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生理学复习笔记消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消化和吸收
(六)消化和吸收 (1)
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
激素。

(1)
2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

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
3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

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4)
4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小肠的分节运动。

(7)
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排便反射。

(9)
6 主要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
吸收部位及其机制。

(10)
1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在消化道中,除口腔、咽、食管上端的肌肉和肛门外括约肌是骨骼肌外,其余的部分都由平滑肌组成。

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①舒缩迟缓;②富有伸展性;③具有紧张性,:消化道的运动在紧张性的基础上进行;④节律性收缩;⑤对点刺激不敏感:对温度、化学、牵张刺激敏感。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三种电变化:静息电位、慢波、动作电位。

①静息电位:-50~-60mV,较低,不稳,波动大。

②慢波:静息电位基础上,自发地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频率慢,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称基本点节律(BER)。

起源于Cajal细胞(ICC)。

③动作电位:慢波基础上,理化因素刺激后,发生去极化,时程短,幅度大,升支主要由慢钙通道开放,钙内流和少量钠内流而产生,降支由钾外流所致。

动作电位引起平滑
肌收缩,慢波不能直接触发平滑肌收缩,但它决定肌肉收缩频率、传播速度和方向。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分为内在神经系统和外来神经系统。

①内在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有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位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为肌间神经丛,位于环行肌和粘膜层之间的为粘膜下神经丛,他们在调节胃肠运动和分泌以及胃肠血流中起重要作用。

②外来神经系统:消化道平滑肌主要接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

交感神经:胸5-腰2侧角,节前纤维在腹腔神经节、肠系膜神经节或腹下神经节内换元,节后纤维主要止于壁内神经丛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兴奋时,引起消化道运动减弱,腺体分泌抑制和血流量减少,而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和盆神经,节前纤维入胃肠组织后,与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节后纤维支配腺细胞、上皮细胞、血管和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兴奋时释放Ach,激活M受体,使消化道收缩,腺体分泌增多,消化道括约肌松弛。

胃肠激素:由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和释放的激素,统称为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都属于肽类物质,又称gastrointestinal peptide。

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分为开放型(感受食物成分和pH等化学刺激,如胃窦部G细胞)和闭合型(感受机械性刺激、温度、血液等局部环境的变化,如D细胞)。

多数胃肠肽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这种双重分布的肽总称为脑-肠肽。

胃肠激素的主要作用为调节消化器官的功能,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营养作用,调节其它激素的释放。

2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

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唾液的成分:3对主要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唾液中,水99%,有机物,唾液淀粉酶,无机物以及一些气体分子。

唾液的作用:①湿润口腔,利于吞咽和说话;②溶解食物,利于产生味觉;③清洁保护口腔;④消化作用;⑤排泄功能。

唾液分泌的调节:安静情况下,唾液分泌量0.5ml/min,称为基础分泌。

进食时唾液的分泌为神经反射性调节。

食物对口腔黏膜机械性、化学性和温热性刺激所引起的唾液分泌为非条件反射。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Ach,触发胞内钙库释放钙离子,
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主要是量的增多,为稀薄的唾液。

交感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胞内cAMP增加,分泌粘稠的唾液。

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进食环境乃至语言描述引起的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实现的。

蠕动(peristalsis):由神经介导,使消化道内容物向前推进的反射活动。

包括两个部分:①食团上端食管的兴奋性反应,环形肌收缩和纵行肌舒张;②食团下端食管的抑制性反应,纵行肌收缩环形肌舒张。

这样,食团上端食管出现收缩波,下端舒张波。

食管下括约肌(LES):在食管下端和胃连接处有一宽约1~3cm 的高压区,其内压比胃内压高5~10mmHg,称为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的屏障,起到生理性括约肌的作用,受迷走神经抑制性和兴奋性纤维的双重支配。

3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

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无色酸性液体,pH:0.9~1.5,含大量水,主要成分包括盐酸、HCO3、Na、K等无机物和消化酶、粘蛋白、内因子等有机物。

①盐酸(gastric acid):由泌酸腺中的壁细胞所分泌。

可将胃蛋白酶原激活为胃蛋白酶;促进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杀灭胃内细菌;促进无机盐在小肠内的吸收;促进胰液素、缩胆囊素的释放。

②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又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和分泌。

进入胃腔后,在酸性环境中,形成pepsin,也有自我激活的作用,最适pH为2.0~3.5。

功能是水解蛋白质。

③黏液和碳酸氢盐:胃黏液的作用:润滑;保护胃粘膜;降低胃液酸度减弱胃蛋白酶活性;减慢胃腔中的氢离子向胃壁扩散速度。

HCO3由非泌酸细胞分泌,与黏液共同构成0.5~1.0mm的抗胃粘膜损伤的屏障,称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④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保护维生素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促进B12的吸收,缺乏时可出现恶性贫血。

胃液分泌的调节:促进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①Ach;②胃泌素(gastrin);③组胺。

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由D细胞分泌,对胃酸分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①头期:条件及非条件刺激,经传入神经将冲动传向反射中枢,兴奋迷走神经,释放Ach,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也可刺激G细胞释放胃泌素间接引起胃酸分泌,这是一种神经-体液调节方式。

胃液持续时间2~4h,分泌量占消化期胃液的30%,酸度和胃蛋白酶原含量高,消化力强。

②胃期:通过局部神经丛反射、迷走-迷走反射、胃泌素-组胺刺激直接或通过胃泌素中介引起胃腺分泌,时间可达3~4h,分泌量占60%,酸度高,但胃蛋白酶原较头期少,消化力弱。

③肠期:食物进入小肠后通过某些体液因子,例如胃泌素、肠泌酸素等均可刺激胃酸分泌。

胃液分泌量少,占10%,总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较低。

消化期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①胃酸:胃窦部pH<1.2~1.5或十二指肠内pH<2.5时,胃腺分泌受到抑制,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机制:胃酸直接抑制G细胞;刺激胃窦部D细
胞;刺激十二指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和球抑胃素。

②脂肪:抑制胃酸分泌,其作用发生在进入十二指肠后,而不是在胃内。

③高张溶液:激活小肠内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或刺激小肠粘膜释放激素来抑制胃液分泌。

胃的容受性舒张:由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称receptive relaxation.能够适应大量食物的暂时储存,保持胃内压,防止食糜过早排入小肠,利于食物消化。

这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实现的。

蠕动:食物入胃后5min,自胃体向幽门方向,3次/min。

每次将少量食糜推入十二指肠,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利于胃液的化学性消化。

胃排空的过程:糖类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等容比高渗排出快,混合性食物约4~6h。

动力:近端胃紧张性收缩及远端胃收缩产生的胃内压;阻力:幽门及十二指肠的收缩。

影响胃排空的因素:胃内促进因素:胃内食物量。

胃泌素?十二指肠内抑制因素:肠-胃反射和胃肠激素(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

4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小肠的分节运动。

胰液的成分作用:碱性液体(中和进入小肠内的胃酸)。

主要成分有碳酸氢盐和多种消化酶,消化酶均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

①碳酸氢盐:胰腺的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胃粘膜,为胰酶提供适宜pH环境。

②胰淀粉酶:不需激活就有活性,分解淀粉为麦芽糖和脉压寡糖,不能水解纤维素。

③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肠激酶是其特异性激活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

④胰脂肪酶: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

⑤RNA酶、DNA 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使相应的核酸水解为单核苷酸。

胰液分泌的调节:非消化期,胰液几乎不分泌,进食后增加,头期主要是神经调节,胃期和肠期以体液调节为主。

①头期:条件反射或食物直接刺激通过迷走神经,释放Ach,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因此胰液中酶的含量丰富,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少,分泌量占20%左右。

②胃期:胃扩张通过迷走-迷走反射或消化产物刺激胃窦释放胃泌素,引起少量胰液的分泌,占5~10%。

③肠期:进入十二指肠的蛋白质、脂肪的水解产物引起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的释放,引起胰液的分泌,分泌量占70%,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高。

促胰液素由胃酸刺激S细胞引起其分泌,作用于胰腺小导管上皮细胞,使其分泌大量的水和碳酸氢盐。

缩胆囊素(CCK):由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胃酸、脂肪刺激小肠粘膜I细胞引
起其释放,能够促进胰腺腺泡分泌消化酶,促进胆囊平滑肌的收缩,营养胰腺组织。

胆汁的成分作用:胆汁呈金黄色或橘棕色,由水、无机成分、有机成分(胆盐、胆色素、胆固醇、脂肪酸、卵磷脂、粘蛋白)重金属离子,不含消化酶。

①胆盐: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是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胆盐排入小肠后,95%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入肝再合成胆汁,又被排入肠内,称胆盐的肠-肝循环。

②胆固醇:当胆固醇分泌过多,胆盐减少时,胆固醇可析出,形成胆结石。

③胆色素。

胆汁的作用:①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分解;②促进脂肪的吸收;③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④利胆作用和中和胃酸。

胆汁的分泌、排出及其调节:非消化期,Oddi括约肌收缩,胆汁如胆囊,进食后,胆囊收缩,Oddi括约肌舒张,胆汁被排入十二指肠。

促进胆汁分泌的因素:①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食物;②迷
走神经引起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③体液调节:CCK:肠腔内蛋白和脂肪分解产物刺激小肠I细胞释放CCK,引起胆囊强烈收缩和Oddi括约肌舒张,促进胆汁大量排放。

促胰液素:作用于胆管系统,引起胆汁的分泌量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增加,而对胆盐分泌无影响。

胃泌素:直接刺激肝细胞和胆囊,也可通过刺激胃酸分泌,引起促胰液素而刺激胆汁分泌。

胆盐:具有利胆作用。

小肠的分节运动:以肠壁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食糜所在的肠道,环形肌在许多不同部位同时收缩,把食糜分割成许多阶段,随后,原来收缩的部位舒张,原先树长得部位收缩,将食糜节段分为两半,如此反复,使食糜不断分开又混合。

有利于食糜和消化液充分混合,利于化学消化,增加食糜与小肠的接触,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5 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排便反射。

大肠液的分泌:由大肠柱状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分泌,富含黏液和碳酸氢盐,能保护肠粘膜和润滑粪便。

大肠内细菌的活动:主要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细菌内有分解食物残渣的酶,对糖和脂肪的分解称为发酵,对蛋白质的分解称为腐败,能利用肠内简单的物质合成VitB和VitK。

排便反射:当肠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入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并同时上传到大脑皮层引起便意,条件允许时,传出冲动沿盆神经下传,使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收缩,肛门内括约肌舒张,阴部
神经冲动减少,肛门外括约肌舒张,粪便排出。

称defecation reflex. 直肠有炎症时,少量粪便和粘液引起排便反射,并有未尽的感觉,称里急后重,常见于痢疾和肠炎。

6 主要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其机制。

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回肠主要是胆盐和VitB12的吸收。

①水:被动吸收,各种溶质主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水吸收的动力。

②钠:主动转运,在电-化学梯度的推动下,借助多种转运体入细胞。

③铁:小肠上部,经转铁蛋白,对亚铁转运率高。

④钙:十二指肠最强,经小肠粘膜上的钙结合蛋白。

⑤糖、蛋白质:半乳糖、葡萄糖吸收最快,逆浓度梯度继发性主动转运,能量来自钠泵。

⑥脂肪:长链脂肪酸及甘油一酯入上皮后,在内质网合成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再以出胞的方式入组织间隙,然后入淋巴管;中短链甘油三酯水解产生的脂肪酸和甘油一酯是水溶性的,可直接入血液循环。

⑦维生素:只有B12需与内因子结合后在回肠吸收,水溶性通过钠的同向转运体被吸收,脂溶性A、D、E、K与脂类消化产物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