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形成原因及克服方法初探
中式英语产生的几点因素分析及对策
![中式英语产生的几点因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35cbd0379563c1ec5da71f5.png)
地道的翻译 会是 :Il eti b o ey m c.再给个 例子 :我 i hs ok vr uh k 家有三 口人 。按照汉语 思维 习惯 ,你会 翻译成 :u a l hs orf y a mi
trepo l he epe 地 道 的 翻译 会 是 : h r aetrep ol i o r .而 : ee r he ep n u T e
f l. a y以上例句 中的中式英语都是受汉语 思维方式影 响的产物 , mi
是 字 对 字 翻 译 过 来 的 结果 。
其次 , 文化差异是 中式英语产生的另一原 因。一般来说 , 语 言 是一个 民族 的象征 , 语言 总是受到文化 的影 响 , 镜子一样 , 像 始终反 映着一个 民族 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大多数 民族都有属 于 自己的语言 。它是人们交流的必要工具 , 对这个 民族 的历史 , 文化背景 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思考的纪录及传播他
se a ”
种思维方式 的转换 。就英汉语言来说 , 我们汉语 是整体思维 , 而 英语是个体 思维 , 英汉逻辑思维顺 序不一样 。因此 , 我们很 多人
虽 然 已 经学 了 十 多年 的英 语 , 积 累 了 大量 的 词 汇 及 用 法 , 且 也 并
掌握了基本 的语法知识 , 可还是不能用英语 自如 的表 达。 其根本
原 因就 是 不会 用 英 语 思 维 ,英 语 语 感 太 差 ,受 中式 思 维影 响 太
深 。因而说 出的英语仍然带有 中文语音 、 法的特色 。 语 例如 :我很 喜欢这本 书。
按 照 汉 语 思 维 习 惯 ,你 会 翻 译 成 :Ivr ieti bo . e l hs ok而 y k
首先, 中式英语 的形 成是 中英 思维方式不 同引起的 。 语言是
中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的启示
![中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6d5aa4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4.png)
中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的启示中式英语是指由中国人员说的不够地道和符合英语语法的英语。
中式英语的产生有着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母语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缺乏语境和文化背景以及学习态度和方法。
这些原因也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提出了一定的启示。
母语对学习第二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受到母语的干扰,难以摆脱母语的语法结构、发音和思维模式。
在汉语中,动词时态、语序、动词变位等语法结构与英语有着很大的差异,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难以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结构,导致对英语语法的掌握不深。
学生需要在学习英语时尽可能地摆脱母语的影响,更多地接触和使用英语,培养英语语法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
缺乏语境和文化背景也是中式英语产生的重要原因。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只注重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而忽视了语境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由于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和语境的了解,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容易产生歧义或不够地道,导致说话和写作不够自然和流畅。
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注重提升自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语境的了解,积极参与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加强对英语的实际运用,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自然度和流畅度。
学习态度和方法也是影响中式英语产生的重要原因。
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仅仅将英语视为一门必修课程,而非一种能力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急功近利,只注重应试技巧,忽视了在平时的口语、写作和阅读的深入练习和积累。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多参与英语俱乐部、讨论会等活动,勤于使用英语交流,注重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针对以上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大学英语专业的学习应该有以下启示:加强对英语语法的系统性学习。
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应该注重对英语语法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尤其是对时态、语态、语气、虚拟语气等语法结构的掌握和运用。
通过系统学习和多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法意识和表达能力。
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克服中式英语的方法
![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克服中式英语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34349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6.png)
克服中式英语: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的有效策略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母语影响,将母语的语言习惯不自觉地运用到英语表达中,导致表达不地道、不准确。
本文将探讨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中中式英语的成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克服方法。
一、中式英语的成因1.语言环境的影响:农村小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以母语为主,缺乏英语交流的机会,导致他们在使用英语时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
2.教学方法的偏差: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口语表达的训练,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地道的英语口语表达习惯。
3.学习方法的局限: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如观看英语电影、听英文歌曲等,这些方式有助于培养语感,减少中式英语的干扰。
二、克服中式英语的方法1.创设英语环境:学校应积极创造英语交流的环境,如开设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比赛、邀请外教授课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减少母语的干扰。
2.培养语感: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培养英语语感。
可以通过观看英语原声电影、听英文歌曲、阅读英文故事书等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环境中,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语意。
3.对比母语和英语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母语和英语的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区别,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式英语的缺陷,从而有意识地避免使用中式语言习惯。
4.教授正确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教授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如固定短语、常用句型等,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逐渐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5.鼓励创新表达: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害怕犯错。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修正,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减少中式英语的干扰。
6.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校可以开展多元化的英语学习活动,如英语歌曲比赛、英语短剧表演、英语故事讲述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高中英语作文中式英语的避免
![浅谈高中英语作文中式英语的避免](https://img.taocdn.com/s3/m/ff823e0bc5da50e2524d7fec.png)
浅谈高中英语作文中式英语的避免前言英语写作一直是高中生的一大难题,除了词汇量小,不会运用复杂句式之外,中式英语是学生作文不能得高分的一大拦路虎,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要写出一句符合英语语法规范的地道英文,实在是件难事。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探索避免中式英语的方法,增强学生英语写作的信心。
一、中式英语的成因学生的中式英语主要来自两个层面。
一是词汇,二是句法。
学生由于词汇量不足,往往会自造一些不符合西方人习惯的表达。
譬如说这个句子:同学们都很讨厌他,因为他经常拍老师的马屁。
学生可能会翻译成The student all dislike him because he often pats the teacher’s ass.但英文中并没有pat the ass这种表达,正确的翻法是lick the teacher’s boots。
以前在欧洲,臣民见到国王与王后往往要葡匐倒地,亲吻他们的靴子。
后来,人们将lick the boots 引申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讨好某人”,它与汉语的“拍马屁”含义一样。
主要原因还是来自句法层面。
英语在表达上比较精密,语法关心较为严谨,而汉语在表达上富有弹性,许多逻辑关系是靠意义来表达的,而语法关系则处于次要地位。
难怪王力先生曾戏称说“英语是法治的语言,而汉语是人治的语言。
“英文中的简单句只能有一个主谓结构,注重形合。
汉语则重意合,并没有完全严格的句法,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中国人说话根本没句子”。
引号中的这句话严格来讲,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句子,如果是主语是“中国人”,谓语是“说话”,那么“根本没句子”就不知道是什么成分了。
但它表达出了“中国人说的话里面没有完整的句子”这句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的意思。
又譬如:”今天来了很多人”这句话,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按照语法成分划分也是行不通的。
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会写成“Today comes many people.”这就是一种中式英语了。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4ca1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5.png)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引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一直是学生们较为困惑的一门课程。
尤其是在面对中式英语问题时,学生们更加不知所措。
本篇文章旨在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什么是中式英语问题中式英语是指中文语法、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直接翻译成英文的一种现象。
当学生在写作中使用中式英语时,常常会出现语法错误、表达不准确以及意思表达不清晰的情况。
中式英语问题主要包括: 1. 直译问题:直接将中文词组或句子翻译成英文,导致语法错误或表达不准确。
2. 词汇问题:使用不准确或不恰当的词汇,使得文章表达不清晰或产生歧义。
3. 句法问题:受中文语法影响,句子结构复杂或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4. 表达问题:对英文习语、固定搭配和文化背景缺乏理解,导致表达不恰当或晦涩难懂。
中式英语问题的影响中式英语问题在高中英语写作中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首先,中式英语问题会导致学生的句子结构紊乱,语义不清晰,这会使得文章难以阅读和理解。
其次,中式英语问题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专业的印象,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分数和评价。
最重要的是,中式英语问题会妨碍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提高写作水平的机会,从而影响他们的英语能力发展。
解决中式英语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中式英语问题,学生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词汇及语法水平学生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英文语法水平。
可以通过背诵单词、学习常用短语和语法规则来达到这个目标。
此外,阅读一些经典的英文文章也会有助于提高英文写作能力。
注意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应该尽量避免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保持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多读英文文章、观察英文句子结构和使用一些写作工具来提高自己的句子表达能力。
学习习语和固定搭配在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中,学习英文习语和固定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习语和固定搭配在英语写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句子更加地流畅和生动。
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英文小说、报纸和杂志来积累习语和固定搭配的使用。
探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探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77a7c18da38376baf1faeea.png)
探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中式英语在大学英语写作中主要表现为词汇运用和语篇衔接不当、句式结构的误用等。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一是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语感;二是注重文化差异因素,培养文化底蕴;三是加强翻译练习,培养双向立体思维;四是注重语篇教学,培养语篇分析能力。
标签:英语写作;中式英语;表现;对策一、什么是“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我们称China English,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比如:the polici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to outside(改革开放政策),Four Cardinal Principles(四项基本原则)等。
“除了经济知识等新词汇,还有比如饺子、功夫、旗袍、阴阳,这些都以音译词的形式进入了英语词典,这些中国特有的东西,是允许存在的。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夏纪梅);另外一种是Chinese English,在英语里表示为“Chinglish”,意思是由汉语和英语组合而成的语言。
大部分学者引用的是李文中给出的定义:“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英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和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 而国外学者Selinker提出了中式英语为中介语的论断:“它是由某个正在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按照自己发展起来的规则系统创造出来的既含母语特征又有目的语语言特征的语言系统。
这种产出是对某一目的语的尝试性产物。
”根据Selinker的看法,中式英语是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因为受到自身母语干扰,套用英语的语法习惯和规则,对英语学习积极进行尝试所形成的一种不合规范英语和英语文化习惯的中介语。
在学习使用过程中,中国学生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会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才出现了这种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
这对中国学生而言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
二、“中式英语”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中式英语的表现多种多样,但在大学英语写作中主要表现在词汇、句式和语篇三个方面。
谈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的错误解决
![谈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的错误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7292b41b5acfa1c7ab00cc44.png)
谈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的错误解决一、中式英语的形成原因汉语对英语的干扰具有必然性,是一种无法避免和学习者所面临的客观因素,我们从小生活在中国的汉文化因素中,从小接受汉语教育,汉语思维在我们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根深蒂固,这一点加剧了中式英语形成的必然性,我们无法避免,只有在后天的学习中不断克服并改正,同时牢固掌握纯正的地道的英语为自己所用。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并不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学生学习英语,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汉语是我们的第一语言或首选语言,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就缺少真实的英语交流环境,本质上少了锻炼的机会,其实这也是造成哑巴式英语的重要因素,英语学习者在交流中就会很容易且很自然的将汉语式语句架构套用在英语中。
从而表达出不规范的英语。
语言的学习,其中最主要的是沟通,任何沟通的场合,我们可认为是一种文化氛围,有氛围才会有进步有结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每个学习者都应该注重的理论。
二、由于纯正地道的英语知识掌握程度不够而易出现的错误纯正地道的英语,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的程度,其实这是一种主观的因素,是可以控制和改进的。
正如在前文中所讲的语法句型错误式中的中式英语,完全可以凭借学习者自己刻苦努力的学习和对英语语法的熟练掌握来改善。
如果学习者对地道英语的掌握程度不够,则容易产生一些我们平时在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如错误的表达以及不恰当表达。
1. 错误的表达错误的表达类型很多,主要有词汇用法的错误,词汇的错误延伸,缺失句子主语等等。
下面例举三个例子。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用“Job”是来描述“工作”一词,但是学生经常用“work”来翻译,确实“work”与汉语中的“工作”一词在语义上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就造成了用“work”来描述“工作”一词的错误延伸用法,进而取代了“Job”的含义。
在汉语中我们经常有一些习惯的表达方式,比如“回来啦”、“去哪儿?”、“吃饭了?”等等这类句子都了主语,但是在英语中往往不能如此表达,往往要增补主语以表达准确。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ba257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e.png)
浅析高中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解决方法在高中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即将中文的思维方式直接翻译成英文表达。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让文章失去了英文的凝练与精确性,还容易使读者产生困惑。
本文将从中式英语的特点、影响以及解决方法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浅析。
首先,中式英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词汇、语法和句式上的不合理。
在词汇方面,学生常常使用中文思维中的习惯用语、谚语及中文俚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些用法在英语中常常不被使用或者不得体,给读者造成困惑。
在语法方面,由于中文与英文的句法结构不同,学生常常使用中文句式来构建英文句子,使得句子结构混乱,语法错误频出。
另外,中式英语还表现在汉字的直译上,导致用词不准确、表达不明确。
这些特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提高。
其次,中式英语给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和写作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中式英语产生的文章难以传达准确清晰的信息,给阅卷老师或读者带来理解和阅读上的障碍,影响评分以及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认同。
其次,中式英语还表明学生对于英文语法和表达的不熟悉,说明学生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还不够娴熟。
最后,长期使用中式英语表达会形成思维定势,导致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难以摆脱中式思维的束缚,无法真正体会和运用英语的表达特点和魅力。
然而,中式英语问题并非不能解决。
以下是几种解决方法供高中生参考。
首先,在词汇使用上,学生应该尽量使用英语习惯的表达方式,避免直译中文习惯用语。
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英文原著和英文报刊来拓宽词汇量和提高表达能力。
其次,在语法和句式上,学生应该多注意英文的句法结构,尤其是主谓宾的基本结构。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进行语法知识的学习,系统地掌握英语语法规则和语法用法。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英语短文写作,模仿优秀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培养自己英文写作的感觉和习惯。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提高英文阅读能力来解决中式英语问题。
通过阅读经典英文文章、英文报刊和网站的英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到英语的表达方式和固定搭配,积累掌握更多地英文表达的方式,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关键。
学英语:如何克服中式英语
![学英语:如何克服中式英语](https://img.taocdn.com/s3/m/ecf3ac7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2.png)
学英语:如何克服中式英语随着中国人学习英语,英语口语的程度、范围加深和扩大,和中国旧式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不少的人学成了中式英语,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在英语学习者之间的困扰,该如何化解这种困扰。
如何克服中式英语:中式英语(ChineseEnglish或Chinglish),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母语的规则和习惯而出现的不规范英语。
在学习英语时,不论在初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中国式英语都是比较常见的,尤其反映在英语作文中。
想要有效地克服中式英语,首先要知道中式英语到底是什么。
为了有效地克服中式英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要了解产生中式英语的原因产生中式英语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学习者语言知识不多,他们按照汉语规则、习惯用法,把句子和词汇套译成与汉语相对的英语就可以了。
如把“打某人的脸”说成应为。
学习者应知道,不同种族的人思维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不同语言中完全等值的东西是很少的。
请看例子:“感到巨大压力”,英语应为“to be under great stress(pressure)”;套用汉语的句式,“我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应为“I feel that I was dying.”或“I feel myself dying.”2.要学点语言学知识,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学习者在学英语时,要经常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惯用法、思维习惯和句式等表达法进行对比,了解其相同和相异之处。
只有这样,写出来的英语才规范、地道,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3.多读些英语小说、英语范文读英语小说和英语范文不仅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和词汇量,也可以丰富你的思想,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是怎样用地道的英语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观点的。
如果想要快速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使得自己读起来的时候更加流畅更有信心,可以去abc360英语里面找欧美和菲律宾的外教跟你一对一学习英语,效果很不错,可以促进自己的口语能力,说的对自然就不会犯语法错误。
浅析“中式英语”的应对策略
![浅析“中式英语”的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badb7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1.png)
浅析“中式英语”的应对策略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常出现的一些语法错误、表达不准确以及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中式英语是在母语为中文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结果,所以这种现象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相当普遍。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来纠正或避免中式英语的发生。
首先,英语学习者应该更加注重语法的学习。
中式英语常常由于语法错误导致的,所以有必要系统地学习英语的语法规则,并且理解其中的差异和特点。
可以通过学习语法书籍、在网上参考英语语法课程以及请教有经验的英语老师来提高语法水平。
此外,多加练习、反复操练语法对话和句子结构也是重要的。
其次,加强听力和口语练习也是纠正中式英语的有效方法。
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真实用法和表达方式,避免直接翻译中文的思维模式。
口语练习则可以提供实际应用的机会,让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更自然地运用英语。
可以通过与外教进行对话、加入英语口语俱乐部或组织和英语母语者进行交流等方式进行口语练习。
此外,积极培养英文思维模式也是应对中式英语的重要策略之一、由于中文和英语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少差异,学习者需要逐渐培养用英文思考和进行表达的能力。
这可以通过多读、多写英语文章来提高。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英文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从中学习英文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同时,坚持写作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逐渐适应英文句式和表达风格。
写作可以涵盖从简单的句子到较复杂的段落,逐步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水平。
此外,利用互联网资源也是有效应对中式英语的途径之一、在互联网上有许多英语学习网站、语法学习APP、语音纠正软件等资源可供使用。
这些资源可以提供有关英语的学习资料、习题练习、在线听力和口语练习等,帮助学习者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与其他学习者互动,分享经验和学习心得。
最后,英语学习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学习外语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决心。
中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的启示
![中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204e3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06.png)
中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的启示【摘要】"中式英语"是指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特有语言现象,其成因包括历史文化背景、教育体制影响、应试教育倾向以及缺乏英语真实环境等因素。
在大学英语专业学习中,理解中式英语的成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学习英语的问题所在,提倡英语沟通技能的培养与重视英语背景知识的学习。
大学英语专业学习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加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化,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素质,进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关键词:中式英语、大学英语专业学习、成因分析、历史文化背景、教育体制、应试教育、英语真实环境、英语沟通技能、英语背景知识。
1. 引言1.1 中式英语的定义中式英语是指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即将中文语法、习惯、逻辑等翻译到英语中,导致表达不准确、生硬、不通顺的现象。
这种英语表达方式虽然能够传递基本信息,但却严重影响了沟通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中式英语的出现是由于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难以完全融入英语语境中。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更注重单词记忆和语法规则的灌输,而忽视了真正的语言交流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他们在表达时容易出现思维跳跃、语法错误和语言不通顺等问题。
中式英语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也给他们在国际交流中造成了不便。
纠正中式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专业学习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系统地学习英语背景知识,培养英语沟通技能,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社会环境。
1.2 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English in university cannot be understated.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 English has become the lingua franca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business, and academia. Proficiency in English is a valuable asset that can open up countless opportunities for career advancement and personal growth.2. 正文2.1 中式英语成因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背景、教育体制影响、应试教育倾向和缺乏英语真实环境等方面。
“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e07c6bbdd3383c4bb4cd27f.png)
关键 词
中 国式英 语 ; 西方 文化 ; 激励; 激活
“ 中 国式英语 ” , 是指 中 国的英语 学习和 使用者 由于 受 母语干扰 和影响。 硬套汉 语规则和 习惯. 在英语 交 际中
出 现 的 不 合 规 范 英 语 或 不 合 英 语 文 化 习惯 的 畸 形 英 语 。
“ 嫁 接式 教学, 不善 于创 设生 活 情境 ; 学校 与社 会 缺少语 言环 境 , 母语 教育 的影 响严 重 。 为此 , 教学 中应 精心设 计 教学 情境 , 导 入英 国文 化 , 精心 设计 教学 任务 , 有 计划 地制 定书 面表 达方 案 ; 要 以恒 心抓 落 实 , 开 心搞 活动 ; 意 在 激励 , 意在
国广大偏远 地 区, 社 会和学校 都缺少英 语语言 交流 的环
境 ,在 日常生活或学 习 中学 生多用母语 即汉 语交 流, 极 少用 英语 对 话 , 或 因“自卑 ” 不 敢 与老 师 或 同学 进行 交 流, 怕 发音不正确 , 或者词汇 语法使用 错误受 到嘲笑 , 学 生 因为缺 少语言交 际环境和 训练 ,使英 语的使 用率低 , 训练不足 , 所 以很 多学生在老 师布置完任 务后 虽然 自己 完成 了任 务或写 出了英语作 文 , 却忽 略了作文 中 出现 的 各种“ 中国式英 语 ” 的错 误 。缺 乏 英语语 言 体验 学 习环 境, 造 成“ 中国式英 语 ” 现 象泛滥 , 而改变 这 一现象 就 要 从学 习语言的环境 入手 , 这对 于教师 来说是一大挑 战 。 ( 2 ) 母语教育 的影响 。我所 任教 的中学是 一所县 级 中学 , 大 多数 学生在 小学 时从 未接触 过 英语 , 即使有 些 小学 开设 了英语科 目, 也没 有将英语 作为主要 科 目。进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798c684d1f34693daef3ea1.png)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一.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中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畸形英语。
中式英语作为一种主要由于汉语语言、文化及其思维干扰引起的错误,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中常常会出现。
这些中式英语表现形式各异,大大削弱了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有些甚至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因而在语音、语法、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这就意味着中国人在学习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时会遇到许多困难,会出现许多错误。
1.历史原因十七世纪三十年代,英国商人首次来华,也带来了他们的语言。
那个时候,中国人讲的英语就是现在人们知道的洋泾浜英语,这种蹩脚英语源于当地居民与英国商人们的交流。
它的形成具有历史意义。
洋泾浜英语交流起来十分吃力。
很容易产生误解。
无论是发音还是语法都比今天的中式英语(Chinglish)还要可怕的多。
以发音为例:来是康姆(come)去是谷(go),如此如此沙咸沙(so and so)。
十九世纪后期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教授标准英语。
洋泾浜英语的使用者大大减少,即便如此并不代表使用者的英语都是标准的。
由于对母语为英语的西方国家文化及表达方式的不了解。
学习方法的不正确使得中式英语(Chinglish)的问题显得犹为突出。
2.文化差异语言深植于文化,两者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为什么中国人将红色视为喜气吉祥,而西方人则视其为血腥暴力?这就是双方文化差异所至。
同理,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明白英语语法,表达也符合规范,但就是不够地道?有的句子理解起来甚至还很困难?也是由于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缺乏了解。
比如朋友带着礼物来家做客,中国人会礼貌性地说“你真是太客气了”但是表达出来却是“you are so polite”,变成了“你真是太有礼貌了”(回答的人会说“哪里哪里”即大家熟知的“where,where”但是现在人们注意到这个表达的不准确性,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的克服方法
![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的克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29699e71fe910ef12df85b.png)
2016年4月号上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的克服方法张东霞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影响,生搬硬套汉语的词汇和句法,在 英语交际中出现了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
西方人把这种不合乎英语规范的畸形英语称为Chinglish,即中式英语。
在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的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中国的各大院校也开始注重英语的学习。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些学习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语言环境,而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思维方式生搬硬套,形成了不符合英语规律和习惯的中式英语。
什么是“中式英语”?曾先后在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局工作过八年的美国专家Joan Pinkham 指出所谓的中式英语就是那种畸形的、混含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以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
李文中认为:中式英语也被称为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之中,受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相应文化背景的干扰和影响而说出或写出的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一、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一)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于它们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萨贝尔―沃尔夫假说,萨贝尔―沃尔夫的语言决定论(linguistic Determinism)认为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世界观。
其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在修正语言绝对论的基础上,提出虽然语言结构不能决定我们的世界观,但却能影响语言使用者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看待世界。
然而许多专家、学者对萨贝尔―沃尔夫假说提出了质疑,如:皮亚杰以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展为例,提出只有思维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他认为思维决定语言。
尽管语言和思维关系的争论长久不衰,但目前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
浅谈中学生“中式英语”现状与对策-最新资料
![浅谈中学生“中式英语”现状与对策-最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c84333c281e53a5802ffcd.png)
浅谈中学生“中式英语”现状与对策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英语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也逐渐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同时我们也遗憾的发现,“中式英语”在英语教学中仍然频频出现。
1 中学生“中式英语”现状1.1词汇读音错误绝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都会以汉语为辅助记忆工具,如很多学生在学习“Hello”这个单词时,会用“海喽”注释;在学习“Good night”时,会用“狗得拿爱特”代替,在用汉语代替英文单词读音的过程中,学生真可谓是展开了五花八门的新想法。
事实上用汉语标记英文单词读音的情况,即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示和辅助记忆的效果,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学生的在词汇读音准确性的把握上产生了一系列不必要的不良影响,很多学生从小学就将不准确的读音牢记于心,这种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读音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很难得到彻底的解决。
同时学生在进入中学学习以后,其用汉字代替英语词汇的方法也一直延续了下来,从而使得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不准确的语音将长期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
1.2词汇搭配错误中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方式无非是在汉语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和探究的,但是我们也知道,英语与汉语在词汇搭配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一旦学生强化了汉语的构词技巧,其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时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使得他们常常选择机械的套用汉语的构词方法,随之也产生了诸多“令人发指”的笑话。
比如把“看我的妈妈”翻译成“see my mother”;把“读大学”翻译成“read college”;把“家务事”翻译成“house things”;把“作业”翻译成“study work”;把“洗衣服”翻译成“wash clothes”等等,这些错误或是由于胡乱搭配,或是由于删词加句,或是由于直接翻译所造成的,很多学生的不以为意都成了英语学习中的错误。
1.3文化差异错误由于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中西方在文化、风俗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我们的中学生在年龄和身体成长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有着较少的认识,学生中式的思维常常将英语表达的“五花八门”。
中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的启示
![中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301889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5.png)
中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的启示【摘要】The phenomenon of Chinglish, or 中式英语,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in China.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reasons behind the emergence of Chinglis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in universities.【关键词】中式英语,大学英语专业学习,引言,定义,现象,英语学习状况,教育体制原因,文化差异影响,语言习得方式,跨文化交际能力,结论,应对策略,启示,培养方向1. 引言1.1 中式英语的定义中式英语是指中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出现一些与英语语法、词汇、语境不符的现象。
这些现象包括语法错误、词汇搭配不当、语言表达不准确等。
中式英语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到母语汉语的干扰,导致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无法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
中式英语也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往往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英语表达方面显现出一些特定的倾向。
中式英语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都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对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积极探讨应对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1.2 中式英语的现象中式英语的现象是指在中国学习英语的学生在语言使用和表达方式上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
这些现象包括语法错误、发音不准、词汇搭配不当、句子结构混乱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中式英语”,比如“你吃饭了吗?”、“我们去哪里玩?”等等。
这些表达方式虽然能够传递基本的意思,但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中式英语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到了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比如教育体制的影响、文化差异的影响、语言习得方式问题等。
中式英语论文:中式英语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中式英语论文:中式英语的成因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a28acc240c844769eaeee2.png)
中式英语论文:中式英语的成因与对策分析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因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生搬硬套汉语的规则和习惯,在英语的交际中使用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习惯的畸型英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二者在语法、表达方式、文化背景、思维习惯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中式英语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中式英语也被看作中介语,即指二语学习者按照自己的规则系统,创造出来的既含有母语特征,又有目标诏特征的语言系统。
一、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如前所述,中式英语是不符合英语表达方式的一种中介语,是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中国学生的中式英语错误主要归结于他们对英语词汇、语法以及语篇的误解和误用。
1词汇层面词汇层面的中式英语事实上就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错误使用,主要有词汇冗余、搭配不当、词性误用、生搬硬套、褒贬误用,现分别举例如下:(1)词汇冗余比如,把书桌说成“writing desk”;书房写成“study room”;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译成“find asol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类似的冗长中式英语非常普遍,而且不易被觉察,甚至屡见于某些官方的英文报刊杂志上。
(2)搭配不当词汇搭配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比较难以掌握的地方,受汉语的影响,中式英语中便出现大量的搭配错误。
例如“expensive price(昂贵的价格)”。
另外,有一些完全根据汉语习惯、逐字套用的中式英语,其结果更为可笑。
如把“吃药”说成“eat medicine”等等,这些情况需要极力避免。
(3)词性误用英语的抽象思维决定了英语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和介词而少用动词,汉语的具体思维则使其多用动词。
比如,要表达“由于他没有注意安全规章,所以导致了一场机械事故”时,地道的英文是“His failure to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 resulted in an accidentto the machinery,”,但我们中国学生经常写成“As hedidn’t observe the safety regulations,he caused anaccident to the machinery,”(4)褒贬误用某些词在英语和汉语中所表达的概念和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其内涵却相去甚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式英语形成原因及克服方法初探摘要:中式英语是一种畸形的混合语,它既不是英语也不是汉语。
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具有汉语特征的英语”。
由于受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以及对英文单词不准确的理解或误解的影响,导致了中式英语的产生并具有如下的特点:累赘多余、重复、抽象笼统、荒谬可笑等。
尽管克服中式英语并实现用英语思维还存在很多的障碍,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建议可供参考。
关键词:中式英语;特点;原因;克服;建议abstract:chinese english or chinglish is a misshapen, 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aused by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ignora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naccurate understanding or mis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word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redundancy, repetition, abstraction and ridicule, etc.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obstacles to think in english or to overcome chinglish, there are also quite lot suggestions to avoid it.key words:chinglish, characteristics, reasons, overcome, suggestions1.引言在中国尽管有很多人在学英语,但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用标准的英语表达。
其他人大都在说中式英语。
所谓“中式英语”是一种畸形的混合语,它既不是英语也不是汉语。
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具有汉语特征的英语”。
今天,中式英语可谓到处可见。
随着中国“入世”,北京2008奥运会的顺利举办, 学英语,用英语,克服中式英语已刻不容缓。
而了解中式英语的特征、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中式英语的意义也越来越重大。
2.中式英语的特征简洁被公认为英语的特点之一。
一些细心的作家把它理解为用尽量少的词语来表达语义而避免重复罗嗦。
威廉司徒兰克(william strunk, jr.)和e.b.曾在“风格的要素”一文中说道:“简洁的语言才犀利有力。
如同一幅好画应尽量避免使用没有必要的线条、一部机器应尽量避免使用没有用的部件一样,一个句子应尽量避免使用没有必要的词;一个段落应尽量避免使用没有必要的句子。
”而中式英语的特征明显地表现为:累赘多余、重复、抽象笼统、荒谬可笑。
2.1累赘多余显而易见,中式英语常表现为累赘多余。
这是由于人们没有完全理解英语的单词所造成的。
例如,中国人常常把“书桌”说成“a book desk”。
而这种类似的“累赘多余”的错误也往往是中国学生常犯的错误。
2.1.1 多余的名词和动词(1)中式英语: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 (多余的名词)标准英语: 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2)中式英语: they should conduct a careful examination of…(多余的动词)标准英语: they should carefully examine…2.1.2 多余的修饰语在把汉语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好多的形容词和副词是没有必要译出的。
程镇球教授曾指出,汉语要比英语使用更多的形容词和副词。
以下是使用多余的修饰语而形成的中式英语:(1)中式英语: female businesswoman liu zhihua (形容词多余)(2)中式英语: we should continue to take 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regular education.(副词多余)标准英语: we should continue to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regular education.[“continue”to improve= “further” to improve]2.2 重复很明显,汉语是允许在一个句子中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词组的。
而在英语中这种现象则是不可思议的。
英语的使用原则中就有一条规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威尔逊弗莱特(wilson follett)的“避免重复冗长准则”认为,在同一篇文章中相同的观点无需重复表达。
在英语句子中,重复表达已经说过的话,将被视为是浪费读者的时间。
而这种句子使用的越多,也就越不利于句义的流畅表达,也就越烦人。
而中式英语就是充斥着大量的这种重复。
如:(1)中式英语:our country is a great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标准英语: ours is a great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2)中式英语: fish must stay in water. if they don’t, they will die.标准英语: fish must stay in water or they will die.2.3 抽象笼统美国学者雅克巴尊(jacques barzun)——写作和翻译方面的专家,建议我们要“简单直接”:多用具体的词语而非抽象的词语。
听取这个建议的话,你将发现你的文章更加简洁有力。
当代文章中最为严重的一种错误就是措辞过于抽象,把一整串的名词用介词串在一起,通过被动语态来传达一丝无力的语义。
高伟士爵士(sir,ernest gowers) 也曾指出:“当今写作的最大的毛病就是对抽象词的偏爱。
”他还特别警告说,“不使用动词而过分地依靠名词将不知不觉地养成了‘抽象笼统’的习惯。
”恰恰相反,中式英语的特征就是大量地使用抽象词,使语义抽象、笼统、含糊。
例如:中式英语:the prolong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is temple is due to the solidity of its construction.标准英语:this temple has endured because it was solidly built.2.4 荒唐可笑中式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说,可以用中式思维来猜得其意。
而对于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来说,他们只会觉得这种英语是荒唐可笑的。
例如:(1)five talks, four beauties and three loves. (五讲,四美,三热爱。
)(2)you see see, you see see, people mountain and people sea. (你看看,你看看,人山人海。
)(3)car water, horse dragon. (车水马龙)3. 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3.1 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我们谈及思维方式的不同的时候,让我们先探讨一下语言与思想的关系。
语言是“一个专门为交流而创造的符号系统。
把原本毫无意义的符号放在一起,就变成了可用于表达思想的有意义的符号了。
它是思维的工具。
”因此,思维方式在语言学习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中文为母语者,必定用中文方式思维。
而母语为英文者,也必定用英文的方式思维。
3.1.1中文的思维方式受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中文的思维方式具有如下的特征:(1)描述事物时,遵循从笼统到具体的思维顺序。
以中国信件地址的写法为例,通常采取如下的顺序:国家,省,市,县,村,街道等。
而英文书信的地址的写法却恰恰相反。
(2)在很多情况下,采用否定、负面的思维方式。
正因为这种原因,很多中国的学生写了大量的中式英语,例如:①中式英语:don’t mind other people’s business.(否定词)标准英语:mind your own business.②中式英语: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e dog.(否定词)标准英语: leave the dog alone.3.1.2英文的思维方式相应地,英文的思维方式具有如下的特征:(1)描述事物时,遵循从具体到笼统的思维顺序。
(2)在很多情况下,采用肯定、正面的思维方式。
(3)强调从属结构。
英语是一种从属结构的语言。
美国传统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对“从属结构”做了如下的定义:“从句与主句的依赖和从属关系。
例如,i shal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如果你没有来的话,我会失望的。
)”因此,英文的思维方式更加注重具体的、确切的层面,描述事物通常是从具体到笼统。
3.2 对文化差异的忽略文化是“信仰、习俗、价值取向、行为以及制度的综合体,是同一群落人们所共同享有的、熟知的且世代相传的交流模式,这正如鱼儿所赖以游水嬉戏的水。
”来自于同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们分享相同的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而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则极易产生冲突。
当人们第一次接触一种新的文化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自己原有的文化来解释他们的所见所闻。
忽略和忽视文化的差异就会导致相互之间的误解。
以日常的打招呼为例,中国人一见面一般会相互问对方“你吃了没?”(就像英美人见面时用的“how are you?”一样)。
如果你不知道文化的差异,就直接把中国人打招呼时用的“你吃了没?”翻译成“have you had your lunch yet?”的话,说英语的国家的人可能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因此,对于文化差异的忽略,是产生中式英语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对英语单词词语的不准确或错误的理解词典——特别是英汉词典,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的确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对于每个词,字典中仅提供几个简单的中文解释,而且这种中文解释大多是直译过来的。
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仅仅阅读这些中文解释是远远不够的。
以下是中国学生常写的一些句子:(1)中式英语:the old man made a living by catching fish. 标准英语:the old man made a living by fishing.(2)中式英语:please hurry to walk or we’ll be late.标准英语:please hurry up or we’ll be late.(3)中式英语:i have married for three years.标准英语:i have been married for three years.由于对单词不准确的理解而导致了上述的这些错误,这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