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五节 陶瓷的烧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坯釉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为 依据。如氧化铁和氧化钛的含量决定了采用不同的烧成气氛; 又如坯釉中氧化分解反应、收缩变化、密度变化以及热重变 化等决定采用不同的烧成制度。 (2)以坯件的种类、大小、形状和薄厚为依据。 (3)以窑炉的结构、类型、燃料种类以及装窑方式和装窑疏 密为依据。 (4)以相似产品的成功烧成经验为依据。
1080~1100 ℃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3、玻化成瓷期(950 ℃ ~烧成温度) (3)形成大量液相和莫来石晶相 •长石—石英—高岭土三组分瓷,随着温度的升高,高岭石 在925 ℃左右经过放热反应,生成铝硅尖晶石开始转化为莫 来石(3Al2O3•2SiO2),非晶态二氧化硅转化为方石英。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3、玻化成瓷期(950 ℃ ~烧成温度) (2)硫酸盐的分解和氧化铁的还原与分解
此阶段的烧成气氛对坯体的化学反应影响极大。在氧 化气氛中,硫酸盐与高价铁的分解往往推迟到1300 ℃ 以后进行。具体情况如下:
MgSO4→MgO+SO3↑ 900℃以上 CaSO4→CaO+SO3↑ 1250-1370℃ Na2SO4→Na2O+SO3↑ 1200-1370℃ Fe2O3 →FeO+O2 ↑ 1250-1370℃ Fe2O3+CO →FeO+CO2↑1000~1100℃ 还原焰 还原焰下
过烧时?
重结晶作用,晶粒异常长大,或液 相粘度降低,闭口气孔合并,开口 气孔增加而使孔径及总气孔率增大。 热压、热等静压烧结,坯体的气孔率可下降至1%以下,甚至 接近理论密度。
二 显微结构的组成
气孔分布:常在玻璃相基质中, 晶粒重结晶时会将气孔包含到大 晶粒之中。
气泡
气孔存在与否、形状、大小、 含量、分布和气孔间的连通情 况等,对制品的性能、质量及 使用均有显著影响,甚至起决 定作用。 气孔能增大制品的介电损耗,降低机械强度、透明度、抗击 穿强度等。 含大量气孔、甚至以气孔为主相的制品(如保温材料、隔热 材料等),又具有质轻、隔热、隔音、保温等作用。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4)石英溶解、莫来石重结晶和坯体烧结 在1200 ℃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石英的溶解度迅速增大。 石英含量降低,从而熔体的成分不断变化。这种高硅质熔体将 细小针状莫来石溶解,高温时粒状和片状莫来石也受到强烈的 侵蚀。若铁含量较高,碱性氧化物与则低价铁、石英等将形成 更多的低共熔物,使坯体中液相量大为增加。
冷却后期400 ℃ -室温。针对陶和瓷采取不同降温措施
瓷器中不会有方石英出现,冷却时因熔体粘度增大抑制了晶芽 的形成,而且高温熔体中硅量并未达到饱和,因此一般陶瓷在 冷却阶段不会有方石英新相析出。 陶炻质坯体中,由于液相数量少,可能有以固体状态存在的方 石英。冷却时要特别注意。 270℃时,α-方石英转变为β-方石英,体积收缩2.8%。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2、氧化分解与晶型转变期(300~950 ℃ ) •在这一阶段,坯体内部发生较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粘土中的结构水的排除; •碳酸盐分解; •有机物、碳素和硫化物被氧化;
•石英晶型转变。
•这些变化与坯体组成、升温速度、窑炉气氛等因素有关。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4、冷却阶段 冷却初期,即由烧成温度冷却至800 ℃ ,这是冷却过程的重 要阶段。 采取快冷的方法 冷却过慢 主要变化:黏度不断增大,细晶减少粗晶增多,结构不均匀, 导致机械性能下降; 釉层细晶失透;低价铁重新氧化。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冷却中期,由800-400 ℃ ,这是冷却的最危险的阶段。 主要变化,由塑性变为固态。 残余石英的晶型转变(573 ℃ ) 在573℃α-石英转变为β-石英,体积收缩0.82%。必须缓慢 冷却过快:产生较大的结构应力; 内部和表面出现较大的热 应力
•石英在573 ℃的晶型转变(β-石英→ α石英),伴有0.82% 的体膨胀。 •在K2O-Al2O3-SiO2系统中,在920 ℃就会出现少量液相, 它的形成可起到黏结颗粒的作用,使坯体的机械强度增加。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3、玻化成瓷期(950 ℃ ~烧成温度) •(1)在1020 ℃前继续氧化分解反应,排除残留结构水 •坯体在氧化分解期的氧化反应实际上是不完全的,由于水气 及其他气体的急剧排除,在坯体周围有一层气膜,妨碍氧气 继续向坯体内部渗透,从而使坯体气孔中的沉碳难以烧尽。 800 ℃以前水分排除3/4,1000 ℃以上才能排除。
二 显微结构的组成
4. 晶界 (1) 晶界的定义 晶界:结晶方向不同的、直接接触的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 称为晶界(晶粒间界或粒界)。
相界:不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或不同相间的交界处称为 相界面。
晶界结构:晶界处物 质的结构特点。 晶界的厚度:取决于 相邻晶粒的取向之差 及所含杂质的种类和 数量。
晶界结构示意图
二 显微结构的组成
(2) 晶界的异相偏析效应 在高温条件下的烧结和冷却过程中,异 性杂质离子从晶粒内部向晶界扩散和迁 移,使之在晶界部位富集的现象,称为 晶界异相偏析效应。 晶界上的杂质往往以三种形式存在:
陶瓷显微结构中杂质在晶界上存在的状态
二 显微结构的组成
(3) 晶界的物质迁移效应
(A)
(B)
2、氧化分解与晶型转变期(300~950 ℃ ) (1)粘土结构矿物水的排除 •粘土矿物因其类型、结晶完整程度和颗粒 度的不同,排除结构水的温度也有所差别。
•高岭土 •珍珠陶土 •蒙脱石 •伊利石 •叶蜡石 450-650 ℃ 500-700 ℃ 500-750 ℃ 400-650 ℃ 600-750 ℃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二 显微结构的组成
烧成温度 (℃)
Leabharlann Baidu相 玻璃相

成 (%) 石 英
莫来石
气孔体积 (%)
1210
1270 1310 1350
56
58 61 62
9
63 15 10
32
28 23 19
3
2 1 1
二 显微结构的组成
陶瓷显微结构示意图
二 显微结构的组成
1. 晶相(结晶相)

高粘度玻璃相能抑制晶粒长大,防止晶型转变、扩大烧 结范围。

不利影响:过量的玻璃相会降低陶瓷强度、抗热震性能, 引起产品变形。降低瓷件的绝缘电阻,增大介质损耗。

玻璃相的组成、数量与坯料的组成和烧成工艺相关。
二 显微结构的组成
3. 气孔 一般陶瓷制品的气孔率5~10%(体积)。 气孔的存在与坯料的组成 和烧成制度有关。 提高烧成温度,总气孔率降低。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3、玻化成瓷期(950 ℃ ~烧成温度) (3)形成大量液相和莫来石晶相 长石约在1170 ℃开始分解,析出白榴石 并生成液相。在高岭土和长石组成的二组 分混合物中,约在1000 ℃莫来石开始形成。 首先是在高岭土的残骸上,由于比较活 泼的钾、钠离子的侵入形成少量溶质而促 使莫来石的生成。另一方面,由于K2O与 Na2O含量降低,长石熔体组成向莫来石区 析出方向变化,导致长石熔体中形成细小 的针状莫来石。这两种莫来石有明显的区 别,由高岭石分解物形成的粒状或鳞片状 莫来石成为一次莫来石;由长石熔体形成 的针状莫来石称为二次莫来石。
第五节
陶瓷的烧成
概述
烧成(sintering)是一种利用热能使粉末坯体致密化的技术。 其具体的定义是指多孔状陶瓷坯体在高温条件下,表面积减小、 孔隙率降低、机械性能提高的致密化过程。 烧成是陶瓷制造工艺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陶瓷烧成所需 时间约占整个生产周期的1/3~1/4,所需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 40%左右。因此,正确的设计与选择窑炉,科学地制定和执 行烧成制度并进行严格的执行装烧操作规程,是提高产品质 量和降低燃料消耗的必要保证。 目前我国日用陶瓷工业广泛采用隧道窑、辊道窑和推板窑,并保 留少量的倒焰窑继续用于生产。
较多高岭石粘土的坯体不能升温太快。 隧道窑控制在80~150 ℃ 。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 坯体的烧制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交 错进行的过程。可以将日用陶瓷的烧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1、坯体水分蒸发期(室温~300 ℃ ) •坯体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排除干燥后的残余水。随着水 分的排出,固体颗粒紧密靠拢,伴随着少量收缩。但这种收 缩不能完全填补水分排除后所遗留的空隙。控制坯体入窑水 分是本阶段快速升温的关键。一般日用瓷坯体入窑水分控制 在2%以下。因为温度高于120 ℃时坯体内部的水分发生强烈 汽化。蒸汽压力超过坯体的抗张强度极限时,造成制品开裂, 对于厚壁制品尤为突出。 •本阶段要加强通风,目的是使被水气饱和的烟气得到及时排 除,不致因其温度继续下降到露点而析出液态水,凝聚在制 品表面造成“水迹”或开裂等缺陷。
1. 石英
2. 液相(玻璃相)3. 二次莫来石
4. 粘土残骸及一次莫来石
瓷坯冷却前后的变化图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大量液相对坯体的成瓷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促使晶体发生重结晶。由于细晶溶解度大于粗晶, 因而小晶体溶解后就向大晶粒上沉积,导致大晶粒尺寸进 一步长大。 另一方面液相起着致密化的作用。由于表面张力的拉紧 作用,使它能填充颗粒间隙,促使固体颗粒相互靠拢。最 终使莫来石、残余石英与瓷坯中的其他组分彼此合成整体, 组成致密的具有较高机械强度的瓷坯。
晶界物质迁移效应引起的再结晶(A)及其示意图(B)
三、最佳烧成制度的确定
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影响产品性 能的关键是温度及其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烧成时的气氛。其 中温度制度,气氛制度需要根据不同产品要求而定,而压力 制度是保证窑炉按照要求的温度制度与气氛制度进行烧成。
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MgCO3.CaCO3 → CaO+MgO+CO2 ↑ 730~950 ℃
•FeS2+O2 → Fe+SO2 ↑
•4FeS+7O2 → 2Fe2O3+4SO2 ↑
350-450 ℃
500-800 ℃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2、氧化分解与晶型转变期(300~950 ℃ ) (4)石英的晶型转变和少量液相的形成
三、最佳烧成制度的确定
(一)、温度制度及控制
温度制度包括升温速度、烧成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速度等 参数。
1、各阶段的升温速度 (1)坯体水分蒸发期(室温~300 ℃ ) 这阶段实际是干燥的延续,升温速度主要取决于坯体的含水 率、致密度、厚度和窑内实际温度以及装坯量。入窑水分2% 的坯件能较快升温。当坯件入窑水分较高,坯件厚度及装窑 密度大时,应采取慢速升温。特别对于含结合粘土多的致密 坯体,水份排除困难,在温差大时更应慢速升温。
•瓷石 450-700 ℃ •粘土矿物排除结构水也与升温速度有关。随着升温速度的加快残 留结构水的排除向高温推移,甚至要到1000 ℃以上才能完成。
一、坯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2、氧化分解与晶型转变期(300~950 ℃ )
•(2)碳酸盐的分解 •CaCO3→CaO+CO2 ↑ •MgCO3 → MgO+CO2 ↑ •4FeCO3 → 2Fe2O3+3CO2 ↑ •(3)碳素、有机物和硫化物的氧化 •氧化反应和反应温度如下: •C有机物+O2 →CO2 ↑ • C碳素+O2 → CO2 ↑ 350 ℃以上 600 ℃ 850~1000 ℃ 500~850 ℃ 800~1000 ℃
陶瓷材料烧结后的主要组成相之一。 同一坯体内可有多种晶相。主晶相、次晶相 晶相的组成,特别是主晶相的组成往往决定着制品的物理 化学性能。 长石质瓷器的晶相为:莫来石、方石英和残余石英。
二 显微结构的组成
2. 玻璃相 由坯料的组分及杂质或添加物所形成的非晶态低熔点固体 物质。 作用: 粘结晶粒、填充气孔和空隙,促进坯体致密,增加透明 度,降低坯体的烧结温度。
三、最佳烧成制度的确定
(一)、温度制度及控制 (2)氧化分解与晶型转化期(300~950 ℃ )
升温速度主要根据窑内温差以及坯料组成、细度,坯体的厚度、 大小和装窑密度等因素来确定。排除结晶水的温度范围 (400~600 ℃ )内,坯体无收缩,且保持较大的气孔率,结晶 水和分解气体的排除可自由进行,有机物中的碳素也能顺利氧 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