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

20. 下面两处动作描写分别写出了什么?
A.父亲朝我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
B.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
21. 阅读全文,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22. 下面两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有点相似,说说两段文字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
二、阅读(45分)
(一)古诗词赏析(6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8. 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9. 下阙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请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D.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已而之细柳军
1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3. 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孟子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排比,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言.
(6)但是它___________,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茅盾《白杨礼赞》)
7.文学名著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A___________”.在这本书中,B_______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C___________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D______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精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精编)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教诲(huǐ) 禁锢(gù) 溺死(nì) 锐不可当(dāng)B. 翘首(qiáo) 悄然(qiǎo) 绯红(féi) 广袤无垠(mào)C. 要塞(sài) 不逊(xùn) 解剖(pō) 藏污纳垢(gòu)D. 炽热(chì) 滞留(zhì) 诘责(jié) 殚精竭虑(dān)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 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犹如潮水,潮涨潮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 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 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教育行政部门提出, 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措施。
B.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C.在观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中, 给运动员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D.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5.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④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A. ①对比②互文③拟人④夸张B. ①对比②对偶③拟人④拟人C. ①对偶②对偶③拟人④夸张D. ①对偶②互文③拟人④拟人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 排序正确的是()①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是江南雪夜, 夜阑人静, 一片孤寂后的景况。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则素湍绿潭 湍(2)晓雾将歇歇
16.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 选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
8.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是什么意思?
9. 作者引用张嘉贞的话的目的是什么?
10. 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②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24小时城市书房”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 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套)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改写:以下四个词语中,只有B选项的注音和字形都是正确的。
2、删除此题,因为缺少选项。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答案:A改写:以下四个句子中,只有A选项使用的成语运用有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答案:C改写:以下四个句子中,只有C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5、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答案:D改写:以下四个句子中,只有D选项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
6、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改写:以下五个句子中,只有B选项的顺序是正确的。
7、古诗文名句默写。
删除此题,因为缺少古诗文名句的内容。
XXX先生是一位日本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东方韵味。
他的画中常常出现的主题是自然风景和动物,他非常擅长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出自然界的美妙。
XXX先生的画作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他的画中常常出现的动物包括鸟、猴子、狗和鱼等,这些动物都被他画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到十分真实。
XXX先生的画作也充满了东方的哲学思想。
他的画中常常出现的自然风景包括山水、花卉和季节变化等,这些元素都被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富有诗意的画作。
XXX先生的画作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力量,它们散发出一种深深的东方韵味,令人陶醉。
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一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
4.XXX先生表现出了真诚、关心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品质,但也有一些无知和好奇的地方,需要向中国学生请教。
5.课文在写人上注重细节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等方面来表现人物形象。
同时,也注重描写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文化差异。
一、选择题1.D2.第②段起到引出“我”对黄河口土的情感和认识的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内容及解答(分步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内容及解答(分步解析)一、选择题1.1 选择题:文学常识(每题2分,共10分)题目1下列关于《背影》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父亲送别儿子的故事B. 描述了父亲深沉的父爱C. 主人公是朱自清D. 描述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激烈冲突解答1选项D描述了作者与父亲之间的激烈冲突,这与《背影》的主题不符。
故答案为D。
题目2《水浒传》中,绰号“智多星”的是:A. 宋江B. 林冲C. 武松D. 吴用解答2《水浒传》中,绰号“智多星”的是吴用。
故答案为D。
1.2 选择题: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题目3下列对《岳阳楼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作者是范仲淹B. 描述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C. 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D. 文章主题是描绘风景解答3文章主题不仅仅是描绘风景,更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故答案为D。
二、填空题2.1 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题目4《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用“____”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解答4《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用“金黄色的海洋”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题目5在《散步》一文中,作者通过描述一次____,展现了一家四口之间的亲情。
解答5在《散步》一文中,作者通过描述一次家庭散步,展现了一家四口之间的亲情。
2.2 填空题:古诗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题目6《登鹳雀楼》一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____”。
解答6《登鹳雀楼》一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下一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7《春晓》一诗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上一句是“____”。
解答7《春晓》一诗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上一句是“睡觉不觉晓”。
三、问答题3.1 问答题:现代文阅读(每题10分,共30分)题目8请简要概括《散步》一文的主题。
解答8《散步》一文通过描述一次家庭散步,展现了一家四口之间的亲情,同时也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和代际沟通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桥墩.(dūn)辟.邪(pì)游逛.(ɡuànɡ)参.天耸立(cān)B.遒.劲(qiú)凌.空(línɡ)黏.土(nián)不辍.劳作(chuò)C.翰.林(hàn)翘.首(qiào)篡.改(chàn)恹.恹欲睡(yān)D.车辙.(zhé)炽.热(chì)猝.至(cù)利剑出鞘.(x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愚钝婉如深恶痛绝暴风骤雨B.劳禄窒息油光可鉴旁逸斜出C.遁形娴熟屏息敛声婆娑起舞D.秀颀躁热春意盎然气宇轩昂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警方发动大规模的扫黑行动,先逮捕主要领头者,瓦解对方士气,然后再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余孽。
C.如今社会,就已经验证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只有当你足够强大,整个世界才会对你和.颜悦色...。
D.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聋发聩....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
B.由于爱心团体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C.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完善道路设施,增强法律意识才是根本途径。
D.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客观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这本书发行时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红星照耀中国》以客观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雕镂.(lòu)悄.然(qiǎo)教诲.(huì)惟妙惟肖.(xiāo)B.濒.临(pīn)婆娑.(suō)秀颀.(qí)油光可鉴.(jiàn)C.记载.(zǎi)溃.退(kuì)喧嚣.(xiāo)不辍.劳作(chuò)D.推崇.(chóng)遒劲.(jìn)虬.枝(qiú)亭台轩.榭(xuān)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旦放假期间,前往清东陵旅游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
B.语文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C.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3.对于下面这个句子的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A.句子中“邓稼先”“中国”“文化”都是名词。
B.句子中“传统文化”“孕育出来”“奉献精神”都是偏正短语。
C.这个句子是陈述句。
D.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邓稼先是儿子。
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是一部纪实作品。
B.《白杨礼赞》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D.《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是宋代司马光。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二、句子默写5.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选自《陶庵梦忆》,有删节)
[注]①日铸,即日铸岭,位于浙江.②棱棱,形容茶叶味道浓厚、清朗.③歙,安徽歙县.④松萝,当时的安徽名茶.⑤瀹yuè,煮.⑥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⑦清妃白,一种细瓷、色浅、形曲的杯子.⑧越,指浙江一带.
5. 阅读选文,用“/”标出下面句子停顿,标三处.
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
[活动二·人间有味](40分)
小青同学还与大家分享了两则与茶文化相关的文章,请你一起来品读.
任务一:品读《兰雪茶》
兰雪茶
[明]张岱
日铸①者,越王铸剑地也.茶味棱棱②,有金石之气.……(余)遂募歙③人入日铸.A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培法、藏法,一如松萝④.他泉渝⑤之,香气不出.B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C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⑥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D取清妃白⑦,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余戏呼之“兰雪”.四五年后,“兰雪茶”一哄如市焉.越⑧之好事者不食松萝,止食兰雪.
(1)辨析下面几种说法,有错 一项是()
A.《愚公移山》一文中,智叟嘲笑愚公“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指草木
B.《白杨礼赞》是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家茅盾的作品,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C.“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用两个“一何”,对松柏 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018——2019学年度人教部编版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二)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要塞.(sài)翘.首(qiào)殚.精竭虑(dān)B.窒.息(zhì)踌躇.(chú)坦荡如砥.(dì)C.濒.临(bīn)嶙.峋(lín)重峦叠嶂.(zhàng)D.喧嚣.(xiāo)遒劲.(jìn)络绎.不绝(yì)2.下面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藤野先生》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代表作有小说《朝花夕拾》等。
B.《饮酒》是一组七言古诗,共20首。
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等。
4.李清照的《渔家傲》中①“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②词中的“谩”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3分)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1分)6.《三峡》中最后一句故渔者歌曰:“□□□□□□□,□□□□□□□。
”(27.孟子认为真的大丈夫应该做到:□□□□□,□□□□□,□□□□□。
(3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10分)8.本文的作者孟轲,战国时期,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1分)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舜发.于畎亩之中()②空乏..其身()③人恒.过()④而后喻.()10.开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列举他们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12.《朱子语类》中说:“人须从贫困艰苦中做来,方坚牢。
”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此句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3分)(乙)阅读《孙叔敖为楚令尹》一文,回答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歼灭(jiān)炽热(zhì)要塞(sài)坠毁(zhuì)B. 仲裁(zhòng)匿名(nì)滞留(zhì)沿溯(sù)C. 悄然(qiǎo)畸形(jī)鬈发(juǎn)篡改(cuàn)D. 颔首(hàn)窒息(zhì)禁锢(gù)殷红(yīn)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 他上课不认真听讲, 作业经常不交, 在班里显得鹤立鸡群。
B. 兄弟俩白手起家, 诚信经营, 历经多年的打拼, 才有了今日的成就。
C.为了民族复兴, 无数仁人志士不折不挠、前仆后继, 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
D. 这位艺术家的口技表演惟妙惟肖, 细腻逼真, 使人如临其境, 获得美的享受。
4.下列句子中, 有语病的一项是()A.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 部分药品价格上调, 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B. 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的博物馆的空白。
C.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 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D.“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 获奖者中首次出现, 并代表获奖者发言。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 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夸张、拟人)B.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借代、夸张)C. 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在海上起伏行进。
(比喻)D.她已经展开身体, 像轻盈的、笔直的箭, “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比喻、拟人)6.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纤.维(qiān)喧嚣藏污纳垢.(gòu)旁逸斜出B.诏.令(zhào)婆娑春寒料峭.(xiào)重峦叠障C.丘壑.(hè)题跋杳.无消息(yǎo)筋疲力尽D.轩.榭(xuān)狼籍舳.舻相接(zhóu)潜滋暗长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当海啸到来时,很多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完全没有察觉到灾难的来临。
B.拙政园内,花树俯仰生姿....,蜂蝶轻飞曼舞。
游客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C.现在,诈骗的手段是层出不穷,而且诈骗手法别具匠心....,令人防不胜防。
D.时间真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入初中时的豪言壮语,转眼间,初二学年已过去一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日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B.林老师的课不仅让在后排观摩的老师们受益匪浅,而且牢牢地吸引了全班学生。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看到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翠绿的手掌时,我不禁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考察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
②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
③这一时期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使得塔里木地区积聚了大量地下水。
④但还是个湿润地带,降水比较丰富,草原、沼泽密布。
⑤为什么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呢?A.①③②④⑤B.⑤①②④③C.⑤②①④③D.①⑤②④③5.下列对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常识解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商鞅立木、尾生抱柱、一诺千金、烽火戏诸侯”都是中国古人诚信守信的故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A. ③②④①⑤B. ③④①②⑤C. ②④①⑤③D. ②③④⑤①
6.名著阅读
(1)选出对《昆虫记》相关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
A.《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几十年时间写成的科普巨著.
D. 学校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杜绝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和电影的普及提供可能.
②目前,用手机在线玩VR游戏、看VR电影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
③5G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时延等特点,应用前景空前广阔.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13. 周亚夫和李广都称得上是“真将军”,但两文表现人物性格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各找一个角度简要说一说.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北极下起“塑料雪”
①人们心目中洁白无瑕的北极下起“塑料雪”,这是怎么回事?据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在北极发现了塑料微粒的踪迹,数量之大令人震惊.尽管北极人迹罕至,但每一升雪中大约有超过1万颗塑料微粒.这意味着,即使在北极,人们也可能从空气中吸入塑料微粒,而目前塑料微粒对健康有何影响尚不清楚.
⑧美联社报道称,新研究表明,塑料微粒与尘埃、花粉、汽车废气中的微粒一样,可随空气飘散.塑料微粒正在被吸入大气,并被带到地球上一些较为偏远的角落.研究人员推测,北极的一些塑料污染可能源自船只与冰面的摩擦,也可能与风力涡轮机有关.
部编版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 完满格式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共11 小题,共30 分。
1~ 3 小题,每题 2 分; 4~ 11 小题,每题 3分)1.下边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绯红( f ēi ).B.鲜腴( yú).C.丘壑( hè).D.喧哗(xi āo).ōng)教诲( huì).窒息(shì).濒临(pín).遒劲(j ìng).解剖 (p āo).匿名 (n ì).纤维 (xiā n).畸形 (jī).痛心疾首( wù).恹恹欲睡(yān)..栩栩如生( xi āo).漠不关心( zh.2.下边句子横线处挨次填入的词语,最适合的一项孩子,在奔跑的过程中,我希望你的步伐是的,步伐是的,步韵是的,步态的。
A. 和睦稳重匀速优雅B.匀速稳重和睦优雅C. 和睦匀速优雅稳重D.匀速和睦优雅稳重3.下边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民众供给了一个广阔的沟通平台。
B.经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顿,使老城区的相貌面目一新。
C.市卫生监察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确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可否根绝“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重点是提高公民的文明修养。
4.下边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后代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圣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脸。
”C.给成功者一个浅笑,那是欣赏;给失败者一个浅笑,那是鼓舞。
D.挫折与劫难眼前,你是做畏缩躲避的胆小鬼?仍是做奋起搏击的猛士。
5.以下对诗歌《春望》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残缺不堪,河山并无被损坏;春季降临到长安城,因长远无人料理致使乱草丛生。
这一联在写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遇到损坏此后的绝望之情。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澄海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八年级语文科试卷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设附加题10分。
附加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请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按要求写在密封线左边的横线上。
4.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在试卷指定的栏目中,答在其他位置无效。
一、基础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之《庭中有奇树》)(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杜牧《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此物何足贵(2).但感别经时(3).(2)无可奈何花落去(4).似曾相识燕归来(5).(3)日暮乡关何处是(6).烟波江上使人愁(7).(4)折戟沉沙铁未销(8).自将磨洗认前朝(9).东风不与周郎便(10).铜雀春深锁二乔【解析】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
解题时一要透彻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不能添字,漏字。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绯.红(fēi)炽.热(zhì)濒.临(bīn)辟.邪(bì)惟妙惟肖.(xiào)B翘.首(qiáo)畸.形(jī)颓.唐(tuí)遒劲.(jìng)潜.滋暗长(qián)C诘.责(jié)周济.(jǐ)琐屑.(xiè)考订.(dīng)屏.息敛声(bǐng)D簇.拥(cù)洗涤.(dí)黝.黑(yōu)纤.维(xiān)深恶.痛疾(wù)2下列字词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燥热嶙峋锐不可当抑扬顿错张目结舌B狼藉田畴殚精竭虑诚惶诚恐因地治宜C 脱辞卑微眼花缭乱交头接耳自出新裁D凋谢婆娑杳无消息恹恹欲睡重峦叠嶂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五四”运动以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种种新思想,引起了进步青年极大的兴趣。
B.王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在座的听众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C.辩论赛上,观众热烈的掌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参赛队员们越战越勇。
D.河水川流不息....,在狭窄的河道中汹涌着,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大海奔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B.随着创建文明城市热潮的抵起,社会上各种文明行为络绎不绝地涌现出来。
C.2022年我国5G基站总量已达到231.2万个,约占全球5G基站比例60%左右。
D.我国科研人员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困难,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诗篇。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白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炽.热(chì)荒谬.(miù)甲胄. ( wèi) 殚.精竭虑(dān)B.要塞.(sài)尴.尬(ɡān)惊骇. (hài) 歼.灭(qiān)C.教诲.(hùi)诘.责(jié)轩邈.(miǎo )猝.死(cuì)D.瞥.见(piē)屏.息(bǐng)锃.亮(zèng) 踌.躇(chóu)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曾国藩为挽救大清危局,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真可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B.在这个购物一条街上,各种品牌鳞次栉比....,人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
C.主动认罪与被动认罪虽然最终的结果相同,但是认罪的动机却南辕北辙....。
D.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近视患者都应该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下列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B.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C.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D.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
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④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分。
1~3小题,每题2分;4~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教诲.(huì)解剖. (pāo) 深恶.痛绝(wù)B.鲜腴.(yú)窒.息(shì)匿.名 (nì) 恹恹..欲睡(yān)C.丘壑.(hè)濒.临(pín)纤.维 (xiān) 惟妙惟肖.(xiāo)D.喧嚣.(xiāo)遒劲.(jìng)畸.形 (jī) 无动于衷.(zhōng)2.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孩子,在奔跑的过程中,我希望你的步调是的,步伐是的,步韵是的,步态的。
A.和谐稳健匀速优雅B.匀速稳健和谐优雅C.和谐匀速优雅稳健D.匀速和谐优雅稳健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4.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 以下对诗歌《春望》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残破不堪,山河并没有被破坏;春天降临到长安城,因长久无人料理导致乱草丛生。
这一联在写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遭到破坏以后的失望之情。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
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是写实,“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这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阅读《苏州园林》一文的节选文字,回答6~8题。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下面不能体现“美术画”特点的一项是A.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B.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在哪个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C.我国的建筑,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D.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7.下面对选文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追求图案之美的特点。
B.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C.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古代宫殿和一般住房的共同特点。
D.使用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充满自然之趣的特点。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是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和假山池沼的配合两个角度来介绍苏州园林的。
B.选文介绍假山和池沼的特点,目的是说明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
C.苏州园林的景物布置,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画的效果。
D.“一般”“绝大部分”“大多”这些限制性词语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回答9-11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10.下列句子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2分)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B.甚矣,汝之不惠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河曲智叟亡以应11.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大漠孤烟直,。
(2)仍怜故乡水,。
(3)无可奈何花落去,。
(4),铜雀春深锁二乔。
(5)天接云涛连晓雾,。
(6),沉醉不知归路。
(7)富贵不能淫,,。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13~15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咸不解其意咸(2)值积雪始晴值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15.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3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冰窗花》一文,回答16~19题。
冰窗花任随平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
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
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
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
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
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
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
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
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
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的牵念和期望。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6.请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4分)17.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3分)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远山近水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村庄阔大的臂弯里。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第①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