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伤自救互救知识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伤自救互救知识手册》
《战伤自救互救知识手册》
战时伤员的及时救护和快速转运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伤死率、伤残率,维护和再生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环节。
自救互救是指伤员或者战友在战场上利用简单的材料进行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初步急救处理的过程。
自救互救技术并不复杂,所用器材也较为简单,如制式三角巾、绷带、止血带等,甚至可现场取材代替。
自救互救一般按以下基本步骤进行:
1.快速接近伤员,立即脱离危险环境,避开火力直接打击。
2.快速验伤,主要检查伤员意识、呼吸及有无出血、骨折等情况。
3.快速对损伤部位进行自救互救。
4.准备好搬运工具,及时后送。
一、出血与止血
损伤部位紧急止血是自救互救重要而常用的急救措施,若未能及时止血,可危及伤员生命。
根据出血的特点,可迅速判断出血的类型和部位。
⑴动脉出血。
⑵静脉出血。
⑶毛细血管出血。
一般将出血分为三类:⑴动脉出血,出血呈喷射状,颜色鲜红,出血速度快且量大。
⑵静脉出血,出血呈涌出状,颜色暗红,速度稍慢,但量也大。
⑶毛细血管出血,从伤口向外渗血,色鲜红。
应根据出血类型及部位,采用相应的止血方法。
(一)指压止血
指压止血适用于头、面、颈、四肢动脉出血的急救,是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近心端,将动脉压向骨骼,中断血流,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⑴颞浅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头顶部和颞部出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的前方、下颌关节附近触摸到动脉搏动后,用力压向颞骨达到止血目的。
⑵面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面部出血
在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处前方3厘米附近摸到面动脉搏动后,用力将其压于下颌骨上。
⑶颈总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头部和颈部大出血
将拇指或其他4指并拢置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在摸到颈总动脉搏动后,用力将该动脉向下压于椎骨上。
注意事项:决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
⑷锁骨下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腋窝、肩部和上肢大出血
在锁骨上窝内触摸到动脉搏动处,用拇指将锁骨下动脉压向肋骨。
⑸肱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上臂下段、前臂和手大出血。
在上臂上1/3段内侧触摸到动脉搏动后,用拇指将动脉压向肱骨。
⑹股动脉指压止血
适用于:大腿、小腿和足部大出血。
将两手拇指重叠置于大腿前面上部最明显的搏动点,并用力将股动脉向后压向股骨;由他人救助时,救助者双掌交叉叠放于动脉搏动处,用力向后压向股骨。
指压止血应注意:⑴选择正确的指压止血部位。
⑵压迫应向骨骼方向,压力大小适度。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尤其
用于四肢止血,
⑴先用无菌或干净的纱布、敷料等盖住伤口,再用纱布卷或毛巾折成垫,压住伤口。
⑵用三角巾、绷带等加压包扎。
注意事项:1、无急救包时可用手边的清洁布类织物。
2、加压包扎压力适度,以保证肢体远端能扪及动脉搏动为原则。
3、包扎后抬高肢体,以增加静脉回流和减少出血。
4、伤口内有粉碎性骨折块突出时要慎用。
(三)屈肢加垫止血
适用于:没有骨关节损伤的前臂或小腿出血。
方法:将纱布垫、毛巾等物卷成圆筒状置于肘窝(前臂出血)或腘窝(小腿出血),然后强屈关节,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屈曲的肢体紧密包扎。
注意事项:定时放松屈曲肢体,防止肢体坏死。
(四)止血带止血
止血带止血是一种简单而可靠的止血手段。
止血带有多种,如橡皮管止血带、充气止血带、卡式止血带等。
适用于:加压包扎不能控制的肢体大出血。
⑴在伤口的近心端,用敷料全周覆盖。
⑵将止血带包绕2周后拉紧固定。
如无止血带,可用三角巾、布带、皮带等替代。
注意事项:
1.止血带应捆在伤口近心端,不宜直接捆扎在皮肤上,须垫以敷料、毛巾、衣物等。
2.止血带松紧应以控制肢体明显出血为宜。
3.上止血带要有醒目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总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
每1~1.5小时放松一次,每次松开5~10分钟。
4.放松止血带不可过急过快,以免引起血压下降。
二、包扎
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并具有止血和固定的作用。
目前列装的包扎材料有三角巾和绷带等。
注意事项:⑴操作轻柔、松紧适度、覆盖完全。
⑵四肢包扎要露出手指和脚趾,以便观察血运情况。
⑶不要在伤口上打结。
(一)三角巾包扎
三角巾包扎简便、易掌握,包扎面积大。
可将三角巾叠成多种形状,如燕尾状、双燕尾状或蝴蝶状。
1、头面部包扎
1.1、三角巾风帽式包扎
适用于:头顶部、颞部、前额部、枕部、耳部、面颊部、下颌部伤口。
⑴用敷料覆盖伤口,将三角巾平放于伤员头后部,顶角打死结。
⑵将三角巾底边折叠1~2层,两侧边向前牵拉。
⑶两侧边向前经下颌部交叉,再向后在枕后打结。
1.2、三角巾面具式包扎
适用于:颜面部伤口。
⑴用敷料覆盖伤口,三角巾套在面部,顶角打结后置于下颌部;⑵将两边角拉到枕后;
⑶在枕部交叉后绕到前方;⑷在额部打结,并在眼、鼻、口部开窗。
1.3斜帽式包扎
适用于:单侧眼、额、颞部伤口
⑴用敷料覆盖伤口,三角巾底边折叠1~2层置于伤处。
⑵双底角分别经耳下颌对侧颞部至枕后。
⑶双侧底角在枕后压住顶角后交叉向前绕。
⑷在额部打结。
2、三角巾
躯干包扎
2.1、三角巾胸部包扎
适用于:胸部伤口
⑴用敷料覆盖伤口,将三角巾放在胸部。
⑵顶角绕过肩后背部,两底角向后侧牵拉。
⑶两底角与顶角在后背部打结。
2.2三角巾背部包扎
适用于:背部伤口。
方法:⑴用敷料覆盖伤口,将三角巾横放背部。
⑵两底角与顶角在前胸部打结。
⑶顶角过肩绕向前胸部,两底角向前牵拉后打结。
2.3三角巾腹部包扎
适用于:腹部、骨盆、会阴部伤口
⑴用敷料覆盖伤口,三角巾顶角在下,底边在上。
⑵两底角向后腰部牵拉打结。
⑶顶角经会阴部拉至臀部,与底角打结。
3、三角巾肢体包扎
3.1、三角巾上肢包扎
适用于:上肢(大面积)伤口
⑴用敷料覆盖伤口,将三角巾一底角打结后套在伤侧手上。
⑵另一底角向后绕向对侧肩上,顶角缠绕包扎伤肢。
⑶前臂屈曲胸前,两底角在对侧肩部打结。
3.2、三角巾肩部包扎
适用于:肩部伤口
⑴用敷料覆盖伤口,三角巾倒放在伤肩上,两底角经前胸和背部在对侧腋下打结。
⑵左手拉住顶角,右手提起侧边中点。
⑶顶角及底边中点分别向后绕向腋下和向前下包绕,腋下打结。
3.3、三角巾手、足包扎
适用于:手、足伤口、伤肢残端
⑴用敷料覆盖伤口,手放三角巾中央,手指向顶角,顶角折叠覆盖手。
⑵两底角左右交叉压住顶角。
⑶两底角于腕部和前臂交叉缠绕后打结。
3.4、三角巾下肢包扎
适用于:大腿、小腿伤口
⑴用敷料覆盖伤口,将三角巾横放于伤处(底边可折叠),顶角向下或向上。
⑵两底角向后或向前牵拉,在后或前方交叉缠绕。
⑶压住顶角打结。
(二)绷带包扎
绷带包扎用于固定敷料或夹板,防止移位或脱落;并可固定骨折及关节,支持、悬吊肢体,加压包扎止血。
注意用力均匀,松紧适度,观察远端肢体血循环。
1、环行包扎
适用于:额部、颈部及腕部伤口
方法:用敷料覆盖伤口,用绷带缠绕数圈,每圈均盖住前一圈,用胶布固定或撕开成两股,交叉环绕打结。
2、蛇形包扎
适用于:较大伤口的敷料、夹板固定
用绷带卷斜行缠绕,每圈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而不相重叠。
3、螺旋形包扎
适用于:躯干及四肢伤口
覆盖伤口,环形包扎数圈,再螺旋缠绕,每圈遮盖住前圈的1/3~1/2。
4、“8”字形包扎
适用于:肘、腕、膝、踝、肩等关节包扎。
用敷料覆盖伤口,用绷带斜形交叉绕经关节作“8”字形缠绕。
每圈叠盖前圈1/3~1/2。
5、回返包扎
适用于:头部伤口或肢体残端。
用敷料覆盖伤口,绷带环形缠绕两圈固定,然后从中线开始,作前后、左右来回返折,直至全部被包完为止。
(三)几种特殊伤的包扎与处理
1、开放性
颅脑外伤
⑴颅脑外伤无脑组织膨出者,按一般包扎处理。
⑵有脑组织膨出者:创口用清洁敷料覆盖,用小碗扣上,也可用纱布或绷带做成圆圈围绕膨出的脑组织,轻柔包扎。
注意事项:
⑴处理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⑵包扎时应避免压迫脑组织。
2、开放性气胸
胸部伤口与胸腔相通,成为开放性气胸。
用急救包外皮带胶的一面,将其紧贴于伤口,再加多层敷料覆盖后,用三角巾包扎。
注意事项:
⑴包扎后保证伤口无气体溢出。
⑵包扎应严密,防止敷料松动、位移。
⑶如无消毒敷料,可剪裁雨衣、雨布或其他代用品。
3、腹部内脏脱出
以湿润的大块敷料覆盖后,扣以干净的碗状物,包扎固定。
注意事项:
⑴不要还纳脱出的内脏。
⑵浸湿覆盖在内脏上的敷料。
⑶伤员取仰卧位,双下肢屈曲。
三、固定
固定目的是减轻疼痛,避免加重损伤,便于伤员转送。
损伤部位出现青紫、肿痛、变形或伤口处骨折端突出,即可判断为骨折,需要固定;
固定器材:
除制式固定器材外,可用木板、树枝、弹夹、胶鞋等替代。
固定需要超过关节、骨突出部位加垫。
1.锁骨骨折固定
用两条三角巾,分别折成5横指宽的条带。
固定时腋窝加垫,用三角巾条带环绕腋部一周,在腋后打结,然后把左右打结的三角巾一角拉紧,在背后打结,使左右肩关节后伸固定。
也可用“8”字绷带法挺胸固定。
2.上臂骨折固定
⑴夹板固定:
用一块夹板时,夹板放在上臂外侧;用两块夹板时,则放在上臂的内、外两侧。
然后用布带在骨折上、下端捆扎,松紧以捆扎带上下能滑动1厘米为度。
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用腰带或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⑵上臂骨折三角巾躯干固定:
将三角巾固定在躯干上。
屈肘90度,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3.前臂骨折固定
⑴夹板固定:
在前臂掌、背侧各放夹板一块,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屈肘90度,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⑵三角巾悬吊固定:
先用三角巾将伤臂悬吊后,再用一条三角巾条带或一条绷带将伤臂固定于胸前。
4、大腿骨折固定
⑴夹板固定:
用一块长木板,放在伤肢的外侧。
在骨突出部、关节处加衬垫,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分别在骨折上下端、腋下、腰部、髋部和踝关节等处打结固定。
⑵三角巾健肢固定:
将两下肢并拢,在两腿间的骨突出部位加垫,然后用5-6条三角巾条带,将伤肢固定在健肢上,踝关节和足做“8”字固定。
5、小腿骨折固定
⑴夹板固定:
用两块长于大腿中部到足跟的木板,分别放在小腿的内、外侧(如只有一块木板,放在小腿外侧)。
骨突出部位加垫,用三角巾分
别在骨折的上、下端,大腿中部、膝下和踝关节部打结固定。
足部作“8”字形固定,使足尖与小腿成直角。
⑵三角巾健肢固定
方法:用三角巾折成条带,在骨折上下端、膝关节、踝关节和足部,分别将伤肢与健肢固定在一起。
6、脊柱骨折的固定
伤后肢体不能活动或失去知觉,应怀疑脊柱骨折。
⑴颈部骨折固定头颈部不要移动,轻轻抬起肩部,在颈项部垫入一张毛巾卷成的小卷进行固定。
在头颈部放置沙袋等重物,可用伤员的皮靴装入泥土代替。
移动伤员时,须多人配合,移动后在木板或担架上进行固定。
⑵胸腰部骨折固定伤员俯卧时,维持该位置,保持呼吸通畅;伤员仰卧时,在腰部垫上用用衣物折叠的垫子。
四、搬运
搬运的目的是迅速安全地将伤员搬至隐蔽地,以防止伤员再次受伤,并能得到及时救护。
(一)基本搬运方法
1.脊柱损伤搬运
三人平托,保持身体平直,其中一人扶持稳住头部,避免伤员身体弯曲或扭转。
2.侧身匍匐搬运
救护者侧身匍匐到伤员处,将伤员腰部垫在救护者左腿上,伤员两腿放于胸前,救护者右手穿过伤员腋下抱胸,左肘撑于地面,蹬足向前。
3、匍匐背驮搬运
救护者同向侧卧于伤员处,并紧靠伤员身体,拉紧伤员上臂后,再抓住伤员臀部,合力猛翻将伤员转上身,低姿匍匐前进。
4、单人搬运
适用于轻伤员,常用的方法有扛、背、抱、拖、腰带抱运等。
⑴扛:救护者将伤员双腿屈曲,左手将其两臂并放于颈侧,右手抱紧伤员两腿,站起行进。
⑵背:救护者将伤员搭于肩上,然后双手抓住伤员双下肢站起行进。
⑶抱:救护者先将伤员单臂搭于肩上,一手托伤员背部,另一手托伤员下肢抱起行进。
⑷拖:用雨衣或床单包裹伤员,捆上背包带或绳索,挎于救护者肩上拖移。
⑸腰带抱运:将腰带结成一个环,首先套于伤员臀部,然后斜套于抢救者肩部,将伤员抱起行进。
5、双人搬运
双人搬运适用于头、胸、腹部的重伤员,但不宜用于脊柱、脊髓损伤伤员。
常用的方法有椅托式搬运、拉车式搬运。
⑴椅托式搬运:抢救者一人的右手和另一人的左手相牵托于伤员臀部,一人的左手和另一人的右手互搭,置于伤员背部成椅子形。
伤员两手分别搭于救护者肩部,托起伤员行进。
⑵拉车式搬运:救护者一手抱住伤员腋下,伤员双手臂搭下,另一人双手分别抱住伤员膝关节部位,向前行进。
6、担架搬运
将担架放在伤侧,取下伤员的装备和坚硬物品。
两名搬运人员单腿跪在伤员健侧,一人托住伤员头部和肩背部,另一人托住伤员腰臀部和膝下部。
伤员能合作时,嘱其双手扣住搬
运人员颈部,同时抬起,将伤员轻移于担架上,固定号扣带。
运送时,伤员头在后,脚在前,便于观察伤情。
上坡时,伤员头在前,下坡时相反。
注意保暖。
(二)注意事项
1.动作轻巧、协调一致。
受伤部位应向上,头部和肩部不能着地。
搬运过程中避免震动。
搬运前,做好急救处理。
2.应根据敌情、伤情、地形等情况,选用不同的搬运方法和运送工具。
3.搬运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伤情的变化。
伤员出现紧急情况应暂停后送,就地急救,好转后继续后送。
历次战争中,战场救护约半数伤员是靠自救互救完成的,比外科军医在手术台上挽救的生命更多。
因此,战场上应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广大指战员必须掌握战伤救护知识和基本技术,平时反复演练,战时根据受伤情况选择正确的急救措施,快速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