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2664)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重要的农业基础科学之一。
其特点是理论基础坚实、实践性很强,与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应用十分广泛。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本课程是农业院校多个专业必修的一门承前启后的专业基础课,学习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和分析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与环境因素关系、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是学习各门专业课程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的必要准备。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自学,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农业气象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较全面地掌握光、温、水、气、风等农业气象要素的意义、特征、变化规律及与农业生物的关系;初步弄清天气与农业天气、气候与农业气候的基本知识,掌握小气候与农业小气候的形成、变化规律及调节原理,学会基本的农业气象要素和小气候的观测原理、方法及气象资料的分析整理方法,明确气象条件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分析农业生物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调节和改善农业气象环境条件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农业气象学基础。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大气是农业生物最重要的生态环境条件之一,农业生物的各种生命生命活动与与气象条件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研究大气与农业生物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生物生态生理过程、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的基础。
因此,农业气象学是学习农业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造林学、林木种苗培育等课程的基础和前导课程。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数学、物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学习重点是:光、温、水、气、风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及与农业生物的关系;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的变化规律;气候的形成因素;中国农业气候的特征和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小气候与农业小气候的形成、变化规律及调节原理。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36 理论:26 实验:10 学分:2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种子、植保等先修课程:数学和物理等基础知识。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使用教材:刘江、许秀娟主编,《气象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主要参考书:钱允祺主编,《农业气象学》,兴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马秀玲等主编,《农业气象》,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陈端生、龚绍先主编,《农业气象灾害》,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气象学》本课程使选择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业自然条件,农业天气,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和基本气象观测为其主要内容,介绍它们形成的物理过程,变化规律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农业气象时农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是为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学习专业课和参加毕业实习时提供必要的农业气象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与自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与实习课两部分内容,其目的是便于学生掌握植物生产和环境等类所必须的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气象观测及农田小气候观测的基本方法,以及对观测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技能。
使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实行科学种田,逐步实现农业高产稳产。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绪论 21 辐射 52 温度 33 水分 34 风和气压 25 天气及天气预报 26 气象灾害 47 气候 38 农田小气候 2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中,应按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
2.绪论及第一、二、三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基础理论部分,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切实掌握为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3.重点要深入介绍反复使用,难点要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接受。
4.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注意与实际相联系,其中重点内容必须到达大学基础课的要求,由于学时数少,与专业有关的内容应作适度的联系和启发。
2008农业气象教学大纲
《农业气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010014课程名称:农业气象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对象:园艺专业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二、课程简介《农业气象》是一门农业与气象相结合的边缘课程,主要介绍影响农业生产的天气和气候的形成规律以及灾害性天气和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状况等,从而为农业气候区划、农作物生产栽培等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充分发挥我国的气候资源优势,使农业生产趋利避害,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重要的农业基础科学之一。
本课程使选择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业自然条件,农业天气,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和基本气象观测为其主要内容,介绍它们形成的物理过程,变化规律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气象学定义及研究对象2.掌握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各含量变化规律3.大气的垂直分层4.对流层的特点(二)教学内容1.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2.大气概论(三)实践环节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2.对流层的特点(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一章太阳辐射(一)目的与要求1.辐射地一般知识,辐射地基本定律,变化规律2.太阳辐射的生物学意义(二)教学内容1.昼夜、季节和二十四节气2.太阳辐射3.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4.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三)实践环节1.太阳及地面辐射的观测实验一、辐射度、光照度和日照度时数的观测(详见实验指导书)2.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作用3.太阳辐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二章温度(一)目的与要求1.地表面热量平衡方程及其各项的意义2.土壤、大气的温度分布特点以及地面温度,空气温度的变化特点3.积温的用途和计算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二)教学内容1.土壤温度2.空气温度3.温度与农业生产(三)实践环节1.空气及土壤温度的观测实验二、地温与气温的观测(详见实验指导书)2.空气、土壤温度的变化特点3.积温的意义及计算方法4.温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三章水分(一)目的与要求1.空气的表示方法2.水面蒸发、土壤蒸发的特点3.降水的条件4.水分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空气湿度2.蒸发与蒸散3.水汽凝结4.降水5.水分与农业生产(三)实践环节1.空气湿度的测量实验三、空气湿度的观测(详见实验指导书)2.空气湿度的描述方法有哪些?3.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4.降水的条件是什么?5.空气湿度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是什么?6.如何提高水分利用率?(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四章气压和风(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气压的变化规律2.掌握风的成因及摩擦风的变化3.掌握风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二)教学内容1.气压2.风及其变化3.大气环流和地方性风4.风与农业生产(三)实践环节1.风速、风向的测定2.风是如何形成的?3.风对植物的影响有哪些?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五章天气系统(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气团、锋的概念2.掌握气团、锋面天气的特点3.掌握气旋、反气旋的天气特点(二)教学内容1.气团和锋2.气旋和反气旋3.天气预报(三)实践环节1.我国冬、夏主要受哪些气团影响,天气特点如何?2.什么叫副高?它的天气特点如何?3.花副高的变化对我国天气有何影响?(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六章灾害性天气(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2.掌握灾害性天气危害机制及预测和预防方法(二)教学内容1.寒潮和霜冻2.低温冷害3.干旱和水涝4.梅雨5.干热风6.冰雹7.风害(三)实践环节1.什么是灾害性天气?影响你所在地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哪些?2.梅雨天气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天气特点?3.简述台风的结构及天气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六章灾害性天气(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2.掌握灾害性天气危害机制及预测和预防方法(二)教学内容1.寒潮和霜冻2.低温冷害3.干旱和水涝4.梅雨5.干热风6.冰雹7.风害(三)实践环节1.什么是灾害性天气?影响你所在地区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哪些?2.梅雨天气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天气特点?3.简述台风的结构及天气特点?(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七章气候概论(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气候的形成因素2.掌握气候带和气候型的划分及特点(二)教学内容1.气候的形成2.气候带和气候型(三)实践环节1.形成气候的主要因子有哪些?2.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和季风性气候有何特征?(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八章中国气候(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中国气候形成的原因2.了解我国气候的特征3.了解中国气候的生产潜力(二)教学内容1.中国气候形成原因2.中国气候特征3.中国气候与哦年工业生产(三)实践环节1.中国气候的形成原因有哪些?2.简述中国气候的特征?(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九章农业气候资源(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农业气候资源的特征2.了解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二)教学内容1.农业气候资源的特征2.农业气候资源的分析与利用3.农业气候区划(三)实践环节1.气候资源有何特点?2.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生产潜力如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十章小气候与农业小气候(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小气候形成的原因及特点2.掌握农业小气候的特点(二)教学内容1.小气候的基本概念2.农业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3.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4.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5.地形、水域小气候6.果园小气候7.防护林带的小气候效应(三)实践环节1.小气候的概念及特点?2.农田小气候的特征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第十一章保护地小气候(一)目的与要求1. 掌握保护地小气候的特征2.掌握保护地小气候的调节方法(五)教学内容1.地膜覆盖小气候2.改良阳畦3.塑料大棚4.温室小气候(六)实践环节1.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温室小气候的特征分别是什么?2.如何调节保护地小气候?(七)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板书六、考核(一)考核成绩闭卷考试成绩占70%(二)平时成绩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测验、学习态度、考勤、试验。
农学\植保\园艺《农业气象学》教案
农学\植保\园艺《农业气象学》教案教案名称:农业气象学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熟悉农业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农业气象学在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教学内容:1.农业气象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2.农业气象要素的观测和测量方法。
3.农业气象要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4.利用气象信息进行农业生产的气象决策。
5.农业气象学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6.农业气象学在土壤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案例介绍农业气象学在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性。
2.概念讲解:介绍农业气象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3.农业气象要素的观测和测量方法:讲解常用的气象仪器和测量方法,如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等的测量。
4.气象要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介绍气象要素对农作物发育的影响,如温度对种子萌发、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等。
5.小结和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1.复习: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复习。
2.利用气象信息进行农业生产的气象决策:介绍如何利用气象信息进行农业生产的决策,如选择适合的播种期、施肥期等。
3.农业气象学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介绍气象要素对病虫害的影响,如温湿度对病菌和虫害的传播、云量对病虫害的发生等。
4.农业气象学在土壤管理中的应用:介绍气象要素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如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补给、温度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等。
5.小结和作业布置。
第三课时:1.复习: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复习。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农业气象学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3.学生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农业气象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水稻种植、果树栽培等。
4.总结:总结农业气象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的知识。
5.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农业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论文。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作业表现:检查和评价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和内容。
农业气象-课程教学大纲模板2010
《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Agrometeorology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2010年4月《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Agrometeorology课程编码:Z101205总学时/总学分:40/2.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 32/2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8/0.5适用专业:植保、农学、资环、林学和园艺开课单位:农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植保、农学、资环、林学和园艺专业学科基础课程2、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大农学类各专业所必须的农业气象基本理论,掌握各气象要素观测方法及气象资料整理统计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观测和分析数据的实践操作基本技能;重点掌握光、温、水、气、风等农业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农业生物的关系,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的变化规律及灾害性天气的防御对策,气候形成的因素和中国气候基本特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在校期间对其它平行学科和专业课的学习及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绪论 1学时第一节气象学第二节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第三节农业气象学的发展简史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的发展简史,理解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
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第一章大气 1学时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结构第二节大气污染第三节大气与农业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CO浓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大气污染物和影响及防治,掌握2大气的组成和垂直结构及对流层的主要特征;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和谈话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第二章辐射 8学时第一节辐射基本知识第三节地面辐射和辐射差额第四节太阳辐射与农业生产实验一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的观测2学时教学要求:课内要求学生了解太阳方位角和光谱成分对植物的影响,理解辐射的基本知识和光能利用率及提高途径,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辐射差额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掌握日照时间和光照度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以板述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采用讲授法的教学方法;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及做思考题。
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农业气象学》课程是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园艺、中药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草业科学等专业的科类基础课。
通过《农业气象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基本气象要素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和天气学、气候学、农业小气候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与生物环境密切相关的气象条件的形成、演变规律和中国的主要天气、气候状况,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灵活应用。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气象学概述气象与气象学的概念,气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分支学科、发展概况。
农业气象学的概念,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气象与气象学的概念,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农业气象学的概念,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
了解气象学的研究内容、分支学科、发展概况,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一章地球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1. 干洁大气2. 臭氧和二氧化碳3. 水汽和大气杂质习题要点:大气中臭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布,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大气杂质在气象学上的意义。
第二节大气的铅直结构1. 大气的热力学分层2. 大气的其它分层方法及大气上界习题要点:大气热力学分层的依据及分层,各层在温度铅直分布和大气铅直运动上的基本特征,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气象要素习题要点:气象要素及天气现象的概念和分类。
本章重点难点: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大气杂质在气象学上的意义,大气热力学分层的依据及各层在温度铅直分布和大气铅直运动上的基本特征。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大气中臭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布,大气热力学分层的依据及分层,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特征,气象要素及天气现象的概念和分类。
理解: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大气杂质在气象学上的意义,大气热力学分层各层在温度铅直分布和大气铅直运动上的基本特征。
了解:地球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大气中常见的光、电、声现象。
农业气象学指导大纲
《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72学时)参考教材:《气象学基础》(气象出版社,李爱贞)《气象学与气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周淑贞)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气象学一直是人们研究并逐渐学会利用的一门科学,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迫切要求预知未来天气的变化,并在长期观测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
这些经验被用简短的韵语来表达,以便于记忆和运用,这就是天气谚语。
我国天气谚语是极丰富的,除一部分封建迷信的内容外,大多是历代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结晶。
唐代黄子发的“相雨书”,元末明初出现的娄元礼编的《田家五行》和明末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占候》都是总结群众预报天气经验的著作。
解放后我国气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共建立了各级气象台站1378 个,到1957 年底全国各级气象台站已达1635 个,比解放初期增加近22 倍。
40 余年来兴建的天气和气候站网已遍布全国。
我国的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进入了高度发展的时期。
在基础理论方面,如大气环流和动力气象的研究,在天气学方面如中国天气、高原气象等研究,在卫星气象方面,如甚高分辨云图接受器的研制、卫星气象学和探测原理等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已开展了云雾物理、人工降水和人工消雹等工作,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气候学方面以竺可桢的物候学和关于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研究最负盛誉。
其它如在区域气候、农业气候、物理气候、动力气候、应用气候、城市气候、气候的数值模拟和气候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气象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实践,掌握气象观测、气候统计分析和气候调查的方法,来记述所观测到的气候现象,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说明他们的特性。
探讨它们的正确解释和研究它们的发展规律,特别要掌握天气演变和气候形成的规律性,了解和解释各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弄清气候资源及其地理分布,进行气候分类和气候区划,研究气候变迁的原因及其规律。
应用已发现的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防御或减少气候灾害,为有关的生产建设服务。
农业气象学大纲
《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农学专业适用,2007年修订)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267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英文名称:Agrometeor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 40学分: 1.5适用对象: 农学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植物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影响的大气科学知识。
介绍农业环境中的大气环境条件光、热、水、风等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介绍天气学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我国主要的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各种灾害性天气的特征、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及防御措施;介绍气候、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的基本知识,介绍农业气候资源分析的基本方法。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并适当配以实验,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农业气象学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植物生产类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介绍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有影响的大气科学知识。
介绍农业环境中的大气环境条件及其变化规律。
从生态整体的观点强调大气环境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所起的作用,从利用并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了解和认识大气环境的作用及其变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得知识和能力:1、理解和掌握光、热、水、风等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2、了解天气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全国主要的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掌握各种灾害性天气的特征、时空分布特点及防御措施。
3、熟悉气候的基本概念、气候的形成原理,熟悉中国气候特征和广东气候特征、农田小气候及各种保护地小气候的特点,初步分析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
4、掌握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方法和农业气候资料分析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大气概述(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及其发展历史;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2.熟悉大气的组成成分和作用;3.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和大气垂直结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大纲学时:36 理论:26 实验:10 学分:2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种子、植保等先修课程:数学和物理等基础知识。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使用教材:刘江、许秀娟主编,《气象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主要参考书:钱允祺主编,《农业气象学》,兴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马秀玲等主编,《农业气象》,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陈端生、龚绍先主编,《农业气象灾害》,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气象学》本课程使选择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业自然条件,农业天气,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和基本气象观测为其主要内容,介绍它们形成的物理过程,变化规律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农业气象时农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是为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学习专业课和参加毕业实习时提供必要的农业气象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与自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与实习课两部分内容,其目的是便于学生掌握植物生产和环境等类所必须的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气象观测及农田小气候观测的基本方法,以及对观测所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技能。
使学生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实行科学种田,逐步实现农业高产稳产。
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绪论 21 辐射 52 温度 33 水分 34 风和气压 25 天气及天气预报 26 气象灾害 47 气候 38 农田小气候 2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教学中,应按大纲规定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进行。
2.绪论及第一、二、三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基础理论部分,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切实掌握为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3.重点要深入介绍反复使用,难点要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接受。
4.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注意与实际相联系,其中重点内容必须达到大学基础课的要求,由于学时数少,与专业有关的内容应作适度的联系和启发。
5.重视课堂学习和自学,每章安排学生准备专题讨论。
6.本大纲的教学内容为36学时,理论讲授26学时;课堂实习10学时。
五、教学内容绪论1.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农业气象是气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农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了解气象农业生产的关系,农业气象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首堂课的学习中要使学生明确本课程的目的和学习方法。
2.教学内容气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农业气象的定义,农业气象的基本任务,农业气象的发展简史,农业气象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3.本章重点重点介绍气象和农业气象的概念,农业气象条件,以及本课程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农业气象,学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学习。
另外气象学是为研究大气构造,特性及其中所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现象的科学,必须对大气的组成,垂直结构,重要的物理性状等有所了解。
目的是为以后各章打下基础。
第一章辐射1.基本内容第一节辐射的一般知识第二节太阳辐射第三节太阳辐射在大气的减弱第四节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第五节地面有效辐射第六节净辐射辐射第七节太阳辐射与植物生活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辐射地一般知识,辐射地基本定律,变化规律,它们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太阳辐射的生物学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难点较多,在学时少的情况下尽量深入浅出把星体辐射所遵循的基本定律,任意时刻的太阳高度及方位角的计算,蕾莱散射定律,水平面上的太阳直达辐射总量的计算,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及其与植物的关系、太阳能的利用率及其提高途径等作难点处理。
第二章温度1.基本内容第一节热量交换方式第二节土壤温度第三节水层温度第四节空气温度第五节温度与农业生产2.教学基本要求地表面热量平衡方程及其各项的意义。
土壤,水份,大气的温度分布特点以及地面温度,空气温度,水体温度的变化特点。
地面最高温度出现时间与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积温的用途和计算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土壤的导热率和导温率,土壤中温度的传递规律,气温的绝热变化,大气稳定度,积温在农业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水分1.基本内容第一节空气湿度第二节蒸发与蒸腾第三节水汽凝结第四节降水第五节水份内外循环第六节水份与农业生产2.教学基本要求介绍水面蒸发与农业蒸发的计算公式及农田蒸发的变化规律,了解土壤,植物,大汽间水份传输及影响因子,一般地了解大气中地水汽凝结及各类云的特点。
绝对及相对湿度的日变与年变。
3.教学重点难点用分子运动论分析纯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讨论估算水面蒸发的小气候方法。
第四章风与气压1.基本内容第一节气压第二节空气水平运动-风第三节大气环流2.教学基本要求空气运动分水平和垂直运动两部分,重点讨论空气中的水平运动,但也必须讲空气的垂直运动。
亚洲季风的形成。
3.教学重点难点风与气压的关系;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第五章天气及天气预报1.基本内容第一节气压场的表示方法第二节基本天气系统及天气特征第三节天气预报2.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了气象学及农业气象学的基础原理之后,进一步学习了解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变化,以及根据它的变化规律来预报未来天气的方法,以便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听懂天气形势预报广播,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同时又为学习以后各章打好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本章着重突出各种天气的含义及它们的天气特征。
要将等压面的关键讲清楚,并对一些气压系统用各种手法形象化说明第六章气象灾害1.基本内容第一节寒潮和霜冻:第二节干旱第三节热害第三节冰雹第四节台风(后三节农学专业讲授)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发生规律,危害机制及预测和预防方法。
着重讲北方地区各种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3.教学重点难点寒潮,霜冻,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及防御第七章气候1.基本内容第一节气候的形成因素第二节气候带与气候型第三节中国气候的特征第四节天津气候2.教学基本要求气候使一个重要的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自然植物的分布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要使学生了解气候的形成和变迁,中国气候的特征及天津气候的特色,使学生能掌握地区的气候规律,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为科学种田提供气候依据。
3.教学重点难点中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怎样形成的第八章农田小气候1.基本内容第一节农田小气候形成的物理基础第二节农田小气候的一般特征第三节地形和地域小气候。
第四节果园小气候第五节农田小气候环境的改造(农学专业必讲)第六节温室小气候(农学专业必讲)第七节保护地小气候(农学专业必讲)除前二节必须讲授外,其余根据专业选择其中1~2节讲授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讲授使学生了解作用面上的辐射和热量平衡是形成农田小气候的物理基础,理解农田小气候的基本特征,掌握改善农田小气候的有效途径。
3.教学重点难点农田小气候形成地环境基础,基本特征及改造途径。
《农业气象》实习大纲1.课程属性:必修2.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3.学时学分:实验学时104.实验应开学期:秋季5.先修课程:气象学、数学等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气象学》本课程使选择农业生物和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业自然条件,农业天气,农业气候,农业小气候和基本气象观测为其主要内容,介绍它们形成的物理过程,变化规律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农业气象实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和农业相关的气象要素的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例如温度、降水、风等。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保证出勤,不迟到早退;完成实习内容,并记录实验数据或现象;整理、分析数据并绘图;按要求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并准时上交。
三、实习考核方式及办法考核方式:考查;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评分办法:作业中数据计算是否准确,绘图是否认真合理准确以及对其中的问题加以讨论。
四、学时分配章节实习内容学时1 实习一、绘制温度年变化曲线并计算积温 22 实习二、保证率的计算 23 实习三、变率的计算 24 实习四、风向和风速累计频率图 25 实习五、积温列线图绘制 2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刘江、许秀娟主编,《气象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