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环境下听力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环境下的PWP听力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
一、听力前(pre-listening)阶段:通过采用预测、头脑风暴法、提出问题、发现要点或信息等方法,帮助学习者确立听力目标,激活背景知识、展示话题、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就相应的语言形式、功能进行训练。例如,为了弥补课堂环境中语境的缺乏,教师在听力前阶段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目的是激发学习者的图式知识(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以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二、听力中(while-listening)阶段:这是听力教学中的关键阶段,也是教师最难控制的阶段,因为此时学习者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来处理相应的语言信息。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根据听力信息对相关容排序、根据听力信息表演相关动作或绘出图片、进行填空等活动,达到理解信息和训练技能的目的。听力任务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要求学习者根据听到的信息完成任务的方式。
三、听力后(post-listening)阶段:教师可通过学习者应用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评估听力效果,通过完成多项选择题、回答问题、做笔记并填充所缺失的信息、听写、做出决定等方式,评估是
否听懂了相关信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练习应测试学习者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而不是考察学习者的记忆。如果听力材料过长,学习者就可能忘记前面听到的容。例如,教师采用开放式问题(open questions)来引导学习者展开小组讨论,猜测讲话者的情绪状态,是生气、难过、高兴还是激动?或者采用推理式问题(inference question),引导学习者根据听力材料容加以判断。
听说技能的输入、吸收及输出策略
一、语言输入策略(input)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接触作为学习目标的语言容过程,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和前提。
1、展示听的技能
作为人类口头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听总是领先于说。听不仅是接收和理解声音符号信息,更是积极思考、重组语言信息、创造性地理解和吸收信息的心理语言过程,涉及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因素,如学习者感知语音、辨别词汇、句法、句意的能力等。因此,在展示听的技能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听力材料的真实性
真实性指听力材料的语言要力求真实、自然、地道,反映出英
语本族语者使用语言的习惯,具有真实交际意义。
(2)听力材料的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是指听力材料作为语言输入在难度上应具有以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但又稍微高出现有能力的特点。
(3)听力材料的多样性
多样性指听力材料的题材和体裁多样化,目的是促进学习者接触丰富多彩的语言,尤其是在不同交际场景中的语言使用。为了扩大语言输入量,教师应结合教材容,为学习者补充适当的辅助听力材料。
(4)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水平
教师应意识到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听着必须具备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同时,学习者还要对听力材料中涉及的人物、场景、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
2、展示说的技能
同听力一样,说的能力也是人类言语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说话者借助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规则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教师应借助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实现语言规则的在化,避
免学习者从母语到英语的“心译”过程,实现直接流利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因此,在展示说的技能时,应注意以下方面:(1)先听后说
一是要针对语音或知识点,教师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习者听清听准,然后再口头模仿。二是要重视语言理解,教师在展示过程中促使学习者接触大量语言信息,并逐步实现语言规则的在化,学习者积极吸收和扩充语言知识,以培养语感。
(2)口语活动多样化
在英语教学中,学习者从学会发音、模仿到在交际场景中运用语言连贯地表达思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口语活动应多样化,如:模仿、简单的问题回答、机械操练、意义操练、交际活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解决问题、自由表达等等。
(3)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语言能力是口语表达的前提,正确的语音语调、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积累都是培养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即根据具体交际场景和上下文,调动已有的文化背景和个人体验,得体地使用语言,实现交际目的。
二、语言吸收策略,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输入与语言吸收
(intake)有着本质的区别。语言吸收是指学习者在接触作为学习目标的语言容后摄入语言容的过程。作为输入的语言,因为语速过快或呈现速度过快,或者因为难度过大,学习者不能理解全部的语言,那些无法理解的语言就不能成为学习者的吸收语言。
1、促进吸收的听力教学活动
(1)听辨语言知识特征,例如,能够区分因素之间的差别,识别词的缩略形式和词尾变化特征,认识到重音、节奏、语调所反映的讲话者的说话或感情特征等。
(2)听辨功能词和话语标记,例如,学习者借助于一些话语标记,如for example, however, if, but, nevertheless等来判断语篇上下文的呼应关系,正确理解讲话者的表达思路。
(3)听辨话语的交际功能,例如,学习者根据谈话的场景、参与者的特征和谈话所得到的交际目的等线索识别话语的交际功能。
(4)猜测意义的能力,例如,学习者根据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图示知识猜测生词的意义;甚至当漏听或错听有关信息时,学习者依据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猜测该部分的意义。
(5)预测、推理的能力,例如,学习者根据发生的事件和在逻辑关系,预测结果,推测出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寻找论点、论据、
归纳、例证等重要信息。
2、促进吸收的口语教学活动
口语技能培养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从形式操练到交际性活动的循序渐进原则
语言教学中的许多口语活动是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发音、词汇、句型结构等。为了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口语教学应更多地重视意义的表达,但这并不否认操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尽可能为学习者创造开口说英语的情景
(3)正确对待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强调意义的完整表达,而准确性强调语言形式的正确使用,过于重视流利而忽视准确,很可能使难以理解;过于重视准确而忽视流利,则可能使意义表达缺乏连贯性。
三、语言的输出策略,如果说语言输入是指学习者听到或阅读到的并能作为其学习目标的语言信息,那么据此类推,语言输出(output)就是指学习者产生语言成果的过程,包括语言知识的输出和语言技能的输出。
以听力技能应用为例,作为一种交际性的言语活动,听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