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

合集下载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20例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其中<6个月的患儿66例,6—12个月的患儿22例,>12个月的患儿32例。

分别对三个年龄段患儿的肝功能损害、黄疸、肺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畸形、腹泻、中枢异常、心肌损害、肾脏损害及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患儿年龄段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结果:<6个月、6-12个月及>12个月三个年龄段患儿的肝损害、黄疸、肺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畸形等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个年龄段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脏损害、肾脏损害、营养不良等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年龄段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黄疸、肺炎;6-12个月年龄段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肺炎、血液系统疾病、黄疸,其中以无黄疸型肝炎为主;>12个月年龄段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血液系统疾病。

结论:各年龄段的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而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大,由巨细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呼吸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及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逐渐改善,但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却明确增大。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差异临床研究表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居住条件、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会给感染者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1]。

对于儿童来说,一旦感染巨细胞病毒,会引起肝、肺、中枢神经系统等的损害,从而导致其出现肝脾肿大、黄疸、间质性肺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临床表现,甚至与先天性缺陷、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紧密的关联[2]。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感染巨细胞病毒之后,其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临床对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治、预防比较困难[3]。

巨细胞病毒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巨细胞病毒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04
鉴别诊断与并发症的 影像学表现
与其他病毒性感染的鉴别诊断
EB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而巨细胞病毒感染则常常引发肺部感染和视网膜炎,两者的影像 学表现有所不同。
疱疹病毒感染
疱疹病毒感染一般引发皮肤病变,影像学表现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在病变部位和症状上有所不同,有助于鉴别诊断 。
探索新型无创或微创影像学技术在巨细胞 病毒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如分子 影像学、光谱成像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渗出性病变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多 样,渗出性病变是其中的一种, 表现为磨玻璃影、实变影等,多
分布于肺的外周部分。
结节性病变
肺部结节性病变在巨细胞病毒肺炎 中也较常见,其大小和形态不一, 多数为多发、散在分布的小结节。
间质性病变
巨细胞病毒肺炎还可能表现为间质 性病变,如肺纹理增多、紊乱,支 气管血管束增粗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提高诊断准确性
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
进一步研究巨细胞病毒性疾病的特异性影 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和 漏诊。
通过影像学手段,更精确地评估巨细胞病 毒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为患者提供 个体化治疗方案。
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
新技术应用
利用影像学技术,深入研究巨细胞病毒在 宿主体内的分布、复制和致病机制,为抗 病毒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巨细胞病毒可以感染多个器官系统,常见症状包括发热、 乏力、肌痛等全身症状。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巨细 胞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如肺炎、肝炎、视网膜 炎等。此外,巨细胞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先天性感染,对 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于巨细胞病毒性疾 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认识和诊断至关重要。

实验室2种检测小儿巨细胞病毒方法的比较

实验室2种检测小儿巨细胞病毒方法的比较

实验室2种检测小儿巨细胞病毒方法的比较李娇;马洪刚;单风平【摘要】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colloidal gold (CG) and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TFQ-PCR) methods to delect infantile cytomegalovirus-IgM ( CMV-IgM) antibody levels were compared. Peripheral blood specimens of 243 cases collected clinically were detected their CMV-IgM antibody levels respectively using RTFQ-PCR and CG method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ir positive rate and sensitivity of the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sitive rate of RTFQ-PCR method was 11. 93% , CG was 6. 58% ,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both (P< 0.01). In HCMV-DNA positive specimens, IgM antibody positive group HCMV-DNA copy number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egative group (P < 0. 01) . Comparison of the sensitivity of two methods, RTFQ-PCR sensitivity was 72.5% , CG was 40% ,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both (P <0.01). Therefore, as compared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RTFQ-PCR with CG to detect CMV-IgM, RTFQ-PCR had fairly higher than CG, and RTFQ-PCR was worth expending its application clinically.%比较胶体金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对小儿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水平检测的敏感性及准确率.收集临床上243例小儿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胶体金法检测这243例患者外周血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水平,并对这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和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为11.93%,肢体金法为6.58%,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CMV-DNA检测阳性患者中,IgM抗体阳性组HCMV-DNA拷贝数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比较这2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敏感性为72.5%,胶体金法的敏感性为40%,两者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胶体金法相比,对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3(033)001【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胶体金法;巨细胞病毒IgM抗体【作者】李娇;马洪刚;单风平【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2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一类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又具有严格种属特异性的病毒。

儿童常用药物及安全用药ppt课件精选全文

儿童常用药物及安全用药ppt课件精选全文

儿童药代学特点:药物的吸收
一. 婴幼儿胃酸低:3岁左右才稳定至成人水平。 二. 胃蠕动差,胃排空时间延长。6-8月后接近成人水平。 三. 婴幼儿皮肤角化层薄,吸收速率快。皮肤炎症时吸收更多。 如长期
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可抑制肾上腺皮质;新霉素治疗烫伤可 导致耳聋;外用含有硼酸的粉剂撒于炎症部位可发生硼酸中毒等。 有些药物也易通过小儿黏膜吸收,如阿托品滴眼如不充分冲洗,易 经鼻咽黏膜吸收而中毒。 四. 静脉给药吸收速率快,肌内注射吸收不佳。皮下脂肪少,注射容量 有限,皮下注射也不适宜。 五. 直肠给药适用于呕吐婴儿或不愿接受口服给药的幼儿,但不同药物 吸收程度不同。
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如果咳嗽时间超过8周,应考虑其他诊断
常用治疗药物:镇咳、祛痰、平喘药
三、例如:儿童支气管哮喘
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儿童哮喘的总体控制水平尚不理想,这与 哮喘儿童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临床医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关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 肛门注射或口服地西泮是一种紧急的处理措施, 在发热开始给予0.4— 0.5 mg/kg~一次,如发热持续 8 h可重复,一般地西泮限制应用2次,
只有在特殊临床 情况下才考虑在首次应用地西泮24 h后应用第3次。
常用治疗药物:镇静、抗惊厥药物
➢ 应立即置患儿于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吸入,适当吸氧,立即静脉缓 慢注射地西泮,没有建立静脉通道则可选用咪达唑仑 0.1~0.2mg/kg(最大量为5mg/次)肌肉注射,或 0.2~0.3mg/kg(最大量为7.5mg/次)滴鼻或滴入口腔黏膜。如 果抽搐持续不止则可应用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新生儿为 15~25mg/kg)在5~10min 缓慢静脉推注,苯巴比妥是维持治疗 的首选药物。

全科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全科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全科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调查1998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总体是1998年该地A、每个正常成年男子B、全部正常成年男子C、能调查到且愿意接受调查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数的集合D、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E、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或观察单位、个体)某种变量值的总和,所以,1998年某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总体是该年该地的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的集合。

2.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主要依靠A、神经心理量表测试B、头颅X线平片C、脑CTD、血液生化指标改变E、头烦MRI正确答案:A3.以下选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缺点的是A、存在回忆偏倚B、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C、组织实施比较复杂D、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率很低的因素E、选择研究对象难免出现选择偏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病例对照研究省力、省钱、省时间,并易于组织实施。

4.关于全科医生的描述正确的是A、全面掌握各科业务技术的临床医生B、提供全部“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生C、能熟练处理常见健康问题,为社区居民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生D、经全科医学专业培训合格,在社区提供长期负责式医疗保健照顾的医生E、以预防工作为主的医生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全科医生是仅供全科医学专门训练、学习,取得全科医师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在基层的临床医生,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医生,是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提供者。

5.关于肝炎对妊娠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丕正确的是A、早期妊娠反应加重B、晚期妊高征发生率增加.C、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D、DIC发生率增加E、受孕率低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妊娠合并肝炎时由于肝功能受损,可以使孕早期妊娠反应加重,在任娠晚期,由于各种激素和代谢产物的排泄受到影响,容易发生妊高征,而且凝血物质合成不足,容易出现产后出血或DIC,但是由于肝炎不影响排卵和子宫内膜,一般不影响受孕。

WBC、CRP、PCT联合检测对于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WBC、CRP、PCT联合检测对于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WBC、CRP、PCT联合检测对于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张蕊【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于患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64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确诊疾病及病原,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283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57例),对其在入院时所检测的WBC、CRP及PCT分别在两组中所占阳性率,以及CRP、PCT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阳性率方面发现,细菌感染组WBC、CRP及PCT阳性率分别69.3%、80.2%、86.9%;非细菌感染组WBC、CRP及PCT阳性率分别为39.2%、36.7%、20.4%:细菌感染组WBC、CRP及PCT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组内比较发现,CRP和PCT阳性率明显高于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敏感度及特异度方面分析发现,CRP的敏感度为80.2%,特异度为63.3%;PCT的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79.6%;联合检测时,平行试验的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50.7%,系列试验的特异度为69.6%,灵敏度为92.4%.结论 WBC、CRP及PCT联合检测在住院患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有较大的临床价值,CRP和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要优于WBC,而CRP、PCT联合检测,敏感度及特异度高于单一检测的结果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10)020【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细菌感染;诊断价值【作者】张蕊【作者单位】100076 北京航天总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儿童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且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早期、正确的诊断,并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目前,临床上有多种评价感染性疾病的指标,如WBC、CRP、PCT、呼吸道病原检测、病毒抗体及细菌培养等,在这些指标中,前三项指标对于入院时检测最为简便、快捷,WBC是血常规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检测项目之一,CRP及PCT则是实验室快捷检测较灵敏的指标,故三者联合检测能更准确的预测病原及炎性反应的程度,为儿童感染性疾病提供特异性的诊断依据。

脾氨肽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脾氨肽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2020年第4卷第22期2020 V ol.4 No.22脾氨肽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莫长凤(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广西南宁 530022)摘要:目的探究脾氨肽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患儿给予泼尼松龙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6个月,治疗后随访2个月。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与随访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缓解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随访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1.62%;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M(IgM)水平及外周血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外周血CD8+百分比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脾氨肽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复发率较低。

关键词:儿童肾病综合征; 脾氨肽;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22.0020.03肾病综合征属于免疫性疾病,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儿童肾病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病之一,临床症状以水肿最为常见,初发于眼睑,后遍布全身,且伴有尿液减少等,严重者可出现腹腔或胸腔积液,影响患儿生命健康[1]。

巨细胞病毒感染 (2)

巨细胞病毒感染 (2)
儿童人群感染率:1~3岁儿童感染率为83.2%,学龄前儿 童83.7%,学龄儿童87.3%。
感染途径
• 宫内传播:孕期原发或再发感染均可引起HCMV宫内 传播,孕妇原发感染(CMV-IgM阳性)率 3.1%~13.4%。
• 经产道传播:宫颈排毒率5.9%~17.6%,有异常妊娠 史者高达20.7%~36.9%,尿排毒率为11.1%~26.2% 。
诊断依据
• 2.临床特征:
先天感染:常有多系统器官受损或以下1种或多种表 现不同组合形式。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和肝脾 大最常见。可有血小板减少性瘀斑,中枢神经系统受 累如头小畸形、脑室扩大伴周边钙化灶、感音神经性 耳聋、神经肌肉异常、惊厥和视网膜脉络膜炎。外周 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脑脊液蛋白增高和肝功能异常。 常见腹股沟斜疝等畸形。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率在症 状性感染高达25%-50%,无症状性感染可达10%-15%, 可呈晚发性或进行性加重。
证据,主要经产道或母乳获得感染。 • 获得性感染:出生12周后开始排毒或证实有活动性
CMV感染的证据,主要经水平传播获得。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12年4月
感染的分类
• 临床上患儿就诊前通常未做过病毒学检测,故很难 确定其感染时间,一般通过CMV相关疾病症状发生的 时间和临床表现帮助判断。3周后病毒阳性患儿病毒 可来自产时和母乳,故3周后病毒检测阳性难以区别 先天性还是后天性感染。先天性感染对患儿危害最 大。
孕早期(前20周)胎儿感染更严重(死胎/致畸), 出生时发生症状的比例更高(20%-30%)。
再发/复发感染胎儿感染率0.2%-2%,常为无症状感染。
孕期CMV感染临床实践指南
孕母原发感染
特异性IgG阴转阳或 IgM阳性伴IgG低亲和 力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

儿童主要非肿瘤性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建议
I.f临床指标 (1)发热;(2)咽扁桃体炎;(3)颈淋巴结肿大;(4)脾脏肿大;(5) 肝脏肿大;(6)眼睑水肿
Ⅱ.实验室指标 (1)抗EBV.VCA.IgM和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抗EBV-NA— IgG阴性:
(2)抗EBV.VCA.IgM阴性,但抗EBV-VCA-IgG抗体阳性,且为低 亲和力抗体;
——、IM
(一)概念 IM由原发性EBV感染所致,其典型临床“三联
DOI:10.3760/cma.j.issn.0578一l 3 10.2016.08.002 通信作者:申昆玲,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 吸科,Email:kunlingshenl7@163.con;俞蕙,201102上海.复旦大学 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Email:yuhui4756@sina.com
样水疱及蚊虫过敏)和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动脉瘤和心瓣膜病)等 Ⅱ.EBV感染及引起组织病理损害的证据,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血清EBV抗体滴度异常增高,包括抗VCA—IgG≥1:640或抗EA—IgG≥l:160,VCA.IgA和(或)EA.IgA阳性; (2)PBMC中EBV-DNA水平高于l×102 5拷贝/¨g DNA,或血清、血浆EBV.DNA阳性; (3)受累组织中EBV—EBERs原位杂交或EBV—LMPI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4)Southern杂交在组织或外周血细胞中检测出EBV.DNA Ⅲ.排除目前已知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所致的上述临床表现
(3)双份血清抗EBV-VCA-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 (4)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i>0.10和(或)淋巴细胞增多≥
5.0×109/L
注:IM: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EB病毒;VCA:衣壳抗原; NA:核抗原

《消化病学》项目学习答案

《消化病学》项目学习答案

项目学习《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研究进展》答案:"ESGE建议,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的急性UGIH患者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下,静脉注射低剂量维生素K并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如果没有PCC,则应给予()" "A""()指在曾出现心肌梗死或某些类型的脑血管事件的患者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疾病的再次复发" "B""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在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急性UGIH和无心血管病史的患者中,限制性红细胞输血是当血红蛋白阈值≤()g/dL时输注红细胞,输血后目标血红蛋白浓度为7-9g / d" "E""INR与再出血率及血栓栓塞风险的关系错误的是()" "E""Forrest 分级中Ⅰa级的溃疡病变呈现()" "A""ESGE建议,对于急性UGIH患者,从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到行胃镜检查时间,采用以下定义:紧急检查≤()小时,早期检查≤()小时,延迟检查> 24小时" "A""ESGE建议考虑使用()作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下止血的替代选择" "A" "对于标准止血方法难以治疗的持续性出血患者,应考虑使用()" "A"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常规二次内镜检查定义为对先前诊断的出血病变在内镜检查后()内再进行内镜检查评估" "A""关于使用阿莫西林治疗H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Hp根除失败的原因包括()" "E""反复出血的临床表现有()" "E""ESGE不建议常规二次内镜检查,但是对特殊患者可以考虑,其中特殊患者不包括()" "E"项目学习《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进展》答案:"十二指肠常规乳头的分类不包括()" "A""ERCP插管的基本技巧,不正确的是()" "B""确定胆管走行轴向时应利用各种动作将乳头轴线调整到()方向" "D" "导丝能够进入胰管但却进不了胆总管,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D" "落日征是十二指肠镜插入()时的典型征象" "D""ERCP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主要适用于()" "B""ERCP术前有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建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至少停用()" "C""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 "D""对ERCP术操作时间较长()的手术,建议留置导尿管" "D""EUS-BD对接技术适用于()" "A""国内学者研制的新型铝合金胆道支架植入模型动物体内,发现新型支架具备不错的抗狭窄功能,但有效支撑时间较短,()内完全降解" "B""根据PDT治疗胆管癌的病理生理机制可知,其疗效与()有关" "B" "关于良性胆道狭窄,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C""SpyGlass胆道子镜直视系统在临床中可用于()" "E""对于Roux-en-Y吻合等解剖结构较复杂需行胆总管取石的患者,()应作为一线干预方式" "A""ERCP前一线影像诊断手段是()" "A""当结石直径大于()时为困难胆管结石" "B""结石处置“困难”形成相关的因素不包括()" "C""巨大结石()是最常用的有效方法" "D""不属于胆管狭窄一线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是()" "A""单人经口胆道镜的特点不包括()" "A""下述哪项符合胆总管结石的IDUS表现()" "B""胆总管狭窄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C""胆总管线型狭窄的常见病因是()" "D"项目学习《克罗恩病相关狭窄的内镜治疗》答案:"狭窄性克罗恩病,当肠段以炎性狭窄为主时,首选()" "A""对于长度<5cm的狭窄,如果内镜检查可以达到,则()是一线治疗方法" "A""克罗恩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是诱导活动期克罗恩病缓解的有效药物,也是治疗肠段炎性狭窄的首选药物" "A""下列关于克罗恩病并发狭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扩张球囊的最大直径不超过()" "A""()对炎性狭窄有用,对纤维性狭窄效果较差" "A""下列()狭窄可以内镜下治疗" "A""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内镜治疗相对于手术治疗()" "E""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 e, CD)是基于临床、内镜、影像、病理、实验室检查等的综合诊断,()是CD的好发部位" "A""()用于CD术后患者,能有效地监测术后复发、指导治疗,以及确定预后" "B""改良的Rutgeerts评分中,病变局限于回结肠吻合口的分值为()" "C" "目前最有效的CD评分方法;可验证性强,但计算复杂耗时的是()" "C" "()是克罗恩病典型内镜表现之一;与肠管长轴方向平行的长的溃疡,通常在4-5cm以上" "D""短段狭窄肠管<()可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 "A""CD内镜治疗的适应症为()" "A""扩张球囊的最大直径不超过()" "A""()无成角的狭窄。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
• 2.肝肾损害:强调滴注持续时间要超过1h,肾功能不全时酌 情减量。
• 1)HCMV疾病的症状、体征和脏器功能改善。
• 2)病毒学评估:①病毒特异性抗原和病毒滴度定量分 析;②血清或血浆或全血HCMV DNA定量动态监测。注 意:尿/唾液病毒基因检测不宜用于评估抗病毒疗效(因 其持续排毒时间长达数年)。
• 对于所有先天性HCMV感染患儿,应加强随访及定期评 估患儿有无听力、智力、眼、牙的损害,直至成人期。
• 1.银益飞, 齐莹.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筛查与临床干预指南[J]. 中国实用妇科与 产科杂志, 2019,35(04):417-423.
• 2.方峰.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J]. 中华儿科杂志, 2012(04):290-292.
• 2)近期活动性感染:①急性期或恢复期双份血清抗 HCMV IgG滴度≥4倍增高;②抗HCMV IgM和IgG双阳 性。
• 临床诊断:HCMV活动性感染证据+HCMV相关疾病表现, 排除现症疾病的其他常见病因。(诊断主要思路:疾病 高发人群+临床证据+病毒学证据+排除其他可以解释疾 病临床表现的原因)
• 先天性感染者通常尿中排毒量大(尿HCMV分离常≥3+,或 DNA高载量);持续排毒时间长(可持续长达2-3年)。
• 2)先天性HCMV感染性疾病:病毒学证据+临床证据
• 临床证据:先天性HCMV患儿临床表现以黄疸(DB升高为主) 和肝脾大最常见。
• 其他如:血小板减少性瘀斑;CNS受累:头小畸形、脑室扩大 伴周边钙化、感音神经性耳聋、神经肌肉异常、惊厥和智力发育 迟缓等;视网膜脉络膜炎;肝酶增高;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脑脊液蛋白增高;coombs阴性的溶贫;肺炎;畸形:最常见腹 股沟斜疝;其他:腭裂、胆道闭锁、心血管畸形、多囊肾等。

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规范(2019 版)

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规范(2019 版)

第10卷 第2期2019年3月Vol. 10 No. 2Mar. 2019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SOT )受者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感染病学专家及呼吸内科专家,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2017版)》的基础上,从CMV 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实验室诊断、临床类型、预防方案,CMV 病的治疗,儿童SOT 术后CMV 感染或CMV 病的防治,CMV 肺炎合并伊氏肺孢子菌肺炎的防治等方面,制订本规范,以期为我国SOT 术后CMV 感染的规范化防治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 器官移植;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病;巨细胞病毒肺炎;伊氏肺孢子菌肺炎;更昔洛韦【中图分类号】R617,R3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19)02-0005-07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2.0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680、81571555)执笔作者单位:100039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器官移植研究所(石炳毅、肖漓)通信作者:石炳毅,Email :********************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且长期应用,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 SOT )受者各种病原体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

病毒感染中,以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 )感染最常见。

CMV 是一类常见的疱疹病毒,在人类血清中的阳性率为30%~97%[1]。

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CMV 后,通常表现为短时间的发热或无症状,此后CMV 会在多种细胞中呈终生潜伏状态,成为再次活化的储存,携带者成为易感人群[2]。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要点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要点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要点—、前言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是实体器官移植(SOT )术后最为常见的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样。

未采取预防措施的SOT受者CMV感染率较高,在不同移植类型和不同患者人群中也存在明显差异。

CM V侵入人体成为CMV 感染,可为静止性感染或活动性感染。

CMV侵袭肺、肝脏、胃肠道、肾上腺、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骨髓等多种器官组织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称为CMV病。

CMV感染可对移植受者造成多方面损害,包括移植物功能丧失、受者死亡或医疗成本増加。

CMV感染与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互有促进作用;并可增加或加重移植受者各种机会性感染,如CMV肺炎。

二SOT受者CM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一)供、受者血清CM V状况接受血清CMV阳性供者的器官移植的CMV阴性受者(供者阳性/受者阴性,D+/R-)应视为CMV感染极高风险人群。

相对而言,D-/R-移植受者CMV感染的发生率最低(<5%\(二)移植器官的种类CMV感染风险与移植器官的种类相关:肺、小肠、胰腺移植受者比肾、肝移植受者危险性更高。

(三)其他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受者的免疫力低下、合并其他病毒感染、急性排斥反应、高龄和器官移植物功能不全等;供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 )监护时间较长,面临多重感染的风险,移植后也可造成受者获得性感染风险增加。

推荐意见:1. 推荐所有器官移植供、受者术前均进行CMV血清学检测,参考风险分层,指导制定预防策略(I-BL2. 建议术后对受者进行CMV-IgG血清学检测(I-B)O抗CMV-IgG 阳性或抗CMV-IgG呈4倍以上增高者为高危纟吉果为临界值或不确定时, 可按阳性考虑(2-C L3. ABO血型不合器官移植、接受淋巴细胞清除性抗体治疗以及术前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受者均可视为高危患者(I-B)O三、实验室诊断推荐意见:1. CMV的早期快速诊断,推荐外周血及尿液的CMV DNA核酸定量(QNAT )检测,或间接免疫荧光法(IFA )外周血白细胞的CMV-PP65抗原检测(I-A)t> CMV DNA病毒载量> 103拷贝/ml为病毒复制阳性,CMV-PP65抗原一个以上细胞阳性即可报告阳性。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筛查新生儿和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水平及探讨与肝脏损害的相关性及治疗研究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筛查新生儿和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水平及探讨与肝脏损害的相关性及治疗研究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筛查新生儿和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水平及探讨与肝脏损害的相关性及治疗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筛查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巨细胞感染与肝脏损害相关性及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4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为例,予以血生化和病毒DNA检测,并根据诊断结果对症治疗,观察诊断效果,评价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

结果:患儿尿液样本病毒DNA均呈阳性,准确率100%。

经治疗,显效15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92.86%。

患儿治疗后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是诊断小儿巨细胞感染的有效手段,本病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基于肝功能指标检查结果予以小儿对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荧光定量PCR技术;肝脏损害;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211-02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是小儿常见感染性疾病,重者可累及多脏器系统,特别是肝脏,是造成先天性畸形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

近年,随着荧光定量PCR技术、HCMV早期诊断试剂盒的使用及推广,荧光定量PCR诊断HCMV感染为本病相关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文章现以我院近年收治HCMV感染患儿为例,对本病临床诊治及与肝损害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42例HCMV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HCMV感染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齐全;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新生儿溶血;②非HCMV感染所致肝功能损害;③不合格检测样本。

入选病例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0~6个月,平均(2.7±1.2)月。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

HCMV感染的预防
1.一般预防:避免暴露是最主要的预防方法。 包括:①医护保健人员按标准预防措施护理 HCMV感染婴儿,手部卫生是预防的主要措 施;②使用HCMV抗体阴性血制品或洗涤红 细胞(去除白细胞组分)
2.阻断母婴传播:①易感孕妇应避免接触已知
排病毒者分泌物;遵守标准预防措施,特别
注意手部卫生;②带病毒母乳处理:已感染 HCMV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无需处理;早 产和低出生体重儿需处理带病毒母乳。15℃以下冻存至少24 h后室温融解可明显降 低病毒滴度,再加短时巴斯德灭菌法(62~ 72 0C,5 s)可消除病毒感染性。
王建设
巨细胞病毒的治疗药物会有副作用,因此治 疗仅限于有症状的感染,限于有巨细胞病毒 活跃复制。活跃复制的指标是血中CMV-DNA 阳性。如听力正常,血中CMV-DNA阴性,不 需要治疗。
在年长儿和成人,免疫正常时,病毒感染多
局限于唾液腺和肾脏,少数累及淋巴细胞; 在免疫抑制个体,肺部最常被侵及,常造成 全身性感染。由于血脑屏障和血视屏障的防 护作用,眼内和颅内HCMV感染主要见于先 天感染和免疫缺陷者。
HCMV感染的临床分类
1.根据感染来源分类:①原发感染:初次感 染外源性HCMV;②再发感染:包括内源性 潜伏病毒活化或再次感染外源性不同病毒株。 无论有无症状,原发感染尤其是先天感染者 可持续从唾液、尿液等体液中排病毒数年之 久;再发感染者亦可间歇排病毒较长时间。
HCMV感染的临床分类
2.根据原发感染时间分类:①先天感染:于 出生后14 d内(含14 d)证实有HCMV感染, 为先天感染;②围生期感染:出生后14 d内 证实无感染,而于生后第3~12周内有感染 证据,通常经产道、母乳或输血等途径获得; ③生后感染或获得性感染:在出生12周后经 密切接触、输血制品或移植器官等水平传播 途径获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正式命名为人疱疹病毒5型(humanherpesvirus5,HHV-5),其感染在我国极其广泛,一般人群HCMV抗体阳性率为86%~96%,孕妇95%左右,婴幼儿期为60%~80%,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

HCMV具有潜伏■活化的生物学特性,一旦感染,将持续终身。

虽然HCMV是弱致病因子,对免疫功能正常个体并不具有明显致病性,绝大多数表现为无症状性感染;但是,HCMV是引起病理性和生理性免疫低下人群,包括发育性免疫缺陷的胎儿和新生儿发生疾病的常见病原,亦是导致艾滋病和器官、骨髓移植患者严重疾病和增加病死率的重要病因之一。

二十余年来,我国儿科对儿童HCMV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丰富经验⑴。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消化学组于1995年拟定《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稿),1999年修订为《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方案》[2],为指导临床医生正确认识HCMV感染、深入其临床研究和开展防治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现就儿童HCMV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出如下建议。

一、HCMV的致病特性吐司HCMV感染细胞主要有两种类型:①产毒性感染(ProdUCtiVeinfection):临床也称活动性感染。

感染细胞内有病毒复制,可有核内包涵体,可致细胞病变和溶解破坏;②潜伏感染(Iatentinfection):不能分离到病毒和检出病毒复制标志物(病毒抗原和基因转录产物),仅能检出HCMVDNA o两种类型在机体特定条件下可互相转换。

HCMV的细胞嗜性非常广泛:①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是主要靶细胞;②外周曲白细胞是易感细胞;③特殊实质细胞如脑和视网膜的神经细胞、胃肠道平滑肌细胞和肝细胞也能被感染,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有致病意义的细胞病变。

唾液腺和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毒部位。

HCMV的组织嗜性与宿主年龄和免疫状况密切相关。

在胎儿和新生儿期,神经细胞和唾液腺对HCMV最为敏感,肝脾常受累。

在年长儿和成人,免疫正常时,病毒感染多局限于唾液腺和肾脏,少数累及淋巴细胞;在免疫抑制个体,肺部最常被侵及,常造成全身性感染。

由于血脑屏障和血视屏隙的防护作用,眼内和颅内HCMV感染主要见于先天感染和免疫缺陷者。

二、HCMV感染的临床分类止3】1∙根据感染来源分类:①原发感染(Primaryinfection):初次感染外源性HCMV;②再发感染(recurrentinfection):包括内源性潜伏病毒活化(reactivation)或再次感染(reinfection)外源性不同病毒株。

无论有无症状,原发感染尤其是先天感染者可持续从唾液、尿液等体液中排病毒数年之久:再发感染者亦可间歇排病毒较长时间。

2 .根据原发感染时间分类:①先天感染(COngenitaIinfection):于出生后14d内(含14d)证实有HCMv感染,为先天感染;②围生期感染(Perinatalinfection):出生后14d内证实无感染,而于生后第3〜12周内有感染证据,通常经产道、母乳或输血等途径获得;③生后感染(POStnatalinfection)或获得性感染(acquiredinfection):在出生12周后经密切接触、输血制品或移植器官等水平传播途径获得。

3 .根据临床征象分类:①症状性感染(SymPtomatiCinfection):病变累及2个或2个以上器官系统时称全身性感染(SySterniCinfection),多见于先天感染和免疫缺陷者;或病变主要集中于某一器官或系统;②无症状性感染(asymptomaticinfection):有HCMV感染证据但无症状和体征,或有病变脏器体征和(或)功能异常。

后者又称亚临床型感染(SUbclinicalinfection)。

需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儿童HCMV感染表现为无症状性感染。

三、儿童HCMV性疾病的诊断(一)诊断依据1.疾病高发人群:①母亲孕期有原发感染或再发感染的新生儿;②1岁以下婴儿;③艾滋病患儿;④接受骨髓、干细胞或实体器官移植者;⑤接受大剂量或长期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者;⑥其他免疫抑制的患儿12-812.临床特征[2∙9](1)先天感染:常有多系统器官受损或以下1种或多种表现不同组合形式。

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和肝脾大最常见。

可有血小板减少性瘀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如头小畸形、脑室扩大伴周边钙化灶、感音神经性耳聋、神经肌肉异常、惊厥和视网膜脉络膜炎。

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异淋)增多,脑脊液蛋白增高和肝功能异常。

常见腹股沟斜疝等畸形。

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率在症状性感染高达25%~50%,无症状性感染可达10%~15%,可呈晚发性或进行性加重。

(2)HCMV肝炎:多见于婴幼儿期原发感染者,可呈黄疸型或无黄疸型或亚临床型。

有轻〜中度肝大和质地改变,常伴脾大;黄疸型常有不同程度胆汁淤积;血清肝酶轻〜中度升高。

轻症有自愈性。

(3)HeMV肺炎:多见于6个月以下原发感染的幼婴。

多无发热,可有咳嗽、气促、肋间凹陷,偶闻肺部啰音。

影像学检查多见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可有支气管周围浸润伴肺气肿和结节性浸润。

可伴有肝损害。

(4)输血后综合征:多见于新生儿期输血后原发感染者。

临床表现多样,可有发热、黄疸、肝脾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和异淋增多。

常见皮肤灰白色休克样表现。

可有肺炎征象,甚至呼吸衰竭。

在早产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儿病死率可达20%以上。

(5)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为年长儿原发感染的表现,婴幼儿期也可发生。

有不规则发热、不适、肌痛等,全身淋巴结肿大较少见,渗出性咽炎极少,多在病程后期(发热1~2周后)出现典型血象改变(白细胞总数达10χl09~20χ109∕L,淋巴细胞>50%,异淋>5%);90%以上血清肝酶轻度增高,仅约25%有肝脾大,黄疸极少见。

(6)免疫抑制儿童的症状性感染:原发感染和再发感染时都易发生。

最常表现为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异淋少见。

部分因免疫抑制治疗有白细胞减少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其次为肺炎。

肝炎在肝移植受者常与急性排斥反应同时存在,以持续发热,肝酶升高,高胆红素血症和肝衰竭为特征。

肾移植受者可发生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胃肠炎常见于艾滋病及骨髓、肾和肝移植受者。

还可发生脑膜脑炎、脊髓炎、周围神经病和多发性神经根炎等神经系统疾病。

3.病毒学证据[2-8](1)直接证据:在血样本(全血、单个核细胞、血清或血浆)、尿及其他体液包括肺泡灌洗液(最好取脱落细胞)和病变组织中获得如下病毒学证据:①病毒分离:是诊断活动性HCMV 感染的“金标准”,采用小瓶培养技术(SheIlvialassay)检测培养物中病毒抗原可缩短检出时间;②电子显微镜下找病毒颗粒和光学显微镜下找巨细胞包涵体(阳性率低);③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病毒抗原,如工EA、EA和pp65抗原等;④逆转录PCR法检测病毒特异性基因转录产物,阳性表明活动性感染:⑤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特异性DNA载量。

HCMVDNA载量与活动性感染呈正相关,高载量或动态监测中出现载量明显升高提示活动性感染可能。

血清或血浆样本HCMVDNA阳性是活动性感染的证据;全血或单个核细胞阳性时存在潜伏感染的可能,高载量支持活动性感染。

在新生儿期检出病毒DNA是原发感染的证据。

(2)间接证据:主要来自特异性抗体检测。

原发感染证据:①动态观察到抗HCMVIgG抗体的阳转;渤HCMV工gM阳性而抗HCMV工gG阴性或低亲和力工gG阳性。

近期活动性感染证据:①双份血清抗HCMV工gG滴度加倍增高;②抗HCMV工gM和工gG阳性。

新生儿期抗HCMV工gM阳性是原发感染的证据。

6个月内婴儿需考虑来自母体的工gG抗体;严重免疫缺陷者或幼婴可出现特异性IgM抗体假阴性。

(二)诊断标准1 .临床诊断:具备活动性感染的病毒学证据,临床上又具有HCMV性疾病相关表现,排除现症疾病的其他常见病因后可做出临床诊断。

2 .确定诊断:从活检病变组织或特殊体液如脑脊液、肺泡灌洗液内分离到HCMV病毒或检出病毒复制标志物(病毒抗原和基因转录产物)是HCMV疾病的确诊证据。

特殊部位HCMVDNA检测有临床诊断意义,如艾滋病患儿脑脊液内检出HCMVDNA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先天感染新生儿脑脊液内检出HCMVDNA提示神经发育不良预后;眼玻璃体液检出HCMVDNA是HCMV视网膜炎的证据;新生儿和免疫抑制个体血清或血浆HCMVDNA 载量与HCMV疾病严重程度和病毒播散有正相关性⑶刀。

羊水中检出病毒或复制性标志物提示宫内感染,但出生时需再次证实诊断。

出生2周后病毒学检测不再能区分先天和围生期感染,诊断先天感染只能根据临床特征予以推测或利用出生时新生儿筛查干血点样本回顾性检测病毒基因⑶。

因唾液腺和肾脏是无症状HCMV感染者常见排毒部位,单从这些组织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电制标志物需谨慎解释。

当病情严重程度不能完全用HCMV疾病解释时,尤应注意寻找其基础疾病或伴随疾病。

四、抗HCMV药物疗法1 .抗HCMV药物应用指征:抗病毒治疗对免疫抑制者是有益的;而免疫正常个体的无症状感染或轻症疾病无需抗病毒治疗。

主要应用指征包括:①符合临床诊断或确定诊断的标准并有较严重或易致残的HCMV疾病,包括间质性肺炎、黄疸型或淤胆型肝炎、脑炎和视网膜脉络膜炎(可累及黄斑而致盲),尤其是免疫抑制者如艾滋病患儿;②移植后预防性用药:③有中枢神经损伤(包括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先天感染者,早期应用可防止听力和中枢神经损伤的恶化K7J。

2 .常用抗HCMV药物方案(1)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为首个获准应用的抗HCMV药物,目前仍然为首选。

需静脉给药,大部分以原药形式从肾脏排出,脑脊液浓度为血浆浓度的25%~70%.儿童GeV药物动力学与成人相似,治疗方案参照国外儿科经验。

诱导治疗:5mg∕kg(静滴>lh),ql2h,共2~3周;维持治疗:5mg∕kg,1次∕d,连续5~7d,总疗程约3~4周。

若诱导期疾病缓解或病毒血症、病毒尿症清除可提前进入维持治疗;若诱导治疗3周无效,应考虑原发或继发耐药,或现症疾病为其他病因所致;若维持期疾病进展,可考虑再次诱导治疗;若免疫抑制因素未能消除则应延长维持疗程,采用①5mg∕kg,1次/d:或②6mg∕kg,每周5d;或③序贯缴更昔洛韦口服,以避免病情复发[357-8,Mil]。

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和肝。

肾功能,若肝功能明显恶化、血小板和粒细胞卜.降425χ109∕L和0.5X109∕L或至用药前水平的50%应停药。

粒细胞减少重者可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若需再次治疗,仍可使用原剂量或减量,或联合应用集落刺激因子以减轻骨髓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