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的特性

合集下载

304铸造工艺

304铸造工艺

304铸造工艺
304铸造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铸造工艺,它主要适用于生产不锈钢铸件。

在这种铸造工艺中,使用的是304不锈钢材料,它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抗氧化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可锻性。

在进行304铸造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准备:在进行铸造前,必须对材料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的选取、熔炼和净化等。

在铸造过程中,应保证材料的质量和纯度,以确保铸件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

2. 模具设计: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

在进行304铸造工艺时,需要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模具,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准确性。

3. 铸造过程:在进行304铸造工艺时,需要控制好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表面质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铸造过程的监控和控制,以确保铸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后处理工艺:铸造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工艺,包括去毛刺、抛光、喷漆等。

这些工艺可以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和美观程度,同时还可以提高铸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能。

5. 质量控制:在进行304铸造工艺时,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包括对材料、模具、铸造过程和后处理工艺的监控和检验。

这可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铸造工艺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304铸造工艺是一种高效、可靠、稳定的铸造工艺,它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铸造生产中。

在进行304铸造工艺时,需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表面质量,提高铸造工艺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不锈钢的锻造

不锈钢的锻造

不锈钢的锻造不锈钢应用广泛,既是耐蚀材料,又可作耐热材料,还可以作低温材料及无磁材料。

大部分不锈钢都要经过锻造后使用。

不锈钢与一般碳钢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热导率低;锻造温度范围窄;过热敏感性强;高温下抗力大;塑性低等。

这些都给锻造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不同类型的不锈钢锻造工艺也有差别。

一、奥氏体型不锈钢:指在铬的质量分数为18%不锈钢中加入镍、锰、氮等奥氏体形成元素而获得的钢种系列,其中18%Cr-8%Ni型是最基本的一类。

这类钢在室温和高温下始终保持奥氏体组织,无法热处理强化,通常在固溶状态下使用,具有最佳的塑性,韧性及良好的加工成形性,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及抗氧化性能,通过冷变形可以获得高的强度。

这类不锈钢应该注意的是经600~860℃敏化处理后存在晶间腐蚀倾向。

如加工处理和使用环境不当,还存在应力腐蚀及氢脆敏感性。

奥氏体不锈钢的锻造特点:奥氏体不锈钢在加热过程中无同素异晶转变,加热温度过高晶粒剧烈长大;此外,双相不锈钢中的α相也增多。

加热温度超过1200℃以后,数量增加较快。

因此,奥氏体不锈钢的始锻温度不应超过1200℃。

奥氏体不锈钢的终锻温度,都应高于敏化温度。

这类钢种终锻温度较低,变形抗力较大,在700~900℃区间缓冷会析出ζ相,锻造时容易开裂,终锻温度一般都取900℃。

奥氏体不锈钢若发生渗碳,便要引起形成碳化铬,使奥氏体晶界贫铬而降低其晶间抗腐蚀能力,因此这类钢加热时要避免与碳接触,不可采用还原性气氛;锻后应快速通过敏化温度,以免析出过剩相而降低耐腐性。

为提高抗腐蚀能力,使锻件在变形和冷却过程中析出的碳化物溶解到奥氏体中,应进行固溶处理。

锻造操作要求:1、不论是铸锭或锻轧坯料的表面缺陷,在加热前必须用剥皮或其它铲除方法清除干净,否则会在锻造过程中扩大,造成锻件报废。

2、锻造铸锭时,因铸造组织具有偏析及粗大的柱状晶和碳化物,开始时先以小变形量轻击,待塑性提高后再重击。

拔长时应沿轴向不停地翻转并送进坯料,避免在同一位置反复锤击。

常见的不锈钢铸造工艺及其特点

常见的不锈钢铸造工艺及其特点

常见的不锈钢铸造工艺及其特点《常见的不锈钢铸造工艺及其特点》不锈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太常见啦,从厨房的锅碗瓢盆到建筑装饰的那些闪亮亮的部件,很多都是不锈钢制品呢。

那这些不锈钢制品要是靠铸造而来,都有啥工艺呢?今天咱就唠唠这个。

首先得说说砂型铸造,这就像是给不锈钢找了一个“沙床”来塑形。

这个工艺的优点那就是成本低啊,就像咱们出去旅游找个经济实惠的小旅店,虽然简单但能解决问题。

你找些砂子,再搞个模具,把熔化的不锈钢液往砂模里一倒,等凉了就成型了。

但是呢,它的精度就稍微差了点,就好比你用手画个圈和用圆规画个圈的区别,砂型铸造出来的东西表面可能有点粗糙,尺寸也不是特别精确的那种。

不过对于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量又大的东西,像一些简单的不锈钢管件,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再来说说熔模铸造,这就高级了一点点,像是给不锈钢打造一个蜡做的精确替身。

先用蜡做出一个模型,这个蜡模可以做得超级精致的。

然后用耐火材料把蜡模包起来,再把蜡熔化掉,就留下了一个完美的空间等待不锈钢液入驻。

这个工艺铸造出来的产品那精度是相当高啊,表面还特别光滑,就像精心打扮过的明星脸蛋。

不过呢,成本相对就高多了,就好像你住五星级宾馆和住小旅店的差别,工序复杂,材料还讲究。

对于一些高精尖的不锈钢零件,像航空航天领域或者高端机械上的小零件,熔模铸造就大显身手了。

还有一种叫消失模铸造,这工艺有点小神奇。

就拿泡了魔药的泡沫模型来举例,咱们用泡沫做出不锈钢想要的形状,然后直接把钢水倒在上面,那泡沫遇到钢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钢水就顺着原本泡沫的形状流动,最后成型。

这个工艺可以做出形状很复杂的零件,比如说各种奇奇怪怪传力结构的不锈钢部件。

但是呢,泡沫在消失的时候也可能会给钢水带来一些杂质,这就有点像一个强壮的人身上偶尔也会长几个小痘痘一样,在质量把控上得特别留意。

总的来说,不同的不锈钢铸造工艺就像不同性格的小伙伴,各有各的长短。

在实际生产中,得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条件去选择合适的铸造工艺,就像我们出门要挑合适的衣服一样,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不锈钢精密铸造技术

不锈钢精密铸造技术

不锈钢精密铸造技术哎呀,说起不锈钢精密铸造技术,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得慢慢道来。

记得有一回,我去了一家专门搞这个的工厂,那场面,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那天,我一进工厂,就看到一排排的机器,发出“嗡嗡”的声音,工人们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忙得不亦乐乎。

我心想,这不锈钢精密铸造,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首先,得说说这个铸造过程。

工人们先得把不锈钢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让它变成液态。

这个温度可得控制好,高了低了都不行。

然后,把这液态的不锈钢倒入模具里。

模具得做得特别精细,因为最后成品的形状、尺寸都得靠它。

我看着那些模具,一个个都跟艺术品似的,精细得不得了。

倒模之后,就是冷却了。

这个过程得慢慢来,不能急。

冷却太快,不锈钢会裂开;冷却太慢,又会影响生产效率。

所以,这冷却的功夫,也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冷却完了,就是脱模。

这个环节,工人们得特别小心,因为模具和成品之间的贴合度很高,一不小心,成品就可能损坏。

我看到工人们一个个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坏了成品。

脱模之后,就是打磨和抛光了。

这个环节,工人们得用各种工具,把成品上的毛刺、瑕疵都去掉,让成品看起来光滑、闪亮。

我看着那些成品,一个个都跟镜子似的,能照出人影。

最后,就是质检了。

这个环节,工人们得用各种仪器,检查成品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等,确保每一个成品都符合要求。

我看到那些质检员,一个个都特别认真,一丝不苟。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不锈钢精密铸造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真是个技术活儿,每一个环节都得精益求精,才能做出好的成品。

而且,这技术还涉及到好多物理、化学的知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所以,下次再听到不锈钢精密铸造技术,你可别小看了它。

这可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得有真本事才能干好。

而且,这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汽车、航空、医疗等领域,都离不开它。

所以,不锈钢精密铸造技术,真是个了不起的技术。

精密铸造工艺介绍

精密铸造工艺介绍

深圳市御嘉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精密铸造工艺简介精密铸造是相对于传统的铸造工艺而言的一种特种铸造方法。

它能获得相对准确地形状和较高的铸造精度。

较普遍的工艺流程是:首先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制作(可留余量非常小或者不留余量)的模具,用浇铸的方法铸蜡,获得原始的蜡模;在蜡模上重复涂料与撒砂工序,硬化型壳及干燥;再将内部的蜡模溶化掉,是为脱蜡,获得型腔;焙烧型壳以获得足够的强度与透气性能;浇注所需要的金属材料;脱壳后清沙、切割、打磨浇口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成品,后处理包括喷砂、抛丸、修正、酸洗。

可参照如下流程图片:压蜡制壳脱蜡焙烧模壳浇铸震壳清砂切割打磨检验包装同其它铸造方式和零件成形方式相比,精密铸造有以下特点:1、铸件尺寸精度高,可达到4~6级20mm正负0.13mm、100mm正负0.30mm、200mm正负0.43mm,而小件尺寸精度不易达到正负0.10mm以内。

角度公差为0.5-正负2.0度,铸件最薄壁厚度可做到0.5mm;表面粗糙度小,约Rmax-12S,可以大大减少铸件的加工余量,并可实现无余量铸造。

2、产品铸造材料不受限制,不锈钢、不锈铁、合金钢及碳钢等可按需调配材料成份,以达到工程技术(防锈、硬度、表面、机械性能等)所需。

3、精铸可以铸造形状复杂,其它加工方式无法成形的产品。

4、精铸生产灵活性高、适应性强。

精铸既可以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也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并可以重复多批次生产。

2.尺寸公差(1)厚度(mm)(2)长度(3)平面度真直度*角度公差:±0.5°to ±2°不变的角度±0.5°,容易变形的角度±2°*圆度误差圆度误差定义为旋转360度的最大跳动量或半径差,即直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额的一半。

不锈钢加工特性介绍

不锈钢加工特性介绍

不锈钢加工特性介绍不锈钢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的合金材料。

不锈钢加工特性是指在加工过程中,不锈钢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和性能。

1.良好的塑性: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可以轻松地进行各种冷加工操作,如滚压、钻孔、切割和弯曲等。

这使得不锈钢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和结构的加工。

2.抗应力腐蚀性能: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可以抵抗许多化学物质的腐蚀。

而且,不锈钢在高温或高压环境下的抗应力腐蚀性能也十分出色,这使得不锈钢适用于各种特殊工况下的加工。

3.高硬度和高强度:不锈钢的硬度和强度优于许多其他材料,因此可以承受更大的外部力和负载。

这使得不锈钢成为制造结构件或需要高强度材料的零部件的理想选择。

4.易于清洁和维护:不锈钢表面光滑平整,不易沾污,易于清洁和维护。

这使得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食品加工和餐饮设备等需要高卫生标准的领域。

5.良好的耐热性: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

这使得不锈钢适用于高温设备和工艺中的加工。

6.可焊性强: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

通过合适的焊接技术,可以将不锈钢材料连接成各种形状和结构,提高不锈钢的应用范围和灵活性。

7.磁性特性:不锈钢具有不同程度的磁性,根据不同的成分和工艺,不锈钢可以分为磁性不锈钢和非磁性不锈钢。

这使得不锈钢可以用于一些需要磁性特性的应用中。

总之,不锈钢的加工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材料,在许多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锈钢优异的性能和多种加工方式的灵活性,为不同行业的生产和制造提供了可靠的材料选择。

同时,在不断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中,不锈钢的加工特性也在不断提升和改善,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铸造工艺技术特点

铸造工艺技术特点

铸造工艺技术特点铸造工艺技术是一种制造方法,通过熔融金属或其他材料,将其注入到预先制作的模具中,在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以下是铸造工艺技术的一些特点。

1. 多样性:铸造工艺技术适用于各种金属和合金,如铁、铝、铜、锌、镁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非金属材料,如塑料、陶瓷等。

这种广泛的适用性使铸造工艺技术成为制造业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2. 简捷:相对于其他制造方法,铸造工艺技术通常更简单且更容易实施。

它不需要太多的工序和设备,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模具、熔炉和液态金属即可。

此外,铸造工艺技术还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为大批量的零件或产品提供便捷。

3. 灵活性:铸造工艺技术可以制作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或产品。

通过设计和制作不同的模具,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几何形状,如曲面、孔洞、凹凸等。

这使得铸造工艺技术成为生产多样化产品的理想选择。

4. 经济性:铸造工艺技术通常具有较低的制造成本。

相比于其他制造方法,如加工雕刻或锻造,铸造可以大大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此外,铸造还可以通过再生材料的使用来降低成本,并减少对原材料的依赖。

5. 零件性能:由于铸造工艺技术使得金属或材料以液态状冷却固化,所制造的零件通常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控制冷却速度,可以改善零件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性能。

6. 可靠性:铸造工艺技术可以制造高质量、可靠性高的零件或产品。

通过采用先进的铸造工艺和检测方法,可以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减少缺陷。

此外,铸造还可以对产品进行修复和再加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7. 可持续性:铸造工艺技术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

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再生材料的使用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需求。

另一方面,铸造工艺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废弃材料和废旧产品,进行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

综上所述,铸造工艺技术具有多样性、简捷性、灵活性、经济性、零件性能、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铸造工艺技术成为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各行各业提供高质量和高性能的零件和产品。

精密铸造的工艺流程及分析

精密铸造的工艺流程及分析

精密铸造的工艺流程及分析1 前言精密铸造法是指使用非金属铸模,制品尺寸精度高于普通砂模铸件之铸造法的总称,包括脱蜡法或,石膏模法和陶瓷模法三大类。

2 脱蜡法精密铸造2-1 特征与优点(1)铸件的最大界限长度为700mm,易作之长度在200mm以下。

铸件之最大重量约100公斤,一般常为10公斤以下。

(2)铸件之尺寸公差20mm ±0.13mm,100mm ±0.30mm,200mm ±0.43mm,而小件之尺寸精度不易达到±0.10mm 以内。

角度公差为±0.5~±2.0度,铸件最小厚度0.5~1.5mm.铸件表面粗度约Rmax4S~12S.(3)铸件材质几无任何限制,如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铜合金,各种钢材、钴基和镍基耐热合金,硬材料。

(4)制作形状复杂之工件,尺寸精度良好,切削加工少。

(5)节省材料浪费,并可大量生产。

脱蜡精密铸件广用于喷射引擎、燃气涡轮、蒸汽涡轮、飞机零件、内燃机、车辆、食品机械、印刷机械、制纸机械、压缩机、阀件、帮浦、计测仪、缝纫机、武器、事务机器、及其它机器零件。

2-2 制程脱蜡铸造法有两大类:实心模法和陶壳模法,后者为前者的改良法。

实心模法系在考虑蜡型的冷凝收缩量,铸模的加热膨胀量和熔融金属的冷凝收缩量之后,制作与最终铸件尺寸近似的模具。

将融化的蜡质押灌注入此以金属或硅胶做成之模具内,取出蜡型后,浸入微粉耐火材料与粘结剂混泡而成之浆液。

滴净之后,撒布粗粒耐火材料,使之干燥。

放入铸框,将混练有粘结剂的耐火物粒填满之,然后干燥。

接着加热使蜡质熔化流出来,作成铸模。

以高温加热铸模,烧除少量残余之蜡质并提高其强度,接着注入金属熔液。

陶壳模法直到蜡型的制作都跟实心模法相同,只是在一次沾浆和淋砂(或浮砂)之后,并不进行包模作业,而是反复多次地进行沾浆和淋砂,直至获得预定的外壳厚度。

干燥、加热、熔流出蜡质,高温加热再行浇注,这种方法为目前的脱蜡精密铸造业者所广泛采用,因其具有下列优点:(1)尺寸稳定性较佳;(2)耐火材料使用量较少;(3)重量轻,易于搬运、处理、制作大型铸件;(4)制程可局部自动化,以节省人力,提高生产速率;(5)生产成本较低;(6)陶壳模较薄,浇注后铸件的冷却速率较高而均匀,故其机械性质较佳。

精密铸造工艺(3篇)

精密铸造工艺(3篇)

第1篇摘要:精密铸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精密铸造工艺的原理、分类、特点、应用以及发展趋势,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一、引言精密铸造是一种将金属熔化后,通过精密的铸造模具将其冷却凝固,从而获得具有高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和复杂形状的铸件的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精密铸造工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精度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将对精密铸造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二、精密铸造原理精密铸造的原理是将金属熔化后,通过精密的铸造模具,使其在冷却过程中凝固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具体过程如下:1. 金属熔化:将金属加热至熔点,使其熔化成液态。

2. 浇注:将熔化的金属浇注入精密的铸造模具中。

3. 冷却凝固:在模具中,金属液逐渐冷却凝固,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4. 取模:待铸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铸件。

5. 后处理:对铸件进行去毛刺、清洗、热处理等后处理工艺,提高铸件的性能和精度。

三、精密铸造分类根据铸造方法的不同,精密铸造可分为以下几类:1. 熔模精密铸造:将金属熔化后,浇注入熔模中,冷却凝固后取出铸件。

2. 离心铸造:将金属熔化后,通过离心力作用,使其在模具中凝固成所需形状的铸件。

3. 真空精密铸造:在真空条件下,将金属熔化后浇注入模具中,防止氧化,提高铸件质量。

4. 精密压铸:将金属熔化后,通过高压将熔体压入模具中,快速凝固,获得高精度、高表面光洁度的铸件。

四、精密铸造特点1. 精度高:精密铸造工艺可以生产出尺寸精度高、形状复杂的铸件。

2. 表面光洁度高:由于模具的精度高,铸件的表面光洁度也相应提高。

3. 材料利用率高:精密铸造工艺可以充分利用金属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4. 生产周期短:精密铸造工艺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5. 应用范围广:精密铸造工艺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包括合金、不锈钢、钛合金等。

五、精密铸造应用精密铸造工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应用:1. 航空航天:精密铸造工艺在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用于制造发动机部件、起落架等关键部件。

精密锻造的工艺特点

精密锻造的工艺特点

精密锻造的工艺特点
精密锻造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工艺,具有以下工艺特点:1. 精度高:精密锻造可以生产出高精度的零件,尺寸精度可以达到 IT6-IT8 级,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 Ra0.4-1.6μm.
2. 效率高:精密锻造可以实现一次成型,减少了后续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3. 节省材料:精密锻造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

4. 适用范围广:精密锻造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

5. 可实现自动化:精密锻造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总之,精密锻造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节省材料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

不锈钢铸件执行标准

不锈钢铸件执行标准

不锈钢铸件执行标准不锈钢铸件是一种重要的铸造产品,其质量和性能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规范不锈钢铸件的生产和检验,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不锈钢铸件执行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不锈钢铸件执行标准及其特点。

一、国际标准1. ISO 5832-12: 不锈钢铸件-第12部分:通用技术要求ISO 5832-12是不锈钢铸件最基础的国际标准,规定了不锈钢铸件的一般要求,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不锈钢铸件,包括奥氏体、马氏体、铁素体等类型的不锈钢。

2. ISO 15530-1: 不锈钢铸件-第1部分:熔模铸造ISO 15530-1是专门针对不锈钢熔模铸造工艺的标准,规定了不锈钢熔模铸造的原材料、工艺、检验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不锈钢熔模铸造,如精密铸造、大中型铸造等。

二、中国标准1. GB/T 1223-2007: 不锈钢弹簧钢丝GB/T 1223-2007是中国制定的不锈钢弹簧钢丝国家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弹簧钢丝的化学成分、尺寸精度、力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制造各类弹簧的不锈钢钢丝。

2. GB/T 1984-2008: 不锈钢传动轴和联轴器GB/T 1984-2008是中国制定的不锈钢传动轴和联轴器国家标准,规定了不锈钢传动轴和联轴器的尺寸精度、公差配合、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制造各类传动装置的不锈钢传动轴和联轴器。

三、美国标准1. ASTM A240/A240M: 不锈钢铸件的标准规范ASTM A240/A240M是美国制定的不锈钢铸件标准规范,规定了不锈钢铸件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制造各类设备的不锈钢铸件,如压力容器、管道、阀门等。

2. ASTM A352/A352M: 不锈钢铸件的标准规范ASTM A352/A352M是美国制定的不锈钢铸件标准规范,主要规定了不锈钢铸件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精铸不锈钢材料技术要求

精铸不锈钢材料技术要求
金属材料技术条件
精铸不锈钢ZG1Cr13
化学成分
C
Si
Mn
S
P
Cr
Ni
Cu
JB/T 3073.5-93
0.10~0.15
≤0.60
≤0.60
≤0.030
≤0.035
12.0~14.0
≤0.60
≤0.30
用途
静叶片。
毛类型
精铸件
进厂状态

处理
代码
5
2
参数
1030~1050℃油冷或风冷
650~700℃空冷
国外相近牌号
400℃
500℃
E GPa
密度
kg/m3
工艺性能
冶炼
熔点:1500~1530℃;
铸造线收缩率:1.7%~2.0%。
铸造
铸造性能较差,易造成氧化铬夹杂,导热性差,热应力大,易产生裂纹。
焊接
焊接性尚可;用E410-16焊条,焊前需300℃预热,焊后去应力。
冷加工
说明
其它性能
备注
物理性能及其它性能,参照1Cr13。
860℃炉冷
毛坯截面尺寸
试样取样位置
成型或梅花试样
力学性能不低于
σbMPa
550
σ0.2MPa
390
δ5%
15
Ψ%
40
akuJ/cm2
49
AKVJ
HB
187~235
验收标准
DZ5.1.9-1999
高温力学性能
试验温度
σb
σ0.2
δ5
Ψ
蠕变
温度
σ10-4
σ10-5
持久
σ104

一种马氏体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

一种马氏体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

一种马氏体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摘要: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兼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良好塑性、韧性、耐腐蚀性的钢种,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汽车制造,农业机械等领域,在马氏体不锈钢铸造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冷裂、表面粘砂、疏松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从铸造工艺中从注蜡、制壳、熔炼、后处理等方面提出保证马氏体不锈钢铸件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马氏体不锈钢;铸造;注蜡;制壳;熔炼;后处理;缺陷分析前言:我公司研究马氏体不锈钢主要是因为客户有一款犁刀既需要比较高强度耐磨,又需要具备防腐蚀性能,用于农业机械施肥机器中(图1),该机器是由约翰迪尔研发的大型农业集成机械,材料牌号3Cr13,材料的化学成分(图3)和机械性能(图4)。

在该产品(图2)的生产中存在以下难点:马氏体不锈钢有强烈的冷裂倾向;含碳量越高,冷裂倾向越大;浇注温度约高,容易产生表面粘砂;不锈钢收缩性能大,极易产生疏松、裂纹等缺陷;热处理要求高。

图1 施肥机图2 犁刀图3 3Cr13化学成分[1]图4 3Cr13力学性能[2]1.铸造工艺方案制定1.1蜡模制作根据马氏体不锈钢的特点,我们选用硅溶胶工艺,并且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用中温蜡,中温蜡热稳定性较好、收缩比较小、铸件产品尺寸稳定性好,表面光整;设置了3个冒口(图1.1),可以满足三个热节点都得到补缩。

浇注的时候冒口顶部添加发热保温剂并覆盖保温板保温加强了冒口的补缩。

图1.1产品蜡模冒口示意图1.2蜡模检验和修整蜡模在焊接组合之前必须经过检验和修整,将蜡模上的毛刺和飞边用刮刀修,用毛刷刷去表面的脏物,清理后应仔细检查外观,蜡模上不允许有外露的缺陷如“流纹、“气泡”等,同时也不应该有蜡滴,几何尺寸应用量具或者检具检验,不合格要求的要修补、校正或报废处理。

1.3蜡模的焊接组合模组(图1.3)是将挂有模料的直浇口棒放在卡具上,用电热刀把熔模、内浇道、直浇道焊成一体。

组装模组是设计浇冒口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除了考虑浇冒口系统以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1.3.1模组上熔模沿着直浇道的轴线一定要有一定的斜度(一般为60°~80°),以使熔失熔模时模料便于流出。

不锈钢的精密铸造的工艺

不锈钢的精密铸造的工艺

不锈钢的精密铸造的工艺(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不锈钢的紧密铸造一、什么是不锈钢的紧密铸造在生产不锈钢产品时,有些产品的形状怪异,无法用弯管等工艺进行生产时,为生产这类不规则形状(内部为空心或实心)的产品,采用的一种利用蜡模→做砂模→液态材料填充成型的工艺。

优点:可以根据不同的蜡模做出款式多变的产品。

缺点:成型坯料精度不高,表面粗糙度较大。

二、精铸工艺流程1、根据不同形状的产品做模具。

模具分上下凹模方式,通过车、刨、铣、蚀、电火花等综合工序完成。

凹坑形状、尺寸跟产品半边一致。

因为腊模主要用于工业蜡压型使用,因此选用熔点不高,硬度不高、要求较低、价格较便宜、重量较轻的铝合金材料做模具。

2、利用铝合金模具生产出大量的工业蜡实芯模型。

在正常情况下一只工业蜡实芯模型只能对应出一只毛坯产品。

3、对蜡模周边余量进行精修,去毛刺后将多个单一蜡模粘在(又称组树)预先准备好的模头上,此模头也是用蜡模生产出的工业蜡实芯模型。

(外形很像一棵树)4、将已固定在模头上的多个蜡模涂上工业胶水后均匀喷上第一层细砂(一种耐火砂、耐高温,通常用的是硅沙)。

此砂颗粒很小、很细,这样能确保最终毛坯表面尽量的光滑。

5、在设定的室温(或恒温)下让喷了第一层细砂的蜡模自然风干,但不能影响内部蜡模形状变化,自然风干的时间取决于产品本身内部的复杂程度,一般精铸件第一次的风干时间大约在5—8小时左右。

6、第一次砂喷完并自然风干后,在蜡模的表面继续上工业胶水(硅溶浆),并喷上第二层砂,第二层砂颗粒大小要比之前的第一层砂来的大、来的粗。

喷完第二层砂后也是在设定的恒温下让蜡模自然风干。

7、第二次砂喷完并自然风干后,依次类推进行第三次喷砂,第四次喷砂,第五次喷砂等工序。

要求:-根据产品表面要求,体积大小,自重等相应调节喷砂次数。

一般情况下喷砂次数为3-7次。

铸造生产工艺特点

铸造生产工艺特点

铸造生产工艺特点铸造是利用金属、合金或其他熔融状态的材料,通过浇铸方法将其注入到铸型中,经过冷却凝固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方法。

铸造作为最早的金属加工技术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 可制造复杂形状的零件:铸造工艺可以制造出形状复杂、尺寸大、壁厚不均匀等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制造的零件。

通过合理设计铸型结构,可以实现自由变形的多种形状产品制造。

2. 生产效率高:铸造工艺适用于批量生产,生产效率高。

一次冶炼得到的金属液体可以用来生产多个零件,减少了生产时间和劳动力成本。

3. 材料利用率高:铸造工艺相对于其他加工方法来说,材料利用率更高。

通过铸造可以使得金属液体装入到铸型中,利用率接近100%。

而其他加工方法通常需要对材料进行切割、钻孔等加工,导致材料的浪费。

4. 适用于多种材料:铸造工艺适用于多种金属和合金的制造。

如铁、铜、铝、锌等常见金属,以及高温合金、有色合金等特殊材料。

只要材料能够熔化并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就可以通过铸造工艺进行生产。

5. 成本相对较低:由于铸造工艺适用于批量生产,且生产效率高,使得单件零件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此外,由于铸造可以利用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再利用,可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6. 质量稳定性好:铸造工艺可以通过合理的铸造参数设置和严格的铸造工艺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铸造产品的性能可以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和热处理工艺等方式进行调节和改善。

7. 环境友好:铸造工艺是一种较为环境友好的加工方式。

相对于其他金属加工方法,铸造过程中可减少废料的产生,且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废旧金属,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铸造工艺以其在形状复杂、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方面的优势,在工业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铸造工艺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锈钢加工特点及加工工艺-

不锈钢加工特点及加工工艺-

不锈钢加工特点及加工工艺不锈钢是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那么你有兴趣想知道不锈钢的加工特点是什么吗,还有加工工艺流程又是怎么样?下面就由店铺为你带来不锈钢加工特点及加工工艺,希望你喜欢。

不锈钢加工特点1. 加工硬化严重:在不锈钢中,以奥氏体和双相(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的加工硬化现象最为突出.因为不锈钢的塑性大,塑性变形时晶格歪扭,强化系数很大;且奥氏体不够稳定,在切削应力的作用下,部分奥氏体会转变为马氏体;再加上化合物杂质在切削热的作用下,易于分解呈弥散分布,使切削加工时产生硬化层.2. 切削力大:不锈钢在切削过程中塑性变形大,尤其是奥氏体不锈钢(其伸长率超过45号钢的1.5倍以上),使切削力增加.同时,不锈钢的加工硬化严重,热强度高,进一步增大了切削抗力,切屑的卷曲折断也比较困难.3. 切削温度高:切削时塑性变形及与刀具间的摩擦都很大,产生的切削热多;大量切削热都集中在切削区和刀削接触的界面上,散热条件差.在相同的条件下切削温度比45号钢高200℃左右.4. 切削不易折断、易粘结:不锈钢的塑性、韧性都很大,在高温、高压下,不锈钢与其他金属的亲和性强,易产生粘附现象,并形成积削瘤,既加剧刀具磨损,又会出现撕扯现象而使已加工表面恶化.含碳量较低的马氏体不锈钢的这一特点更为明显.5. 刀具易磨损:切削不锈钢过程中的亲和作用,使刀削间产生粘结、扩散,从而使刀具产生粘结磨损、扩散磨损,致使刀具前刀面产生月牙洼,切削刃还会形成微小的剥落和缺口;加上不锈钢中的碳化物(如TiC)微粒硬度很高,切削时直接与刀具接触、摩擦,擦伤刀具,还有加工硬化现象,均会使刀具磨损加剧.不锈钢零件加工工艺通过上述加工难点分析,不锈钢的加工工艺及相关刀具参数设计与普通结构钢材料应具有较大的不同,其具体加工工艺如下:1.钻孔加工在钻孔加工时,由于不锈钢材料导热性能差,弹性模量小,孔加工起来也比较困难。

解决此类材料的孔加工难题,主要是选用合适的刀具材料镗孔加工(1)刀具材料选择因加工不锈钢零件时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刀具材料应尽量选择强度高、导热性好硬质合金。

不锈钢精铸

不锈钢精铸

不锈钢的紧密铸造一、什么是不锈钢的紧密铸造在生产不锈钢产品时,有些产品的形状怪异,无法用弯管等工艺进行生产时,为生产这类不规则形状(内部为空心或实心)的产品,采用的一种利用蜡模→做砂模→液态材料填充成型的工艺。

优点:可以根据不同的蜡模做出款式多变的产品。

缺点:成型坯料精度不高,表面粗糙度较大。

二、精铸工艺流程1根据不同形状的产品做模具。

模具分上下凹模方式,通过车、刨铣、腐蚀、电火花等综合工序完成。

凹坑形状、尺寸跟产品半边一致。

因为腊模主要用于工业蜡压型使用,因此选用熔点不高,硬度不高、要求较低、价格较便宜、重量较轻的铝合金材料做模具。

2、利用铝合金模具生产出大量的工业蜡实芯模型。

在正常情况下一只工业蜡实芯模型只能对应出一只毛坯产品。

3、对蜡模周边余量进行精修,去毛刺后将多个单一蜡模粘在(又称组树)预先准备好的模头上,此模头也是用蜡模生产出的工业蜡实芯模型。

(外形很像一棵树)4、将已固定在模头上的多个蜡模涂上工业胶水后均匀喷上第一层细砂(一种耐火砂、耐高温,通常用的是硅沙)。

此砂颗粒很小、很细,这样能确保最终毛坯表面尽量的光滑。

5、在设定的室温(或恒温)下让喷了第一层细砂的蜡模自然风干,但不能影响内部蜡模形状变化,自然风干的时间取决于产品本身内部的复杂程度,一般精铸件第一次的风干时间大约在5—8小时左右。

6、第一次砂喷完并自然风干后,在蜡模的表面继续上工业胶水(硅溶浆),并喷上第二层砂,第二层砂颗粒大小要比之前的第一层砂来的大、来的粗。

喷完第二层砂后也是在设定的恒温下让蜡模自然风干。

7、第二次砂喷完并自然风干后,依次类推进行第三次喷砂,第四次喷砂,第五次喷砂等工序。

要求:-根据产品表面要求,体积大小,自重等相应调节喷砂次数。

一般情况下喷砂次数为3-7次。

-每次喷砂的砂粒大小均不一样,通常后道工序的砂粒均较前道工序砂粒粗,风干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

一般一个完整的蜡模上砂的生产周期为3~4天左右。

8、将已完成喷砂工序的蜡模在烘烤工序前,再均匀涂上一层白色的工业乳胶(硅溶浆),以起到粘结和固化砂型,以及密封蜡模作用,为后道烘烤工序做准备。

不锈钢精密铸造

不锈钢精密铸造

不锈钢精密铸造摘要:不锈钢精密铸造不同于传统的铸造行业,我国虽然是铸造大国,但是精密铸造尚处于发展阶段,尚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

但是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工业化进程和科技水平,已经有一些相对成熟的技术手段,笔者将对这些较为成熟的技术进行重点分析,进而对我国未来不锈钢精密铸造的发展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不锈钢精密铸造;技术分析0 引言不锈钢精密铸造又叫做熔模精密铸造,这种铸造工艺在铸造过程中尽量减少或者根本不进行切削,是一种适用范围广,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优异的铸造方法,同时铸造过程中并不处于超高温情况,更适于铸造航空航天、国防等高精尖产业的元件。

最早的不锈钢精密铸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最早用不锈钢精密铸造法对其当时科技领先的航空发动机中的涡轮叶片进行铸造,成品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进而使这种方法广为推广。

我国对不锈钢精密铸造的研发和使用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后续随着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不锈钢精密铸造在沈阳、贵州、北京、西安、湖南等地都开设了研究所或铸造厂。

但是客观的看,我国的不锈钢精密铸造行业仍然在发展阶段,尚不能满足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行业的发展要求。

1 不锈钢精密铸造的重要意义科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足的根本,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任何单独的科技发展都不能对当前社会造成巨大的变革和影响,因为新产品新科技往往是以体系形式进行体现的,例如我国发射的“嫦娥号”“天宫号”等航空航天器材和深海探测设备“蛟龙号”等,都是我国众多科技的直观体现。

不锈钢精密铸造是一项铸造工业中的技术,但是又不同于传统的铸造行业,因为精密铸造的商品附加值较高,根据相关统计(2013年数据)[1],欧美国家的航空航天设备和优秀发动机中精密铸造原件的商品附加值占总附加值的近70%,但是我国的比例则不足35%,这就导致我国虽然现在已经是世界上铸造量最大的国家,但是铸造价值仍然处于中上游水平,尚不能达到顶尖水平。

不锈钢铸造一般采用精密铸造

不锈钢铸造一般采用精密铸造

不锈钢铸造一般采用精密铸造,也叫熔模铸造。

所谓熔模铸造工艺,简单说就是用易熔材料(例如蜡料或塑料)制成可熔性模型(简称熔模或模型),在其上涂覆若干层特制的耐火涂料,经过干燥和硬化形成一个整体型壳后,再用蒸汽或热水从型壳中熔掉模型,然后把型壳置于砂箱中,在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最后将铸型放入焙烧炉中经过高温焙烧(如采用高强度型壳时,可不必造型而将脱模后的型壳直接焙烧),铸型或型壳经焙烧后,于其中浇注熔融金属而得到铸件。

熔模铸件尺寸精度较高,一般可达CT4-6(砂型铸造为CT10~13,压铸为CT5~7),当然由于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复杂,影响铸件尺寸精度的因素较多,例如模料的收缩、熔模的变形、型壳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线量变化、合金的收缩率以及在凝固过程中铸件的变形等,所以普通熔模铸件的尺寸精度虽然较高,但其一致性仍需提高(采用中、高温蜡料的铸件尺寸一致性要提高很多)。

压制熔模时,采用型腔表面光洁度高的压型,因此,熔模的表面光洁度也比较高。

此外,型壳由耐高温的特殊粘结剂和耐火材料配制成的耐火涂料涂挂在熔模上而制成,与熔融金属直接接触的型腔内表面光洁度高。

所以,熔模铸件的表面光洁度比一般铸造件的高,一般可达Ra.1.6~3.2μm。

熔模铸造最大的优点就是由于熔模铸件有着很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所以可减少机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较高的部位留少许加工余量即可,甚至某些铸件只留打磨、抛光余量,不必机械加工即可使用。

由此可见,采用熔模铸造方法可大量节省机床设备和加工工时,大幅度节约金属原材料。

熔模铸造方法的另一优点是,它可以铸造各种合金的复杂的铸件,特别可以铸造高温合金铸件。

如喷气式发动机的叶片,其流线型外廓与冷却用内腔,用机械加工工艺几乎无法形成。

用熔模铸造工艺生产不仅可以做到批量生产,保证了铸件的一致性,而且避免了机械加工后残留刀纹的应力集中不锈钢铸造一般采用精密铸造,也叫熔模铸造。

所谓熔模铸造工艺,简单说就是用易熔材料(例如蜡料或塑料)制成可熔性模型(简称熔模或模型),在其上涂覆若干层特制的耐火涂料,经过干燥和硬化形成一个整体型壳后,再用蒸汽或热水从型壳中熔掉模型,然后把型壳置于砂箱中,在其四周填充干砂造型,最后将铸型放入焙烧炉中经过高温焙烧(如采用高强度型壳时,可不必造型而将脱模后的型壳直接焙烧),铸型或型壳经焙烧后,于其中浇注熔融金属而得到铸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精密铸造工艺的特性
根据长期生产制做,在多次失败中总结出,比较合理的科学的新经验,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元素改善钢的合金质量。

在电力、矿山、冶金等行业,物料的输送、输出、都是采用近距离、高压输送,管道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并经受很严重的磨损,单一材质的管道很难满意此工况的要求。

2009年国内不锈钢精密铸造,不锈钢管件生产将被迫进入收缩状态,但是,投资的高增长将使得产能进一步扩大,对不锈钢精密铸造企业而言,2009年是一个十分痛苦而压抑之年,如果原材料成本能够大幅下降,还可以缓解钢企一定压力,无非开工率有所下降。

还起细化晶粒作用,在表面形成保护膜,加入一定量Mo使合金在一定高温下,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增加使用寿命。

不锈钢精密铸造除含碳外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按用途可以把碳钢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碳素结构钢又分为建筑结构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
不锈钢精密铸造的高频焊接正是利用交流电的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钢材经滚压成型后,形成一个截面断开的圆形管坯,在管坯内靠近感应线圈中心附近旋转一个或一组阻抗器(磁棒),阻抗器与管坯开口处形成一个电磁感应回路,在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作用下,管坯开口处边缘产生强大而集中的热效应,使焊缝边缘迅速加热到焊接所需温度经压辊挤压后,熔融状态的金属实现晶间接合,冷却后形成一条牢固的对接焊缝.
不锈钢精密铸造高频焊接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和交流电荷在导体中的趋肤效应,邻近效应和涡流热效应,使焊缝边缘的钢材局部加热到熔融状态,经滚轮的挤压,使对接焊缝实现晶间接合,从而达到焊缝焊接的目的.高频焊是一种感应焊(或压力接触焊),它无需焊缝填充料,无焊接飞溅,焊接热影响区窄,焊接成型美观,焊接机械性能良好等优点,因此在钢管的生产中受到广泛的应用
要想完成一件精密铸造产品所需的工序很复杂,首先制模→熔炼(温度1600℃)→浇注→振壳→切割(切割浇口)→粗磨(磨去浇口)→酸洗(目的:去除铸造氧化皮酸洗液:硝酸50%、氢氟
酸50% 温度:50-60℃时间20 30分钟冲洗水温:50℃) →吊抛(目的:去除铸造表面氧化皮合金钢丸:直径0.2-0.4mm 时间:20-30分钟)精喷目的:局部小孔抛光不方便的地方使用喷砂处理。

→固溶化的目的是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工艺:加热温度到1080℃;时间:壁厚25mm/n;冷却:常温水。

时间:>30s →吊抛的目的是去除热处理时产生的氧化皮合金钢丸:直径0.2-0.4mm时间:10-15分钟→整形→钝化目的是使不锈钢表面生成保护膜酸洗液:酸洗液:硝酸50%、氢氟酸50% 温度:50-60℃时间3-5分钟冲洗水温:90℃→然后就不锈钢铸件的工序就完成了终检入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