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精品课程
学习目标 1、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2、能对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变化做出适当的评
价
第一节 课程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课程的沿革 (一)古代 1、先秦 商代:祭祀、军事、乐舞、文字 西周:“六艺” 孔子:“六经” 2、汉唐 汉:董仲舒主张《六经》 汉武帝专置《五经》博士 魏晋南北朝:颜之推《五经》 百家群书 杂艺、农 事等方面的课程。此外,还有宗教和教育课程,主要是 佛教与道教。 隋唐:《五经》
(二)近代
1.教学原则 自动 动机 类化 兴趣 个性适应 社会化 2.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杜威等人教学法:五部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强调观察 、实验等直观方法,以及程序操作法、综合观察、作业、讲 座等。但强调诵读经典的方法仍存。 3.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评价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张使燧:《中国教学论史纲》 湖南教育出
版社1999 2、田本娜:《外国教育思想史》 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4、 3、汪霞:《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山东教育
出版社1998 4、李定开 谭佛佑主编:《中国教育史》四川
民族出版社1990 5、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
1、计划经济下的课程(1949-1985) 2、市场经济下的课程(1986-今)
二、西方课程的沿革
(一) 古代
1、古希腊古罗马的课程 古希腊前期的学校体育和美术、音乐 体育:跳跃 跑步 铁饼 标枪 角力 美育:舞蹈 合唱 器乐 文学 公元前5世纪中叶开始“七艺” “三艺”:文法、修辞、逻辑 “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循序渐进
(4)
温故知新
(5)
博文约礼
(6)
知行结合
精品课程
3.学方法 (1) (2) (3) (4) (5) (6)
学——博学 问——审问 思——慎思 辩——明辩 习——切入 行——笃行
精品课程
4、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 (2)群体教学(并非班级上课) 自创于汉代
太学。宋代王wk.baidu.com石发展为“三舍法” 5、教学评价(内容)
世界史地、逻辑学、政治经济学、近代实用技术。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 即“癸卯学制” 包括:小学堂课程、高等小学堂课程、中学堂课程。
包括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物理、化学、历史、地 理、体操和图画。
辛亥革命后的课程改革 1913年 1922年的课程改革 1922-1948年的课程改革
(三)现代
3、宋 、明、清 《四书》《五经》
明末清初, “西学东渐”,出现经、功、礼 、乐、政治、天文、地理、农业、水利、矿冶、工程 、军事等课程。这些自然科学、军事技术、工农业生 产方面的课程突破了《四书》《五经》,并分科设置 ,是近代学校的分科课程设置的开始
精品课程
(二)近代 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开设宗教、数学、物理、化学、
(二)现代
1、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评价
精品课程
二、西方教学的沿革
(一)古代 1、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 4、教学评价 (二)近代 1、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评价 (三)现代
1、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评价
精品课程
(三)现代 1、20世纪前半叶的课程与改革 (1)学科教育 (2)广域课程 2、20世纪后半叶的课程改革 (1)学问中心课程 (2)人文主义课程
精品课程
第二节 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
1.教学目标 培养“士”“君子” 古
代
2. 教学原则
(1)
因材施教
(2)
启发诱导
(3)
2、欧洲中世纪课程 拉丁语、教堂歌曲、“七艺” 文艺复兴时:拉丁文、希腊文、重“三艺”、轻“四
艺” 3、西方古代课程的特点
(二)近代
1、自然科学引入课程 2、数学进入课程 3、新人类学科的出现
(1)现代母语与外国语 (2)公民科 (3)历史 (4)地理 4、体育学科的充实 5、劳动课程的确立 6、艺术学科的复兴 7、课外活动的确立
精品课程
学习目标 1、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2、能对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变化做出适当的评
价
第一节 课程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课程的沿革 (一)古代 1、先秦 商代:祭祀、军事、乐舞、文字 西周:“六艺” 孔子:“六经” 2、汉唐 汉:董仲舒主张《六经》 汉武帝专置《五经》博士 魏晋南北朝:颜之推《五经》 百家群书 杂艺、农 事等方面的课程。此外,还有宗教和教育课程,主要是 佛教与道教。 隋唐:《五经》
(二)近代
1.教学原则 自动 动机 类化 兴趣 个性适应 社会化 2.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杜威等人教学法:五部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强调观察 、实验等直观方法,以及程序操作法、综合观察、作业、讲 座等。但强调诵读经典的方法仍存。 3.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评价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1、张使燧:《中国教学论史纲》 湖南教育出
版社1999 2、田本娜:《外国教育思想史》 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4、 3、汪霞:《国外中小学课程演进》山东教育
出版社1998 4、李定开 谭佛佑主编:《中国教育史》四川
民族出版社1990 5、王天一等:《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
1、计划经济下的课程(1949-1985) 2、市场经济下的课程(1986-今)
二、西方课程的沿革
(一) 古代
1、古希腊古罗马的课程 古希腊前期的学校体育和美术、音乐 体育:跳跃 跑步 铁饼 标枪 角力 美育:舞蹈 合唱 器乐 文学 公元前5世纪中叶开始“七艺” “三艺”:文法、修辞、逻辑 “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循序渐进
(4)
温故知新
(5)
博文约礼
(6)
知行结合
精品课程
3.学方法 (1) (2) (3) (4) (5) (6)
学——博学 问——审问 思——慎思 辩——明辩 习——切入 行——笃行
精品课程
4、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 (2)群体教学(并非班级上课) 自创于汉代
太学。宋代王wk.baidu.com石发展为“三舍法” 5、教学评价(内容)
世界史地、逻辑学、政治经济学、近代实用技术。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 即“癸卯学制” 包括:小学堂课程、高等小学堂课程、中学堂课程。
包括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物理、化学、历史、地 理、体操和图画。
辛亥革命后的课程改革 1913年 1922年的课程改革 1922-1948年的课程改革
(三)现代
3、宋 、明、清 《四书》《五经》
明末清初, “西学东渐”,出现经、功、礼 、乐、政治、天文、地理、农业、水利、矿冶、工程 、军事等课程。这些自然科学、军事技术、工农业生 产方面的课程突破了《四书》《五经》,并分科设置 ,是近代学校的分科课程设置的开始
精品课程
(二)近代 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开设宗教、数学、物理、化学、
(二)现代
1、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评价
精品课程
二、西方教学的沿革
(一)古代 1、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 4、教学评价 (二)近代 1、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评价 (三)现代
1、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 3、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评价
精品课程
(三)现代 1、20世纪前半叶的课程与改革 (1)学科教育 (2)广域课程 2、20世纪后半叶的课程改革 (1)学问中心课程 (2)人文主义课程
精品课程
第二节 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
1.教学目标 培养“士”“君子” 古
代
2. 教学原则
(1)
因材施教
(2)
启发诱导
(3)
2、欧洲中世纪课程 拉丁语、教堂歌曲、“七艺” 文艺复兴时:拉丁文、希腊文、重“三艺”、轻“四
艺” 3、西方古代课程的特点
(二)近代
1、自然科学引入课程 2、数学进入课程 3、新人类学科的出现
(1)现代母语与外国语 (2)公民科 (3)历史 (4)地理 4、体育学科的充实 5、劳动课程的确立 6、艺术学科的复兴 7、课外活动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