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 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捐书活动》说课稿

今天我上的这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中的第一课《捐书活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这几个方面对本节课内容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

2.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材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用图表形式呈现三、四年级捐书情况,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抓住两步计算的问题展开教学,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未计算前先要求学生估计哪个年级捐的多,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在强调基本算法的前提下,还渗透了估算和简算,把笔算,估算,简算巧妙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三算独立的现状,同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运用”中获取知识。

3.学习目标:

根据2011版《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在“数与代数”中提出的要重视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加强估算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捐书活动”的情境,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发展估算意识.

3、在“捐书活动”的情境中,综合运用连加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算法多样化。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有一颗爱心。

说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计算。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节课我创设了为灾区孩子捐书的情境,通过表格的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再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尝试、交流、展示。比较每种算法的特点,突出竖式计算的优点,让学生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基础和经验,在探索连加算法时,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把新知纳入到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更有效的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一)课件导入,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也是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节的四大要素之一,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用课件展示几张捐书活动的照片,接着导入农场小学举办捐书活动的情景,然后用电脑出示三、四年级捐书情况统计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要有爱心,要乐于帮助他人的德育教育。

(二)探索新知、构建方法

1、电脑出示统计表,引导观察,问学生:“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让学生独立观察,发展学生从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根据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自己的问题。这一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3、同学们提出了这些问题,我们先选择一个问题解决,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

先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估算一下得数的大致范围,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算出得数。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

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让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算法。在交流时,不仅让学生积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还要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比较、分析、完善、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计算的基本思路。

4、完成试一试。

在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独立解决,既能使计算方法迁移,得以灵活运用和巩固,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注重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森林医生,森林医生,列竖式改错,进行新知重点的巩固。

2、应用练习。

18页2题,列竖式用竖式计算,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展示学生的作业成果。

整个练习设计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的原则,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新知的内化,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新的挑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自己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教师给予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教师总结精准的数学语言。

四、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

118+104+95 118 222 118

=222+95 + 104 + 95 104

=317 222 317 + 95

317

《运白菜》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运白菜》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百以

内数的连减计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时,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连减问题,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方法的多样性,并运用学会的知识正确计算。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过“100以内数的连减”,二年级学习过“三位数的加减及其应用”。许多孩子对“连减问题”已有初步的了解,特别是在购物中有很好的经验和体现。用两种方法解决连减的问题,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现在学生可以把两种方法都掌握,而且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检验计算的是否准确,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认真检验的好习惯。但学生对三位数加法、减法的计算不够准确,运算速度慢,导致在连减计算中,会出现错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运白菜”这一情景,培养学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景,探索连减的多种方法并进行对比,能正确的计算。

(3)体会在实际的运算中要采用最优解法,渗透简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析比较,总结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探索欲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连减运算的方法。教材采用“运白菜”这一题材创设情境,我认为是合适的。

教学难点:理解并灵活地选用不同算法。所以我认为对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可以训练但不是重点,教材在“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过繁(第一车运走256棵,第二车运走280棵),我认为不利于学生对两种解法的探究,以及不利于对今后减法运算性质的学习认知,达不到对学生简算技能的培养。

因此,本课在设计时,对“运白菜”这一情境中出现的三位数进行了改动: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二车运走245棵。这样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