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 第五节 镇痛药 药物应用护理 药理学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课件)
(4)消化道溃疡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 对消化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易诱发或加重溃疡和出血。
(5) 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尤其是扑热息痛可引起急性肝坏死。 本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6) 孕妇禁用。阿司匹林、水杨酸盐、消炎痛等易透过胎盘诱发畸胎。
常用复方制剂
抗炎作用区别
解热镇痛抗炎药:
❖ 抑制外周PG合成与释放,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 ❖ 对病原菌所致的炎症无效 ❖ 对症处理
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 具有抗炎和抗免疫作用 ❖ 对症处理
抗微生物药
❖ 杀灭和抑制致病微生物 ❖ 对因处理
二、常用NSAIDs的分类
二、常用NSAIDs
阿司匹林 (aspirin,乙酰水杨酸)
➢ 应立即停药、i.v.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 速排泄。
二、常用NSAIDs
阿司匹林 (aspirin,乙酰水杨酸)
【不良反应】 5. 瑞夷反应综合征(Reye’s syndrome)
国外报道,病毒感染伴发热的儿童 或青少年服用Aspirin有发生Reye综合 症危险,表现为肝衰竭合并脑病。虽少 见,但可致死,宜慎用。
控制急性风湿热疗效确切,是临床的首选药之 一,并可用于该病的鉴别诊断。
二、常用NSAIDs
阿司匹林 (aspirin,乙酰水杨酸)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抗血栓
➢ 小 剂 量 ( 50-100mg/ 日 ) , 抑 制 血 小 板 中 的 环 氧 酶 , 使 血 栓 素 A2 (TXA2)的合成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治疗心肌梗 死等疾病。 ➢ 大剂量可能抑制血管壁中前列环素生成, 易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二、常用NSAIDs
(5) 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尤其是扑热息痛可引起急性肝坏死。 本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6) 孕妇禁用。阿司匹林、水杨酸盐、消炎痛等易透过胎盘诱发畸胎。
常用复方制剂
抗炎作用区别
解热镇痛抗炎药:
❖ 抑制外周PG合成与释放,具有消炎、抗风湿作用 ❖ 对病原菌所致的炎症无效 ❖ 对症处理
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 具有抗炎和抗免疫作用 ❖ 对症处理
抗微生物药
❖ 杀灭和抑制致病微生物 ❖ 对因处理
二、常用NSAIDs的分类
二、常用NSAIDs
阿司匹林 (aspirin,乙酰水杨酸)
➢ 应立即停药、i.v.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 速排泄。
二、常用NSAIDs
阿司匹林 (aspirin,乙酰水杨酸)
【不良反应】 5. 瑞夷反应综合征(Reye’s syndrome)
国外报道,病毒感染伴发热的儿童 或青少年服用Aspirin有发生Reye综合 症危险,表现为肝衰竭合并脑病。虽少 见,但可致死,宜慎用。
控制急性风湿热疗效确切,是临床的首选药之 一,并可用于该病的鉴别诊断。
二、常用NSAIDs
阿司匹林 (aspirin,乙酰水杨酸)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抗血栓
➢ 小 剂 量 ( 50-100mg/ 日 ) , 抑 制 血 小 板 中 的 环 氧 酶 , 使 血 栓 素 A2 (TXA2)的合成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治疗心肌梗 死等疾病。 ➢ 大剂量可能抑制血管壁中前列环素生成, 易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二、常用NSAIDs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镇痛药(药理学课件)
三、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主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2. 平滑肌 ❖ 中度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及括约肌张力,减少推进性蠕动,因持续时间短不易引起便 秘也无止泻作用。较少引起尿潴留。 ❖ 可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但比吗啡弱。 ❖ 大剂量时可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治疗量无效 ❖ 不对抗催产素对子宫平滑肌的兴奋作用,故不延长产程。
2.耐受性、成瘾性
连续应用吗啡可出现明显的耐受性(3-5天)最终成瘾,一旦停药则出现戒断症状。 戒断表现: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震颤、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
失等。 甚至造成社会危害。 停药6-10h出现戒断症状,36-48h最严重,5天大部分症状消失。
二、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主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二、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主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2、心源性哮喘 左心衰竭引起急性肺水肿致呼吸困难,可在强心苷、氨茶碱及吸氧
的同时,静注吗啡。 机制:
❖ 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 ❖ 镇静作用,消除恐惧不安,减轻心脏负荷; ❖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缓解呼吸困难。 * 伴休克、昏迷、痰液过多、严重肺部疾患者禁用,支气管哮喘者禁 用。
二、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主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3、止泻: 用于各型腹泻以减轻症状。 ❖ * 常用阿片酊、复方樟脑酊; ❖ * 对细菌性痢疾,应合用抗生素。
4、麻醉前给药、复合麻醉用药 ❖ 常用缓解疼痛和焦虑情绪 ❖ 大剂量吗啡静脉输注曾一度用于复合全麻以施行心脏手术。近年 来已被芬太尼及其衍生物取代。
二、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主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5)其他中枢作用 抑制下丘脑释GnRH,CRF,降低血浆ACTH, LH,FSH等的浓度 促进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 抑制脊髓多突触传导,但兴奋单突触传导,因而脊髓反射,肌张力可增强。
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解热镇痛抗炎药护理课件
对胃黏膜的损伤
长期大量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因此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并注 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
0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分类
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 森病等。
脑血管疾病
脊髓疾病
其他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如脊髓炎、脊髓压迫症等。
如脑炎、脑膜炎等感染 性疾病,以及脱髓鞘疾
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分布到全 身各组织器官,其分布程度和 速度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组 织亲和力以及药物与血浆蛋白 的结合率等因素。
代谢
排泄
解热镇痛抗炎药在体内主要经 过肝脏代谢,通过氧化、还原、 水解等方式进行代谢转化。
药物代谢后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部分
药物也可通过胆汁排泄。
药物相互作用
病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药物
01
02
抗癫痫药物
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抗精神病药物
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
03
04
抗帕金森药物
如左旋多巴、苯海索等。
抗炎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原则
注互意 作药 用物 。 的副作用和相
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 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 整治疗方案。
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
总结词
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药物,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详细描述
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包括帕瑞昔布、罗非昔布等,它们的作用机制与传统药物有所不同,除了抑制 COX酶的活性外,还通过其他途径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中至重度疼痛 以及各种炎症性疾病。
长期大量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因此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并注 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
0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分类
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 森病等。
脑血管疾病
脊髓疾病
其他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如脊髓炎、脊髓压迫症等。
如脑炎、脑膜炎等感染 性疾病,以及脱髓鞘疾
药物进入体内后,会分布到全 身各组织器官,其分布程度和 速度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组 织亲和力以及药物与血浆蛋白 的结合率等因素。
代谢
排泄
解热镇痛抗炎药在体内主要经 过肝脏代谢,通过氧化、还原、 水解等方式进行代谢转化。
药物代谢后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部分
药物也可通过胆汁排泄。
药物相互作用
病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药物
01
02
抗癫痫药物
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抗精神病药物
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
03
04
抗帕金森药物
如左旋多巴、苯海索等。
抗炎药物
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原则
注互意 作药 用物 。 的副作用和相
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 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 整治疗方案。
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
总结词
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创新作用机制的药物,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详细描述
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包括帕瑞昔布、罗非昔布等,它们的作用机制与传统药物有所不同,除了抑制 COX酶的活性外,还通过其他途径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中至重度疼痛 以及各种炎症性疾病。
中枢神经之镇痛药PPT课件
口服后易自胃肠道吸收,但首关效应显著,生物 利用度低,故常皮下注射给药。
主要代谢产物吗啡-6-葡萄糖苷酸的镇痛活性明 显强于吗啡。
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吗啡易透入中枢, 抑制呼吸,此外,也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故临产前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吗啡。
17
药理作用
1.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 (1) 镇痛:
26
【不良反应】
治疗量 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 体位性低血压、鼻周围搔痒、荨麻疹、呼吸抑制 等。
耐受性和依赖性 (连续多次用药)
一般连续用药不得超过1周。 连续反复用药,形成耐受性。表现为对吗啡的需求量
加大,用药间隔时间缩短。 患者会发生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一旦停药出现
戒断症状。
其他平滑肌:治疗量增强子宫平滑肌张力,延长产 程,影响分娩;增强膀胱括约肌张力,导致尿潴留; 治疗量可诱发哮喘,大剂量时可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加重呼吸困难。
22
3. 心血管系统
扩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其降压作用 与吗啡的促组胺释放,扩张血管有关;也 与吗啡作用于孤束核阿片受体,使中枢交 感神经张力下降有关。
4
• 镇痛药(analgesics)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特定部位、能消除或减轻疼痛的药物。
• 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
分类:
1. 阿片生物碱类阿片肽
2. 人工合成镇痛药 芬太尼
3. 其他 泮
吗啡、可待因 哌替啶、曲马朵、
罗通定、奈福
5
本章介绍的镇痛药多属于麻醉性镇 痛药
特点: ↓ 情绪反应(焦虑、烦躁、恐惧)
抑制呼吸,使体内CO2升高,使脑血管扩 张,颅内压升高。
23
4. 免疫系统
阿片类药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作用于m受体,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释放
主要代谢产物吗啡-6-葡萄糖苷酸的镇痛活性明 显强于吗啡。
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全,吗啡易透入中枢, 抑制呼吸,此外,也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故临产前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吗啡。
17
药理作用
1.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 (1) 镇痛:
26
【不良反应】
治疗量 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 体位性低血压、鼻周围搔痒、荨麻疹、呼吸抑制 等。
耐受性和依赖性 (连续多次用药)
一般连续用药不得超过1周。 连续反复用药,形成耐受性。表现为对吗啡的需求量
加大,用药间隔时间缩短。 患者会发生精神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一旦停药出现
戒断症状。
其他平滑肌:治疗量增强子宫平滑肌张力,延长产 程,影响分娩;增强膀胱括约肌张力,导致尿潴留; 治疗量可诱发哮喘,大剂量时可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加重呼吸困难。
22
3. 心血管系统
扩血管,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其降压作用 与吗啡的促组胺释放,扩张血管有关;也 与吗啡作用于孤束核阿片受体,使中枢交 感神经张力下降有关。
4
• 镇痛药(analgesics)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特定部位、能消除或减轻疼痛的药物。
• 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
分类:
1. 阿片生物碱类阿片肽
2. 人工合成镇痛药 芬太尼
3. 其他 泮
吗啡、可待因 哌替啶、曲马朵、
罗通定、奈福
5
本章介绍的镇痛药多属于麻醉性镇 痛药
特点: ↓ 情绪反应(焦虑、烦躁、恐惧)
抑制呼吸,使体内CO2升高,使脑血管扩 张,颅内压升高。
23
4. 免疫系统
阿片类药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作用于m受体,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释放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解热镇痛抗炎药(药理学课件)
不良反应: 少而轻,常见恶心、呕吐,偶见 皮疹、粒细胞缺乏、贫血、要热 等过敏反应,过量中毒引起肝损 害,长期大量用药可引起肾损害。
(三)吡 唑 酮 类
保泰松(phenylbutazone)
代谢产物为羟基保泰松(Oxybutazone),抗炎抗
风湿作用强,解热作用弱。反应多,已少用。
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
03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复方制剂
患者,女,43岁,间断关节肿痛5年,发热伴四肢麻木、 疼痛15天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腕关节、膝 关节痛,有晨僵现象,后出现掌指、近指关节肿痛。近15 天发热,体温最高达38℃,四肢麻木、疼痛逐渐加重。查 体:体温38.5℃,双腕关节,左膝关节轻度肿胀,压痛, 双下肢及双足轻度水肿,四肢远端痛觉、触觉减退,双足 背伸不能。辅助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 诊断:类风湿性 关节炎。治疗:1. 阿司匹林 1g, 4次/d;2.泼尼松 7.5mg/d, 清晨服用,逐渐减量。
双氯芬酸钠
OH O
C NH
N S
CH3
N
OO
吡罗昔康
二、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
COX-1、COX-2既为结构酶、又为诱导酶;既 参与生理过程调节,也参与病理过程演变。
选择性COX-2抑制药可减轻对COX-1抑制,减 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增加了心血管不良反应。
尼美舒利(nimesulide)
选择性COX-2抑制药,抗炎作用强,不良反应少。 常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腰腿痛、牙痛、 痛经的治疗。胃肠道反应轻微,但有严重肝毒性。
塞来昔布(celecoxib)
抑制COX-2作用较抑制COX-1强375倍,不影响
TXA2,抑制PGI2合成。 用于缓解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的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镇痛药(药物化学课件)
E、冬眠灵
习题:单选
1、盐酸吗啡注射液放置过久,颜色变 深,是发生了以下哪个化学反应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加成反应 D、水解反应 E、聚合反应
习题:单选
2、盐酸吗啡加热的重排产物主要是( )
A、双吗啡
B、可待因
C、苯吗喃
D、阿扑吗啡
E、N-氧化吗啡
习题:B型题
A、杜冷丁 B、核黄素 C、安定 D、扑热息痛 1、维生素B2又称( ) 2、地西泮又称( ) 3、盐酸哌替啶又称( ) 4、对乙酰氨基酚又称( ) 5、盐酸氯丙嗪又称( )
1、盐酸吗啡
吗啡具有优良的镇痛、镇咳和 镇静作用,但最大缺点是易成瘾和 抑制呼吸中枢,为了降低/消除吗 啡成瘾性、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得 到更好的镇痛药,进行结构改造。 例:可待因(镇咳)
酸碱两性。 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变色,生成
毒性较大的伪吗啡,N-氧化吗啡。 鉴别方法:
2、盐酸哌替啶 3、枸橼酸芬太尼 4、盐酸美沙酮 5、盐酸纳络酮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五节 镇痛药
镇痛药是一类对痛觉中枢有选 择性抑制作用,使疼痛减轻或消除 的药物,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
本节讨论的镇痛药,主要作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用于剧 烈的疼痛,易成瘾,可导致呼吸 抑制,剂 其它类镇痛药物
1、盐酸吗啡
吗啡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存 在于罂粟浆果浓缩物即阿片中。阿 片中至少含有25种生物碱,吗啡的 含量高达20%左右。
药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镇痛药护理课件
儿童患者的镇痛药应用与护理
总结词
儿童患者的镇痛药应用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剂量调整,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详细描述
儿童患者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在使用镇痛药时,应根据儿童的 年龄、体重和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同时,应密切观察儿童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镇痛药应用与护理
镇痛药的作用机制
抑制疼痛信号传递
镇痛药通过抑制疼痛信号在神经系统 的传递,降低疼痛感受器的敏感度, 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
抑制炎症反 应
一些镇痛药具有抗炎作用,通过抑制 炎症反应过程中的酶活性或抑制炎症 介质的释放,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镇痛药的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
镇痛药适用于各种疼痛,如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牙痛等。
护理要点包括:了解患者的疼痛性质和病因,选择合适的 药物和剂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依赖或戒断症状;注 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确保用药安全。
04
特殊情况下的痛用与
老年患者的镇痛药应用与护理
总结词
老年患者对镇痛药的反应较为敏感,需谨慎选择和使用。
详细描述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在使用镇痛药时, 应选择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同时,应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反应, 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镇痛药的副作用与处理方法
呼吸抑制
阿片类药物可能导致呼吸频率降低和潮气量减少,严重时可导致呼吸 衰竭。处理方法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等。
恶心、呕吐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和溃疡。处理方法包括饭后服用、 减少剂量或更换药物等。
中枢神经系统药—镇痛药(药理学课件)
不良反应
哌替啶治疗量不良反应与吗啡相似,可导致口干、恶心、 呕吐、眩晕、体位性低血压等;大剂量可导致明显的呼吸 抑制等;耐受性和依赖性虽较吗啡小,但长期反复应用也 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 代谢:吗啡在肝内代谢;
禁用于肝功能严重损害者
代谢产物吗啡-6-葡萄糖苷酸具有药理活性。
♠ 排泄:大部分肾排泄,
少量经乳汁和胆汁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吗啡(morphine)
药理作用
中枢作用
镇痛 呼吸抑制
镇静 镇咳
吗啡
外周作用
兴奋平滑肌 扩张血管
免疫系统
免疫抑制
吗啡(morphine)
药理作用 - 中枢神经系统
情景初现
患者,男,55岁。3个月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经治疗后基本好转。近 两周未曾用药,近日夜里突发剧咳而憋醒,不能平卧,咳出粉红色泡沫 样痰,病人烦躁、大汗淋漓。查体:心率120次/min、呼吸38次/min, 血压160/94mmHg,两肺野可闻及湿罗音。此患者被诊断为心源性哮喘。
请问:1.请选择治疗药物并说明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2.用药时应做好哪些用药护理?
兴奋 平滑肌
1.胃肠道平滑肌:止泻,甚至便秘。 2.胆道平滑肌:引起胆绞痛。 3.支气管平滑肌:诱发哮喘。 4.输尿管平滑肌:尿潴留。 5.子宫平滑肌:延长产程。
扩张 血管
✓ 释放组胺、激动孤束核阿片受体,使中枢交感张力降低,导致外周 血管扩张
✓ 抑制呼吸使CO2蓄积,引起脑血管扩张而导致颅内压增加
吗啡(morphine)
临床应用
镇痛
吗啡
心源性哮喘
消耗性腹泻
2023/7/24
吗啡(morphine)
随堂练习
中枢神经系统药—镇痛药(用药护理课件)
兴奋呼吸中枢,引起患者出现呼吸急促、憋气和喘息现象。
2.心源性哮喘的治疗
强心苷——强心 利尿药呋塞米——消除肺水肿 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吸氧、给予氨茶碱——平喘 静脉注射吗啡——缓解气促和窒息感
3.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
I. 扩张外周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前 后负荷,改善肺循环,消除肺水肿。
4.吗啡急性中毒的抢救
III. 对症支持疗法 a)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b) 酌情使用呼吸兴奋药; c) 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目录
吗啡治疗
CONTANTS 心源性哮喘的机制
01
什么是心 源性哮喘
02
心源性哮 喘的治疗
03
吗啡治疗 心源性哮 喘的机制
04
注意事项
1.什么是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系左心衰竭引起的症状。 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导致通气功能降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中毒期:恶心、呕吐、肢体无力、呼吸深慢,
瞳孔缩小、对光反应存在。
麻痹期:昏迷、深度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脉搏细弱、体温降低、发绀、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
死亡原因——呼吸循环衰竭。
三联症状
4.吗啡急性中毒的抢救
I. 清除毒物 a) 口服:催吐/洗胃(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导泻(30%硫酸钠) b) 注射:用止血带紧缚注射局部的上方(以停止静脉回流为度),
局部冷敷,以延缓吸收。 c) 促进药物排泄:输液(高渗葡萄糖溶液)、利尿。
4.吗啡急性中毒的抢救
II. 特效解毒剂——阿片受体阻断药 a) 纳洛酮:0.4-0.8mg,静注,5-10min后可重复使用,直至呼吸
及意识恢复或总量达到10mg,视病情减量;
2.心源性哮喘的治疗
强心苷——强心 利尿药呋塞米——消除肺水肿 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吸氧、给予氨茶碱——平喘 静脉注射吗啡——缓解气促和窒息感
3.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的机制
I. 扩张外周血管,使回心血量减少,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前 后负荷,改善肺循环,消除肺水肿。
4.吗啡急性中毒的抢救
III. 对症支持疗法 a)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b) 酌情使用呼吸兴奋药; c) 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目录
吗啡治疗
CONTANTS 心源性哮喘的机制
01
什么是心 源性哮喘
02
心源性哮 喘的治疗
03
吗啡治疗 心源性哮 喘的机制
04
注意事项
1.什么是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系左心衰竭引起的症状。 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导致通气功能降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中毒期:恶心、呕吐、肢体无力、呼吸深慢,
瞳孔缩小、对光反应存在。
麻痹期:昏迷、深度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脉搏细弱、体温降低、发绀、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
死亡原因——呼吸循环衰竭。
三联症状
4.吗啡急性中毒的抢救
I. 清除毒物 a) 口服:催吐/洗胃(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导泻(30%硫酸钠) b) 注射:用止血带紧缚注射局部的上方(以停止静脉回流为度),
局部冷敷,以延缓吸收。 c) 促进药物排泄:输液(高渗葡萄糖溶液)、利尿。
4.吗啡急性中毒的抢救
II. 特效解毒剂——阿片受体阻断药 a) 纳洛酮:0.4-0.8mg,静注,5-10min后可重复使用,直至呼吸
及意识恢复或总量达到10mg,视病情减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16
4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吗啡
吗啡口服吸收快,首关消除明 显,生物利用度低,常需皮下注射 给药 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 少 量可经乳汁排出。
2020/6/16
5
吗啡
【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作用:吗啡镇痛作用强, 能明显减轻或消除各种锐痛和钝痛,还具 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消除由疼痛引起的 焦虑、紧张、恐惧等症状。 (2)抑制呼吸:治疗量吗啡可抑制呼吸, 剂量增大,抑制作用更强。急性中毒时呼 吸频率可减慢至每分钟3~4次。呼吸抑制 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此外,吗啡 抑制呼吸,导致二氧化碳潴留,脑血 管扩张,引起颅内压升高。
2020/6/16
9
吗啡
【应用】
1.镇痛:临床上仅用于其他镇痛药无 效的急性锐痛,对胆、肾绞痛应与阿托品 类解痉药合用;对于心肌梗死引起的剧痛, 只有血压正常者方可使用。
2.心源性哮喘:心源性哮喘除应用强 心苷、氨茶碱及吸氧外,配合静注吗啡可 获得良好的效果,缓解病人气促和窒息感。
2020/6/16
17芬Leabharlann 尼镇痛作用强,为吗啡的80~100倍, 作用迅速,但维持时间短。可用于各种剧 烈疼痛;与麻醉药合用,可减少麻醉药用 量;与氟哌利多合用于神经安定镇痛术。
不良反应有眩晕、恶心、呕吐及胆道
括约肌痉挛;大剂量产生明显的肌肉僵直,
可采用纳洛酮或肌松药对抗;静注过快可
产生呼吸抑制;成瘾性较吗啡、哌替啶小。
哌替啶为人工合成药。口服易吸 收,皮下或肌注吸收更快。能透过 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经肝代谢,由 肾排泄。
2020/6/16
13
哌替啶
【作用】 其作用与吗啡相似但较弱。
1. 镇痛镇静作用: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 有明显镇静作用。
2.抑制呼吸作用:等效镇痛剂量时, 哌替啶抑制呼吸作用程度与吗啡相当,但持 续时间短。
2020/6/16
10
吗啡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治疗量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
排尿困难、呼吸抑制、直立性低血压等。
2.耐受性及成瘾性:连续应用易产生
耐受性及依赖性。产生依赖性后突然停药
可出现戒断症状必须严格按麻醉药品管理
条例和国际禁毒公约管理。
3.急性中毒:用量过大可致急性中毒,
抢救措施主要为人工呼吸、吸氧和静脉注
约肌张力,可引起便秘。
(2)胆道:能使胆道括约肌收缩,引起
上腹部不适,严重者引起胆绞痛。
(3)其他:可使膀胱括约肌张力提高,
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对妊娠未期子宫,
可对抗催产素对子宫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而
延长产程;较大剂量的吗啡可致支气管平
滑肌收缩,诱发或加重哮喘。
2020/6/16
8
吗啡
【作用】 3.心血管系统 可扩张血管平滑
2020/6/16
20
(三)其他类 罗通定
罗通定具有镇静、安定、镇痛和中枢性 肌肉松弛作用。镇痛作用比哌替啶弱,但 较解热镇痛药作用强。适用于胃肠及肝胆 系统疾病等引起的钝痛、一般性头痛及脑 震荡后头痛等,也可用于痛经和分娩止痛, 对胎儿和产程均无不良影响。治疗量一般 无不良反应,大剂量可抑制呼吸,偶见眩 晕、乏力、恶心和锥体外系症状。
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等,必要时给予
呼吸兴奋药尼可刹米。
2020/6/16
11
吗啡
【禁忌证】 吗啡能通过胎盘和乳汁,抑制胎
儿和新生儿的呼吸,故禁用于分娩止 痛和哺乳期妇女止痛。支气管哮喘、 肺心病、颅内压增高、新生儿、婴儿 及肝功能严重减退病人禁用。
2020/6/16
12
(二)人工合成镇痛药
哌替啶
3.扩张血管:可扩张血管,引起体位性 低血压。扩张脑血管,可使颅内压升高。
4.对平滑肌的作用:能增加胃肠道平 滑肌及括约肌张力,大剂量可引起支气管平 滑肌收缩;不延长产程。
2020/6/16
14
哌替啶
【应用】 1.急性锐痛 2.麻醉前给药 3.人工冬眠 4.心源性哮喘
2020/6/16
15
哌替啶
2020/6/16
6
吗啡
【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3)镇咳:吗啡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 枢,产生强大的镇咳作用。对多种原因 引起的咳嗽均有效,因易产生成瘾性, 常用可待因替代。 (4)其他:还可引起恶心、呕吐;使 瞳孔缩小,中毒时可产生针尖样瞳孔。
2020/6/16
7
吗啡
【作用】
2. 平滑肌
(1)胃肠道:能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和括
支气管哮喘、脑损伤或脑肿瘤、重症肌无
力及2岁以下小儿禁用。
2020/6/16
18
曲马多
曲马多镇痛效果好,不产生欣快感, 治疗量不抑制呼吸,也不影响心血管功能。 适用于中度及重度急、慢性疼痛,如手术、 创伤、分娩及晚期肿瘤疼痛等。偶有多汗、 眩晕、恶心、呕吐、疲劳等不良反应;耐 受性和成瘾性小。卡马西平可降低曲马多 血药浓度,减弱其镇痛作用;安定类药可 增强其镇痛作用,合用时应调整剂量。
2020/6/16
19
喷他佐辛
喷他佐辛为受体部分激动药,镇痛作用 为吗啡的1/3,呼吸抑制作用为吗啡的1/2, 且抑制程度不随剂量而增强。适用于各种慢 性钝痛。成瘾性小,在药政管理上已列入非 麻醉药品。
常见嗜睡、眩晕、恶心、呕吐、出汗等; 剂量增大可致呼吸抑制、血压升高、心率加 快等;反复使用,可产生身体依赖性,但戒 断症状比吗啡轻,使用时应逐渐减量至停药。
第五节 镇痛药
概述
镇痛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能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疼痛,而不影响 意识和其他感觉的药物。因其反复应用 易致成瘾,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严格限 制,一般仅限于急性剧烈疼痛时短期应 用。常用的镇痛药可分三类:①阿片生 物碱类镇痛药。②人工合成镇痛药。③ 其他类。
2020/6/16
1
常用镇痛药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副作用 2.耐受性和成瘾性 3.急性中毒;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 瞳孔散大,震颤、肌肉痉挛、反射亢进甚至 惊厥。抢救措施与吗啡相似,但纳洛酮能解 除呼吸抑制,不能对抗惊厥症状,需合用抗 惊厥药。
【禁忌证】与吗啡相似。
2020/6/16
16
美沙酮
镇痛作用强度与吗啡相似,耐受性和 成瘾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较轻,且易于 治疗。抑制呼吸、缩瞳、引起便秘以及升 高胆内压作用均较吗啡弱。主要用于创伤、 术后、晚期癌症等所致的剧痛;也可作为 戒除吗啡或海洛因成瘾性替代药物。不良 反应多见眩晕、恶心、呕吐、嗜睡、便秘 及体位性低血压等;皮下注射可致疼痛硬 结。禁用于分娩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