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合集下载

《婴幼儿心理发展》课件——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婴幼儿心理发展》课件——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七章 学前儿童 想象的发展
想象的概述
想象的概念
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类型
1 2 3
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是否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
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 再造想象(eg:小说情节) 创造想象(首创性)
根据幻想内容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幼儿想象的发展
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3.想象脱离现实或与现实混淆
(1)想象脱离现实,主要表现为夸张性 (喜欢夸大事物的特征和情节,喜欢听夸张成分的故事)
(2)想象容易与现实混淆 ➢ 把渴望得到的说成已经得到的 ➢ 把希望发生的事情说成已经发生的 ➢ 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
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想象的发展
小结
本章小结: 2岁左右想象开始发生 3-4岁想象迅速发展,但以无意想象为主 4-5岁无意想象中开始出现有意成分 5-6岁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已经有明显发展。
谢谢!
幼儿想象的发展
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1.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易变化(绘画) 想象过程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幼儿想象的发展
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2.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小班幼儿想象具有模仿性和复制性 小班幼儿的想象依赖于成人言语描述 中大班创造想象开始出现和发展
• 幻想: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指向未来 • 理想:以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为依据,现实中可能实现 • 空想:完全脱离现实,现实中毫无实现可能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婴幼儿想象的发展
最初的想象萌芽:1.5-2岁 原因: ➢ 大脑皮质的成熟 ➢ 儿童言语的发生 ➢ 生活经验的积累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是他们认知和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1. 简单想象阶段:学前儿童初期的想象主要是基于他们对周围环境和日常经验的模仿和重现。

他们可能会通过扮演角色、模仿动物或日常生活场景等方式展开想象活动。

2. 拟真想象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想象能力逐渐发展,开始表现出更加复杂的拟真想象。

他们可以创造虚构的情节和角色,玩具可以成为他们创造世界的载体,他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和幻想游戏。

3. 转换想象阶段:在学前阶段的后期,儿童的想象能力逐渐扩展,开始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和转换能力。

他们能够将现实事物进行重新组合、改变属性和转换意义,进行更加独立和独创性的想象活动。

4. 抽象想象阶段:在接近学龄前的阶段,学前儿童的想象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展示出抽象思维和符号运用的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故事创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表达和展示他们的抽象想象。

总体而言,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呈现出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趋势。

这一过程与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社交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创造性环境、启发性的游戏和活动,促进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发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六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二节 想象的发生及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想象发生的年龄
1、一岁半至两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 出来。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迁移到游戏中去,就有想象成分的参 与。
2、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是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简单复活。 2岁儿童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 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简单的相似联想。 比如,别人称她为小妹妹,她也把自己的玩具娃娃称作“小妹妹”。
三、想象充满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
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在学前儿童进行的象征性游戏、结 构游戏、体育游戏、表演游戏等各种游戏活动中,想象都在其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想象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
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学习、不能掌握新知识。 比如,幼儿听故事,想象是随着故事的进程而开展的。正是想象活动, 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沉迷于故事情节。
4、力求符合客观逻辑:该年龄的幼儿注意到所创造的想象形象 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他们在绘画过程中喜欢问:“我画的像不 像?”,说明他们已注意到使自己的想象尽量符合客观现实。
一、2—3岁的儿童
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想象过程进展缓慢;想象与记忆的界 限不明显;想象内容简单贫乏;想象依靠感知动作;想象依赖于成 人的语言提示。
二、3—4岁的特点
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 容贫乏,数量少而简单。
原因分析:
1、想象受感知形象的直接影响:
2、不追求想象成果。他们在活动中不追求达到的目的,不试 图作出预定成品,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2、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及其特点:▼ 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 的自由联想,可以成为表露式创造。严格的来说还不是创造。▼ 幼 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 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可以说即是模仿,又不全是模仿。▼ 幼儿创 造想象发生的表现在于: 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 种类逐渐增多以及能够从不同种找出非常规性的相似。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学前儿童是指年龄在3-6岁之间的儿童,这个年龄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想象力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智力、情感和社交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基本特征学前儿童的想象力是基于感觉、知觉和经验的,他们的想象力是直观的、具体的,往往是通过模仿和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是自我中心的,他们往往将自己的感受和经验作为想象的基础。

此外,学前儿童的想象力是幼稚的,他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往往将不同的想象混淆在一起。

二、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阶段1. 感知阶段(3-4岁)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想象力主要是基于感觉和知觉,他们往往通过观察和模仿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此时的孩子往往会通过模仿大人和其他孩子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想象,比如扮演家庭角色、模仿动物等。

2. 操作阶段(4-5岁)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开始逐渐具象化,他们开始通过操作和探索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此时的孩子往往会通过画画、塑料泥等手工艺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3. 概念阶段(5-6岁)在这个阶段,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开始逐渐抽象化,他们开始通过概念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此时的孩子往往会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三、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1. 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学前儿童的想象力是基于感觉和知觉的,因此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对于想象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物品、音乐、艺术等方式来提供感官刺激。

2. 提供适当的自由时间学前儿童的想象力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自由发挥,因此家长需要提供适当的自由时间和空间给孩子。

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玩具、书籍等,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

3. 提供有趣的学习环境学前儿童的想象力需要有趣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因此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有趣的学习环境。

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有趣的故事、游戏等,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1. 学前儿童的想象可神奇啦,那常常是无拘无束的呀!就像明明家里没有小恐龙,他却能绘声绘色地和你说他和小恐龙一起玩耍的事情呢。

2. 他们的想象还特别夸张哟!比如说,乐乐会说自己有一个像房子那么大的棒棒糖,这是不是超级夸张呀?
3. 学前儿童的想象还很容易变化呢!刚刚还在说自己是超级英雄,一会儿可能就变成小猫咪了,就像悠悠,上一秒还在拯救世界,下一秒就开始喵喵叫啦。

4. 他们的想象有时候会和现实混淆呢!你看睿睿会认真地说昨天和小兔子一起去了月亮上,哎呀,这可真有趣呀!
5. 学前儿童在想象中可投入啦!妮妮在角色扮演时,那是完全沉浸其中呀,仿佛她真的就是那个公主呢。

6. 而且哦,他们的想象还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呢!看到动画片里的魔法棒,彬彬就想象自己也有一个,然后开始施展魔法,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总之,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真是充满了各种奇妙和惊喜,让人忍不住感叹他们的天真可爱和创造力呀!。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发展
1. 无意想象为主导
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 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 ,没有预定的目的, 比如看到天上的白云 ,可能会想象它是某 个动物或物体。这种 想象是无意识的、自 发的,也是学前儿童 想象的主要形式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2. 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 地、主动地进行想象,比如在游戏中能够按 照预定的目的和规则进行角色扮演和情节设 计。这种有意想象是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 个重要标志
2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 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学前儿童的想象 发展受到多种因 素的影响,包括 生理、心理、环 境和教育等方面
1. 生理因素
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 与他们的生理发展密 切相关。随着脑部神 经系统的不断成熟, 儿童的想象能力也逐 渐提高。同时,身体 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儿 童的想象力发展
-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学前儿童想 象的发生发

XXXXXXXXX
-
1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2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3
总结与建议
1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 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的想象是一个由简单到 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发展
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想象的内容和形 式逐渐丰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 个方面
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发展的趋势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想象的因素
4. 教育因素
教育对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起 着关键作用。通过提供各种刺激 和鼓励,教育者可以帮助儿童拓 展他们的想象力。例如,通过阅 读、绘画、音乐、游戏等活动, 教育者可以引导儿童进行创造性 想象。同时,教育者也要注意不 要过度限制儿童的想象力,让他 们有足够的空间去自由发挥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

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2 教学内容介绍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想象发展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相关理论和概念。

引入案例分析,让学员进行思考和讨论。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员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二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2.1 教学目标掌握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和阶段。

2.2 教学内容讲解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想象能力的差异。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不同年龄阶段的想象发展特点。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察。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员对不同年龄阶段想象发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影响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因素3.1 教学目标了解影响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各种因素。

3.2 教学内容讲解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对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影响。

分析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影响想象发展的因素。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探讨不同因素对想象发展的具体影响。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员对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教育策略4.1 教学目标掌握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4.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在教育环境中创设有利于想象发展的条件。

介绍各种教育活动和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讲述、绘画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教育策略和方法。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设计具体的教育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员对教育策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5.1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员进行分析。

讨论如何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

5.3 教学方法进行小组讨论,让学员分析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前儿童幼儿发展心理学 第6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幼儿发展心理学 第6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出现有意性;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 性;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符合现实的 逻辑性。
第二讲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特点
• 一、无意想象的特点 • 从想象活动的目的性方面讲,幼儿的想象活动主
要属于无意想象。 • 幼儿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如下:
•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以想象的过程
四、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
幼儿期仍以再造想象为主,但创造性想象在此 时期已经开始发生。
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特点如下: 1、带有无意的自由联想性质; 2、模仿中的小创造; 3、情节逐渐丰富,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
(二)最初想象的表现形式 动作和语言
(三)最初想象的特点
记忆表象在新
情景下的复活
2岁儿童的想象,几 乎完全重复感知过的 情景,只不过是在新 的情景下又表现出来 。例如,一个2岁的 孩子看到大人给小娃 娃把尿,他也拿着自 己心爱的毛绒玩具小 熊,抓住它的两条腿 ,放在马桶的上面, 并发出嘘嘘的声音。
二、有意想象的萌芽、发展 有意想象是在无意想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 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
这种表现是: 1、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 想象; 2、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3、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 难。
但总的来说,幼儿有意想象的水平还是很低的,需要成人采 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 的必要条件
以实际行动作为想象的条件,在幼儿初期尤为 突出。儿童在随意摆弄物体时,偶然地改变了物 体的状态,从而在头脑中激起了对事物新形象的 想象。如,某幼儿在摆弄衣架时,偶然间把衣架 放在了肩膀上,于是把自己想象成小鸟,衣架就 成了翅膀,并高兴地叫道:“妈妈,看,我可以 飞了。”

《学前心理学》(第八章)

《学前心理学》(第八章)

第八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想象发生和发展的趋势
1、想象是儿童对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过程。

2、儿童想象最初出现的年龄和表征的发生年龄相同:一岁半到两岁
3、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现象几乎贯穿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对幼儿认知、情绪、游戏、学习活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特征是象征性游戏。

而象征性游戏的心理成分首先是想象活动。

(2)游戏经常把实际生活变成想象活动
(3)幼儿听故事,想象随着故事的推进展开
(4)幼儿听音乐,也依靠积极的想象活动
(5)幼儿的绘画、搭积木、等也离不开想象
(6)想象的形象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第二节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1、幼儿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

无意想象是一种自由联想,不需要努力,是学前儿童想象的典型方式。

2、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方式,不受意识支配,皮亚杰称为“无意识的象征”
3、幼儿期有意想象的萌芽
第三节学前儿童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1、再造想象在学前期占据主要地位,创造想象逐步发展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根据想象过程中的独立性和内容的新颖性来区分的。

第四节学前各年龄段儿童想象的发展
1、3-6岁的幼儿阶段,其想象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夸张性
2、夸张性的表现:夸大某部分或某种特征、混淆假想与真实
作业:观察*6岁儿童绘画作品,分析想象的发展特点。

论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征

论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征

论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征一、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1. 无意想象为主。

- 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没有预定目的,在游戏中尤其明显。

例如,幼儿在玩积木时,可能一开始只是随意地摆弄积木,看到一块长积木就说这是“小火车”,看到圆形积木就说是“小饼干”,这种想象是在游戏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没有事先的计划。

- 他们的想象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如幼儿正在画一朵红色的花,旁边的小朋友说“蓝色的花也好看”,他可能就会把花的颜色改成蓝色,这表明其想象缺乏一定的稳定性。

2. 有意想象的发展。

- 随着年龄增长,学前儿童有意想象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

在幼儿园的绘画课上,教师要求幼儿画一幅“我的家”,大班的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对家的记忆和理解,有目的地构思画面,如画出房子、家人、家具等,这体现了他们有意想象的发展。

在游戏中,大班幼儿也能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进行想象性的角色扮演,如在“医院”游戏中,幼儿会根据自己对医生、病人角色的理解进行有目的的互动。

二、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 再造想象为主。

- 学前儿童的想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或外界的事物。

例如,在听故事时,幼儿会根据故事中的描述在脑海中形成相应的画面。

如果故事中描述“小兔子住在一个漂亮的蘑菇房子里”,幼儿就会根据自己见过的蘑菇和房子的样子想象出这个蘑菇房子的模样。

- 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也能体现这一点。

当教师给幼儿展示一幅范画,画中有一个绿色的太阳,幼儿可能会模仿画出绿色的太阳,他们更多是根据已有的形象进行再造想象。

2. 创造想象的发展。

- 到学前晚期,儿童的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例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可能会用积木搭建出一个独特的“城堡”,这个城堡有着奇特的形状和功能,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在绘画方面,一些幼儿会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外星人形象,有着独特的外貌特征,如三个眼睛、长长的触角等,这显示出他们创造想象能力的发展。

三、想象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为什么幼儿分不清知水平的限制:
A 幼儿思维概括性不强,在观察事物时很难全面,常常只 能感知到其中的某些突出点,而不是本质特点。
B
情绪对想像的影响
把喜欢的人画得大大的,不喜欢的画得小小的,而
且放在角落
他在撒谎吗
幼儿想象的发展特点
春季开学的第一天,老师让孩子们谈一谈 假期见闻,飞飞说妈妈带自己去美国的经历。 老师跟妈妈提起时,妈妈说没有去。老师大 感惊诧,难道飞飞在撒谎吗?如果你是他的 老师会怎么做呢?
问题:小米的表现体现了幼儿什么类型的想象?该想象的特点是什么?
01 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 02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03 想象内容零散
04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05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 响
幼儿的有意想象 的萌芽和发展
01 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 想象
02 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03 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
01 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 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
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
02 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 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 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 03 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以 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相似
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
1 时常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 2 自编新故事 3 创造性的游戏活动 4 创造性的绘画活动
例 ”……
听老师讲故事,随着老师生动地讲述,儿童头脑中 不由自主第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等。
【案例】
小米特别喜欢自己的洋娃娃,经常在家玩扮演妈妈的游戏,这天 她正在玩游戏,听到电视里播放“小白兔白又白”的歌曲,就把双手 放在头上当成兔子耳朵。看到书桌上的画笔就拿起画笔开始画画,画 了一样又画一样,自己口中念念有词,感到极大的满足。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趋势想象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的再组合、再加工和再创造。

想象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的想象具有丰富多彩、自由奔放、夸张变形等特点。

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无意想象是最简单、初级的想象。

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没有预定目的,只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幼儿在游戏中,想象往往随玩具的出现而产生。

如看见小碗小勺,就想象喂娃娃吃饭。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的主题往往是从看到别人所画的或听到别人所说的而产生。

如在同一桌子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非常雷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出现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有一定目的和计划的想象,是为了解决问题或满足需要而进行的。

幼儿在游戏中,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选择不同的角色和情境进行想象。

如一个孩子喜欢当老师,就会找来一些玩具当学生,模仿老师教学生读书写字。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计划和目标选择不同的主题和形式进行想象。

如一个孩子要给爸爸画一张生日贺卡,就会想象爸爸喜欢什么样的图案和颜色,并尽力表现出来。

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

再造想象是指在记忆基础上对过去经验或作品所描述情节进行重复、复制或模仿。

再造想象要求独立性和创造性较少。

幼儿的再造想象从内容上分为以下四类:经验性想象:幼儿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个人经历开展想象活动。

情境性想象:幼儿的想象活动是由画面的整个情境引起的。

如一个中班男孩想象的“夏景”: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玩水,手里拿着手帕当小船,又不敢放手,怕被水冲走。

愿望性想象:在想象活动中表露出个人的愿望。

如一个大班男孩观察“雪景”后说:她走在大路上正在想。

她想上学,想当个学生。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 有意想象
① 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想象。 ② 想象的主题逐渐发展。 ③ 为了实现主题,克服一定的困难。
➢ 创造想象
① 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称为 表露式创造。
②既是模仿但又不是完全的模仿。 ③情节逐渐丰来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
数量逐渐增加,能够从不同在找出 非常规性的相似。
六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八、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 首先,要丰富孩子头脑中的表象储备。 ➢ 其次,要发展孩子的语言,并用语言指导孩子的想
象。 ➢ 再次,要逐步提高要求,促进孩子积极想象。 ➢ 最后,要珍惜孩子的奇思妙想,启发、鼓励孩子大
胆想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幼儿中班(4~5岁):
① 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 ② 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③ 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 ④ 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
零碎。
幼儿小班(3~4岁):
① 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 贯的主题。
② 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内 容贫乏,数少而单调。
幼儿大班(5~6岁):
① 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 ② 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 ③ 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 ④ 想象形象力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 无意想象
① 想象无预定目的,有外界刺激直 接引起。
②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③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④ 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⑤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 再造想象
①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与成人的 语言的描述。
② 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的情 景的变化而变化。
③ 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
必要条件。
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① 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 特征。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教案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课时安排:2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2. 掌握引导和培养学前儿童想象的方法;3. 培养教师对儿童想象发展的关注和指导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素材(图片、故事等);3. 笔记本和笔。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2. 引导和培养学前儿童想象的方法;3. 教师在儿童想象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想象发展的思考;2. 讲解:介绍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分析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想象表现;3. 实践:分享引导和培养儿童想象的方法,并讨论其在教育中的应用;4. 讨论:探讨教师在儿童想象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分享实际案例;5. 总结:强调关注儿童想象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教育建议。

二、教学活动活动一:图片观察目的:引导学生关注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步骤:1. 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儿童在各种场景下的想象表现;2. 学生观察图片,记录下儿童的想象特点;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想象特点。

活动二:方法分享目的:让学生掌握引导和培养儿童想象的方法步骤:1. 教师分享一系列引导和培养儿童想象的方法,如提问、创设情境、提供素材等;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方法并进行实践;3. 各组分享实践经验,讨论其效果和适用场景。

活动三:角色扮演目的:让学生了解教师在儿童想象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扮演一个教师角色和一个儿童角色;2. 教师角色运用所学的引导和培养想象的方法,与儿童角色进行互动;3. 各组分享扮演经验,讨论教师在想象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

三、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小组讨论、学生分享、教师观察评价内容:1. 学生对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掌握的引导和培养儿童想象的方法;3. 学生对教师在儿童想象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的认识。

四、教学延伸延伸话题:儿童绘画活动与想象发展的关系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儿童绘画活动与想象发展的联系;2. 学生分享个人经验和观点;3. 教师提供相关研究或案例,加深学生对话题的理解。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课件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课件

2、创造性现象也常表现在儿童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上。
我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的星星为什么发亮? 我怎么没有长翅膀?
成人对于孩子的问 题应给予积极回应,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对于与自己也不懂得 问题,可以和孩子一 起探索。
3、幼儿把过去听到过的故事,以及过去经验中的各种事物加以综合改 造,编成新的故事。
没有预定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 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有意想象
主动的、有目的的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任务而进行的。
这个图形像什么?你说出的越多,证明你想象力越丰富。
(二)根据想象是否具有创造性
1、再造想象
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 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小朋友画了一只兔子,要求老师来看,老师让他等一会儿, 幼儿不高兴的说:“小兔子会跑掉的。”
等老师过来的时候,小兔子真的不见了,幼儿说:“它跑到 树林里去了。”
2、学前儿童的有意想象
(1)想象开始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幼儿开始能够先想后画,而且按照自己想的去画。
(2)想象可以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
教师应该这样做:提出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幼儿积极想象。
小班的红红,她很想自己也能像哥哥姐姐那样参加幼儿园“小 红花合唱团”,上台表演。一天,她回家高兴地说:“妈妈,我参 加小红花合唱团了,老师还让我上台表演节目啦!”妈妈听了当然 很高兴。可后来一打听,根本没有那么回事。妈妈便生气地训斥道 : “你这么小就撒谎,长大了还得了!”红红感到十分委屈。
幼儿的想象有什么特点?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发展
一、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
(一)想象发生的年龄
1.5岁到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 现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迁移
• 儿童想象萌芽期的特点:
• 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复活
• 2.简单的相似联想
• 3.没有情节的组合
第二节 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 二、 想象在幼儿 幼儿想象发 生活中的重 展的趋势 要地位 三、 幼儿想象的 分类
• 一、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重点)
• 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于幼 儿的各种活动中。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特别是 象征游戏。 • 具体表现: 1.想象是游戏的重要心理成分
• 5.想象依靠感知动作
• 6.想象依靠成人的语言提示 • 成人语言提示的作用: • A 使有关表象活跃起来 • B 丰富想象内容
• 想象的最初形态是想象开始从记忆中分化出来, 其形成和发展需要成人的具体引导,除了依靠儿 童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外,动作和成人的语言提示 起重要作用,而游戏是一连串的动作和语言活动 ,又有情绪色彩,更是促进幼小儿童想象发展的 重要形式。
• 二、3—4岁的自由联想性质的无意想象(小班)
• 想象在3—4岁时迅速发展,这时期的想象基本上是无意的 ,是一种自由联想,其主要表现为: • 1.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 2.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想象内容贫乏,数量少而 单调 • 以上表现的产生原因: • 1.想象受感知形象的直接影响。这年龄阶段的幼儿的想象 表象往往是由感知的形象联想到某种表象构而成。此外, 幼儿还常常受直接感知的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想象主题 • 2.不追求想象结果。3—4岁的幼儿在想象活动中不追求达 到任何目的,不试图做出预定成品,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案例
故事1:“天天生病了”
•其实,这是由孩子想象的特点造成的。 幼儿期的 孩子往往分不清想象和现实之间的界线,他们的言 谈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 还会加以夸大,还不十分理解什么是实际存在的东 西,什么是想象出来的东西、常常把自己的幻想与 真实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因此,当老师和父母发现幼儿有以上特点时,不必 奇怪,也不必训斥,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想 象的某些特征会逐渐得以消失。
• 二、儿童想象发生的年龄
• 1.5—2岁儿童出现想象的萌芽
• 1.想象出现的条件:
• A 儿童大脑皮质的成熟(基本条件)
• B 儿童语言的发生(重要因素)
• 2.想象的表现形式: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 的。(例冉冉搭城堡)
• 三、儿童想象的萌芽(重点)
• 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
• 第5种水平。根据想象情节,画出几个物体,他 们之间已有情节联系。 • 第6种水平。按照新的方式运用所提供的图形。 不再把原来的图形作为图画的主要部分,而把 它作为想象形象的次要部分。这种水平的幼儿 ,在运用图片所提供的成分去组合想象形象时 ,表现出相当大的自由,较少受知觉形象的束 缚。(6—7岁的学前班儿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幼儿想象的分类
1.按照想象的 有无目的性
• 无意想象 • 有意想象
2.根据想象产 • 再造想象 生的独立性和 • 创造想象 想象内容的新 颖性
第三节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
• 一、幼儿的无意想象
•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 幼儿的想象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象。 • (一)特点: •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 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 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 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影响 • 总之,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 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主要形式。
• 总之,学前年龄阶段是儿童想象发生并迅速发展 的年龄。这阶段的发展又有不断发生的质变。但 是各年龄阶段想象发展的特点并没有截然划分的
界限,同一儿童身上有不同发展水平的交叉现象
,不同儿童更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 【思考】
• 结合本章的内容,思考怎样培 养学前儿童的想象力?
• 三、4—5岁的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 中班)
• 这一阶段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 1.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表象在想象的过程常常随着感知
形象、外来因素和自己的情绪而变化)
• 2.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有意成分主要表现在有了一定的
目的、一定范围的自由联想。4—5岁儿童想象的有意成分, 表现在行动之前能够说出想做什么,行动能够按目的和计划 进行。这个年龄的幼儿,想象虽然仍带有很大的无意性,仍 是自由联想的性质,但是想象主题的变化基本上有了一定的 范围)
• 2.想象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 起
3.想象有助于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 4.想象是幼儿进行艺术活动的翅膀 • 5.想象的形象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
• 二、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重点)
• 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 创造性想象发展,具体表现: • 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从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 • 2.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 (从再造想象到创造想象) • 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从夸张到符合现实)
2—3岁的想 象(想象发 展的最初阶 段)
3—4岁的 自由联想 性质的无 意想象
4—5岁的 无意想象 中出现了 有意成分
5—6岁出 现有意的 创造想象
• 一、2—3岁的想象
• 2—3岁是幼儿想象发展的最初阶段,具有如下特点: • 1.想象过程完全没有目的 • 2.想象过程进行缓慢 • 3.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 4.想象内容简单贫乏
第五节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 一、幼儿想象的夸张性的表现(重点)
• 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 2.混淆假想与真实
• 二、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重点)
• • • • 1.认识水平的限制 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3.幼儿想象在认知中的地位 4.想象表现能力的局限
第六节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重点)
• (三)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契雅琴科)
• 第1种水平,即最低水平。儿童不能接受任务,不 会利用原有的图形进行想象,他们只是幻想在图 形旁边另画一些无关的东西。 • 第2种水平。儿童能在图片上加工,画出图画,但 画出的物体形象是粗线条的,只是轮廓没有细节 。(小班幼儿) • 第3种水平。能画出各种物体,已有细节。 • 第4种水平。所画的物体包含某种想象的情节。
• 2.想象的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想象内容涉及面
比以前宽广,常常涉及了上天入地的各种内容)
• 3.想象内容新颖程度增加(这个年龄的幼儿的想象仍更
多是以过去感知过得某个形象为原型,想象表象与记忆表 象距离不远)
• 4.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这个年龄的幼儿注意
到所创造的想象形象与客观事物的一致性)
• 3.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这时的儿童常常是边想、
边说、边行动,想象过程和行动相结合)
• 4.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想象的形象是
零碎片段的,缺乏更好的组织和联系)
• 四、5—6岁出现有意的创造想象(大班)
• 特点: • 1.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在想象活动前已经有了明确
的主题,整个行动过程中能够有秩序地按计划进行)
• 有意想象是需要培养的,成人组织幼儿进行各 种有主题的想象活动,启发幼儿明确主题,准 备有关材料,如游戏中的玩具,绘画的材料等
等,成人及时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意想象的发
展起重要的作用。
第四节 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
• 再造想象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在再造想象发展的 基础上,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幼儿快眼睡眠时相变化表
REM/全 部睡眠 时间
早产儿
新生儿
2岁内
5岁后
75%
50%—60%
30%—40%
20%—25%
• 2.梦最早发生的年龄:一岁九个月至两岁之间 (皮亚杰)
• 3.梦与游戏的比较:
• 相似点:a 都是想象性地运用象征的活动
b 梦和游戏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是相似的(皮亚 杰) • 不同点:a 梦是无意识的象征活动。游戏的象 征既是是意识到的又是未意识到的。 b 幼儿对游戏的结果是意识到的,对象征的机 制是未意识到的。
•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
• (一)创造想象发生的标志
• 儿童创造想象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 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为:独立性、创造 性 •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 造 • 2.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是略有不同,或 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可以说是模仿,但又 不是完全的模仿 • 3.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 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 规性的相似。
• 4.梦的种类(皮亚杰): • 反映愿望的、以一物代替他物的、回忆痛苦的事情, 但有好的结果、恶梦、受罚或自我惩罚的梦、由身体 受到刺激直接转化而来的直接象征
• 二、有意想象的萌芽
•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 明显的表现 • 表现特点: • 1.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 • 2.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 3.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 • 6岁前儿童有意想象的水平还很低,但在游戏条件 下,幼儿有意想象的水平较高,在非游戏的条件 下,想象的有意性水平就很低 • 纳塔杰的“定势想象实验” •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呢?
第一节 儿童想象的发生
一、想象的概念
二、儿童想象发生 的年龄 三、儿童想象的萌芽
• 一、想象的概念
• 1.定义: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 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 2.记忆和想象的区别: • 相同点:记忆和想象的过程都是运用表象的过程。 • 不同点:记忆是表象恢复的过程(头脑中已有的形 象重新出现的过程);想象是以记忆表象为基本材 料,对已有表象加以改造的过程 【注】表象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 过程 关系:记忆是想象的基础,想象的发生离不开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