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蔬菜中亚硝酸盐

蔬菜中亚硝酸盐

贮藏条件和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摘要现代研究表明,蔬菜中的亚硝酸盐是比农药危害更大的一种成分。

由于过度施用氮肥,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经常偏高,转化成亚硝酸盐之后,可能和蛋白质分解产物合成亚硝胺,成为诱发胃癌等疾病的隐患。

调查发现,我国膳食中80%左右的亚硝酸盐来自蔬菜。

本课题选择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和不同贮藏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影响,以期对为减少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提供依据,以指导人们合理安全食用蔬菜。

本试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市场上常见的果类、叶菜类、根茎类蔬菜各两种(既黄瓜,茄瓜,菠菜,白菜,萝卜,土豆)在常温,冷藏,冷藏密封三种贮藏条件下连续五天时间每天的亚硝酸盐含量,并与亚硝酸钠溶液标准曲线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一般情况,在0~5 d贮藏时间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三种贮藏条件下,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明显增加趋势,但含量和增加趋势有差异;叶菜类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高于根茎类和瓜果类蔬菜;相同贮藏时间下,冷藏不密封条件下贮藏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低于冷藏密封条件下;冷藏条件下贮藏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及其变化速率低于室温条件下。

关键词亚硝酸盐;蔬菜;贮藏条件;贮藏时间;测定1.前言蔬菜富含硝酸盐,许多蔬菜能从土壤中富集更多的硝酸盐。

蔬菜中的硝酸盐在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可转变为亚硝酸盐,凡有利于某些还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ph值等)都可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摄入过多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而蔬菜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测定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贮存时间的变化,控制亚硝酸盐摄入量,预防亚硝酸盐对人体潜在的危害,对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现今,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在研究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分析方法,从测定原理、定量分析和影响因素等几方面比较各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为蔬菜的生产、贮藏、加工与流通过程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测与监控提供科学的指导。

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辣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辣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辣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摘要: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是制作辣白菜的两个关键因素,它们影响辣白菜的口味及亚硝酸盐含量。

本课题探究了某种温度下不同的食盐浓度以及某一食盐浓度下随着发酵时间的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辣白菜;食盐浓度;发酵时间1前言蔬菜中有大量的硝酸盐。

硝酸盐是亚硝酸盐的前体。

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 当人们食用含有硝酸盐的蔬菜后,硝酸盐经口腔细菌的作用还原成亚硝酸盐。

它能迅速进人人体血液,将血红蛋白中的铁氧化为高铁,使其形成无法转运氧的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影响氧的运载,造成人体缺氧,患高铁血红蛋白症。

这种病症对幼儿的威胁更大,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因此减少硝酸盐的摄入量是避免亚硝酸盐在体内生成的一种主要途径。

腌渍菜成熟时硝酸盐含量很低,即使在体内发生还原作用,生成的亚硝酸盐量在安全范围,不会对人产生毒性。

腌渍蔬菜在腌制过程中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其生成量在发酵初期达到高峰;随着发酵的进行,“亚硝峰”很快消失,发酵后期腌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远远小于FAO/WHO规定的日摄入量。

因此,应避开腌渍初期食用腌菜。

针对辣白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1.某一特定食盐浓度的辣白菜,随着发酵时间的进行,亚硝酸盐含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用不同的食盐浓度分别制作辣白菜,其亚硝酸盐含量会有什么样的变化?2实验原理2.1制作辣白菜的原理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制作辣白菜。

辣白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酵产物乳酸不断累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辣白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发酵初期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主要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发酵产物为乳酸、乙醇、醋酸和二氧化碳等。

由于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产生,气泡会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地放出,使坛内逐渐形成嫌气状态。

蔬菜加工保藏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最新年文档

蔬菜加工保藏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最新年文档

蔬菜加工保藏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它给人类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例如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有机酸等,与此同时蔬菜又极易富集硝酸盐,且硝酸盐在蔬菜本身硝酸盐还原酶或微生物的作用下易还原成亚硝酸盐[1] 。

长期食用高含量亚硝酸盐的食物可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从而导致组织缺氧,还可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甚至致癌、致畸[2-3] 。

因此,研究不同的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及加工方式下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合理的方法贮藏蔬菜、烹饪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原料大白菜、芹菜(取茎部)和黄瓜,市售。

1.1.2 主要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电热鼓风干燥箱、可见分光光度计、循环水式真空泵、分析天平、组织捣碎机、电子天平、离心机等。

1.1.3 试剂亚硝酸钠、乙酸锌、亚铁氰化钾、盐酸萘乙二胺、对氨基苯磺酸、盐酸、硼砂、冰乙酸,均为分析纯。

1.1.4 溶液的配制[4] (1)饱和硼砂溶液:称取50.0 g 硼酸钠,溶于1 000 mL温水中,冷却至室温。

(2)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53.0 g亚铁氰化钾,溶于水,定容至500 mL o(3)乙酸锌溶液:称取110.0 g乙酸锌,溶于15 mL冰乙酸和水的混合物中,再用水定容至500 mL o(4)4 g •L -1对氨基苯磺酸:称取0.4 g 对氨基苯磺酸,溶于100 mL 20%盐酸中,混匀,置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5)2 g・L-1盐酸萘乙二胺:称取0.2 g 盐酸萘乙二胺,溶于100 mL 水中,混匀后,置于棕色瓶中且在2〜5 C的冰箱中保存。

(6)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称取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 h 的亚硝酸钠0.100 0 g ,加水溶解移于500 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7)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临用前,吸取亚硝酸钠标准液5.00 mL于20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此溶液为每mL含5.0卩g亚硝酸盐。

不同蔬菜和发酵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原理

不同蔬菜和发酵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原理

不同蔬菜和发酵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原理哎呦,今天我们来聊聊泡菜这个话题,大家都知道泡菜吧?那可是韩国的国菜,也是我们中国人喜欢的一道美食。

你们知道泡菜里有什么吗?没错,就是亚硝酸盐。

不同蔬菜和发酵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来说说蔬菜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其实,蔬菜的选择很重要哦!你知道吗?不同的蔬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亚硝酸盐含量。

比如说,白菜、萝卜、辣椒等蔬菜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而黄瓜、茄子等蔬菜则会产生较高的亚硝酸盐含量。

这是因为这些蔬菜中含有较多的还原性物质,可以降低亚硝酸盐的生成。

如果你想要减少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可以选择一些还原性较强的蔬菜哦!我们再来说说发酵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泡菜不是越长时间越好吃吗?其实,发酵时间也会影响到亚硝酸盐的生成。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就会越高。

这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细菌会将蔬菜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和其他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会与亚硝酸盐发生反应,从而导致亚硝酸盐的生成增加。

如果你担心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可以选择适当的发酵时间哦!如何控制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呢?其实,方法还是有的。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还原性较强的蔬菜来制作泡菜,这样可以降低亚硝酸盐的生成。

我们可以控制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避免过长的发酵时间和过高的温度导致亚硝酸盐的生成过多。

我们还可以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抑制亚硝酸盐生成的物质,如维生素C、柠檬酸等。

这些物质可以与亚硝酸盐发生反应,从而降低其生成量。

泡菜是我们喜欢的一道美食,但是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通过选择合适的蔬菜、控制好发酵时间和温度以及添加一些抑制亚硝酸盐生成的物质,我们就可以制作出健康又美味的泡菜啦!希望大家都能喜欢上这道美食!。

泡菜亚硝酸含量实验报告(3篇)

泡菜亚硝酸含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不同发酵条件下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变化。

2. 了解影响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因素。

3. 分析亚硝酸含量与泡菜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蔬菜:小白菜、萝卜等。

2. 盐:食用盐。

3. 容器:泡菜坛、烧杯等。

4. 试剂:亚硝酸盐检测试剂盒。

5. 仪器: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等。

三、实验方法1. 准备泡菜原料:将小白菜、萝卜等蔬菜清洗干净,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 配制盐水:按一定比例将食用盐溶解于水中,配制成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

3. 装坛腌制:将切好的蔬菜和盐水按一定比例装入泡菜坛中,密封坛口。

4. 发酵:将泡菜坛放置在恒温环境中发酵,分别在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第13天取样检测亚硝酸含量。

5. 亚硝酸含量测定:采用亚硝酸盐检测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样品中亚硝酸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发酵天数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显示,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含量随发酵天数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第7天时,亚硝酸含量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2. 不同盐水浓度对亚硝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盐水浓度对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影响较大。

在较高盐水浓度下,亚硝酸含量较低,有利于泡菜的质量。

3. 亚硝酸含量与泡菜质量的关系:亚硝酸含量是影响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人体摄入过量亚硝酸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在泡菜制作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亚硝酸含量,保证泡菜的安全性和口感。

五、实验结论1.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含量随发酵天数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2. 不同盐水浓度对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影响较大,较高盐水浓度有利于降低亚硝酸含量。

3. 亚硝酸含量是影响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应尽量降低亚硝酸含量,保证泡菜的安全性和口感。

六、实验讨论1. 亚硝酸含量的变化可能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有关。

在发酵初期,乳酸菌数量较少,亚硝酸含量上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菌数量增加,产生大量乳酸,抑制亚硝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使亚硝酸含量下降。

离子色谱测定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的研究

离子色谱测定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的研究

图1 样品中氯离子、亚硝酸根离子色谱图2.2 检测范围为了验证色谱测定法的极限测定范围,使用不同浓度的硝酸根离子(0~100 mg/L)和亚硝酸根离子(0~200 mg/L)—),女,广东信宜人,本科,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食品的理化检验工。

图2 样品硝酸根离子与亚硝酸根离子色谱图2.4 对照实验分别采用离子色谱法(IC)与比色法测定大白菜鲜样中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的含量,进行对照实验,测定结果详见表3,从数据上看,两次方法的检测结果数据基本接近,无明显差异,表明检测方法结果数据可靠,稳定性好,对实际蔬菜监控中具有指导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卫生部门的指导标准进行监控,能够快速将不合格的蔬菜查出,部分蔬菜实际测试图谱如图3所示。

表3 对照实验结果阴离子亚硝酸根离子/(mg/kg)硝酸根离子/(mg/kg)测定方法比色法IC比色法IC测定值12.612.5138.8125.813.913.5524.4834.514.815.8350.2325.5 30.527.3159.7178.6 7.97.4341.8357.5 16.915.8161.9180.8t值- 1.354- 2.098图3 部分样品色谱图2.5 样品测定通过前述的方法,证明离子色谱分析测定法的结果数据可靠性高,为了应用于实践总,按上述条件对上海地区7种蔬菜进行测定,结果详见表4,从数据上看,每种蔬菜的亚硝酸根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浓度都能定量分析,如韭菜、空心菜等显示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很低,使监控人员对蔬菜的质量能有直观的判断。

表4 上海地区蔬菜测试结果蔬菜亚硝酸根离子平均值/(mg/kg)RSD/%硝酸根离子平均值/(mg/kg)RSD/%韭菜<0.03—257.37 3.2香椿475.26 2.2455.48 2.6空心菜<0.04—586.33 4.2蒜苗 1.08185.25 2.7葱<0.04—225.04 1.7茴香0.89 1.5469.26 2.8油菜 4.77 2.72886.36 4.53 结论对于新鲜蔬菜中的硝酸根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离子色谱分析测定其含量,样品需要经过前期的处理,如柱处理等。

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

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

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汇报人:2023-12-26•蔬菜种类•生长环境•存储与加工方式目录•烹饪方式•亚硝酸盐的来源与影响01蔬菜种类叶菜类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菠菜、油菜等绿叶蔬菜。

叶菜类蔬菜在储存过程中,由于缺乏营养供给,容易产生硝酸盐还原酶,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

叶菜类蔬菜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容易吸收土壤中的硝酸盐,并在蔬菜中转化为亚硝酸盐。

根茎类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如萝卜、胡萝卜等。

根茎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其根系发达,能够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从而减少硝酸盐的积累。

根茎类蔬菜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其组织紧密,不易产生硝酸盐还原酶,因此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

瓜果类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如黄瓜、番茄等。

少硝酸盐的积累。

活性,从而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豆类豆类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如菜豆、豌豆等。

豆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从而减少硝酸盐的积累。

豆类蔬菜在储存过程中,由于其含有的抗氧化物质较多,能够抑制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

02生长环境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对亚硝酸盐的吸附和释放能力不同,从而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土壤pH值土壤pH值对亚硝酸盐的吸附和释放也有影响,酸性土壤有利于亚硝酸盐的吸附,而碱性土壤则相反。

土壤养分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的含量和比例会影响蔬菜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光照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对蔬菜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影响,光照不足可能导致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温度温度对蔬菜的生长和代谢也有影响,高温可能导致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降雨量降雨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蔬菜的生长和代谢,从而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

灌溉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如果水中含有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可能促进蔬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

不同的灌溉方式对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也有影响,如漫灌可能导致土壤中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不同浓度食醋对常见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探析

不同浓度食醋对常见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探析

不同浓度食醋对常见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探析吴文彬(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昆明650033)摘 要:蔬菜在泡制过程中,会产生定量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而泡菜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确是高中生物学中就会解除的实验,但实验中一般都是在测量亚硝酸盐含量,很少关注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本次研究将以最常见泡菜---白菜和萝卜为例,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食醋制成泡菜,观察亚硝酸盐在泡菜中对不同浓度食醋的反映变化。

结果:制作初期,亚硝酸盐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第三天会达到顶峰,之后会逐渐下降,泡白菜和泡萝卜的峰值为62.28mg/kg、22.79mg/kg;添加食醋后泡菜的亚硝峰值出现下降,泡白菜在食醋浓度为0.60%,泡萝卜在食醋浓度为0.90%时亚硝峰最低。

实验证明,添加食醋能够讲解亚硝酸盐的繁殖速度,促进泡菜的成熟。

关键词:食醋;浓度;泡菜;亚硝酸盐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新鲜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接触空气后容易腐烂变质,不易贮藏。

人们为长期保存大量蔬菜,会使用多种方法保存蔬菜,便于补充寒冷冬季蔬菜的缺乏,蔬菜在泡制过程中会借助天然附着在蔬菜表面的一些微生物发酵,使泡制蔬菜呈现酸、甜等多样口感。

但因为蔬菜表面附着微生物较为多样,会有一些硝酸盐还原菌会把蔬菜泡制过程中的硝酸盐还原成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易溶于水,平常做食品添加剂使用,但一旦摄入过量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如血管扩张、不含氧等,严重时致癌[1]。

因此,为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相关人士研究出使用食醋降低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但未有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本次研究中将使用不同浓度的食醋探析其对常见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白萝卜、白菜、姜、干红辣椒、食盐、白醋、60%乙酸、20g/ LNaOH溶液、NH4Cl缓冲液(pH:9.6~9.7)、0.42mol/L ZnSO4溶液、显色液、NaNO2不同浓度梯度溶液。

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2 . 0mg / L、 4 . Omg / L、 6. O mg /L、 8 . 0mg / L、
组 ,使 其 分 别 在 低 温 ( 5 ℃ )条 件 下 和 室 温
( 2 5 ℃) 条件 下测 定亚 硝 酸盐 的含量 。
1 0 . O mg / L、 1 6 . O mg / L 、2 0 . O m g / L 的 硝 酸 钠 标 准 溶 液 。在 各 个 比色 管 中分 别 加 人 0 . 1 O g 的混 合试 粉 ,待充 分反 应后 过滤 ,用 紫外 分 光光度计 在 5 3 8 n m 处 测 定 吸 光 值 ,绘 制 标 准 曲线 。 1 . 2 . 5 亚硝 酸 盐 含 量 的 计 算 三 种 蔬 菜 甘 蓝、 白萝 卜、 黄瓜 试样 吸光值 与标 准 曲线 的 比
( 2 0 0 . 0 u g / m 1 ) ,2 0 %的盐 酸 溶 液 ,冰 乙酸 溶 液 ,2 . 0 %的 醋 酸 溶 液 ,5 0 0 . 0 m g / L 的 硝 酸 钠
4 ml 滤 液加 入 2 0 ml 的 比色 管 中 , 加人 蒸 馏水 至刻 度线 , 称取 0 . 1 g的混 合试 粉 加入 试 液 中 振荡 , 待 充 分反应 后 过滤 : 1 . 2 . 3 样 品保 存 将 经过 生 食 、 热炒 、 腌制 、
碎 匀浆 机 , 可见 分光 光度 计 , 泡菜 坛等 。
1 . 1 . 3 试剂 亚铁 氰 化 钾 溶 液 ( 1 0 6 . o gL ) ,
盐 酸萘 乙二 胺溶 液 ( 2 . 0 g / L ) ,饱 和 硼砂 溶液 ( 5 0 . 0 L ) ,乙酸锌 溶液 ( 2 2 0 . 0 g / L ) ,对 氨基

试 验 园地 ・

泡菜在发酵过程中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泡菜在发酵过程中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论文题目:泡菜在发酵过程中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原创声明本人申请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志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也不包括为获得我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或本研究所做得任何贡献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目录中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材料与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实验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仪器与试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仪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4、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来检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方法。该方 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一些研究采用电化学 法来检测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并研发了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可实现现 场快速检测。但该方法可能会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生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改 进和完善。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电化学法和生物传 感器法等新型检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测。这些方法 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特异性等优点,且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然而,这些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可能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需要衍 生化处理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开发更加准确、快速、简便的蔬菜中硝 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以满足现代实验室的需求。加强公众对蔬菜中硝酸 盐和亚硝酸盐的认知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基本特 性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两种无机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硝酸盐在 植物中含量较高,而亚硝酸盐则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虽然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下对人体是有益的,但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造成负 面影响,如引发癌症、胎儿畸形等。因此,准确检测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含量,对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将重点介绍一种基于液相色谱的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萃取蔬菜样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然后通过液相色谱仪 分离和测定。具体实验流程如下:
1、样品处理:称取一定量蔬菜样品,加入乙酸乙酯溶液,震荡混匀后静置 萃取。萃取液经滤纸过滤后,用氮吹仪吹干,用甲醇定容至一定体积。
谢谢观看

不同条件对蔬菜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不同条件对蔬菜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的水分 中。 I 2 】
1 . 2 . 4氮肥供 应 。施化 学 氮 肥 过 多是 叶 菜 中硝 酸 盐累 积 的主要 原 因l 3 ] ,N O 一 含 量随氮 肥用 量增 加而不 断升 高 ,不 能及 时被 还 原。 另一 方 面 ,施 肥方法 不 当 ,基肥 不 足 ,追 肥 次 数 偏 多 ,导 致 硝酸 盐积 累 增加。 1 . 2 . 5 贮 藏条件 。将蔬菜 存放数 日后再 食用 ,不仅失 去 了营养不 好 吃 ,还 会给 健康 带来 危 害。在 3 O ℃的屋 子里 储存 2 4小时 ,绿 叶蔬 菜 中的维生 素 c几乎全 部损失 ,亚硝酸盐 的含量上升 几十倍 。 蔬菜 经蒸 煮后 ,硝酸 盐含 量降低 了 5 0 %以上 ;盐 溃后蔬 菜随 着放 置 天数 的增加 , 硝 酸盐 含 量有 下降 的趋 势, 但 可导 致亚 硝 酸盐 含 量 的上 升 。贮 藏试验 表明 , 在2 O ℃下贮 存菠菜 3 d, 硝 酸盐含 量减 少 4 0 %。 同时 亚硝酸 盐含 量明显增 加; 在0  ̄ 5 ℃下贮藏 大 白菜 3 - 4 个 月 ,叶内硝 酸盐 含量下 降了 9 . 8 ~ 3 1 . 4% ,随 品种不 同而异 , 亚硝酸 盐基本 无变 化[ 4 1 。在 干燥 偏酸 ( p H 4 —5 ) 及低温 ( 1 ℃以下) 条件下 ,蔬菜 中的硝酸 盐将 停止转化 为亚硝酸 盐 。 三 、研 究 展 望 前 人 已蔬菜 自身 内部 因素 和光 照 、水 分等 外部 因素 ,以及贮 存条 件 等对蔬 菜体 内硝酸 盐含 量的 影响进 行 了研究 。但是 对于不 同 品种蔬 菜 的具体 施肥 量 、浇水 量和贮 存条件 等研 究少见 报道 ,而这 些 内容又 是 目前 生产和 生活 中常见 、急 需解 决的 问题 。不同 品种蔬菜 栽培 过程 中的合 理 的灌水 、施 肥栽 培措 施和 贮藏 时间 、贮藏 温 度 等贮藏 条 件 , 应 为今后控制 蔬菜硝酸盐 、亚硝酸盐 含量 的研 究重 点。

蔬菜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含量变化情况研究

蔬菜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含量变化情况研究

图2 芹菜常温和冷藏硝酸盐含量变化图2.2 韭菜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变化结合图3和图4可以看出,常温贮藏条件和冷藏条件下的韭菜中硝酸盐含量、硝酸盐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

常温贮藏前2 d,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缓慢升高,在第3 d时达到最高值约3.5 mg·kg-1,此时亚硝酸盐在第3 d含量达到了最大值,约6 mg·kg-1,超出国家要求标准4 mg·kg-1;第3 d以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不断降低,此时的韭菜萎蔫比较严重,出现腐烂组织,不适宜食用。

冷藏条件下亚硝酸盐与硝酸盐变化趋势与常温贮藏条件基本一致。

冷藏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一直低于常温贮藏,第3 d 时,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且大于4 mg·kg-1,此时的蔬菜叶片发黄,部分腐烂;第4 d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降低。

由此可见,冷藏时食用性强于常温贮藏蔬菜。

图8 香菜常温和冷藏硝酸盐含量变化图3结论与讨论整体来看,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呈现出两种趋势:先上升后下降和持续下降。

蔬菜在冷藏状态下贮藏时,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整体低于在常温状态下的贮藏,且对于蔬菜的组织结构及可食性方面来讲,冷藏状态要优于常温状态。

在贮藏过程中,硝酸盐含量的升高可能来自于植物组织物质的转化,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主要来源于硝酸盐,后期蔬菜出现萎蔫、腐烂,使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下降,并且由于室温温度较高,适宜微生物生长降解了亚硝酸盐,从而使亚硝酸的含量得以降低。

对于芹菜、韭菜这类蔬菜应尽早食用,放置2 d后食用,其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相对较高,放置时间过长,食用性意义不大。

而对于香菜、菠菜这类蔬菜可以在保证食用性的前提下放置几天后食用,此时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

参考文献:[1]周泽义,胡长敏,王敏健,等.中国蔬菜硝酸盐一斤粮,千粒汗,省吃俭用细盘算!。

植物营养学论文[整理版]

植物营养学论文[整理版]

植物营养学论文摘要:本文综述了蔬菜硝酸盐含量过高对人体的危害,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因素,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措施及其效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蔬菜;硝酸盐;影响因素;栽培措施1前言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但蔬菜又是易于富集硝酸盐的作物,人体吸收的硝酸盐80%以上来自于蔬菜[1]。

故硝酸盐含量是评价蔬菜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虽然硝酸盐对人体没有直接的毒害作用,但进入人体后,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原为有毒的亚硝酸盐,它可与人体血红蛋白反应,使之失去载氧功能,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

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造成智力迟钝[2]。

另一方面。

亚硝酸盐还可间接与人类摄取的其它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等成分中的次级胺反应,在胃腔中(pH=3)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3]。

因此,硝酸盐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各国学者对蔬菜硝酸盐积累及其控制途径进行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许多研究单位对蔬菜中的硝酸盐污染以及如何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影响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因素很多,与蔬菜的种类品种有关,与水分、温度、光照有关,也与施氮量、氮肥种类、施氮方法等因素有关,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要减少蔬菜硝酸盐含量,一是要进行合理施肥,控制施肥种类、数量,掌握好施肥方法等。

二是调节水、温、光等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控制植株根系对NO3-的吸收速率,降低其吸收量,进而加速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的目的。

2 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因素2.1内部因素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内部因子主要包括:蔬菜种类、品种、部位和生育期,这些因子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控制[4]。

2.2.1 蔬菜种类不同其硝酸盐含量差异明显。

现在研究证实,不同蔬菜种类的硝酸盐含量从大到小的次序为根菜类> 叶菜类> 瓜类> 茄果类。

2.2.2 同一种类蔬菜不同品种硝酸盐含量也不相同,如莴苣Bellone品种叶片中硝酸盐含量为2878mg/kg,而Tornade品种硝酸盐含量仅为123mg/kg,2个品种间硝酸盐含量差异十分悬殊。

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摘要:在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中,萨拉米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秋沙拉也是北方居民的一种储藏蔬菜,新鲜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因蔬菜而异,而蔬菜在发酵过程中,在细菌还原酶的作用下,大量的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酸是一种强致癌的N-亚硝酸盐合成前体,常见于熟肉制品、泡菜和变质蔬菜中,如果大量食用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香肠在食物摄取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流失,长期食用也会导致营养不良,以控制或降低亚硝酸盐含量,保护人体健康,本文已为农业沙拉进行了实验研究。

本文主要分析萨拉米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关键词:咸菜,亚硝酸盐,影响因素引言咸菜,实在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食物了。

一方面除了其本身具有非常长的历史之外。

另一面就是咸菜曾经在无数个物品极度缺乏的年代里。

是被老百姓们称为“功臣”的菜肴。

咸菜不仅在我们国家,也在诸如韩国、日本等很多亚洲国家广受欢迎。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咸菜的制作一定是离不开食盐的。

用食盐来腌制食物。

其实是一种传统的工艺、主要是利用了食盐来控制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不单单能延长保质期而且还能增加食物的特殊风味和口感。

但是这里潜伏的健康危机也就随之而来了、常吃会让我们摄入过多的钠离子、是造成高血压的诱因之一。

人们食用亚硝酸钠或亚硝酸钠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以及变质的蔬菜,可以引起中毒,或者误将工业用亚硝酸钠作为食盐食用而引起中毒。

亚硝酸钠是一种最常见的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与胃酸反应,产生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所以对此做了实验进行研究,看看咸菜在第几天的时候亚硝酸钠的含量是最高的,什么时候亚硝酸钠开始下降,第几天吃才是最安全的。

所以采用最常见也是最容易的方法,用食用盐来泡制咸菜。

1、实验操作步骤1.1实验原理在从样品中沉淀蛋白质和去除脂肪后,使用镀铜镉颗粒将滤液中的一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向样品管中的滤液和还原滤液中加入2mL 4g/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充分混合,静置3-5分钟。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研究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研究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

而健康生活的基础之一就是饮食健康。

蔬菜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它们的质量却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

本文将围绕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展开讨论。

一、硝酸盐的来源硝酸盐是存在于大气、水、土壤中的一种化学物质,一些硝酸盐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被吸收并转化为氨基酸,但是一些硝酸盐则会被蔬果等农产品吸收,因此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含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方法目前对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方法较多,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电化学法和光谱法等。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并可以检测出不同种类的硝酸盐。

三、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的危害过量的硝酸盐会给人体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首先,硝酸盐会在人体内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再进一步生成亚硝酰胺,亚硝酰胺是一种致癌物质,过量食用含亚硝酰胺的食品会增加人们患癌的风险。

其次,硝酸盐过多会破坏人体内的铁离子,影响人体内的铁的吸收,导致贫血等疾病。

四、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控制策略为了保障蔬菜的质量,减少硝酸盐的含量,则需要采取一些控制策略。

首先是加强土壤管理。

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正确施肥也至关重要。

在施肥方面,应该根据地区气候和土壤的特点和生产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施肥量和种类。

其次是选用耐贮藏的蔬菜品种,以减少其在贮藏过程中的硝酸盐含量。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也可以通过选择鲜艳的色彩、松脆的质地和较短的生长期等标准来减少硝酸盐的摄入。

总之,对于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检测与控制是一个长期而繁琐的过程,需要从源头、生产、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并且需要行业单位、消费者、监管部门等共同努力,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蔬菜产品。

泡菜在发酵过程中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泡菜在发酵过程中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

泡菜在发酵过程中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亚硝酸盐是一种在发酵、腌制食品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物质,它可以使食物保持鲜艳的红色,并且具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然而,长期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包括诱发肿瘤、干扰血红蛋白结构等。

因此,对于腌制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食品加工行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泡菜是一种常见的腌制食品,它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蔬菜切片、加盐腌制、发酵等环节。

在泡菜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细菌、酵母和霉菌,它们通过代谢产物改变食物的性质和味道。

早期研究表明,在泡菜的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下降,这被认为是发酵细菌的代谢活动所致。

其次,另一些研究则探索了不同因素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例如,腌渍时间和温度是影响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重要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随着腌渍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下降。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腌渍时间有助于细菌的生长和代谢,从而促进亚硝酸盐的降解。

此外,一些调味品也被发现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加入饺子皮、白芝麻、油菜叶等调味品,可以明显降低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这些调味品中的一些成分具有降解亚硝酸盐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此外,还有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被应用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例如,传统的测定方法主要基于重铬酸钾法或亚硝酸铁法,但存在着操作繁琐、结果误差大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现代化分析技术来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显示这些新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

总的来说,泡菜的发酵过程中会导致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下降,而腌渍时间、温度和调味品等因素都会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产生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发酵微生物的选取和调控、发酵条件的优化、新型测定方法的开发等方面的内容,为泡菜及其他腌制食品的生产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主要途径及技术研究

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主要途径及技术研究

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主要途径及技术研究作者:张剑中邵振卿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20期[摘要] 论述了蔬菜中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分析了影响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提出了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硝酸盐;因素分析;控制措施硝酸盐作为一种污染源是近年来提出并引起重视的新问题。

它在人及动物体内经微生物的作用极易还原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能和胃中的含氮化合物结合形成强致癌物质。

蔬菜是一类天然富集硝酸盐的植物食品,在正常情况下,蔬菜中吸收的硝酸盐可以经过硝酸还原酶的作用,转化成氨及氨基酸类物质,以维护正常生长的需要。

但在条件不适宜时,硝酸盐不能被充分同化,致使大量硝酸盐累积于植物体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

为此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将一些可行措施落实并应用与生产,提高了蔬菜的产品品质并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影响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因素分析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幅度很大,它不仅与蔬菜种类、品种、器官年龄有关,且受温度、光照、土壤肥料湿度等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1.施氮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通过试验证明,氮肥用量、形态及使用方法对蔬菜硝酸盐积累都有一定的影响。

蔬菜硝酸盐含量可因氮肥用量的提高而有明显的增加。

例如,在白菜上尿素0、56、112和224毫克/千克时,收获时硝酸盐占干物重的含量分别为0.12%、0.40%、0.46%和0.61%;在菠菜上使用尿素100、200mg/kg时,菠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分别干重的1.09%和1.61%,施氮可导致硝酸盐含量成倍增长。

可见,偏施和滥施氮肥是造成蔬菜硝酸盐含量增加,导致产品品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在氮肥用量相同时,不同的氮素形态可导致不同的硝酸盐的积累量,影响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为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比例。

当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比例越小时,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就越高。

2.不同的施肥比例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经过长期施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的比单施氮肥的低,测土配方施肥的比单施氮肥的低,配方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的最低。

不同烹调方法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探讨

不同烹调方法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探讨

A s atA a zdtecagso nt t a dntt cn n f ee be ytr ieet id f okn e os bi b t c: nl e hne f ia n i e ot t gt l b e df rn knso co igm t d( o — r y h re i r e ov a s he f h l igfe n ct i s ee be) m il t ntt. oigrd cdnt t cnet f ee lsw i ecn n f i n , dadae r u gt ls , an i eB in u e iae ot gt e ,hl t ot t ・ i r ao v a yo r i l e r n ov a b eh e o n
安徽 农 学 通 报 , n u A .c. u12 1 1 ( 1 A h i SiB l 0 0,6 1 ) gi .
不 同烹 调 方 法 的蔬 菜 中亚 硝 酸 盐 含 量 变 化 探 讨
赵桂平 张 明
206 ) 0 0 2 ( 东 师 范 大 学 资 源 与环 境 科 学 学 院 , 海 华 上
变化 ; 于 凉拌 蔬 菜 亚硝 酸 盐 含 量 变化 的报 道 较 少 。 关
关键词 : 硝酸 盐; 酸还原酶 ; 菌; 亚 硝 细 烹调 方 法
中图分类号
¥3 6
文献标识 码

文章编号
10 0 7—73 ( 00)1— 7— 2 712 1 l 7 0
I e tg i n o tie Con e fVe e a e n Di e e o n e ho s nv si ato fNirt t nto g t bls i f r ntCo ki g M t d

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研究

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研究

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研究摘要:试验研究了蔬菜在不同储存时间与储存温度、不同食用前处理和不同加工方法等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升高,达到最大值后有所下降。不同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漂烫处理可以降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浸泡处理会使亚硝酸盐含量升高。蔬菜经炒熟或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均会降低,并且煮熟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低于炒熟的蔬菜。关键词:蔬菜;亚硝酸盐;储存时间;储存温度;食用前处理;加工方法Study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Nitrite Content in VegetablesAbstract: The changes of nitrite content in vegetables under different storage time and storage temperature, different food processing methods and different pre-treatment conditions and so on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nitrite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ime, and would decrease after the maximum value. The nitrite contents in different vegetables were different with temperature changing. Blanching treatment could reduce the content of nitrite, and nitrite content in soaking would increase. When vegetables were fried or cooked, the nitrite content would be reduced, the nitrite content of cooked vegetable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fried vegetables.Key words: vegetable; nitrite; storage time; storage temperature; pre-treatment condition; processing metho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蔬菜中的亚硝酸盐污染[1]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亚硝酸盐具有强氧化性,进入人体后,可将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其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进而导致因组织缺氧中毒[2]而患上高铁血红蛋白症,这一疾病对幼儿威胁更大,严重的可引起死亡[3,4]。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与多种胺类发生反应,形成亚硝胺类化合物;亚硝胺类物质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类强致癌物[5],在已发现的120多种亚硝胺类化合物中,25%左右的亚硝胺能诱发消化系统癌变,亚硝胺还有引发遗传变异及产生怪胎的潜在危险[6]。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施肥种类、温度、收获季节、储存条件[7]、食用前处理[8]和加工方法[9]等。因此,检测研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控制人体摄入亚硝酸盐的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试验研究了储存条件、食用前处理与加工方法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试图为人们在蔬菜的合理储存、加工、食用中减少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蔬菜样品参试的蔬菜种类分别是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生菜(Lactuca sativa L. var. ramosa Hort.)、油麦菜(L. sativa L.)、青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黑白菜[B.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 var. rosularis Tsen et Lee.],均购买于周口市当地超市。1.1.2 主要仪器和设备所用的仪器主要有S22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普通分析天平(上海精科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九阳料理机(山东九阳股份有限公司)。1.1.3 试剂试验所用的试剂主要有亚铁氰化钾(上海试剂一厂)、乙酸锌(北京化工厂)、硼酸钠(上海云岭化工厂)、对氨基苯磺酸(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盐酸萘乙二胺(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亚硝酸钠(焦作市化工厂)、盐酸和冰乙酸为实验室已备,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1.2 蔬菜样品处理1.2.1 储存温度与储存时间所有蔬菜样品用自来水洗净后,去除腐叶,再用去离子水洗干净,滤纸吸干。将蔬菜样品分别储存在室温(20 ℃)和冷藏(5 ℃)环境下,并于储存开始(0)和储存后1、2、3、4 d共5个时段测定蔬菜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1.2.2 食用前处理将洗净的蔬菜样品分别进行食用前处理,处理方式有整株漂烫、切断漂烫、整株浸泡、切断浸泡;漂烫是用60 ℃左右的去离子水将洗净的样品漂烫10 min,用滤纸吸干;浸泡是在室温下用去离子水浸泡10 min,用滤纸吸干;以不采用食用前处理的蔬菜为对照,分别对各食用前处理蔬菜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1.2.3 加工方法将洗净的蔬菜样品分别进行加工处理,加工方法有炒熟、煮熟,在煮蔬菜时,取10.00 g洗净的样品,置于50 mL沸水中煮5 min左右,捞出样品、滤干,然后样品与汤分别备用;以不加工的蔬菜为对照,分别对各加工处理蔬菜样品(汤)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1.3 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3.1 测定方法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样品制备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均采用文献[10]的方法进行。各试剂配制后分别为①亚铁氰化钾溶液(106 g/L);②乙酸锌溶液(220 g/L);③饱和硼砂溶液(50 g/L);④对氨基苯磺酸溶液(4 g/L);⑤盐酸萘乙二胺溶液(2 g/L);⑥亚硝酸钠标准溶液(220 μg/mL);⑦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5.0 μg/mL)。1.3.2 亚硝酸钠标准曲线制作用吸管精确移取亚硝酸钠(5.0 μg/mL)标准使用液0.00、0.10、0.20、0.30、0.40、0.50、0.75、1.00、1.25 mL,分别置于25 mL具塞比色管中,各加去离子水至12.5 mL,再分别加入2 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 min后,再各加入1 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加去离子水至25 mL刻度,混匀,静置15 min,用1 cm比色管,于λ=520 nm处测吸光度A520 nm,以亚硝酸钠的质量(m)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做亚硝酸钠的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见图1。1.3.3 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称取10.00 g洗净打碎的各蔬菜样品,置于50 mL 烧杯中,加12.5 mL饱和硼砂溶液,搅拌均匀,以70 ℃左右的去离子水约30.0 mL加入试样中,于沸水浴中加热15 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将试样洗入500 mL容量瓶中。然后一边转动、一边加入5.0 mL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再加入5.0 mL乙酸锌溶液以沉淀蛋白质。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30 min,除去上层脂肪,上清液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30.0 mL,余下滤液备用。吸取20.0 mL上述滤液于25 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2.0 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 min后,再各加入1.0 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15 min,用1 cm比色管,测吸光度A520 nm。亚硝酸钠含量的的计算:X=■×■,式中:X为试样中亚硝酸钠的含量,单位为mg/kg(换算而来);m1表示测定用样液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单位为μg;m0表示试样的质量,单位为g;V1是测定用样液的体积,单位为mL;V0是试样处理液的总体积,单位为mL。以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3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亚硝酸钠的含量。1.3.4 亚硝酸盐的回收率以黑白菜样品为例,准确移取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5.0 μg/mL)0.1、0.2、0.3、0.4、0.5 mL,分别加入到25 mL具塞比色管中,再分别加入10 mL的黑白菜滤液(含亚硝酸盐0.109 μg),混匀后都加入2 mL对氨基苯磺酸,混匀,静置3~5 min后,再各加入1 mL的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15 min,用1 cm比色管,测吸光度A520 nm,计算出亚硝酸钠的回收率。2 结果与分析2.1 储存温度与储存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储存温度与储存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蔬菜在储存2~3 d时亚硝酸盐的含量会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蔬菜在刚采摘时因受伤而导致植物组织的呼吸强度增强,使所含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所以亚硝酸盐含量在短期内会迅速升高;待伤口基本愈合后,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也就随之降低,同时亚硝酸盐也会被分解,从而导致含量下降[11]。从表1还可见,油麦菜和菠菜在储存1~2 d时,其冷藏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比室温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要高,而到了储存3~4 d时,冷藏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却比室温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要低。而生菜在储存时,冷藏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一直比室温处理的要低。冷藏处理2 d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降低。2.2 食用前处理方式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食用前处理方式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无论是整株漂烫还是切断漂烫,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都会降低,其中经切断漂烫处理后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漂烫处理使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降低的原因,是由于蔬菜中的亚硝酸盐易溶于水,经过漂烫过水后,蔬菜中的部分亚硝酸盐溶解到了水中,从而使亚硝酸盐含量降低。浸泡处理为蔬菜提供了无氧(或缺氧)的条件,这种条件一是有利于增强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促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二是抑制了亚硝酸盐转化为铵盐的过程,结果就表现为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多[12]。2.3 加工方法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加工方法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青菜、黑白菜经炒熟和煮熟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炒熟的蔬菜比煮熟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高。这与在炒熟过程中加入了油脂类物质有关,因煮熟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水,能够使蔬菜中的亚硝酸盐溶解出来,因此建议在炒熟前,先用热水漂烫再进行炒熟,可使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得到降低。2.4 样品分析结果与回收率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蔬菜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应不高于4 mg/kg[10]。试验的所有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所购买的蔬菜样品和经各种处理后的蔬菜样品,其亚硝酸盐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亚硝酸盐的回收率测定与计算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以黑白菜样品为例的亚硝酸盐回收率均高于89%,表明试验采用的测定方法准确可靠。3 小结试验结果表明,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先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达到最大值后又有所下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储存温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的食用前处理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大小表现为浸泡处理>新鲜蔬菜(未处理)>漂烫处理。而不同的加工方法处理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大小表现为新鲜蔬菜(未加工)>炒熟>煮熟。从以上分析可知,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很多,故而建议人们食用蔬菜时尽量食用新鲜蔬菜,食用前尽量用温水洗涤,避免食用生的蔬菜,以减少人体摄入亚硝酸盐的量。参考文献:[1] 谭超,颜嘉雯,何牧,等. 不同施肥种类与加工方法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5(3):399-400.[2] 杨美玲,朱云德,崔东亚. 不同方法处理后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0):2533-2534.[3] 唐艳茹,陈彦玲,白秀丽,等. 长春市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4):48-50.[4] 聂峰,吴迎春,陈德径,等. 一种新的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4):221-223.[5] 杜雅楠,史春云,冯波. 腌腊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的检验与分析[J]. 肉类工业,2004(11):38.[6] 梅文泉,董宝生,黎其万. 几种叶类蔬菜贮藏期间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J]. 云南农业科技,2003(5):17-21.[7] 颜海燕,李应彪,尚晨龙. 蔬菜存放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研究[J].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6,12(1):27-29.[8] 刘爱文,陈忻,刘小玲. 漂烫及冷藏处理后蔬菜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J]. 应用科技,2002,29(12):42-43.[9] 邹礼根,吴元锋,赵芸. 蔬菜乳酸菌腌渍发酵过程亚硝酸盐变化研究[J]. 杭州农业科技,2006(4):10-12.[10] GB/T 5009.33-2008,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S].[11] 陈利梅,李德茂,曾庆华,等.不同条件下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J]. 食品与机械,2009,25(3):103-105.[12] 李美茹,张光民,康素月.不同处理条件对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08(7):20-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研究摘要:试验研究了蔬菜在不同储存时间与储存温度、不同食用前处理和不同加工方法等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升高,达到最大值后有所下降。

不同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而不同。

漂烫处理可以降低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浸泡处理会使亚硝酸盐含量升高。

蔬菜经炒熟或煮熟后亚硝酸盐含量均会降低,并且煮熟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低于炒熟的蔬菜。

关键词:蔬菜;亚硝酸盐;储存时间;储存温度;食用前处理;加工方法study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nitrite content in vegetableszhanxiu-huan,wangzi-yun,sha jun-li(departmentofchemistry,zhoukounormaluniversity,zhoukou466000,henan,china)abstract: thechangesofnitritecontentinvegetablesunderdifferentstoragetimeandstoragetemperature,differentfoodprocessingmethodsanddifferentpre-treatmentconditionsandsoon were discussed.theresultsshowedthat, thecontentofnitritegraduallyincreasedwithtime,andwoulddecreaseafterthemaximumvalue.thenitritecontentsindifferentvegetablesweredifferentwithtemperaturechanging.blanchingtreatmentcouldreducethecontentofnitrite,andnitritecontentinsoakingwouldincrease.whenvegetableswerefriedorcooked,thenitritecontentwouldbereduced,thenitritecontentofcookedvegetableswaslowerthanthatoffriedvegetables.keywords:vegetable;nitrite;storagetime;storagetemperature;pre-treatmentcondition;processingmetho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蔬菜中的亚硝酸盐污染[1]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亚硝酸盐具有强氧化性,进入人体后,可将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其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进而导致因组织缺氧中毒[2]而患上高铁血红蛋白症,这一疾病对幼儿威胁更大,严重的可引起死亡[3,4]。

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与多种胺类发生反应,形成亚硝胺类化合物;亚硝胺类物质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类强致癌物[5],在已发现的120多种亚硝胺类化合物中,25%左右的亚硝胺能诱发消化系统癌变,亚硝胺还有引发遗传变异及产生怪胎的潜在危险[6]。

影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施肥种类、温度、收获季节、储存条件[7]、食用前处理[8]和加工方法[9]等。

因此,检测研究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控制人体摄入亚硝酸盐的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试验研究了储存条件、食用前处理与加工方法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试图为人们在蔬菜的合理储存、加工、食用中减少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蔬菜样品参试的蔬菜种类分别是菠菜(spinaciaoleraceal.)、生菜(lactucasatival.var.ramosahort.)、油麦菜(l.satival.)、青菜[brassicacampestrisl.ssp.chinensis(l.)makinovar.communistsenetlee.]、黑白菜[b.campestrisl.ssp.chinensis(l.)makinovar.rosularistsenetlee.],均购买于周口市当地超市。

1.1.2主要仪器和设备所用的仪器主要有s22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普通分析天平(上海精科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九阳料理机(山东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1.1.3试剂试验所用的试剂主要有亚铁氰化钾(上海试剂一厂)、乙酸锌(北京化工厂)、硼酸钠(上海云岭化工厂)、对氨基苯磺酸(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盐酸萘乙二胺(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亚硝酸钠(焦作市化工厂)、盐酸和冰乙酸为实验室已备,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1.2蔬菜样品处理1.2.1储存温度与储存时间所有蔬菜样品用自来水洗净后,去除腐叶,再用去离子水洗干净,滤纸吸干。

将蔬菜样品分别储存在室温(20℃)和冷藏(5℃)环境下,并于储存开始(0)和储存后1、2、3、4d共5个时段测定蔬菜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

1.2.2食用前处理将洗净的蔬菜样品分别进行食用前处理,处理方式有整株漂烫、切断漂烫、整株浸泡、切断浸泡;漂烫是用60℃左右的去离子水将洗净的样品漂烫10min,用滤纸吸干;浸泡是在室温下用去离子水浸泡10min,用滤纸吸干;以不采用食用前处理的蔬菜为对照,分别对各食用前处理蔬菜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

1.2.3加工方法将洗净的蔬菜样品分别进行加工处理,加工方法有炒熟、煮熟,在煮蔬菜时,取10.00g洗净的样品,置于50ml沸水中煮5min左右,捞出样品、滤干,然后样品与汤分别备用;以不加工的蔬菜为对照,分别对各加工处理蔬菜样品(汤)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

1.3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3.1测定方法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样品制备和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均采用文献[10]的方法进行。

各试剂配制后分别为①亚铁氰化钾溶液(106g/l);②乙酸锌溶液(220g/l);③饱和硼砂溶液(50g/l);④对氨基苯磺酸溶液(4g/l);⑤盐酸萘乙二胺溶液(2g/l);⑥亚硝酸钠标准溶液(220μg/ml);⑦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5.0μg/ml)。

1.3.2亚硝酸钠标准曲线制作用吸管精确移取亚硝酸钠(5.0μg/ml)标准使用液0.00、0.10、0.20、0.30、0.40、0.50、0.75、1.00、1.25ml,分别置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各加去离子水至12.5ml,再分别加入2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min后,再各加入1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加去离子水至25ml刻度,混匀,静置15min,用1cm比色管,于λ=520nm处测吸光度a520nm,以亚硝酸钠的质量(m)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做亚硝酸钠的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见图1。

1.3.3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称取10.00g洗净打碎的各蔬菜样品,置于50ml烧杯中,加12.5ml饱和硼砂溶液,搅拌均匀,以70℃左右的去离子水约30.0ml加入试样中,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后冷却至室温。

将试样洗入500ml容量瓶中。

然后一边转动、一边加入5.0ml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再加入5.0ml乙酸锌溶液以沉淀蛋白质。

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30min,除去上层脂肪,上清液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30.0ml,余下滤液备用。

吸取20.0ml上述滤液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2.0ml对氨基苯磺酸溶液,混匀,静置3~5min后,再各加入1.0ml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15min,用1cm比色管,测吸光度a520nm。

亚硝酸钠含量的的计算:x=■×■,式中:x为试样中亚硝酸钠的含量,单位为mg/kg(换算而来);m1表示测定用样液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单位为μg;m0表示试样的质量,单位为g;v1是测定用样液的体积,单位为ml;v0是试样处理液的总体积,单位为ml。

以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3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亚硝酸钠的含量。

1.3.4亚硝酸盐的回收率以黑白菜样品为例,准确移取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5.0μg/ml)0.1、0.2、0.3、0.4、0.5ml,分别加入到25ml具塞比色管中,再分别加入10ml的黑白菜滤液(含亚硝酸盐0.109μg),混匀后都加入2ml对氨基苯磺酸,混匀,静置3~5min后,再各加入1ml的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15min,用1cm比色管,测吸光度a520nm,计算出亚硝酸钠的回收率。

2结果与分析2.1储存温度与储存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储存温度与储存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蔬菜在储存2~3d时亚硝酸盐的含量会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蔬菜在刚采摘时因受伤而导致植物组织的呼吸强度增强,使所含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所以亚硝酸盐含量在短期内会迅速升高;待伤口基本愈合后,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也就随之降低,同时亚硝酸盐也会被分解,从而导致含量下降[11]。

从表1还可见,油麦菜和菠菜在储存1~2d时,其冷藏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比室温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要高,而到了储存3~4d时,冷藏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却比室温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要低。

而生菜在储存时,冷藏处理的亚硝酸盐含量一直比室温处理的要低。

冷藏处理2 d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降低。

2.2食用前处理方式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食用前处理方式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无论是整株漂烫还是切断漂烫,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都会降低,其中经切断漂烫处理后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低;漂烫处理使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降低的原因,是由于蔬菜中的亚硝酸盐易溶于水,经过漂烫过水后,蔬菜中的部分亚硝酸盐溶解到了水中,从而使亚硝酸盐含量降低。

浸泡处理为蔬菜提供了无氧(或缺氧)的条件,这种条件一是有利于增强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促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二是抑制了亚硝酸盐转化为铵盐的过程,结果就表现为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多[12]。

2.3加工方法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加工方法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青菜、黑白菜经炒熟和煮熟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炒熟的蔬菜比煮熟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高。

这与在炒熟过程中加入了油脂类物质有关,因煮熟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水,能够使蔬菜中的亚硝酸盐溶解出来,因此建议在炒熟前,先用热水漂烫再进行炒熟,可使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得到降低。

2.4样品分析结果与回收率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蔬菜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应不高于4mg/kg[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