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雨水调蓄池人工探孔施工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地下管线 (4)

2.3地质水文条件 (5)

三、施工准备 (7)

3.1技术准备 (7)

3.2机具准备 (8)

3.3材料准备 (8)

四、施工安排 (9)

4.1总体安排 (9)

4.2工期安排 (9)

4.3劳动力组织 (10)

五、主要施工方法 (10)

5.1施工工序及工艺 (10)

5.2施工测量 (11)

5.3探坑施工 (12)

5.4浇筑护壁混凝土 (14)

5.5验收检查 (15)

六、质量保证措施 (15)

6.1针对性措施 (16)

6.2其他措施 (16)

七、安全保证措施 (17)

7.1安全管理制度 (17)

7.2施工安全措施 (18)

八、应急措施 (20)

8.1防塌方 (20)

8.2防触电 (21)

8.3防坠落 (22)

8.4防中毒 (23)

附件:护壁设计及计算 (25)

一、编制依据

1、潘家园桥、华威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左安东路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施工设计图

2、潘家园桥、华威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左安东路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潘家园桥、华威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左安东路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阶段报告

4、《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DB11/T363-2006

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6、《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

7、《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验收与验收统一标准》DBJ01-90-2004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10、《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11、施工设计文件中指定的标准、规范、规程及现行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国家、部委和北京市有关安全、质量、验收等的方面标准及规范。

12、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雨水调蓄池工程隶属于北京市城中心泵站升级改造工程一期三环路潘家园桥、华威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的一部分。新建雨水调蓄池位于华威桥东北角,标

准段为两层三跨结构,调蓄池部分为地下三层结构。标准段宽度为13.8m,高为8.95m,调蓄池长度为73.1m。调蓄池标准段顶板覆土为3.2m,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为12.25m,采用明挖法施工。雨水调蓄池总平面布置见图2-1。

由于施工范围内可能存在不明管线,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必须先挖探坑探明地下有无管线。如果在探坑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异物必须停止施工,应立即通知项目部相关部门,待确认处理后继续施工。

图2-1 雨水调蓄池总平面图

2.2 地下管线

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调查情况,雨水调蓄池施工范围内管线较少,目前查明管线详见下表:

表2-1 雨水调蓄池管线统计表

图2-2 调蓄池地下管线位置图

2.3 地质水文条件

1、地质条件

根据对现场勘探、原位测试与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的综合分析,在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勘探深度范围内(最深26.00m)的地层,按成因年代可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二大类,并按岩性及工程特性划分为7个大层及其亚层,现分述如下。

表层为一般厚度约1.50~1.80m的人工堆积之粘质粉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①层,房渣土①1层。

人工堆积层以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及粉砂、细砂②1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③层,细砂③1层及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③2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④层及粘土、重粉质粘土④1层;粉砂、细砂⑤层及砂质粉土

⑤1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⑥层,粘土、重粉质粘土⑥1层及粉质粘土⑥2层;卵石、圆砾⑦层及细砂、中砂⑦1层。

1

38.01

238.16

338.00

438.08

图2-3 工程地质剖面图

1、水文条件

1)勘探期间实测地下水位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期间(2012年10月下旬)于钻孔中实测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为16.11~16.48m (埋深21.60~21.90m ),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承压水。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拟建场区浅部粉土、砂土层(埋深10m 以内)中具有赋存台地潜水的条件。

2)历史高水位调查

工程场区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33.80m 左右;1959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36.10m 左右。

3)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目前拟建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三、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1、在施工过程中,我方将充分发挥在施工技术上的优势,本着技术先行的原则,在施工前就技术上的一切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技术准备的七项主要任务如下:

岗位确定、图纸会审、方案研讨、落实重点方案、各项计划、技术交底、高程引测与定位。

2、针对工程特点,制定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形成配套的技术力量。

3、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同时取得相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和标准等,会同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共同做好图纸会审。

4、由项目经理牵头进行方案研讨,制定分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计划及完成时间。

5、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中心,制定材料采购、试验、钢筋、混凝土及设备施工等各项计划,提前计划、保证施工。

6、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编制详细技术交底。施工前安排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内容交底、工艺流程交底、健康安全交底,使所有人员在施工开始前做到心中有数。

7、根据轴线控制及标高引测的依据,进场后复核建筑物定位桩控制点,引入高程控制水准点,做好桩号的控制和水准点的测设和保护工作。

8、确定关键、特殊工序及质量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及质量保证计划,及时做好对于施工班组的逐级交底,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和监督,确保在施工中得以确实贯彻实施。

9、检查施工设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在施工前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协同安全人员全面检查各项施工准备,确保机电设备完好,符合安全使用标准,向现场施工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和技术交底,使安全管理在思想、组织和措施上全部得到落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