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201111
急救护理学第五章灾难急救与护理
孕妇身体特殊,处理不当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对于孕妇 的伤害,应优先保护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尽量避免使 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和检查手段。
老人急救处理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抗病能力较弱,处理时应特别注意 保暖和营养补充。对于老年人的伤害,应进行详细的身体 检查,防止隐藏的其他疾病导致伤势加重。
社区和公众在灾难急救中的角色与责任
综述
社区和公众在灾难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是第一响应者,也是 灾区重建的重要力量。
具体责任
社区应建立应急预警系统,普及急救知识,组织应急演练;公众应 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参与灾区志愿活动,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案例分析
比如,在洪涝灾害中,社区提前预警居民疏散,公众自发组织救援 队伍,利用橡皮艇等装备进行人员转移。
自我觉察与调适
医护人员需要保持自我觉察,及时发现并处理自己的应激反应, 以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事间的相互支持
鼓励医护人员之间相互分享感受和经验,形成相互支持的团队氛围 。
接受专业心理援助
医护人员在灾难急救与护理工作中承受巨大心理压力,应定期接受 专业心理援助,以保持身心健康。
05
灾难急救与护理的协作与培训
04
灾难中的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
灾难中的心理应激反应
恐惧和焦虑
灾难事件常常伴随着生命威胁和 财产损失,人们会感到极度恐惧 和焦虑,担心自身安全和未来。
悲伤和失落
灾难常常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幸存者可能会陷入深深的悲伤和失 落中,对失去的亲人和财物心生哀 痛。
愤怒和挫败
灾难的破坏性和突发性可能引发人 们的愤怒情绪,同时,灾难带来的 生活困境和重建困难也可能让人们 感到挫败。
灾难急救与护理的培训和教育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灾难与突发事件的应急与处理
针对性原则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原则
安全教育培训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 合,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等方式 ,使员工更好地掌握安全技能和应对 措施。
安全教育培训应根据不同岗位和工种 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和方案 ,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和手段
A
课堂讲授
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员工传授安全 知识和技能。
01
心理干预
针对受灾人群和救援人员,开展心理干预和 疏导工作,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情绪。
04
03
常见灾难与突发事件的应急与
04
处理
火灾的应急与处理
火灾的预防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不乱丢烟蒂、火柴梗等易燃物品;保持 消防通道畅通无阻。
火灾的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迅速逃离火场,用湿布捂住口鼻,尽 量低姿行进;如无法逃离,应立即寻找安全避难所,等待救援。
后果
长期恢复重建、心理创伤、社会不稳 定等。
03 应急与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应急与处理的原则
预防为主
预防是应对灾难和突发事件的 关键,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降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快速响应
一旦发生灾难和突发事件,应 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
科学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原 则,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救援 工作的有效性。
模拟演练
模拟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 风险和突发事件,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员 工应对能力。
B
C
视频教学
通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使员工更加直观地 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
在线学习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1.01.08•【文号】国务院令第588号•【施行日期】2011.01.08•【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核与辐射安全管理正文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1993年8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24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控制和减少核事故危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可能或者已经引起放射性物质释放、造成重大辐射后果的核电厂核事故(以下简称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第三条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实行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
第二章应急机构及其职责第四条全国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由国务院指定的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是:(一)拟定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政策;(二)统一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核事故应急工作;(三)组织制定和实施国家核事故应急计划,审查批准场外核事故应急计划;(四)适时批准进入和终止场外应急状态;(五)提出实施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的建议;(六)审查批准核事故公报、国际通报,提出请求国际援助的方案。
必要时,由国务院领导、组织、协调全国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第五条核电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执行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法规和政策;(二)组织制定场外核事故应急计划,做好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三)统一指挥场外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四)组织支援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五)及时向相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报核事故情况。
必要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第六条核电厂的核事故应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一)执行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法规和政策;(二)制定场内核事故应急计划,做好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三)确定核事故应急状态等级,统一指挥本单位的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四)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国务院核安全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提出进入场外应急状态和采取应急防护措施的建议;(五)协助和配合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做好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与事故灾难救援
信息化技术应用
1 2 3
信息化技术提升应急响应速度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快 速收集、处理和分析应急信息,提高决策效率和 响应速度。
信息化技术助力风险评估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工智能等技术, 对事故灾难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为应急管理 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化技术促进信息共享
急技能。
社会力量的整合与动员
整合社会资源
通过政府引导,整合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 社会力量,形成应急管理的合力。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提供人力、物力、 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建立社会参与机制
建立社会参与机制,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 的程序和方式,确保社会力量的有序参与。
06
事故灾难救援案例分析
有效的应急管理能够迅速平息事态, 维护社会稳定,防止事态扩大。
应急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应急管理起源于古代的灾害应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逐渐形成了 现代的应急管理体系。
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应急管 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应急管理也在不 断创新和发展。
现场指挥与协调
现场指挥机构的建立
01
成立现场指挥机构,负责全面指导、协调和组织事故灾难的处
置工作。
现场指挥人员的确定
02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明确其职责和权限,确保指挥工作的有效
进行。
现场协调与沟通
பைடு நூலகம்
03
加强现场各方的协调与沟通,确保信息畅通,资源共享,提高
处置效率。
紧急疏散与救援措施
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办法范文
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内各类行业、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政府等组织对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进行应急管理的活动。
第三条应急管理部门是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地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第四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落实领导责任和部门职责,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第五条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第六条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二)应急响应程序;(三)应急资源配置和调配;(四)应急措施和处理方法;(五)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治;(六)应急信息发布和舆情管理;(七)应急维护和修复;(八)其他必要内容。
第七条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自身特点和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演练应当注重实战性和系统性,在组织机构、流程控制、资源调配等方面进行综合演练。
第九条演练应当定期开展,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改进完善。
第三章应急响应和救援第十条应急响应是指在发生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时,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人员快速、有序地展开救援和应对工作。
第十一条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资源和力量投入到救援和应对工作中。
第十二条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各方力量开展救援行动,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救援力量包括专业救援队伍、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等。
第十四条救援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快速的原则进行,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十五条救援工作应当根据不同的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类型,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和方法。
应急管理与事故灾难救援
国内应急管理案例
案例一
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滑坡 事故
案例二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
案例三
四川雅安地震
国际应急管理案例
01
02
03
案例一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
案例二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
案例三
印度洋海啸
国内外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启示一
应急管理需要跨部门、跨层级协同
启示五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 战
加强对应急管立专家咨询系统,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和技术支持。
信息化平台建设
建立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快速传递和智能分析。
科技创新与应用推广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应 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05
国内外应急管理案例分析
应急管理的培训与演练
培训计划
演练活动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 对象、培训时间等。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
培训效果评估
演练总结与改进
对应急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培训 计划。
对应急演练的结果进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 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
技术研发
3
提高应对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可以提高应对各种突 发事件的能力,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应急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应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当时主要针对自然灾害 的应对。随着社会发展,应急管理逐渐扩展到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多 个领域。
发展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突发事件频发,应急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同 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应急管理也逐渐向着信息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方向 发展。
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
CUMT
2007年4月18日晨,辽宁铁岭清河特殊 钢公司发生钢包脱落事件。1500多摄 氏度的外泄钢水冲入“近在咫尺”的工 房,32名工人的生命在瞬间被吞噬。
CUMT
如前所述,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 量或危险物质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称作危险源。 那么,重大危险源则又可定义为“系统中存在的、 所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大于临界量的设备、 设施或场所” 。
CUMT
重大危险源辨识
为了预防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就必须控制重大危险源。 为控制重大危险源,就必须辨识重大危险源,从而使得重大 危险源的控制具有针对性。
重大危险源辨识方法(对照标准法):指将危险源的危 险物质及其数量与有关危险物质临界量标准相对照来辨识重 大危险源。
CUMT
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外标准介绍 1976年英国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提出重大危险源辨识标 准。 1982年6月欧共体《工业活动索法令》。 1996 Council Directive 96/82/EC。 1992 美国《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标准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 程序》(RMP)标准 1996 澳大利亚 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
CUMT
8)危险性分级与危险控制程度分级 A*=1g(B1*) 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式中B1*是以十万元为缩尺单位 的单元固有危险性的评分值: 一级重大危险源 A*≥3.5;
二级重大危险源2.5≤A*<3.5;
三级重大危险源1.5≤A*<2.5; 四级重大危险源A* <1.5。
CUMT
模型评价结果举例:燃爆危害范围图示
A级:关系密切,Wij=0.9。 B级:关系大,Wij=0.7。 C级:关系一般,Wij=0.5。 D级:关系小,Wij=0.2。 E级:没有关系Wij=0。
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
02
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应急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 发生过程中以及结束之后,通过一定的协调机制,有组织、 有计划地整合各种资源,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少突发事件 造成的危害,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过程。
应急管理对于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现场指挥机制,统一指挥和协调各方面 力量,确保应急响应的有序进行。
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各方的信息 及时准确传递,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决策 失误。
协调配合
风险管理
加强各方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灾难性事件。
对应急响应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 估和控制,降低应急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安全事故和损失。
05
06
应急管理亮点:预警系统发挥作用,灾后恢 复重建经验值得借鉴
THANKS
2011年3月11日
人员伤亡
约1.8万人死亡、失踪,约16万人被迫疏散
事故原因
超强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区
应急响应得失
反应堆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应急响应存在不足
案例三
应急管理亮点
快速响应、协同应对、信息共享
经济影响
约2万亿美元
事件发生时间
2001年9月11日
04
灾难性事件的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的流程与措施
监测与报告
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报告可 能出现的灾难性事件。
响应实施
根据决策结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现场处 置和救援。
评估与决策
对事件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应 急决策。
事后评估
对应急响应过程进行总结评估,发现问题 并提出改进措施。
灾难性事件应急救援共12页文档
应急救援一、灾难性事件的类型及其应急计划二、制定应急计划的基本步骤三、应急计划的内容四、对外联系五、厂外应急计划六、案例一、灾难性事件的类型及其应急计划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其可能面对的灾难性事件是有所不同的。
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因地区而异,各类重大事件则因企业的性质及所在环境而异。
因而,任何一个企业都没有必要应对所有的灾难性事件。
如座落在地势较高地区的企业一般无须考虑防洪;但有些灾难性事件则是均应考虑的,如火灾等。
一般主要应考虑的灾难性事件的类型包括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洪水、飓风、地震、辐射、其他(坠机、沉船、翻车、撞车)人为破坏等。
对于不同的灾难性事件,在应急计划中应有不同的考虑。
1、火灾火灾是最常见的灾难性事件,在应急计划中,对于火灾的考虑首先必须建立在不能完全依赖于地方的消防部门之上。
因为其可能由于没有适用于本企业火灾的设备、距离较远或多处火灾、交通问题等原因不能及时赶到,而火灾发生的最初一段时间对于控制火情又特别重要。
当然,我们也不应完全依赖于已安装的喷淋装置等自动灭火系统,因为这类系统存在着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因而在应急计划中必须考虑的是,根据企业的性质与规模,设立一支专业的或业余的消防队伍,并在各个部门、班次均安排好相应的负责人员,对负责人及其队伍进行必要的培训;做好火灾发生后的任务安排等。
2、爆炸爆炸经常与其他灾难性事件同时发生,有时是火灾引起爆炸,有时则是爆炸引起火灾或坍塌等灾难性事件。
而且爆炸发生特别突然,现在仍没有合适的探测和报警装置。
因此对于火灾等有关灾难性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应充分考虑引起爆炸的条件和可能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毒气泄漏化学危险品中的有毒气体或窒息性气体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泄漏,天然气在钻探、输送和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泄漏,就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为防灾害发生,应加强预测和控制及采取相应救援措施。
4、台风台风的发生是依不同地区而异的。
5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
5 计划的批准。 6 人员培训。了解逃生、救生路线、方法及相应
设备设施的应用。 7 应急演习。是检验应急计划和人员培训的重要
手段。 8 计划的修改。根据应急演习和企业的变化,做
必要修改。 9 及时沟通。将变化及时告知应急计划涉及的有
关部门。
16
三、应急计划的内容
❖1 指导方针(对应急计划基本思想 的阐述) ❖2 目的 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 ❖3 人员安排(负责人的接替人选及排列顺序) ❖4 控制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处理有关问题,控制中 心的位置多数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不受影响,并能与外 界及现场联系)
21
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 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实际工作中往往 把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作为 第一类危险源来处理。如:带电的导体、旋转的 机器、奔驰的汽车等。 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如下: ❖(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 场所; ❖(3)能量载体;
24
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1)人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造 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误开关、阀门)
(2)物的故障。物的故障可能直接使约束、限制能量 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管道破裂毒物 泄漏、压容泻压装置故障使容器内部压力上升,导致 容器破裂)
❖ 11 通讯(对内对外) ❖ 12 应急关闭 爆炸物 燃料高压线路等设备设施应采
取
❖ 13 外来人员控制(不让进入危险区域)
18
❖ 14 安全保卫 ❖ 15 恢复和修理(灾难性事件得到控制后,对关键设
备的修复) ❖ 16 运输(伤者→医院,抢险设备→需要区域,人员→
灾难的应急管理制度
灾难的应急管理制度一、引言灾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现象,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原因,各种自然和人为灾难频发,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灾害性影响。
而应对灾难,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员和资源,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家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为了加强应对灾难的能力,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应急管理制度的概念、体系、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二、应急管理制度的概念应急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政府或地方政府为了预防和应对各种灾难和突发事件,通过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方式,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具体技术、组织、管理、保障资源等系统,以应对灾害事件,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管理制度。
其目的在于提高灾害的防备能力,有效地应对灾害事件,减少灾害损失。
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三、应急管理制度的体系应急管理制度的体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政策法规体系。
政府应该根据国家形势和灾害情况,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应对各种灾害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
同时,政府要定期对应急管理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灾害形势的变化。
2.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
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包括政府的领导机构、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行业和地方的应急管理机构等。
同时,要建立相关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应急管理中的协调和配合机制。
3.资源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灾害应急资源保障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财政资金等,以满足灾害应急管理的需要。
这涉及到资源的调配和调度,如人员编制的预案、物资储备和调拨等。
4.信息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灾害信息共享系统、灾害救援指挥系统等。
这些系统应该具备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和信息共享等功能,以帮助领导和决策者及时地了解灾害情况和做出应对措施。
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
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
1.引言
2.灾难性事件分类
3.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
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减轻和应对。
预防包括采取措施减少
灾害可能性;减轻则是在灾害发生前或发生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害程度;应
对则是在灾害发生后进行紧急救援和恢复工作。
4.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
为了有效应对灾难性事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这个机构一般由政府部门、专家组织以及志愿者组成。
政府部门负责协调
和指导救援工作,专家组织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志愿者提供人力物
力支持。
5.应急管理的步骤
灾难性事件的应急管理分为预案编制、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三个步骤。
预案编制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预案。
应急响应阶段是指灾害发生时按照预案进行快速响应,并启动救援工作。
救援工作阶段则是具体落实救援措施,拯救被困人员,恢复基础设施等。
6.应急管理的技术手段
应急管理的技术手段包括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卫星遥感技术、信息化
技术等。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指导,为决策提供科学
依据。
7.灾后恢复与重建
灾后恢复与重建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灾难发生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工作,并在救援工作结束后对灾区进行恢复和重建工作。
这包括重建基础设施、帮助灾民重新安置和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8.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
应对灾难性事件需要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
各国可以通过联合行动,共享经验和资源,提高应对能力,并减少灾害给人民带来的伤害。
9.结论。
安全管理与监察50——1 灾难性事件与应急管理
Page 8
2003年12月23日晚上9 点15分左右,位于重庆开县的 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突然发生特大 井喷事故,高于正常值6000 倍的“毒气”——硫化氢从钻井 喷出达30米,迅速向四周扩散。
243人罹难,4000多人受 伤,6万多人被疏散转移, 9.3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 损失9262.71万元。
Page 32
一、灾难性事件的类型及其应急计划
1. 火灾。
① 首先考虑必须建立在不能完全依赖于地方的消防部门上。 ② 不应完全依赖于已安装的喷淋装置等自动灭火系统。 ③ 必须考虑的是:根据企业的性质与规模,设立一支专业的或业余
Page 24
特大空难
5月9日,刚果(金)政府宣布了一桩离奇的特大空难:一 架俄罗斯制造的运输机8日晚在数千米高空飞行途中,机 舱的一扇门意外开启,近百名搭乘该运输机的刚果(金)军 民被吸引舱外,悉数丧生
Page 25
二、灾难性事件的分类
灾
自然灾害导致的
灾难性事件
难
性
事
刑事犯罪行为
件
人为因素导致的 灾难性事件
Page 11
核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泄露事故
患 病
27万
34万 疏 散
Chernobyl
死 亡
9.3万
20亿
影 响
800年
Page 12
乌克兰市民摆放鲜花纪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死难者
Page 13
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受到核辐射的孩子
Page 14
离核电站3公里的小城成了无人居住的死城
Page 15
Page 9
开县 特大 井喷 事故
2003年河北辛集“7.28” 烟花爆竹事故现场
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ppt
02
应急管理的基本框架
应急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 公共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通过信息收 集、预警、指挥、协调、处置、评估等机 制,动员和整合各种资源,有效应对自然 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 突发事件,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恢 复正常社会秩序的动态过程。
02
疏散路线的规划
规划合理的疏散路线,确保疏散过程 中的顺畅与安全。
03
安置点的建设与管理
建立安置点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 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 足。
05
灾难性事件的恢复与重建
灾后评估与总结
评估灾害损失
灾后评估是恢复重建的基础, 包括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社
会影响等。
分析灾害原因
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 素,为制定重建计划提供科学
后重建工作。
协同配合
该城市应急管理部门积极协同 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应急力量和 资源,共同应对地震灾害所带 来的挑战,实现了跨区域的协
同配合。
某化工厂爆炸事件的应对措施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该化工厂在爆炸事件发生后立 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门的 应急队伍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 ,同时加强了工厂的安全管理
措施。
疏散周边群众
依据。
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灾害应对过程中的经验教 训,为今后应对类似事件提供
参考。
重建计划与实施
01
02
03
制定重建计划
根据灾后评估结果,制定 具体的重建计划,包括重 建目标、原则、步骤和方 法等。
资源整合与调配
有效整合和调配各类资源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 等,确保重建工作的顺利 进行。
应急管理与事故灾难救援
公共卫生事件
如传染病爆发、食品安全问题等。
人为灾害
如交通事故、火灾等。
事故灾难的特点
突发性
危害性
事故灾难往往突然发生,难以预测。
事故灾难往往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 害。
处理紧迫性
社会影响性
事故灾难需要及时处理,以减轻危害程度。
事故灾难会影响社会正常秩序和稳定。
事故灾难的影响
特点
突发事件具有非常规性、社会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 应急管理具有统一指挥、军地联动、平时预防、应急处置、 社会参与等特点。
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突发事件会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应急管理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维护社会稳定
突发事件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应急管理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
深圳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 现场指挥部,组织公安、消防、医疗 等部门展开救援,调集大型机械、挖 掘设备等展开施救。同时加强现场安 全警戒,开展事故原因调查。
经过1000余名救援人员连续24天的 全力搜救,失踪人员已全部找到,救 援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案例二
事故概述
应急管理
救援效果
2017年6月13日,四川省长宁 县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13 千米。造成4人死亡,300余人 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
人员伤亡
事故灾难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
环境破坏
事故灾难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污染、生 态失衡等。
财产损失
事故灾难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社会影响
事故灾难会对社会正常秩序和稳定造成影 响,如恐慌、社会不稳定等。
紧急事件与灾害应急管理制度
紧急事件与祸害应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企业的人员安全和资产安全,及时有效地应对紧急事件和祸害,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全部员工,并包含涉及紧急事件和祸害应急管理的各个部门和岗位。
第三条定义1.紧急事件:指突发事件或突发性变故,包含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露、事故、停电、停水、抢劫等导致人员伤亡、资产损失或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的情况。
2.应急管理:指对紧急事件和祸害的防备、组织、处理和恢复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紧急事件和祸害应急预案第四条预案编制1.企业应依照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订立针对各类紧急事件和祸害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特点和风险,包含但不限于人员疏散、物资供应、通信联络、应急设备和器材的使用等内容。
3.企业应将应急预案供应给相关部门和岗位,并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熟识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
第五条应急演练1.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本领和应对本领。
2.应急演练应涵盖各类紧急事件和祸害的应对情境,包含但不限于火灾、地震、洪水等场景。
3.在应急演练中,应设置评估机制,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条应急响应机制1.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任务分工。
2.在紧急事件和祸害发生时,各个岗位应依照预案要求,快速启动应急响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资产安全。
3.应急响应机制应设置预警、报告、调度等环节,确保信息畅通和指挥有序。
第三章紧急事件和祸害应急处理第七条紧急报警和报告1.在紧急事件和祸害发生时,员工应立刻报警并通知主管部门。
2.主管部门收到报警和报告后,应依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组织应急处理工作。
第八条人员疏散和救援1.在紧急事件和祸害发生时,员工应立刻依照预案要求,有序疏散到安全地方,并搭配救援人员的工作。
第五章 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201111
点火源爆炸。
3.中毒
呼吸接触:如H2S,CL2,SO2,甲烷(LNG)等。
摄取吸入:包括气体、液体的吸入。 皮肤接触 常见的生理反应: 刺激、发炎 麻醉:失去知觉 窒息:如N2,CO2,CO。 全身系统性:如潜在致癌物苯类。
危险物的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86)从运输的角度对危险货物定义为:凡具 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 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 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于危险货物。 通常把危险性特别大的物质称为危险物(dangerous substances or hazardous materials)。
(2)过敏:接触某些化学品可引起过敏,开始接触时可能不会出现过敏症状, 然而长时间的暴露会引起身体的反应。即便是接触低浓度的化学物质也会产生 过敏反应,皮肤和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过敏反应的影响。 如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吸困难等,引起皮炎:皮疹和水疱。
(3)缺氧(窒息):窒息涉及到对身体组织氧化作用的干扰。其症状分 二种:单纯窒息和化学窒息。
1.3.2 危险化学品的成分
产品组成:危险化学品有的是纯品,有的是混合物。当危 险化学品是混合物时,应有各组分的名称、含量或含量范 围、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CAS号、主要危害等。 CAS号:是美国化学文摘社对化学物质登录的检索服务号。 国内危规编号(盐酸)
8 1 0 1 3 表示危险化学品的顺序号 表示危险化学品的项别 表示危险化学品的类别
1.1.1 化学品(国际劳工组织定义):化学品是 指各种化学元素(单质)、由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及其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或人造的。
重要性: 化学品无处不在 工厂原材料和产品 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油漆、清洁剂、日化用 品等 办公室用品:涂改液、黏合剂等 化学实验室:各种化学品 意想不到的物品:焊接棒、有毒金属物品等 压缩气体
五-5 灾难性事件及应急管理
二,灾难性事故与安全管理
事故应急管理 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预防
恢复 响应
预备
二,灾难性事故与安全管理
(1)预防: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对人类 预防:为预防, 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所采取的行动. 生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所采取的行动.
如制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规划, 如制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规划,强化安全管理 措施等. 措施等.
一,灾难性事故及其分类
(二)灾难性事故的分类
灾难性事故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 灾难性事故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 发生原因可分为
自然灾害导致的灾难性事故.如地震,台风, 自然灾害导致的灾难性事故.如地震,台风, 海啸, 海啸,暴雨等 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性事故.如人为破坏, 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性事故.如人为破坏, 工业事故. 工业事故.
一,灾难性事故及其分类
说明: 说明:
任何一个灾害等级包含3个指标, 任何一个灾害等级包含3个指标,只要其中 一个指标达到该级标准即可算作该级灾害. 一个指标达到该级标准即可算作该级灾害. 一,二,三级灾害主要是大范围的洪水,干 三级灾害主要是大范围的洪水, 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 旱,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于半自然灾害 多属于四级以下灾害, 多属于四级以下灾害,一般认为事故灾害多 属于五级以下灾害. 属于五级以下灾害.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响应中心地方分中心地方分中心地方分中心省级公安部消防局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级各级119消防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响应中心专业应急网企业1企业2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氯气专业网中国石化应急网中国石油应急网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响应中心消防119地方消防队事故企业产品专家事故应急信息地方应急响应中心企业应急中心专家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运行框图化学事故应急响应程序资料查询联系副班人员联系有关专家联系生产企业咨询专家库msds库活性危险库rtecs库医学救援库工程抢险库企业名录完成成总结报告应急电话
紧急事件和灾难应急管理制度
紧急事件和灾难应急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有效应对紧急事件和灾难,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人身安全,订立本《紧急事件和灾难应急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建立健全企业紧急事件和灾难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工作责任和应急工作流程。
二、紧急事件和灾难的范围紧急事件和灾难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自然祸害:地震、火灾、洪水、台风、暴雨等。
2.事故祸害: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
3.偷窃、抢劫、干架斗殴等突发事件。
4.其他可能对企业经营和员工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突发事件。
三、应急组织机构3.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企业紧急事件和灾难应急工作的最高决策和指挥机构,负责紧急事件和灾难应急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3.2 应急小组依据实际情况,成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紧急事件和灾难应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包含但不限于人员疏散、伤员救助、资源调度等。
3.3 应急人员企业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小组的成员由相关部门指派,保证每个部门都有特地的人员负责应急工作。
4.1 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是紧急事件和灾难应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订立和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制度,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引导。
4.2 部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是紧急事件和灾难应急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应急工作组织、预案编制、人员培训等工作。
4.3 应急人员公司每个部门都要配备应急人员,应急人员需定期接受应急培训,熟识应急预案,掌握紧急求救流程和应急技能,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理紧急事件和灾难。
五、应急预案5.1 应急预案的订立企业应建立健全各类紧急事件和灾难的应急预案,依据风险评估和实际情况,订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由企业负责人审核批准后生效。
5.2 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急预案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紧急事件和灾难的分类和应对措施;2.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3.应急指挥系统和通信系统;4.应急资源的调度和使用;5.应急演练和培训计划;6.信息发布和媒体应对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二、灾难性事件的分类
灾难性事件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即由自然灾害导致的灾难 性事件和由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性事件。
自然灾害,是指自然要素,如大气、海洋和地壳,在其不断运动中发生
变异,形成特定的变异形态,如暴雨、地震、台风等。当其对社会 造成危害时,即为自然灾害。
由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又分为由刑事犯罪行为,如恐怖活动,故意破坏, 盗窃、抢劫、绑架等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和由工业事故导致的灾难性事件。后者 即为重大、特大伤亡事故或重大或特大经济损失事故。
产物对大气、水源、土壤等造成污染,
污染物经口、皮肤进入人体内导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中毒、窒息甚至死亡,此类事故称
为化学事故。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1.1 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1.2 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成分、编号规则、分类
1.3 危险化学品的事故特点与典型后果
1.4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1.1 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符合有关危险化学品(物质)分类标准规定的化
学品(物质)。 符合标准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一般都以它们的燃烧性、爆炸性、毒性、反应 活性(包括腐蚀性)为衡量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六条: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 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2.按灾难性事件的种类划分,可分为15类
1. 天文灾害 2. 气象灾害 3. 地质灾害 4. 地貌灾害 5. 水文灾害 6. 生物灾害 7. 环境灾害 8. 火 灾 9. 交通事故 10. 爆炸事故 11. 建筑物事故 12. 工伤事故 13. 卫生灾害 14. 矿山灾害 15. 科技灾害
三、灾难性事件的严重程度分级
按照灾难性事件的严重程度及经济损失情况,可分为10级
ZHENGZHOU UNIVERSITY
概念1、紧急情况 (Emergency,Crisis)
指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拖延的形势或状况。
1)不确定性(偶然性) 2) 必然性(規律性、人为因素) 3)突发性 4)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 5)应急行动的复杂性
ZHENGZHOU UNIVERSITY
概念4、应急救援的对象
是突发性和后果与影响严重的公共安全事故、灾害与 事件。这些事故、灾害或事件主要来源于以下8个公共安 全领域:
工业事故 自然灾害 城市生命线 重大工程 公共活动场所 公共交通 公共卫生 人为突发事件
第二节
化学危险性物质及事故
由危险化学品引起的火灾、爆炸通 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 时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或火灾、爆炸的
(2)过敏:接触某些化学品可引起过敏,开始接触时可能不会出现过敏症状, 然而长时间的暴露会引起身体的反应。即便是接触低浓度的化学物质也会产生 过敏反应,皮肤和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过敏反应的影响。 如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吸困难等,引起皮炎:皮疹和水疱。
(3)缺氧(窒息):窒息涉及到对身体组织氧化作用的干扰。其症状分 二种:单纯窒息和化学窒息。
单纯窒息:由于周围氧气被惰性气体所代替,如氮气、二氧化碳、乙烷、
氢气或氨气,而使氧气量不足以维持生命的继续。当空气中氧浓度降到 17%以下,机体组织的供氧不足,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 等症状。这种情况常发生在限制性(受限)空间的工作场所,缺氧严重 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化学窒息(血液内窒息;细胞内窒息):由于化学物质直接影响机体传送氧以
(二) 危化品事故典型后果
1.火灾
固体火灾-可燃固体材料的燃烧。
池火-易燃液体流淌在地面被点燃而形成的持续燃烧, 喷火-压力易燃气体或液体从小孔释放到大气中被点燃,释放压力使之产生长形 火焰而形成的稳定燃烧。
火球-大量易燃液体/气体突然释放,并立即被点燃,由于初始动能和热火焰的浮
力而上升,形成一个火球迅速燃烧。 2. 爆炸 蒸气云爆炸(VCE):泄漏物料形成蒸气云,遇点火源爆炸。 容器瞬间破裂爆炸:如高温高压反应器。 沸腾液体膨胀蒸气云爆炸(BLEVE):压缩液体受火灾影响急剧气化,设备破裂,大量 气体轻烃瞬间释放,形成爆炸。 低温罐破裂爆炸:低温的液态乙烯丙烯泄漏后蒸发为气体,大量吸热,形成雾团,遇
通常主要指导致或可能导致重大后果的事故(灾 害)或突发事件
ZHENGZHOU UNIVERSITY
概念2、什么是应急rescue
应急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事件采取预防、 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
概念3、应急工作的主要目标
对突发事故灾害做出预警;
控制事故灾害发生与扩大; 开展有效救援,减少损失和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状态。
自热燃烧:可燃固体因内部所发生的化学、物理或生物化学过程而放出热
量,这些热量在适当条件下会逐渐积累,使可燃物温度上升,达到自燃 点而燃烧。 在常温的空气中能发生化学、物理、生物化学作用放出氧化热、吸附热、 聚合热、发酵热等热量的物质均可能发生自热燃烧,如硝化棉及其制品。
受热自燃:可燃物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自燃点时,
(一) 化学品的燃爆危害
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1)可燃气体、可燃蒸汽、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 爆炸(浓度)极限:如丙烯:1%-15%,氢气:4.1%-74.1%,氨气: 15.5%-27%,环氧乙烷:3.0%-100%。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 围越宽,危险性越大。 气体高压爆炸(无氧):乙炔(2atm,遇火星爆炸,>1.5Mpa,无任 何能量引发即会爆炸)、环氧乙烷、丙烯、一氧化氮等。
1.1.2 危险化学品(一般的、不严格的、比较抽象的定义):化学品中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放射性、)腐蚀等特性,对人员、 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于危险化学品。
比较严格的定义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 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 品和腐蚀品等。 危险化学品列入以国家标准公布的《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剧毒化学品目录 和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由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 院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检、交通部门确定并公布。
点火源爆炸。
3.中毒
呼吸接触:如H2S,CL2,SO2,甲烷(LNG)等。
摄取吸入:包括气体、液体的吸入。 皮肤接触 常见的生理反应: 刺激、发炎 麻醉:失去知觉 窒息:如N2,CO2,CO。 全身系统性:如潜在致癌物苯类。
危险物的定义
中国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86)从运输的角度对危险货物定义为:凡具 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 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 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均属于危险货物。 通常把危险性特别大的物质称为危险物(dangerous substances or hazardous materials)。
第五章 灾难性事件 及应急管理
第一节 灾难性事件定义及分类
一、灾难性事件的定义
1.
灾难性事件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 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 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灾难性事件的特性 普遍性、随机性、必然性、因果相 关性、突变性、潜伏性和危害性 、广泛的社会性
(3)固体化学品的燃爆危险性: 燃烧过程: 固体燃烧分两种情况,对磷、硫等低熔点简单物质,受热 时先熔化,继之蒸发变成蒸汽而燃烧,无分解过程,容易着火。对于复杂 物质,受热时先分解,生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体和液体产物的蒸汽 再发生氧化而燃烧。 燃点、自燃点:固体物质形成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它是评价 固体物质危险性的重要特征参数之一。 工业事故中,引发固体火灾事故较多的是化学品自热燃烧和受热自燃
1.1.1 化学品(国际劳工组织定义):化学品是 指各种化学元素(单质)、由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及其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或人造的。
重要性: 化学品无处不在 工厂原材料和产品 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油漆、清洁剂、日化用 品等 办公室用品:涂改液、黏合剂等 化学实验室:各种化学品 意想不到的物品:焊接棒、有毒金属物品等 压缩气体
1.3.2 危险化学品的成分
产品组成:危险化学品有的是纯品,有的是混合物。当危 险化学品是混合物时,应有各组分的名称、含量或含量范 围、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CAS号、主要危害等。 CAS号:是美国化学文摘社对化学物质登录的检索服务号。 国内危规编号(盐酸)
8 1 0 1 3 表示危险化学品的顺序号 表示危险化学品的项别 表示危险化学品的类别
及和氧结合的能力。如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0.05%时就会导致血液携氧能 力严重下降,亦称血液内窒息。另外如氰化氢、硫化氢这些物质影响细胞和氧 的结合能力,尽管血液中含氧充足,这种窒息亦称细胞内窒息。
(三) 化学品的环境危害
(1)化学品进入生态环境的途径: 生产废物、事故排放、其它废物。 (2)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 对大气的破坏: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 对土壤的危害:土壤酸化、土壤碱化、土壤板结。 对水体的危害:水体的“富营养化”、“赤潮” 。重金属如汞、农药等在水生生物体内富 集。
即可着火燃烧,如合成橡胶的防老剂。
(4)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火灾:损失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爆炸:瞬时完成。直接的破坏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造成火灾、造
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二) 化学品的毒性危害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吸入、食入、皮肤吸收。 毒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 (1)引起刺激:一般受刺激的部位为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 引起皮炎:干燥、粗糙、疼痛。 引起眼部炎症:疼痛、流泪等。 呼吸道刺激:鼻咽痛感、咳嗽。
1.2 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与典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