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培养液中活菌数与吸光度的关系研究
吸光度和菌浓度的关系
![吸光度和菌浓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72055d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3.png)
吸光度和菌浓度的关系引言吸光度和菌浓度的关系是微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测量菌液的吸光度可以间接反映菌液中的微生物数量,进而推算菌液的浓度。
本文将详细探讨吸光度和菌浓度的关系,并介绍吸光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吸光度的定义吸光度(Absorbance)是指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
在微生物学中,吸光度常常用于测量菌液中微生物的数量。
吸光度的测量结果可以通过光度计获得,通常用光的强度来表示。
吸光度和菌液浓度的关系吸光度与菌液的浓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一般而言,菌液的吸光度与菌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即菌液浓度越高,吸光度也越高。
吸光度测量的原理吸光度测量的原理是基于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
该定律说明了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与其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吸光度和浓度之间存在着以下的线性关系: A = εcl 其中,A表示吸光度,ε表示摩尔吸光系数,c表示溶质浓度,l表示光程长度。
吸光度测量的方法吸光度可以通过使用光度计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菌浓度测量方法。
1.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它利用溶液中溶质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吸收的特性,间接反映溶质的浓度。
通过比色法可以快速测量菌液的吸光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不同浓度的菌液样品。
2. 使用分光光度计将不同浓度的菌液样品吸光度读数记录下来。
3. 绘制浓度和吸光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4. 测量未知菌液样品的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推算其浓度。
2. 莫尔光滑定律法莫尔光滑定律法是通过测量溶液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谱图,进而计算溶质的浓度。
莫尔光滑定律法常用于有色菌液或含有特定吸收物质的溶液。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菌液样品。
2. 使用分光光度计在不同波长下测量菌液的吸光度。
3. 绘制吸光度谱图。
4. 根据吸光度谱图计算溶液中菌落数量。
吸光度测量的误差及影响因素吸光度测量结果受到多种误差和影响因素的影响。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72247a3c77da26924c5b004.png)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作者:王改玲宋云杰高竞铎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7期摘要:为探索一种简单、准确、实用的活菌计数方法,通过分光光度计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4种菌的菌液吸光度和菌液浓度,并建立两者的线性相关关系。
将4种菌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 h,每1 h取样1次,每个样品设3个平行。
采用分光光度计(λ=600 nm)测定菌液吸光度(D值),同时采用10倍系列稀释法测定平皿菌落个数(CFU)。
建立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指数期CFU(y)与D值(x)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1.89x+0.561、y=17.71x-0.507、y=18.09x-0.708、y=15.12x-0.270。
4种菌稳定期的菌液浓度分别约为54×108、29×108、30×108、25×108 CFU/mL。
关键词:分光光度计法;有益菌;活菌数;吸光度;回归方程中图分类号: S816.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7-0274-02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即动物食入后在消化道中生长、发育或繁殖的活体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增强免疫、提高营养的作用,主要包括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肠球菌、酵母菌等。
微生态制剂具有防治消化道疾病、降低幼畜死亡率、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等作用,并具有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不产生抗性等优点,可作为安全性较好的饲料添加剂[1]。
由于微生物个体较小,测量微生物生长应测量群体的增加量而不是细胞个体大小[2],从而导致其添加量不易控制。
在生产应用中,因添加量过多导致动物患病、添加量不足导致效果不佳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养殖业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积极性。
本研究探索一种实用方法来判断微生物各阶段的数量,建立快速、简单、准确的细菌浓度测定方法,以便养殖场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
乳酸菌发酵酸奶活菌数的曲线_解释说明
![乳酸菌发酵酸奶活菌数的曲线_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799d61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b.png)
乳酸菌发酵酸奶活菌数的曲线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酸奶是一种受欢迎的乳制品,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益生菌活性。
其中,乳酸菌是主要的活菌成分之一,对人体健康有益。
乳酸菌发酵过程中,活菌数的变化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直接反映出产品质量和优劣程度。
因此,研究乳酸菌发酵酸奶活菌数的曲线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乳酸菌发酵过程,并探讨在这一过程中活菌数的变化规律。
其次,我们将分析影响活菌数曲线形态的因素,并提供相关实验设计和方法。
然后,我们将展示并解释实验结果与讨论活菌数曲线示意图及数据表格,并对不同因素对该曲线的影响进行结果讨论。
最后,在总结结论基础上展望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乳酸菌发酵酸奶活菌数曲线的解释说明,深入探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活菌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设计和方法的详细介绍,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活菌数曲线的形态和相关数据分析方法。
同时,通过结果与讨论部分的展示,可以对不同因素对活菌数曲线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
最后,结论部分将准确总结研究结果,并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提供展望和建议。
2. 乳酸菌发酵酸奶活菌数的曲线解释说明2.1 乳酸菌发酵过程简介乳酸菌是一类常见的益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是制作酸奶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
在制作酸奶时,将乳酸菌添加到牛奶中进行发酵,乳糖转化成乳酸,并产生一些其他有益物质。
这个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指标之一就是活菌数,也称为菌落形成单位(CFU)。
2.2 酸奶中活菌数的变化规律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初始阶段会有一个较小数量的乳酸菌存在于牛奶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酵的进行,这些乳酸菌会以指数或对数增长方式迅速繁殖。
当达到适宜发酵时间时,活菌数量达到最高点。
此后,在细胞增殖受限和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下,活菌数量开始下降。
2.3 影响活菌数曲线形态的因素多个因素可以影响乳酸菌发酵过程中活菌数曲线的形态。
细菌菌落数-od600吸光值标准曲线
![细菌菌落数-od600吸光值标准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1507cc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c.png)
细菌菌落数-od600吸光值标准曲线细菌菌落数-od600吸光值标准曲线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是用来确定细菌培养液中细菌数量的一种方法。
在实验室中,如何准确地测定细菌的菌落数量对于许多生物学实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细菌菌落数-od600吸光值标准曲线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菌落数和OD600吸光值。
菌落数指的是在一定体积培养液中所含细菌的数量,通常以CFU/mL(colony forming units per milliliter)来表示。
而OD600吸光值则是利用光学密度来表征细菌培养液的透光性,其实质就是测量细菌培养液在600纳米波长的光线下的吸光程度。
这两个指标都是用来反映细菌培养液中细菌数量的。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利用一种叫做标准曲线的方法来确定细菌菌落数和OD600吸光值之间的关系。
标准曲线的构建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细菌培养液,可以是已知菌落数的细菌悬浊液,也可以是经过稀释后的细菌培养液。
2. 对每种浓度的细菌培养液分别测定其OD600吸光值,记录下各个细菌浓度对应的吸光值。
3. 利用已知浓度的细菌培养液测定得到的OD600吸光值,可绘制出一条标准曲线。
绘制好标准曲线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待测细菌培养液的OD600吸光值,通过标准曲线来确定其对应的菌落数。
这种方法能够使我们在测定细菌数量时更加准确和方便。
对于实验室工作者来说,掌握细菌菌落数-OD600吸光值标准曲线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在熟练掌握了这项技能之后,我们才能够准确地进行细菌数量的测定工作,从而保障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在构建标准曲线时,要尽量满足各个浓度下吸光值的线性关系,以保证标准曲线的准确性。
另外,在测定待测细菌培养液的OD600吸光值时,也要保证测量环境的稳定和准确,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误差。
细菌菌落数-OD600吸光值标准曲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技术,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测定细菌数量,为生物学实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细菌菌量与吸光度的关系
![细菌菌量与吸光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63286c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f.png)
细菌菌量与吸光度的关系细菌是一类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各种环境中。
细菌的数量对于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于细菌的检测和计量也非常重要。
而细菌的菌量与吸光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一关系。
一、细菌菌量的测定方法细菌菌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平板计数法和涂片计数法。
平板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均匀涂在培养基上,经过一定时间后,通过计数器来统计细菌的数量。
涂片计数法则是将待测样品涂在玻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
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二、吸光度的测定方法吸光度是指物质对于光的吸收能力,通常用光密度来表示。
吸光度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将待测样品通过光束,然后通过光电倍增管来测定样品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得到样品的吸收光谱。
三、细菌菌量与吸光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细菌的数量越多,吸光度也就越高。
这是因为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于光的吸收能力非常强。
因此,当细菌数量增加时,这些物质的总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吸光度的增加。
另外,不同种类的细菌对于光的吸收能力也有所不同。
一些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质中含有较少的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因此它们的吸光度相对较低。
而一些细菌则含有较多的这些物质,因此它们的吸光度相对较高。
四、应用细菌菌量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食品加工和医药生产中,需要对细菌的数量进行检测和计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而吸光度的测定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细菌的数量,从而为产品的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细菌菌量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和生态研究中。
通过测定不同环境中细菌的数量和吸光度,可以了解环境中细菌的分布和数量变化情况,从而为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低脂发酵乳中乳酸菌数量和活性的相关研究
![低脂发酵乳中乳酸菌数量和活性的相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6104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6.png)
低脂发酵乳中乳酸菌数量和活性的相关研究低脂发酵乳作为一种健康的乳制品,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欢迎。
其中乳酸菌是低脂发酵乳的重要成分之一,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口感,还具有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益处。
因此,研究低脂发酵乳中乳酸菌数量和活性的相关内容,对于改进产品质量和优化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乳酸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杆菌,能够通过发酵乳糖产生乳酸,并降低乳液的pH值。
乳酸菌主要包括屎肠球菌、乳酸双球菌、梭菌等。
研究表明,乳酸菌数量和活性与低脂发酵乳的质量和风味密切相关。
首先,研究发现乳酸菌数量对低脂发酵乳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乳酸菌的数量可以通过测定菌落数来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平板计数法、膜过滤法等。
研究结果表明,乳酸菌的菌落数对于低脂发酵乳的酸度、口感和稳定性有着显著影响。
较高的乳酸菌数量可以促进乳酸的产生,提高酸度,从而改善产品的口感。
同时,乳酸菌数量的增加还能够改善产品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
其次,乳酸菌活性是影响低脂发酵乳品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乳酸菌活性的评估主要依靠菌落色素代谢、呼吸酶活性等指标。
研究表明,乳酸菌的活性与其对酸、盐、温度的耐受能力相关。
高活性的乳酸菌能够在乳酸环境下存活并发挥功能,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此外,适宜的温度和盐浓度可以进一步促进乳酸菌的生长和活性,提高乳酸菌对产品的贡献。
研究发现,乳酸菌数量和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发酵工艺参数。
发酵工艺参数包括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发酵pH值等。
适宜的发酵工艺能够提高乳酸菌的生长速度和活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例如,适宜的发酵时间可以保证乳酸菌充分生长和发酵,产生更多的乳酸,改善产品的口感和稳定性。
另外,适宜的发酵温度和pH值也能够促进乳酸菌的生长和活性,提高产品的品质。
此外,乳酸菌的选种也是影响低脂发酵乳乳酸菌数量和活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种类的乳酸菌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因此选用适宜的乳酸菌菌株对于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研究人员通过筛选具有较高生长速度和耐受性的乳酸菌菌株,推动了产品的改进和优化。
影响乳酸菌平板菌落计数的方法研究
![影响乳酸菌平板菌落计数的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28c8cc20b4e767f5bcfce93.png)
影响乳酸菌平板菌落计数的方法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涂布方法与平板放置时间对于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影响,为微生物计数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方法分别比较圆形、井字、先圆形后井字和90°转动平板横线涂布方法以及平板放置3、6、9 h和12 h对于副干酪乳杆菌在乳酸细菌培养基(MRS)平板菌落计数的影响,并做分析。
结果不同涂布方法对于活菌数的影响不明显,而对于同一涂法方法来说,平板放置12 h后,微生物生长的菌落数最低。
不同涂布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均大约在10%以内。
结论在涂布平板做乳酸菌菌落计数时,同一稀释度下,无论以何种涂布方式,将菌液均匀涂开即可达到菌落计数目的,但是菌落计数的最佳范围应该在平板放置6~9 h以内。
关键词平板菌落计数法;平板放置时间;平板涂布方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在规定的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 ml或1 cm2样品中含菌落的总数。
一般认为,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选择合适的稀释度并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就可以获得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1]。
平板菌落计数法以其重复性好,能真实地反应样品中活菌数量的优势成为我国卫生标准规定的公认可行的方法,并且在食品药品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尤其在医药方面,控制口服制剂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企业各生产环节卫生状况的重要手段和依据[2]。
另一方面,平板菌落计数法也可用于检测活菌制剂类药物的活菌数量。
乳酸菌是食品工业和医药行业中被广泛应用的菌株之一,其活菌数的多少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功能。
因此,研究乳酸菌的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其检测的准确程度,进而有效控制药品制作中微生物数量,提高产品品质。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MRS液体培养基:蛋白胨5 g,牛肉膏5 g,酵母粉5 g,胰蛋白胨10 g,吐温(Tween)-80 1 ml,葡萄糖20 g,磷酸氢二钾2 g,柠檬酸氢二铵2 g,乙酸钠5 g,硫酸镁0.5 g,硫酸锰0.25 g,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调节pH值至5.8,121℃灭菌15 min,用于菌体的活化。
乳酸菌实验报告
![乳酸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ce1a1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d.png)
乳酸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乳酸菌的生长特性、代谢产物以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活性变化,为进一步了解乳酸菌的功能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材料1、菌种:乳酸菌(_____株)2、培养基:MRS 培养基(成分包括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提取物、葡萄糖、磷酸氢二钾、柠檬酸二铵、乙酸钠、硫酸镁、硫酸锰等)3、仪器设备: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移液器、pH 计、分光光度计等三、实验方法1、菌种活化将保藏的乳酸菌菌株接种于 MRS 固体培养基上,在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 48 小时,直至长出单菌落。
挑取单菌落接种于 MRS 液体培养基中,在 37℃、180 rpm 条件下培养 18 24 小时,活化菌种。
2、生长曲线测定将活化后的乳酸菌按 2%的接种量接种于新鲜的 MRS 液体培养基中,在 37℃、180 rpm 条件下培养。
每隔 2 小时取样,测定菌液的 OD600值(光密度值),绘制生长曲线。
3、 pH 值变化测定在培养过程中,每隔 2 小时用 pH 计测定菌液的 pH 值,观察 pH 值的变化情况。
4、代谢产物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培养过程中乳酸、乙酸等代谢产物的含量。
5、环境因素对乳酸菌活性的影响(1)温度:设置不同的培养温度(25℃、30℃、37℃、42℃),观察乳酸菌的生长情况和代谢产物的生成。
(2)pH 值:调整培养基的初始 pH 值(40、50、60、70),研究pH 值对乳酸菌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3)盐浓度: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钠(0%、2%、4%、6%),观察盐浓度对乳酸菌活性的作用。
四、实验结果1、生长曲线乳酸菌在培养初期(0 6 小时)处于迟缓期,生长缓慢;6 16 小时进入对数生长期,菌液 OD600 值迅速增加;16 小时后进入稳定期,OD600 值趋于稳定。
2、 pH 值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液的 pH 值逐渐下降,表明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了酸性物质。
MTT法测定乳酸菌活菌数的研究
![MTT法测定乳酸菌活菌数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884d9151e79b8969022603.png)
62MTT法测定乳酸菌活菌数的研究黄立坤,杜鹏2,霍贵成*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 150030)摘要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灵敏并可反映细菌活性的细菌计数方法。
以乳酸菌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研究对象,探讨MTT法用于细菌计数的可行性及测量细菌数量的范围、反应时间、MTT 的用量、是否加入溶解剂等实验条件。
结果:保加利亚乳杆菌在(1.0×105~2.18×107) cfu/mL内测出的OD 570值与细菌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反应时间1.5 h,MTT添加量20 μL,测量前用DMSO溶解;嗜热链球菌在(2.0×105~5.12×107) cfu/mL范围内测出的OD 570值与细菌浓度呈良好的正相关,反应时间2.0 h,MTT添加量20 μL,可不添加溶解剂直接测量。
MTT比色分析法可用于检测乳酸菌活菌数量。
关键词MTT;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活菌计数Inquiring into the Method of Counting Live Germ with MTTAbstract To establish a rapid, steady and sensitive bacteria-counting method that could reflect the bacteria’s activity. Lactabacillus delbrueckii ssp. bulgaricus and St 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were employed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MTT method to bacteria-counting and determine the conditions of the assay, including linear range, reaction time, MTT dosage and whether solvent is added etc.. Results: The optical density at 570 nm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L.delbrueckii ssp. bulgaricus when the number of the bacteria is in the range of (1.0×105~2.18×107) cfu/mL, and reacting time is 1.5 h, MTT dosage is 20 μL, and DMSO is used as solvent before assay; For St.thermophilus , the optical density at 570 nm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bacteria when the number of the bacteria is in the range of (2.0×105~5.12×107) cfu/mL, and reacting time is 2.0 h, MTT dosage is 20 μL and solvent is not added.. Conclusion: MTT colorimetry could be used to measure the viability of lactic acid bacteria.Keywords MTT colorimetry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live germ counting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5DKA21204-08)资助。
乳制品中乳酸菌菌种存活率的研究
![乳制品中乳酸菌菌种存活率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7a8f3f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8.png)
乳制品中乳酸菌菌种存活率的研究引言:乳酸菌是益生菌的一种,有益于人类健康。
人们逐渐意识到乳制品中乳酸菌的重要性,因此关于乳酸菌菌种存活率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乳制品中乳酸菌菌种存活率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及发展前景。
一、乳制品中乳酸菌菌种存活率的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对乳酸菌的生存和繁殖有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适宜温度可以提高乳酸菌菌种存活率,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导致乳酸菌活性下降甚至死亡。
2.pH值:乳酸菌适应酸性环境,因此pH值对乳酸菌菌种存活率起着重要作用。
乳制品中一般较低的pH值利于乳酸菌的生存和繁殖。
3.氧气气氛:乳酸菌具有好氧和厌氧两种类型,部分菌株对氧气敏感。
因此,在乳制品生产、保存和包装过程中,尽量减少氧气的接触,有利于提高乳酸菌菌种存活率。
4.营养物质:乳酸菌需要适当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存和繁殖。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对乳酸菌的生长有积极的影响。
5.外源添加物:研究发现,一些外源添加物可以提高乳酸菌菌种的存活率。
例如,食物纤维、酵母、菌落生长因子等添加物可以促进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二、乳制品中乳酸菌菌种存活率的研究方法1.原位染色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菌落的形成和菌种的存活情况。
通过染色技术,可以将活菌和死菌区分开。
2.DNA提取分析法:通过提取乳制品样品中的乳酸菌DNA,利用PCR技术扩增特定的DNA片段,再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特定的菌种。
3.传统菌落计数法:将乳制品样品通过平面计数法接种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平板上,然后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培养,最后通过统计菌落数来确定菌种存活率。
4.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荧光标记引物PCR等,可以直观地检测乳酸菌的存活情况。
三、乳制品中乳酸菌菌种存活率的发展前景乳酸菌对人体有益,因此乳制品中乳酸菌菌种存活率的研究非常重要。
未来,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1.优化培养条件:通过调整温度、pH值等培养条件,寻求最适合乳酸菌菌种存活的环境。
乳酸菌活菌数量检测方法--菌落计数法
![乳酸菌活菌数量检测方法--菌落计数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07f42f90c69ec3d5bb75e1.png)
乳酸菌活菌数量检测方法--菌落计数法本方法适用于乳酸菌制剂及配合饲料中有效活菌数和杂菌率的测定。
按照国家标准GB/T 14699.1进行抽样,获得样品200g,分装于两个无菌、干燥的玻璃瓶中,贴上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等信息。
一瓶供检验用,一瓶密封保,以备复查。
一、测定原理:乳酸肠球菌用肠球菌琼脂培养基,杂菌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培养后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计数。
二、培养基与缓冲液配方:(1)营养琼脂培养基,每L蛋白胨 10.0g 牛肉膏 3.0g 氯化钠 5.0g 琼脂 18.0g 水稀释至1000ml PH 7.0~7.4(2)肠球菌琼脂培养基,每L蛋白胨 20.0g蔗糖 5.0g 葡萄糖 5.0g 乳糖 5.0g 酵母膏 5.0g氯化钠 4.0g 乙酸钠 1.5gVc 0.5g 琼脂 17.0g 水稀释至1000mlPH 6.5~7.0(3)PH6.8磷酸缓冲液配制方法取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50ml,加0.2mol/L氢氧化钠溶液118ml,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三、样品处理:(1)乳酸菌纯品制剂样品测定乳酸菌纯品制剂时,取样量为1g,溶解到100ml缓冲液中,缓冲液与样品的比例为100:1。
(2)配合饲料样品测定饲料样品时,取样量为25g,溶解到225ml缓冲液中,缓冲液与样品的比例为10:1。
四、有效活菌数、杂菌数的测定:(1)本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2)操作方法:1.取磁力搅拌棒装入500ml三角瓶中,再量225ml PH6.8的磷酸缓冲液一并装入三角瓶中灭菌备用。
纯品制剂量取缓冲液100ml。
2.取25g饲料样品放入三角瓶中,在磁力搅拌器中震荡混匀5min后,再放到摇床上37℃,150转/分,充分震荡45min,混匀成1:10稀释液。
纯品制剂样品量为1g,混匀成1:100稀释液。
3.在超净工作台内用灭菌的1.5ml离心管,按10倍比稀释法稀释。
用移液器吸取上述混悬液100ul,注入含有900ul缓冲液的离心管内,并在液体中反复吹打5次,在漩涡振荡器上震荡30s混匀(注意每次稀释时更换枪头及充分震荡混匀)。
活性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数测定以及菌种是否与标签相符
![活性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数测定以及菌种是否与标签相符](https://img.taocdn.com/s3/m/34cace1aa76e58fafab00333.png)
活性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数测定以及菌种是否与标签相符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活性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数的测定方法。
2、了解测定及乳酸菌种鉴别过程中每一步的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乳酸菌是指一群能分解葡萄糖或乳糖产生乳酸,需氧及兼性厌氧,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氏阳性的无芽孢杆菌和球菌。
乳酸杆菌细胞呈长或细长杆状、弯曲形短杆状及棒形球杆状,链状排列;极少见还原硝酸盐,不液化明胶,不产生靛基质和硫化氢。
乳酸链球菌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成对或成链状排列。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检样:活性酸奶设备和材料: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显微镜、吸管、平皿、试管、三角瓶等培养基和试剂:MRS培养基、MC 培养基、生理盐水等MRS培养基配制:配方:蛋白胨 10.0g,牛肉粉 5.0g,酵母粉 4.0g,葡萄糖 20.0g,吐温-80 1.0mL,磷酸氢二钾 2.0g,乙酸钠 5.0g,柠檬酸三铵 2.0g,硫酸镁 0.2g,硫酸锰 0.05g,琼脂粉 15.0g,蒸馏水 1000mL。
制法:将上述成分加人蒸馏水中,加热溶解,校正pH 6.2,分装后121℃高压灭菌15min。
MC 培养基配制:配方:大豆蛋白胨 5.0 g,牛肉粉 3.0 g,酵母粉 3.0 g,葡萄糖 20.0 g,乳糖 20.0 g,碳酸钙 10.0 g,琼脂 15.0 g,蒸馏水 1 000 mL ,%中性红溶液5.0 mL ,pH6.0制法:将前面7 种成分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节pH,加入中性红溶液。
分装后121 ℃高压灭菌15min~20 min。
四、实验步骤1、以无菌操作将经过充分摇匀的检样25mL放入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三角瓶内作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
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述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实验一酸奶中乳酸菌总活菌数的检验
![实验一酸奶中乳酸菌总活菌数的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cdaffc2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f.png)
实验一酸奶中乳酸菌总活菌数的检验一、实验目的(一)学习酸奶中乳酸菌的组成,以及储藏条件对酸乳中乳酸菌总活菌数的影响。
通过对酸奶中乳酸菌总活菌数的检测,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样品的处理,梯度稀释样品和倒平板等内容,综合训练食品卫生检验的基本技能。
(二)掌握酸奶中乳酸菌总活菌数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活性酸奶需要控制各种乳酸菌的比例,有些国家将乳酸菌的活菌数含量作为区分产品品种和质量的依据。
由于乳酸菌对营养有复杂的要求,生长需要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肽类、脂肪酸、酯类、核酸衍生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一般的肉汤培养基难以满足其要求。
测定乳酸菌时必须尽量将试样中所有活的乳酸菌检测出来。
要提高检出率,关键是选用特定良好的培养基。
采用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酸奶中的各种乳酸菌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三、实验器材生化培养箱、恒温水浴锅、超净工作台、微量移液器(1mL、100μL)、高压蒸汽灭菌锅、酸度计、天平、酒精灯、三角瓶、烧杯、量筒、培养皿、试管(20-30mL)四、实验试剂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K2HPO4、柠檬酸二铵、乙酸钠、葡萄糖、蒸馏水、吐温80、NaCl 五、实验内容(一)操作步骤酸奶→稀释→制平板→培养→检查计数(二)配制生理盐水生理盐水(0.9%):称取0.9克NaCl,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稀释到100mL,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
(三)培养基的配置按照MRS固体培养基的配方(见表1)称取相应的试剂于烧杯或三角瓶中,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用量筒定容至相应刻度,分装于小三角瓶中,用高压灭菌锅121℃高压灭菌15min。
灭菌完后,将其至于60℃的恒温水浴箱中,备用。
表1 1000mLMRS培养基配方(四)酸奶样品的稀释、制平板1.样品选择酸奶样品分两类,一类是室温放置一周的酸奶,一类是4℃存放的酸奶。
对两类酸奶的样品处理均一致。
2.样品稀释先将酸奶样品搅拌均匀,用移液器取1mL酸奶样品于9mL的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充分摇匀,务必使样品均匀分散,即为10-1的样品稀释液,连续稀释至10-9。
生物乳酸调节实验报告(3篇)
![生物乳酸调节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d6f9b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7.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乳酸的产生机制及其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
2. 掌握实验操作步骤,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探究乳酸在不同生物体系中的作用。
3. 深入理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在生物乳酸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乳酸是由葡萄糖在缺氧条件下经乳酸发酵产生的一种有机酸,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
乳酸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能量代谢、信号传导、免疫调节等。
本实验通过观察乳酸对细胞生长、酶活性、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影响,探究乳酸在生物体系中的调节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乳酸菌- 细胞培养液- 乳酸酶- 乳酸标准品- 细胞计数板- 光学显微镜- 流式细胞仪- 低温离心机- 紫外分光光度计2. 实验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器- 磁力搅拌器- 培养箱- 移液器- 电子天平四、实验方法1. 乳酸菌培养:- 将乳酸菌接种于含乳酸的培养基中,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2. 细胞培养:- 将细胞接种于含乳酸的细胞培养液中,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
3. 乳酸酶活性测定:- 将乳酸酶添加至含乳酸的溶液中,于37℃恒温培养箱中反应30分钟。
-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后溶液的吸光度,计算乳酸酶活性。
4. 细胞凋亡检测:-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细胞比例。
5. 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将不同浓度的乳酸添加至细胞培养液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乳酸酶活性测定:- 实验结果显示,乳酸酶活性随乳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表明乳酸可能抑制乳酸酶的活性。
2. 细胞凋亡检测:- 实验结果显示,乳酸浓度为1mmol/L时,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升高,表明乳酸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3. 细胞生长抑制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乳酸浓度为1mmol/L时,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表明乳酸可能抑制细胞生长。
六、实验结论1. 乳酸在生物体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乳酸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生长等途径实现。
运用OD值法快速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的研究
![运用OD值法快速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3e25c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1.png)
doi:10.9369/ki.2095—9737.2021.03.002运用OD值法快速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的研究白长胜",崔毅,刘德会,李莉,刘秀玲,尹君伊,王佳辉,赵金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要:通过测定乳杆菌RS26和片球菌RS33菌液不同稀释度的OD值,结合平板菌落计数结果,建立了两种试验菌OD值一活菌数回归方程:乳杆菌RS26y=3.167x+0.314,B=0.998;片球菌RS33y=2.075x+0.070,r z=0.997。
结果表明:可以通过OD值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并且具有迅速、简便、准确等优点。
关键词:OD值;乳杆菌;片球菌;平板计数;回归方程中图分类号:TS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737(2021)03—0004—02 Rapid Counting of Viable Lactic Acid Bacteria Using OD Value AssayBai Changsheng*,Cui Yi,Liu Dehui,Li Li,Liu Xiuling,Yin Junyi,Wang Jiahui,Zhao Jinbo(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Branch of Heilongjiang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Qiqihar Heilongjiang161005,China)Abstract:Through the optic density(OD)value assay of culture with vary dilution ratio,and combined with plate counting,two straightline regressive equations between OD value and the number of living bacteria were established as follows:Lactobacillus RS26y=3.167x+0.314,2=0.998;Pediococcus RS33y=2.075x+0.070,r2=0.997.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sing ODvalueHocounHlivelacicacidbacHeriahadHheadvanHagesofrapidiHy,convenience,accuracy.Key words:OD value;Lactobacillus;Pediococcus;Plate counting;Straightline regressive equation饲用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理论,将益生菌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活菌饲料添加剂,其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力、防病治病、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乳酸菌是益生菌中最为重要的一类,目前农业部发布《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中明确列出了我国畜牧生产中允许使用的微生物有34种,其中22种属于乳酸菌&乳酸菌制剂在畜牧生产中应用广泛,其中乳杆菌和片球菌应用较多&乳酸菌制剂作为饲料发酵剂用于青贮、微贮、发酵饲料或直接饲喂畜禽&作为活菌制剂,其中所含的活菌总数是影响使用效果的最主要因素。
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活菌数与吸光度之间相关性研究
![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活菌数与吸光度之间相关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b508d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f.png)
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活菌数与吸光度之间相关性研究肖敏;杨峰;王旭荣;罗金印;李新圃;贾宁;李宏胜【摘要】为了建立一种通过吸光度测定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奶牛乳房炎疫苗中无乳链球菌抗原浓度的方法,本试验将血平板培养的无乳链球菌用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细菌悬浮液,然后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不同浓度菌液的活菌数,同时测定其相应的吸光度,进而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建立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的活菌数与其吸光度呈直线线性相关,无乳链球菌菌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7.5861x-0.0805,R2=0.9735,通过测定细菌悬浮液的吸光度,可以快速计算出该菌的菌液浓度.笔者对发酵罐培养的5批无乳链球菌菌液进行了吸光度测定和传统平板计数方法的比较及验证,证明了吸光度测定法优于平板计数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4(041)005【总页数】4页(P271-274)【关键词】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活菌数;吸光度;相关性【作者】肖敏;杨峰;王旭荣;罗金印;李新圃;贾宁;李宏胜【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8.23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该病不仅可使患牛的奶产量和质量降低,且有时还会致废乳房,使患牛终归淘汰或死亡,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该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现己成为影响世界奶牛业发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肖定汉,2012;李宏胜等,2004;高晓平等,2004)。
吸光度和菌浓度的关系
![吸光度和菌浓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94d19b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6e.png)
吸光度和菌浓度的关系
吸光度和菌浓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吸光度是用来衡量
在溶液中的物质对电磁波吸收的程度,而菌浓度则表示在溶液中含有
的细菌数量的多少。
当溶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细菌时,这些细菌会吸收一定量的电磁波,
在紫外光谱上会表现为吸收峰。
随着菌浓度的增加,溶液中的细菌数
量也增加,吸收峰的强度也会逐渐加强,使得溶液的吸光度逐渐增加。
因此,吸光度和菌浓度之间呈正比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一条标准曲线来描述。
在标准曲线上,我们可以将
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细菌溶液的吸光度测定值进行记录,然后通过回归
分析得出吸光度和菌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这个函数关系式可以被
用来计算我们所未知菌浓度的溶液的菌浓度。
这种测试方法在医学和环境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举例而言,在
医学检测中,我们可以采集病人的血液样本,然后进行菌培养。
通过
测量这些菌培养物的吸光度,我们可以得出样本中细菌的浓度,从而
判断病人是否患有细菌感染。
总之,吸光度和菌浓度之间呈正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标准曲线来
描述。
通过测量吸光度值,我们可以得出菌浓度的测量结果,这种方法在医学和环境监测中被广泛应用。
乳酸菌实验报告
![乳酸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21838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1e.png)
乳酸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乳酸菌的生长特性、代谢产物以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活性变化,为进一步了解乳酸菌的功能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乳酸菌菌株:从_____(来源)获取的_____种乳酸菌菌株。
培养基:MRS 培养基(用于乳酸菌的培养)。
化学试剂:葡萄糖、乳糖、酚酞指示剂、氢氧化钠溶液等。
2、实验设备恒温培养箱:用于控制培养温度。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菌液的光密度值(OD 值)。
pH 计:用于测量溶液的 pH 值。
显微镜:用于观察乳酸菌的形态。
三、实验方法1、乳酸菌的活化与培养将保藏的乳酸菌菌株接种于 MRS 培养基中,在_____℃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_____小时,进行活化。
活化后的菌株按_____%的接种量接种到新鲜的 MRS 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继续培养。
2、生长曲线的测定每隔_____小时,从培养物中取出适量菌液,使用分光光度计在_____nm 波长下测定 OD 值,绘制生长曲线。
3、 pH 值的变化测定在培养过程中,每隔_____小时使用 pH 计测定培养基的 pH 值,观察 pH 值的变化情况。
4、代谢产物的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乳酸的含量。
利用比色法测定其他代谢产物(如乙酸、丙酸等)的含量。
5、耐酸耐胆盐实验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乳酸菌分别接种到不同 pH 值(_____、_____、_____)的 MRS 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胆盐(_____%、_____%、_____%)的 MRS 培养基中,培养_____小时后,测定活菌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生长曲线乳酸菌在培养初期生长缓慢,经过_____小时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此时细胞快速分裂增殖,OD 值迅速上升。
在培养_____小时后,进入稳定期,OD 值基本保持不变。
2、 pH 值变化随着乳酸菌的生长和代谢,培养基的 pH 值逐渐下降。
在培养_____小时后,pH 值从初始的_____下降到_____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酸、 氨基酸 、 维生素 B族及酶类等成分。酸乳中的
1 材 料 与 方 法
. 乳 酸杆菌 可抑 制肠 内有 害 细 菌 、 节 胃肠道 平 衡 , 调 清 1 1 材料 1 1 1 脱 脂乳粉 : 新西 兰进 口脱 脂乳 粉 。 除人体内的氧 自由基、 延缓衰老、 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 .
严佩峰 , 张孔海 , 李建芳
( 信阳农业 高等专科学校 食 品科学 系, 河南 信 阳 44 o ) 6 oo
摘 要 : 通过平板计数法测定脱脂乳为培养基的发酵液中乳酸菌的活菌数 , 并测其对应的吸光度, 研究两者之
问的相关关 系。结果表 明: 发酵 过程 中以脱脂乳为培养基 的发 酵液 中乳酸菌 的活菌数与 吸光度之 间呈线性相 在
On ter lt n ewen va l a trac u t n b o b n y h eai sb t e ibeb ce o nsa d a s r e c o i o r n e iud o co aiu ff me tdl i fl tb cl s e q a l
i l e rc reai n w i a i g s i mi u t r d u i e fr n e o r e S a n e ibe b c e a s i a o rl t h l tk n k m l a c u e me im n t e me t d c u s . o we c n if r va l a tr n o e ks l h i
关关 系。因此 , 通过测定发酵液的吸光度可 以评定发酵乳制品 中乳酸菌的活菌数。
关 键词 : 脱脂乳; 乳酸菌 ; 涪菌数; 吸光度
中 图分 类号 :S5 . 文献标 识码 : T225 4 A 文章编 号 :0 8 1 (0 2) 1 )1 -3 10 49 6 2 1 O -100 (
.. 嗜热 链球 菌和 保加 利亚 乳杆 菌 , 购 功 能 J 。因此 , 生产含 有 益 生 菌 的新 型 发酵 乳 , 乳 1 12 乳 酸 菌种 : 是 于 中科 院微生 物研究 所 。 制 品发展 的 主趋势 。 . . S固体培养 基 我 国 国家 标 准 J B 7 6—19 24 G 9 9中规 定 : 酸奶 产 1 13 MR 蛋 白胨 1g 牛 肉膏 8 、 母 膏 4 、 萄 糖 2 g 0、 g酵 g葡 0、 品中乳 酸菌 的 活菌 数不 得 低 于 1X1 Im ~, 度不 6 l 酸 0
c u t i e f r e td d i rd cs tr u hr e td c u s . o n s n t e h m ne ar p o u t h o g ee n n sa s r c n t e y m t e h m ne o re
Ke r s:km l atb cl s i l a tracu t;a s re c y wo d s i mi k;lco a iu ;va eb ce o ns b ob n y l b i
随着人 们 生活水 平 的不断 提高 , 费者对 乳 制品 来 的是 细菌 的总数 , 中包 含 了死 菌 的数 目, 消 其 因而 误 的 营养价值 、 健功 能愈 发重视 。发酵 乳制 品不仅 营 差较 大 ; 外这两 种 传 统 的检 测 方 法 还存 在 着 费 时 、 保 另 养全 面 , 味独 特 , 风 而且 由于经 过乳酸 菌发 酵 , 中的 费力 、 乳 劳动 量大 的缺 陷。本 试验通 过测 定发 酵液 中乳 大分 子蛋 白质 分解成 小分 子 的氨基酸 , 比鲜 乳更 容易 酸菌 活菌数 及其相 应 的吸光 度值 , 后找 出二 者 的关 然 被人 体 消化 和 吸收 ‘ ; 糖 转变 成 乳 酸 , 宜乳 糖 不 联性 。根据发酵液 的吸光度值来评判发酵乳制品中 1乳 适 耐症 者食 用 。发酵乳 制 品 中以乳酸 菌 、 双歧 杆菌 为代 的乳酸菌的活菌数 。这种方法更简单 、 快捷 、 准确 , 具 表 的益生 菌 , 维护 人体 健康 的有益 的生理 细菌 。乳 有一 定 的推广使 用价值 。 是 酸 菌在发 酵 的过程 中可产 生 大 量 的乳 酸 和 其他 的有
u ig s i mi sc l r d u sn km l a u t e me im.T e r s l s o d t a er lt n b t e n va l a tr o n sa d i s r e c k u h e u t h we t ea i e w e i e b ce a c u t n sa o b n y h t h o b i tb
YAN P i e g HANG Ko g—h i IJ n—fn e —fn ,Z n a ,L i a ag ( eam n oFo c ne Xnag gclr oe , i ag 600 Cia D pr etf odSi c, i n ru u l lg Xn n 40 , h ) t e y A i t aC l e y 4 n
第2 2卷
21 0 2年
第 1期
3月
信 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 n lo n a gAgiutrlC l g o r a fXiy n rc l a ol e u e
Vo . 2 No 1 12 .
Ma. r 201 2
乳 酸 菌培 养液 中活 菌 数 与 吸光 度 的 关 系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