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歌鼟的保护与传承
湖南靖州锹里地区苗族“歌鼟”调查研究
湖南靖州锹里地区苗族“歌鼟”调查研究湖南靖州锹里地区苗族“歌鼟”调查研究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锹里地区的苗族村寨中,一种古老的民间音乐形式被称为“歌鼟”。
这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在苗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映了他们的文化、历史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对湖南靖州锹里地区苗族的“歌鼟”进行调查研究,以探索这一传统音乐形式的背景、特点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歌鼟”的起源和发展。
据传,湖南靖州地区苗族先民长期生活在群山之间,环境相对封闭。
通过口头传承,他们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即“歌鼟”。
这种音乐由单簧管、口弦、马头琴等乐器伴奏,以苗语歌词来演唱。
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苗族的“歌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传承至今。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歌鼟”的特点。
苗族的“歌鼟”通常由几段歌词和特定的旋律组成。
歌词内容多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爱情、情感等方面,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
旋律上,苗族的“歌鼟”以悦耳动听、高亢激昂的曲调为主,具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感。
演唱形式上,一般由集体合唱或对唱的方式呈现,民众能够参与其中,增强了社群的凝聚力。
“歌鼟”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苗族的文化、历史和情感表达。
首先,它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歌鼟”,人们能够了解苗族的风俗习惯、历史传承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它是苗族历史的见证。
苗族人民长期以来通过“歌鼟”传颂着他们的英雄事迹、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将历史记忆传承至今。
再次,它是苗族情感的表达形式。
无论是庆祝丰收、祈福祷告,还是表达爱情、友情,苗族人民都能通过“歌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声。
同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苗族的“歌鼟”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年轻人离开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断层的风险。
此外,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现代娱乐形式的兴起也给传统音乐形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鉴于“歌鼟”的独特魅力和意义,苗族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正逐渐引起关注。
为了保护和传承苗族的“歌鼟”,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摘要】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本文从苗族民间文化的特点、传统节日与习俗、民间艺术、语言保护与传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苗族民间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苗族民间文化正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困境。
为了加强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们需要增强文化保护意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苗族文化的传播,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相信苗族民间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苗族民间文化、传承、保护、苗族传统节日、习俗、苗族民间艺术、苗族语言、现状、挑战、意识、现代科技、交流、融合、优秀传统文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习俗吸引着许多人的关注。
苗族民间文化包括了语言文字、建筑艺术、服饰舞蹈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苗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吃新节、马衔节等充满着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苗族的传统习俗如苗族服饰的绣花、房屋建筑的独特风格等都体现了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热爱。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每一个苗族人的责任,也是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加强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才能使苗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也才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 研究意义苗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苗族民间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深入研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地处山区,是中国久远历史上的重要部族之一。
苗族人民保留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传承,这些文化传承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和尊重苗族传统文化的机会。
苗族的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护苗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实现传承和保护,以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使其减少或完全消失的风险。
苗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其语言、音乐、文化艺术、信仰习俗等。
苗族的主要语言是苗语,该语言在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苗族音乐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一般在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中演奏,尤其是口弦音乐。
苗族文化艺术也包括织锦、绣花、作坊、造福和捣糯等,这些技艺都需要内心的默契和诚挚的感情。
苗族习俗和信仰是一系列祙仪和传统的活动,包括传统婚礼、祭祀仪式、斗牛表演等。
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第一,政府层面对传承和保护的重视。
需要加强对苗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的市场,拨出相关的经费以确保文化节日和重要节庆活动得到充分支持。
政府还要加强对苗族传统文化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苗族文化,包括高校的教学应重视苗族民族文化的讲授。
第二,需要挖掘和保护苗族传统文化的资料,包括苗族祭祖文化、银饰文化和锦锄文化等,需要在各个领域进行挖掘,然后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同时,建立一个苗族文化资讯文化保护中心,对苗族文化经典文献、习俗传承等进行整理和创新,对文化资源进行收集和维修,确保它们不失传。
第三,加强对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应在基础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宣传和传承,学校应该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传统文化活动,以强化其了解苗族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此外,各大文化机构也应该加强对苗族传承和发扬的评价与推广。
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和开展工作,既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又要加强文化学者和爱好者的积极参与。
苗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应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此付出努力。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他们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包括语言、服饰、民俗、音乐、舞蹈等方面。
这些文化是苗族人民的的精神财富,对于他们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苗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丧失和流失的风险。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苗族的语言是苗族民间文化的核心。
苗族语系是中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语系之一,据统计,苗族共有30多个方言和族群,其中的黔东南地区苗语最为广泛和普及。
苗族人民通过龙脷文、花言字等文字,将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实现了文字化的传承。
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保护和发展苗族语言,鼓励使用苗文进行教学和交流,使得苗族语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与传承。
苗族的服饰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人民讲究色彩斑斓、绚丽多彩的服饰,巧妙地运用纺织、刺绣等技艺,展现出苗族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改变,使得苗族传统服饰的使用逐渐减少。
为了传承和保护苗族服饰文化,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采取措施,推动苗族服饰的制作和使用,在各类文化活动中积极展示和推广,激发人们对传统服饰的兴趣和热爱。
苗族的民俗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人民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俗习惯和风俗习惯,如苗族的“苗年”、“大封风”等传统节日活动。
这些民俗活动是苗族人民几千年来的历史积淀和精神凝聚,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苗族的传统民俗逐渐减少,甚至有些已经消失。
我们应该加强对苗族民俗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举办民俗活动、开展民俗研究和宣传推广等方式,使苗族民俗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苗族的音乐和舞蹈是苗族民间文化的瑰宝。
苗族人民以他们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传承和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学。
苗族音乐以其独特的音阶和琴弦、竹管乐器等传统乐器为特色,不仅具有高雅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苗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重要的,因为它代表了中国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一、传统艺术苗族的传统艺术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如舞蹈、音乐、织布、刺绣等。
这些艺术形式传承了苗族的历史、宗教和文化,而且还具有美学和文化价值。
为了保护苗族的传统艺术,应该通过教育和宣传来促进其传承。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提供资金支持和培训机会来帮助艺术家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艺术。
二、宗教和信仰苗族的宗教和信仰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土壤神、山神、水神等信仰。
这些信仰与苗族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有关,并代表了苗族社会的各种价值观。
通过保护和传承苗族的宗教和信仰,可以帮助维护其文化特色,并增强苗族社区的凝聚力。
三、习俗和传统活动苗族传统的习俗和传统活动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过年、祭祀、婚丧嫁娶等。
这些活动通过仪式和传统的形式来传承苗族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苗族社区中的重要交流方式。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活动,需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传授和宣传,同时还需要提供场地和资源来支持这些活动的发展。
四、文化遗产的保护苗族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传统手工艺、文献等,它们承载了苗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苗族的文化遗产,需要加强对其价值的认识和宣传,并建立相应的保护机构和措施,通过收集、修缮和展示文化遗产来促进其传承和保护。
总之,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学者、艺术家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才能使苗族的文化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保持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苗侗文化
寻访靖州当地文化探寻·苗族文化地笋苗寨:一、简介地笋苗寨位于靖州县三锹乡境内。
该苗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歌鼟(tēng)发源地之一,以苗族歌鼟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积淀深厚。
团寨中苗族风情吊脚楼民居建筑特色鲜明,古迹文化保存完整,民俗文化传承较好,除有被誉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族音乐活化石”的苗族歌鼟外,还有极具民族风情的玩山会友,茶棚相亲,抢亲等习俗。
二、地理环境位置:地笋苗寨位于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部的三锹乡,属云贵高原支脉的九龙山麓,地理海拔为431米,气候清凉,植被覆盖率为98%,距县城38公里,西进13公里抵达黔东南境,有等级公路通达。
自然环境:地笋苗寨是一个天然“氧吧”。
她坐落在靖州第二高峰的九龙山麓,被誉为靖州十景之一的“九龙叠翠”,说明了这里的良好生态。
地笋苗寨林木茂盛,溪流综合经横,堪称野生动植物生长的“王国”,是我们探寻原始次森林的好去处。
三、人口分布地笋苗寨全寨居民120户、670人,苗族占总人口的95%(2010年数据)四、民间文化歌鼟(tēng):地笋苗寨是靖州三锹苗族歌鼟文化的重要展示基地。
被誉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族音乐活化石”的苗族歌鼟享有“中国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活化石”和“深山瑰宝”、“天籁之音”之誉。
2009年地笋苗寨被评为湖南省首批少数民族十大特色村寨,2010年地笋苗寨被湖南省旅游局评定为湖南省三星级乡村旅游景点.三锹苗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与五千多年前的“九黎”、尧、舜、禹时期的“三苗”以及周时期的“荆楚”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和歧视,苗民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被赶进深山老林。
长期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苗民在狩猎、伐木等生产、生活及抵御外来进攻中创造和积累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和文化。
“歌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三锹苗族歌鼟是一种多声部合唱形式,是由大自然的声音演变而成。
在古老的苗族村寨,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单纯欢快的生活,促使苗族先民们对鸟鸣、蝉唱、流水、林涛等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和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联想。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等地区。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特点是以歌舞、服饰和建筑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些文化传统是苗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苗族民间文化面临着丧失和衰败的风险,传承和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重视教育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传承途径之一。
在苗族地区,应当加强对苗族文化的教育,将苗族的歌舞、服饰、传统手工艺等相关课程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当中。
在教育内容中要注重对苗族文化的深入解读,使学生能够体会其中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文化活动,如苗族歌舞比赛、服饰展览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重视社区组织的作用。
在苗族地区,应当设立专门的社区文化保护机构,负责苗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该机构可以通过组织文化节庆活动、开展传统手工艺培训等途径,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苗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该机构还可以与其他文化组织和学术机构进行合作,开展相关的研究和交流活动,推动苗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倡导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社会各界应当关注和重视苗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为相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有关机构和个人投身苗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事业。
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宣传和推广苗族文化,提高公众对苗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注重基层的自发保护和传承。
在苗族地区,可以鼓励和支持苗族人民自行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苗族歌舞表演、传统节日庆祝等,让苗族文化在基层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还可以发挥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开展苗族文化的创新和创造工作,推出更多具有苗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创意作品。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苗族古歌文化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
苗族古歌文化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一、引言苗族是中国大家族之一,其文化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
苗族古歌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苗族古歌文化传承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旨在对苗族古歌文化传承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以期促进苗族古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苗族古歌文化传承现状1. 古歌传承面临断代危机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苗族古歌传承面临着断代危机。
许多年轻人对苗族古歌并不了解,更不用说传唱。
老一辈的苗族人逐渐衰老,古歌的传承者越来越少,导致古歌传承形势日益严峻。
2. 古歌表演场合和方式受限苗族古歌传承主要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进行,而现代社会的变化导致了传统的古歌表演场合和方式受到了限制。
传统的苗族古歌表演一般在集市、节日、宴会等场合进行,而这些场合的减少导致了古歌传承的困难。
3. 古歌传承者缺乏培养由于社会的变革,传承者对苗族古歌的理解和传唱技艺也受到了影响,传承者的培养成为了当前古歌传承的一大难题。
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很多传承者都面临着技艺无法传承、传统无法传承的问题。
1. 加强古歌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为了推动苗族古歌文化传承,有必要加强对苗族古歌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向社会公众传播苗族古歌的价值和魅力,增加古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古歌传承营造有利的氛围。
针对古歌传承者缺乏培养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对古歌文化的教育和培训。
可以建立专业的古歌文化学校或班级,培养专业的古歌传承者,保护和传承苗族古歌文化。
3. 创新传统古歌表演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歌的表演方式需要与时俱进,创新传统古歌表演方式。
可以利用现代的舞台和音乐设备,将古歌与现代音乐、舞蹈相结合,在更广泛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推动古歌文化的传承。
四、结语苗族古歌文化传承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
苗族民间文化是苗族人民传承和保护的宝贵财富。
本文将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苗族民间文化是苗族人民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智慧,包括语言、歌舞、服饰、建筑、习俗等多个方面。
苗族语言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苗族人民交流的媒介,是他们保留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语言的保护和传承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关注,包括设立了苗语教育基地,培养了一批专业的苗族语言教师,开展了苗族语言课程的研究和教学推广。
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苗族的歌舞艺术也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人民通过歌舞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传承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苗族的歌舞多以农业生产和生活为主题,歌曲抒发着苗族人民对土地、山水、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舞蹈展示了苗族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才智。
为了保护和传承苗族的歌舞艺术,近年来苗族地区的政府加大了对歌舞团队的培训和支持力度,组织了一系列的歌舞比赛和巡回演出活动,使苗族的歌舞艺术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苗族的服饰和建筑也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体现。
苗族人民通过自己独特的服饰和建筑风格展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审美观念。
苗族的服饰以纺织品为主,色彩鲜艳、花纹繁复,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乐趣和审美追求。
苗族的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形式独特,工艺精湛,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和创造能力。
为了传承和保护苗族的服饰和建筑文化,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和保护活动,通过传授技艺和传统知识,激发了苗族人民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苗族的习俗也是苗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人民通过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节日习俗表达自己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和敬畏之情。
苗族人民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庆祝方式和仪式。
为了传承和保护苗族的习俗文化,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民俗展示,通过组织庆祝活动、文化交流等方式,使苗族人民更加了解和尊重自己的传统习俗。
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第一章:苗族传统文化概述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许多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苗族传统文化主要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民间艺术等方面。
其中,苗族特有的音乐和舞蹈形式被广泛传承,并在文化交流中得到了全球的赞誉。
苗族人民也有着丰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如祭山、取梧、喝小酒等。
这些传统习俗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第二章:苗族传统文化的现状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苗族传统文化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逐渐式微,文化传承面临巨大的困难。
同时,全球化的影响也让苗族文化面临着变异和融合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章:保护苗族传统文化的途径为了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需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途径:1.重视语言文化:苗族语言是苗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在语言上加强宣传推广,保持和传承苗族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2.弘扬艺术形式:苗族音乐和舞蹈是苗族文化的代表,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推广这些艺术形式,激发年轻人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3.注重技艺传承:苗族传统手艺,如织锦、刺绣等世界闻名,需要注重技艺传承,例如在苗族地区开办手工艺培训班,鼓励年轻人学习这些手艺,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4.加强文化教育:学校应该加强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为年轻人传授苗族文化知识和技能,让他们更加热爱和保护传统文化。
第四章:结论苗族传统文化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苗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传承,我们有望保护这一美丽而又独特的文化,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苗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有着独特的民间文化。
这些文化积淀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着苗族历史与现实的变迁,对于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苗族的历史文化苗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自古以来,苗族就以自然崇拜和母系社会为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祭祀,崇拜自然神灵。
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建筑遗存,例如苗族建筑中的吊脚楼,集中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技能。
苗族的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花山节”。
这个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举行,是苗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家庭和睦,百业兴旺的庆祝活动。
在节日期间,人们穿上盛装,到乡村的花山庙里燃香拜祭,唱歌跳舞,吃美食等庆祝活动。
这个节日成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和标志,传承至今。
苗族的音乐文化也是苗族民间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方面之一。
苗族音乐以木管、竹管、杂乐为主,旋律优美,节奏独特,强调情感的表现和情感的交流。
苗族的音乐也表现出他们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苗族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价值逐渐淹没在现代文明中。
要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积极建立苗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苗族人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同时加强对非苗族人群体的文化传承和推广,以建立更为综合的多元文化氛围。
二、通过支持苗族的民俗文化活动,促进苗族传统文化的再现和传承。
鼓励更多的人参加苗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加强对花山节等传统文化节日的制度性保护,并好像传统音乐、歌舞等文化项目的维护与弘扬。
三、加强对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遗存根据需要等形式的文化遗产,以指导苗族人民进行遗产保护。
总之,苗族民间文化作为文化宝藏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苗族文化不仅是一项文化任务,更是维护各民族间相互尊重、互谅互信的重要内容。
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挖掘
苗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引言苗族是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苗族人口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三分之一。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苗族歌舞、传统服饰、节日活动等,这些都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苗族传统文化正逐渐消失。
为了保护和挖掘苗族传统文化,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苗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及重要性1.苗族传统文化的特点苗族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民族特色,表现为以下特点:(1)歌舞:苗族有着独特的歌舞文化,如苗族歌舞表演、踩竹板等,表现出了苗族人民豁达、热情、勤劳、善良、质朴等精神风貌。
(2)传统服饰:苗族传统服饰华贵而独特,常见的有女士的花裙、彝族头饰、银饰等,男士的黑背心、草帽、花裤等,都体现出了苗族独特的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3)节日活动:苗族传统的节日有龙船节、苗族脚力场、尝新节、吊秤节等,其中,各种歌舞、竞技比赛、民歌演唱、鼓打等活动更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2.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苗族传统文化是苗族人民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传承文化:苗族传统文化是苗族人民长期生活积累的创造性成果,为苗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保护和发扬苗族传统文化,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苗族文化。
(2)民族认同:苗族传统文化是苗族人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重要依托,有助于增强苗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并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苗族人民的良好形象。
(3)旅游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具有广泛的旅游价值,有助于推动苗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提高当地的经济收益。
二、苗族传统文化的现状1.苗族传统文化的消失随着互联网、电视、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苗族青年开始减少与传统文化的接触,这导致苗族传统文化逐渐失传。
由于社会资金、资源等供需错配,很多传统文化载体也面临着无人编织、无人传唱的尴尬局面。
加之,现代化建设、人口迁移等因素,苗族儿童与传统文化的接触面也逐渐减少,对于苗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论湖南靖州锹里苗族歌鼟的演唱艺术
论湖南靖州锹里苗族歌鼟的演唱艺术●黄敏[摘要]“歌鼟”是一种多声部的民歌,它除了具有多声部民歌的共性特征,还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色。
它是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经过长年的流传、演变、发展而成,在音乐表现的技术技巧上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语言上也使用当地特有的方言演唱。
[关键词]靖州锹里;苗族歌鼟;演唱艺术广泛流传于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一带的歌鼟是一种多声部的民歌,2006年以“靖州苗族歌鼟”名称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它是在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除了具有多声部民歌的共性特征,还具有自己独特的鲜明的特色,经过长年的历史,流传、演变、发展而成;在音乐表现的技术技巧上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语言上也使用当地特有的方言演唱。
本文梳理歌鼟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类型及歌唱艺术特色等,以期呈现歌鼟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姿多彩。
一、歌鼟的历史渊源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这就是说,任何音乐在它产生的过程中,跟它周围的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在湘西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交界地区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块被称为锹里(包括现靖州县境内枫番、元员、岩寨等十多个苗侗村寨)的神奇土地。
这里夏天无酷暑,冬季少严寒,溪河密布,松树成林,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生态环境完好。
历史上,由于锹里境内“山溪复道路险绝”,山高谷深,重峦叠嶂,交通非常不便,历代中央王权对这块土地鞭长莫及。
苗族人民在这样优美清新和无拘无束的环境下,生活简单而又快乐。
他们在辛勤劳动之余,喜欢听鸟儿欢快的歌唱,蝉儿愉悦的鸣叫,流水潺潺的声响,这些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和声”让他们产生了无限的兴趣。
于是他们就开始模拟这些美妙的声音,用自己的歌声编织成高低重叠、跌宕起伏、优美婉转的旋律,经过长期的选择、加工和传唱,就形成现在具有特色的苗族歌鼟。
歌鼟主要流行于湖南省西南湘黔两省交界沿线地区的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靖州)。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苗族是中国华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维护苗族历史与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苗族传统文化包括丰富的民间艺术表演、手工艺品制作、节日庆典等,这些都是苗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与遗忘。
要保护苗族民间文化,需要重新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成为苗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加强对苗族传统知识和技艺的传承。
苗族拥有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技艺,如传统医药、农耕技术、传统建筑等。
这些知识和技艺是苗族人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结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苗族传统知识和技艺逐渐流失。
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苗族传统知识和技艺的传承,使之得到保护和发展。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加强对苗族语言的保护。
苗族拥有独特的苗语,是苗族人民交流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工具。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苗族语言面临着严重的衰退和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苗族民间文化,需要加强对苗族语言的保护,通过设立苗语学校、组织苗族语言培训班等方式,使苗族语言得到传承和发展。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加强对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苗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苗族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音乐等。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苗族文化遗产,需要加强对苗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同时加强对苗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宣传,使之为苗族人民和社会大众所认识和重视。
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使之得到有效实施。
只有通过加强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才能保护苗族的历史与文化,促进苗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将“苗族歌鼟”列入本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堂的思考与建议
口 熊娜娜
我 国是世界 上 四大文 明古 国 传承 民族 音乐 “ 从小抓起 ”这 一 之一 。中华文 明从未被 外来力 量 构想难 以全 面实现 。这给我 们的 所 中断 ,一直绵 延发展 至今 ,成 音乐教 育工作 者提 出了一些 需要 为维 系 民族 团结和 国家 统一 的精 认真思 索和亟 待解决 的问题 。笔 神纽带 。这是 与我 国五 千年文 化 者认为 ,解决这 一 问题 的关键 在 的源远 流长 、博 大精深 ,同时又 于师资培养 。正如有研究者所言 : 能与时俱 进 、不断创新 ,具有 极 “ 国当代 的文化传承是 以学校为 我 其强大 的生命 力 、创造 力分不 开 ‘ 主渠道 ’的 ,而学校音乐教育本 的 。几 千年来 我 国人 民在长期 的 来 应 当是 传 承 民 族 音 乐 文 化 的 生产 、生活斗争 中创造 了绚丽 多 ‘ 主渠道 ’ ,作 为培养 学校教 育师 彩 的民族音乐 文化 ,它 是宝贵 的 资 的 ‘ 作母 机 ’——高 师 ,其 工 财富 ,是 音乐教 育取之 不尽 的源 学生作 为未来 的音乐教 师 ,理 应 泉 。民族 音乐 教育是传 承和 弘扬 是传承 民族音乐的 ‘ 活性文本 ”。 ’ 民族音 乐 的需要 ,是现今 中国音 在地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中, 乐发展 创新 的需 要 ,也 是培养 和 探索如何 把本 土 民族音 乐列入 音 提高 人 民人 文素 养 的重 要途 径 。 乐课 堂 ,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 但是 ,在 经济 飞速 发展 、 E 这对于 弘扬 民族 音乐文 化 ,培 养 t 新月异的今 天 ,在外来音乐文化 、 学生 的民族 自豪 感 ,为地方 中小
现代音 乐文化 、市场经 济和高 科 学提供较 高 民族 音乐 素质 的音 乐 技传媒信 息 的强势冲击 下 ,传 统 师资具有 积极 的意义 和作 用 。本 的 民族 音乐 逐 渐被 人们 所 忽 视 、 文试 图以湖 南 靖州 “ 苗族 歌 鏊 ” 遗 忘 ,其发 展举 步维艰 、濒危状 作 为研究 主体 ,通过对其 基本特 况正在 显现 。湖南 靖州 “ 苗族 歌 点和价值 的分析 ,探讨将 其列 入 鐾”情况也 是如此 ,发展 现状令 本土高师 音乐教 育专业课 堂进行 人堪忧 。由于师资等多方 面问题 , 教学的若干问题 。 歌 墼在本地 作为 乡土课程 在 中小 歌鐾的基本特点及价值 学并 没有得 到普及 和推广 ,致使 ( 一)歌鏊的基本特 点
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苗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苗族分布广泛,他们有着独特的音乐传统和文化特点。
苗族音乐主要传承方式为口传,这意味着苗族音乐的技能和知识从一代传给另一代。
这种传统方式保证了苗族音乐的真实性和纯正性。
苗族音乐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农田劳动还是婚庆都离不开音乐的伴奏和烘托。
苗族音乐还有很多特殊的乐器,如芦笙、师古、勉铃等,这些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是苗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苗族音乐文化也在逐渐发展和改变,尤其是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苗族音乐也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很多苗族音乐家和学者开始使用现代录音和演奏技术来保存和传承苗族音乐,这对苗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苗族音乐也融入了一些现代的音乐元素,使其更加丰富多样。
苗族音乐家们还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使苗族音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和不完善的保护机制,苗族音乐正在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蚀和退化。
一些苗族音乐的传统乐器和曲谱正在逐渐失传,使苗族音乐的纯正性和传统性受到威胁。
由于苗族音乐的口传特点,苗族的年轻一代对于其传统音乐的兴趣也逐渐减少,这对苗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和传承苗族音乐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应该加强对苗族音乐的研究和记录,特别是对于那些濒临失传的乐器和曲谱进行保护和整理。
在教育体系中加入苗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培养更多的苗族音乐人才。
还需要加强对苗族音乐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苗族音乐。
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苗族文化传统的延续和传扬,也是一个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的体现。
保护和传承苗族音乐文化不仅是为了维护苗族的文化认同和身份,也是为了推动中国多元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和发展苗族音乐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苗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苗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第十五大民族,以其独特的语言、习俗和传统文化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苗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丧失和遗忘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政府支持、社区参与和文化教育等。
政府支持是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关键。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苗族语言、习俗和艺术形式的合法权益。
此外,政府还可以支持苗族文化项目和活动,鼓励苗族人民参与其中,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政府还可以在教育领域加大投入,开设苗语、苗乐、苗绣等传统文化课程,使年轻一代能够了解和学习苗族传统文化。
社区参与也是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苗族社区可以组织各种庆典和活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苗族人民可以举办苗族歌舞表演、服饰展览和手工艺品展销会等,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苗族文化。
社区还可以成立苗族文化保护协会或组织类似研究机构,收集、整理和保护苗族的口头历史和民间传说,将其传承下去。
文化教育是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的基石。
学校是传播苗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场所之一,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文化教育还可以通过媒体渠道进行,例如电视节目、电台广播和网络平台等,将苗族文化推广给更广大的受众。
同时,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父母要带着孩子亲身体验苗族传统文化,让他们从小就对苗族文化产生兴趣和热爱。
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传承下去。
通过政府支持、社区参与和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我们可以共同努力,确保苗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保护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苗族文化在世代流传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丰富的民间文化传统深受人们喜爱。
苗族民间文化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服饰传统、节庆习俗、传统手工艺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苗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所以探究苗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苗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其中贵州省的苗族人口最为集中。
苗族有古老的文字文化,现今保留下来的有苗文、汉文和拉丁文,苗文是苗族的母语,而汉文和拉丁文则是苗族学习汉字和外文的工具。
苗族文化历史悠久,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苗族的音乐舞蹈、服饰、节庆习俗和传统手工艺都有着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苗族音乐舞蹈是苗族文化的一大特色,苗族的歌舞多样,内容丰富,常见的有踩竹马、跳草裙舞、唢呐、芦笙等器乐演奏。
苗族的音乐舞蹈通常都是伴随着民族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而进行的,例如苗年、芦笙节、吃新节等。
苗族的舞蹈动作优美多姿,富有激情和活力,常常在舞蹈中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苗族劳动人民勤劳、朴实、乐观的生活态度。
苗族服饰造型独特、色彩艳丽、精美细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苗族传统节日和婚庆活动中,苗族服饰更是华丽而夺目。
苗族服饰以刺绣为主,有“三生三世”、“百鸟朝凤”、“鱼龙鳞次”等图案,每一种刺绣都代表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除了音乐舞蹈和服饰之外,苗族的节庆习俗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年、苗年节、芦笙节、吃新节等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例如苗年,苗族人民会穿上盛装,跳起各种欢乐的舞蹈,欢度这个盛大的传统节日。
而在芦笙节,苗族人民则会举行盛大的芦笙比赛和芦笙音乐会等,以此来弘扬苗族的传统文化。
苗族的传统手工艺也是苗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苗族的传统手工艺主要有织布、银饰、竹编、陶瓷等,这些手工艺不仅能够满足生活的日常需求,同时也是苗族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论湖南靖州锹里苗族歌鼟的演唱艺术
论湖南靖州锹里苗族歌鼟的演唱艺术论湖南靖州锹里苗族歌鼟的演唱艺术湖南靖州锹里苗族是苗族大家族中最大、最典型的分支之一。
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尤其在歌鼟(苗族传统歌舞)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锹里苗族的歌鼟以其独特的演唱艺术而著称,这不仅体现了其地域特色,更展现了锹里苗族人民的音乐才华和文化自信。
首先,锹里苗族的歌鼟传承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数百年前。
这些歌鼟在长期的民间传承中,逐渐演化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形式。
锹里苗族人民以他们的舞蹈和歌曲而自豪,这些歌曲和舞蹈可以追溯到锹里苗族历史中最重要的节日和庆典。
通过这些乐曲和舞蹈,锹里苗族可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的执着。
其次,锹里苗族的演唱艺术在形式和技巧上具有独特之处。
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是以锣鼓伴奏的合唱,这种形式可以在各种场合中欢庆和庆祝。
这些合唱通常由男女混合组成,男声沉稳有力,女声则柔美婉转。
演唱者通常采用特殊的发声技巧,以凸显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此外,锹里苗族的歌鼟还融合了独特的舞蹈,舞者们以优雅而矫捷的身姿配合音乐的节奏,舞蹈动作通常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生活的赞美。
锹里苗族的歌鼟不仅在表演形式上独特,而且歌曲和舞蹈的主题也富有深意。
他们歌唱的内容通常围绕着生活、劳动、爱情和自然等主题展开。
通过歌曲和舞蹈,锹里苗族人传达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以及对劳动和生活的坚守和热爱。
这些歌曲的歌词通常是朴实而感人的,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而湖南靖州锹里苗族的歌鼟艺术如今也在不断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当地政府和各级文化机构都开始重视对锹里苗族歌鼟传统的保护和弘扬。
通过成立专门的组织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锹里苗族的歌鼟艺术得到了更多的宣传和推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同时,这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提供了机会。
湖南靖州锹里苗族歌鼟的演唱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技巧和内容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是一门独具地域特色的艺术,通过歌曲和舞蹈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他们的音乐才华和文化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 然 说 新 陈 代 谢 是历 史 的 必然 规 律 , 虽然 说任何 事物 都必 定有 从产 生到 消亡 的演 变过程 ,但 靖 州苗族 歌鐾 毕竟 是极 具民族 特 色 和 地 域 特 色 的 文 化 , 是 极 具 音 乐 价 值 、 学 术 价 值 和 实 用 价 值 的 文 化 。 它 是 我 们 研 究 一 个 民族 历 史 的 活 化 石 , 更 是 魅 力 四 射 的 音 乐 艺术 奇葩 。既然 历史 的 自然进 程使它 举步 维 艰 ,处 于 濒 危 境 地 ,那 么 我 们 只 有 动 员 社 会 各 界 力 量 共 同 行 动 起 来 , 保 护 和 发 展 歌 鐾 文
睫
摘要 :靖 州苗族歌 整是 原生 态的 多声部 唱 中形 成 。他们 有 自己的 节 日,他们 有独特 民歌 ,是在 独特 的地理 环境 和文化 背 景下产 的活动 场所 以及娱 乐方 式 ,正是这 种 文化 背 生 的 在社 会 经济发展 的今 天 ,正 经 受着剧 景孕育 了独特 的 “ 歌鐾 ”文化 。 如 今 不 同 了 。 ( ) 广 播 、 电 视 和 音 响 1 烈 的 冲 击 , 处 于 濒 危 状 况 , 如 何 更 好 地 保 护 音 与传承靖 州苗族歌 墼 ,是值得 我们 探讨 的重 等 等 传 媒 为 朴 实 的 苗 民送 来各 式 “ 乐 大 要 问题 。 餐 ”,当世 界为他 们打 开一 扇新 的窗 口,展 关 键 词 : 靖 州 苗 族 歌 整 ; 濒 危 状 况 ; 保 现 一片 新的天 地 时,他们 震撼 了。而对 新事 物 的 好 奇 以及 追 求 时 髦 的 心 理 正 促 使 其 中 的 护 与传 承 靖 州 苗 族 歌 鼙 是 湘 西 南 靖 州 锹 里 地 区 苗 青 年人 对这些 新鲜 、时 髦 的音 乐产 生浓 厚 的 族 同 胞 几 千 年 来 演 唱 的 一 种 多 声 部 歌 曲 , 长 兴 趣 , 导 致 本 土 音 乐 在 与 外 来 音 乐 的 竞 争 中 期 来一直 “ 养在深 闺人未 识 ”。 自从 2 0 年 丧 失 大 量 原 有 的 受 众 群 。 ( 苗 民 原 有 的 06 2) 的金秋 1 月 ,在中央 电视 台音乐频 道 “ 0 民歌 生 存 方 式 与 生 活 习 惯 正 在 发 生 改 变 , 歌 墼 赖 中 国 ”栏 目与 中 国 音 乐 家 协 会 、 中 国舞 蹈 家 以 生 存 的 传 统 文 化 空 间 正 在 迅 速 萎 缩 。 一 些 协 会 联 合 推 出 的 “ 0 6 国 民 族 民 间 歌 舞 盛 传 统 民 俗 曰益 淡 化 , 规 模 越 来 越 小 , 特 别 是 20 中 典 ”大型节 目中亮相 以来 ,才 逐渐 拂开 罩在 婚 娶新 事新办 ,寿 诞从 易从简 ,传 统节 日逐 头 上 的 面 纱 , 向 世 人 展 现 出 那 迷 人 的 艺 术 魅 渐 被 现 代 节 日所 替 代 , 民 族 服 饰 要 到 重 大 节 力 。然而 ,这 曾被贺绿 汀 、吴宗泽 等音 乐家 日才 穿 上 ,现 在 保存 完整 的凉 亭 、茶 棚 很 誉 为 “民歌 奇葩 ” 、 “ 山珍 宝 ”的天籁 之 少 ,歌錾 演唱 的主 要场所 无疑 大大减 少 了 。 深 音 ,现状 却不容 乐观 ,在社会 经济 发展 的大 ( )学校教育 的普及在很大 程度取代 了苗族 3 潮 中正经受着剧烈的冲击 ,处于濒危状况 。 文 化在 当地 的传播 。大 多数青 少年 进入 学堂 接 受现代 文化 的洗 礼 ,几乎不 再愿 意学 习这 社会的发展所形成 的巨大文化冲击 l 、发 达 的交 通 打破 了 固有 的封 闭状 态 。 土得 掉渣 毫无 新鲜感 的本 地 民歌 ,甚至对 苗 靖 州 苗 族 侗 族 自 治 县 位 于 湖 南 省 西 南 族 歌鐾 的兴趣 愈来 愈淡漠 。结 果是 苗寨无 人 边 陲 , 地 处 雪 峰 山 褶 皱 地 带 南 端 、 云 贵 高 原 学 歌 , 节 日之 时 无 人 对 歌 , 过 去 三 天 三 夜 的
化。
l 、让 歌整走 出靖 州 ,走 出湘 西 ,走 向更 广 阔 的天地 。2 0 年 1 月2 —2 日,靖县 举 03 0 0 2 办首届 “ 秋之 歌 ”广 场 文化 艺术节 ,锹 里 金 苗族歌 鐾演 唱节 目震 惊 了光临 艺术节 的领 导 和 来宾 ;2 0 年9 0 4 月,苗族歌鐾 合唱艺术 团应 邀 参 加 了 “ 国江 门 ( 乡 )世 界 华 人 嘉 年 中 侨 华 ”文 化节的演 唱活动; 2 0 年底和2 0 年 06 07 初 , 两 次 应 邀 参 加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歌 舞 盛 典 和 华 夏清音 中 国 民间音乐 展演 ,并在 中央 电视 台多次播 出 ,引起 强烈反 响。2 0 年 1月 , 07 1 靖 州 苗 族 歌 墼 节 目被 确 定 为湖 南 省 选 送 奥 运 会 的 推 荐 节 目 。 2 0 年 初 ,靖 州 歌 舞 团 在 长 08 沙进 行 了为期 一周 的苗族 歌墼 展演 活动 ,受 到 了广泛 的青 睐 。同年 中央 电视 台音 乐频道 “民 歌 中 国 ” 栏 目 又 作 了 为 期 五 天 的 苗 族 歌 墼专 题介 绍 。这些足 以说 明,少数 民族音 乐 所具 有 的纯真 质朴 的风格 同样 符合 现代 都市 听众 的 口味 ,完全 能够 在现代 音乐 中 占一席 位 置 。 因 此 , 我 们 很 有 必 要 加 大 歌 整 的宣 传 力 度 , 让 更 多 的 人接 触 它 , 了解 它 ,欣 赏 它 ,喜爱它 。 2 、做好歌 鐾的搜集 、整理 、研 究工作 。 2 0 年 , 被 国 务 院 公 布 为 首 批 国家 非 物 质 文 06 化遗 产 ,与侗 族大 歌等齐 名 ,受到 了高度 的 重 视 。 但 这 远 远 不 够 ,作 为 地 方 政 府 还 应 该
盛
文◎ 罗春文 Biblioteka 化学院教育系 怀暨 △曼 ! 垦蟹 望 岛圈 垒
靖 州苗族歌鏊 的保 护与传承
湖南怀化 )
大厦轰然坍塌也就势 所必然了。 毋 庸讳 言 ,苗族 歌罄 及其代 表 的苗族 文 化 正 面 临 后 继 无 人 、 濒 临 失 传 、 被 外 来 文 化 和 现代 文化 同化 的 巨大危 险 ,如何对 其实 施 保 护 已是 迫 在 眉 睫 的文 化 发 展 大 事 。 二 、靖 州苗族 歌 鐾 的保 护 与传承 追在 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