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度计算的常见错误分析

合集下载

GAUSSION计算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

GAUSSION计算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

【原创】GAUSSION计算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fegg7502(金币+3,VIP+0):thank you very much! 9-22 23:49zeoliters(金币+2,VIP+0):谢谢分享!9-22 21:56dongdong3881(金币+3,VIP+0):感谢10-28 14:04luoqiquan(金币+2,VIP+0):很好很强大12-23 22:35初学Gaussian03常见出错分析最初级错误1. 自旋多重度错误2. 变量赋值为整数3. 变量没有赋值4. 键角小于等于0度,大于等于180度5. 分子描述后面没有空行6. 二面角判断错误,造成两个原子距离过近7. 分子描述一行内两次参考同一原子,或参考原子共线运行出错1. 自洽场不收敛 SCFa. 修改坐标,使之合理b. 改变初始猜 Guessc. 增加叠代次数SCFCYC=Nd. iop(5/13=1)2. 分子对称性改变a. 修改坐标,强制高对称性或放松对称性b. 给出精确的、对称性确定的角度和二面角c. 放松对称性判据 Symm=loosed. 不做对称性检查iop(2/16=1)3. 无法写大的Scratch文件RWFa. 劈裂RWF文件%rwf=loc1,size1,loc2,size2,……..,locN,-1b. 改变计算方法MP2=Direct可以少占硬盘空间c. 限制最大硬盘maxdisk=N GB4. FOPT出错原因是变量数与分子自由度数不相等。

可用POPT 或直接用OPT5. 优化过渡态只能做一个STEP 原因是负本征数目不对添加iop(1/11)=16. 组态相互作用计算中相关能叠代次数不够,增加叠代次数QCISD(Maxcyc=N)Default.Rou设置•在Scratch文件夹中的Default.Rou文件中设置G03程序运行的省缺参数:• -M- 200MW•-P- 4•-#- MaxDisk=10GB•-#- SCF=Conventional or Direct•-#- MP2=NoDirect or Direct•-#- OPTCYC=200•-#- SCFCYC=200•-#- IOPs 设置如iop(2/16=1)Default.Rou设置中的冲突•Default route: MaxDisk=2GB SCF=Direct MP2=Direct OPTCYC=200 SCFcyc=100 iop(2/16=1) iop(5/13=1)• ------------------• # ccsd/6-31G** opt• ------------------• L903/L905 and L906 can only do MP2.问题在于,MP2=Direct!去掉这个设置,CCSD的作业就能进行了。

软件开发中的十大常见错误及其解决方案

软件开发中的十大常见错误及其解决方案

软件开发中的十大常见错误及其解决方案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即使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也难免会犯错。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件开发中的十大常见错误,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提高开发质量,避免这些错误。

错误一:不合理的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缺乏合理的项目管理容易导致进度延迟、质量下降等问题。

解决方案是建立详细的项目计划和进度表,明确任务分配和时间安排,并保持团队成员间的良好沟通和协作。

错误二:不完善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重要一环,不完善的需求分析导致功能不完备、用户不满意等问题。

解决方案是与客户充分沟通,明确需求并编写清晰详细的需求文档,同时采用敏捷开发的方法对需求进行迭代和调整。

错误三:代码质量低下代码质量低下会导致软件缺陷增多、性能下降等问题。

解决方案是提高开发人员的编程技能,制定严格的代码规范,并使用代码静态分析工具进行代码检查和优化。

错误四:缺乏测试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缺乏测试容易导致软件存在各种缺陷。

解决方案是建立完善的测试计划,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并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提高测试效率。

错误五:不合理的架构设计不合理的架构设计会导致软件难以扩展、维护困难等问题。

解决方案是在项目初期进行全面的架构设计,考虑到软件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性能等方面,并遵循设计模式和最佳实践。

错误六:安全性问题安全性问题是现代软件开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缺乏安全设计容易导致信息泄露、恶意攻击等风险。

解决方案是采用安全开发的方法,进行安全性需求分析和威胁建模,并使用安全性测试工具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代码审查。

错误七:性能问题性能问题是用户体验的重要方面,不良的性能会导致软件响应缓慢、卡顿等问题。

解决方案是在开发过程中关注性能问题,进行性能测试和优化,并合理选择数据结构、算法和编码方式。

错误八:不合理的代码复用代码复用是提高开发效率的重要手段,但不合理的代码复用会导致系统的耦合度增加、可维护性下降等问题。

耦合度计算的常见错误分析

耦合度计算的常见错误分析

耦合度计算的常见错误分析刘春林【摘要】Coupling degree is used to measure the interplay of two or more than two systems.In the 379 papers with static coupling model retrieving from CNKI, about half of them are obviously wrong with calculating coupling degree.In this paper, all kinds of formulas in the literature are collated and analyzed.Then, taking two systems as an example, the numerical distribution of coupling degree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are simulated by using surfer 8, and suggestions for selecting the reasonable coupling formula are given.%耦合度用来测度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相互影响程度.在使用静态耦合模型的379篇论文中,约半数论文的耦合度计算错误.统计整理文献所用的公式,分析其中的错误.最后以两系统为例,运用surfer8软件模拟耦合度及协调度的数值分布,并给出合理选用耦合度公式的建议.【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16)001【总页数】5页(P18-22)【关键词】学术论文;静态耦合模型;耦合度;协调度;公式【作者】刘春林【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学报编辑部,江苏徐州 2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1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耦合度就是描述系统或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现已在很多方面得到应用,如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城市化与土地资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经济、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等的耦合关系.耦合度测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动态耦合模型和静态耦合模型.我们在编辑工作中发现,许多论文运用静态耦合模型时都存在着错误.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以“耦合”“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为主题词,选择分类“农业科技”“社会科学”及“经济与管理科学”进行检索,按主题排序,得到文献747篇.阅读所得文献并对其分类,去除定性研究或与本研究不密切相关的文献数十条,再筛去运用动态耦合模型的论文300余篇,最后得到运用静态耦合模型的文献379篇.对所得文献进行编号,将文献区分为正确、错误和其它类型,用Excel统计各文献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运用静态耦合模型的论文数(379篇,占检出文献的50.7%)要多于运用动态耦合模型的论文.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有数据的检索日期为2015年4月2~7日.2.1 耦合度计算的常用模型示例以两个系统为例.首先对两个系统所包含子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求得各子系统的权重,从而得到两个系统的综合水平u1和u2 (0≤u1,u2≤1),再利用公式如求得耦合度C(C∈[0,1]).由于耦合度仅反映两个系统的相关程度,而不能反映系统水平的高低,故定义协调度(或称耦合协调系数),其中T=au1+bu2, a+b=1, T∈[0,1].根据两系统的重要程度,a和b可取不同值;若认为两系统的重要性相同,则取显然,D∈[0,1].对耦合度C分区间讨论:C=0,系统之间关联不大且无序发展;(0,0.3],两系统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0.3,0.5),两系统处于拮抗期;[0.5,0.8),两系统开始良性耦合;[0.8,1),两系统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相互促进;C=1,系统达到良性耦合共振且趋向新的有序结构.将协调度D划分为4 个阶段:[0,0.4]为低度协调耦合;(0.4,0.5]为中度协调耦合;(0.5,0.8]为高度协调耦合;(0.8,1]为极度协调耦合.2.2 耦合度研究的起源在所检索到的文献中,最早的研究论文见于1992年,反映系统之间关系程度的值称为“协调度”.张陆彪等[1]将静态协调系数用于3系统(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判断评价;杨士弘[2]给出了城市环境经济系统中两系统的协调度计算公式:,其中α、β为权数.遗憾的是,该式并不正确.事实上,这里k,与C∈[0,1]矛盾.其后,廖重斌[3-4]根据离差最小的原则,首先采用“耦合度”这一名称,给出了计算公式(两篇文献的内容基本相同).2005年,刘耀彬等借鉴物理学的容量耦合概念及容量耦合系数模型,给出了耦合度函数.然而,在其4篇论文中,只有2篇论文的公式是正确的.此后,关于耦合度的研究迅速展开.2.3 耦合度公式使用中的错误分析在耦合度研究过程中,一般都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中均要求C,T,D∈[0,1],并在[0,1]中对C和D进行归类讨论.基于此,对筛选出的文献的模型及部分数据进行仔细研读,对文献进行分析和统计分类,结果见表1.统计时未考虑可能的笔误或排印错误,如“×”与“+”或“·”与“.”混淆,上下标排印错误等.从表1不难发现,在379篇论文中,164篇次公式正确,207篇次公式错误,有53篇次列出了通用公式,其正误要视其具体使用的公式来判断.若只考虑论文实际运用的耦合度公式,去除重复计数,则有180篇使用了错误公式,195篇使用了正确公式,另有4篇因无具体数据或其他原因未计入.同时,我们发现,在数据运算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误,主要表现为:一是数据计算错误,有的只有部分数据按公式计算,有的所给公式错误,但计算时却按正确公式计算,或所给公式正确,但计算时采用了错误的公式.二是从原始数据与计算结果来看,判断不出其所用的公式,即计算结果与所给公式无关.个别论文的公式显示,但其计算结果中却有许多数据超过.另外,在给出通用公式的论文中:由于F6和F7中(u1,u2,…,un)的含义不明确,由其推导出F1、F3、F16和F17可以“理解”,但从F4和F5是如何推导出F2、F3、F15和F17的,实在令人费解.2.4 两个特例在检索出的文献中,有两例特殊情形.文[5]和[6]虽然均采用公式F9来计算耦合度,但它们均是在|C|≤1.414的范围内讨论问题,因此,其所用公式是正确的.可见,判断耦合度计算公式的正误不仅要看C值的范围,而且要看对C值分布范围的具体讨论.我们在检索、统计相关论文时,关注点一直放在“耦合度”上面,而忽视了协调度(耦合协调指数)D的计算错误,直到后来才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计算协调度时需用到中间变量T,称之为两(多)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或综合调和指数,大多数论文都用其子系统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如T1=au1+bu2 (2系统), T2=au1+bu2+cu3 (3系统),其中a+b=1或a+b+c=1,若视子系统同等重要,则或.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直观的取值方法,我们也建议这样取值.少数论文用子系统的“几何平均值”或其他形式表示,如[7-9],显然都是错误的.事实上,以子系统同等重要为例,一方面, , ,并不符合T∈[0,1]的要求,导致D不符合D∈[0,1]的要求;另一方面,从量纲的角度来看,T4,T5显然不符合要求,尽管其单位为“一”.当然,并不是不能用几何平均值表示,而是要对其进行修正,如.正是由于统计时忽视了T值计算错误这种情况,在上述确认为公式正确的论文中,仍有多篇论文的公式错误,如文[7]和[9].从表1可以发现,以两系统为例,正确公式的形式有多种,但其基本形式都可归结为公式F2(这里α,β取特殊值),只是k的取值不同而已,如F1为F2在时的特殊情形.那么,实际应用中,如何选取合适的k值,我们以公式F2为例,利用surfer 8软件绘制等高线的功能,考察了对应于不同k值时C值和D值的分布情况,结果见图1和图2.从图1可以发现,当时,C值在区间[0.8,1]内高度密集,层次性较差;而在[0,0.5]内的分布极少.此时,两系统有75%以上的可能为高水平耦合阶段,或至少92.8%的可能为良性耦合(假设数据为均匀分布的).而当k≥3时,C值在区间[0,0.3]内相对高度密集,在区间[0.8,1]内数据相对偏少.可见,这两种情况下的C值分布极不均匀.许多文献要求k≥2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其要求k≤5,在k值较大时(如k=5),C值低值区数据太密集,并不太合适.因此,考虑到计算方便以及数值的分布情况,结合D值的分布和协调发展原则[2],可考虑选用k=1或k=2时的公式;同时,在讨论中对C值进行分类时,可将阈值0.5和0.8分别修正为0.7和0.9,D值的0.4和0.5 分别修正为0.5和0.6,这样C值和D值分布的层次性更好.当然,这样的区间划分是否科学,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关于静态耦合模型耦合度计算和分析的论文中,一般都将C、D及T置于[0,1]中讨论,而文中公式恰恰又没有注意到C、D及T的取值范围,因此导致了约半数论文的结论不正确,从而给读者带来错误的导向,也会给相关以此为参考依据的决策者带来错误的信息.本文仅讨论了两系统的情形,对于三系统以上的情况,采用哪一种公式更好,以及如何对C值和D值区间进行科学划分,有待研究.【相关文献】[1] 张陆彪,刘书楷.生态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表征判断[J].生态经济,1992,38(1):17-20,12.[2] 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14(2):136-143.[3]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广州环境科学,1996,11(1):12-16.[4]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5] 易文华.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分析:以河西地区为例[J].财经理论研究,2013(1):45-50.[6] 张晓东,池天河.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4):506-515.[7] 马丽,金凤君,刘毅.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J].地理学报,2012,67(10):1299-1307.[8] 赵文亮,丁志伟,张改素,等.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6):668-676.[9] 张英佳,李雪铭,夏春光.中国地级市房地产开发与人居环境耦合发展空间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2):232-240.。

large函数返回结果出错的原因

large函数返回结果出错的原因

large函数返回结果出错的原因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1. 概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处理复杂逻辑的函数,这种函数通常被称为大函数。

大函数的定义通常包括较多的代码行数和复杂的逻辑判断,可能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功能和模块。

然而,由于其复杂性和庞大的代码量,大函数在返回结果时往往容易出现错误。

本文旨在探讨大函数返回结果出错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法。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函数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并在实际开发中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潜在的错误和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

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引言:对大函数返回结果出错的问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

- 正文:详细介绍大函数的背景和定义,以及大函数返回结果出错的常见原因。

- 解决方法:提供针对大函数返回结果出错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 结论:总结全文,并提出对于大函数的建议。

通过这个结构,读者将能够了解大函数问题的背景,并深入了解大函数返回结果出错的原因和相关的解决方法。

3. 目的本文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引起对于大函数问题的关注:通过介绍大函数返回结果出错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引发读者对于大函数问题的关注,并帮助读者意识到大函数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

- 提供解决方法和建议:通过分析常见的大函数返回结果出错的原因,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帮助读者在实际开发中处理大函数问题,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 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通过正确处理大函数的返回结果,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减少潜在的错误,使得代码更加稳定和可靠。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大函数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代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概述文章的主题,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四个小节。

首先,背景介绍部分将对大函数返回结果出错的问题进行说明,介绍其在实际中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情况。

第1章_FEA常见错误

第1章_FEA常见错误

I常见错误本章包含“Practic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一书中的部分内容,Matthias Goelke和Gareth Lee 增加了部分内容,并审阅了本章。

1.1 组织类的错误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不同职能部门的CAE工程师易犯的错误。

CAE工程师:1) 提交任务时没有检查模型(应该由两位工程师相互检查):检查他人的模型是一件非常枯燥且不乐意接受的工作,但此项工作却非常重要且需要尽心尽责。

模型应该反复检查所有的细节,确保高质量,并将失误率降到最低。

举个例子,一家CAE服务供应商提交了一个网格模型给他们的老客户,除了材料属性,其他都非常不错。

终端用户的分析工程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这家CAE供应商提交的没有错误的模型。

因此,他没有检查模型的材料属性,就开始盲目分析。

在设计后期,发现了该模型分析结果和以前类似分析的结果有很大区别。

经过仔细检查模型后,分析人员才意识到是材料属性的区别。

因此,请在提交工作之前再仔细检查一遍,然后再让你的同事检查一遍。

同时也要求你的客户在进行分析前从各个方面再检查模型一次。

2) 输入/输出错误:有些前处理软件并不会输出所有的单元和边界条件,除非设置了相应的控制选项或使用特殊转换器。

一个CAE团队针对某特定求解器输出一个大规模网格的模型,一些特殊单元(如RBE3单元)由于转换器的问题无法输出。

这些单元是模型中额外的连接,在模型检查中不会影响刚体模态。

求解器完全按照输出的模型进行求解。

根据CAE的结果,CAD工程师设计出产品样品。

测试结果将与分析结果不一致,导致修改产品设计。

CAD新数据将反馈给网格小组,这样也只是改变了局部设计结构,而没有在最初的模型连接关系上做修改。

但是这次,CAE团队有了全新的前处理软件,输出将保证100%成功,所有的单元包括前期没有输出的单元也将输出。

新的结果将同原始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在仔细检查模型,对比单元数量后,分析人员才意识到部分刚体单元丢失的问题。

软件研发要注意的常见软件开发错误

软件研发要注意的常见软件开发错误

软件研发要注意的常见软件开发错误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且容易出错的过程,即使经验丰富的开发人员也可能犯下一些常见的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软件质量低下、安全漏洞或者功能性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软件研发中常见的错误,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以避免或纠正这些错误。

1. 不合理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研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错误地理解或忽略客户需求,可能导致开发完成后的软件与客户要求不一致。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开发团队应该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理解客户需求,同时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记录、分析和验证需求。

2. 不完善的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软件研发的关键环节。

不合理的软件设计可能导致软件性能低下、扩展困难、不稳定等问题。

开发人员应该遵循良好的软件设计原则,如模块化、高内聚低耦合、单一职责等,以确保软件具备良好的结构和可扩展性。

3. 糟糕的编码实践编码实践对于软件质量至关重要。

糟糕的编码实践可能导致代码混乱、难以维护、潜在的安全漏洞等问题。

开发人员应该遵循一些编码准则,如良好的命名规范、适当的代码注释、代码复用等,以确保代码质量和可读性。

4. 不充分的测试不充分的测试可能导致软件存在严重的缺陷。

开发人员应该制定合适的测试计划,并使用不同类型的测试方法,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来确保软件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5. 忽视软件安全软件安全是当前软件开发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开发人员应该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如输入验证、数据加密、安全权限管理等。

6. 不合理的项目管理不合理的项目管理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迟、资源浪费等问题。

开发团队应该进行合理的项目计划和任务分配,并使用合适的项目管理工具来跟踪和管理项目进展。

为避免上述错误,开发团队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需求分析:与客户充分沟通,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记录和验证需求。

2. 改善软件设计:遵循良好的软件设计原则,确保软件具备良好的结构和可扩展性。

软工常见错误案例

软工常见错误案例

软工常见错误案例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是一门关于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它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

在软件工程的实践中,常常会发生各种错误和失误,下面将介绍一些软工常见错误案例,希望能对软件开发人员有所启发和警示。

一、需求分析错误案例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软件设计和开发工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需求分析错误案例:1. 未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开发人员未与用户充分沟通了解其真正的需求,导致开发出的软件与用户实际使用环境和需求不匹配。

2. 需求过度扩展:开发人员未对需求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限制,导致需求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项目计划延期或超出预算。

3. 隐含需求的缺失:开发人员未能准确识别出用户对软件的隐含需求,导致开发出的软件无法满足用户的期望。

二、设计错误案例软件设计是将需求抽象为软件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错误案例:1. 缺乏模块化设计:开发人员未能对系统进行合理的模块分解和接口设计,导致系统难以扩展和维护。

2. 低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选择:开发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未能选择最优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导致系统性能低下或者资源浪费。

3. 高耦合和低内聚:开发人员设计的模块之间过于紧密耦合,导致系统难以理解和修改。

三、编码错误案例编码是将设计好的软件实现为可执行代码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编码错误案例:1. 未遵循编码规范:开发人员未按照统一的编码规范编写代码,导致代码风格不一致,难以维护和理解。

2. 逻辑错误:开发人员在编写代码时出现逻辑错误,导致程序的运行结果与预期不符。

3. 安全漏洞:开发人员未能进行充分的安全性考虑,导致软件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或者数据泄露。

四、测试错误案例软件测试是验证软件系统是否符合预期要求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测试错误案例:1. 不完整的测试覆盖:测试人员未能对软件的各个功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导致一些潜在的错误没有被发现。

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

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

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一、本文概述1、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定义与重要性耦合协调度模型,作为一种综合性评估工具,在当下社会科学研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定义基于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旨在量化分析不同系统或要素间的协调程度与相互关系。

在城市化、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应用都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系统间的动态关系,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从定义上来看,耦合协调度模型主要关注的是系统间的“耦合”与“协调”两个层面。

耦合,指的是不同系统或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程度;协调,则是指这些系统或要素在相互作用中达到的一种平衡或优化状态。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对这种耦合与协调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

在重要性方面,耦合协调度模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模型来评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在环境保护领域,耦合协调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环保政策提供依据。

然而,尽管耦合协调度模型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其存在的误区和局限性。

只有不断修正和完善这一模型,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支持。

2、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耦合协调度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在国内外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对于这一模型的理解和应用,国内外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误区。

国外研究现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研究起步较早,理论体系相对成熟。

这些国家的研究者多从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场景。

然而,即便是在这些先进的研究体系中,也存在着对模型过度简化、忽视地域差异和文化背景差异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度 协调 耦合 ; ( 0 . 8 , 1 ] 为极 度协 调耦 合.
2 . 2 耦合 度研 究 的起源
在所 检索 到 的文献 中 , 最早 的研 究论 文见 于 1 9 9 2年 , 反 映 系统 之 间关 系 程度 的值 称 为 “ 协调度” . 张陆彪 等 ¨ 将 静 态协 调系 数用 于 3系统 ( 生态 、 经济 、 社会 效益 ) 协 调统 一 的判 断 评价 ; 杨 士 弘 给 出 了
耦 合是 指两 个或 两个 以上 系统 或运 动形 式通 过各 种 相互 作 用 而 彼此 影 响 的现象 . 耦 合 度 就 是描 述
系统或 要素 相互 影 响的程 度 , 现 已在很 多方 面得 到应 用 , 如研 究城 市化 与生 态环 境 、 城市 化与 土地 资源 、 人 口与 环境 、 人 口与 经济 、 旅游 业发 展 与生态 环 境等 的耦 合关 系 . 耦 合 度测 度 的方法 主要 有两 种 : 动态 耦
篇论 文 中, 约半 数论 文 的耦合度 计 算错误 . 统计整 理 文献所 用 的公 式 , 分 析其 中的错误 . 最后以
两 系统 为例 , 运用 s u r f e r 8软 件模 拟耦 合 度及 协 调 度 的数值 分布 , 并 给 出合 理 选 用 耦 合度 公 式
的建议 .
关键 词 :学术论 文 ; 静 态 耦合模 型 ; 耦 合度 ;协调度 ;公 式 中图分 类号 : G 3 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1 - 6 8 7 6 ( 2 0 1 7 ) 0 1 - 0 0 1 8 - 0 5
合 模 型和静 态耦 合模 型 . 我们 在编 辑 工作 中发 现 , 许 多论 文运 用静 态耦 合模 型 时都存 在 着错 误 .
1 数 据 来 源 与 加 工
数据 来源 于 中 国知 网( C N K I ) , 以“ 耦合 ” “ 耦 合度” 及“ 耦合协调度 ” 为主题词 , 选择分类 “ 农 业 科
通讯作者 : 刘 春林 ( 1 9 6 9 一 ) , 男, 江苏兴化人 , 副编审 , 硕士 , 主要从事编辑 出版方面 的研究.E — ma i l : l i u c 1 . 9 9 @1 2 6 . C O V ! I
第 1 期
刘春林 : 耦合度计算 的常见错误 分析
1 9
段; ( 0 . 3 , 0 . 5 ) , 两 系统处 于 拮抗 期 ; [ 0 . 5 , 0 . 8 ) , 两 系统 开始 良性耦 合 ; [ 0 . 8 , 1 ) , 两 系统处 于 高水平 耦 合 阶段 , 相 互促 进 ; C=1 , 系统达 到 良性耦 合共 振 且趋 向新 的有 序结 构. 将协 调度 D划 分为 4个 阶段 : [ 0, 0 . 4 ] 为低度 协 调耦合 ; ( 0 . 4 , 0 . 5 ] 为 中度 协调 耦 合 ; ( 0 . 5 , 0 . 8 ] 为
求得耦 合 度 C ( C∈[ 0, 1 ] ) . 由于耦 合度 仅反 映 两个 系统 的相关 程 度 , 而不 能反 映系 统水 平 的 高低 , 故 定
义协 调度 ( 或称 耦合 协 调系数 )
D = .
其 中 T= a u +b u : , a+b=1 ,T∈[ 0 , 1 ] . 根据 两 系统 的重要 程 度 , a和 b可取 不 同值 ; 若认 为两 系统 的重
Vo 1 .1 6 No .1
Ma r .2 0l 7
耦 合 度 计 算 的 常 见 错 误 分 析
刘 春 林
( 江苏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版学报 编辑 部 ,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8 )

要: 耦 合度 用来 测度 两个 或 两个 以上 系统 的 相 互 影 响程 度 . 在 使 用 静 态 耦 合模 型 的 3 7 9
要性相同, 则取 0 = b = ÷. 显然, D∈ [ 0 , 1 ] .
对耦 合 度 c分 区 间讨论 : C= 0, 系统 之 间关联 不大 且无 序发 展 ; ( 0 , 0 . 3 ] , 两系统 处 于低 水 平耦 合 阶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 1 2 l 5
第 1 6卷第 1 期
2 0 1 7年 3月
淮 阴师 范 学 院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F H U AI Y I N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E ( N A T UR A L S C I E N C E E DI T I O N)
2 耦 合 度公 式 的使 用 与错 误 分 析
2 . 1 耦 例. 首 先对 两个 系统 所包 含 子系 统 的相 关数 据 进 行处 理 , 求 得 各 子 系统 的权 重 , 从 而 得 到两 个 系统 的综 合水平 t t , 和u : ( 0 ≤u 。 , ≤1 ) , 再利 用公 式 如
技” “ 社会 科学 ” 及“ 经济 与管 理科 学 ” 进行 检索 , 按 主 题 排序 , 得到文献 7 4 7篇 . 阅读 所 得 文 献 并对 其 分
类, 去除 定性 研究 或与 本研 究不 密切 相关 的文 献数 十条 , 再 筛 去运 用 动 态耦 合 模 型 的论 文 3 0 0余 篇 , 最 后得 到运 用静 态耦 合模 型 的文献 3 7 9篇 . 对 所 得文 献进 行编 号 , 将文献 区分为 正确 、 错误 和其 它类 型 , 用 E x c e l 统计 各文 献 的相关 信 息. 可以看出 , 运 用静 态耦 合 模 型 的论 文 数 ( 3 7 9篇 , 占检 出文 献 的 5 0 . 7 %) 要 多于 运用 动态 耦合模 型 的论 文 . 需 要说 明的是 , 文 中所 有数 据 的检索 日期 为 2 0 1 5年 4月 2~ 7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