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2020-2016年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汇总所有考点类型)
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分类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0d0b712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a.png)
202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分类汇编1.【2020年全国I卷】XXX公布的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NaClO通过氧化灭活病毒2.【2020年全国II卷】北宋XXX《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
“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3.【2020年全国III卷】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改写:1.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可有效灭活病毒。
其中,NaClO 不能通过氧化来灭活病毒。
2.北宋XXX《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其中,浓缩结晶过程并非“熬之则成胆矾”。
3.宋代《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
然而,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低于Cu(OH)2·2CuCO3.1.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2.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2-乙烯基吡啶(VPy)是合成治疗矽肺病药物的原料,可由如下路线合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Vpy是乙烯的同系物3.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
(完整word版)2016年各地高考化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5(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完整word版)2016年各地高考化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5(良心出品必属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72ed699927d3240c8547ef90.png)
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6年高考试題:* ■*««*««*««*««*««*>**««*>**««****««****«**«*«1.【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SO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 . NHHCO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 F Q(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 . AbQ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D■JWT 1 1试題分祈:& S6用于濤白址梵是利用不是氛化性,二氛化礦与谍化羣反应生成S星质和札■衰现氧化化A错逞;B. NHJK0用作氮肥斥因为耳中含有歸元郭易核眾作4M收,与?維定性■无关,B错误;G F忧(SOih用作净水剂罷因为糕禹子水解生成3[戦化铁胶俸,胶ft具育唱阳性,. 阳水中訊浮的杂馬而净水,C商知D、AJO垢点萬可用作耐高温柳斗・D正臨答家选6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判断【名师点晴】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易错点是A, 注意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多样性,例如二氧化硫通入下列溶液中的现象与其体现的12性性 性2【2016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 NaHCO 勺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分离NaHCO 干燥NaHC £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Tm -/■ 1试題分析:z 臥化强狹分*?生咸的鼠汽耐化療在试管口遇冷又主瀬讹侵固囱 不龍用加热轨化般固 >体的方法制备arv A 错為 歇汽流方何错爲 应该从右1H 导管通入 8汽体,B 销為G 从溥港J 中分离岀碳酸氨钠静用过垃的方法,C 正确i D 、礙酸氢钠受注易分聲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站■ 不能用i 笺装裁干燥诜號辭钠,D 鋁逞二答融0.」[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判断【名师点晴】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解答时注意掌握氨气的制备原理、物质的分离与提 纯化学实验等基本操作,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 B 和D,注意洗气瓶 的气体通入以及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化学实验基础(原卷版)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化学实验基础(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4776970722192e4436f604.png)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化学实验基础(原卷版)【2020年】1.(2020·新课标Ⅰ)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2.(2020·新课标Ⅲ)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3.(2020·江苏卷)实验室以CaCO3为原料,制备CO2并获得CaCl2﹒6H2O晶体。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制备CO2B. 收集CO2C. 滤去CaCO3D. 制得CaCl2﹒6H2O4.(2020·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2020·山东卷)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用冷水贮存白磷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6.(2020·山东卷)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 2B. 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 产生C. 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 2D. 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7.(2020·山东卷)实验室分离Fe 3+和Al 3+的流程如下:知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 4】,该配离子在乙醚(Et 2O ,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24Et O H FeCl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B. 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 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D. 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8.(2020·山东卷)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2020·天津卷)下列实验仪器或装置的选择正确的是.10.(2020·天津卷)检验下列物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11.(2020·浙江卷)固液分离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12.(2020·浙江卷)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萃取Br2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旋塞,先将水层放出B. 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C. 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D. 可用3AgNO溶液和稀3HNO区分NaCl、2NaNO和3NaNO【2019年】1.[2019·新课标Ⅰ]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2.[2019·新课标Ⅱ] 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3.[2019·新课标Ⅲ]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B .C .D .5.[2019·浙江4月选考] 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6.[2019·江苏卷]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B.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1NaOH溶液C.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7.[2019·江苏卷] 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8.[2019·天津卷]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9.[2019·北京卷] 探究草酸(H 2C 2O 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高考试卷】2020届三年高考_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化学与技术选修含解析_
![【高考试卷】2020届三年高考_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化学与技术选修含解析_](https://img.taocdn.com/s3/m/435fc586e87101f69e319599.png)
2020年高考冲刺试卷芳草香出品专题24 化学与技术(选修)1.【2016新课标1卷】[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
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原料软锰矿与氢氧化钾按1∶1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
(2)“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
(4)将K2MnO4转化为KMnO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
①“2CO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酸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2MnO4、MnO2和(写化学式)。
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阴极逸出的气体是。
③“电解法”和“2CO歧化法”中,K2MnO4的理论利用率之比为。
(5)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1.0800 g样品,溶解后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摇匀。
取浓度为0.2000 mol·L−1的H2C2O4标准溶液20.00 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KMnO4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24.48 mL,该样品的纯度为(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2)2MnO2+4KOH + O22K2MnO4+2H2O;(3)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4)①KHCO3;②MnO42−−e−=MnO4−;H2;③3:2;(5)-3210020.00100.2000158524.48100%1.0800⨯⨯⨯⨯⨯⨯。
【解析】试题分析:(1)MnO2是固体物质,对于有固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由于其浓度不变,因此可通过增大其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再结合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任何反应都具有一定的可逆性,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电化学及其应用(原卷版)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电化学及其应用(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1f99d4d0d233d4b14e69e2.png)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 电化学及其应用(原卷版)【2020年】1.(2020·新课标Ⅰ)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 2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图,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 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4Zn 2e 4OH Zn(OH)−−−−+=B. 放电时,1 mol CO 2转化为HCOOH ,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C. 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4222Zn OH) 2Zn O 4OH O(2H −−=+↑++D. 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 −浓度升高2.(2020·新课标Ⅱ)电致变色器件可智能调控太阳光透过率,从而实现节能。
下图是某电致变色器件的示意图。
当通电时,Ag +注入到无色WO 3薄膜中,生成Ag x WO 3,器件呈现蓝色,对于该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g 为阳极B. Ag +由银电极向变色层迁移C. W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总反应为:WO 3+x Ag=Ag x WO 33.(2020·新课标Ⅲ)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 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VB 2电极发生反应:--3--2442VB +16OH -11e =VO +2B(OH)+4H O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负载通过0.04 mol 电子时,有0.224 L(标准状况)O 2参与反应B. 正极区溶液的pH 降低、负极区溶液的pH 升高C. 电池总反应为3222444VB 11O 20OH 6H O 8B(OH)4VO −−−+++=+D. 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 2电极、KOH 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4.(2020·江苏卷)将金属M 连接在钢铁设施表面,可减缓水体中钢铁设施的腐蚀。
在题图所示的情境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Fe 2e Fe −+−=B. 金属M 的活动性比Fe 的活动性弱C. 钢铁设施表面因积累大量电子而被保护D. 钢铁设施在河水中的腐蚀速率比在海水中的快5.(2020·山东卷)微生物脱盐电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能源装置,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获得电能,同时可实现海水淡化。
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8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
![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8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3c356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f.png)
三年真题二]4<08化肾反固速卑与化肾年衡昌字窖僵。
痹匆演考点三年考情(2022・2024)命题趋势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2024安徽卷、2024江苏卷、2024甘肃卷、2023广东卷、2023山东卷、2023辽宁卷、2023浙江卷、2022广东卷、2022北京卷、2022河北卷、2022浙江卷♦化学平衡:2024黑吉辽卷、2024山东卷、2024江苏卷、2024浙江卷、2024湖南卷、2023北京卷、2023湖南卷、2023山东卷、2022天津卷、2022重庆卷、2022江苏卷、2022浙江卷、2022北京卷、2022辽宁卷、2022湖南卷选择题中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内容的考查不算太多,这是因为在主观题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才是考查的重头戏。
随着新高考单科卷的实行,选择题题量大增,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试题的考查在选择题中开始有所增加,考查的核心知识还是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计算和影响因素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物质的浓度的计算,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的分析等,常结合坐标图像或表格进行考查。
考法01化学反应速率1.(2024.安徽卷)室温下,为探究纳米铁去除水样中SeO?-的影响因素,测得不同条件下SeC^-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一。
点,0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①中,。
〜2小时内平均反应速率v (SeO42-)=2.0mol ・L-i.h-i实验序号水样体积/mL纳米铁质量/mg 水样初始pH①5086②5026③5028B. 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eO 42+8H +=2Fe 3++Se+4H 2OC. 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增加纳米铁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D. 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样初始pH 越小,SeCU2-的去除效果越好【答案】C【解析】A.实验①中,。
〜2小时内平均反应速率v (SeO ;)*5・0xl0 3-一3moi.L 』.h 」,A 不正确;B. 实验③中水样初始pH =8,溶液显弱碱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不能用H+配电荷守恒,B 不正确;C. 综合分析实验①和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实验①中SeO :浓度的变化量大,因此,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增加纳米铁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C 正确;D. 综合分析实验③和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实验②中Se 。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化学工艺流程(原卷版)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化学工艺流程(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e98ef2dd3383c4bb4cd2ed.png)
已知:MnO2 是一种两性氧化物;25℃时相关物质的 Ksp 见下表。
物质 Fe(OH)2
Fe(OH)3
Al(OH)3
Mn(OH)2
Ksp
1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6.3
110−38.6
110−32.3
110−12.7
回答下列问题 (1)软锰矿预先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nO2 与 BaS 溶液反应转化为 Mn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持 BaS 投料量不变,随 MnO2 与 BaS 投料比增大,S 的量达到最大值后无明显变化,而 Ba(OH)2 的 量达到最大值后会减小,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 CaF2 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___________[ Ksp (CaF2 ) =5.310-9 , Ka (HF)=6.310-4 ]。
(4)沉铁:将提纯后的 FeSO4 溶液与氨水-NH4HCO3 混合溶液反应,生成 FeCO3 沉淀。 ①生成 FeCO3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以 FeSO4 溶液、氨水- NH4HCO3 混合溶液为原料,制备 FeCO3 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 【FeCO3 沉淀需“洗涤完全”,Fe(OH)2 开始沉淀的 pH=6.5】。 【2019 年】 1.[2019·新课标Ⅰ]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一种 以硼镁矿(含 Mg2B2O5·H2O、SiO2 及少量 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化学实验基础-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教师卷)
![化学实验基础-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教师卷)](https://img.taocdn.com/s3/m/029258b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4.png)
考点
三年考情(2022-2024)
命题趋势
考点1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安全:2024黑吉辽卷、2024河北卷、2024湖南卷、2023山东卷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仪器的使用:2024浙江卷1月、2024安徽卷、2024山东卷、2024河北卷、2024江苏卷、2024浙江卷6月、2024甘肃卷、2024北京卷、2024广东卷、2023全国甲卷、2023湖南卷、2023山东卷、2023浙江卷、2023全国乙卷、2023北京卷、2022浙江卷、2022山东卷、2022天津卷、2022湖南卷、2022北京卷、2022重庆卷、2022河北卷、2022湖北卷、2022海南卷、2022广东卷
C.具有 标识的化学品为易燃类物质,应注意防火
D.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
【答案】A
【解析】A. 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和酸,可用作“钡餐”说明对人体无害,无毒性,A错误;
B.钠与水反应剧烈且放热,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B正确;
C. 为易燃类物质的标识,使用该类化学品时应注意防火,以免发生火灾,C正确;
考法
1.(2024·黑吉辽卷)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点燃 前,先检验其纯度B.金属K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温度计中水银洒落地面,用硫粉处理D.苯酚沾到皮肤上,先后用乙醇、水冲洗
【答案】B
【解析】A.H2为易燃气体,在点燃前需验纯,A正确;
B.金属K为活泼金属,可以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湿抹布盖灭,B错误;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2024浙江卷1月、2024安徽卷、2024黑吉辽卷、2024湖北卷、2024山东卷、2024河北卷、2024甘肃卷、2024广东卷、2023辽宁卷、2023山东卷、2023浙江卷、2023全国甲卷、2023湖南卷、2022广东卷、2022重庆卷、2022山东卷、2022北京卷、2022海南卷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a6896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4.png)
历年(2022-2024)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分类(化学用语)汇编考点1 化学与STSE考法01 化学变化的判断1. (2024ꞏ湖北卷)2024年5月8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完成首次海试。
舰体表面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锈措施,下列防锈措施中不形成表面钝化膜的是A. 发蓝处理B. 阳极氧化C. 表面渗镀D. 喷涂油漆2. (2024ꞏ黑吉辽卷)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发明关键操作化学原理A 制墨松木在窑内焖烧发生不完全燃烧B 陶瓷黏土高温烧结形成新的化学键C 造纸草木灰水浸泡树皮促进纤维素溶解D 火药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2022ꞏ湖北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4.(2022ꞏ湖南卷)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考法02 化学与材料5.(2024ꞏ浙江卷1月)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变化可推测其性能变化,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材料组成和结构变化性能变化A 生铁减少含碳量延展性增强B 晶体硅用碳原子取代部分硅原子导电性增强C 纤维素接入带有强亲水基团的支链吸水能力提高D 顺丁橡胶硫化使其结构由线型转变为网状强度提高6 (2024ꞏ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B. 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C. 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D. 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7.(2023ꞏ河北卷)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年国三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化学(作者主页附答案)
![三年国三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化学(作者主页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4da3b9ec3a87c24028c478.png)
三年国三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2016.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10.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的和苯为同系物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Zn+O2+4OH–+2H2O===2Zn(OH)24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OH )c -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 –-2e –===Zn(OH)24-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 电子,消耗氧气22.4L (标准状况)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 与Y 同族,Z 与X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X<ZB.W 与X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0.1mol 1L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3(H )(CH COOH)c c +减小B.将CH 3COONa 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33(CH COO )(CH COOH)(OH )c c c --⋅增大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4(NH )1(Cl )c c +-> D.向AgCl 、AgB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 3,溶液中(Cl )(Br )c c --不变 2017.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完整word版)2016年各地高考化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5(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完整word版)2016年各地高考化学各地试题知识点分类汇编5(良心出品必属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b19d2575901020206409c55.png)
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1.【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 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判断【名师点晴】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易错点是A,注意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多样性,例如二氧化硫通入下列溶液中的现象与其体现的性质可总结如下:2.【2016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判断【名师点晴】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解答时注意掌握氨气的制备原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化学实验等基本操作,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易错选项是B和D,注意洗气瓶的气体通入以及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
3.【2016年高考上海卷】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 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MgO是碱性氧化物与NaOH不能反应,而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产生NaAlO2,过滤后洗涤,就得到纯净的MgO,错误;B.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氯化铁变为Fe(OH)3沉淀,氯化铝变为NaAlO2,过滤,然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当沉淀达到最大值中,过滤,得到Al(OH)3,再分别向两种物质的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解,就得到氯化铝溶液,除去了杂质,错误;C.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而氧化铁与NaOH不能发生反应。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原卷版)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887352524de518974b7d07.png)
2016-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总-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原卷版)【2020年】1.(2020·新课标Ⅲ)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 A 个中子B .1 mol 重水比1 mol 水多N A 个质子C .12 g 石墨烯和12 g 金刚石均含有N A 个碳原子D .1 L 1 mol·L −1 NaCl 溶液含有28N A 个电子2.(2020·浙江卷)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4224MnO 5HCHO 12H 4Mn5CO 11H O −++++=+↑+,41mol 4MnO 5HCHO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0N AB .用电解粗铜的方法精炼铜,当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 A 时,阳极应有32gCu 转化为2Cu +C .常温下,pH 9=的3CH COONa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数为5A10N −D .1L 浓度为10.100mol L −⋅的Na 2CO 3溶液中,阴离子数为0.100N A3.(2020·江苏卷)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氯异氰尿酸钠(C 3N 3O 3Cl 2Na)都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
NaClO 可用于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1)NaClO 溶液可由低温下将Cl 2缓慢通入NaOH 溶液中而制得。
制备 NaClO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用于环境杀菌消毒的NaClO 溶液须稀释并及时使用,若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且见光,将会导致消毒作用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氯异氰尿酸钠优质品要求有效氯大于60%。
通过下列实验检测二氯异氰尿酸钠样品是否达到优质品标准。
实验检测原理为333223333C N O Cl H 2H O C H N O 2HClO−+++=+22HClO 2I H I Cl H O −+−++=++ 2222346I 2S O S O 2I −−−+=+准确称取1.1200g 样品,用容量瓶配成250.0mL 溶液;取25.00mL 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 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 ;用10.1000mol L −⋅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Na 2S 2O 3溶液20.00m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13套)[三年高考]2018-2016年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汇总专题01化学与STSE1.【2018新课标2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涉及碳酸钠、漂白粉、氢氧化铝、钡餐等【试题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2018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精准分析:本题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涉及泡沫灭火器、蛋白质的性质、环境保护、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试题点评】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
3.【2018北京卷】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试题点评】易错提醒:化学反应研究到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或者说遵循元素守恒和原子守恒,学生可能认为只要有新物质的生成就是化学反应,不选B选项,核聚变或裂变,原子发生了改变,因此核聚变或裂变不属于化学反应。
4.【2018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A【解析】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反应类型、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物质的提纯与分离等知识。
【试题点评】举一反三: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即: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例如:用烈酒浸泡某些药材。
5.【2018江苏卷】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C.化石燃料的燃烧D.碳酸盐的沉积【答案】C【解析】精准分析:A项,光合作用消耗CO2,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6CO2+6H2OC6H12O6+6O2,光合作用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下降;B项,自然降雨时H2O会与少量CO2反应生成H2CO3,不会引起CO2含量的上升;C项,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C元素,C元素燃烧后生成CO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D项,碳酸盐沉积指由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底部的粒状、泥状碳酸盐矿物及其集合体,通过生物作用或从过饱和碳酸盐的水体中直接沉淀,水体中生物活动消耗CO2,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碳酸盐沉积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答案选C。
考点定位:温室气体CO2产生的分析,关注化学在能源、材料、环境、环保、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分析光合作用、自然降雨、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碳酸盐的沉积等这些变化过程中对自然界碳循环的具体影响,掌握化石燃料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
6.【2017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名师点睛】考查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环境污染的来源与防治,其中绿色化学的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7.【2017北京卷】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答案】A【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答案选A。
【名师点睛】明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义以及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是针对无机物而言,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需要注意CO、CO2以及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由于其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更接近,一般归为无机物。
8.【2017天津卷】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答案】C【解析】A、石灰、碳酸钠都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A正确;B、铝盐、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B正确;C、氯气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可以加入硫化物生成硫化物沉淀来处理重金属,C错误;D、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D正确。
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从各种水处理技术方法等方面设计考核知识点,让考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正确地认识化学的价值和功能。
展现学科价值,灌输绿色化学思想。
9.【2017江苏卷】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社会生活。
解题的关键要抓住节能、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环保等要素。
化学学习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化学在能源、材料、环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化学服务于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0.【2016新课标1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体积分数)为95%【答案】D【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在灼烧时会蜷缩成一个小球,有浓烈的黑烟,有与蛋白质灼烧不一样的气味,故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蚕丝和人造纤维,正确;B.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多种有毒、有害甚至是致癌的稠环芳香烃物质,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C.加热或高温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正确;D.医用消毒酒精通常是用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浓度太大,杀菌能力强,但渗透性差,浓度太小,渗透性强而杀菌能力又弱。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渗透性差,会导致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体内将细菌彻底杀死,错误。
点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
我们生活就要吃饭、穿衣,在生活过程中在与周围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微生物,因注意不当而患有疾病,消毒、治疗或用一定的物质进行处理,这些都与化学知识有关。
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腈纶化学纤维等,棉花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糖类,灼烧有烧被套的气味;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等是人工合成的物质,灼烧有浓烈的黑烟,会蜷缩成一个小球,冷后是一个小硬球。
判断衣服布料的材料就可以用灼烧的方法鉴别,在洗涤时也可以根据物质面料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
食用油高温反复加热会产生致癌物质,故要少吃油炸食品;肌肉注射或输液时经常要用酒精消毒,消毒用的酒精是体积比为75%的酒精的水溶液,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不能很好的杀菌消毒。
因此,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全、更健康。
11.【2016新课标2卷】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燃料燃烧,环境污染与防治等知识。
【名师点睛】化石燃料是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化石燃料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液化石油气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12.【2016新课标3卷】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次氯酸的性质,二氧化硅的性质【名师点睛】本试题考查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掌握以及对知识的夯实和运用的能力。
盐类水解在生活中涉及方方面面,如泡沫灭火器、明矾净水等等,泡沫灭火剂原理就是盐类水解:Al3++3HCO3-=Al(OH)3↓+3CO2↑。
比较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利用金属性强的制取金属性弱的,如Fe+Cu2+=Fe2++Cu,说明Fe比Cu金属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