间部位采用低位拼装整体提升一次到位。
根据壳体结构特点和整体提升计算要求共设置21个提升点,边缘17个提升点分别设置17个提升塔架,每个塔架上设置1台100 t油缸,网壳中间设置四个塔架,塔顶用圈梁连接,中间塔架上设置200 t油缸。
边缘一圈下吊点采用原有网壳节点板焊接耳板作为锚固结构;中间下吊点采用圈梁设置牛腿作为锚固结构。
于家堡站房屋盖提升总重约881.6 t。
总体布置如图1所示。
2 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2.1 系统组成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由钢绞线及提升油缸集群(承重部件)、液压泵站(驱动部件)、传感检测和主控计算机(控制部件)等组成。
2.2 系统特点(1)先进的电液比例控制技术,通过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实现液压提升中的同步控制,控制精度高;例如:在国家数字图书馆钢结构整体提升工程中,共布置28个同步提升吊点,使用64台提升油缸,应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各点之间的同步控制精度在±2 mm内。
大跨度复杂单层网壳钢结构的嵌补托换技术研究
大跨度复杂单层网壳钢结构的嵌补托换技术研究
李根喜
【期刊名称】《建筑施工》
【年(卷),期】2017(039)006
【摘要】天津市于家堡交通枢纽站房屋面为贝壳形大跨度单层网壳钢结构.为保证卸载过程的顺利进行,针对该结构的具体施工方案,提出了托换卸载施工技术.即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托换过程中的胎架应力、杆件应力以及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同时采用均匀对称的托换方式,保证了构件在托换过程中受力的均匀转换和稳定.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简便易行,可有效保证该类复杂结构卸载过程的安全进行.【总页数】3页(P788-790)
【作者】李根喜
【作者单位】中铁建工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4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58.11
【相关文献】
1.大跨度单层网壳雨棚安装技术研究 [J], 薛中权
2.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大跨度复杂形体的钢结构安装技术研究 [J], 吴欣之;薛备芬;钱震海;朱伟新;魏义进;罗梦恬;冯振源
3.复杂地铁车站格构柱托换技术研究 [J], 孙浩
4.地铁车站大跨度托换梁对既有桥墩托换技术 [J], 梁会东;樊红卫
5.大型站房大跨度钢结构逆作托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成都东客站工程 [J], 曹少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津市于家堡站交通枢纽设计思路
的发展 。随着交通方式的增多 , 各种交通方 式之 间的接驳 与换乘 中, 1 B B , 2问换乘 占总换 乘量 的 1 %, 1 z 6 B , 1间换乘 占总换乘量 就显得尤为 重要。为充分发挥 交通 网络作用 , 方便旅 客换 乘 3 尽量多 的将多种交通方式汇集 于一点 , 这样 就形成 了综合交通 枢
天 津 市 于 家 堡 站 交 通 枢 纽 设 计 思 路
马 瑾
摘 要: 针对大型综合 交通枢纽的特 点, 结合枢 纽客 流特 点, 阐明 了于家堡站交通枢 纽工程 总的设计思路特点 , 以期给相
关 枢 纽项 目的研 究提 供 一 些 经 验 。
关键词 : 交通枢纽, 换乘 , 方案 , 计思路 设
人 / h
23 0 0缸 56 7 5 1 1 875
2 9 02 0 2 0 08 1
3 换 乘设计 方 案分析
方案一 : 1 B B , 2分别 位于京津城 际铁路 于家堡站东西两侧 。
于家堡 中心商务 区共规 划有 5条城市 轨道交 通线路 。其 中 3 1 换 乘 方案 比较 . B 线紧邻京津城 际铁路 于家堡 站东 侧 , 1 经过 于家堡 站后左 线 , 市域 长距 离 快 速 出行 服 务 , 于家 堡 站处 大 致 呈 东 西 走 向 ; 转 , 为 在 下穿 中央大道 , 穿过 3个地 块后右转 至堡东路 。B 线 位于城 2 轨 道 交 通 B ,2线 为 城 区线 , 城 区 内 居 民 出 行 服 务 , 于 家 堡 际铁路 于家堡站西侧规戈 堡京路下 , 1B 为 在 0 站中心距京津城 际最外 侧股
中 图分 类 号 : I 8 .9 ]J 411 r9 文 献标 识 码 : A
公 出租 、 会 车 和 其 他方 式 的 比例 分 别 为 社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 的高速发展带动 了交 通需求 的迅猛增 长 , 4 % , 乘城 际 、 交 、 8 换
于家堡29.5m超深基坑盖挖逆作施工技术总结
于家堡29.5m超深基坑盖挖逆作施工技术总结摘要:以天津于家堡交通枢纽地铁预留车站超深地铁车站施工为依托,结合车站周边环境及工程特点,对Z1线盖挖区盖挖逆作车站进行研究,通过采取系列措施确保61m超深地连墙施工质量,29.5m超深基坑安全顺利开挖到底,创造天津超深基坑开挖无渗漏的佳话,矮支架法代替传统地膜施工节约了工期和成本,为后续该类地铁车站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超深基坑;盖挖逆作;矮支架法;超深地连墙;抓斗一、工程简介1、工程概况于家堡交通枢纽工程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是城际高速铁路、轻轨交通和公交换乘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Z1线盖挖区间为地下三层,箱体顶部为出租车停车场两层框架结构,基坑深度约为29.5m,建筑面积为1406.7m2。
结构型式:全现浇钢筋砼箱型结构,采用盖挖法施工。
夹层板厚度为300mm,底板厚度为1200mm,外墙1100mm。
基坑支护:采用1200mm厚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墙深61m。
二、围护结构61m超深地连墙施工1、超深地连墙施工技术措施Z1线盖挖区地连墙共计18幅,部分地连墙与Z1线明挖段同时施工,61m超深地连墙为当时天津市最深。
(1)针对上部软弱土层,在导墙下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土体进行加固统计地质报告中Z1线地连墙附近的地质勘探孔,绘制成地层剖面图,找出软弱土层位置及埋深,采用搅拌桩进行加固。
Z1线淤泥层层底最深处为地面下16米。
针对以淤泥质土为主的软弱土层,选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加固。
采用φ700@550搅拌桩,考虑搅拌桩垂直度较差,为防止搅拌桩侵入地连墙槽段内造成开挖困难,桩外侧距槽段外侧距离为50cm。
为防止未加固的50cm部分土体小范围坍塌,形成绕流通道,在钢筋笼两侧设置防绕流铁皮或彩条布,宽1.2米。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凝土冲击铁皮,使其张开后填充满工字钢和槽壁间的间隙。
(2)改进开挖方式和修槽方式,提高成槽效率和成槽质量根据以往施工经验,为保证开挖时抓斗两侧受力平衡,保证挖土垂直度。
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设计要点
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设计要点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是一种具有美观、轻巧、实用和经济等特点的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展览馆、车站等大空间覆盖的建筑中。
在设计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结构形式、材料选择、荷载分析等,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结构形式、材料选择、荷载分析等方面探讨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设计的要点。
1. 结构形式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一般由曲面形式的双曲面、抛物面或者圆锥面构成,这些曲面形式可以有效地承受外部荷载并获得较好的刚度和稳定性。
在设计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曲面形式,并结合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进行整体设计。
2. 材料选择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通常采用的材料有钢材、混凝土和玻璃纤维等。
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满足结构对于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适合用于大型柱面网壳结构的构造;玻璃纤维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适合用于结构表面的装饰。
在材料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结构的要求、材料的性能以及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结构设计。
3. 荷载分析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方向上的荷载,包括静载和动载等。
静载包括自重荷载、雪荷载和风荷载等;动载包括人员荷载、设备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在荷载分析时,需要对各种荷载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确保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构造连接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的构造连接一般采用焊接、螺栓连接和预应力等方式。
焊接连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螺栓连接可以方便拆装和维护,适合用于大型柱面网壳结构的连接;预应力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适合用于结构的加固和修复。
5. 结构分析在设计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时,需要进行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以确定结构的刚度、稳定性和振动特性。
有限元分析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和变形,为结构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天津于家堡金融区集群设计及单体设计
天津于家堡金融区集群设计及单体设计作者:刘伟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7年第4期【摘要】本文介绍了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超高层集群设计和单体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于家堡;超高层;集群设计;单体设计1、背景天津滨海新区是继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经济特区、九十年代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崛起的中国第三大经济中心,也是国家高起点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三个特区发展的时期不同,也各具特点。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于家堡金融区东西南三面环水,被海河围成半岛,占地3.86 平方公里。
于家堡金融区主要聚集国内外金融、保险、证券、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将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于家堡金融区由天津新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统一开发。
由美国SOM 设计公司进行整体规划,并云集国内外有实力的建筑设计单位以集群的方式整体设计。
SOM 充分吸收和借鉴纽约、芝加哥等名城规划开发经验,为于家堡设计了小街廓、密路网的棋盘格式城市形态,整区共有近120 个百米左右见方的地块组成,总建筑面积达950 万平方米。
如此大规模、高密度的超高层群集中在短时间内统一开发、集群设计在世界范围看也是前所未有的,其开发和设计的独特模式也就必然会使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区的建筑设计和城市空间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2、集群设计起步区一期位于于家堡半岛中段西部南北两个集中绿地中间,共由6 个地块、地块间道路下地下商业街及贯穿起步区东西、南北两条交叉地铁线共同组成,建筑面积约100 万平米。
分别由7 家单体建筑设计以及景观、地下空间、轨道交通等多个专项设计单位进行协同集群设计。
为充分发挥集群设计优势,并尽可能减少多单位、多工种之间由于界面划分和技术标准不统一带来的内耗与返工。
各设计单位在工程进行伊始就共同编制技术导则,统一做法和标准,统筹考虑,资源共享。
统一的内容不仅包括各专业的设计原则、模式,细节上同样做出了统一的限定。
天津市于家堡站交通枢纽设计思路
天津市于家堡站交通枢纽设计思路
天津市于家堡站交通枢纽设计思路
马瑾
【摘要】摘要:针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特点,结合枢纽客流特点,阐明了于家堡站交通枢纽工程总的设计思路特点,以期给相关枢纽项目的研究提供一些经验。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0(036)012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交通枢纽,换乘,方案,设计思路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交通需求的迅猛增长,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交通方式的增多,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接驳与换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充分发挥交通网络作用,方便旅客换乘,需尽量多的将多种交通方式汇集于一点,这样就形成了综合交通枢纽。
2012年即将投入使用的于家堡站即是一处以城际铁路客站为中心,汇集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小客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1 概况
京津城际延伸线工程起自天津站城际车场,沿津秦客运专线经塘沽站至于家堡站,线路全长45 km。
与津山线、津秦客运专线形成六线格局。
京津城际延伸线于家堡站位于新港路南侧、中央大道西侧。
为避免铁路对城市的分隔影响,车站设于地下1层,车站规模为3座岛式站台6条到发线。
于家堡中心商务区共规划有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其中Z1,B1及B2 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京津城际延伸线于家堡站集中设置在于家堡中心商务区北端。
天津于家堡站交通枢纽4个标段桩基及永久性钢管柱工程概况-图文
天津于家堡站交通枢纽4个标段桩基及永久性钢管柱工程概况-图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天津于家堡站交通枢纽4个标段桩基及永久性钢管柱工程概况-图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天津,于家堡,交通,枢纽,4个,标段,桩基,永久性,钢管,工,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天津于家堡站交通枢纽4个标段桩基及永久性钢管柱工程概况于家堡站交通枢纽包括京津城际铁路延伸线于家堡终点站工程和于家堡站交通枢纽配套市政公用工程两大部分,京津城际铁路延伸线于家堡终点站规模为3台6线,市政配套工程包含城市轨道线路b1、b2、Z1三线的车站工程及出租车辆停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公交中心等工程,该工程总投资约220亿元。
于家堡站位于滨海新区于家堡中心商务区北端,新港路、中央大道交叉路口西南角,是京津城际铁路延伸线上的新建终点站。
京津城际高铁引入滨海新区对完善滨海新区作为现代化和国际化金融服务区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于家堡站建筑设计融合了渤海湾及天津海河的自然环境,采用“贝壳”的建筑效果,简洁、大气,更赋有现代化气息,建成后的于家堡站必将成为滨海新区的标志性建筑。
新建于家堡站交通枢纽本着“功能性、系统性、文化性、先进性、经济型”的设计理念,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生态、环保、节能等因素,力求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以满足旅客快速进出站为原则,同时考虑了城际铁路、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相互换乘,使于家堡站成为了一个立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站。
于家堡站地下一层效果图于家堡站地下二层效果图于家堡站台平面图于家堡站交通枢纽工程包括于家堡站站房工程和配套市政公用工程二个部分:京津城际延伸线于家堡站站房工程总建筑面积86168m2,主要包括地面站房、地面风亭和出入、疏散口和采光天井等;地下一层包括候车大厅、售票、进站、出站等功能大厅及设备管理用房;地下二层包括站台、轨行区、设备用房等。
单层网壳结构支撑提升安全技术
单层网壳结构支撑提升安全技术管建国【摘要】介绍了于家堡高铁客站网架结构提升支撑准备工作,阐述了网架结构预提升测试与正式提升的技术要点,并给出了网架结构的变形监控措施,解决了大跨度单层网壳钢结构安装的技术难题.【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7(043)001【总页数】3页(P119-121)【关键词】网架结构;高铁站房;提升方案;变形监控【作者】管建国【作者单位】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3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55.9于家堡站是京津城际铁路延伸至滨海新区的新建终点站。
车站为地下高铁站房,站房建筑面积为86 168 m2,站台规模为3台6线。
于家堡车站为地下2层。
地面层为“贝壳”型穹顶采光屋面,网壳外围护系统采用三层ETFE膜材。
穹顶钢结构跨度大142 m,宽度宽82 m,高度高24 m,结构形式新颖,为单层网壳结构,其采用36根正螺旋和36根反螺旋变截面箱梁交织而成,结构体系缺陷性敏感,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
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采用“外围吊装、中间提升”的安装方案(见图1)。
本工程屋面网架提升区需地面拼装成提升分块,拼装区域共分为103个分块单元,天窗11个分块,外围网架92个分块。
2.1 提升区拼装临时支撑1)中心部分提升区根据检算,共安装44个临时支撑胎架作为网架支撑结构,用于拼接网架箱梁焊接,胎架之间也用桁架彼此相互连接,构成一个临时支撑胎架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
2)临时支撑胎架与水平桁架杆连系图及顶部吊点牛腿示意图如图3,图4所示。
2.2 整个提升部分吊点及提升胎架布置情况整个穹顶钢结构中心提升部分采取的提升方案,周边提升架体由17榀胎架组成,顶部用钢桁连接成封闭的环形,设17个吊点;穹顶结构中心部分,设四榀中心提升胎架,胎架用钢桁梁呈矩形连接,设4个吊点,整体提升体系设21个吊点,每个吊点顶部均设置作业平台,便于操作人员设备操作、检查和设备走行情况的观测。
于家堡站房北部明挖区结构方案设计
于家堡站房北部明挖区结构方案设计摘要:于家堡枢纽北部明挖区地下结构形式为两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南北向长约197米,东西向宽约86米,南北向标准柱距9m,东西向跨度共6跨,站房最大东西向跨度为20.7m,底板埋深约24m。
本文主要介绍站房北段的结构方案设计难点以及其解决办法,重点论述了结构顶板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大跨度地下工程;结构难点设计方案;拱形结构Abstract: on the home north Ming dig area at the hub of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 form for two layers across thre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North and south is about 197 meters long and east-west about 86 meters wide, north and south from 9 m standard column, east-west span of 6 cross, the biggest question 3: the east-west span of 20.7 m, floor buried depth about 24 m.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the north station scheme design difficulties and their solutions, and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roof design method.Keywords: large spa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difficulties; Arch structure引言于家堡枢纽站是由城际铁路及3条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交汇而成(即B2、Z1、Z4线3条城市轨道的交通线路与京津城际铁路延伸线)集中设站。
天津于家堡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设计与分析
t h e s h a p e a n d t e x t u r e o f a c o n c h, a n d i t s we l d e d — b o x me mb e r s d i s t r i b u t e a l o n g s p a t i a l s pi r a l s .W i t h r e g a r d t o t h e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o o f o f T i a n j i n Y u j i a p u t r a n s p o r t h u b i s a s i n g l e - l a y e r r e t i c u l a t e d s h e l l s t r u c t u r e ,w h i c h h a s a n o t r h -
s o u t h s p a n o f 1 4 4 m ,a n e a s t - we s t s p a n o f 8 1 m a n d a v e c t o r h e i g h t o f 2 5 m, a nd t h i s s t r u c t u r e i s a s i n g l e - l a y e r r e - t i c u l a t e d s h e l l wi t h t h e l a r g e s t s p a n i n Ch i n a a t p r e s e n t . Ba s e d o n he t d e s i g n c o n c e pt o f b i o n i c s ,t h e s h e l l s i mul a t e s
国家铁路局铁路优质创新工程简介(1)
国家铁路局铁路优质创新工程简介(1)佚名【期刊名称】《铁道学报》【年(卷),期】2017(039)010【总页数】6页(P25,32,42,50,67,75)【正文语种】中文国家铁路局为配合“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建设领域非凡历程和辉煌成就,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质量强国战略,鼓励广大铁路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促进铁路“走出去”,近期遴选出苏州站、青岛北站、于家堡站、郑州东站、合肥南站、兰州西站、沈阳南站、乌鲁木齐站、南宁东站、沈阳站等10项铁路站房工程,合福铁路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宁安城际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石武高速铁路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黄冈长江大桥、哈齐客专松花江大桥、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甬江大桥、黄韩侯铁路芝水沟大桥、重庆至利川铁路蔡家沟大桥、德州至大家洼铁路黄河大桥、广珠铁路虎跳门大桥等10项铁路桥梁工程,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二线关角隧道、北京铁路枢纽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向塘至莆田铁路青云山隧道、合福铁路北武夷山隧道、贵广铁路天平山隧道工程、北京至石家庄铁路客运专线石家庄六线隧道、六沾铁路乌蒙山二号隧道、沪昆高速铁路雪峰山一号隧道、厦深铁路(福建段)梁山隧道、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等10项铁路隧道工程,共计30项具有代表性的铁路优质创新工程。
所选工程均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竣工投产重大项目,这些工程规模适当、特点突出、公众认可度高,具有显著应用推广价值;工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出,代表了铁路建设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对引领铁路技术进步、提升中国铁路国际影响力有明显作用;工程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在降低工程投资、节约能源和资源、加强环境和土地保护等方面成效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本刊特此自本期开始予以连载。
一、铁路站房工程1 苏州站工程概况苏州站位于苏州老城区护城河外,是沪宁城际与京沪铁路的客运办理站,是一个集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公交车、长途汽车、出租车、社会车等交通设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于家堡站交通枢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于家堡站交通枢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一、引言于家堡站交通枢纽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关键之一。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水化热高、内外温差大等特点,容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于于家堡站交通枢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程概况于家堡站交通枢纽位于_____,是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该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基础底板、墩柱等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施工要求严格。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与难点(一)混凝土量大于家堡站交通枢纽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单次浇筑量较大,对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浇筑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水化热高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导致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如果内外温差过大,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三)收缩变形大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四)施工条件复杂施工现场场地狭窄,交通繁忙,施工组织难度大。
同时,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如夏季高温、冬季低温等。
四、施工技术措施(一)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优化1、水泥: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以降低水化热。
2、骨料:选用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和中砂,控制骨料的含泥量,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4、外加剂:选用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同时减少用水量,降低水胶比。
(二)混凝土浇筑1、浇筑方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分层分段浇筑的方法,每层厚度控制在 300 500mm 之间,以利于混凝土散热。
2、浇筑顺序:先浇筑低处,再浇筑高处,避免出现冷缝。
3、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避免漏振和过振。
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设计要点
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设计要点跨度柱面网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
它具有轻质、高强度、经济实用等特点,经常用于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购物中心等建筑物的搭建。
在设计跨度柱面网壳结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
1. 建立合理的结构模型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结构模型。
由于跨度柱面网壳的结构形式比较复杂,设计师在进行建模时需要充分考虑其整体受力特点、荷载类型等因素,以便能够建立一个合理的数值模型来进行荷载计算和结构分析。
2. 确定荷载类型及工况在设计跨度柱面网壳结构时,需要考虑结构承受的荷载类型及工况。
例如,在体育场馆中,跨度柱面网壳面对的荷载主要包括人员活动荷载、自重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等,必须合理考虑这些荷载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优化网壳结构形式跨度柱面网壳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独立式、驻地式、以及折线型、环线型、半球型等不同形式的网壳结构,在确定荷载类型及工况后,需要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达到结构性能的最佳化。
例如,在体育场馆结构设计中,采用折线型的网壳结构可以较好地分担边界的水平荷载,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4. 确定网壳结构材料跨度柱面网壳通常采用轻质的材料,如钢材、铝合金等,以达到结构轻量化、高强度的目的。
在材料的选择上,需要考虑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形变能力、耐腐蚀性和加工性等因素。
5. 合理确定支撑结构跨度柱面网壳的支撑结构设计必须足够合理。
通常采用钢柱、钢桁架等结构形式作为支撑结构,并通过框架结构来将支撑与网壳相连接。
同时还需要注意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6. 考虑施工因素在跨度柱面网壳结构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因素。
最好的设计并不一定能够完全保证建造的顺利进行。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考虑到结构安全和稳定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施工方便性,并将施工成本纳入考虑的范围内。
例如,在施工时,采用拼接和组装的形式,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成本和时限。
7. 做好结构审计最后,在跨度柱面网壳结构设计方案确定后,必须做好结构审计。
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设计要点
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设计要点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是一种具有高度自由曲面形态、兼具结构和空间美学特征的建筑结构形式。
它具有轻巧、灵活、透明、美观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体育馆、展览馆、剧院等建筑类型。
下面是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设计的一些要点。
1.结构形式选择: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一般采用双层曲面结构形式,即内外两层曲面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内外曲面通过构件连接,形成一种稳定的结构体系。
双层结构可以提供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同时还能够保证空间的连续性和透明性。
2.力学分析: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的力学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需要进行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稳定性分析等,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结构的内力分析,可以合理优化结构的各个构件,提高结构的效果。
3.空间形态设计: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具有高度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可以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形态,满足不同建筑类型的功能需求。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流线、观众视线、采光照明等因素,合理布置结构形态,保证空间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4.材料选择: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的材料选择要兼顾强度、刚度、轻量化和耐候性等性能要求。
一般常用的材料有钢材、薄壁混凝土、聚碳酸酯等。
需要根据具体设计要求和经济性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
5.结构连接: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的构件连接是结构设计的关键之一、合理的连接方式可以提高结构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确保结构的可靠性。
连接方式一般包括焊接、螺栓连接、销连接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6.预应力设计: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一般采用预应力设计,通过预应力连接构件和增加结构刚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预应力设计需要进行详细的力学分析和计算,确保结构的可靠性。
7.施工工艺: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的施工需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
一般采用场拼法或组装法进行施工,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高精度的加工,保证结构的质量和精确度。
总之,大跨度柱面网壳结构设计要点包括结构形式选择、力学分析、空间形态设计、材料选择、结构连接、预应力设计和施工工艺等。
100米跨度单层球面网壳结构设计及分析
100米跨度单层球面网壳结构设计及分析摘要:单层球面网壳以其受力合理的结构形式、外形简单美观、跨度大、用料经济等优点,在空间结构中应用广泛。
本文以唐山市某大型展览馆为设计对象,结合建筑要求和单层网壳的优缺点选取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为主结构体系。
根据荷载规范和当地的地理条件进行荷载取值,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截面设计。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结构的静力和动力承载能力进行整体计算分析,同时进行结构在对称荷载和非对称荷载下的稳定性全过程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单层球面网壳;截面设计;稳定性;动力响应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single-layer spherical reticulated dome structure with a span of 100 metersAbstract:The single-layer spherical reticulated dome is widely used in the space structure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mechanical structure,simple and beautiful appearance,large span and economical materials.In this paper,a large exhibition hall in Tangshan City is taken as the design object,combined with the architectural requirement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ingle-layer reticulated dome,the main structural system of Kaiweite single-layer spherical reticulated dome is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load code and loc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load values are taken,and reasonable section design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code requirements.The static calculation and dynamic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are used for the overall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At the same time,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under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loads is analyzed.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structure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pecifications,and have high safety and economy.Key words:single-layer reticulated dome;Section design;stability;seismic response1 工程概况本文以唐山地区某假想展览馆为设计对象,展览馆场地为直径100米的圆形区域,考虑展览馆的建筑需求和场地跨度条件,采用100米跨度单层球面网壳结构体系,矢高30米,地基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研究[1]表明当结构基础刚度较大时,对屋盖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可以直接采用独立屋盖模型进行计算分析。
世界最大最深全地下高铁站房 地下65米深处奇迹
世界最大最深全地下高铁站房地下65米深处奇迹月20日,京津城际铁路天津站至于家堡站开通,从北京到天津滨海新区只需45分钟。
于家堡站房是目前世界最大最深的全地下高铁站房,也是全球首例单层大跨度网壳穹顶钢结构工程。
▲外观岳月伟摄候车厅张茜茜摄站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于家堡站站房望去,周围是高楼林立的商务区,中间是全地下高铁站房上设计下沉式休闲公园绿化,只有穹顶位于地面以上,犹如海河畔镶嵌了一枚银色的贝壳,整体美景浑然天成。
9月20日,京津城际铁路天津站至于家堡站开通,从北京到天津滨海新区只需45分钟。
于家堡站房是目前世界最大最深的全地下高铁站房,也是全球首例单层大跨度网壳穹顶钢结构工程。
除了露出地表的穹顶之外,90%的施工任务都在地下进行,相当于把北京南站的主体施工工作下沉至全地下进行。
中铁建工集团于家堡项目总工程师李根喜说,在工程实施中,项目部克服了基坑深、地质差、地下水多和技术风险大、难题多、含量高等难题。
65米超深地下连续墙创高铁站房之最65米深地下连续墙被李根喜认为是项目部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地连墙施工速度和成槽质量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因为是全地下式车站,而且临近海河,盐碱地质给于家堡站的地下连续墙建设提出了高要求深度要达到地下60米、最深处达65米,相当于天津地区一般高层建筑物桩基的3倍,约等于300米高楼所需桩基深度,且地质条件复杂,地下连续墙是TZL一等异形结构,基坑开挖难度大,极易产生流砂、涌砂,这给地下连续墙施工及基坑开挖安全施工带来极大难度。
为了防止地下水进入站房内,我们围绕整座站房建造了一道厚1米、长1435米的城墙,它能够有效阻止流沙和透水对建筑造成的伤害。
李根喜说,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它的长度和厚度相当于西安古城墙的1/10。
在盐碱地中建一个地下连续墙已很不容易,尤其还要建设一个拥有TZL 一等异形结构的地连墙,难度可想而知。
李根喜介绍,项目组为此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开展试验,取得土质、地下水位、泥浆比重等关键数据后订制施工方案,并邀请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了23次论证。
浅谈网壳式钢结构的安全防护
柬工案 技术
理 论 研 究
浅谈 网壳 式钢 结构 的安全防护 , 北京 1 0 0 0 8 6)
摘 要 :随着我 国高速铁路 建设的 突飞猛进 ,北 京铁路 局管 内大跨度钢结构 车站 2 2 座 ,站房建筑 面积 达到 5 5 . 0 6 万平方米,如何保证 高铁钢 结构站房在预期年限 内的安全服役 , 成 为了多方 关注的一个课题。 以京津城 际延 伸线于家堡站 为例 , 浅谈一下 网壳式钢结构建筑的安全防护措施 。
关键词 :浅谈 ;网壳式 ;钢结构 ;安全 ;防护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 建设的突飞猛进 ,截 止 2 0 1 4 年1 2 月 ,北京铁 路局管 内大跨度钢结构车站 2 2 座, 站房建筑面积达 到 5 5 . O 6 万平方米 , 高铁钢结 构车站 宽敞明亮的造型 ,深受候车旅客 的关注和喜爱 。鉴于 近 几年 国内外大型钢结构建筑事故频发 ,如何保证 高铁钢结构站 房在 预期年 限内的安全服役 ,成为 了多方关注的一个课题 。本 文以京 津城 际延伸线于家堡 站为例 , 浅谈一下网壳式钢结构建筑的安全防护措施。
1 于家堡站建筑结构特点
于家堡站地处滨海新 区,站房整体结 构形式为大跨度网壳钢结构 ( 跨度 1 4 3 米) ,结构 由 7 2 根钢箱 梁采取顺 、逆时针来 编织组 成 ,其 顶部和 底部各交织 出 3 6 个钢 节点 ,并与 底部钢环 梁牢牢相连 ,网壳 钢结构是通过双 向铰支座与地 下结 构和牛 腿相连。远望站房屋盖 ,整 体呈现螺旋线形 。网壳结构 每个节 点间其单 元方向均是不同 ,每个节 点处连 接的杆件 方向都是不 断改变的 ,9 9 5 个不 同的杆件加 上 5 0 0 个 不 同的节 点,其加工 、制作难 度在 国内高铁建设中是非常大的 ,无论 是现场安装 、后期维修 、安全 防护 ,都是对高铁建设和管理的一项前 为 支 座 位 移 监 测 。 所未有的挑战。 ( 4 )结构振动监测 :结构振动的信 息主要为加速度信号 ,利用加 速度传感器 ,监测网壳节点加速度 响应 , 监 测网壳结构频率和模态等 2 网壳式钢 结构安全 防护的必要性 振动特征 的变化 。引起振 动的有 风和地震 ,通过振动监测将结构系统 2 . 1 不 规 则 网 壳 式 钢 结构 实测 的结构模态特 性与 健康结 构的模 态特性进行 比较 ,判断结构的振 于家堡站房屋顶网壳钢结 构, 是中国高铁站房建设 中的一个创新 , 动模态是否发生变化 以及变化的幅度 。 进一步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 正, 1 4 3 m 的超大跨度 、单层正反 螺旋形 网壳结构 ,其 造型新颖 时 尚,其 从而进一步对结 构做深入分析 ,并做出安全评定和预警。通过对 网壳 安装完成 5 个单项和 5 个双 向加速度传感器。 结构受力状态复 杂。虽然受多种偏 差 ( 如温度、节点刚性、异型网壳 结构模态特性的分析 , ( 5 )应力与 节点焊缝 状态监测 。于 家堡站 的网壳结构顶 部和底 形式等) 因素影 响,网壳实 际的内力和变形与设计数据会产生很大不 同, 但是通过监测系统 , 可以取得真实信息从 而对实 际工程进行修正 , 部环梁之 间 由 3 6 道顺 时针和 3 6 道逆时针钢箱 梁相 互编织 构成的 网壳 确定偏差的影响程度 ,验证结构安全可靠度 。 组成 。由于独特 的结构形 式 , 各 部分 构件受力状态差异很大且十分复 2 2 施 工 工 艺 采 用 大 量焊 接 杂 。因此 ,监测 网壳结构关键杆 件以及内力和应力水平较高的易损杆 于 家堡站的网壳 钢结 构共有节点 1 1 3 4 个 ,杆 件 2 1 7 8 个 ,大批量 件是监测系统 的最重要部分。根据网壳结构关键杆件和受力特点 的分 的散拼杆件是在现场 高空焊接 , 施 工难度增大的同时可能会加大出现 析 ,确定 网壳各部分监测杆件的位置 ,以及所需监测 的内容 。 质量瑕疵 的概率 ,产生结构 的初始缺陷 ,危及结构的安全。通过监测 4 结 语 在初始缺 陷下结构 的受 力情况 ,使 用结构健 康监测系统来判断缺陷的 影响程度 , 从而实时不间断的诊 断结构安全与否 , 确保旅客候车安全 。 总而言之 ,钢结构健康监测 作为一种新的结构无损检测技术 ,其 2 3 不确定的外部 载荷影 响 实时监测 的项 目比较全 面 ,能体 现出整体结 构受外部和内部多种 因素 由于存在地震 、环境 、温度 、地 下结构 的上 浮等不 确定的荷载 因 的影 响状态 ,并可 以结合监 测获得 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了解结 素变化 ,可能会产生设计 中未 能预 见的荷载作用 ,结构的受力情况会 构局部和整体 的健康情 况。高铁车站应 用这项技术代替人工定期检测 产生变化 ,健康监测系统可 以防患于未然 ,确保结构的使用安全。 工作 ,节约 了大量 人力、物力 ,降低 了职工登高作业的安全风险 ,实 2 . 4 钢材寿命影响 现 了监测数据 的连续性 、客观性 ,确保了结构受力状态有序可控 ,结 于家堡站房 网壳钢结构设计的生命周期为 1 0 0 年, 考 虑到结构和 构始终处于健康状态 ,为候 车旅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防护使用 的各种材料 自身寿命 有限 ,车站 在长期开通运营过程中 ,对 钢材和涂料可 能会产生腐蚀 、破坏等 损害 整体结 构稳定的事情 ,因此 参考文献: 在车站运营期 间需要对 网壳结构健康状 态进 行长期监测 ,实时掌握控 [ 1 ] 陈骥 . 钢结构稳 定理论 与设 计 [ M M. ] 科 学出版社 , 2 0 0 1 . 制性杆件 的受力状态 ,对控制性杆 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定性、定 【 2 ] 李爱群 , 丁幼亮 . 工程结构损 伤预警理论及 其应用 【 M ] . 科 学出版 位和定量分析 ,确保结 构的受 力状态处在健康范围 ,有序可控。 社 . 2 0 0 7 . [ 3 ]董聪 ,范立础 ,陈肇元 .结构 智能健康诊 断的理论 与方法 [ J ] .中 3 高铁 网壳式钢结构的安全防护措 施 国铁道科学 , 2 0 0 2 , 2 3 ( O 1 ) : 1 1 - 2 4 . 考虑高铁站房旅客流量 的密集性 、铁路 专运任 务的特殊性、建筑 [ 4 】 袁慎芳 . 结构健康监控 [ M 】 . 国防工 业出版社 , 2 0 0 7 . 结构的特殊性 ,钢结构健康监测成为 了网壳 式钢结 构的安全防护措施 [ 5 】 李宏 男 ,李东升 .土木 工程结构安全 性评 估、健康监测及诊 断述 的最佳选 择。 于家堡网壳式钢结构健康监测的项 目主要包括环境荷载、 评 [ z ] .2 0 0 2 , 2 2 ( 0 3 ) : 8 2 - 9 0 . 结构整体和局 部响应特征 ,具体如下 : ( 1 )风速监 测 :穹顶网 壳结构天窗 中部布置 三维超声 风速仪 , 作者 简介 :宫涛 ( 1 9 7 7 - ) ,男 , 北京人 , 工程 师 ,高铁 车站 房屋 建 筑 通过风和环境温度进行监测 , 了解作 用在结构上 的风荷载和温度荷载 。 及设 备 设 施 管 理 。
大跨度穹顶钢结构提升施工技术
大跨度穹顶钢结构提升施工技术陆海翠【摘要】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在建筑设计中使用得越来越多,整体提升技术作为钢结构在施工中的重要工艺也越来越关键.以京津城际延伸线于家堡站房工程为例,通过对大跨度穹顶钢结构的合理分区、拼装,科学布设提升点位,实现了钢结构精准提升,对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建筑施工》【年(卷),期】2014(036)005【总页数】3页(P546-547,553)【关键词】大跨度穹顶;钢结构;拼装;整体提升【作者】陆海翠【作者单位】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工程公司北京 100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41.11 工程概况京津城际延伸线于家堡站房工程为全地下高铁站房,地上部分为贝壳形穹顶采光屋面,结构形式为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它是由72 根正反螺旋形钢箱梁相互交叉编织而成,纵向跨度约142 m,横向跨度约80 m,矢高约24 m。
在网壳的顶部设置有顶环结构,底部设置有箱型环梁,分别对单层网壳顶端、底端起连接和约束作用。
2 穹顶安装施工思路穹顶外围构件密度较小,单根弦杆质量较大,吊装半径较小,且结构平缓,竖向刚度偏柔;中部构件密度较大、吊装半径较大、竖向刚度较大。
根据以上工程结构体系特点,结合现场条件,选取“中部提升、外围吊装”的总体施工思路。
中间穹顶提升分块采用2 台800 kN汽车吊进行构件的地面拼装,然后用液压提升设备同步提升;外围吊装分段在下部圈梁支座外侧顶板混凝土板上采用2 台2 500 kN履带吊直接吊装,如图1所示。
图1 吊装方案该施工方案避免了大型吊装设备的应用(4 500 kN履带吊),占用施工场地少,节约安装措施费用。
同时,中部提升区网格密度相当大(网格跨度最小为700 mm),地面拼装施工使网架拼装、焊接质量有更好的保证,增加了工人施工的安全度。
3 提升区域网架的拼装3.1 支撑胎架的设置[1-3]根据网架分块,提升区共设置44 个临时支撑供结构拼装使用,为了保证支撑的稳定,各支撑之间采用连系桁架连接成一个整体,支撑体系布置如图2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载组合工况 恒 + 活 + 全跨升温 + 风 恒 + 活 + 局部升温 + 风 恒 + 活 + 全跨降温 + 风
表1
图 5 静力作用下杆件的利用率
图 7 时程波与反应谱比较
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表2
时程分析结果
小震作用
X
Y
Z
大震作用
X
Y
Z
人工 基底剪力 / kN 6 973 17 731 1 919 13 790 22 944 8 804
图 2 穹顶结构体系
采用由螺旋线编织形成的不规则四边形的单层 网壳在国内外应用 不 多,针 对 本 站 房 的 荷 载 传 力 路 径进行了研究。采 用 虚 功 原 理,在 屋 盖 顶 部 作 用 单 位力时,各杆件对该点位移的贡献见图 3。
图 3 站房钢屋盖传力体系的研究
由图 3 可知,由于项目屋盖特殊的螺旋造型,其 受力及传力路径不同于一般网格的屋盖。设计单位 还特别针对贝壳外形的穹顶采用肋环斜杆型网格、 三向网格、葵 花 三 向 网 格、短 程 线 型 网 格[1] 进 行 了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在 保 持 位 移 相 同 的 情 况 下 ,短 程 线 型 网格用钢量最小。 但 由 于 其 他 方 面 的 原 因,站 房 穹 顶最终采用螺旋线编织网格的方案。设计单位通过 对 该 穹 顶 结 构 在 各 种 荷 载 效 应 下 的 强 度 、稳 定 、变 形 等 一 系 列 分 析 ,深 入 研 究 其 杆 件 的 合 理 分 区 ,形 成 了 当前螺旋线网格方案下的优化设计。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位移见图 4。对竖向 荷载与其他各种静 力 组 合 工 况,包 括 与 风、雪、温 度 等组合工况也进行 了 分 析,各 方 向 控 制 工 况 下 的 位 移见表 1,可 见 位 移 均 小 于 规 范 规 定 的 位 移 限 值
图 4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位移 /mm
第 42 卷 第 10 期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large span single layer latticed steel roof for Tianjin Yujiapu transport hub
Goman Ho1 ,Song Changjiang2 ,Yang Hua1 ,Ma Jin2 ,Fu Baoliang1 Gao Xiujian2 ,Fan Ke1 ,Wu Hai1 ,Xiong Zhaohui1
14
建筑结构
2012 年
计 ,最 终 平 面 尺 寸 近 似 为 143 m × 81 m,结 构 矢 高 为 25 m,内 部 无 柱 。 网 壳 杆 件 由 36 根 顺 时 针 和 36 根 逆时针 的 空 间 螺 旋 形 矩 形 截 面 杆 件 交 叉 编 织 而 成 ; 每 个 交 点 上 各 杆 件 均 以 不 同 角 度 相 交 ,形 成 的 网 壳 网 格 为 不 规 则 空 间 四 边 形 ,为 非 正 交 交 叉 梁 结 构 体 系 。 杆 件 之 间 刚 接 ,以 保 证 结 构 的 稳 定 。 在 屋 盖 顶 部 及 底 部 设 有 环 梁 ,以 稳 固 整 个 空 间 网 壳并有效地将屋盖荷载通过与底环梁相连的支座 传递至地下。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铁三 院) 为本项 目 的 总 体 设 计 单 位,奥 雅 纳 作 为 设 计 咨 询单位负责站房穹 顶 部 分 的 建 筑、结 构、幕 墙、机 电 等 方 面 设 计 工 作 ,铁 三 院 负 责 上 述 工 作 的 审 核 、审 定
图 1 天津于家堡交通枢纽效果图
( 1 Arup International Consultants ( Shanghai) Co. ,Ltd. ,Beijing Branch,Beijing 100020,China; 2 The Third 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rporation,Tianjin 300251,China)
[摘要] 天津市于家堡交通枢纽站房屋盖为大跨、无柱单层网壳钢结构,外形为由正、反螺旋线编织而成 的 贝 壳 形 双曲面,平面尺寸约为 143m × 81m。网壳网格为不规则空间四边形,所有箱形截面杆件均以不 同 角 度 交 汇 于 节 点 。 通过对该穹顶结构在各种作用效应下的强度、变形、整体稳定及支座的设计、节点 有 限 元 分 析、防 倒 塌 分 析,保 证 了 结构的安全。 [关键词] 单层网壳; 大跨钢结构; 螺旋线; 整体稳定; 几何及材料非线性; 支座; 有限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48X( 2012) 10-0013-05
Abstract: The single layer lattice steel roof of Tianjin Yujiapu transport hub has plan dimension of 143m × 81m. This doubly curved roof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space spirals in clockwise and counter clockwise direction. The box section beams follow the spirals and form the large column free space. As the shell is double curved and grids are formed by irregular space quadrilaterals,all the elements meet in different angles. The roof structural system,design standard,loading, dynamic analysis and global stability,progressive collapse design,and connec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ere presented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roof. Keywords: single-layer lattice roof; large span steel structure; spiral; global stability; geometric and material nonlinearity; bearing; FEA
第 42 卷 第 10 期 2012 年 10 月
建筑结构 Building Structure
Vol. 42 No. 10 Oct. 2012
天津于家堡交通枢纽大跨度单层网壳设计与分析
何伟明1, 宋长江2, 杨 华1, 马 瑾2, 付宝亮1, 高修建2, 樊 珂1, 吴 海1, 熊朝晖1
( 1 奥雅纳工程咨询( 上海) 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020; 2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
最终方案屋面面积 11 000m2 ,穹顶高度 25m。穹 顶的杆件根据受力大小及对整体稳定的贡献,沿射线 及环状分为 5 个区,均采用 Q345 箱形截面。屋面较 平缓处最大截面 700( 宽) × 900( 高) ,壁厚 30mm; 顶 部最小截面 400( 宽) × 600 ( 高) ,壁厚 20mm; 各区之 间采用渐变截面以保证建筑外观的流畅。
参 与 组 合 的 荷 载 除 恒 载 、活 载 、风 载 、雪 荷 载 、地 震荷载外,还需考 虑 积 水、积 冰、膜 材 的 张 拉 力 等 多 种工况。由 于 屋 盖 外 形 为 扇 贝 形,风 压 分 布 复 杂。 在西南交通大学风工程实验研究中心对屋盖进行了 1∶ 75 模 型 的 测 压 风 洞 试 验,结 果 表 明,站 房 屋 盖 承 受的风压以负压为 主,仅 在 个 别 位 置 出 现 较 小 的 正 压,屋盖主要承受 向 上 的 吸 力。 天 津 市 最 高 温 度 为 + 40℃ ,最低温度为 - 17℃ ,年 平 均 温 度 为 13. 4℃ 。 考 虑 到 屋 盖 构 件 采 用 铝 板 外 包 ,不 直 接 受 阳 光 直 射 , 屋盖 结 构 温 度 应 力 分 析 采 用 的 设 计 温 差 值 为 ± 25℃ 。另由于屋盖结构表面积较大,在阳光照射下 由于太阳入射角度 不 同,屋 盖 各 部 分 受 热 也 将 不 均 匀 ,在 设 计 中 考 虑 了 温 度 荷 载 的 不 均 匀 分 布 。 4. 3 静力分析
波 1 与反应谱比值 / % 87 81 82 108 113 102
天然 基底剪力 / kN 6 551 24 091 1 561 14 763 14 843 11 065
何伟明,等. 天津于家堡交通枢纽大跨度单层网壳设计与分析
15
200mm( 短 向 跨 度 /400) 。各 静 力 工 况 作 用 下 杆 件 的利用率见图 5,可见在静力工况 下,杆 件 利 用 率 不 高,大部分杆件利用率在 70% 以下。
方向 X Y Z
各方向控制工况下的位移
位移 /mm 46. 51 - 39. 33 - 13GSA,SAP2000 及 MIDAS 软
件进行计算。对穹 顶 进 行 三 维 建 模,两 点 之 间 的 杆 件 为 直 线 ,杆 件 之 间 采 用 刚 接 ,所 有 杆 件 均 采 用 空 间 梁 单 元 ,以 真 实 地 模 拟 穹 顶 杆 件 在 外 力 作 用 下 的 拉 、 压、弯、剪、扭的效 应; 并 根 据 国 内 规 范,采 用 奥 雅 纳 内部自编的程序对杆件截面进行设计及优化。 4 钢结构屋盖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4. 1 屋盖设计原则及标准
工作。 2 结构体系
站 房 屋 盖 为 单 层 钢 结 构 网 壳 ,外 形 为 由 正 、反 螺 旋线编织而成的 贝 壳 形 双 曲 面,如 图 2 所 示。 建 筑 原方案由 美 国 SOM 公 司 提 出,奥 雅 纳 进 行 深 化 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