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专题——力学实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
1.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阳用同一实验装置,让
从斜面上滚下的小钢球钻入水平面上的硬纸盒,完成以下实验。
(1)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被推的远近,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
时物体的______越大,动能越大。
对比甲、乙两次实验还可以得出:质量相
同时,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______。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所受
滑动摩擦力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如果做乙图实验时,硬纸盒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为防止因此造成硬纸盒
损坏需改进乙图实验,再与甲图实验对比。
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应
采用以下______方法(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
D.换用一个较重的硬纸盒
(3)若要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另一因素,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选择两个______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相同
高度由静止滑下。
(4)小阳在原硬纸盒的上表面粘上砝码,设计了如图丙所示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通过比
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______有关。
2.一根长度为1.2m、重为5N的金属棒AB置于水平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始终沿竖直方向拉棒的B端使其缓
慢匀速拉起,直至离开地面,如图甲所
示.
(1)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棒所做的功W与B端离开地面的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最合理的
是______.
(2)在B端拉起的过程中,当ℎ1=1m时,测力计的示数F1为3N;由此推断:金属棒的重心到A端的距离
d=______m,当ℎ2=2m时,拉力F1做的功W2=______J.
(3)若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置于水平地面上的金属棒AB的左端A缓慢匀速拉起,当ℎ=0.6m时,测力
计的示数F2=______N.
3.小红利用托盘天平(最大测量值200g。
分度值0.2g),量筒,水(ρ水=1.0×103kg/m3)、食盐,烧杯、白纸、
滴管、勺子等器材配置盐水,步骤如下:
(1)调节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若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
央刻度线的左侧,应将平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为称量出2g盐,小红先将一张白纸放在天平左盘上,仅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游码示数如图甲所
示,则白纸的质量为______g;接下来,应该先将游码移至______g处,再用勺子向左盘的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3)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并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2g盐全部倒入烧杯中(假设加盐后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变
),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为______g/cm3。
(4)小红发现可以用实验中的天平和烧杯制作“密度计”。
她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50g。
然后在烧杯中加水,
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g,并在水面位置处做好标记,如图乙所示。
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
为方便使用该“密度计“,小红做了如下的使用说明:
①图丙中横坐标表示m,纵坐标表示待测液体密度ρ.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ρ−m图象,并在坐标轴上标
出ρ的最大值。
②理论上,该“密度计”可以鉴別密度差异不小于______g/cm3的液体。
4.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______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
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改变较少钩码的前提下,只需将______即可。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
你认为______
的实验方案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
(4)实验中小王发现:如果在杠杆的O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究实验时是否影响到
杠杆的平衡?请说明理由______。
5.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水和细线,测量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测量矿石质量前,将游码移到0刻线,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向______(填
“左”或“右”)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
(2)接下来的实验操作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图乙中的标号)。
(3)测量质量时,矿石放在天平左盘,右盘中所放砝码如图A所示,再将游码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天平平衡。
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
(4)实验测得该矿石的密度为______kg/m3。
6.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
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
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已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
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
将磁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选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
积为______cm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______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问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______(选填
“纯酒精”或“水”)。
7.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用压强计和盛有水的容器进行实验,情形如图甲所示。
比较A、B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
_________的压强都相等;比较A、C可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__________有关。
(2)用如图乙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
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
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的D、E所示。
由此可推断:a、b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__________ρb,a、c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__________ρc。
8.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
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接触面上做______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摩擦
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如果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两图可得出的
结论是______。
(3)某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于是他将甲图中木块切去一半(如图丁所示),
重复甲图的实验操作。
他比较图甲和图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你认为他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改进方法是______。
9.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准备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长方体木块和砝码。
他利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装置。
匀速拉动长木板,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在木块上加砝码,如图2所示。
匀速拉动长木板,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完成下列任务:
(1)在图3中画出长木板被匀速拉动时(木块相对桌面静止),长木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2)通过实验步骤①②可验证猜想______。
(3)要完成对“猜想三”的验证,需在实验步骤①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请你写出下一步的实验方案。
10.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拉力与木块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__力。
(2)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______,滑动摩擦力
越大。
(3)比较第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知,在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若在第1次实验中,木块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0.4N(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5)第2次实验中,砝码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
1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话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情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间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他们选择的器材有长方体木块,弹簧测力计,两个相同砝码、木板、毛巾等,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面做______运动,使摩擦力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收集实验数据如表:
①分析表中______组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B。
②分析2、3、4或8、9、10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
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______有关。
12.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高度由
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每次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它的运动状态将会______。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运用科学推理法的实验还有:______。
13.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选填字母)。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
加而__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
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
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4)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
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ℎ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ℎ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ℎ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ℎ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
14.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二: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猜想三: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过程中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是通过______反映的。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______两组实验对比,可初步验证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对比乙、丙两组实验,小明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
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就越______。
15.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的最佳顺序是______。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乙、甲、丁、丙
(2)图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它______。
(3)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______。
A.图乙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4)将图乙中的水换成酒精(ρ酒精=0.8×103kg/m3),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5)小红利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
理”,实验过程中______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
(填“甲”“乙”“丙”或“丁”)
1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月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分析______(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分析③⑤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3)若先完成实验②,再完成实验①,则测得的浮力将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根据图中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17.(1)小丽发现:体积大的铁块质量大、体积大的木块质量也大、水也是这样。
于是,她选用水来“探究同种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①小丽测量水的质量需要的器材有:盛水的容器、水、烧杯和______。
②小丽为了简化实验,找来一个小杯,通过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实验次数水的质量/g水的体积
110.11小杯
220.02小杯
329.93小杯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小丽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水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比。
③小梅用另一种杯子按小丽的方法“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出了与小丽完全相同的结论.在与
小丽交流时,发现这种实验方法虽然简单,但由他们的实验数据得出的质量与体积的______不一致。
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决定用量筒替代小杯继续进行探究…
(2)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①由图甲可知,小明选用的石块的重力是______N。
②如图乙、丙所示,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石块浸入水中时,小明通过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则说明“浸在水中的石块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③小明要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的实验结论,他还要选用______来继续做更多次的实
验。
18.小明等几位同学设计不同实验探究浮力。
(1)他们找了一段较细的红线,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乒乓球和大烧杯的底部,再向烧杯缓慢注水,直到水将
乒乓球浸没,发现红线在竖直方向被拉直,如图甲所示;然后,将大烧杯倾斜,发现红线仍旧在竖直方向被拉直,如图乙所示。
根据两次观察到的现象,小明他们认为:乒乓球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序号)。
A.大小与乒乓球的体积有关
B.大小与水的密度有关
C.方向可能竖直向上也可能斜向上
D.方向竖直向上
(2)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弹簧测力计示数是4.0N.然后,将铝块慢慢浸入水中,当铝块部分浸入水
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是______N;当铝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铝块受到浮力大小是______N.实验结果表明:铝块浸在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浮力越大。
19.物理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实心圆柱体,以图a、
b、c、d、e分别为实验情景。
(g取10N/kg)
(1)通过a、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______N;
(2)通过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3)通过c、e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4)在某种液体中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如图f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
深度的关系图象,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
2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关系是:
F1>F2>F3,F3<F4,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比较______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浮力的大小跟______有关。
(3)分析甲、丙两图可得,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物体的密度ρ物=______。
(4)深入分析丙、丁两图,比较水对烧杯底的压强p水,和某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p液的大小关系,则
p
______p液。
水
21.木块在水中漂浮,铁块在水中下沉。
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的密度有关呢?兴趣小
组同学用溢水杯、质量不计的薄壁玻璃瓶、若干完全相同的透明塑料杯、水、浓盐
水、蜂蜜、食盐、细沙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往玻璃瓶里装满水并拧紧盖子;
第二步:把玻璃瓶放入装水的溢水杯中,用塑料杯接住溢出来的水(如图);
第三步:将玻璃瓶里的物质分别换成浓盐水、蜂蜜、食盐、细沙并装满,重复以上实验;
第四步:比较每次溢出来水的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里水的多少应该以______为准。
(2)若每次溢出来水的体积______,则初步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否则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3)本实验是通过比较每次溢出来水的体积来比较浮力,这里运用了______的思想方法,其依据是______。
22.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
重均为0.5N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
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你认为
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63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
“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
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23.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此时的杠杆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
实验时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
衡的影响,且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的大小,应将杠杆调到______。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一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
臂l1=0.2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0.3m。
甲同学测出了这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一定科学,理由是______。
他把右边的钩码换成弹簧秤,使杠杆从水平位置慢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C所示,此过程中,弹簧秤拉力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3)图B实验中,小明把两边的钩码同时远离支点一格,杠杆不再平衡,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会
下沉。
小明回家又做了图D的探索,将一根长为L,重为G
的均匀木棒,有1
5
的木棒伸出桌子边缘,用竖直
向下的力F0压木棒的一端,当F0=______时,木棒刚好会被翘起。
24.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由于手中没有天平,现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测物体的质量。
如图甲所示,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
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将待测金属块用细线挂在杠杆左侧A点,用完全相同的细线将若干钩码挂在杠杆右侧B点,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
已知右侧钧码的总质量为52g,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g。
(2)将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液面升高,如图丙所示,
则该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m3。
(3)由(1)、(2)步可求得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kg/m3。
(4)若在第(2)步中先进行图丙所示操作,再进行图乙所示操作,则所测得金属块的密度相对于第(3)步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
数据记录如表所示,第三次实验时的拉力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
ℎ/cm
拉力F/N
绳自由端移动的
距离s/cm
机械效率η
12100.83083.3% 2410 1.530②
3610①30∗
(1)实验中应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表格中编号①的数据应为______;编号②的数据应为______;
(3)比较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使用同样的滑轮组,______;
(4)如果在第一次实验时,忽略绳重和摩擦,可以计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_N。
26.提高机械效率,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测量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如图(每个动滑轮重相同。
忽略摩擦及绳重)。
(1)实验中应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实验过程中收集到a、b、c三组实验数据如下。
装置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m弹簧测力计示数/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
a20.1 1.50.2
b20.1 1.00.3
c50.1 2.00.3
计算出a组实验的:有用功______J,机械效率______。
(3)比较a、b两组的机械效率,它们的关系是:η1______η2.若提升相同物重到相同高度,与a装置相比,b
装置的优势是______。
比较b、c滑轮组,它们机械效率的关系是:η2______η3。
27.某小组进行“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的活动.
(1)小明用两辆相同的小车,在其中一辆小车上放一个砝码,然后让它们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撞击置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如图(a).
①将小车从同一位置处释放,目的是为了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______相同.
②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来比较小车动能大小.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动能大小与质量大小有关.
(2)小红改变实验方案: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如图(b).发
现:木块滑行的距离不一样远.根据这一现象,能做出以下哪个判断?______.
A.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无关,一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B.物体动能的大小除了与质量有关外,一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C.不能判断物体动能大小是否与质量有关,动能大小一定与质量外的其他因素有关
(3)本实验装置的斜面如果是光滑的,还能得出结论吗?______.
28.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__(选填“A”或“B”)的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
来反映的.
(2)实验表明,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A推得越远,可以得出结论物体质量一定,
______越大,动能越大.
(3)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
静止滚下,并观察记录.
(4)有同学用图乙装置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设计了以下二个实验方案:方案一:用
同一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至不同程度,静止释放,推动相同位置的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推动后移动的距离;方案二: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推动相同位置的同一木块,比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