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的策略
【摘要】物理课程是八年级的一门新修学科,是深入学习物理的启蒙课程,学生往往有一种新鲜感。如何让学生喜欢并主动学好这门课,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生;主动性
中学物理以抽象、难学吓怕了很多学生,使学生消极、被动、失去兴趣,课堂气氛很难活跃,导致教师失去信心,学生放弃学业。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把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侧重点由教转到学生主动的学上来。
一、基本概念要讲明白
在物理学中,任何一个基本物理概念的引入都有它要说明的目的。例如,“速度”这一概念的引入,就是为了解决在初中范围内所学机械运动方面的运动现象,物体有静有动、运动有快有慢的一些问题。速度的定义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它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速度大则运动快,速度小则运动慢,速度为零则相对静止(或者不运动)。
二、基本规律要讲清楚
一般的物理现象都有它的基本规律,物理教科书中所总结出的物理公式便是它的规律之一,教师要让学生清楚的是: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虽然貌似一样,但其中的区别是很大的。比如密度公式为ρ=m/v,从数学角度上可以说,ρ和m成正比,跟v成反比。可是,
从物理学的角度就不能这样讲了,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基本属性,它是由物质本身的组成来决定的,只是通过质量和体积可以求得,却不因质量、体积的改变而变化(除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它有自己物理意义的存在。可以说,物理公式中的每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特有的单位,而数学公式则不然。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其中的物理基础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三、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要掌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索、解决及知识的应用为主线,其目的在于形成学生认识的独立性及其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对掌握知识的研究探讨和创新思维能力。物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就是学生把已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等,通过阅读、观察、体会、实验、思考和练习等手段,使之成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信息。通常情况下,学生前面学过的知识会成为后面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及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演绎、概括和归纳等。要让学生知晓:在物理学习中,形成物理概念要以抽象与概括为主,建立物理规律要以演绎与归纳为主,分析综合与比较的方法可以渗透到整个物理思维之中,特别是解决物理问题时,分析与综合方法的应用就更为普遍。
初中阶段的物理思想主要是现象性物理思想。现象性物理思想是对某类物理现象的深刻理解,经进一步概括后而形成的规律性认识。现行的各种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内容排列,从声现象、光现象、
热现象到静电现象,再到电磁现象,可便于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直接到间接地了解客观世界是什么样子。因此,学习物理知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学生必须明确只有借助范例才能更好地解释新的物理现象这一物理思想。
四、实施分层教学
物理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辅导、考查到评价,一般很少顾及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采用”在一个起跑线”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学习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现象。为此采用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所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层次学生学习物理人人有兴趣。实施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实验课、课上辅导、提问层次、作业安排、考试评价难易程度等都坚持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的原则。注重分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反馈,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各层次学生始终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提高教学效果。
五、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
兴趣。如:在讲光的折射时,用游戏创设情境导入,课前组织”水中捉鱼”的游戏,游戏内容是由筷子夹悬浮在水中的物体,要去用筷子快速进入水中只能夹一次每人来十次,比比谁捉的”鱼”多,结果很少有人捉到。失败的学生很困惑为什么瞄准了却捉不到”鱼”,自然,产生兴趣。又如:在学习”变阻器”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调节电视机上的亮度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调节电视机上的音量旋钮时,喇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些现象学生操作起来非常熟悉,但要解释却有一定难度。通过设疑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改进实验教学
通过改变实验室管理方式和传统授课模式,改变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时完全由教师操作或只有极少数学生操作实验弊端,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操作练习时间,并且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能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每一个实验和指导学生独立设计完成每一个实验报告。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把准备讲授内容中涉及的实验及所用器材(包括学生能自己准备的随堂实验或小实验器材)、需要观察的现象(或记录的数据)以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物理概念或规律的问题,要求掌握的实验与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简明扼要地表示出来,给学生提供实验点和实验引导,保证实验的顺利成功。这样必然使学生产生一种”独立创作、平等竞争、主动参与”的心理作用,体验到物理
实验本身都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探索性,获得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故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要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当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真正感受到知识的美,那么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齐英. 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