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性物性 既同又异 ‚人物之性有所谓同者,又有所谓异者。知 其所以同,又知其所以异,然后可以论性。‛
《朱子语类》卷四
‚或说人物性同?曰:‘人物性本同,只气 禀异。’‛ 《朱子语类》卷四
“其不同者,独人于其间得其形气质之正, 而能有以全其性,为少异耳。虽曰少异, 然人物之所以分,实在于此。‛ 同上
• 朱熹著作甚多,主要哲学著 作是《四书章句集注》、 《太极图说解》、《通书解》 等。他平日讲学的问答,后 来编为《朱文公文集》 《朱 子语类》 《朱子全书》。
朱熹手迹
朱子全书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长期混 战与分裂,使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规范 遭到破坏,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 与巩固。由于理学大师得倡导,研习 儒经义理之风大开,一场重忠孝,讲 廉耻,扬气节的儒学复兴运动产生。 这是一场容纳儒、道、佛三教合一为 特征的新儒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道 德伦理规范与完善个人的自我修养方 法。它绵延七百余年,其理学传入并 影响了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它将儒 家思想渗入每一个中国人的潜意识中, 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 有着巨大影响。
二
‚克与复工夫,皆以礼为准也。‛ 《语类》 卷四十一
‚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 瓦砾既扫,则室自清。‛ 同上
四、格物致知 居敬穷理
朱熹理学从“理一分殊”进到他的心性之学,最后 落实到他的格物致知论。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 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 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 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 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 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 到,而吾心之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 之至也。‛ 《大学章句》传五章
★关于心的已发未发
‚右据此诸说(程颐论未发十五条)皆以思虑未萌、事
物未至之时为喜怒哀乐之未发,当此之时即是心体流
行寂然不动之处,而天命之性体段具焉。以其无过不 及,不偏不倚,故谓之中。‛
《文集》六十七
‚一心之中,自有动静,静者性也,动者情也。‛
《语类》卷九十八
‚以其未发而全体者言之,则性也;以其已发而妙用者
‚格物是逐物格将去,致知则是推得渐广‛。
《朱子语类》卷十五
二者的统一:
格物致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致知格物只是一个‛
《三教图》(清· 丁云鹏)
宋明理学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
思 想 框 架
• 理 气 论 • 心 性 论 天 理 人 欲 论 • • 格 物 致 知 居 敬 穷 理
明 人 伦 的 教 育 思 想
•
一 、理 气 论
(一)什么是理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 宋明理学集大成者
朱熹生平及背景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 号晦庵,徽州婺源人(古属安徽今 属江西婺源县),出生在福建尤溪, 十四岁遵父命从师于胡原仲,刘致 中,刘彦冲。十九岁中进士,此后 从学于李侗。晚年定居于建阳(今 属福建)的考亭,其学被称为‚闽 学‛,其学派称为考亭学派。他是 理学集大成者,是中国著名的思想 家、哲学家、教育家。
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
人欲。‛
《语类》卷十二
1、天理是三纲五常等道德原则。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 理?君臣、父子、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答吴斗南· 朱熹集》卷五十九
‚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
《朱熹集》卷五十三
2、人欲即是人的自然情欲。
‚禀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便是得理之全,得理 之正。禀得清明者,便英爽;禀得敦厚者,便温和;禀
得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富;禀得久长者,便
寿;禀得衰颓薄浊者,便为愚、不肖,为贫,为贱,为 夭。‛
(同上)
朱熹认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理论,最完整地解决了 春秋战国以来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在他看来,孟子讲性 善,是从本原上看人性,只说了天命之性。而没有讨论气 质之性。荀子道性恶,扬雄讲善恶混同,则只讲气质之性, 不知有天命之性。孟子言天命而不知气质,不能从理论上 说明人的人性恶的来源,因而不完备,而荀扬只知气质而 不知天命,反而以气质蒙蔽了天理。这是人性的大害。韩 愈分三品。可惜又讲的不详尽。
力因:造成这个事物的力量
二 、 心 性 论
(一)性即理
‚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 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 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 也。‛
《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
“性即理也,在心唤作性,在事唤作理。‛
《朱子语类》卷五
‚天下无无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无此物则 无此性。‛ 《朱子语类》卷四
(三)格物与致知的关系:朱熹认为,格物与致知 是认识的不同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
二者的区别: (1)二者是全体与部分的关系;
‚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至理,致知是吾心无所 不知,格物是另细说,致知是全体说。‛
《朱子语类》卷十五
(2)认识的角度不同,致知是就自我而言,格物 是就物而言。
(3)认识的方法不同,格物是积习,致知是顿悟。
贯通者,只为是一理。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
《语类》卷十八
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那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
(三)什么是气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 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 生,必禀此理,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 其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也。‛
‚性者,人之所得于天理也……以理言之, 则仁义礼智之禀,岂物之所得而全哉?此 人之性所以无不善,而为万物之灵也。‛
《告子章句上·孟子集注》卷十一
(三)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朱熹认为人性有二:一是“天命之性”,就是先验的理性,是 从作为世界本源的“理”得来的。一是“气质之性”,决定 生来固有的感情、欲望等,是从构成身体的“气”得来的。
言之,则情也。‛
《语类》卷五
‚盖心便是包得那性情,性是体,情是用。‛ 同上
★ 心 统 性 情
(一)心统性情的第一个主要意义是心兼性情
‚心统性情,统犹兼也。‛
《语类》卷九十八
‚性是未动,情是已动,心包得已动未动。盖心之未 动则为性,已动则为情,所谓‘心统性情’也。‛
《语类》卷五
‚仁、义、礼、智、性也,体也;恻隐、羞恶、辞 让、是非、情也,用也。统性情该体用者,心也。‛
《答黄道夫·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
‚屈伸往来者,气也。天地间无非气。人之气于天地之 气常相接,无间断,人自不见。‛ 《朱子语类》
卷三
‚一元之气,运转流通,略无停间,只是生出许多万物 而已。‛ 《朱子语类》卷
一
(四)理气关系
① 理先气后(从万物的本原上说)
‚或问:‚必有是理,然后有气,如何?曰:‚此本 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 理。‛
(一)格物,朱熹把格解释为至或尽,即要到达事 物的极至,穷尽事物本然的理。
‚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穷得三 两分,方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到得十分,方是格 物‛。 《语类》卷十五
(二)致知,致就是推致的意思,致知即把我已有 的认识知识加以推广,从此物推及彼物,从已知 推到未知,从有穷推向无穷。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 其所知无不尽也。‛ 《大学章句》
《文集》五十六《答方宾王四》
(二)心统性情的第二个主要意义是心主性情 ‚性是体,情是用,性情皆出于心,故心能统之。 统如统兵之统,言有以主之也。‛《语类》卷九十
八
‚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 也。‛ 《元亨利贞说· 朱文公文集》六十七 ‚性以理言,情乃发用处,心即管摄性情者也。‛
《语类》卷五
八 《语类》卷十
‚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物者也,指其生
于形气之私者而言,则谓之人心。‛
《尚书·大禹漠》《 朱熹集》卷六十五
朱熹不同意二程把人心等同于人欲,认为人心有好有坏。
‚人心者,气质之心也,可为善,可谓不善。道心 者,兼得理在里面。‛ 《语类》卷七十八
朱熹由此进一步认为任何人都具有道心,也 都具有人心。 ‚圣人全是道心主宰,故其人心自是不危。 若只是人心,也危。‛ (同上) ‚食其所当食,饮其所当饮,乃不失所谓 ‘ 道心 ’ 。若饮盗泉之水,食嗟来之食,则 人心胜而道心亡矣!‛ (同上)
(二)理与物——理一分殊
“‘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
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
《朱子语类》卷一
‚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 《语类》卷十八 ‚如排数器水相似:这盂也是这样水,那盂也是这样 水,各各满足,不待求假于外。打破放里,却也只是 个水。此所以可推而无不通也。所以谓格得多后自能
三、天理人欲论
自二程以来,“明天理、灭人欲”一直是理学家非常重要的 命题,朱熹在这个问题上给予极大的关注。朱熹研讨儒家传 统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书都贯 穿着这个问题的思考。他在与弟子的一次谈话中反映了这种 情况:
‚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 ‘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 德’ ,《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
与气杂而言之。‛
《答郑子上·朱熹集》卷五十六
从天命之性的立场出发,朱熹基本同意孟子的性善说:
‚然其本然之理,则纯粹至善而已,所谓天地之性 者也。孟子所谓性善,程子所谓性之本,所谓极本 穷原之性,皆谓此者也。‛ 《论语或问》卷十
七
朱熹坚持人本原是性善,但是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行为举 止的道德差异。他进一步从气禀方面来说人性的恶:
《朱子语类》卷一 ② 气先理后 (从天地万物的禀赋来看)
“若论禀赋,则有是气而后理随以具,故有是气则有 是理,无是气则无是理。‛《答赵致道· 朱熹集》卷五十
九
③ 理气有则皆有 ‚既有理,便有气;既有气,则理又在乎气之中。‛
理和气怎样体现在万物中? 式因:事物的形式 理 终因:最后追求的目标 质因:构成事物的材料 气
‚孟子言性,只说得本上说,论才亦然;荀子只 见得不好底,扬子又见得半上半下底,韩子所言, 却是说得稍近。‛ 《语类》卷四 ‚诸子说性恶与善恶混,使张程之说早出,则这许 多路,自不用纷争。故张程之说立,则诸子之说 泯矣。‛ (同上)
(四) 心与性情
基于“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对应情形,朱熹还探讨了“心”与 “性”的关系以及道心、人心问题。
‚心者,人之所以主于身者也;一而不二者也;为主
而不为客者也;命物而不命于物者也。‛
《朱文公文集·观心说》卷六十七
‚理在人心,是之谓性。性如心之田地,充此中虚,
莫非是理而已。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性
便是许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
《语类》卷九十八
★关于道心与人心:
‚道心者,天理也,微者精微。‛
‚天地间只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人之所以有 善有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
《朱子语类》卷四
‚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恶 底,此是气禀不同。‛ 《 朱子语类》卷四
“人性虽同,禀气不能无偏重。有得木气重者,则恻隐 之心常多,而羞恶、辞逊、是非之心,为其所塞而不发; 有得金气重者,则羞恶之心常多,而恻隐、辞逊、是非 之心为其所塞而不发。水火亦然。唯阴阳合德,五性全 备,然后中正而为圣人也。 ‛ 《朱子语类》卷四
《朱子语类》卷一
‚且如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朱子语类》卷一
‚至于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 之则,所谓理也。‛ 《大学或问》卷
一
所以然之故:对事物是什么的追问 所当然之则:社会中人们所遵循的准则,即儒家的伦理纲常。
★ 朱熹“理”的特点:
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它先于天地万物而存 在。 ②‚理‛超越于天地万物之上,是永恒的,不生不 灭的存在。 ③‚理‛是万事万物的原因、法则、规律。
‚只是人之一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的是人 欲。‛ 《语类》卷七十八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 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语类》卷十三
怎样“存天理,灭人欲”
如何克尽人欲,复尽天理?朱熹设喻:
‚如剥百合,剥去一重又一重,层层往里剥,剥尽 人欲,天理自明,犹如克得一分人欲,便复得一 分天理。‛ 《太极图说解》《 周子全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