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空间格局分析

合集下载

空间分布分析

空间分布分析
计算 X 和 Y坐标的标准差 作为离散程度的测量指标,表示样本点在x轴和y轴方向的 离散程度,但没有提供单个指标来表示散布情况
( X i X )2 Sx N 1 i 1
N
(Yi Y ) 2 Sy N 1 i 1
N
2、标准距离方差
标准距离方差(Standard Distance Deviation)表示每个点到其平均 中心距离的方差 平均中心可以为算数平均中心 、中位中心、极值中心
1、算术平均中心
算术平均中心(重心):简单计算X、Y坐标的平均值(但 不能使用经纬度) 只考虑位置,而不考虑其属性值,认为所有的点都是等 同的。
Xi X i 1 N Yi Y i 1 N
N
N
2、加权平均中心
每个点一个权重值,权重值分别和X、Y坐标相乘后计算 加权平均中心。 与面相联系的点可以使用面的属性信息,比如人口分布 中心
5、极值距离
分布中心按极值中心计算,实质是包含所有点的最小外接 园的半径为极值距离
6、标准差椭圆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
标准差椭圆从二维角度反映了点的分布中心、分布范围、 分布走向和分布的各向异性。
标准差椭圆计算方法
椭圆的长短(x轴、y轴)轴:
其中,xi、yi表示点的坐标,
1 1 1 1 1 1
2008-5-12
2008-5-12
2008-5-12 16:26
2008-5-12 16:35
1
1
118
127
四川什邡县
四川汶川县
103.8
103.5
31.5
31.4
4.3
4.6
10
10

第11章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

第11章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

伦敦现状值
16.00
东京、汉城等城市现状值
90.00
国内领先的城市, 如太原(89.6)的现状值
污染控制综合得分(市区) 构 城市
空气质量(SO2) (市区) 环境
环境噪声(市区)
50为满分 50.00
国家环保局制定的标准
ug/L
15.00
深圳的现状值
dB (A)
<50.00 国家一级标准
城市 绿化
万 人 口 中 高 等 学 历
人 数
人 均 道 路 面

人 均 住 房 面

万 人 病 床 数
污 染 控 制 综 合 得 分
空 气 质 量
环 境 噪 声
人 均 公 共 绿 地 面 积
城 市 绿 地 覆 盖 率
自 然 保 留 地 面 积
固 体 废 弃 物 无 害 化 处 理
废 水 处 理 率
工 业 废 气 处 理 率
三、协调度
城市中的关系协调包括: • 1.人类活动和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协调 • 2.资源利用和资源承载力的相互匹配 • 3.环境胁迫和环境容量的相互匹配 • 4.城乡关系协调 • 5.正反馈与负反馈相协调等
第三节 城市生态评价的指标
一、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 1.综合性: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观点为指
• 三级指标又是在二级指标下选择若干因子 组成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图11—2)。
•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都是由 许多因子组成的,其中有些因子可以定量并且容 易定量,而有些因子是难以定量或者说是难以取 得定量数据的。
• 因此,对二级指标,特别是三级指标的选择只能 根据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加以选择,不可避免地 存在着不完备的缺陷。

空间格局统计与空间分析空间格局统计

空间格局统计与空间分析空间格局统计
•空间格局统计理论涉及空间格局的表征与测度、状态识别 和概率表达,空间格局统计方法涉及空间格局的分类(聚 类)、抽样、预测等。
我国主要城市的分布
世界城市的分布 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
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东亚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东部沿海和 平原地区
本书的结构:
第1章 阐述空间格局统计的概念模型、特征及其与一般空间统计的区别 第2-3章 阐述空间格局的表征模型、度量方法和状态模型
2、5层次:空间格局的代表层、观测(属性)层、足迹层、 参照层和空间层。
3、5维度:空间格局的中心性(centrality)、展布性(spread)、 密集性(intensity)、方向性(orientation)、形状(shape)
4、4状态:空间格局的集聚、随机、差异与全等。
5、空间格局统计对空间格局的描述、估计、分类、检验、 预测与优化围绕“5-5-4”概念模型进行,。
本书旨在提出空间格局的统计描述和推理的方法
•格 局
格局是架在空间数据与统计学之间的一座特殊、 有形的桥梁。
•空间格局统计是通过对空间格局(或数据)的表征、测度、 状态和概率的论述,为一般统计学方法直接用于各种空间 格局分析提供比较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空间格局包括不均匀或者均匀的点状分布、线状分布、面 状分布、曲面或网络,而空间包括平面空间、球面空间与 网络空间。
空间格局统计与空间经济分析
第一章 空间格局统计
主讲人:
前言
空间数据拥有复杂多样的格局(pattern)、状态 (state)、形态(form,shape)与空间(space)。

航空网络


公路网络

球面空间格局 网络空间格局

《乡土中 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 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经典社会学著作,通过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入观察和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特点。

以下是对每章内容的概括:第一章:《乡土本色》这一章主要阐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即乡土性。

乡村里的人靠土地谋生,世代定居,形成了熟悉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这种熟悉性使得乡村社会是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人们遵循着传统的规则和习惯生活。

第二章:《文字下乡》从空间阻隔的角度探讨了乡村为何不需要文字。

在熟人社会中,语言足以传递经验和情感,文字并非必要。

只有在空间格局发生变化,面对面交流受限的情况下,文字的作用才凸显出来。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阻隔的角度论述文字下乡的困难。

乡土社会生活安定,经验可以通过口口相传传承,无需文字记载。

第四章:《差序格局》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波纹,愈推愈远,关系也愈薄。

与西方的团体格局形成鲜明对比。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在差序格局下,道德观念也是基于私人关系,缺乏普遍的标准。

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第六章:《家族》阐述了乡土社会中的家族与西方家庭的差异。

乡土社会的家族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承担着多种功能,而西方家庭主要是生育社群。

第七章:《男女有别》指出乡土社会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有别于现代社会的“男女有别”。

为了维持社会关系的稳定,男女之间的感情需要被抑制,遵循一定的规则。

第八章:《礼治秩序》强调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传统的规则和礼仪在维持秩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非依靠法律。

第九章:《无讼》进一步说明在礼治秩序下,人们追求无讼,通过调解而非诉讼来解决纠纷。

第十章:《无为政治》探讨了权力的两种形式: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

在乡土社会中,更多的是无为而治。

第十一章:《长老统治》提出了长老统治这一概念,年长的人凭借经验和传统的权威来管理社会。

建筑设计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析

建筑设计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析

建筑设计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析建筑设计是一门以人类的需求为导向的艺术。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空间布局和功能分析,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空间布局和功能分析的重要性和各种技巧。

一、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因此,在进行空间布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使用的需求建筑物的使用需要是人类的需求的延伸,所以在进行空间布局时,首先需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

例如,居民区的设计需求与商业区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并根据具体情况来规划空间。

2.空间分区在进行空间布局时,设计师需要将空间分为不同的区域,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并且在空间分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梳理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合理划分空间;其次,在划分空间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员流线,确保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不被打扰;最后,需要考虑功能性和美学的统一,让空间布局既实用又有良好的美感。

3.流线设计流线设计是指人们在使用建筑物时的通行线路。

因此,在空间布局时,流线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日常行程,让人们在使用建筑物时尽可能地方便和舒适。

例如,住宅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们的行动,将主卧室和起居室等日常使用的空间划分在近距离内;而在商业区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人流分布,让购物环节更加便利和舒适。

二、功能分析功能分析是建筑设计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因此,在进行功能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功能需求功能需求是指建筑物所需的各种功能。

在进行功能分析时,需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并将所需的功能和实用性结合起来,以符合整体的使用标准。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居住者的日常需求,将各种功能合理分配到不同的区域。

2.功能布局在进行功能布局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空间布局。

例如,在设计医院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科室之间的联系和流线,将各个功能间合理布局,以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十一章

《经济地理学》教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教学目标通过代表性产业的深入分析,帮助学生从宏观尺度更好地认识全球产业发展和布局变化的新情况。

知识点1、影响汽车工业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汽车工业生产贸易的地理特征及空间演变特点。

3、全球纺织服装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经济全球化对物流业的影响。

5、全球跨国零售的空间分布及对跨国经营的动机和市场进入方式。

6、全球金融网络的特点及其地理集中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汽车工业、纺织服装业、服务业等产业经济化全球化的影响因素及布局变化。

【难点】汽车、纺织服装业、服务业等产业经济化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汽车工业一、概述(一)汽车1.基本概念汽车(automobile或motor car)是指以内燃机为动力、主要在马路或公路上行驶,用来运载乘客和各种货物的交通工具。

机动车(motor vehicle),它包括摩托车、拖拉机、推土机和各种专门用途的运载工具。

从概念上讲,汽车不包括其它机动车,然而实际的统计数据很难把它们分开。

2.汽车的经济意义汽车是一种行的工具,它借助公路,可以使人和货物发生空间上的移动。

使用汽车,可以扩大经济活动的范围,加大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各地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经济效率。

汽车的出现,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内容。

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的用途、性能、操作的经济性和舒适性有了很大的改进。

汽车技术上的更新和发展,提高了各地域之间的通达性,降低了各地域之间交流的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更好的运载交流工具。

(二) 汽车工业1.概念汽车工业为所有生产和销售轿车、商用车及其零部件等汽车产品的企业总和。

2.汽车工业的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4个阶段。

第一阶段,整车进口。

但由于高运费和政府进口限制,在进口数量上会受到控制。

第二阶段,零件组装。

进口成套部件在地方组装,可节约运费,并可根据当地市场进行部分技术改造。

第三阶段,混合组装。

第11章产业空间布局

第11章产业空间布局

2. 产业区域分工理论2
产品生命 周期理论
它是技术差距论之一。该论主要研究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 状态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因而可以用来解释部分工业品的 国际贸易格局,解释世界性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某些趋势。 构成了后来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核心内容。P252
中心外围 理论
普雷维什理论的重要特点是从区际收支角度,而不仅仅是从 资源禀赋差异角度来考察产业区际分工、贸易与经济发展的 关系。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广泛采用非初级产品出口和进口替 代战略。为发展中国家改善贸易条件、制定产业布局战略提 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
3. 产业区位理论—古典区位论
杜能的农 业圈层论
杜能在《孤立国》中认为,在农业布局问题上,什么地方适 合种什么作物,并不完全由自然条件决定,农业经营方式也 不是任何地方越集约化越好。在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时, 要把运输因素考虑进来。
韦伯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位论
认为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力三方面因素 的影响。其中运费起决定作用;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 大比重或与运费相比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大一些的工业而言, 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聚集力是指企业规 模扩大和工厂在一地集中而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 部经济效益的增长。聚集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产 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另一方面取决于聚集规模。
值),eit是i地区就业总数(或总产值),Enj是全国j产业就业
人数(或j部门产值),Ent是全国就业总数或总产值。
作用
如果LQ大于1且数值越大,说明该地区j产业专业化或集中化程 度越高;反之,若LQ小于1且数值越小,说明该地区j产业部门 的专业化程度或集中化程度越低。
(2)专门化率
含义 与区位熵一样,也是反映各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指标。

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

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

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2022年10月27日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2022年11月25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土空间规划制定第三章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第四章特定空间规划管理第五章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和完善本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国土空间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及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国土空间规划,是指融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综合安排。

第三条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应当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和城市发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为安全、更可持续。

第四条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为基础设施、城镇建设、资源能源、生态环保等开发保护利用活动提供指导和约束。

建立分级分类、全过程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施全域国土空间规划管控。

经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利用、修复等活动的基本依据。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土空间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市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统筹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制定、实施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重大事项。

区、镇人民政府按照规定权限负责辖区内国土空间规划工作。

街道办事处在职责范围内做好辖区内国土空间规划有关工作。

江北新区管理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负责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工作,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实施委托管理。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乡村和城镇第49课时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乡村和城镇第49课时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

结构
特征
呈“人”字形
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 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当地降水较为丰富
屋顶 呈“人”字形,坡度特别大
冬季降雪多→利于排雪,防止雪压垮屋顶
只有半坡
坡朝向院内→收集雨水→降水少,水资源不足
墙体
窗 其他
建筑材质
根据材料,推测当地大致环境特征,就地取材
厚实
可能是为了防风,或防寒、防盗匪,防热量交换
多而大
第49课时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学习目标 1.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2.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3.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4.说明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提升
随堂巩固训练
必备知识梳理
一、地域文化 1.文化起源: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与认知。 2.地域文化的内涵
(2)分析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8分)
答案:建筑坐北朝南,利于采光;依山而建,利用山地地形;建筑排列紧密, 节省土地;坡面屋顶,利于排水;石木建筑,就地取材。
解析:第(2)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如下表:
获取材料信息 由文字信息可知,古镇的传统建筑大多坐 北朝南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
材;新镇多为现代建筑。
材料二 图1为萨索斯岛古镇与新镇分布示意图,图2为萨索斯岛古 镇传统建筑景观图。
(1)简述萨索斯岛古镇和新镇空间分布特征。(4分)
答案:古镇:多位于内部山区,沿河谷分布。新镇:多位于沿海。
解析:聚落的分布特征、传统聚落的特点与自然环境关系、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第(1)问,联系图文材料可知,希腊萨索斯岛位于爱琴海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 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因此简述萨索斯岛古镇和新镇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从海 陆位置、山脉河流位置角度入手。

第十一章-空间格局分析

第十一章-空间格局分析

第十一章空间格局分析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植物种、植物群落与植被景观在空间得分布都有自己得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就就是广义分布格局(extensive pattern)。

广义分布格局范围很广,小到一个低等植物(菌、地衣等)在一块岩石或一个树干上得分布,大到整个世界植被得分布规律。

大格局属于地理学范畴,中度格局可以用排序与分类得方法研究。

本章主要指小范围得格局,即狭义格局(intensive pattern)。

一个植物种在一个群落中得分布有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与非随机分布(non-random distribution)。

非随机分布叫做种群得分布格局(pattern), 即狭义格局。

非随机分布包括集群分布(contagious distribution)与均匀分布(regular distribution)。

但在自然群落中,后者很少见,所以这里说得种群格局主要指集群分布。

种群集群分布就是植物群落斑块与植被景观斑块得基础,因此,种群分布格局与群落格局与景观格局就是密切相关得。

一个植物种得分布可以用三种特征加以描述,即格局规模(scale)、格局强度(intensity)与格局纹理(grain)。

格局规模就是指种得一个斑块(patch)与一个斑块间隙(gap)之与得平均长度,它等于一个斑块得中心到另一个相邻斑块中心得距离,或者一个斑块间隙得中心到另一个斑块间隙中心得距离。

对一个种群来讲,它可以有不同大小得斑块,因而就有不同大小得规模。

格局强度指某一规模下,斑块与斑块间隙得密度差异程度。

在一个群落中,一个种得斑块就是它得个体集中分布之地,而它得斑块间隙,多数情况下仍含有该种少数个体。

如果一个种得斑块间隙完全不含该种个体,这种格局就叫做完全格局(perfect pattern)。

在自然群落中,完全格局较少见。

格局纹理就是指斑块与间隙得大小,一般以同一规模下得平均直径表示。

纹理不同于规模,因为规模包括一个斑块与它得间隙,而纹理则分别包括斑块大小与斑块间隙得大小。

【高考教练】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第4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综合国力精品课件 人教版

【高考教练】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第4节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综合国力精品课件 人教版

材料一
济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技术资源、资本资源、政府
资源、军事资源、国际资源等八个方面,利用23项指标,衡 量了中、美、日、印、俄五大国的综合国力(见下表)。根据 这一项研究,人力资源是中国各类战略资源中最具潜力的 资源。
1980~1998年五大国综合国力比较(占世界比重%)
国家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1980—1998 年变化量 年平均 变化量
(2)2033 2043 (3)BC (4)①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设小康 社会;②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③重视农业和农 村问题;④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例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
本国内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
的趋势,到2001年为止,日本
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半打算把生 产企业迁到国外。近年来中国 已成为吸收日本对外交接投资 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
A )
①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
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③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④具备了便捷的电子商务服务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3) 日 本 产 业 的 持 续 外移 , 对 日本经 济 的影响 可 能 是 (
A )
①造成国内产业“空心化”
②致使国内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降低 ③造成本国失业率有所上升 ④致使国内企业研发与创新能力减弱 A.①③ C.①② B.②④ D.③④
的好望角是西方的“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
上生命线”。这些地区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价值,是国际势力 争夺的重点,是形成热点的基本前提。
2.自然资源丰富
例如:波斯湾是“世界石油资源的宝库”,南非是“矿 产资源丰富”,中亚是“当今世界最后一片尚未开发的油气丰

空间布局概念

空间布局概念

空间布局概念
空间布局是设计者组织空间表面和容积定位物体布置的过程。

它是房屋和建筑
物的设计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并强调设计者的巧妙创作,使空间更加有序美观。

空间布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需要考虑空间最合理的利用,合理布局不仅
仅意味着合理利用空间,也意味着能够有效地使用空间储存物品,如衣柜,走廊等,还应该考虑到物品的差异,物品的安全性和危险性,一个好的空间布局需要是灵活的,能够根据居民的需求作出调整。

其次,空间布局需要良好的审美感,为了使空间具有整体性,在空间整体中安
置足够多的物体,让每一样物体在空间中有不同的位置。

结合使用柔和的色彩以及对物件的重点表现,以及把空间分层,这样空间就会更具艺术美感。

最后,空间布局还需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习惯,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空间
布局必须努力维持生活的便利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审美要求,让空间更加温馨舒适。

总之,空间布局是设计者组织空间和定位物体的过程,它有效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体现设计者的创作,使空间美观有序,是所有房屋和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第十一章——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产业经济学(第三版)第十一章——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政府
第十一章 第三节
(三)SWOT分析法——战略图
外部机会
内部劣势
WO 战 略 ( 扭 转 型 战 略):利用机会, 改变劣势
SO 战 略 ( 增 长 性 战 略):发挥优势, 利用机会
内部优势
WT 战 略 ( 防 御 型 战 略):防御威胁, 克服劣势
ST 战 略 ( 多 种 经 营 战略):发挥优势, 避开威胁
第十一章 第二节
二、产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位置
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分为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 规划、专项规划(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 ,包含特定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区域规划等。
第十一章 第二节
第十一章 第二节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 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 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展望2035年,数字经济 将迈向繁荣成熟期,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 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 位居世界前列。
第十一章 第四节
二、公众全程参与的创新型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思路
第十一章 内容总结
本章小结
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 地制宜地选择主导产业和建立产业发展体系,明确主导产业发 展方向和产业发展路径,形成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产业集群 ,谋划重点任务和措施,有利于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外部威胁
三、产业分析工具
(一)专业化部门分析法 (二)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法 (三)产业价值链分析法 (四)雷达图分析法

《空间叠置分析》课件

《空间叠置分析》课件
《空间叠置分析》PPT课 件
通过本课件了解空间叠置分析的背景、概念以及应用领域。探索空间叠置分 析的方法和案例,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背景和概念
• 空间叠置分析的定义 • 空间数据和叠置分析的关系
应用领域
生态环境保护
利用空间叠置分析保护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实现生态平衡。
农业农村发展
使用空间叠置分析优化农田布局,提高农业 生产效益。
城市规划与管理
通过叠置分析,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提升城 市空间规划效率。
海洋资源管理
运用空间叠置分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合理 开发海洋资源。
空间叠置分析方法
1
空间数据准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收集和整理空间数据并进行清洗和预处理,以便进行叠置分析。
2
空间分析方法简介
介绍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如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
3
空间数据处理和可视化
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展示。
案例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案例
城市规划与管理案例
探讨如何利用空间叠置分析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 研究如何应用空间叠置分析优化城市规划和土 地利用。
农业农村发展案例
探索如何使用叠置分析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 村发展。
海洋资源管理案例
详细分析如何利用空间叠置分析合理开发和保 护海洋资源。
未来发展
• 技术趋势 • 空间叠置分析的未来应用 • 发展机遇与挑战

916102-城市规划-11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916102-城市规划-11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2、地段土地使用的调整 调整途径:
(1)保持原用途 (2)恢复原用途 (3)纳入部分其他用途 (4)改为新用途
(六)地段交通的重组
解决的原则是疏导交通,在满足居民对交通需求和 保持历史地段的历史文化环境特征之间寻求平衡。
一般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1、最大限度地将交通疏导到历史地段的外围 2、在街区内利用现有街道组织单向交通
3、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三、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1、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1)保护必须与城市建设过程相结合 才有经济意义及生 命力 (2)修复不是追求风格的统一 对于各个时代的以及予以 尊重 (3)使其重获活力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2、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
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的具 体表现进行保护,使新的作用及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地区的特 点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和谐关系, 并适应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
3、1980年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关于强化保护历史文物的通知》 4、1982年11月19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5、1982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建委、国家城建总局、国家文物 局《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第一批24个城市 (北京、苏州、西安等)为首批国家历史名城;1986年及1994年公布 了第二批38个城市、第三批37个城市为国家历史名城。 6、1986年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名城的同时,提出了《历史文化保 护区》的概念
3、保护方式
在将保护对象原封不动地保护起来的基础上,作必 要的维护行修缮、加固和恢复性的修复。
保护应区别对待:
(1)整体移位或异地原样、原材料复建的方法 (2)冻结保存的保护方法 (3)建立遗址、遗迹碑牌为宜

现代自然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学》自学指导Modern Physical Geography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自学/授课:72学时/20学时课程层次:专业基础课课程属性:气象专业必修修读类型:考试考核方式:考试+平时开课时间:春季适用专业:气象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为地理学学科各专业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环境、生物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

课程侧重自然地理学前沿介绍。

以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为主线,以陆地表层格局和过程的系统分析,和环境变化关键区域的综合分析为框架,介绍自然地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使学生了解当前国际自然地理学和陆地表层系统研究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了解我国有关全球环境变化重大问题研究的动态及发展趋势。

掌握自然地理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今后在地理学、生态学、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内容提要:第一章概论(自6、授1)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自然地理学的体系、发展与分化,主要自然地理过程,现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若干前沿领域。

第二章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自6、授1)全球环境变化的模式、预测和影响;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化模式,全球环境变化的国际性研究计划,自然地理学与地球系统科学;中国全球变化研究。

第三章陆地表层过程的能量基础(自6、授1)太阳辐射和地球的热平衡,能量在地球表面的转换和传输,自然地理过程的动力因素,人类活动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

第四章陆地表层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自6、授2)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科学问题,温室气体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理论,温室气体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实验研究;环境生命元素与地方病医学地理。

第五章陆地表层的水量转化与水资源(自6、授2)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水量转化与调控,水文界面过程分析;全球尺度的研究—国际前沿;中国水资源状况的基本评估,中国干旱水文、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干旱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生态需水估算、水资源承载力。

第六章河流系统与环境演变(自6、授2)河流系统的基本概念,河流侵蚀产沙、泥沙输移和泥沙沉积系统,流域系统中的环境变化敏感带,人类活动对河流系统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空间格局分析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植物种、植物群落和植被景观在空间的分布都有自己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就是广义分布格局(extensive pattern)。

广义分布格局范围很广,小到一个低等植物(菌、地衣等)在一块岩石或一个树干上的分布,大到整个世界植被的分布规律。

大格局属于地理学范畴,中度格局可以用排序和分类的方法研究。

本章主要指小范围的格局,即狭义格局(intensive pattern)。

一个植物种在一个群落中的分布有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和非随机分布(non-random distribution)。

非随机分布叫做种群的分布格局(pattern), 即狭义格局。

非随机分布包括集群分布(contagious distribution)和均匀分布(regular distribution)。

但在自然群落中,后者很少见,所以这里说的种群格局主要指集群分布。

种群集群分布是植物群落斑块和植被景观斑块的基础,因此,种群分布格局与群落格局和景观格局是密切相关的。

一个植物种的分布可以用三种特征加以描述,即格局规模(scale)、格局强度(intensity)和格局纹理(grain)。

格局规模是指种的一个斑块(patch)和一个斑块间隙(gap)之和的平均长度,它等于一个斑块的中心到另一个相邻斑块中心的距离,或者一个斑块间隙的中心到另一个斑块间隙中心的距离。

对一个种群来讲,它可以有不同大小的斑块,因而就有不同大小的规模。

格局强度指某一规模下,斑块与斑块间隙的密度差异程度。

在一个群落中,一个种的斑块是它的个体集中分布之地,而它的斑块间隙,多数情况下仍含有该种少数个体。

如果一个种的斑块间隙完全不含该种个体,这种格局就叫做完全格局(perfect pattern)。

在自然群落中,完全格局较少见。

格局纹理是指斑块和间隙的大小,一般以同一规模下的平均直径表示。

纹理不同于规模,因为规模包括一个斑块和它的间隙,而纹理则分别包括斑块大小和斑块间隙的大小。

斑块较大格局叫粗纹理(crude grain),斑块较小的格局叫细纹理(fine grain)。

研究格局规模、强度和纹理的科学叫做格局分析(pattern analysis)。

格局分析过程就是用数学方法确定格局规模、强度和纹理,它的分析结果一般用格局分析图表示。

该图的横坐标一般为区组大小,纵坐标可以是均方或方差,用以确定格局规模;也可以是其它指标来确定格局强度或纹理(见后述)。

图上峰值所对应的区组代表着格局规模(或强度或纹理)的大小。

二、格局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对群落中各个种的格局分析是研究群落内部镶嵌结构的重要方法。

因为一个种斑块的形成、变化都影响着整个群落结构的变化。

对优势种来说更是如此。

在格局分析研究的早期,一般均以群落优势种为主要研究对象,随着植被科学的发展,研究的深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格局分析逐渐从单个种群格局分析到多个种群格局分析再到群落格局分析,现在又与植被景观格局相联系。

这一过程是与数量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群落格局分析是研究小群落和小群落间隙或群落斑块和群落斑块间隙镶嵌结构的过程,而景观格局分析则是研究各种群落和生态系统在空间的分布、配置及其相互功能关系过程的科学。

种群格局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于种自身的特性,另一方面则与群落环境密切相关。

群落环境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比如竞争。

一般的讲,在群落优势种形成的斑块中,其他种就难以形成自己的斑块。

这是因为优势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非生物因子包括土壤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等。

在一个群落内部,格局一般与土壤因子有较大的关系。

在取样时,如果我们同时获得环境因子数据,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环境格局分析,将种群格局或群落格局与环境因子格局进行比较,就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生态关系。

图11.1就是用格局分析研究草地群落生物量格局规模和四个土壤营养元素关系的例子。

图11.1 草地群落生物量格局规模与环境因子格局之间的关系(a) 生物量;(b) 土壤钾;(c) 钙;(d) 钠;(e) 镁的含量从图中可以明确的看出,群落生物量的第一个规模(区组=4)仅与Na元素相关,而第二规模(区组=16)则与四个元素均有一致的峰。

说明它们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可以说明,格局分析也就是研究种类、群落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

自从Greig—Smith(1952)创造了第一个植物种群格局规模分析方法以来,这方面得到了重大的发展。

早期的方法多是研究格局规模的,到70年代一些判定格局强度的方法出现。

而格局纹理分析较为理想的方法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在植物生态学中,格局规模的生态定义比较明确,有些学者认为只要格局规模研究清楚,种群与群落的结构关系就已明了,没有必要进行格局强度和纹理分析。

相应的格局分析方法大多都是为研究格局规模而设计的。

在文献中,对格局规模进行研究的论文也大大多于对格局强度和纹理研究的论文。

对于植被景观格局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发展起来,到90年代,已形成一些独特的方法(张金屯等2000)。

我国在此方面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才得以进行。

阳含熙的《种群格局》的非正式出版以及他对内蒙古草原群落水平格局的研究工作,推动了该方面的研究。

随后,许多生态学者做了一些分布类型判定方面的研究。

张金屯(1995)在《植被数量生态学方法》中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的格局研究的方法和发展动态,开阔了生态学家的视野,促进了该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不少人进行了植被格局的研究,主要是实际应用研究,也有一些方法研究,比如,张金屯引入点格局分析(1998b), 马克明、祖元刚等(1999)在将分形理论运用于格局研究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将格局分析领域进一步拓宽。

本章第二节简要介绍种群格局分布类型检验方法,第三节主要介绍格局规模的研究方法,同时,讲述一些重要的格局强度和纹理分析方法。

对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小格局分析、点格局分析、二维格局分析、景观格局分析等,也给与叙述。

另外,为了使读者对空间格局分布研究方法有一个较完整的了解,还将介绍一种大规模格局判定方法。

第二节种群分布类型的判定种群格局分析是研究种群分析格局的方法,而分布格局指的是个体的非随机分布,所以,我们首先要判定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分布类型。

一、植物分布的类型及其模型植物种在空间的分布一般有三种类型,即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均匀分布(regular distribution)和集群分布(aggregated distribution)。

它们反映了植物种的特征及环境特征。

1.随机分布随机分布指的是植物种的个体在群落中任何地方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

也就是说在空间任何地方发现该植物种个体的概率是一致的。

随机分布的数学模型就是波阿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即:),2,1(!)(⋅⋅⋅=-=x x m m e x p x(11.1)式中p (x )表示含有x 个个体的样方数的概率,m 为每个样方中的平均个体数,!为阶乘号。

需要注意的是,随机分布必然符合波阿松分布,但符合波阿松分布的实际调查数据不一定是随机分布,还要考虑取样、个体间的独立性等问题。

2.均匀分布均匀分布也称做规则分布,它是指植物种的个体以等距的间隔在群落中出现,一般人工群落中有这种分布,但自然群落中很少见到这种分布类型的种,均匀分布的数学模型是正二项分布(positive binomial distribution ):k n n q p k n k n k p --=)!(!!)( (11.2) 这里q =1-p ,n 为单个样方中可能出现的最大个体数,k 表示个体间的聚集程度,由下式计算:mS m k -=22(11.3) m 为每个样方中的平均个体数,S 2是方差。

3.集群分布集群分布也叫成群分布,它指植物种的个体集中分布形成个体群、个体簇、个体斑块等的分布形式,在自然界中集群分布的种是最多见的,集群分布的数学模型是负二项分布:x k km m k x x k k m x p )()!1(!)!1()1()(+--++=- (11.4) (11.4)式中字母的含义同前。

另外,还有一种分布类型在植物种群中有时也可见到,就是负二项分布(neqative binomial distribution ),它是指植物种的个体集中成群,而个体群又呈规则分布的分布类型,该分布也叫嵌式分布(mosaic distribution )。

它的数学模型同集群分布一样,也是负二负分布(11.4式)。

二、格局分布类型的检验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格局分布类型检验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通过检验观测值对波阿松(poisson )分布的偏离程度来实现的。

波阿松分布假定个体分布是随机的。

所以我们假设某个种的分布符合波阿松分布。

通过分析检验,如果这一假设成立,则个体分布是随机的;如果假设被推翻,则是非随机的——集群分布或均匀分布。

格局分布类型的检验都是以一组样方观测值为基础的,我们这里给出一组虚拟数据以便于以下的分析计算。

假定我们在某一植物群落中设一由小样方组成的样带,共有200个小样方,在每一个小样方中记录某个种的个体数,得到原始数据,然后依原始数据统计不同个体数的样方频率,得表11.1。

1.方差均值比方差均值比也叫偏离系数(Blackman 1942)。

假定以V代表方差(Variance),X 代表平均值,方差/均值比为V/X。

该比值的含义是,如果V/X=1,则个体分布符合波阿松分布,是随机分布;如果V/X>1,则个体分布趋向于集群分布;若V/X <1,则趋向于均匀分布。

该值的显著性可以用t检验。

方差/均值比可以直接计算:122) (-∑=∑-NXVNX(11.5) NXX∑=(11.6)表11.1 不同个体数的样方频率个体数频数(样方数)0 1341 342 123 84 85 06 17 18 19 0 N=20010 1 X=0.72下面将以表11.1的数据作为各方法的计算例子。

这里X 为每个样方的观测值。

t 值:SX V t 1-= (11.7) 其中S 是标准误差,它等于:12-=N S (11.8) 现在用我们的例子分别计算:1401.21200)1101223411340(1200)1101223411340(22222=-⨯++⨯+⨯+⨯--⨯++⨯+⨯+⨯= V 725.02001101223411340=⨯++⨯+⨯+⨯= X 1003.0)1200(2=-=S9518.2725.0/1401.2==X V)199(46.191003.0/)19518.2(***自由度==-=tt 的显著性水准可以从t 表中查得,任何一本统计学书后均附此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