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病人的_护理措施
颅脑外伤护理常规

颅脑外伤护理常规按颅脑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评估健康史,了解受伤原因、部位及程度。
2、评估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评估有无颅高压或脑疝的临床表现。
3、了解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结果,结合CT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病情。
4、评估患者的心理及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
昏迷者侧卧,休克者平卧,意识清楚、血压平稳者抬高床头15°~20°。
2、遵医嘱给予高蛋白、丰富维生素及粗纤维含量丰富的饮食。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分泌物多者,及时抽吸并报告医师尽早行气管切开;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4、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警惕颅内血肿的发生。
观察颅底骨折者有无脑脊液漏。
5、合并脑脊液耳漏或鼻漏者护理:①避免用力咳嗽,防止擤鼻涕、屏气、打喷嚏;②严禁局部冲洗填塞,勿挖耳、抠鼻,保持外耳道、鼻腔、口腔清洁,禁止从鼻腔吸痰,防止颅内逆行情感染;③取头高、患侧卧位,头下置无菌巾;④推迟到4~5天后安放鼻饲管,避免鼻饲管插入颅内;⑤注意保暖,防止感冒;⑥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⑦每日测体温3次,直到脑脊液漏停止后3天;⑧禁作腰穿.6、限制入水量在2000ml/d以内,保持尿量在500ml/d以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尿失禁或尿潴留者予以导尿;下丘脑损伤引起外伤性尿崩症者按尿崩症护理常规。
7、必要时做好开颅术前准备。
偏瘫、失语者协助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
8、给予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健康指导】1、指导偏瘫、失语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
2、行开颅去骨瓣减压者,术后3~6月内进行颅骨修补术。
脑外伤临床护理措施

脑外伤临床护理措施
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或机械挤压引起脑和颅骨损伤的一种疾病,严重程度不同,
可导致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甚至脑死亡。
为了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救治,以下是脑外伤临床
护理措施。
1、定期监测生命体征
对于脑外伤病人,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十分重要。
特别是呼吸、循环和神志等方面。
如
果有异常,应尽快通知医生进行诊治,以免误诊或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2、维护呼吸道通畅
有些脑外伤病人由于昏迷或神志不清,导致喉部肌肉松弛,易出现呼吸道阻塞或呼吸
暂停的情况。
护理人员要及时清理病人口腔内的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还要观察
气道、呼吸和循环情况,及时进行人工气道置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3、控制病人进食
病人在脑外伤后很少会有食欲,而且如果摄入过多的食物会增加腹腔内压力,加重脑
水肿,甚至会引起呕吐、误吸或窒息等现象。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控制病人的摄食量,及
时清理呕吐物或胃液。
4、保持病人体温平稳
脑外伤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病人很容易出现体温不协调的现象,要及时避免寒
战或发烧。
在保持室内适当温度的同时,应穿上固定件,控制体表退热,尽量避免造成进
一步的体温变化。
5、维护病人的精神状态
脑外伤病人最容易出现躁动不安或极度抑郁的情形,这不仅会影响到病人的恢复,还
会对其他患者和护理人员产生负面影响。
护理人员应该利用各种方式,如语言、肢体语言、娱乐、心理疏导等来宣泄病人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帮助病人调整好心态。
颅脑外伤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颅脑外伤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颅脑外伤是指外力作用于头部导致的颅内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颅脑外伤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他们的康复期也成为了重点关注的问题。
颅脑外伤患者在康复期内需要接受各种护理干预措施,以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本文将从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相关干预措施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一、护理干预的重要性颅脑外伤患者在康复期内需要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二、相关干预措施(一)生命体征监测颅脑外伤患者在康复期内需要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这些数据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是护理干预的首要工作。
(二)神经功能评估颅脑外伤患者通常会出现意识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症状,因此需要进行神经功能评估。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言语、行为、瞳孔等指标,进行神经功能评估,以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三)皮肤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在康复期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容易出现压疮和湿疹等皮肤损伤。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翻身、按摩、清洁患者的皮肤,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预防皮肤损伤的发生。
(四)饮食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在康复期内需要合理的饮食护理,以满足其身体的营养需求。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五)心理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在康复期内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情绪疏导、心理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其康复的信心。
(六)运动康复颅脑外伤患者在康复期内需要进行运动康复,以恢复其受损的运动功能。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康复阶段和能力,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颅脑损伤病人护理模板

一、脑震荡
2、逆行健忘(近事健忘)。 3、头痛头昏、恶心呕吐。 4、清醒后生命体征与神经系检查无阳性征。 5、X线、CT删除颅骨骨折和颅内血肿。
处理: 1、卧床休息1-2周,尽量减少脑力劳动。 2、对症:头痛、头昏-镇静、止痛; 50%GS20ml 静注。 3、注意观察,防颅内血肿发生。
表现: ①若帽状腱膜未破,裂口呈线状。 ②帽状腱膜已破,伤口明显哆开。 ③疼痛,出血多不易自止。
处理: ① 压迫止血(加压包扎)。 ② 清创缝合(即使在伤后72小时也可清创)。 ③ TAT+抗生素防治感染。
三、头皮撕脱伤(scalp avulsion)
表现:多见于妇女瓣子被卷入机器内,使包括帽状腱膜在内的大块头皮 部分或全部撕脱,伤情重,常有休克,易致严重感染。 处理: (1)立即压迫止血、镇静止痛、防治休克。 (2)早期清创,处理皮瓣。
二、脑挫裂伤
概念:外力打击头部引起脑膜、脑血管及脑组 织破损、出血时称之。其特点:昏迷时间较长,程 度深,有相应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出现。 表现:
1、意识障碍 昏迷长,>30分钟→数小时→数天→ 数月。
二、脑挫裂伤
2、局灶体征 常有锥体束征,对侧偏瘫、感觉失语或运动失语, 视听障碍、癫痫发作等,如损伤“哑区”可无症状。
【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
焦虑
消除病人焦虑
头痛
适当止能药、尽早消除颅高压
清理呼吸道无效
保持R道通畅,R平稳,无误吸
营养失调
营养状态维持良好
有感染的危险
颅内及切口感染得到有效防治
颅脑外伤护理措施

颅脑外伤护理措施
颅脑外伤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病情:需要每隔两个小时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以及是否有昏迷、瞳孔散大、四肢刺激不动等情况。
一旦发现病情加重的趋势,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预防并发症:颅脑外伤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需要定期翻身、拍背震荡排痰,定期活动双下肢。
同时,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平整,每2小时翻身一次。
3. 饮食护理:颅脑外伤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蛋白为主,以减少营养不良的风险,促进患者的恢复。
4. 心理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可能会存在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5. 康复训练: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应尽早开始各种机能训练和康复治疗护理,加强日常生活、个人卫生、饮食、睡眠等基础护理和培训。
总之,颅脑外伤的护理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包括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颅内损伤护理措施

颅内损伤护理措施一、护理评估在患者入院后,首先要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情况、有无失血性休克等。
此外,还应了解患者有无头部外伤史、昏迷史等,并观察患者的面色、四肢温度等体征。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颅内损伤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呕吐等原因导致呼吸道阻塞,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的重点之一。
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将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防止误吸。
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确保氧供。
三、体位护理体位护理对于颅内损伤患者也非常重要。
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并将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
对于伴有肢体偏瘫的患者,应将患肢置于功能位,并适当进行被动运动,以预防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
四、控制颅内压颅内压升高是颅内损伤患者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可能导致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控制颅内压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应及时使用脱水剂进行治疗,如甘露醇、呋塞米等。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不等大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五、病情监测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生命体征等方面。
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
六、营养与饮食颅内损伤患者常常会出现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导致无法正常进食。
对于这类患者,应及时进行营养补充,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在饮食方面,应以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为主,避免过硬、刺激性强的食物。
同时,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预防脱水。
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七、药物治疗与护理在颅内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颅脑外伤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颅脑外伤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
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常见的脑外伤有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头皮血肿、颅骨骨折、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护理常规】1.心搏、呼吸骤停者,立即给予心肺脑复苏及进一步生命支持。
2.有呼吸的患者,给予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3~4L/min,保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3.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血压、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4.根据病情,建立至少2条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能及时、快速补液。
5.抽取血标本:急查血常规、血凝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必要时做好术前免疫及备血。
6.危重者床边备好负压吸引、气管插管、呼吸机和复苏设备。
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以免造成患者情绪激动。
7.病情允许时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8.年老体弱、舌根后坠或昏迷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有效的咳嗽排痰。
9.应激性溃疡:出现咖啡色胃内容物,伴呃逆、腹胀、黑粪等情况时立即通知医师做好相应措施。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保持病室安静,卧床休息为主,有脑脊液漏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病情允许时需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适当调整休息与运动的时间,强化安全意识,防止坠床、跌倒等意外发生。
2.饮食指导清醒患者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者,根据病情选择留置胃管等。
3.用药指导严格按医嘱用药,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降低颅内压。
4.心理指导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疾病的变化。
5.康复指导加强康复功能锻炼,对于眼睑闭合不全,吞咽困难,行走不稳定的患者应继续进行治疗及功能锻炼。
颅脑外伤的康复护理措施

案例:
患者,男性,48岁,因头部外伤后神志不清约1 h于×年×月×日7:18入院。 查体:昏迷状态,鼾式呼吸,疼痛刺激无睁眼及发音,左侧肢体屈曲,右侧肢体活 动差,被动体位,查体不合作,门诊以“头部外伤后神志不清约1 h”于×-×-× 07:18:09收入院,于脑外科治疗,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鼾式呼吸,疼痛刺激无睁眼 及发音,左侧肢体稍屈曲,右侧肢体活动差,右侧瞳孔直径约5mm,左侧瞳孔直 径约4.5mm,形状不规则,光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征(+) 入院后在全麻下 行右侧大骨瓣开颅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患者带气管插 管转入ICU病房,术后左侧瞳孔恢复,右侧瞳孔仍散大固定, ×年×月×日 复查头 颅CT示右侧枕部出现迟发硬膜外血肿,于9:20在全麻下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手 术顺利,术后患者右侧瞳孔直径约5mm,左侧瞳孔直径约2mm,对光反射消失,患 者带气管插管,返回ICU病房。 具体任务:结合病例患者需要做哪些功能评估?
章节目标
2.熟悉
熟悉常用的颅脑损伤后的严 重程度评估和分级方法 熟悉中、重型颅脑损伤后各 个时期的康复目标、康复治 疗的内容
1.掌握
掌握颅脑外伤的康复 护理措施
3.了解
了解常用认知 能力训练的内 容
(一) 概念
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也 称脑外伤,是外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 骨折和脑损伤。其中脑损伤因其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成为常见的 致命创伤之一;经过及时抢救治疗,大部分重、中度脑损伤患者虽然能 幸存下来,但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躯体、智力残疾、心理障碍及社会残 障,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或较正常的生活和劳动能力并参加社会活动,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重型颅脑外伤如何护理?

重型颅脑外伤如何护理?目前,颅脑创伤在创伤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重型颅脑外伤具有发病率高、伤情变化快、高致死率、多需急诊手术等。
在现实治疗中,重型颅脑外伤手术的发病率仅次于四肢,一旦发生很有可能会造成死亡。
所以,在手术之后如何对重型颅脑外伤进行护理,成为了患者康复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重型颅脑外伤要如何护理吧!1重型颅脑外伤的病因目前,重型颅脑外伤出现的原因是患者因为暴力直接或者间接地引起颅脑组织的损失,根据相关标准确定,患者伤后昏迷6个小时或再次昏迷的患者,就可以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
即使患者醒过来也会有一些后遗症,比如说:意识障碍、头痛、恶心、肢体瘫痪等。
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原则还是以抢救为主,与此同时进行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等。
2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表现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失语等。
在术后,由于头部组织创伤反应,最常出现的便是发热的现象。
如果损伤间脑或脑干,还可能会出现体温不升或者中枢性高热的情况。
术后,如果患者出现连日高温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患者伤口感染,引起并发症。
发热的原因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颅内手术24小时之内,出现了血易或者脑水肿。
一般来说,脑水肿在术后24小时到72小时之内达到高峰。
所以在术后要在3天内要进行颅内压的检测。
一般术后,患者的意识障碍会加重,患者有可能会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或者出现一侧肢体瘫痪,影响患者正常运动。
而出现这种症状其实就是颅内血肿的晚期表现。
由于头部神经众多,再加上异常的脆弱,这就造成了颅内问题复杂多变,因此护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应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在患者康复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检查,降低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
3重型颅脑外伤的护理(1)保证呼吸道通畅。
一般来说,颅脑损伤的患者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因此尽量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采用侧卧位或者平卧位,这样做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分泌物更好地排除分泌物,防止患者因为误吸分泌物导致呼吸系统堵塞,引起窒息。
颅脑外伤病人的护理

语 言 、运 动 三 方 面 所 得 总分 表 示 :最 高 分 为 l分 ,表 示 意 识 清 5 楚 ; l ~ 1分 为轻 度 意 识 障 碍 ;9 1 为 中度 意 识 障碍 ;8 2 4 ~l 分 9
道 :用 0 9 生 理 盐 水 3 ml a 蛋 白酶 4 0 u 庆 大霉 素 8 u .% 0 +糜 00 + 万 +
地塞米松 5 g a r ,超声雾化吸入 ,2 次/日。③持 续低 流量 吸氧 ,
改 善 肺 泡 通 气 状 况 。 ④按 需 吸痰 ,每 次 不 宜 超 过 1 秒 。 ⑤ 病 人 5
分 困难 ,良好 的病情观 察和护理 ,能给临床治疗提供 可靠 的依 据 。临床上对颅脑 外伤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 临床 观察和临床护 理两部分 。本文总结 了我 院2 0 年 1 ~2 0 年 1月 收治的1 0 06 月 07 2 0
例颅 脑损 伤 的临 床 资 料 ,总结 护 理 经 验 。
对各种刺激 的反应 ,以判断病情的转归 。如烦躁 不安的患者突
醒 ,观 察 意 识 障碍 是否 加 深 ;即 使 神 志 清 醒 的患 者 ,也 应 严 密
清 醒后 应鼓励 其 深呼 吸 、咳痰 并更换 体位 ,叩击 背部 ,以利
4 % ~6 % 之 间 。 0 0
然转为安静 ,往往提示病情 恶化。嗜睡患者应注 意是否容易唤 痰液 咳 出 ,保 持 室内空 气清新 ,室温在 3 ℃ ~3 ℃ ,湿度 在 2 4
进行性散 大, 对侧肢体瘫痪 , 识障碍, 示脑组织受压 或脑疝 意 提 形成 。 ④双侧瞳孔散大 , 光反应? 失, 肖 眼球 固定伴 深 昏迷, 则提示 临终状 态。 E 不能外展 合并复视为外展神经损伤。  ̄U球 ⑥眼球震 颤为小脑 或脑干损伤。 内血 肿行手术清除后的患者, 颅 即使 意识
脑外伤的护理措施

脑外伤的护理措施摘要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的颅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
脑外伤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脑外伤护理的基本原则、常用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脑外伤护理的基本原则脑外伤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保护气道和呼吸道脑外伤患者常常伴有昏迷或意识障碍,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并定期检查呼吸和血氧饱和度。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辅助通气或进行气管插管。
2. 维护循环稳定脑外伤患者容易发生休克,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及时进行补液和输血,维持循环的稳定。
3. 管理颅内压脑外伤患者常常伴随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和颅内压,并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如提升床头15-30度、控制体位、输注渗透性药物等。
4. 预防并监测并发症脑外伤患者常常伴随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脑水肿和脑血管意外等。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的感染预防措施,监测患者的体温、血糖和脑电图等指标,发现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5. 提供情绪支持和康复训练脑外伤患者往往面临着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的丧失,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并进行康复护理和训练,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二、常用的脑外伤护理措施1. 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脑外伤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呼吸情况、血压、心率、体温和颅内压等指标,并及时记录。
这些观察和记录有助于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管路护理脑外伤患者常常需要插管或留置导尿管等管路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管路通畅,定期更换管路,并注意感染预防。
3. 营养支持脑外伤患者的新陈代谢常常紊乱,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要,合理安排膳食,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
4. 做好口腔护理脑外伤患者常常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口腔黏膜破损和口臭。
护理人员需要每日给患者做口腔清洁和护理,以预防感染和促进患者的舒适感。
颅脑外伤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2 术 前 护 理
3 . 高热护理 持续昏迷者术后往往出现中枢性高热。高热可 .4 3 使脑脊液 的分泌量增加 , 分泌速度加快从 而使颅 内压 升高 , 加重
脑水肿 , 故必须将体温控制在 3 8℃以下。
4 心 理 护理
以保证 引流通畅。 观察引流液 的性质和量并加 以记录。 观察伤 口
修复。 颅脑损伤后易造成死亡或残疾 。 颅脑外伤患者应采取如 对
下 的护 理 措施 :
有无出血 、 渗血 、 渗液或敷料脱落等情况 。
3. 3
1 急救护理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障气体交换应放 在所有抢救措 施的前 . 1 位, 已发生误 吸或短时不能清 醒者 , 应尽早气管插管 ; 呼吸显著 下降者 , 应使用人工 呼吸或机械辅助呼吸 。及时 清除分 泌物 、 呕
脱水剂易并发水电解质 、 酸碱平衡紊乱及急性 肾功能衰竭 。 3 . 应用促醒药物的护理 脑苷肌肽 、 .2 3 纳络酮 、 二磷胆碱 、 胞 脑 活素等促 醒药 物 , 应用时严格 按医嘱给药 , 同时严 密观察药物 的
副反 应 。
1 预防感染 对长期意识障碍者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 5 防止感 染。对 已发生感染者 , 选用有效 足量 的抗生素是非 常必要的。
颅脑外伤 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孙立丽 李丽红 王 威 高尔俐 孙秋字 战聪颖 (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 哈尔滨 ,5 0 0 10 1 ) 在现代 社会 , 交通事故多 , 意外 受伤的人大增 , 多死于颅脑
损伤。众所周 知 , 脑是神经 中枢 , 脑组织最脆弱 , 受损后不宜再生
堵塞引 流管 , 成引流不畅 , 造 可挤压或适 当调整引流管 的位置 ,
颅脑外伤病人健康宣教

颅脑外伤病人健康宣教
1、颅脑外伤病人初期嘱家属加强陪护,指导发现头晕、疼痛加重、呕吐、烦躁不安、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护士。
2、保持情绪稳定,鼓励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用力咳嗽。
3、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
以利于病人充分休息。
4、有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病人做好语言、肢体功能锻炼。
每日定时进行髋、膝、踝、肩及肘关节的被动活动。
对患肢采取推拿,按摩等措施,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缓慢,有节奏。
幅度由小到大,每日4-6次,每次15-20分钟。
5、有脑脊液漏病人指导避免填塞、冲洗、用力擤鼻,耳漏病人应患侧卧位,避免逆行感染。
6、有伤口病人做好皮肤护理指导,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敷料情况。
7、做好围手术期指导:术前保持乐观情绪,注意保暖,增加营养摄入,戒烟戒酒,训练床上大小便;术后增加营养摄入,活动指导。
8、恢复期鼓励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刷牙、洗脸、梳头、穿衣、如厕等,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9、绝大多数患者头皮上都留有手术瘢痕,有时会有痒或轻微疼痛的感觉,告诉病人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术后一月内不宜洗头,可以用温水毛巾擦拭。
即使一月后可以洗头,也不能用手抓,以防伤口破损而发生感染。
手术中作去骨瓣的患者注意骨窗部位的保护,外出需戴帽,出院后避免去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