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青稞生产与发展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1. 引言1.1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青稞是青藏高原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适应高寒干旱环境的特点,对当地居民的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青稞生产量不稳定是一个主要问题。
受气候影响较大,常常出现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导致产量大幅波动,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青稞品质差异大,由于种植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不善等原因,同一块土地种植的青稞品质差异明显,影响了食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青稞生产相关技术落后也是问题之一。
种植工具落后、施肥、灌溉不科学等技术不足,使得青稞生长周期较长且易受病虫害侵袭。
青稞价格波动大、市场需求不足更增加了种植者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需要加强青稞生产规划管理,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加强品质监管,稳定价格,开拓市场需求,以促进青稞产业的健康发展。
【2000字】1.2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的重要性青稞的生产发展现状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如果青稞生产存在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当地农民的收入,甚至导致粮食供应短缺。
青稞的品质和价格也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力,如果品质差异大或价格波动剧烈,将影响到青稞的销售和市场需求。
加强对青稞生产发展现状的重要性认识,关注青稞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促进青稞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充分认识青稞生产发展现状的重要性,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和促进青稞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青稞生产量不稳定青稞生产量不稳定是当前青稞生产发展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在不同的年份和地区,青稞的产量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这给生产者和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气候变化、病虫害防控不力、种植技术不到位等因素。
气候变化是导致青稞生产量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化给种植青稞带来了更加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降水量的变化、气温的波动等因素都会对青稞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西藏青稞的生产与栽培
西藏青稞的生产与栽培一、青稞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及发展青稞是西藏自治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青稞磨制成的糌粑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主食,也是酿制青稞酒的主要原料。
西藏自治区的青稞生产,不仅直接关系到藏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稳定和发展国民经济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也决定了青稞在西藏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与发展前景。
(一)青稞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青稞是藏民族聚居区的主要食粮,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在全自治区始终都占首位,而且常年均占一半以上。
青稞比其他作物有其早熟、耐瘠、丰产和适应性广的特点,从河谷到高寒区,从东部三江流域到西部阿里,都以青稞生产为主,而且它的垂直分布最高,与其他作物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青稞产量高而稳定,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小麦相近,据1986年商业部绵阳粮食贮藏研究所对西藏5地(市)18个县不同地点的51份青稞籽粒测定,蛋白质含量在9.6~14.9%之间,平均含量11.3%。
在氮肥丰富的河谷农区,蛋白质含量一般都超过12%以上。
而且青稞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比小麦更易被人体吸收,与酥油、奶渣等拌成的糌粑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食品,携带方便,营养丰富,别有风味,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物,并以青稞为主体构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藏族人民的食物结构形式。
由此体现了青稞在西藏粮食生产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二)青稞生产的发展西藏和平解放后,青稞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单产与总产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50年代,西藏青稞播种面积约180万亩,但年总产量仅1亿公斤左右,平均亩产只有60多公斤。
为了尽快解决西藏粮食问题,人民政府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推进先进农机具入于,努力发展农业生产。
在总结提高群众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开展青稞良种选育及栽培规律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对推动西藏青稞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0年代,冬小麦在西藏大面积推广后,青稞播种面积和总产仍保持在55%和50%左右,种植面积最少的1980年其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亦分别占粮食作物的53.4%和47.O %,仍然远远高于其他作物。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1. 引言1.1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的重要性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青稞是西藏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来源。
青稞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适应西藏地区的恶劣气候和高海拔环境,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是西藏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之一。
青稞在西藏地区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青稞在藏族文化中被视为圣谷,是藏族人民的主食,也是各种宗教仪式和节日中必备的食物。
青稞生产不仅是经济活动,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青稞生产也是西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稞是高寒地区优质稻的主要前茬作物,具有防风固土、抗旱保水的特点,在防止土地退化、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不仅对当地农民生活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承载着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使命,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加强青稞生产的发展,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西藏地区青稞生产一直以来都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生计来源,也是西藏地区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
青稞是西藏地区的传统作物,适应高寒缺氧的气候条件,具有耐寒性、耐旱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是西藏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由于西藏地区的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加上传统种植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种植管理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得青稞生产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
目前,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种植面积有限,产量较低,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二是种植结构单一,品种较为老旧,抗病虫害能力较弱;三是生产水平不高,缺乏现代化的种植管理技术和科学化的生产方式;四是市场营销渠道不畅,品牌知名度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尽管目前青稞生产面临诸多挑战,但西藏地区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这为青稞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通过加强青稞生产的技术支持、市场推广和产业协作等措施,可以促进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的快速发展,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当地人民的重要生计来源。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包括种植技术滞后、品种单一、产量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青稞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种植技术滞后青稞是高寒地区的特色作物,而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复杂,地形复杂,土壤肥力差,以及传统的农作方式和种植技术滞后,这些都导致青稞生产的效率低下。
2. 品种单一目前,青稞的种植品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当地品种上,这些品种的抗性和适应性较弱,导致青稞的产量相对较低,甚至还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3. 供需矛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青稞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而由于传统种植技术的受限,青稞的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供需矛盾加剧。
二、建议和措施1. 种植技术的改进针对青稞生产存在的技术滞后问题,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广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包括新的耕作方式、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青稞的产量和品质。
2. 品种改良和推广通过种植技术的改进,加大对青稞种植品种的研究和开发,培育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提高青稞的耐逆性和产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3. 产销一体化建立青稞生产的统一收购和流通机制,鼓励农民参与青稞种植的合作社和联合体,在产销环节加强协作,建立青稞生产和销售的信息平台,促进青稞的市场化流通和销售。
4. 加强政策支持加强政府对青稞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和实施有力的产业政策,引导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投入到青稞生产中,以推动青稞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
5. 加强科研和人才培养加大对青稞产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引导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青稞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培养更多的青稞生产技术人才,提高青稞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阐述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阐述西藏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西藏藏区地域性农产品中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
青稞是西藏藏民主要的主食之一,历来被誉为“高原上的珍品”,是西藏馈赠客人的上等贡品。
青稞还是西藏的主要酿造原料之一,被广泛用于制作青稞酒。
青稞的种植和开发,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青稞产业在西藏地区日渐成熟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西藏青稞产业的现状及优化对策。
一、西藏青稞产业的现状1、种植面积青稞是高原环境下的一种粮食作物,对于土地的要求严格,根据专家的调查分析,西藏青稞种植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种植面积超过80%以上,其次是西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少。
目前西藏青稞的种植面积约为50万亩左右,占到了西藏粮食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
2、产量西藏青稞的产量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种植方式过于陈旧,机械化程度不高,对于育苗、播种、收成等环节工具和设备使用不够普及,导致了劳动力成本升高等问题。
因为青稞对于土地的要求严格,很多地方土地资源少,缺少肥料,所以产量并不算高,平均每亩产量在200公斤左右。
3、销售情况西藏地区青稞的市场行情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由于政府大力扶持和高原区域特殊的地理状况,西藏地区的青稞不能出口国外,只能在国内进行销售。
青稞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被政府所调控,平均价格在6-8元左右,具体价格还要根据品质和等级来评定。
一些高品质、高档青稞会被制作成馈赠和礼品,价格更高。
1、种植方式的改进西藏的气候较为恶劣,种植青稞的土地不多,因此需要进行种植方式的改进。
可以进行机械化种植,选用更适合当地土壤、气候和作物生长状况的品种,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
2、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是推动西藏青稞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技术力量,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应用先进技术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对青稞种植、生产、销售等环节实行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产品品质和升值水平。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西藏是中国西部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青稞则是西藏地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青稞是西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当地人民主要的主食来源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青稞生产现状也在不断改变,随之而来的也是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问题。
本文将对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及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青稞生产现状分析1. 土地利用率低由于西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可耕土地资源相对较少,而且土地利用率低。
虽然青稞比较适应高寒地区,但是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导致青稞种植面积有限,产量也不高。
2. 种植技术滞后在西藏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工程机械不发达,农民们依然在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缺乏现代化种植技术和设备。
这导致了青稞的产量和质量都无法有所提高。
3. 商品化程度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而西藏地区的青稞产品却主要停留在传统家庭自给自足的阶段,商品化程度很低,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青稞生产发展建议1. 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西藏地区应该加大对青稞种植的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促进青稞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2.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对于土地资源稀缺的地区,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同时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开发土地资源,增加青稞的种植面积,提高产量。
3. 推动青稞产业的现代化青稞作为西藏地区的主要农产品和特产,应该积极推动青稞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青稞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加大对青稞产品的加工和推广力度,开发青稞系列产品,走出西藏,走向全国甚至全球市场。
4. 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推动青稞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西藏地区的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青稞产品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力度,提升青稞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5. 完善青稞产业链除了青稞的种植和加工,还应该完善青稞产业链。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摘要】青稞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其生产发展现状存在诸多问题。
青稞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影响了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青稞品质不稳定,导致产品市场认可度较低。
青稞产业链条相对薄弱,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和流通网络。
青稞种植过程中还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青稞生产发展需要加强科技支持,推动种植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产量和品质。
加强产业链合作,优化供应链,提升市场竞争力。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实现青稞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青稞、生产发展、问题、建议、种植面积、品质、产业链、环境污染、科技支持。
1. 引言1.1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青稞作为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青稞生产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青稞种植面积不断减少是当前的一个主要问题。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青稞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导致产量下降,影响了青稞的供应。
青稞品质不稳定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青稞的品质波动较大,影响了青稞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青稞产业链条相对薄弱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青稞产业链条上游和下游环节缺乏有效衔接,导致资源无法充分利用,限制了青稞产业的发展潜力。
青稞种植过程中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
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物质的过度使用,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了污染,影响了青稞的安全生产。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加强科技支持,提升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产业链条建设,控制环境污染,推动青稞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青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2. 正文2.1 青稞种植面积不断减少青稞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外流现象的增加,许多农民选择放弃传统的青稞种植而转而从事更具吸引力的城市工作。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阐述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阐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西藏是青稞的原产地之一,青稞作为西藏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青稞是西藏高原上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适应性强、耐寒性强,能在高寒、高寒地区生长,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来源。
青稞在西藏被誉为“高原粮仓”,对于保障当地居民的生计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青稞产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生产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青稞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加剧也对青稞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推动青稞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政府的支持政策和产业升级推动也将在青稞产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通过优化对策的实施和政府支持政策的不断完善,青稞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1.2 问题阐述青稞是西藏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也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青稞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青稞产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和生产手段,导致产量低下和品质不稳定。
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恶劣,种植青稞的环境限制较大,长期来看,青稞产业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青稞的市场营销和销售渠道有限,产品附加值不高,难以与其他地区的农产品竞争,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和收益。
如何优化青稞产业的发展模式,提高产量和品质,拓展市场和销售渠道,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找到合适的优化对策和政策支持,才能实现青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西藏农业经济的繁荣。
2. 正文2.1 青稞产业现状分析青稞是西藏的重要农作物之一,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
青稞产业在西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
青稞的种植面积在西藏逐年增加,产量也在逐年提升。
青稞的生产现状分析报告
青稞的生产现状分析报告引言青稞是一种高原作物,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青藏高原。
作为青藏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青稞在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报告将对青稞的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一、青稞的栽培面积和产量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青稞的栽培面积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由于青稞在高原地区生长环境的限制,其栽培面积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的四川、西藏、青海、云南等地。
其中,四川是青稞的主要产区,栽培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
青稞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
据统计,近五年来,青稞的总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8%左右,这为实现对农产品的全面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青稞的市场需求青稞作为当地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市场需求稳定且持续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青稞及其加工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尤其是青稞酒、青稞面、青稞饼干等深加工产品的需求更为旺盛。
此外,青稞还有一定的国际市场需求。
近年来,青稞及其深加工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受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的喜爱。
作为一种独特的农产品,青稞能够满足一部分国际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和特色美食的需求。
三、青稞产业链的发展青稞产业链是农业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近年来,青稞产业链的发展势头良好。
首先,青稞种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新的品种不断推出,种植技术也日益完善。
这不仅提高了青稞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农民的收益。
其次,青稞的深加工产业逐渐兴起。
青稞不仅可以加工成粮食,还可以用来制作成食品、饮料和保健品等。
加工环节的发展不仅增加了青稞的附加值,还拓宽了青稞产品的销售渠道。
最后,青稞销售与市场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青稞产品的销售区域逐步扩大,市场开发力度也在加大。
一些企业开始进行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为青稞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青稞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摘要】青稞是青藏高原上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目前青稞生产存在着一些问题。
缺乏专业技术支持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环节管理不规范,影响了产品质量;缺乏市场营销策略使得产品销售不畅。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科技支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同时加强规范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制定市场营销方案,开拓销售渠道。
青稞生产发展亟待改进,但只要加强科技支持、规范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青稞产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希望未来能够实现青稞生产的全面提升,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青稞生产、发展现状、问题、建议、专业技术支持、规范管理、市场营销、科技支持、总结、分析、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青稞,又称青稞麦,是青藏高原上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也是当地人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青稞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高原粮仓”。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青稞的生产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青稞生产现状分析显示,近年来青稞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逐渐增加,但是产量和品质与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
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专业技术支持、生产环节管理不规范、缺乏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青稞生产的效率低下、品质不稳定、销售困难等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科技支持,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规范管理,推动生产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制定市场营销方案,加强对青稞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
只有全面提升青稞生产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才能实现青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识当前青稞生产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着其可持续发展。
生产现状分析显示,青稞生产主要集中在特定地区,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导致产量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
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专业技术支持、生产环节管理不规范、缺乏市场营销策略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稞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特别是,缺乏科技支持导致青稞生产无法提高产量和品质,管理不规范则影响了生产效率,缺乏市场营销策略更是造成了产品销售不畅的局面。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发展现状。
西藏青稞是西藏的传统农产品,在当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意义。
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青稞产业也面临机遇和挑战。
西藏的青稞产业目前
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种植面积广泛,但产量和品质较低。
由于交通不便、科技水平有限、品种单一,目前西藏的青稞产业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对策建议。
(1)扩大种植面积:加大青稞种植面积是促进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的
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资来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此外,
还可以通过宣传青稞的营养与价值,鼓励农民种植青稞。
(2)提高品质:西藏青稞的品质直接影响到其市场竞争力。
因此,
政府应该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青稞的品质。
(3)发展深加工:发展青稞深加工产业是增加青稞消费市场的重要
途径。
政府应该加大对青稞深加工产业的支持,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
逐步扩大销售市场。
(4)加强市场营销:政府应该积极主动地为青稞产品寻找销售市场,并建立健全的营销渠道。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青稞产品的宣传,提高消费
者的认知度。
(5)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府应
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导农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益。
以上是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阐述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阐述西藏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省份,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一直以来都是青稞的主要种植地之一。
青稞是西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青稞产业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亟待进行优化和升级。
一、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1. 青稞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西藏青稞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当地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据统计,西藏青稞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也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
2. 青稞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青稞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西藏地处高原地区,交通不便,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导致青稞产业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生产方式和技术落后、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制约了青稞产业的良性发展。
3. 青稞产业存在许多问题目前,西藏青稞产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品种单一、资源利用效率低、产品加工简单粗放、市场营销渠道狭窄等。
1. 加强科技支持,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西藏青稞产业要优化发展,必须加强科技支撑,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改良青稞品种、推广高效的生产模式等途径,促进青稞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发展多元化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青稞产业要实现优化发展,就需要发展多元化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可以通过发展青稞精深加工产业,生产青稞面粉、青稞酒、青稞奶制品等系列产品,拓宽产品的市场应用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
3. 构建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拓展销售渠道青稞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拓展线下销售渠道、加强产品品牌建设等措施,推广青稞产品,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4. 加强青稞产业合作社建设,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青稞产业要实现优化发展,需要加强青稞产业合作社建设,提高产业的集约化水平。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西藏地区是我国青稞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青稞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食品之一。
青稞的种植生产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当地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局限,西藏地区青稞生产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西藏地区的青稞种植面积较大,但单产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西藏地区的青稞种植主要集中在高原地区,种植条件较为苛刻,土地资源有限,加之气候条件极端,影响了青稞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单产水平相对较低。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由于交通和通讯不便,技术信息传播缓慢,农业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缺乏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制约了青稞生产的正常发展。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存在着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
由于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畅,导致青稞产品的销售与推广困难,农民的收入较为有限。
面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一、加强科技支持,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
加大对西藏地区青稞生产技术的支持力度,引进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青稞的种植密度和单产水平,提高青稞的抗逆能力和品质。
二、加强市场信息的推广和宣传。
加强对西藏地区青稞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推动青稞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开发青稞产品的深加工业,提高青稞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推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政策支持,促进青稞产业的发展。
通过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对青稞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农民增加青稞种植面积,提高青稞产量与品质,推动青稞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民生保障,关爱农民收入。
加大对农民的帮扶力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西藏地区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西藏地区的青稞生产现状虽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完善,相信西藏地区的青稞生产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尤其重视科技创新,加强市场信息的推广,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关爱农民的收入,使得西藏地区的青稞产业更加蓬勃发展。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西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素有“世界屋脊”的美誉。
西藏地区地势高峻,气候寒冷,适宜青稞的生长。
青稞是西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当地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在西藏地区,青稞的生产现状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问题入手,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以期能够促进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的发展和进步。
一、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1. 生产规模较小:由于地势高峻、气候严寒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西藏地区青稞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
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工劳作,生产效率低下。
2. 生产技术相对滞后:与其他地区相比,西藏地区青稞的生产技术相对滞后,缺乏先进的种植、收割、加工技术和装备。
这导致了青稞的品质和产量相对较低。
3. 市场销售难题:西藏地区青稞的市场销售面临着一些困难,由于地势高峻,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使得青稞的销售困难重重。
1. 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政府应加大对西藏地区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青稞生产的投入。
加强农技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先进的种植、收割、加工技术和装备,提高青稞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2. 加强品牌建设,开拓市场渠道:应通过加强青稞品牌建设,推广优质青稞产品,开拓市场销售渠道,提高青稞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拓展青稞产品的销售网络,使得青稞能够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
3. 促进合作社经济发展:鼓励居民建立生产合作社,促进青稞种植、收割、加工和销售的合作。
通过合作社的方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居民的自主创业能力。
4. 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园区: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园区建设的投入,为农民提供土地、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青稞的产量和品质。
5. 发展农家乐旅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开展农家乐旅游,向游客展示青稞的种植、加工和特色美食,提高青稞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6. 加强科技创新,开发青稞深加工产品:通过科技创新,开发青稞深加工产品,如青稞酒、青稞面粉等,提高青稞的附加值,促进青稞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摘要】西藏地区青稞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种植技术滞后、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青稞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升青稞生产效率,可以采取合理施肥、科学管理、推广优质品种等措施。
改善青稞产品质量则需要加强品种改良、加工技术提升等方面的工作。
为了推动青稞产业可持续发展,可以加强产业合作、建立健全的产业链条等措施。
加强青稞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也是关键,可以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青稞产业对于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市场拓展。
为了实现青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企业和农民都需要共同努力,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加强资源整合和创新合作机制。
【关键词】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挑战、效率、产品质量、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发展、方向、建议1. 引言1.1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的重要性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的重要性在于其在当地经济和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青稞是西藏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当地人民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青稞的种植不仅能够提供粮食供应,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青稞还是西藏地区独特的特色农产品,具有优良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对当地气候条件的要求较低,是西藏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品种之一。
青稞生产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维护上。
青稞是一种对土壤要求较低的作物,能够很好地适应西藏地区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
种植青稞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地的肥力,减少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现象。
青稞生产不仅对当地经济和人民生计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维护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在西藏地区的青稞生产中,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重视青稞产业的发展,加大对青稞生产的支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青稞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青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西藏地区的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做出贡献。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西藏地区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了青稞的主要产地之一。
青稞是西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粮和酿酒原料。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发展的不足,西藏地区的青稞生产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难题。
本文将对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其发展。
一、现状分析1.土地资源:西藏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区都处于高原和山地地形,耕地资源相对较少,而且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较低,这给青稞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气候条件:西藏地区气候寒冷,气温低,气候条件干旱,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高,降水分布不均匀,这些都会对青稞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3.人才资源: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西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滞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这给青稞的生产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4.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青稞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但是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西藏地区青稞产品的供应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发展建议1.加强土地整治和改良:针对土地贫瘠的问题,可以适当开展土地整治和改良工作,通过施肥、水源管理等措施,提高土地的肥力和产量,为青稞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2.推广新型种植技术:在西藏地区推广新型的青稞种植技术,可以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提高青稞的产量和品质。
比如推广高产优质的青稞品种,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青稞的抗逆性和生长速度。
3.加强农技培训:加大对西藏地区农民的农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技能,引导农民更好地进行青稞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示范田等形式进行农技培训,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4.优化产业结构:在青稞生产的基础上,逐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开发更多的青稞加工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
可以通过推动青稞深加工和开发青稞副产品等方式来丰富青稞产业链。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西藏地区素有“青稞之乡”的美称,青稞是西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来源。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青稞生产也在不断发展。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量不稳定、生产技术不够成熟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青稞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本文将从青稞生产现状和发展建议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青稞生产现状1. 青稞产量不稳定西藏地区的气候条件特殊,季节变化大。
青稞生产受到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因此产量不稳定是当前青稞生产的一个主要问题。
气候变化对青稞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导致产量的波动较大。
2. 生产技术相对滞后相比其他地区,西藏地区的青稞生产技术相对滞后。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限制,导致当地农民在青稞生产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并不高效,生产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不高,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由于种植技术相对落后,青稞的品质也较难保证。
一方面,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差异会对青稞的品质产生一定影响;采摘、加工等环节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青稞的品质。
二、发展建议1. 推广先进生产技术针对西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应该加大对青稞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力度。
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推广高效、节能的种植、收获、加工技术,提高青稞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青稞生产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灌溉设施、道路交通、市场流通等。
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度,保障青稞的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的畅通。
3. 种植业结构调整在种植业结构中,青稞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应该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适宜程度,合理安排青稞和其他作物的种植比例,以实现更好的资源利用效益。
4. 加强品质管理在青稞生产中,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品质管理体系,包括对种植环节和加工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和管控,保障青稞品质的稳定和优质。
5. 加强科技支持青稞作为西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需要加强科技支持,提高青稞的抗逆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青稞生产的发展。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西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青稞生产基地之一。
青稞是西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西藏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青稞生产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促进西藏地区的青稞生产和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一、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现状1.气候条件西藏地区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和高寒半湿润气候,多年降水量偏少,且不稳定。
气候对青稞生长期的影响非常大,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青稞的产量和质量。
2.种植面积西藏地区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使得适合于青稞的栽培。
由于部分地区地形复杂,耕地资源有限,青稞种植面积较小。
3.生产水平由于青稞种植技术水平不高,以及管理和保护不到位等原因,西藏地区青稞生产的产量和质量整体偏低。
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青稞种植生产条件落后,人工投入不足,导致收成不稳定。
4.市场需求随着青稞食品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和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青稞面粉、酒精等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但是产能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1. 加强科技支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加强青稞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包括优质种植繁育技术研究,青稞栽培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和保护技术提升等方面的支持,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
2.增加生产投入加大对青稞种植生产的投入,包括农业机械化设备、农药、化肥和农业保险等,使得青稞生产更加规模化、精细化。
3.推动产业化发展鼓励农民组织合作社或农业企业进行青稞生产,推动青稞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4.加强市场引导加大对青稞产品市场的推广和引导,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销售渠道和利润,增强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5.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加大对青稞种植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耕地的水利设施和灌溉条件,提高耕地的使用效率,增加产量。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阐述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阐述西藏青稞是一种特殊的粮食作物,因其生长环境独特,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既是世界上稀有的营养价值高、适宜高原生长的粮食,也是当地藏民群众的主要粮食来源。
然而,由于种植技术不够成熟、销售渠道缺乏、品种单一等原因,青稞产业的规模和效益都较为有限。
因此,优化青稞产业发展,提高其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对充分挖掘藏区资源优势、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稞产业现状目前,西藏青稞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青稞品种单一。
青稞种植以藏青1号为主,缺乏现代化的良种繁育,品种单一、抗病力差等问题依然存在。
2. 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青稞种植多采用传统的手工农耕方式,农业生产方式粗放,施肥不足,缺乏合理的灌溉,加之天气不稳定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单产不高。
3. 市场机制不健全。
青稞销售主要集中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缺乏高效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风险大,致使青稞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为加快推进青稞产业的发展,提高其规模、效益和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良种繁育和技术改良。
一是抓好良种繁育,开展针对高产、优质、抗病、适应力强等方面的研究和选育,培育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良种,提高单产和品质。
二是通过技术改良,推广节水灌溉、无土栽培等现代化种植方式和标准化管理措施,提高青稞的抗病性和适应性、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益。
2. 建立市场化营销体系。
建立符合青稞特点、适应市场需求的营销模式和体系,通过电商、农产品交易市场等途径,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销售网络覆盖面和销售效率,推动青稞产业的全面发展。
3. 加强政策支持和合作联盟建设。
政府要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加强支持和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引导各级企业和投资商积极参与青稞产业的投资和开发。
同时,建立起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种植户等不同领域的合作联盟,共同推进青稞产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发展。
藏区青稞生产与发展
藏区青稞生产的现状与发展——青稞高产创建培训材料甘孜县作为我州青稞的主产县,总产和播种面积均居全州第一,因此,青稞生产应是甘孜县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下面我给合我所这几年在青稞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谈谈藏区青稞生产的现状与发展,以及在青稞研究领域的一些前沿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在座各位如何就如何发展甘孜县青稞产业有所启迪。
谈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谅解。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对多棱裸粒大麦的统称,在其它一些地区称之为元麦、米麦。
我州常年播种面积为50万亩左右,以春青稞为主。
总产与播面分别占粮食总产与播面的1/3左右,为我州主要栽培作物。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青稞在农牧交错的青藏高原区域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青稞特殊的生态生产环境及其自身的营养保健价值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青稞正在由一个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
因此,全面分析藏区青稞生产、消费现状,对指导甘孜县青稞生产意义深远。
l青稞生产的基本特点1.1地域分布辽阔,生态条件复杂、生产自成体系。
青稞的种植范围包括位于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共二十个地、州、市。
由于这一区域地势高昂,群山连绵,使青稞生产天然分隔,大致形成了藏南河谷农区、藏东三江流域农区、藏东南农林交错区、喜马拉雅山南坡秋播区、藏西北荒漠高寒农区、柴达木盆地绿洲农区、青海环湖农业区、青海环藏农牧业区、甘肃天祝藏蒙黄高原交汇农区、青(海)南一甘南一阿坝高原农牧过渡区、甘孜荒漠半干旱农区、迪庆温湿农区等十多个生产区域类型(这是西藏农科院强小林研究员和我所青稞研究人员共同提出的青稞生产区域分划,也是一种理论上的研究成果)。
此外,临近青藏高原的云南丽江地区、四川凉山州木理县、和青海、甘肃接壤的河西走廊一带的军垦农(牧)场也有青稞种植。
全区域青稞播种面积2004年数据统计近500万亩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区青稞生产的现状与发展——青稞高产创建培训材料甘孜县作为我州青稞的主产县,总产和播种面积均居全州第一,因此,青稞生产应是甘孜县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下面我给合我所这几年在青稞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谈谈藏区青稞生产的现状与发展,以及在青稞研究领域的一些前沿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在座各位如何就如何发展甘孜县青稞产业有所启迪。
谈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谅解。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对多棱裸粒大麦的统称,在其它一些地区称之为元麦、米麦。
我州常年播种面积为50万亩左右,以春青稞为主。
总产与播面分别占粮食总产与播面的1/3左右,为我州主要栽培作物。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青稞在农牧交错的青藏高原区域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青稞特殊的生态生产环境及其自身的营养保健价值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青稞正在由一个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
因此,全面分析藏区青稞生产、消费现状,对指导甘孜县青稞生产意义深远。
l青稞生产的基本特点1.1地域分布辽阔,生态条件复杂、生产自成体系。
青稞的种植范围包括位于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共二十个地、州、市。
由于这一区域地势高昂,群山连绵,使青稞生产天然分隔,大致形成了藏南河谷农区、藏东三江流域农区、藏东南农林交错区、喜马拉雅山南坡秋播区、藏西北荒漠高寒农区、柴达木盆地绿洲农区、青海环湖农业区、青海环藏农牧业区、甘肃天祝藏蒙黄高原交汇农区、青(海)南一甘南一阿坝高原农牧过渡区、甘孜荒漠半干旱农区、迪庆温湿农区等十多个生产区域类型(这是西藏农科院强小林研究员和我所青稞研究人员共同提出的青稞生产区域分划,也是一种理论上的研究成果)。
此外,临近青藏高原的云南丽江地区、四川凉山州木理县、和青海、甘肃接壤的河西走廊一带的军垦农(牧)场也有青稞种植。
全区域青稞播种面积2004年数据统计近500万亩左右。
各产区之间的地理距离少则几百公里,多则数千公里,农田海拔高度从1400多米到4700多米。
全区域的青稞种植比例由外向内逐步加大并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加,在海拔高度4200米以上的农田,青稞是唯一种植作物。
不同产区因生态、生产条件差异,种植不同类型的品种,藏南河谷、柴达木绿洲等(核心)灌溉农区以种植中晚熟高产类型品种为主,而藏西北、青海环湖、甘南一阿坝、甘孜等高寒、边缘非灌溉农区则以早熟耐寒耐旱的丰产型品种居多,因此,如果要引种甘孜县就只能藏西北、青海环湖、甘南一阿坝、这一线引种,反之甘孜县将来生产的良种要推广出去也只能在这一领域进行推广。
比如我所近来育成的康青7号新品种在藏南河谷农区、藏东三江流域农区的增产表现就不如我州明显。
在具体品种特征特性就更是五花八门。
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交通状况的限制,使青稞生产长期处于相互分隔的自然状态,自成体系,相互交流既少又难。
如西藏主要以藏青85、藏青148、藏青25、喜玛拉22、喜玛拉26等青稞品种为主,我州则以康青系列青稞品种为主,青海以北青6号、昆仑12号为主,甘肃以甘青2号等品种为主。
全区域、西藏、川西、甘南藏区青稞均为第一大粮食作物,而青海和云南迪庆的青稞产业(主要是青稞酿酒)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总之,青稞不但是藏族群众的基本口粮来源,也是该区域最具优势的特色原料作物,青稞生产的稳定与发展同时关系到藏区群众的温饱与致富,故而在藏区有“青稞增产,粮食增产,青稞增值,农民增收”的说法。
1.2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量成倍增加。
近几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往全区域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自然生产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
藏南、藏东南、藏东、环(青海)湖、甘南、甘孜等产区先后经历了2~5次生产品种更换,青稞良种覆盖面已达到80%左右,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等现代生产技术得到了全面应用,全区域青稞平均单产由100斤/亩上下提高到370斤/亩左右,是1951年的4倍。
1.3消费群体固定,产品特色鲜明,区域特点突出。
祖辈居住繁衍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民族是青稞的基本消费群体。
最普遍的青稞食品是糌粑和青稞酒。
糌粑是藏族群众的日常口粮;青稞酒是以青稞为主料、家庭自酿的非蒸馏“藏酒”,类似于醪糟、米酒,有“高原香槟”之称。
另有几种局部地方性食品:“炒青稞”是藏东川西一带群众的零食,类似于中原地区的爆米花;“搓鱼”是青海东北部和甘南藏区的回族群众食用的青稞面条,制作过程类似小麦面条,工艺特点是先磨粉、再加“粘合剂”和面制作、水煮后即时食用。
这些食品及其制作工艺的共同之处是利用了青稞籽粒结构疏松、易熟化的特点,耗能少,很好地适应了高寒缺氧、燃料奇缺的环境条件,区域特点明显。
1.4特色加工产业起步,外向消费开始形成。
青海的中高度蒸馏青稞酒(烧、白酒)酿造产业已经发展了四百多年,酿酒工艺日臻成熟、“互助青稞酒”品牌享誉海内外,两家年产酒量2.5万吨的骨干酒厂是省级纳税大户,青海农科院来我所考察时就把这种酒作为礼品送给我们,包装相当精致。
据他们介绍这一产业辐射形成海东(西宁)一陇西陇南(甘南、天祝)青稞白酒生产带,原料加工规模青海省达到自产青稞的30%,甘南州达到自产青稞的20%。
近十年来,随着人类现代健康理念的形成,特别是国内外对大麦、青稞营养品质及其保健作用研究深入和对青稞β一葡聚糖含量优势的认可,区域内科研机构和企业争相投入青稞新食品开发和传统食品的工厂化生产。
新产品开发方面,西藏有“青稞啤酒”、“青稞麦片”、“青稞速溶粉”和青海有“青稞方便面”等新食品均已开始工业化生产,青稞β一葡聚糖胶囊(西藏)、青稞苗粉(甘孜)等保健食品也转入了产业化开发;传统食品的工厂化生产方面,云南的“香格里拉藏秘”(它是一种新型高雅的青稞干酒,它的维生素含量是普通葡萄酒的4倍,被誉为“酒中的氨基酸口服液”)和西藏的“阿妈羌玛”等青稞酒产品均受到区内外市场的普遍追捧,四川一些食品企业也在生产青稞饼干等青稞产品,甘孜县也在尝试这方面的工作,在建州节期间就有很多青稞产品参展。
2青稞生产的主要问题2.1自然条件差,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据西藏农科院统计,青藏高原地区总耕地面积大约100万公顷,平耕地及缓坡梯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6%,坡沟旱地面积比例高达74%。
特别是绝大部分地方年降雨量低(400毫米以下),但年蒸发量高(2000毫米以上),干旱是青稞增产的根本限制因子,甘孜、藏西北和藏东三江流域等农区的荒漠草甸土壤、或坡沟旱地严重缺水,藏南河谷、青海环湖和甘南农区的绝大部分农田需要补充灌溉。
(甘孜县在青稞上这一制约因素就相关明显,据了解全县耕地基本无渠灌条件,生产基本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严重制约了甘孜县青稞产量的提高)。
因为地方经济发展缓慢、自我投入能力差,全区域的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除西藏部分地方由国家投资开发使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外,其它地区农田水利化条件均很差。
我所2007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人员到西藏考察青稞研究时,回来就谈到在拉萨市附近的几个地区,青稞种植地可达到全部灌溉的条件,青稞平均亩产都在300公斤左右。
2.2科研基础薄弱,良种推广速度慢,综合技术覆盖度低。
最近二十多年来,区域内的青稞育种科研机构减少一半,技术人员流失三分之二,新品种选育速度明显放慢。
(如昌都地区农科所最高职称只有农艺师,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十多人,基本没有什么事可干。
全藏区目前搞育种的只有西藏农科院、青海农科院和我所,我所在全国青稞育种研究领域目前还处于领先地位,今年又将审定两个品种,拟定名为康青8号、9号)。
最终导致全藏区生产品种更换周期长,新品种推广慢,老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目前一些主产区主要种植的藏青320、喜玛拉l9、北青3号、康青3号等品种大多推广应用了二十多年;由于大多数产区没有完备的种子繁育加工体系,种子更新能力差,统一种率更低,全区域良种覆盖面虽高但真正的良种化率不足50%,在一些偏远产区甚至还在沿用已种植数千年之久的古老农家品种,稻城县农区就存在多品种混种的现象。
另外青稞生产也未完全脱离广种薄收、刀耕火种、二牛抬杠的原始落后状态。
全区域平均化肥施用量不到150公斤/公顷,又因为农牧交错、燃料缺乏等使得秸秆还田几乎不可能,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全民信教的实际,限制了现代植保技术措施不能全面应用,使大多数产区的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听天由命,在青稞生产管理中不施肥、不灭草、不防病、不治虫的情况依然存在。
2.3种植面积萎缩,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总量不足。
近几年的退耕还林(牧)也使青(海)南一甘南一阿坝——甘孜一线及三江流域北部的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
2002年全区域藏族人均青稞种植面积仅0.99亩,其中西藏为1.31亩,青海1.02亩,甘南0.72亩,川西0.45亩,迪庆州0.87亩。
由于各地重视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技术水平不同,使得各区域单产水平差距拉大。
2002年数据统计,各地每亩青稞产量依次为西藏199公斤,青海177公斤,甘南155公斤,川西146公斤,迪庆127公斤,(我州去年的单产水平为166公斤,与全藏区相比还处于落后地位,甘孜县去年平均单产达到191公斤,去年我州单产水平最高的是乡城县为226公斤)。
全区域平均184公斤。
单产水平差距,导致生产总量严重不足。
人均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的差异,使多数产区生产量不足问题更为突出。
据西藏农科院数据统计2002年,西藏、青海、甘南、川西两周和云南迪庆的藏族人均青稞生产量分别为260.5、177.5、111.7、66.2和111.3公斤。
很显然,比照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组织进行的有关项目时调查确定的不同区域藏族人口青稞消费标准,各产区的产需平衡状况是西藏自给有余,青海基本自给,甘南、迪庆“勉强糊口”,川西严重短缺量,我州的目标是十二五基本实现粮食自给,所以这几年我州还必须加大在青稞产业上的投入。
2.4加工技术落后,产业化水平低,比较效益差。
糌粑、藏酒等青稞传统食品主要通过分散的手工作坊生产,设备简陋,工艺简单,操作过程缺乏严格卫生要求、大袋包装散装存放,菌群不能严格控制,产品容易霉变(糌粑)或酸变(青稞酒),很难批量走向区外市场,更谈不上产业化经营。
近年来,有诸多企业致力于其工艺改进和工厂化生产,但终究产品形式的区域性太强而技术含量有限,有“原型原味、太显粗糙,精细制作、又失本色”的困惑,前景还不乐观。
新型工业食品方面,青稞白酒、香格里拉藏秘和青稞啤酒等酒类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但分别受到青海、迪庆青稞生产不足、西藏没有麦芽生产能力等因素的限制;青稞麦片、“方便面”、“速溶粉”的等新食品大多是模仿其它谷物食品用青稞原料试产试销,尚未形成形式与原料品质特点一致的过硬产品、品牌和规模,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