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专插本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体育专科或同等学历二、考试目的《运动生理学》课程考试主要考查学生掌握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包括掌握一般概念、运动生理学的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和实施原则;运用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研究竞技体育运动和大众健身运动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并具有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能力。

《运动生理学》课程的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考试命题充分体现体育教育及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强调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内容的深度与体育专业本科相应的知识面趋于一致。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100分3、考试时间:120分钟4、试题总数:38~40题5、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于基本概念、主要知识点以及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情况和实际运用能力。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多,但是题量不大,难度也不大,涉及范围比较广。

题目多为记忆性和理解性的,计算性的题目类型较少。

6、题目类型:(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或不选不得分。

每题1分,共15分)(3)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全“√”或全“×”不得分。

每题1分,共5分)(4)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5)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6)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四、考试内容、要求绪论(1)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学习的目的和任务;(2)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第一章肌肉活动(1)了解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2)掌握兴奋及其产生、传导;肌肉收缩的过程及原理;(3)掌握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特征;(4)掌握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第二章能量代谢(1)了解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与方法;(2)掌握不同途径合成ATP的总量及效率及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运动生理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学校体育学》“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说明1、本门课程是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专升本综合考试课程之一。

2、本门课程考试满分为50分。

二、考试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1、考试内容: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考试重点: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20世纪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自然体育学说的传入及其影响;终身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价值。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1、考试内容: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2、考试重点: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和基本要求;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和基本要求;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及内涵;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标1、考试内容:学校体育的结构;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目标;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2、考试重点:学校体育的结构;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因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总目标;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和基本要求。

第四章体育课程的性质与功能1、考试内容: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体育课程的功能;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

2、考试重点:体育实践类课程的学科特点;体育课程的本位功能;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体育课程的心理学基础;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第五章体育课程学习评价1、考试内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理念与目的;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中学体育学习评价的实施。

2、考试重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理念;体育学习评价的目的;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的实施。

第六章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1、考试内容: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

2、考试重点: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与意义;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小团体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广东理工学院2020年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运动生理学》课程是广东理工学院招收专科毕业生入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考试课程之一。

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该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较高的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基本要求:着重考核应试者是否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机能变化规律,掌握运动与机体供能、运动技能的形成、特殊人群的运动生理特点、不同环境下人体运动机能的变化等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和实验知识的能力,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肌肉活动1、考试内容(1)学习运动生理学的目的、要求及基本观点、方法,运动生理学的概念。

(2)细胞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电位变化过程、兴奋的概念和过程。

(3)肌肉收缩的原理、生命活动的来源和去路。

骨骼肌的类型和代谢特点。

2、考试要求(1)理解肌肉活动的意义、掌握肌肉收缩的原理。

(2)理解并会区分细胞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3)掌握运动状态下的肌肉活动机制。

掌握不同类型骨骼肌的代谢特点。

第二章能量代谢1、考试内容(1)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概念、意义。

ATP的概念和生成过程。

(2)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与过程,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

(3)三大营养素、三大供能系统的代谢特点、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

2、考试要求(1)掌握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概念。

(2)理解能量代谢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3)掌握生理状态下和运动过程中的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的代谢机制。

第三章神经系统的调节1、考试内容(1)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概念、组成。

(2)神经元、突触、神经递质、运动终板、反射弧等概念。

反射弧的构成。

(3)脊髓、脑干、以及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神经的调控作用。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它是从实用运动生理的角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基础理论的应用学科。

运动生理学研究人体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影响下结构和机能的变化,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的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探讨人体运动能力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学机理,论证各种科学的训练原理和训练方法。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一)肌肉活动1.掌握肌肉活动时直接能量与间接能量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2.掌握三个供能系统各自特征以及与运动强度、时间的对应关系。

3.掌握运动中能量代谢变化的特点,学会分析不同性质运动中的代谢规律和应用。

4.掌握细胞兴奋、兴奋性、阈强度和时值的概念,以及引起可兴奋细胞兴奋的刺激强度与作用时间的关系。

5.掌握在完整机体内肌肉收缩的基本过程和兴奋-收缩耦联的机制。

6.掌握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基本形式、力学表现及其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7.掌握人类肌纤维的分型、两类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以及肌纤维的百分组成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8.了解肌肉的微细结构、肌丝的分子组成、肌肉的物理特性与生理特性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9.了解“离子学说”,理解膜电位发生的原因,以及兴奋在细胞膜传播和在神经肌肉接点传递的生理机制。

10.了解视觉、听觉、位觉和本体感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1.了解神经元、突触、神经递质、受体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二)激素与运动1.掌握内分泌、内分泌腺、激素的概念以及激素的分类。

2.掌握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作用特征以及作用机制。

3.掌握主要应激激素对运动应答和适应的基本规律。

(三)血液、循环与运动1.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成分及运动对其影响。

2.掌握血液的主要理化性质和血液的基本功能。

3.掌握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和血液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

4.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心动周期的概念以及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

5.掌握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课程说明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课程说明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本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具备初步运用运动生理学理论和方法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锻练和运动训练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正常人体生理活动的现象、规律及其调节机制。

2、掌握体育锻练对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3、掌握体育教学、锻练及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及常用人体生理指标测试的方法。

二、教材必读书:《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王健、乔德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章节: 1、2、3、5、6、7、10、11、12、14、16、18(二)考试题型: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见题样)绪论考核要求1、了解几种调节方式的概念、特点2、了解运动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运动生理学实验方法。

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考核要求1、掌握人体三个能量系统的特点及其与不同强度运动的关系2、掌握不同能量系统供能能力的评价方法3、了解肌丝滑行理论4、掌握肌肉的几种收缩形式及特点5、掌握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6、了解肌肉中的结缔组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第二章肌肉活动考核要求1、了解骨骼肌的物理特性2、了解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过程3、掌握骨骼肌的不同收缩形式及力学特征4、掌握两类不同肌纤维的特征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考核要求1、掌握位觉和本体感觉的产生机制2、掌握姿势反射的原理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第五章血液考核要求1、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2、概括了解血液的主要功能第六章呼吸考核要求1、了解肺功能的评价方法2、掌握运动时呼吸功能的变化过程及调节机制第七章血液循环考核要求1、了解心脏的生理特性2、掌握心功能的评价方法3、掌握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4、了解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5、掌握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6、掌握心血管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特点第十章肌肉力量考核要求1、了解肌肉力量的分类2、掌握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因素3、了解肌肉力量的检测和评价第十一章有氧工作能力考核要求1、掌握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2、掌握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3、掌握乳酸阈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了解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第十二章速度和无氧耐力考核要求1、掌握速度的生理基础2、了解发展速度的生理机制第十四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考核要求1、掌握人体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的表现及机制2、掌握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3、掌握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第十六章运动与环境考核要求1、掌握掌握水环境与运动能力的关系2、掌握高原环境下的生理反应与适应机制第十八章肥胖与体重控制考核要求1、了解肥胖的定义和危害2、掌握运动减肥的机制和方法四、试题题样一、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1、运动时肌肉内的ATP一旦分解完毕,其合成过程就开始。

体育教育专升本考试大纲(运动生理学)

体育教育专升本考试大纲(运动生理学)

体育教育专业《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运动生理学二、考试方式:闭卷、笔试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其中名词解释题20%,单项选择题20%,填空题15%,简答题30%,论述题15%。

五、参考书目运动生理学/王瑞元,苏全生主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六、考试基本要求《运动生理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学生对于基本原理、实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熟练运用生理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熟练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七、考试范围(一)基础篇第一章绪论1.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

2.掌握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3.熟练掌握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第二章骨骼肌机能1.掌握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

2.掌握动作电位的概念。

3.熟练掌握引起骨骼肌兴奋的刺激条件、兴奋性的评价指标。

4.熟练掌握肌肉收缩的形式。

第三章血液1.了解体液的概念、血液的组成。

2.掌握血液的功能。

3.熟练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

第四章循环机能1.了解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掌握心肌的生理特性、心动周期。

3.掌握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和心力贮备的概念。

4. 掌握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5.熟练掌握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章呼吸机能1.了解肺通气和气体交换的动力学、呼吸运动的调节。

2. 掌握呼吸运动的三个环节。

3.掌握潮气量、肺活量、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和气体运输的概念。

4.熟练掌握肺通气量、肺通气机能的评价指标。

第六章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1.了解消化与吸收的概念、吸收的主要部位。

运动生理学复习提纲

运动生理学复习提纲

运动生理学函授复习提纲绪论一、概念题1、兴奋:是指活组织在刺激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可传播的、伴有电活动变化的反应过程。

2、稳态:是指机体能在一定的环境变化范围内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3、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回答性反应。

二、填空题1、内环境是指机体内的细胞外液。

2、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实现调节的。

3、体液调节的基本物质是化学物质,是通过细胞外液或血液来实现调节的。

三、选择题1、兴奋性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哪个范畴内( A )。

A、应激性B、适应性C、新陈代谢2、长期系统的耐力训练,可使训练者的心搏变得慢而有力,这种现象属于机体的( C )。

A、新陈代谢B、应激性C、适应性3、肌肉受到刺激后不但能产生兴奋,还能发生收缩的现象属于机体的(B)。

A、适应性B、应激性C、新陈代谢4、CO2在体内的增多,会使呼吸频率增快,这种生理反应是通过( B )来实现的。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然反应5、前馈属于(C)。

A、正反馈B、负反馈C、提前对干扰信息进行调节第一章肌肉的收缩和肌纤维类型一、填空题1、肌肉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其生理特征包括兴奋性和收缩性两方面。

2、肌肉的动力来源于收缩,表现出长度和张力的变化,体现动力性和静力性两种工作形式。

3、根据肌纤维的收缩特性,可把肌纤维分为慢肌和快肌两种。

4、根据肌纤维的颜色,可把肌纤维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

5、根据肌纤维在机体中担负的工作性质,可把肌纤维分为紧张性运动单位和时相性运动单位。

6、根据肌纤维的代谢特征,快肌纤维的无氧代谢能力高于慢肌纤维,而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高于快肌纤维。

7、肌纤维的百分组成主要受功能、性别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8、肌肉的最大收缩速度、爆发力,纵跳高度与快肌纤维的百分比和相对面积成正比。

二、选择题1、下面哪个属性属于肌肉的生理特征( A )。

A、兴奋性B、伸展性C、弹性2、下面哪个属性属于肌肉的生理特性( C )。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运动生理学》二、考试方式:闭卷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

其中填空题10分,单项选择题10分,判断题1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28分,论述题22分。

五、参考书目《运动生理学》(第三版),邓树勋、王健、乔德才、郝选明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4月第3版。

六、考试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包括基础部分和运动实践部分,基础部分是支撑运动实践部分的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按照教材各章学习目标认真学习各章内容。

掌握基础部分和运动实践部分主要知识点,能较熟练把基础部分的知识点用于解决运动实践问题。

七.考试范围考核知识及要求绪论了解运动生理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肌肉活动1.熟悉肌原纤维的结构2.熟悉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3.了解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4.熟悉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5.熟悉缩短收缩.拉长收缩和等长收缩的定义第二章能量代谢1.了解能量的直接和间接来源物质2.熟悉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3.了解主要运动项目供能特点第三章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1.了解视网膜的感光系统2.了解前庭器官功能3.掌握牵张反射、状态反射的概念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第四章内分泌调节1.理解内分泌功能轴2.熟悉“应激”和“应急”的生理机制3.了解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第六章血液与运动1.了解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2.掌握氧解离曲线的特征和生理意义3.熟悉渗透压、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等概念第七章呼吸与运动1.掌握肺通气,肺换气,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泡通气量概念2.了解气体交换过程3.熟悉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第八章血液循环与运动1.熟悉心肌生理特性2.掌握心动周期.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概念3.了解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4.掌握血压的概念5.了解血液重新分配及运动员心脏第九章消化、吸收与排泄1.熟悉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第十章身体素质1.熟悉肌肉力量、速度、无氧耐力、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2.熟悉肌肉力量训练的若干生理学原则3.掌握需氧量、吸氧量、氧亏、运动后过量氧耗、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概念4.掌握几种有氧训练的方法第十一章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1.掌握运动过程中人体五个机能状态2.掌握极点.第二次呼吸、运动性疲劳、超量恢复等概念第十二章运动技能的形成1.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第十三章年龄.性别与运动1.了解儿童少年发育特点第十四章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1.了解肥胖的分类与诊断指标2.熟悉运动处方要素及制定运动处方《田径》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田径》二、考试方式:面试三、考试时间:120分钟四、项目结构:总分100分。

2023年运动生理学提纲

2023年运动生理学提纲

2023年运动生理学的提纲2023年运动生理学的提纲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一、运动生理学概述
1. 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意义
2.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二、骨骼肌生理
1. 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
2. 骨骼肌的收缩原理和机制
3. 骨骼肌的力量和耐力
4. 骨骼肌的疲劳和恢复
三、心血管系统生理
1. 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心率的调节和控制
3. 血压的调节和控制
4. 血液的循环和分配
四、呼吸系统生理
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呼吸运动的调节和控制
3. 氧气的运输和利用
4. 二氧化碳的排出和代谢
五、内分泌系统生理
1.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 激素的调节作用和机制
4. 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六、能量代谢与营养
1. 能量代谢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2. 营养物质的功能和作用
3. 运动对能量代谢和营养的影响
4. 运动营养的合理搭配与补充
七、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 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机制
3. 运动免疫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4. 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和建议
八、运动疲劳与恢复
1. 运动疲劳的定义和类型
2. 运动疲劳的产生原因和机制
3. 运动疲劳的检测与评估方法
4. 运动疲劳的预防与恢复措施
九、运动生物力学与生物化学基础
1. 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肌肉收缩的生物力学原理和应用
3. 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原理和应用
4. 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解析

绪论1.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影响下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的科学.2. 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3.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神经调节调节特点:迅速,精确体液调节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广泛。

自身调节调节特点:调节幅度较小,灵敏度较差。

4.运动生理学研究分类依据实验水平:整体水平系统和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运动生理学?按研究水平划分,运动生理学研究有哪些?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是什么?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第一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一、兴奋和兴奋性概念1、兴奋:生物体对刺激的反应2、兴奋性:生物体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之为兴奋性。

二、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一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一)阈强度和阈刺激1、阈强度:通常把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下,引起组织兴奋的这个临界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值。

2、阈刺激:具有这种临界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Threshold Stimulation),3、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4、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二)强度—时间曲线1、强度—时间曲线:如果以刺激强度变化为纵坐标,刺激的作用时间为横坐标,将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刺激强度和时间的变化关系,描绘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得到一条曲线,称强度-时间曲线。

2、基强度:刺激的强度低于某一强度时,无论刺激的作用时间怎样延长,都不能引起组织兴奋,这个最低的或者最基本的阈强度,称为基强度。

3、意义:强度-时间曲线揭示了组织兴奋的普遍规律,在体内一切可兴奋组织都可以绘制出类似的曲线。

三、兴奋性的评价指标1、阈强度2、时值时值:时值是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

四、神经肌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1.静息电位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运动生理学复习提纲

运动生理学复习提纲

运动生理学复习提纲绪论*1.运动生理学?1)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它是从实用运动生理的角度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生命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2),兴奋性;3),应激性;4),适应性;5),生殖。

3.生理活动表现:兴奋与抑制第一章*1.、三个能量系统各有什么特点?不同距离跑的供能有什么特点?即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磷酸原系统通常是指ATP和磷酸肌酸(CP)组成系统,由于二者的化学结构都属高能磷酸化合物,故称为磷酸原系统(A TP-CP系统)。

特点:无氧代谢,供能速度快。

乳酸能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又称酵解),在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特点:无氧代谢,供能速度快。

有氧氧化系统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主要是线粒体内)彻底氧化成H2O和CO2的过程中,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特点:有氧代谢,供能速度快。

*2、糖作为能源物质为什么优于脂肪?糖是机体最主要,来源最经济,供能又快速的能源物质。

糖作为能源物质优于脂肪和蛋白质,其主要特点是:在满足不同强度运动时,既可以有氧分解也可以无氧分解供能,在参与供能时动员快、消耗的氧量少、能量产生的效率高。

因此,糖是肌肉活动时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3、什么是能量统一体?运动生理学把完成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所需能量之间,以及各能量系统供应途径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整体,称为能量统一体。

第二章*2、简述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指出它们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肌肉分为红肌和白肌,红肌又称为慢肌,红色肌纤维收缩速度慢,不易疲劳;白肌又称为快肌,而白色肌纤维收缩速度快,但易疲劳,快肌纤维直径较粗,肌浆少,肌红蛋白含量少,呈苍白色;其肌浆中线粒体数量和容积小,但肌质网发达,对钙离子的摄取速度快,从而反应速度快;轴突粗,与肌膜的接触面积大···慢肌纤维直径较细,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其肌浆中线粒体直径大、数量多,周围毛细血管网发达;支配慢肌纤维的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的小运动神经元,其胞体小,轴突细,神经肌肉接点小,终末含乙醚胆碱的囊泡数量少,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少。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346体育综合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346体育综合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346体育综合适用专业: 045200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题纸一般由考点提供。

(三)试卷内容结构第一部分运动训练学100分第二部分学校体育学 100分第三部分运动生理学10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第三部分运动生理学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简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论述题:共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等三门体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篇运动训练学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概述(一)竞技体育释义(二)竞技体育的形成动因(三)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四)竞技体育的特点与社会价值二、运动训练概述(二)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三、运动训练学概述(一)运动训练学释义(二)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三)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四)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一、运动成绩及其决定因素(一)运动成绩释义(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二、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构成(一)竞技能力释义(二)竞技能力的构成(三)竞技能力与运动能力的异同(四)竞技能力与训练水平的异同三、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一)状态诊断与目标建立的重要意义(二)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完整体系第三章运动训练原则一、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概述(一)训练规律与训练原则的概念(二)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二、竞技需要原则(一)竞技需要原则的概念(二)竞技需要原则的理论依据(三)竞技需要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三、有效控制原则(一)有效控制原则的概念(二)有效控制原则的理论依据(三)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周期安排原则(一)周期安排原则的概念(二)周期安排原则的理论依据(三)周期安排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五、适宜负荷原则(一)适宜负荷原则的概念(二)适宜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三)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四)科学地处理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关系(五)科学地根据项目的性质安排负荷六、区别对待原则(二)区别对待原则的理论依据(三)区别对待原则的训练学要点七、适时恢复训练原则(一)适时恢复训练原则释义(二)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科学基础(三)贯彻适时恢复训练原则的训练学要点第四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一、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概述(一)运动训练方法概述(二)运动训练方法体系(三)运动训练手段概述(四)运动训练手段体系二、运动训练的具体操作方法(一)重复训练法(二)间歇训练法(三)持续训练法(四)变换训练法(五)循环训练法(六)比赛训练法三、运动训练常用手段(一)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二)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三)固定组合练习手段(四)变异组合练习手段第五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一)体能训练释义(二)运动员体能的构成(三)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二、力量素质及其训练(一)力量素质释义(二)最大力量的训练(三)快速力量的训练(四)爆发力的训练(五)相对力量的训练(六)力量耐力的训练三、速度素质及其训练(一)速度素质释义(二)反应速度的评定与训练(三)动作速度的评定与训练(四)位移速度的评定与训练(一)耐力素质释义(二)有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三)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的无氧耐力的评定与训练(四)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第六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一、运动技术与运动员技术能力概述(一)运动技术释义(二)动作要素与技术结构二、技术训练常用的方法(一)直观法与语言法(二)完整法与分解法(三)想象法与表象法(四)减难法与加难法三、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一)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关系(二)处理好特长与全面技术的关系(三)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四)处理好循序渐进与难点先行的关系(五)抓好技术风格的培养第七章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一、竞技战术与运动员的战术能力(一)竞技战术的定义(二)竞技战术的构成(三)运动员的战术能力二、战术训练方法(一)分解和完整战术训练方法(二)程序训练法(三)模拟训练法(四)实战法三、战术方案的制订(一)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二)制订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第八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一、运动员心理能力概述(一)运动员心理能力释义(二)运动员心理能力的重要作用(三)运动员心理训练的类型二、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一)意念训练法(二)诱导训练法(三)模拟训练法(一)心理紧张的几种常用克服方法(二)使用表象放松法和自我暗示放松法的关键(三)心理胆怯的克服方法(四)情绪消极的克服方法(五)情绪激动的克服方法四、运动智能概述(一)运动智能释义及构成(二)运动员智能训练的重要作用(三)运动智能训练的基本方法第九章运动训练计划一、运动训练计划概述(一)运动训练计划释义(二)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意义(三)运动训练计划分类二、多年训练计划(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释义(二)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划分与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负荷特点(四)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年龄特征(五)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负荷特征(六)基础训练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七)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八)竞技保持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三、年度训练计划(一)年度训练中的周期安排(二)大周期训练计划的基本构成模式四、周训练计划(一)基本训练周的计划和组织(二)赛前训练周的计划与组织(三)比赛周的计划与组织(四)恢复周的计划与组织五、课计划与组织(一)训练课的种类(二)不同类型训练课的特点(三)不同任务训练课的要求(四)训练课的结构(五)训练课的负荷量度第十章运动队伍管理一、运动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组织实施要求(一)运动队管理的主要任务(二)运动队管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的各种关系(一)教练员(二)运动员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1.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

同等学力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一、分数及考试时间1.满分100分2.考试时间:120分钟三、主要参考书邓树勋等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高教出版社,2015年第3版四、考查内容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第一节生物能量学概要1. 理解ATP与ATP稳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2. 掌握ATP生成过程的无氧代谢和有氧代谢过程3. 理解能源物质的消化与吸收过程4. 理解基础代谢第二节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1. 掌握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第二章肌肉活动第一节肌肉的的特性1. 掌握肌肉的物理特性2. 了解兴奋和兴奋性概念3. 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原因4. 了解动作电位的传导第二节肌肉收缩与舒张原理1. 掌握粗、细肌丝的分子组成2. 理解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播3. 掌握肌肉的收缩机制第三节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1. 理解单收缩和强直收缩2. 掌握肌肉收缩形式3. 掌握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4. 了解肌肉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第四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1. 理解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2. 掌握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第五节肌电图1. 理解肌电图的概念及应用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第一节神经系统基本组件的一般功能1. 了解神经组织2. 理解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 掌握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与适应刺激2. 掌握前庭反射和前庭稳定性。

3.掌握肌梭和腱器官的作用4.理解视觉的形成5.理解听觉的形成第三节躯体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1.掌握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掌握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反射的调节3. 理解大脑皮质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第四章运动与内分泌第一节内分泌、内分泌腺与激素概述1. 了解分泌系统与激素2. 了解激素作用的一般特点第二节激素作用的机制和调节1. 了解激素作用的机制2. 了解激素分泌的调控3. 掌握肌肉活动时的激素反应第三节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1. 掌握生长激素的作用和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2. 掌握甲状腺激素生物学作用和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3. 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和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4. 掌握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和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5. 掌握儿茶酚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和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第五章血液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1. 掌握血液的组成及主要的理化指标: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浓度正常范围、血红蛋白含量等2. 理解ABO血型的判定3. 理解血浆渗透压的含义与生理作用第二节血液的功能1. 掌握运输功能,氧离曲线的特点与生理意义2. 掌握缓冲pH功能3. 理解保护和防御功能第三节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1. 理解运动对血浆和血细胞的影响2. 理解Hb与运动第六章呼吸第一节肺通气1. 掌握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2. 理解肺的容积和肺容量3. 掌握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4. 理解训练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第二节气体交换1. 掌握交换的动力和过程2.掌握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3. 了解氧扩散容量。

《运动生理学》课程考核大纲

《运动生理学》课程考核大纲

《运动生理学》课程考核大纲【考核目的】了解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体内发生的生理变化以及进行体育锻炼引起体内分子水平上适应性变化;为将来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考核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考核对教学状况作出检查,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课程学习的基础】本门课程需要《运动解剖学》等学科知识,也在考试范围内。

【考核的内容范围】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内分泌;氧运输系统(血液、呼吸、循环);肌肉的活动及其控制;感觉、神经整合和运动技能形成;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分析、年龄、性别、环境和运动等问题。

【考核方法】包括过程性考核、实验考核与期末考核。

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20%:包括出勤率、学习笔记、课堂学习状态、作业、课堂提问等内容;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包括实验到课率、实验操作、实验报告、设计等;期末考核采用笔试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卷面100分,占总成绩60%。

【期末考核形式】采用笔试闭卷。

【期末考核对试题的要求】主、客观试题的比例:主观性试题占55%,客观性试题占45%。

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占15% ,填空题约占15%,判断题约占6%,单项选择题约占16%,多项选择题约占8%,简答题约占30%,论述题约占15%。

难度等级: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是40:40:20。

【考核的具体内容】绪论知识点: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2.生命的基本特征考核目标:1.识记:(1)新陈代谢(2)兴奋性(3)运动生理学2.理解:(1)生命的基本特征3.运用:(1)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知识点:1.ATP及ATP稳态 2.人体的三个供能系统考核目标:1.识记:(1)物质代谢(2)能量代谢(3)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4)基础代谢2.理解:(1)进食混合性食物后,机体如何获取利用其中蕴含的各种能量3.运用:(1)能量代谢对急性、慢性运动的适应第二章肌肉的活动知识点:1.肌肉的微细结构及特性 2. 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3.肌肉收缩与舒张原理考核目标:1.识记:(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3)肌肉的收缩形式(4)肌电图2.理解:(1)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2)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3.运用:(1)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2)滑行学说第三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知识点: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肌梭和腱梭的结构与功能 3.牵张反射考核目标:1.识记:(1)牵张反射(2)状态反射2.理解:(1)突触与突触传递(2)脊髓、脑干、小脑、基底核与大脑各级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及其生理学机制3.运用:(1)状态反射的规律在完成一些运动技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第四章运动与内分泌知识点:1.激素的生理作用和作用特征 2. 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考核目标:1.识记:(1)激素(2)内分泌2.理解:(1)运动时激素对体液平衡的调节(2)激素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3.运用:(1)腺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及其与运动关系第五章血液知识点: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2.血液的功能考核目标:1.识记:(1)氧解离曲线2.理解:(1)血液如何运输氧气(2)血液的调节作用(3)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3.运用:(1)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第六章呼吸知识点:1.肺通气 2.肺换气功能的评定考核目标:1.识记:(1)肺活量(2)时间肺活量(3)肺泡通气量2.理解:(1)呼吸是由哪三个环节组成了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肺通气的机能指标测定意义3.运用:(1)运动时应如何进行与技术动作相适应的呼吸(2)如何合理地运用憋气第七章血液循环知识点:1.血液循环在生命活动和运动活动中的意义 2.心泵工作的原理 3.心血管对运动和训练的反应和适应考核目标:1.识记:(1)心泵工作的原理(2)期前收缩、代偿间歇(3)血压2.理解:(1)器官血流量的决定因素和血液重新分配的意义(2)心血管活动神经调节的生理过程3.运用:(1)有训练的人和一般人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有何不同(2)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心输出量的(3)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第八章运动与免疫知识点:1.免疫的概念与分类 2.身体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考核目标:1.识记:(1)免疫(2)免疫系统的组成2.理解:(1)不同负荷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运用:(1)开窗期理论的应用第九章酸碱平衡知识点:1. 酸碱平衡 2.尿的生成 3.肾脏在维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考核目标:1.识记:(1)酸碱平衡(2)有效率过滤(3)球管平衡2.理解:(1)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和水平衡的调节作用(2)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3.运用:(1)口服NaHCO3对体内酸碱平衡的影响(2)运动性蛋白尿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第十章肌肉力量知识点:1.肌肉力量及其分类 2.肌肉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原则 3.肌肉力量的检测与评价考核目标:1.识记:(1)肌肉力量(2)最大肌肉力量(3)肌肉力量训练的一般原则2.理解:(1)影响肌肉力量的肌源性和神经源性因素(2)肌肉力量训练的一般原则3.运用:(1)力量的练习方法(2)肌肉力量的检测与评价第十一章有氧工作能力与无氧耐力知识点:1.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2.有氧耐力的测定及其评定 3. 无氧耐力考核目标:1.识记:(1)需氧量(2)最大摄氧量(3)无氧耐力2.理解:(1)影响有氧耐力的因素(2)发展无氧耐力的训练3.运用:(1)有氧耐力的测定及其评定(2)无氧耐力检测与评价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的变化知识点:1.赛前状态 2.准备活动 3.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工作状态 4. 运动性疲劳5. 恢复过程考核目标:1.识记:(1)赛前状态(2)运动性疲劳(3)超量恢复2.理解:(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是什么(2)超量恢复的基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3.运用:(1)运动中如何克服“极点”迎来第二次呼吸“第二呼吸”(2)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不同能量物质的恢复过程及其实践意义第十三章运动与环境知识点:1.冷热环境 2.水环境与运动 3.高原环境与运动 4. 大气环境与运动 5. 生物节律考核目标:1.识记:(1)冷、热习服(2)高原习服(3)生物节律2.理解:(1)人体体温调节机制(2)人体在水环境中运动时的生理反应3.运用:(1)预防热危害或将热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的原则(2)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第十四章肥胖与体重控制知识点:1.超重、肥胖、身体成分和理想体重等基本概念 2.肥胖与运动减肥考核目标:1.识记:(1)超重(2)肥胖(3)身体成分2.理解:(1)控制体重的意义(2)体成分的估算方法有哪些3.运用:(1)运动减肥处方的制定原则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十五章年龄、性别与运动知识点:1.儿童少年和体育运动 2.女子和体育运动考核目标:1.识记:(1)儿童少年生理功能的年龄特征(2)女子的运动能力2.理解:(1)儿童少年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2)月经周期与运动3.运用:(1)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样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短距离跑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短,虽然总需氧量,但每分钟需氧量却。

《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考试大纲
学院(盖章):负责人(签字):
专业代码:专业(领域)名称:体育教育训练学
考试科目代码:610 考试科目名称:运动生理学及运动训练学(一)考试内容
考试分为运动生理学与运动训练学两部分。

第一部分
1. 运动生理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 运动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3. 骨骼肌机能、循环机能、呼吸机能、物质与能量代谢
4. 运动技能、有氧、无氧工作能力
5.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6. 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
7.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
8. 运动能力的生理学评定
9. 儿童、女子、老年人生理学特点
10. 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
11. 生理节律与运动能力
12.运动生理负荷
13.免疫机能与运动能力
第二部分
1.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运动训练学主体构成、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3.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训练(包含对运动员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知识能力训
练)
4.运动训练计划的制订实施
(二)考试基本要求
1. 基本概念和理论要掌握清晰、准确。

运动生理学 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 考试大纲

《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运动生理学的概念二、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因素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二节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现状一、研究方法二、研究热点第二章肌肉活动第一节细胞生物现象一、刺激、反应与兴奋二、细胞生物典活动第二节肌肉收缩与舒张原理一、肌肉的微细结构二、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第三节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一、肌肉的收缩形式二、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第四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一、人类肌纤维的类型二、两类肌纤维的特征第三章运动中物质和能量代谢第一节运动中物质代谢一、三磷酸腺苷二、糖代谢三、脂肪代谢四、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第二节运动中的能量代谢一、能量概述二、基础代谢三、运动中供能系统四、运动中能源物质动用的因素第四章神经系统第一节神经系统基本组件的一般功能一、神经元二、突触和突触传递三、神经递质和受体第二节躯体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控第三节高位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一、大脑皮质的运动调节功能二、基地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控第五章运动与感官第一节感觉器一、感受器与感官二、感受器特性第二节部分感觉信息的产生过程一、视觉二、听觉三、位觉第六章运动与内分泌第一节概述一、内分泌系统和内分泌二、激素的生理作用和作用特征三、激素作用的机制第二节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功能二、甲状腺的内分泌三、肾上腺的内分泌四、胰岛的内分泌第七章血液与运动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一、血液的组成二、血液的理化特性三、血液的功能第二节血细胞功能一、红细胞二、白细胞三、血小板第八章呼吸与运动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原理二、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三、运动中的肺通气四、肺通气功能的评定第二节气体的交换一、气体交换的原理二、气体交换过程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第三节运动对呼吸的影响一、运动时通气机能的变化二、运动时换气机能的变化三、运动时呼吸的调节四、运动时合理呼吸第九章血液循环与运动第一节心脏生理一、心肌的生理特性二、心动周期与心脏泵血功能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第二节血管生理一、动脉血压二、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第四节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一、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二、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训练的适应第十章消化、吸收与排泄第一节消化与吸收一、消化二、吸收第二节排泄一、肾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二、尿液的形成三、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和水平衡的调节作用四、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第十一章身体素质第一节力量素质一、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二、力量素质的训练第二节有氧耐力素质和无氧耐力素质一、有氧耐力素质二、无氧耐力素质第三节速度一、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二、速度素质的训练第四节平衡、灵敏、柔韧、协调素质一、平衡的生理基础二、灵敏素质的生理基础三、柔韧素质四、协调第十二章运动中机能变化规律第一节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一、赛前状态二、准备活动第二节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状态一、进入工作状态二、稳定状态第三节运动疲劳一、运动性疲劳的特点二、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四、运动性疲劳的诊断第四节恢复过程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二、机体能源储备的恢复三、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第十三章运动技能形成第一节运动技能概述一、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二、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第二节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一、泛化过程二、分化过程三、巩固过程四、动作自动化第三节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一、反馈的作用二、大脑皮质机能的作用三、感觉机能的作用四、消除防御性反射五、运动技能间相互作用第十四章环境与运动第一节冷热环境一、体温的调节二、热环境与运动三、冷环境与运动第二节高原环境与运动一、高原环境与身体适应二、高原的生理反应与高原适应第十五章不同人群与体育运动第一节儿童少年与运动一、儿童少年的身体特点二、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第二节女子与运动一、女子的生理特点二、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推荐书目:邓树勋,王健、乔德才,等.运动生理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本章的难点是: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动脉血压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呼吸机能
第一节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
一、教学内容:
1、肺通气的动力学:呼吸运动和用力呼吸,呼吸运动中肺内压与胸内压的变化,胸内负压形成机理及意义。
2、肺通气机能:理解肺容量与肺通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与功能余气量的概念。肺活量的测定及意义。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无效腔的概念〉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及其测定
2、心脏射血过程和心音:心率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心动周期的概念。(房缩期、室缩期、室舒期中心腔容积、压力、瓣膜开闭及血流方向的变化)。心音的概念,第一、二心音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3、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
4、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心指数、射血分数及意义:心力储备。
(心脏作功)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掌握不同年龄、性别、专项和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初步掌握评定人体机能的基本方法,从而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教学要求:
1、学生必须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和解剖学知识,才能顺利地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二、基本要求:
1、理解肌肉收缩形式:等长与等张收缩:单收缩与强直收缩:(肌肉做功),(肌肉的机械效率),向心和离心收缩
第四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一、教学内容:
1、红肌与白肌的形态、机能与代谢特征。(肌电图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2、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二、基本要求:
1、了解红肌与白肌的形态、机能与代谢特征。(肌电图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循环机能
第一节心脏的机能
一、教学内容:
1、心脏结构、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律性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基础):正常起搏点和窦性心律。传导性的概念及其特点,(房室延搁的概念正常起搏点和窦性心律及其意义),心肌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心肌收缩性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理学》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 114003【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Flesh Physiolog)【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72学时【实验/上机学时】10【考核方式】理论考【开课单位】基础教育学院【适用层次】专科社会体育专业一、考试的目的、性质和任务要求考生较系统地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运动中人体功能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熟悉常用运动生理学功能检测与评价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将有助于学生将生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中。

本课程的考试任务是:考核学生对能量代谢、肌肉活动、血液循环与运动、运动技能形成、身体素质、运动与身体技能变化的掌握。

本课程的考核目标是:1.知识目标记忆能量代谢、运动技能、体适能、超量恢复的基本概念,理解运动与血液、运动与内分泌、呼吸与运动;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对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考核学生掌握能量代谢、运动技能、体适能、超量恢复的概念,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分析、运动与血液、运动与呼吸,达到能用运动生理基础分析人体在体育运动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能科学的运用生理学指导教学训练和比赛训练生理评价。

二、考核的方法及用时本课程考试方法:期末考试本课程考试形式:采用线上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三、成绩核算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提问成绩)占30%。

四、命题内容(一)考核内容:绪论:(4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1题,名词解释1题;第一章:肌肉活动(8学时)单选题6题,填空题6题,名词解释2题,论述题1题,问答题1题;第二章:能量代谢(8学时)单选题6题。

填空题6题,名词解释2题;论述题1题,问答题1题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3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2题;第四章:运动与内分泌(2学时)单选题1题,填空题1题;第五章:免疫与运动(2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2题;第六章:血液与运动(8学时)单选题6题,填空题6题,名词解释2题,论述题1题,问答1题;第七章:呼吸与运动(8学时)单选题6题,填空题6题,名词解释2题,论述题1题,问答1题;第八章:血液循环与运动(4学时)单选题4题,填空题4题,名词解释2题;第十章:身体素质(8学时)单选题6题,填空题6题,名词解释4题,论述题1题;问答1题第十一章: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4学时)单选题4题,填空题4题,名词解释2题;第十二章:运动技能的形成(5学时)单选题4题,填空题4题,名词解释2题,论述题1题;第十四章: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4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2题,名词解释1题;第十五章:环境与运动(4学时)单选题2题,填空题2题,名词解释1题;(二)考核基本要求绪论:1、记忆生理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2、理解运动生理学与健身、竞技的关系;3、理解运动生理学的现状和发展。

第一章:肌肉活动1、记忆兴奋、兴奋性、阈强度、时值的概念以及引起兴奋的三个刺激条件。

了解兴奋后恢复过程的兴奋性变化。

2、记忆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概念及成因,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式及特征;局部兴奋的概念及特点。

3、理解肌肉的微细结构、肌丝的分子组成、肌肉的物理及生理特性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4、理解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结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的特点。

5、记忆肌丝滑行理论的主要论点;兴奋收缩偶联的概念及过程;肌肉的收缩过程。

6、记忆单收缩、强直收缩;缩短收缩、拉长收缩、等长收缩的概念及特点;肌肉收缩的张力-速度关系及长度-张力关系;肌肉的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的概念。

7、记忆人类肌纤维的类型;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8、理解肌纤维类型的分布;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运动时不同肌纤维的动员。

9、应用肌肉的结缔组织及其在肌肉收缩中的作用;肌电图的概念及其应用。

第二章:能量代谢1、记忆肌肉活动时能量的直接来源与间接来源及其相互关系。

2、记忆消化的概念、方式。

了解食物消化的过程。

3、记忆吸收的概念及主要吸收的部位。

4、理解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5、记忆三个能量系统的供能特点。

6、记忆能量连续统一体的概念及分区7、应用分析不同性质运动中的代谢规律。

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1、记忆突触的概念及突触传递的特点;受体的概念及特征;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理解神经营养因子的功能。

2、记忆感受器的概念及生理特性;3、记忆感觉的形成;眼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耳在听觉形成中的作用;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前庭反射及前庭功能稳定性;肌梭及腱器官的适宜刺激。

4、理解躯体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脊髓运动神经元。

5、记忆运动单位、牵张反射、屈肌反射、交叉伸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脊休克、去大脑僵直、姿势反射的概念。

6、记忆状态反射的概念、规律及其作用;翻正反射的概念、规律及其作用。

7、记忆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功能特征;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8、理解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随意运动的产生与调节。

第四章:运动与内分泌1、记忆激素的概念、分类及传递方式;激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特征;激素的作用机制及过程;激素分泌的调节及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2、理解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松果体以及功能器官的内分泌功能及组织激素。

3、记忆应急反应的概念及机体表现;应激反应。

4、理解激素对急性负荷的应答及对长期运动的适应规律。

第五章:免疫与运动1、记忆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分的特点和功能。

2、记忆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与特点3、记忆免疫功能对不同运动的应答和适应特征,理解运动性免疫抑制的机理。

4、理解免疫调理的基本思路和措施,理解运动者自我保护的方法。

第六章:血液与运动1、记忆血量、循环血量、贮存血量、红细胞比容、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血型、体液、内环境、稳态、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概念。

2、记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

3、记忆血浆的功能。

4、记忆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理解影响血液黏滞性的因素。

5、记忆氧离曲线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

6、记忆运动对血浆、血细胞的影响。

7、理解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对血液组成的影响。

第七章:呼吸与运动1、记忆呼吸、肺通气、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深吸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肺每分通气量、肺泡每分通气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肺换气、组织换气、氧扩散容量的概念。

2、记忆人体的呼吸过程;肺换气的原理、动力;理解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3、记忆运动时应采用的合理的呼吸方法。

4、理解肺通气功能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渡通气、哮喘、运动诱发的支气管哮喘。

5、理解呼吸中枢及呼吸反射;中枢化学感受器及其适宜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及其适宜刺激;运动时呼吸变化的调节。

第八章:血液循环与运动1、记忆血液循环、自律性、心动周期、心率、心音、心电图、搏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心力贮备、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压、平均动脉压、动脉脉搏、微循环、减压反射的概念。

2、记忆心肌的生理特性及其特点;心动周期的概念及其特点。

3、记忆心脏的泵血过程;心泵功能的评价指标;心泵功能的调节。

4、记忆血管的功能特点、动脉血压的概念、形成条件、正常值、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理解影响静脉血回流的因素。

5、理解微循环的概念、组成及通路。

6、理解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7、应用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第十章:身体素质1、记忆肌肉力量的概念及肌肉力量的分类。

2、记忆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熟悉其作用机制。

3、记忆肌肉力量的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理解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

4、记忆速度素质的概念。

5、记忆速度素质的测定方法、理解速度素质训练方法。

6、记忆有氧工作能力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解有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意义。

7、记忆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方法。

8、理解安静时、运动中以及运动后恢复期有氧能力的生理变化过程及其调节的基本过程。

9、记忆无氧工作能力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解无氧工作能量的生理学意义。

10、理解影响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知识,记忆提高无氧工作能量的方法。

第十一章: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1、记忆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和各阶段的特点及其生理机制。

2、理解机体对运动负荷刺激的反应与适应特征和运动训练的生理本质。

3、应用运动训练效果的生理学评定方法并能应用于运动训练实践。

4、记忆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发生部位、可能机制与判定方法。

5、记忆恢复过程、超量恢复概念。

6、记忆阶段性特点与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方法。

第十二章:运动技能的形成1、记忆运动技能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3、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

4、应用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性规律,并记忆各阶段形成的生理原因、动作表现及采取的教学方法。

5、理解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

第十三章:年龄、性别与运动1、记忆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以及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2、理解儿童基本动作的特征,掌握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及年龄变化。

3、理解科学选材的年龄特点与主要运动项目选材的生理学评价。

4、记忆月经周期的概念,熟悉月经周期时相划分及生理机制。

5、理解女性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的特点。

6、理解女性激素的生理作用,熟悉月经周期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7、记忆衰老的概念,了解衰老的主要机制。

8、理解健身运动对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影响;应用为老年人制定健身运动处方。

第十四章: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1、记忆肥胖、体成分、体质指数等概念;2、理解肥胖的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以及肥胖与体重控制的意义,并能应用于实践;3、在理解肥胖主要发病机制的基础上,记忆肥胖的防治理论,特别是运动防肥减肥机制;4、在记忆减肥健体运动处方制定原则的基础上,能够初步制定运动处方,指导运动防肥减肥实践。

5、记忆体适能的概念,熟悉体适能的主要组成成分。

6、理解有氧适能和肌适能的概念,应用有氧适能和肌适能的评价方法。

7、记忆运动处方分类。

8、记忆运动处方的概念和四要素,应用运动处方的内容、制定与实施。

第十五章:环境与运动1、记忆人体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的原理,理解热环境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及其热习服的产生。

2、记忆冷环境对人体运动的影响和人在水环境中的急性适应过程。

3、理解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和高原适应的生理机制。

4、理解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理解生物节律的特点及其利用价值执笔:罗文富审核(学科带头人):核查(分院院长):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