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复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八下《小石潭记》复习题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重点文常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

与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合称为“韩柳”。

二、句读停顿(1)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2)其岸势/犬牙差互(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佩环/心乐之三、重点字词(一)一词多义(1)环:如鸣佩环(玉饰)四面竹树环合(环绕)(2)清:水尤清洌(清澈)以其境过清(凄清)(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不可知其源(可以,能)(4)而:潭西南而望(连词,表修饰)隶而从者(连词,表顺接)(5)差:参差披拂(长短不一)犬牙差互(交错)(二)词性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户(名作状,向西)(2)犬牙..差互(名作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伐竹取.道取:(开辟)(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3)日光下澈.澈:(穿透)(4)影布.石上布:(映)(5)俶尔..远逝俶尔:(忽然)(6)心乐.之乐:(以……为乐)(7)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8)以.其境过清以:(因为)(9)不可久居.居:(停留)(1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 使……凄凉) 悄怆:(凄凉)四、重点句子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让人感到心神悲伤,寒气透骨,使人感到凄凉幽深。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来来往往,轻快迅疾。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五、内容理解及主要写法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石潭记》中写水声富有铿锵音乐之美的比喻句是:如鸣珮环。

小石潭记复习正式

小石潭记复习正式

4从 5清 6乐
7环
三、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闻水声 向西。名作状
2、心乐之 以……为乐 3、下见小潭 在下面 4、皆若空游无所依
在空中
5、日光下澈 向下 6、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像蛇那样
7、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牙那样
8、凄神寒骨
使……凄凉 使……寒冷
四、特殊句式:
省略+倒装 原句:全石以为底 正确语序:(小石潭)以全石为底。 翻译: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
二、一词多义:
1、以:①全石以为底 (介词,把) ②卷石底以出 (承接,而) ③以其境过清 (介词,因为) 2、为:①全石以为底 (动词,作为) 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动词,成为)
一词多义
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副词,大约) 不可久居 (可以,能够) 不可知其源 (可以,能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由,自) 隶而从者 (跟随)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 心乐之 (以……为乐) 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嬉戏) 四面竹树环合 (环绕) (玉环,玉质装饰品) 如鸣珮环
下垂
随风飘荡的 样子
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 蒙 络 摇缀 , 参差披拂 缠绕 摇动 长短 高低 不齐

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 头,皆空游无所 依 。日光下澈, 表示约数,来 依靠, 凭借
佁然 不动; 俶尔 远逝,往来 影布石上, 翕忽 。 映在 呆呆的样子 忽然 轻快敏捷 的样子 似 与游者相 乐 。 好像 动词,逗乐,娱乐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 头在哪里。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 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小石潭记复习稿

小石潭记复习稿

小石潭记(柳宗元)中考复习手册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译文: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原文:如鸣珮环,心乐之。

译文: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原文:伐竹取道,下见小潭,译文: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原文: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译文:水格外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原文: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译文: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原文: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原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原文: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译文: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

原文: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是在和游人一同欢乐。

原文: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原文: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原文: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译文:坐在小石潭上,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原文: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原文: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原文: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译文: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原文: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书下注释】1、篁竹:竹林。

2、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小石潭记 复习资料

小石潭记 复习资料

《小石潭记》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也称“柳河东”。

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文学家,被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本文是他被贬到永州时所写的一组山水游记散文《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你还知道他的作品《江雪》。

二.词语解释(一)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西:向西2、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下: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空:在空中4、日光下彻名词作状语下:向下5、俶尔远逝名词作状语远:向远处6、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西南:向西南7、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一样名词作状语蛇:像蛇(爬行)那样8、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凄:使…凄凉使动用法寒:使…感到寒冷10、如鸣佩环使动用法鸣:使…发出声音11、隶而从者名词作动词隶:跟着。

12、近岸形容词作动词近:靠近(二)一词多义1、乐(1)心乐之(喜欢)(2)似与游者相乐(逗乐)2、可(1)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2)不可久居(能)3、清(1)水尤清冽(清澈)(2)以其境过清(凄清)4、从(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2)隶而从者(跟从)5、以(1)以其境过清(因为)(2)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3) 全石以为底(用来)6、而(1)记之而去(不译,连接两个动词的词)(2)隶而从者(不译,表并列关系)(3)潭西南而望(不译,作停顿词)7、差(1)参差披拂(长短不一)(2)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8、见(1)下见小潭(发现)(2)明灭可见(看见)9、游(1)皆若空游无所依(游动)(2)同游者(游览)(三)古今异义1、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

今义:往。

)2、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青年,后生。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3、闻水声(闻,古义:听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不可久居(居,古义:停留。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课内文言文考点复习(《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⑴柳宗元(773一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参加永贞元年(805)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⑵本文选自《柳河东集》卷二十九。

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⑴[篁竹]竹林。

⑵[如鸣珮环]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

珮、环都是玉饰。

⑶[心乐之]心里为之高兴。

⑷[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冽:凉。

⑸[尤]格外。

⑹[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

⑺[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⑻[坻]水中高地。

⑼[嵁]不平的岩石。

⑽[翠蔓]翠绿的藤蔓。

⑾[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⑿[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

⒀[可]大约。

⒁[许]表示约数。

⒂[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⒃[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布:映照⒄[澈]穿透。

⒅[怡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⒆[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

⒇[俶尔]忽然。

(21)[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2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3)[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

(24)[凄神寒骨]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25)[悄怆幽邃]凄凉幽深。

(26)[悄怆]凄凉。

(27)[邃]深。

(28)[清]凄清。

(29)[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30)[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⑴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答案】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答案】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⑶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答案】潭中的鱼大约的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

⑷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答案】阳光照在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小石潭记 》复习资料

《小石潭记 》复习资料

《小石潭记》复习资料一、字词及译文正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字词:西:向西。

(名词作状语)篁竹:竹林。

鸣: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动词作名词)乐:以……为乐。

(意动用法)伐:砍。

取:开辟、开出。

下:向下。

(名次作状语)尤:格外。

冽:凉。

全石以为底:以全石为底。

(宾语前置句,统称倒装句)。

以:用、拿。

近:靠近。

卷:弯曲、翻卷。

为:成为。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覆盖。

络:缠绕。

披拂:随风飘拂。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就像人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正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字词:可:大约,许:表示约数。

皆:都、全。

若:好像。

空:在空中。

(名词作状语)依:依托。

澈:穿透。

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似:好像。

乐:欢乐。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走,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正文: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字词:西南:向西南。

斗:像北斗星那样。

(名词作状语)蛇:像蛇那样。

明灭可见:时隐时现。

其:代溪水。

势:形状。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差互:交错不齐。

译文: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石潭记》复习课件

《小石潭记》复习课件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 凄凉,寒气透骨,冷清幽深。
1、落实基础:文学常识、重点 词语含义及课文翻译。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体会 作者的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写 作手法。 3、培养学生用正确的人生态度 面对生活的困苦;提高审美情趣。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
在与游人相互逗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象蛇 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石潭记(复习课)
洮南八中
赵延生
1、落实基础:文学常识、重点 词语含义及课文翻译。 2、理清课文的思态度 面对生活的困苦;提高审美情趣。
课下注释
水尤清冽
水格外清凉。尤,格外。
蒙络摇缀
遮掩、缠绕、摇动、下垂
古文复习思路
1.文学常识:作家、作品、文体。 2.课文背诵默写。 3.翻译课文,突出重点词句含义。 4.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5.课文艺术特点的总结归纳。 6.知识迁移、拓展和延伸。(如古文和 古文、古文和诗词、古文和实际生活、 课内和课外等之间的比较,做到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
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 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 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 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是 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 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
所谓情景交融,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 文艺理论,以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是我国古 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它是 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小石潭记 复习学案

小石潭记 复习学案

《小石潭记》复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

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二、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篁( )竹卷( )石底以出为坻( ) 怡( ) 然不动翕( )忽寂寥( )无人幽邃( ) 犬牙差( )互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环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 (2) 清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3) 可可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不可久居____________明灭可见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1) 青树翠蔓翠蔓:(2) 潭中鱼可百许头许:(3)不可久居居:(4) 明灭可见见:(5) 乃记之而去乃:(6)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7)伐竹取道伐:(8)佁然不动佁然:(9)其岸势犬牙差互差互:4、翻译下列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心乐之(之:指代篁竹)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6、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为坻为屿 B 之乃记之而去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C乃乃记之而去 D 尔俶尔远逝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7、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小石潭记》复习题(默写、对比阅读含答案)

《小石潭记》复习题(默写、对比阅读含答案)

10、小石潭记复习题一、默写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潭西南而望, ,明灭可见。

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4、青树翠蔓, , 。

5、 ,皆若空游无所依。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

7、《小石潭记》中,从动态角度描写潭边植物的语句是: ,。

8、《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和《小石潭记》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趣和水的清澈。

9、文中写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的句子是: ,。

10、文中描写小石潭岸上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11、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

12、文中描写游鱼动态,勾勒出一幅鱼乐图的句子是: ,。

13、写小石潭源流的溪身和岸势时,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两句是“”和“”。

14、文中写作者凄凉感受的语句是: ,。

15、文中从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是:①。

②,。

,。

③。

16、写作者在小石潭边总体感受的句子是:,。

17、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的句子是:,。

18、文中写小石潭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句子是: , , 。

19、文中写小石潭岸上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 , 。

答案:1、皆若空游无所依2、斗折蛇行3、水尤清冽4、萦络摇缀,参差披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

6、悄怆幽邃7、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9、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青树翠蔓,萦络摇缀,参差披拂。

11、佁然不动。

1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3、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

1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5、①全石以为底。

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1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7、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8、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19、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对比阅读阅读(甲)(《小石潭记》)(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小石潭记》复习要点

《小石潭记》复习要点

《小石潭记》复习要点《小石潭记》复习要点《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行文的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腻。

下面是《小石潭记》复习要点,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资料一】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重点字词篁竹、尤、冽、卷、以、坻、屿、嵁、翠蔓、可、许、佁然、翕忽、悄怆、清、隶而从、三、全文翻译(略)四、内容理解1.段意第一段:发现小潭第二段:潭中景物第三段:小潭源流第四段:潭中气氛第五段:交代同游者2.中心----本文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等景物,着意渲染了小石潭环境的肃穆、幽美,抒发了作者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本文按浏览顺序写,抓住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4.小石潭的水有什么特点?水声清脆、清澈5.作者描写游鱼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游鱼的情趣,侧面烘托了潭水的清澈。

6.作者对小石潭氛围的整体感受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他忧伤、悲凉的心境。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8.如何理解本文中的情感矛盾,即柳宗元的“乐”与“忧”?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资料二】一、基础知识(一)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习题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阅读理解选择一、文学常识《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字,河东人,代文学家,世称“”,“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

宋代的、、、、、。

二、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影布.石上古义:今义: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2.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句中意为:②下.见小潭原意为句中意为:③潭西南..]而望句中意为:④斗.折蛇.行斗:蛇:⑤其岸势犬牙..差互句中意为:(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句中意为:(3)形容词作动词①近.岸,卷石底以出句中意为:②似与游者相乐.乐:(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神寒.骨凄:寒:3.其他重点实词(1)隔篁竹,闻.水声闻:(2)如.鸣珮环如:(3)伐.竹取道伐:(4)水尤清冽...尤:清冽:(5)卷.石底以出卷:(6)皆若.空游无所依.若:依:(7)日光下澈.澈:(8)怡然..翕忽:..远逝俶尔:(10)往来翕忽..不动怡然:(9)俶尔4.一词多义(1)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不可.即久居(2)游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同游.者(3)许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杂然相许.③遂许.先帝以驱驰(4)环①如鸣珮环.②四面竹树环.合③环.滁皆山也三、文言虚词1.以①全石以.为底②卷石底以.出③以.其境过清2而①潭西南而.望②乃记之而.去③隶而.从者四、句子翻译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问题探究五、问题探究1.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

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

2.作者的情感由快乐变为凄苦的原因是什么?3.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请简要概括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4课文第2段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小石潭记复习题答案

小石潭记复习题答案

小石潭记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

2. 文中描述的小石潭位于永州城西。

3. 潭水清澈见底,潭中鱼儿自由自在,仿佛在空气中游动。

4. 潭水四周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牛马,有的像虎豹。

5. 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二、选择题
1.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A)
A. 柳宗元
B. 王安石
C. 苏轼
D. 欧阳修
2. 文中提到的小石潭位于(B)
A. 永州城东
B. 永州城西
C. 永州城南
D. 永州城北
3. 潭水清澈,鱼儿仿佛在(C)中游动。

A. 泥土
B. 石头
C. 空气
D. 水草
4. 潭水四周的石头形态各异,其中没有提到的是(D)
A. 牛马
B. 虎豹
C. 龙蛇
D. 凤凰
5. 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对(A)的热爱。

A. 自然美景
B. 官场生活
C. 都市繁华
D. 乡村宁静
三、简答题
1. 描述《小石潭记》中潭水的特点。

答:潭水清澈见底,水面平静如镜,水中鱼儿自由自在,仿佛在空气中游动,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2.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3. 《小石潭记》中提到的石头有哪些特点?
答:潭水四周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牛马,有的像虎豹,有的像龙蛇,它们或立或卧,或大或小,给小石潭增添了一份神秘和生动。

《小石潭记》复习课

《小石潭记》复习课

重点句子翻译: 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树翠蔓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潭西南而望,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其岸势犬牙差互,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5.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寂寥无人,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以其境过清,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或现或隐 相互交错 能;源头 空虚, 空虚,寂静 悲伤; 悲伤上文“如鸣佩环”的水声) 心乐之 (它,指上文“如鸣佩环”的水声) 乃记之 代词,指代小石潭的景物) 乃记之而去 (代词,指代小石潭的景物)

指示代词, 其岸势犬牙差互 (指示代词,那) 指示代词,那种) 以其境过清 (指示代词,那种) 不可知其 代词,它的,指溪水的) 不可知其源(代词,它的,指溪水的)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 后面又写“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 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 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 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 是他感情的主调, 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 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 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 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 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 流露出来。 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 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 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复习用

小石潭记知识点归纳复习用

《小石潭记》资料整理一、《小石潭记》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来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屿,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小石垒,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

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我的朋友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二、理解性默写及简答题1、写游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2、直接写水清的句子是:水尤清冽间接写水清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写小石潭全貌(小石潭名字的由来或水清的原因)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写游鱼和潭水特点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5、写潭上景物的句子:①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7、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8、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复习资料全

小石潭记复习资料全

小石潭记翻译: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主旨:《小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作品,也是《永州八记》中的经典名篇,寄情山水之意尤为明显。

该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该文选自《》,作者,唐朝著名。

2、注音:篁()洌()翕()邃()坻()3、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

4、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A、闻:隔篁竹,闻水声余闻之也久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D、差:参差披拂犬牙差互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⑵皆若空游无所依(依:)⑶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⑸隶而从者(隶:)6、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7、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一、文学常识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官,由于参加(刘禹锡也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贬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2、《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3、文体特点: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可说明。

二、重点字词(一)篁竹(huáng)清冽(liè)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佁然(yǐ)俶尔(chù)翕忽(xī)差互(cī)寂寥(liáo)悄怆(chuàng)幽邃(suì)(二)1)一词多义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不可久居:可以,能够水尤清冽:清凉其境过清:冷清, 凄清如鸣佩环:玉环四面竹树环合:环绕以其境过清:因为卷石底以出:相当于“而”全石以为底:作为,动词为坻,为屿:成为,动词隶而从者:跟随世隶耕:属于)潭西南而望:表修饰乃记之而去:表承接2)古今异义乃记之而去古,离开;今,前往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3)词类活用⑴使动用法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⑵意动用法心乐之(以……为乐,对……感到快乐)*⑶名词作状语从小丘西行(向西,往西)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3)特殊句式⑴倒装句例句:全石以为底。

(宾语前置)“全石”为宾语,“以全石为底”。

译文:以整块石头为底。

⑵省略句、例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影布石上”之前省略了主语“鱼”。

译文: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呆呆地一动不动。

三、句子翻译1、全石以为底。

译文:以整块石头为底。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四、相关练习—按原文填空。

⑴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同时抒发作者政治受挫遭贬后忧伤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⑵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3)文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练习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

【甲】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

其上,为睥睨梁之形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⑨。

”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

②垠:边界,尽头。

③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

梁(lì):屋的正梁。

④堡坞(bǎo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

⑤箭:小竹子。

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

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

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1.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益奇而坚(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投以小石先帝不以臣卑鄙B.是固劳而无用潭西南而望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环而攻之而不胜D.是二者,余未信之是日更定矣15.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的不平之气。

(2分)答案:11、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划对一处1分)12、(1)像狗牙那样(2)凄清(3)更加(4)有的人(每小题1分)13、(1)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

(每小题2分){14、D(2分)15、凄苦孤寂;有才能却无法施展。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a以其境过清 b不可名状c俶尔远逝 d悉皆怪石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4分):甲文:乙文: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2分)答案1因为说出不久全都 2答案: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3:甲文:侧面(间接)描写清澈透明乙文:正面(直接)描写水流湍急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4: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

(2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

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

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

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⑥,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⑦”也。

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

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⑧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

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⑨,要客九人饮于是。

日暮半阴,山风卒⑩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

游者悚焉。

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释】①霁:天放晴。

②漎:流水声。

③巂(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

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

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

⑥溶云:溶,融入。

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

⑦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

⑧何立端公:指何如宠。

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

“薑(jiāng)坞先生”指姚范。

⑨就:完成。

⑩卒:同“猝”,突然。

(姚鼐《游媚笔泉记》)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2分)大石出潭中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①水尤清洌②乃记之而去③被而名之④要客九人饮于是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译文:(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③翼乎临于溪右译文:10.阅读【甲】文,请概括作者浏览小石潭的感受。

(4分)答:11.【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

(4分)答:7.大石/出潭中8.清洌: 清澈寒冷。

去:离开。

名:命名。

要:同“邀”,邀请。

~9.①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

②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③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

10.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11.两处画线的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的对象是鱼,将鱼在水比成在空中,表现了溪水的“清洌”。

“俯视溶云,鸟飞若坠”描写的对象是鸟,因人在高处,所以看鸟儿飞,如从高处坠落一样,以此表现作者“向上爬”时已到达很高处。

【参考译文】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

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

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