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青稞是我国西藏地区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也是当地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因为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的特点,种植青稞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农业活动。

下面将介绍一下青稞的高产栽培技术。

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是青稞高产栽培的重要因素之一。

青稞喜欢寒冷、高海拔、适中湿润的环境,因此在选择地点时要选择海拔高于3000米,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的地区。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青稞不能耐积水,因此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

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也是青稞高产栽培的关键。

青稞的种植要选用良种,栽植密度要适中,一般为亩播种3-4千克。

在土壤施肥方面,青稞喜欢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因此要进行有机肥的施用,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3000-4000千克。

青稞生长过程中要进行适时的中耕,保持土壤湿润和通气。

在青稞高产栽培中还需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青稞主要有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等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严重影响青稞的产量和品质。

在播种前可以进行种子的消毒处理,对土壤也可以进行消毒,以防止病菌的侵入。

还要定期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科学的灌溉管理也是实现青稞高产栽培的关键。

青稞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供水,要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

一般来说,灌溉要遵循“看土器、掌握情、量时机、适时节”的原则,根据土壤含水量和气象条件合理进行灌溉。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合理的田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以及科学的灌溉管理等方面。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才能实现青稞高产栽培,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青稞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改善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针对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一、青稞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管理: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粘质壤土,施用适量有机肥和化肥,提高土壤肥力。

在播种前进行深翻耕作,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

2. 种子选择:选择良种进行繁殖,确保种子质量。

选用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种,提高青稞的抗逆性。

3. 播种密度:针对不同的地区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

一般来说,播种密度越大,单株产量越低,但总产量可能会增加。

4.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青稞的生长需要,科学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

在生长初期施肥,促进青稞的生长,提高产量。

5. 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措施,防治青稞的常见病虫害,如锈病、稻瘟病、蚜虫等,确保青稞的生长和产量。

6. 合理灌溉: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季节,合理安排灌溉,确保青稞的水分需要。

避免因水分不足或过多导致青稞产量减少。

7. 适时管理:在生长期间,适时进行间苗除草、中耕松土等管理措施,保持青稞的生长环境良好,提高产量。

1. 技术培训:组织专家进行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向农民普及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2. 示范田建设:在一些青稞种植较多的地区,建设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田,让农民实地观摩学习,了解技术并进行模仿。

3. 资金支持:对于推广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农户给予财政补贴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种植。

4. 技术指导:建立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技术指导服务点,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服务,解决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5. 科研支持:加大对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科研力度,不断提出新的技术方案和改进措施,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种植技术支持。

6. 宣传推广:开展青稞种植技术的宣传活动,向农民介绍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和推广效果,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青稞高效栽培技术

青稞高效栽培技术

青稞高效栽培技术青稞是一种高寒作物,适应能力强,耐寒耐旱,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的提高,青稞的种植和利用价值也逐渐得到了认可。

为了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家们不断探索青稞的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青稞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改良、品种选育和综合管理等方面。

一、土壤改良青稞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喜欢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pH值在7.5-8.5之间。

因此,在种植青稞之前,农民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排水能力。

首先,可以进行有机肥的施用,例如农家肥、腐熟的农作物秸秆等,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供应。

其次,可以进行石灰的施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的碱解氮含量。

此外,还可以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磷、钾等微量元素的施用,以保证青稞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二、品种选育青稞的品种对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种植青稞时,选择合适的品种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高产、耐旱、抗病虫害的品种是农民首选的对象。

科学家们通过遗传育种和选种繁育,已经培育出了一些适应高寒地区气候条件的青稞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既具有较高的产量,又具有抗逆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

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种植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青稞品种。

三、综合管理综合管理是青稞高效栽培的重要环节,包括合理施肥、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首先,农民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青稞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在生长期间要及时补充养分,以保证青稞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其次,灌溉管理也是关键,青稞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来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水分含量来制定灌溉计划,避免干旱或过度湿润对青稞生长的不利影响。

此外,农民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青稞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综上所述,青稞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改良、品种选育和综合管理等方面。

通过提高土壤肥力、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

青稞栽培技术

青稞栽培技术

青稞栽培技术青稞是青藏高原的传统作物,在中国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区种植。

与普通小麦相比,青稞具有更好的抗寒性和耐旱性,同时对土地要求不高,能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

在此,我们将详细介绍青稞的栽培技术。

一、选地及土壤准备1、选地:青稞生长期较长,要求地势高平、气候条件良好、光照充足、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土地疏松、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等条件。

因此,在选地上要尽量避免高海拔寒冷地区以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

2、土壤准备:(1)翻耕:青稞根系发达,栽培之前需要将土地进行深翻和松散,通常深翻到30厘米左右。

(2)n施肥:青稞对养分需求很大,因此在肥料的选择上要注意,一般以有机肥和化肥复合施用。

在肥料的施用上要分期,避免在种植初期过量施肥造成烧根现象。

(3)水分管理:青稞是干地作物,但也需要适量的水分。

在种植初期要注意补水以促进萌芽,苗期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干旱,开花期要控制水分,防止秆花增生。

二、品种选择青稞品种较为丰富,品种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地条件、用途需求进行选择。

目前常见的种类有:藏黑青稞、藏红青稞、昆仑青稞等。

三、种植方法1、春季栽培:适合在青藏高原等凉爽气候的地区进行春季栽培。

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下旬进行播种。

在春季栽培中,由于天气较为干燥,所以要注意及时补水。

2、秋季栽培:适合在青海、四川等地区进行秋季栽培。

一般在每年六月下旬至七月下旬进行选择。

在秋季选用的种子可以产生更多的枚数和单穗产量,但要注意低温影响时及时预防霜冻。

四、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主要有青稞赤霉病、青稞锈病等,防治方法主要有合理选地、轮作制度、种植高品质种子、药剂防治等。

2、虫害防治:主要有萎缩病虫、象螟、青稞蚜等虫害。

防治方法主要有合理选地、培育虫害天敌、使用生物防治手段等。

五、采收及储藏1、采收时机:青稞成熟期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当籽粒的白皮剥落,籽实饱满,群穗干枯时为采收时机。

青稞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青稞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青稞种植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青稞是一种在高原地区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

为了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掌握一些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青稞种植的技巧和方法,以帮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成。

1. 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青稞品种是种植的首要步骤。

常见的品种有藏青1号、藏青2号、藏青3号等,农民应根据自身的种植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2. 土壤处理与改良青稞喜欢极富机械质地或黏土质地的土壤,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处理与改良。

首先,农民应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水平,以便确定使用何种改良措施。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施加有机肥料或矿质肥料来增加土壤的肥力。

同时,利用有机物覆盖物和翻耕技术也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保水能力。

3. 适当的播种时间农民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生长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通常情况下,青稞的种植季节为春季或秋季,需要确保温度适宜、湿度适中。

播种前,农民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清理田地、松土等。

播种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间距和深度,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4. 病虫害防治青稞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对产量和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民应定期进行田间巡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此外,合理的轮作和间套种植也有助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5. 合理的灌溉管理青稞的灌溉管理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干旱地区种植青稞时,农民应采用有效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以确保作物得到足够的水分供应。

此外,合理的灌溉时间和水量控制也是灌溉管理的关键。

6. 施肥与追肥青稞对肥料的需求较高,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补给。

农民应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求,合理施肥和追肥,以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养分浪费。

7. 及时收获和储藏青稞的收获时间一般在成熟期后,当颖果成熟时可以开始收获。

农民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及时收割以保证颖果的质量。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壤进行种植,青稞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pH值在5.5-6.5之间。

2. 土壤改良:通过施肥、翻耕等措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性。

3. 肥料施用:根据青稞的生长需求,在播种前进行基肥施用,一般使用有机肥和矿质肥的混合肥料,同时根据生长期的不同,进行追肥施用。

4. 合理密植:青稞适宜密植,但也要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

一般每亩种植面积在15000-20000株左右。

5. 喷灌管理: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对青稞的生长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喷灌技术进行灌溉,保证水分供应充足。

6.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7. 适时采收:根据青稞的品种和生长情况,选择适时进行采收,保证种子成熟度和品质。

以上是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点,实际种植中还需要根据
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一、栽培技术
1.田间管理
青稞生长期长,一般为120-150天,生长期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施肥:青稞的营养要求较高,需要适时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以增加作物产量并提高品质。

(2)浇水:由于青稞生长期长,需要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3)防病虫害:青稞易发生麦秆锈病、白粉病等病害,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避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2.适宜品种选择
青稞的适宜品种应该具备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

各地根据气候条件,可选用不同的适宜品种。

3.合理的种植密度
青稞的种植密度与产量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每亩种植量应控制在5-10kg之间,以达到最佳的产量效果。

二、推广措施
1.加强技术培训
针对农民普遍存在的青稞栽培技术不够成熟的问题,可以开展技术培训活动,让农民了解青稞的特性,掌握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2.推广科技成果
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将青稞高产栽培技术与现代化经营管理相结合,提高粮食和饲料生产的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3.政策扶持
政府应该加强对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支持和扶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帮助农民加快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总之,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提高粮食和饲料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技术培训,推广科技成果,政策扶持等,才能实现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进
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品质安全。

青稞的栽培技术

青稞的栽培技术

青稞的栽培技术青稞是一种以高原和寒冷气候地区为主要产地的作物,它是西藏地区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种植青稞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和食品安全。

青稞的栽培技术对于保障作物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青稞的栽培技术的一些重要点:1. 土壤选择与准备:- 青稞喜欢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灰土上。

- 在选址时,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土地,以便促进青稞的生长。

- 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翻耕、除草和施肥等准备工作。

2. 选择优质种子和适宜的播种时间:- 选择产地适应性强、品质好的优质种子。

- 适宜的播种时间是在春季温暖的时候进行,这可以帮助青稞更好地生根发芽。

3. 播种和栽培技术:- 播种前需要将地块平整,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条距进行播种。

- 在播种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密度,过大过小都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青稞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浇水,并及时除草和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和提供足够的养分。

4. 病虫害防治:- 青稞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青稞锈病、霜霉病等。

- 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如合理使用农药、清除病虫害的感染部分等。

5. 收获和储存:- 当青稞的穗部变为黄色并变干时,可以进行收获。

收割后要及时晾晒,确保干燥和防止霉变。

- 收获后,将青稞存放在通风和干燥的地方,以防止虫害和霉变。

6. 包装和销售:- 经过储存和干燥后,青稞可以进行包装和销售。

包装时要注意保证产品质量和卫生。

- 青稞可以销售给酒厂、面食加工厂等,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销售。

总结起来,青稞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与准备、优质种子选择和种植时间、播种和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和储存以及包装和销售。

农民们可以根据这些技术指导,合理种植、管理青稞,从而获得丰收和经济效益。

同时,通过青稞的种植,可以促进当地农民的就业和经济发展,提升地方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青稞种植时间和方法

青稞种植时间和方法

青稞种植时间和方法引言青稞是一种高原作物,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寒冷气候中。

它是西藏和青海等地的传统农作物之一,具有特殊的耐寒性和抗旱性。

青稞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对于确保丰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青稞种植的时间安排和常用的种植方法。

青稞种植时间青稞的种植时间受到高原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

一般来说,种植青稞最适宜的时间是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初。

这个时期正好是青稞种籽发芽和生长的季节,也是地温上升的时候。

此时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种子快速发芽和生长。

如果在气温偏低的时候种植,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速度。

青稞种植方法青稞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耕地准备、选种、育苗和栽培等步骤。

1. 耕地准备青稞对土壤质地的要求比较高,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需要对耕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将土地进行耕翻,翻松土壤以增加透气性和保水性;其次,要施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最后,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预防土壤传播的病虫害。

2. 选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青稞种子非常重要。

优质的种子能够保证良好的发芽和生长。

在选择种子时,应该选择没有病虫害的种子,确保种子的质量。

3. 育苗青稞的育苗阶段是整个种植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种植前,需要将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提高发芽率。

然后,在种子萌发后,将种子放置在温暖、适湿的环境中进行育苗。

育苗期间,要注意适时浇水和施肥,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4. 栽培在青稞幼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进行栽培了。

栽培主要包括松土、施肥、除草和灌溉等工作。

首先,要定期进行松土,保持土壤湿润和透气性。

其次,要适时施加有机肥料,为植株提供充足的养分。

除草也是重要的一步,保持田间的干净整洁。

最后,要根据气候和土壤的情况进行适量的灌溉,保证水分的供给。

结论青稞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对于确保丰收非常重要。

适宜的种植时间是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初。

种植方法包括耕地准备、选种、育苗和栽培等步骤。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青稞(Tibetan barley)是西藏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不仅是西藏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也是藏文化代表之一。

青稞高产稳产是西藏发展农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以下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1. 种植时间青稞最好在4月上旬至4月中旬播种。

这个时间段可以让青稞生长的比较稳定,也为开奖大赛的时候留下足够的时间。

如果在这段时间之后播种,生长期就会被缩短,冬天的降雪也会对青稞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在这个时间之前播种,大部分地区春季太冷,可能会导致种子发芽不良,会影响青稞的发芽率和产量。

2. 土壤条件青稞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低温、多酸。

在种植青稞之前,可以在土地上面添加有机肥料和化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产量。

青稞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过度湿润会影响青稞的生长和产量。

3. 制定合理的种植密度青稞的种植密度与产量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种植过于密集,青稞吸水和肥料的比例就会不平衡,容易导致产量下降。

如果密度太小,青稞产量也会较低。

在栽培时,每亩播种量在12-15公斤之间是比较合适的。

4. 注意防治病虫害青稞生长期间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青稞病虫害有:穿线虫病、锈病、杂草和耳虫等。

采取化学制剂防治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不可过多,过多的药剂会对青稞产生负面影响。

生物防治措施应以纯天然在为主。

5. 土壤管理青稞生长期需要维持土壤湿度,但是不能够过于湿润。

可以通过灌溉或雨水来进行土壤管理。

每次灌溉要控制好水量,要避免水浸泡在青稞上。

如果过于干燥,会导致青稞的产量下降。

6. 协调农事措施在青稞生长期间要协调农事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避免青稞生长受到明显的干扰和污染。

适时进行除草、修剪、施肥等措施,不仅可以让青稞更顺顺利利地成长,而且可以为下一轮的种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青稞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其适应性强、耐寒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种植。

为了提高青稞的产量和品质,需要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有效的推广措施。

下面将介绍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一、土壤选择和改良青稞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8之间的土壤中。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避免选择有盐碱或者渍水的地块。

在土壤改良方面,要加强有机质的补充,及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二、良种选择良种是高产的基础。

在种子的选择上,应该选择具有耐寒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势旺盛的良种,保证种子的品质和纯度。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

三、合理施肥青稞在不同生长期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

在肥料施用上,要根据青稞的生长需要和土壤的肥力状况来进行合理施肥,严格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避免施肥过量或者施肥不及时的情况发生。

推荐使用有机肥、复合肥和微量元素肥等肥料,促进青稞的生长和发育。

四、适时浇水青稞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

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地进行浇水。

在幼苗期和抽穗期,要多次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在成熟期,要逐渐减少浇水量,为青稞的收获创造条件。

在干旱地区,可以考虑利用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保证青稞的正常生长。

五、科学田间管理青稞生长过程中,要加强对杂草的防治,及时进行田间管理工作,保证青稞充足的阳光、空气和养分。

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定期进行观测和喷药,保护青稞的生长健康。

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保证青稞的产量和品质。

推广措施:一、开展技术培训对农户进行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栽培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加强对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开展示范田和农技讲座等形式,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青稞产量和品质。

二、建立示范基地在青稞种植区域建立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展示高产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吸引更多的农民和专家参观交流。

高寒阴湿地区青稞丰产栽培技术

高寒阴湿地区青稞丰产栽培技术

高寒阴湿地区青稞丰产栽培技术青稞是一种适应性强、生长期短、适合高寒阴湿地区种植的冬性作物,具有耐寒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等优势。

为了实现青稞的丰产栽培,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青稞要采用适当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项关键的栽培技术,以帮助农民朋友在高寒阴湿地区实现青稞的丰产。

一、土壤改良技术青稞对土壤要求较高,耐盐碱性差,对水分要求适中。

因此,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青稞时,首先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可以采用有机肥和矿质肥的混合施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另外,在农耕前要进行土壤消毒,以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发生。

二、适时选种和整地技术在高寒阴湿地区,适时的选种和整地至关重要。

选种时要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耐寒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要好。

整地时要保证土地整洁,除去杂草和病虫害的基因,同样要注意不要过度耕作,避免土壤沾粘。

三、合理施肥技术青稞生长期较短,对肥料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青稞时,要进行合理施肥,尤其是氮肥和磷肥的施用要充分。

农民朋友可以选择传统的有机肥施用方法,也可以使用现代化的化肥施用技术,如滴灌、喷灌等。

四、科学浇水技术由于高寒阴湿地区水分充沛,常常容易导致青稞的根系病害。

因此,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青稞时,要采取科学的浇水技术。

合理控制灌水量和灌水次数,避免积水和过度湿润。

另外,要注意浇水的时间,尽量选择晴天进行,以利于土壤的排水和病虫害的减少。

五、病虫害防治技术在高寒阴湿地区,青稞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威胁,如霜霉病、稻飞虱等。

因此,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也可以选择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方法。

此外,要定期巡视田间地头,注意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通过以上几项栽培技术的运用,农民朋友们可以在高寒阴湿地区实现青稞的丰产。

当然,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情况各异,农民朋友在实践中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良。

希望本文能为广大农民朋友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青稞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范与有效推广应用分析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范与有效推广应用分析

青稞是青藏高海拔地区生长的一种特殊类的粮食类作物,在当地的农牧民群众饮食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种作物能够适应高寒恶劣的生长环境,环境适应能力极强。

现今,随着西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逐渐加大,青稞的栽培面积逐渐增加,为了显著提高青稞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入就需要积极推广应用高产种植技术,明确技术操作规范,确保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有效的推行,最终推动青稞种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区域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

一、青稞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选地整地青稞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瘠薄的高原作物,对种植地的要求相对较低。

但是为了获得高产,还是需要选择适宜的地块进行种植。

青稞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佳。

砂质土壤、黄土、黑土等都可以种植青稞。

土壤pH值在6.0-7.5之间为宜。

此外,青稞适应性较强,能适应较高的气温和较低的气温。

在气温-2-35℃之间都能生长。

青稞喜欢充足的光照,对水分要求适中。

在降水量300-500mm的地区种植较好。

在种植青稞前,需要对土地进行翻耕整地。

翻耕的深度一般在20-30cm左右,要打破犁底层。

整地时,应将土壤耙平、耙细,使土壤松散、通气,方便播种和幼苗生长。

同时,整地时要注意清理前茬残株、杂草、石块等杂物,减少病虫害传播和杂草竞争。

在翻耕整地时,可结合施入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农家肥、堆肥、绿肥等,也可以施用一定量的氮、磷、钾化肥。

施肥量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产量目标来确定。

一般适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1500-2000kg/亩,45%的复合肥30-510kg/亩,磷酸二铵10-15kg/亩,硫酸钾8-10kg/亩。

2、品种选择西藏地区种植青稞历史悠久,青稞品种资源丰富。

选择合适的青稞品种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西藏地区气候条件恶劣,选择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的品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

同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宜的品种。

青稞栽培技术分析报告

青稞栽培技术分析报告

青稞栽培技术分析报告青稞(Tibetan barley)是一种高山环境中生长的作物,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

由于其适应能力强、抗寒耐旱,青稞被广泛栽培用于食品加工和酿酒业。

为了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家们已经针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下是一份关于青稞栽培技术的分析报告。

一、适宜的生长环境青稞喜欢高寒、干旱的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为0-20℃。

海拔3000-4500米的地区,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之间,土层深厚且排水良好的高山草甸或砾石土壤适宜青稞的生长。

二、土壤要求青稞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最适宜的土壤为碱性土壤或中性土壤。

土壤的pH值适宜为7.5-9.5。

同时,土壤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以防止积水对青稞生长的不利影响。

三、种植技术1.选择适宜的品种:青稞的品种较多,根据不同地区和种植目的选择适宜的青稞品种。

2.土壤准备和施肥:在播种前,应进行土壤翻耕和杂草清除。

根据土壤质量情况,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

3.播种时间和密度:青稞一般于春季播种,播种时间视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种植密度一般为20-30万株/公顷。

4.灌溉管理:在干旱地区,灌溉是确保青稞生长的关键。

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状况进行合理的灌溉,避免干旱或水浸情况的发生。

5.病虫害防治:青稞易受到纹枯病、锈病、鼠害等病虫害的侵袭。

应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如适时喷洒农药等。

四、收割和后期处理青稞的收割一般在秋季进行,与小麦等作物的收割类似。

收割后,应进行晾晒和脱粒等后期处理,以确保青稞的质量和储存稳定性。

以上是对青稞栽培技术的分析报告。

根据青稞的生长环境和品种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技术,可以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推动青稞产业的健康发展。

青稞栽培技术

青稞栽培技术

青稞栽培技术青稞是一种适应寒冷、缺氧、干旱环境的作物,在藏区和青海等高原区域广泛种植。

青稞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粮和饮品原料。

本文将介绍青稞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址、育苗、施肥、田间管理等内容,以帮助种植者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选址青稞喜冷耐旱,适宜生长在海拔3000-4500米的高寒山区。

选址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气候条件:要求年平均温度在3℃以下,日温差大,降水充足,但以夏季集中降水为宜。

2.土壤性质:选择排水良好、肥沃、轻石、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或者在贫瘠的山地上施肥改良。

3.地形条件:选择有适当坡度或坡阶的山坡地或谷地,有利于排水和利用重力灌溉。

二、育苗青稞的育苗工作要选用育苗专用土或自制育苗土,添加适量有机肥和矿质肥。

育苗盆的宜用深度为10cm、直径为12cm 的棕榈油果壳(或竹筒膜)。

育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分控制:种子发芽前保持育苗土湿润,发芽后要适当控制水分,避免积水。

2.适宜温度:在6-10℃的环境下,种子发芽率最高。

发芽后,宜控制在15-20℃高温条件下生长。

3.饮水:苗期应每天喷水一次,避免日长高温,造成苗叶卷曲。

4.补栽:若出现萎蔫情况,要及时补种。

三、施肥青稞的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矿质肥为辅。

早春和秋季为施肥的最佳时间,将有机肥和矿质肥充分混合后,撒在畦面上并耕翻,以促进根系生长和作物吸收养分。

施肥的注意点如下:1.施肥量: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kg左右,矿质肥200-300kg;每次施肥多不宜超过3cm厚度。

2.注意时机: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好施肥时机,不要在荒凉的地方浪费施肥资材,会导致肥力浪费。

3.固氮微生物:可以增施固氮微生物,促进作物生长。

4.根据土壤条件增施活化肥:如有缺镁,用硫酸镁,缺磷酸性土可用磷肥等。

四、田间管理①回田:将淤积的秸秆杂草翻压在畦面上或锄埋,提高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活化。

②松土:在菌丝发育期和生长期,每个月进行一次松土,提高土壤透气性。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青稞是一种高海拔地区的粮食作物,它适应力强,耐寒、抗病能力强,在高寒地区具有广泛的种植价值。

青稞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土壤改良、肥料施用、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推广青稞的种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宣传和培训措施。

一、品种选择青稞的品种选择是种植高产的关键。

在选择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到适应性强、耐病虫害、产量高、口感好的品种。

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种植条件进行选择。

选取适合当地的青稞品种,可以达到增产的效果。

二、土壤改良青稞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获得高产,首先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土壤改良。

主要措施包括施加有机肥料、石灰和磷肥等来改良土壤结构和养分供给,提高土壤的肥力。

三、肥料施用青稞的肥料施用要科学合理,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量进行精确施肥。

在青稞种植的过程中,可选用有机肥和化学肥的混合施肥方法。

在播种前,使用适量的有机肥进行基肥施用;在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施用适量的化学肥料。

四、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保证青稞高产的重要环节。

包括浇水、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青稞生长期长,水分要求较高,因此要合理浇水,避免干旱和过度湿润。

及时除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为了推广青稞的种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手段,向农民普及青稞的种植技术和利益,提高他们对青稞种植的认识和兴趣。

2. 建立示范基地:在适宜的地区建立青稞种植的示范基地,展示种植技术和高产栽培模式,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

3. 培训农民: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培训,传授青稞的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和病虫害防治方法,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

4. 经济激励:通过给予补贴和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青稞,提高其收益,从而增加种植青稞的积极性。

5. 加强合作:与相关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究青稞的种植技术和市场开拓,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销售渠道,促进青稞种植的规模化发展。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青稞是我国西部地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抗旱性强、适应性广、食用价值高等特点,因此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由于青稞的生长环境要求相对苛刻,所以青稞高产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地块选择选择适宜的地块是青稞高产栽培的第一步。

首先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对于青稞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帮助。

要选择土肥相宜的地块,可以通过土壤检测确定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从而进行科学施肥。

要选择光照充足、气温适宜的地块,这样有利于青稞的生长发育。

二、品种选择栽培高产道,品种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青稞品种时,首先要考虑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的特点,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适宜品种。

要考虑品种的生长期,根据当地的种植季节选择合适的生长期品种,这样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收。

要选择已经通过当地试种认证的品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

三、合理施肥青稞是一种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的农作物,因此合理施肥可以有效提高青稞的产量。

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土壤养分的状况合理选择化肥和有机肥,并且要科学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污染。

在播种前,要在地块上进行底肥施用,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青稞生长。

在生长期间,要根据青稞的生长状况进行追肥,及时补充缺乏的养分。

四、科学浇水青稞生长期间,合理的浇水对于青稞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播种后,要根据土壤湿度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生长。

在青稞幼苗期,要注意控制浇水的量,避免过多地浇水导致积水,影响青稞幼苗的生长。

在青稞成熟后,要适当减少浇水量,以避免积水影响青稞的成熟和收获。

五、科学田间管理在青稞生长期间,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青稞的产量。

首先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定期喷洒农药,以防止病虫害对青稞的侵害。

要及时进行除草工作,保持田间整洁,避免杂草对青稞的影响。

要适时进行支架和松土等工作,以促进青稞的生长发育。

青稞栽培技术

青稞栽培技术

青稞栽培技术青稞是一种主要生长在高寒地区的作物,是我国西藏、青海等地的传统主要农作物之一。

青稞以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青稞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播种管理、施肥技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一、土壤选择青稞适应性广,但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选择土地时,应尽量选择南、北朝向的坡地,以便充分利用阳光和光热资源。

二、播种管理1. 土壤改良:青稞生长期长,对土壤肥力的要求高,因此在播种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改良。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有机肥和矿质肥进行施用,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2. 播种时间:青稞适合在春季进行播种,一般选择3月至4月初的时间。

在播种前,需要先进行作物种子的处理,如消毒、浸种等,以提高发芽率和抗逆性。

3. 行距与密度:青稞适合采用疏植栽培方式,行距宜保持在20cm 左右,株距宜保持在10~15cm,以利于光照和通风。

三、施肥技巧1. 底肥施用:青稞对底肥的要求较高,一般在整地前进行施肥,以确保养分充足。

可以使用有机肥和矿质肥混合施用,提高土壤肥力。

2. 追肥施用:青稞在生长期需要间断追肥,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一般每隔15天至20天追施一次肥料,可以选择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进行追肥,以促进青稞的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青稞在生长期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侵袭,如锈病、叶枯病等。

防治病害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也可以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2. 虫害防治:青稞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等。

防治虫害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如采用黄板、粘虫球等物理防治手段,同时结合喷洒合适的农药进行虫害防治。

综上所述,青稞栽培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掌握土壤选择、播种管理、施肥技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青稞的栽培管理,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青稞栽培技术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青稞是一种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

它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是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区的传统作物。

随着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青稞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成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针对青稞的高产栽培技术,本文将从种植环境、种植方式、施肥措施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种植环境1、土壤条件青稞喜欢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以耕层土壤深度在20厘米以上、土壤 pH 值在 7.0左右、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为宜。

选择具有排水性能好、水肥保持能力高、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的土壤进行种植。

2、气候条件青稞属于高寒型作物,生长温度适宜在5℃-20℃之间。

在海拔3500米左右的平均年温度为3~5℃,而在海拔4000米左右则只有2℃以下。

种植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相应的品种,及时进行喷灌、施肥等措施以保障青稞的正常生长。

二、种植方式1、春季播种在春季进行播种,一般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根据当地气候早晚决定种植时间。

在播种前要进行耕翻,使土壤疏松,增加通气量。

播种前应挑选良种,进行基本处理,以充分发挥种子的生长潜力。

在青稞地区,秋季播种是一种主流的栽培方式。

一般时间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变化而定。

在播种前要量化施肥,保障种子的正常生长。

同时,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不可过干过湿。

三、施肥措施施肥是青稞高产栽培的关键之一。

对于青稞来说,有机肥、磷肥和钾肥都是必不可少的养分。

在施肥方面,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情况和青稞的生长需要,可采取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

1、基肥对于基肥的施用量,应该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具体分析,一般应在开始播种前完成。

其中,有机肥的施用量以保证土壤肥力水平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为标准。

同时,磷、钾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当地土层厚度和养分需求量分析,确保青稞的正常生长和高产输出。

2、追肥青稞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营养,因此追肥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青稞是我国西部地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是藏区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青藏高原地区优质牧草的主要构成部分。

青稞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农村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广大农民朋友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选择良种是青稞高产栽培的基础。

良种是高产的前提,只有选择良种,才能够保证青稞的产量和质量。

在品种选择上,应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良种,同时也要注重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以提高青稞的抗逆性和产量。

合理施肥是青稞高产栽培的关键。

青稞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来支持生长发育,因此在施肥上一定要注意合理施用。

在施肥的时间上,要根据青稞的生长发育需要,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施肥,保证青稞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

在施肥的种类上,可以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满足青稞的生长需求,又可以避免化肥过量对土壤的伤害。

科学浇水是青稞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青稞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在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来支持生长发育。

在浇水的时间上,一定要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和青稞的生长需要来确定浇水的时间和量,及时调整土壤湿度,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在浇水的方式上,既可以选择表面灌溉,也可以选择滴灌或者喷灌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第四,病虫害防治是青稞高产栽培的重点内容。

青稞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影响产量和质量。

及时、科学的防治病虫害是青稞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上,可以选择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用药要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和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用药时间、用量和方法,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掌握适宜的种植密度和密植是青稞高产栽培的关键。

种植密度的大小对青稞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种植密度上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水分条件和品种特性来进行选择,以确保青稞的充分生长和通风透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稞栽培技术一、青稞栽培的重要意义青稞是我国西南高原地区普遍栽培的一种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的阿坝、甘孜、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江苏的苏北等地海拔1900m~4200m的河谷地区。

在海拔4200m~4500m的高寒农区,青稞几乎是唯一的作物。

随着西部大开发及人民饮食习惯的改变,青稞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一:青稞耐寒性强,是适应性最广、种植海拔最高的粮食作物。

青稞苗期在-3℃~-4℃,甚至在-6℃~-9℃的低温条件也不致受冻。

青稞生育期较短,一般仅110~135天,所需积温≥0℃为1200℃~1500℃,因此是重要复种作物的良好前茬。

其二: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传统主食,可制成糌粑、糕点、稀饭。

特别是现在我县发展旅游业以后,江浙等地群众将青稞压成碎片,混合大米同煮,或磨成粉制作糕点而食。

陕西、甘肃等地喜欢青稞麦仁稀饭。

同时饲用价值也高,青稞籽粒是良好的精饲料,青稞的秸杆是最好的饲草,含蛋白质4%,其茎杆质地柔软,富含营养,适口性好,是高原地区牲畜冬季的主要饲草。

随着人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青稞的加工和饲用地位更加明显,对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更为重要。

其三:青稞是酿造工业的重要原料,西部高原地区酿造青稞酒、啤酒、白酒、酒精、麦芽糖的主要原料是青稞;其四:青稞营养成分丰富,是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和发展养殖业的重要原料。

青稞的蛋白质含量为10.2%,最高可达到14.81%,脂肪为1.5%。

每一百克青稞面粉中含硫胺素(维生素B1)0.32毫克,核黄素(维生素B2)0.21毫克,尼克酸3.6毫克,维生素E0.25毫克。

这些物质与人体的健康发育都有一定的关系。

藏族人民很少得糖尿病,与其食用青稞产品有很大关系。

且青稞富含高赖氨酸,可制成珍珠米、麦片、麦芽、啤酒等食品和饮品,其营养价值比水稻、玉米和一般的小麦粉高。

其五青稞有保健功能。

青稞味甘咸,性微寒、无燥热。

益气补中,实五脏,厚肠胃之功,不亚于米。

久食滑肌肤,能宽胸下气,消极进食,可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呕吐等。

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入药,味咸、性平凉。

其主要功能是下气宽中,壮筋益力,除湿发汗、止泻。

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约有400万年的历史,从物质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越来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青稞栽培技术(一)、西藏麦类作物的优良品种1、春青稞目前西藏推广的春青稞品种有藏青320、藏青148、喜马拉雅15号、19号、山青7号。

在同等条件下平均单产比当地品种增产50~100公斤。

从农艺性状看,属粮草兼用类型。

对生产条件较低农区及干旱地带可种植藏青85、80、772、331和藏青3179,昆仑一号等品种,其特点是中秆,分蘖力强,丰产性好,耐肥抗倒,增产潜力大,一般亩产400~500公斤,比当地品种增产100~150公斤。

春青稞分布的海拔较高,垂直分布海拔上限是4750米。

2、冬青稞品种其品种有果洛、冬青1号、冬青2号、冬青8、9、10、11号品种,适宜在藏东南半湿润农区及一江两河3800米以下农区的水浇地种植。

亩产量均在500公斤左右,且抗寒性强。

(二)、大小麦的一生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形成新的种子构成了大小麦的一生。

为了栽培和研究的方便,根据大小麦一生中器官形成和便于掌握的明显特征,将划分为几个生育时期: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冬播的大小麦还包括越冬期和返青期。

●越冬期是指冬季温度下降至0℃以下,麦苗停止生长的日期。

●返青期是指春季温度回升麦苗恢复生长的日期。

以上各生育时期在田间均达到50~60%时为达到时期。

(三)、适时播种1、播种前准备选择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较好,前茬为豆类、油菜、马铃薯、绿肥等作物的地块。

墒情适宜时进行耕地、随耕随耙,打碎颗料使土地平整,上虚下实。

且要施足底肥施肥原则一般为“重施基肥、用好种肥、早施苗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将全部有机肥和80%左右的氮肥及少量的磷肥用作种肥外,在梨地前全部施入土壤中。

还应根据当地土壤供肥能力、产量指标等确定适宜的施肥种类和施肥量。

2、选种和种子处理播前要进行种子精选,要达到高产,就要有优良的种子,良种应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品质好;即选粒大、籽粒饱满,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6%,发芽率不低于85%。

二是产量高,增产潜力大;三是品种要适应当地的种植制度和土壤条件;四是对当地病虫草害等自然灾荒有较大的抗御能力。

种子精选后,“卫福”按人工包衣:0.4斤药、兑水1.2斤,拌种100斤。

“立克秀”按人工包衣:0.2斤药、兑水2.5斤,拌种100斤;机械包衣:0.2斤药、兑水2斤,拌种100斤。

3、播种到出苗阶段的技术措施(1)适时播种春播要适期早播,半农半牧区(海拔2600~3000米)要求在3月中旬播种,草地牧区(海拔3000~3400米)4月上旬播种。

冬青稞在10月上旬播种。

(2)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播种量播种量依品种类型、不同地区、种植方式等而定,一般分蘖力强的、成穗率高的品种应少播,分蘖力弱的、成穗率低的品种应多播,撒播比条播的播种量大,一般亩用种量15~17.5公斤,一般为30万粒/亩,条播、行距以20~22cm为宜,播前粉采用15%粉锈灵拌种(亩用50~80克),防治黑穗病和预防青稞各种锈病,化防野燕麦。

(3)合理使用种肥、保证播种质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作底肥,过磷酸钙15公斤,尿素5公斤作种肥。

要求在撒种时尽量将种子撒在沟内,种子覆土深度为2~3厘米,最深不能超过5厘米。

(四)、大麦的田间管理主要技术1、查苗补苗2、松土锄草3、分蘖期肥水管理施肥原则一般为“重施基肥、用好种肥、早施苗肥“,4、适时冬灌和幼苗镇压保墒5、返青期管理(五)大麦田间管理的细节技术1.出苗、分蘖期(1)主攻目标和苗情诊断出苗分蘖期是指从出苗到拔节以前的整个时期。

这个时期以发生分蘖和根系为主,同时幼穗也在分化小穗原基,是决定穗数和奠定穗粒数的时期。

本期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促进早分蘖、早扎根,达到蘖足、苗壮、根系发达、安全越冬。

苗情可根据以下特征进行判断:壮苗:叶片宽厚,长短适中,叶色葱绿,早期分蘖及次生根发生与叶片出生符合同生关系。

冬性品种在越冬时单株分蘖4-5个,半冬性品种3-4个,春性品种2-3个。

弱苗:生长细弱,冬前分蘖少,甚至无分蘖,叶薄色淡,初叶迟缓,根系发育不良,早期分蘖和次生根与叶片的出生不符合同伸关系。

旺苗:生长过度,叶片肥阔、披垂、叶色深绿、分蘖过多、封行过早。

(2)管理措施1〉、查苗补种、补苗查苗补种、补苗:大麦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如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进行补种或采取移密补稀补缺,带土移栽的办法,进行移栽补苗。

出苗后补种的种子,宜先用温水浸泡催芽,以使其补种后出苗快,赶上正常播种出苗的幼苗的生长。

补种或移栽后如果土壤缺水,应及时浇水,并防止板结。

2〉、追肥:大麦的叶片与分蘖发生、幼穗分化均早于小麦,如果苗期分蘖迟缓,叶片狭小发黄则表明可能缺肥,应在三叶期追施尿素5kg/亩,磷酸二铵10 kg/亩。

如果苗期不缺肥,此时可不予追肥。

对于正常生长发育的大麦,应抓好两次追肥。

一次是在越冬前(仅对冬大麦而言)结合灌越冬水施每公顷150 kg尿素,磷酸二铵225-300 kg.这样有利于促分蘖,增小穗,促春发。

如果冬大麦返青时长势好,后一次追肥可不追,以防徒长倒伏。

3〉、中耕除草:杂草是大麦生长的大敌之一,特别是春播大麦田间杂草很多,应结合灌水、施肥,搞好中耕除草工作,以消灭杂草,增加土壤透气性,控制主茎和大分蘖旺长,促进小分蘖死亡,有利于培育壮苗。

2.拔节孕穗期(1)主攻目标从拔节到孕穗这段时间在栽培学上称为拔节长穗期,本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约占一生的50%左右,是大麦一生中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时期。

拔节后,无效分蘖相继死亡,次生根增加缓慢,幼穗分化进入雌雄蕊形成阶段,生长中心转入麦穗形成和茎秆的伸长、加粗。

由于此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并进,因而需肥、需水最多,对肥水反应敏感,个体内各器官之间矛盾及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非常明显。

若水肥不足,则穗小,穗少,产量低;如果肥水过量,群体过大,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不平衡,则会导致倒伏,引起减产。

因此,本阶段主攻目标是在促蘖增穗的基础上,促壮杆、促大穗、防徒长和倒伏。

(2)管理措施1〉、看苗追施拔节孕穗肥此期追肥,要据苗情、长相、粒重和用途而定。

具体指标如下:一看是否适时封行。

大麦适宜封行时期为旗叶露尖。

因为此时叶片已基本定型,基部节间已基本充实强固,此时封行不会增加倒伏的危险。

如果预测能适时封行,此时可不追肥;如果旗叶露尖时不能封行,则不仅不能追肥,而且应进行拔节后深中耕,喷矮壮素来予以控制。

二看叶片长势和长相。

高产大麦拔节时叶片挺直,大小适中,叶色褪淡。

如果叶片披垂、肥大、叶色浓绿,叶面积指数过大,则不宜施追肥,应推迟到叶色出现褪淡时再施,如叶色一直不转淡,就不施拔节肥。

如果拔节时叶片落黄过早、叶片窄,表明土壤肥力不足,则必须早施拔节肥,以每亩追施尿素5kg,磷酸二铵10kg为宜。

三看最高茎蘖数。

高产田在拔节时的最高茎蘖数以每公顷900-1050万之间,也因品种而异。

如果达到或超过则不追,未达到则追肥,追肥量同二。

四看籽粒用途。

食用、饲用大麦可追拔节孕穗肥,啤酒大麦则应要求高淀粉、低蛋白而不追。

2〉、灌溉此期为大麦一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一般要求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

如果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则会使后期叶片功能期变短,性细胞发育不良,会使不孕小穗数增加,应及时灌溉。

如果水分过多,则应及时排涝,以养根、保叶、防病虫害。

3〉、防倒伏大麦倒伏有根倒伏和茎倒伏两种。

其中根倒是由于耕作层浅、土壤结构不良、播种太浅或因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发育不良等原因所致。

茎倒是因氮肥用量过多、追肥时间不当或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性差,以致茎基部节间纤弱等原因引起的。

一般倒伏多为茎倒,可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止。

一是选用适宜品种:以矮杆、抗倒、株型紧凑品种为宜。

二为合理密植。

三是控制土壤含水量,使之不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5%。

四是分蘖期重施氮肥,拔节期重磷、钾肥,适当施氮肥。

五是深中耕和镇压。

六是施用矮壮素。

在拔节前10天喷0.1-0.25%的矮壮素,每公顷1125-1500kg可防止倒伏。

3.抽穗成熟期(1)主攻目标大麦抽穗后,营养生长基本停止,生长中心转至穗部,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时期。

据研究,上部叶片对粒重贡献率越大。

因此,应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保持同化产物运向穗部,以增加粒重。

本阶段主攻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防旱、涝、病、虫等灾害,达到穗大粒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