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二模”分析会讲话稿与初三一模动员讲话稿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二模”分析会讲话稿
首先,我向xx中学初三年级组全体老师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你们不容易!不简单!不平凡!听了徐主任具体深刻的数据分析,听了侯主任的考前动员,听了李校长的谆谆嘱咐,我感受了xx中锐意进取和欣欣向荣。赵校长要我参加这样的会议并讲话,我就讲三点。
一、从“奇迹”到“神话”
“奇迹”就是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xx中学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二模”考试进入全区第4名。中等生源有了一流成绩,乡村里飞了出金凤凰,豆腐腰变成铁板腰,农村初中却有“泉文化”……“奇迹”的后面有勤奋而朴素的学生,有一支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有一个团结合作的领导班子,还有一个好校长,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不无道理!赵校长身在语文课堂,心在教师发展,眼光在学校腾飞。而“神话”是被神化了的古代英雄的故事,体现美丽的向往,具有神奇的意味。xx中学如果能够从素质教育着眼,从课程改革入手,从队伍建设着力,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一定会创造一个教育“神话”。
二、从“必然”到“自由”
事物的发展常常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而汤山中学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也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应该从“教学五认真”着手,多留一个心眼给教学,开展草根教学研究。一是教学设计,我们能否多一点创意设计,能否体现“学生本位”?教师是从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里面去的友善的使者,教学需要站稳儿童立场。二是课程实施,我们能否多一点互动性,实施“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实施教学,改造课堂,这也是必须的。三是课内外练习,我们能否多一点拓展性,努力实现练习的四大功能——深化理解、巩固记忆、检测掌握,实现智能转换。四是教学辅导,我们能否多一点个性化,着重问题解决,个性化的问题解决是辅导的重要职责。五是质量检测,我们能否多一点发展性,注重反馈与矫正?如果我们能够在这样五个方面都能技高一筹,长此以往,我们就能够逐步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
三、从“冲刺”到“冲线”
XX年xx月xx日,距离中考还有xx天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了。最后的xx天,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时间以一当十,最后的xx天可能就是一个大的台阶;而且,上了这个台阶,可能一马平川;落下这个台阶,可能寸步难行。因此,在此我给xx中学初三老师提八个建议:
1.知己知彼——做好“二模”分析。如果说“一模”还带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调整教学目的的话,“二模”则是完全指向中考的仿真模拟,也就是实战演习,其难度、信度、效度、梯度都是按照中考进行命制的,也许命题水平达不到,但是,命题指向是确定的。因此,“二模”分析十分必要。一要横比,与他校、他班进行比较,找出原因;二要竖比,与“一模”相比,从升降中发现问题;三是个人比,每一个学生“二模”情况怎么样,找出调整复习、扬长补短的方向。“二模”分析为后一阶段针对性复习和有效性提升提供整改依据。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校的情况怎么样?我班的情况怎么样?我的学科还有哪些问题与空间?可以从“二模”中找到答案。
2.再接再厉——鼓舞学生斗志。三年下来,特别是初三一年下来,到现在,老师和学生大多已经拼尽全力了,基本都已经成为“强弩之末”了,大家都很累;但是,最后这10天对于
第1 页共6 页
学生来说很重要,我们必须抓住。抓住这10天,学生再向前走一步,有可能就跃上一个台阶,上面可能就是一马平川;而如果学生放掉这10天,可能就会落在台阶下面,前途渺茫。要跟学生说,既然三年都苦下来了,既然初三年级就快结束了,这10天我们还不能坚持吗?找几个学生榜样,加以深入宣传,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最后10天“金不换”,最后10天,大有可为!变“功亏一篑”为“功在一篑”!
3.因时而化——偏重记忆复习。现在已经不是“冲刺”阶段了,而是“冲线”阶段,因此,大量的练习题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任何题目都不会在中考试卷上出现,特别是各个区的模拟试卷,都带入命题现场,认真排除,否则,就是出现重大失误!题目审定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网上搜索,看看有没有出现过。而这个时候是记忆的最佳时间,如果晚上背一遍,早上巩固一遍,一般来说保持10天应该没有问题。理科应该适当给文科让路,理科也要侧重记忆的练习和复习,比如公式和定理等,需要熟练记忆。同时,我们要交给学生记忆的方法,理解记忆法、分层记忆法、滚雪球记忆法等。
4.典例引路——精做典范例题。题海战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现在需要找到最典型的题目(真题)深度解读。我在1977年底恢复高考第一次高考前,全乡计划参加高考的学生集中在大礼堂,刘浩友老师给我们解了一道题,对我们启发非常大。首先问,这个题目见过吗?没有就对了,因为高考就是这样的,这是心理的铺垫。再仔细看看是不是有些地方有些熟悉?有些似曾相识,这就对了,有些已知条件我们熟悉。于是,我们从甲条件思考,不行就从乙条件思考,再不行就从丙条件思考,或者综合起来思考,于是,解题的思路展示出来。这道题目给我们的启发是巨大的,因为,它展示了考试临场我们解题的通常的思路和方法,包括了心理辅导。
5.借双慧眼——找出新“增长极”。“增长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就是能够在此方面增长,又能带动它方面增长的增长点。最后10天,我们学科的“增长极”在哪里?我班的学科“增长极”在哪里?每一个学生的“增长极”在哪里?对于汤山中学的学生来说,我以为基础题、记忆题当然重要,但是,最后的难题更加重要,因为,要实现我们的保4争3的目标,关键的题目应该在最后。老师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分析,排查可能,给学生指一些复习的重点。尤其是在最后的阶段,分析以前试卷最后的难题,经过自己的分析,结合先前专家学者、教研员的预测,我们能否预测最后的难题?
6.整体建构——建立知识框架。知识需要建构,知识体系更需要建构。知识需要结构化,需要知识树,需要一个框架把知识放到应该的位置,这样的知识才能够被检索出来。否则,学生学习的众多知识就是一盘散沙,难以提取和运用。让学生记一记学科的章节和题框,一本书共有几章,每一章有几节,每一节有几个题框,每一个题框里有几个重点,这样,知识树就建成了,记忆的效果会更加好。我们当年高考,几个同学就是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复习的,甚至,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头脑里像放电影一样把每一门学科的知识梗概放映一遍;事实证明我们都考上大学了。建立了知识框架之后,知识也就形成体系,不仅有利于复习,更有利于记忆和运用。
7.一鼓再鼓——开展学生谈话。最后的阶段,学生心理紧张,特别需要老师的呵护,哪怕就一句话。中考前的最后10天,我们的老师应该找每一个学生谈一次话。不拘形式,可以正式谈话,可以随便聊一聊,可以打招呼式的谈心。不拘地点,可以在讲台,可以在学生座位,可以在路上,可以在操场,也可以在学生宿舍等。不拘内容,可以是学科复习,可以是身体心理,可以是复习准备,还可以是家庭情况等。“小伙子加油!”“最近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一定能行?”等等,简单一句话,温暖到心田。
8.临行送宝——送句话进考场。陪伴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老师陪着学生复习和考试,效果很好。最后10天,我建议所有初三的老师全天候陪伴学生,做良师益友。每一个老师送考时,送给学生一句话。就像师傅送徒弟下山时送一个宝贝给徒弟一样。我们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