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构成】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面的旋转优质教案
面的旋转优质教案教案标题:面的旋转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掌握计算面的旋转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3. 运用面的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面的旋转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掌握计算面的旋转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面的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 教学板书工具和白板。
3. 学生练习册和教材。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入面的旋转的概念,例如一个圆盘或一个圆柱体。
2. 引导学生思考,当一个平面图形绕着某条轴线旋转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探究:1. 将一个矩形绕着一条边旋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所形成的立体图形。
2. 引导学生发现,旋转后的图形是一个圆柱体,并引导他们总结旋转的基本性质。
讲解:1. 通过教学课件和板书,讲解面的旋转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引导学生理解旋转体积和表面积的概念,并介绍计算方法。
示范:1. 通过几个例题,演示如何计算面的旋转体积和表面积。
2. 强调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步骤和公式的运用。
练习:1.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计算面的旋转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拓展: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的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面的旋转概念解决其他几何问题。
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的旋转的重要性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面的旋转的知识。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面的旋转的知识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面的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计算面的旋转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的撰写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面的旋转是什么;2.掌握面的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操作;3.熟练运用面的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面的旋转的概念;2.面的旋转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难点1.面的旋转的实际应用;2.面的旋转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某些场景图片,例如一个鸟蛋在平面上旋转的图,在学生尝试后让学生思考,探索什么是旋转。
2. 正文2.1 面的旋转的概念面的旋转是平面上任何一个平面图形以任意一点为中心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旋转前后形状相同,大小不变。
2.2 面的旋转的基本操作将面固定在平面上,沿着指定的中心点旋转任意角度,求旋转后的位置。
以正方形为例,将正方形固定在平面上,沿着中心点旋转90度,分别求出旋转前后各个点的坐标,得到旋转后的正方形坐标图形。
2.3 面的旋转的实际应用1.在实际问题中,面的旋转有诸如建筑物、广场、气球、游乐园及其他不同的应用等。
2.学生通过课堂活动,了解更多面的旋转实际应用。
2.4 面的旋转的综合应用1.示范教学1.1 矩形面的旋转教师展示图形,例如长宽分别为2cm和4cm的矩形ABCD及其绕点 B 旋转120度所得的图形,让学生解释掌握。
1.2 正三角形面的旋转教师展示图形,例如以正三角形ABC 的点 B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60度所得到的正三角形ABD 和以正三角形 ABC 为模板,由旋转构造法构造以 A 为顶点,且在直线 BC 上的等边三角形 EBC 和以 AB 为一边,且在直线 BC 上的等边三角形 ABD。
2.分组小活动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分别以三角形和正方形为例,让学生将所选图形绕不同点旋转不同角度,发现变化规律和图形面积不变等特征。
3. 作业以题目形式布置以下作业:1.为了保持优美的花坛,以花坛中心 O 点为旋转中心,将内圆半径为2cm,外圆半径为3cm 的环绕 O 顺时针旋转90度,分别求出旋转前、后外圆周长的差与各种对角线并比较。
面的旋转教案(热门3篇)
面的旋转教案(热门3篇)面的旋转教案(1)设计说明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这一新课标理念,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在具体情境中观察、发现。
教学伊始,创设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思”,迅速感受到情境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再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用课件生动再现几个蕴涵数学知识的生活现象,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快速得到激活,在思考、讨论中较快地发现“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2.在动手操作中思考、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去思考、去质疑,促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在积累对圆柱、圆锥特征认识的同时,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培养。
3.在合作学习中内化、建构知识。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去学习新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丰富自己对新知的认识,完成对圆柱、圆锥知识的建构,进而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圆柱和圆锥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柱、圆锥形实物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及半圆形纸片胶水小棒直尺平板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第1课时面的旋转(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察、发现。
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轮车条上系上彩带。
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
(课件出示情境图)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结合“面的旋转”的知识来认识圆柱、圆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行车后轮车条上系上的彩带,并想象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让学生初步体验“点动成线”这一现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起到新旧知识衔接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案设计面的旋转对角线关系的探究
本篇文章将介绍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案设计-面的旋转对角线关系的探究。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面的旋转及旋转对角线关系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变换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面的旋转及旋转对角线关系。
通过对计算机仿真实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面的旋转是一种几何变换,并探究面的旋转对角线关系。
2.教学目标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理解面的旋转是一种几何变换,掌握旋转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能够观察、分析和总结旋转对角线关系的规律和特点。
(3)能够通过练习和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几个几何图形的旋转变换,向学生介绍旋转概念,并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旋转的特点和方法。
2.示范引导通过计算机仿真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面的旋转对角线关系。
让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规律总结正确答案,最后进行验证。
3.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平面图形,然后通过面的旋转探究旋转对角线关系,并将结果汇报给全班。
4.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内容总结归纳,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在家里使用计算机或其他工具,进一步探究旋转变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面的旋转是一种几何变换,面的旋转对角线关系的探究。
2.教学难点理解面的旋转及其特点,发现和总结旋转对角线关系的规律和特点,并进行验证。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和示范引导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面的旋转及旋转对角线关系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2.探究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实例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旋转对角线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3.智慧教育法通过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和工具,引导学生在互联网等多元化平台中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活动和课后作业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案设计多视角的面的旋转
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下学生全面了解多视角的面的旋转,以及掌握有关该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巧。
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如何区分不同平面图形的旋转轴和旋转方向,正确使用坐标系描述三维空间图形旋转、求解旋转后的坐等技能。
同时,本课程也通过有趣的实例和人生实践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学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1、教学内容:面的旋转2、教学目标:1)了解旋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平面图形的旋转轴和旋转方向3)了解三维空间图形的旋转和关键技术4)熟练掌握坐标系描述图形旋转过程和计算方法5)能够应用旋转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旋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平面图形的旋转轴和旋转方向的掌握3)三维空间图形的旋转和关键技术2、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复杂图形的旋转原理和计算方式2)如何准确描述图形的旋转轴和旋转方向3)如何灵活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具,简明扼要地阐述面的旋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讲解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课堂展示、学生提问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案例分析:以实际问题为落脚点,由老师和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1、旋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学时2、平面图形的旋转轴和旋转方向 2学时3、三维空间图形的旋转和关键技术 4学时4、坐标系描述图形旋转过程和计算方法 3学时5、实际问题应用分析与讨论 2学时五、教学资源及使用1、多媒体教具:1)课件:以图形和动画为主,生动形象地展示旋转的过程和结果。
2)投影仪:用于课件和学生展示。
2、学生用具:1)笔:用于作业练习和课堂笔记。
2)手机或平板电脑:用于下载和安装有关面的旋转的相关应用程序。
《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面的旋转》教学设计《面的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教学目标】1、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相识圆柱和圆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成与面的旋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视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辩认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并从中抽象出几体图形的形态来。
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并驾驭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长方形、半圆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的小旗,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模型。
【教学流程】一、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表象。
1、打算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到生活中找寻“旋转的美”,你们找到了吗?展示一下吧!2、学生展示。
(说说是什么物体怎样旋转。
)3、视察思索你能发觉什么?⑴将自行车后轮支架支起,在后轮辐条上系上彩带。
转动后轮,视察并思索彩带随车轮转动形成的图形是什么?(一条圆形曲线)⑵天空中的风筝。
假如把这些风筝看成是一个点,那么它们的运动轨迹形成了什么?(线)你发觉什么?板书:点动成线。
⑶汽车雨刷。
假如把雨刷看成是一条线,那么它运动时左右摇摆形成了什么?(半圆)你有什么发觉?板书:线动成面。
⑷自动旋转大门。
假如把转门成是一个长方形,那么它是怎么运动的呢?(旋转),长方形转门在旋转过程中形成了什么?(圆柱体)你有什么发觉?板书:面动成体。
4、大家能举诞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5、小结:看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与面动成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面的旋转。
板书课题“面的旋转”。
6、这些平面图形旋转后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呢?请大家猜一猜。
大家刚才说得对不对呢?现在我们来动手做一做。
以为单位利用课前打算的各种图片,如:半圆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彩色纸片。
用小棒、胶水做成一面面小旗。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面的旋转》教案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面的旋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面的旋转。
我们将从简单的二维图形开始,如正方形和矩形,了解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旋转,并探讨旋转对图形产生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例题和练习来深入理解旋转的性质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面的旋转的概念,掌握二维图形在三维空间中旋转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和旋转的性质。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旋转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讲解旋转的概念,我将准备一些二维图形,如正方形、矩形等,并使用一个三维旋转模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旋转。
学生将需要准备笔记本和铅笔,以便记录重要的信息和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引入旋转的概念。
我会展示一个正方形在二维平面上进行旋转,并让学生观察旋转对正方形产生的影响。
2. 新课讲解:我将详细讲解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展示如何运用旋转的规律。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一个例子后,我会立即给出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解题方法和经验,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将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旋转的性质和规律。
板书将包括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和一些关键的例题。
七、作业设计1. 请画出一个正方形,并将其绕着其中一个顶点进行旋转。
观察旋转对正方形产生的影响,并记录下来。
答案:旋转会使正方形的其他三个顶点围绕旋转中心点按照一定规律移动,同时正方形的大小和形状不会改变。
2. 请画出一个矩形,并将其绕着其中一条中线进行旋转。
观察旋转对矩形产生的影响,并记录下来。
答案:旋转会使矩形的另一个顶点围绕旋转中心点按照一定规律移动,同时矩形的大小和形状不会改变。
【面的构成】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面的构成】面的旋转教学设计【--简历表格】《面的旋转》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面的旋转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选择。
面的旋转教学设计面的旋转教学目标:1.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1.课件动画、实物投影、圆柱、圆锥体教具;2.用纸片和小棒做成的小旗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回忆图形的旋转。
2.引出课题面的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自然地揭示课题。
)二、开展活动,探索新知。
(一)电脑课件演示:(分两个步骤)1.问题一:观察彩带随后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思考并交流个人的想法,体会点的运动形成线。
2.第2题中的3幅图:(1)观察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2)通过交流,使学生感知:在一定的条件下,点的旋转形成线,线的旋转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对接下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作好铺垫。
)(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1.取出课前制作的小旗。
形状如:2.先引导学生想象小旗旋转后形成图形的样子。
(不要求学生准确表达,能说出形状或用手势说明就可以了)3.再动手转动小旗。
4.说一说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
5.即时练习:完成课本第2页的第3题。
6.介绍圆柱、圆锥。
(1)此时结合课本第3题的插图向学生介绍圆柱、圆锥,形成表象,恰到好处;(2)实物投影出示课本找一找插图,找一找曾经学过的立体图形,强化圆柱和圆锥的表象;(3)再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和圆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面的旋转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1 面的旋转北师大版1. 教学目标1.理解旋转的定义,会画出旋转图形2.掌握面的旋转规律,能够解决相应的面的旋转问题3.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2. 教学重点1.面的旋转定义和规律2.通过旋转图形进行计算3. 教学难点1.面的旋转问题的解决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导入新课,强化学生对上一课的理解,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
4.2. 引入面的旋转定义通过引入“旋转”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旋转,并向学生展示旋转的实例,进而引入面的旋转。
4.3. 学习面的旋转规律将面的旋转规律的相关知识通过讲解和例题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并理解面的旋转规律及其运用方法。
4.4. 面的旋转问题解决通过练习题和思考题的形式,让学生熟悉面的旋转问题的解决过程,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面的旋转问题。
4.5. 拓展应用通过展示更多的实例,让学生理解面的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5. 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引入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2.演示法:通过实例展示面的旋转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理解面的旋转规律;3.练习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熟悉面的旋转的计算过程;4.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两人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互相帮助和检查答案,提高学习效果。
6. 评估方式通过平时课堂练习、小测验和期末考试等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并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7. 教学资源1.数学教材2.课堂黑板和粉笔3.计算器4.练习题、作业题、考试题等教学资料。
8.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的旋转的定义和规律,能够解决相应的面的旋转问题,并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进度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1.1《面的旋转》(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1.1《面的旋转》(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面的旋转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面的旋转及其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面的旋转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1节《面的旋转》。
我们将学习面的旋转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面的旋转的定义:了解什么是面的旋转,掌握旋转的特点。
2. 面的旋转性质:学习旋转前后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以及旋转角度的概念。
3. 面的旋转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旋转后的图形面积、位置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面的旋转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描述和分析面的旋转过程。
2. 掌握面的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面的旋转性质,掌握旋转前后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面的旋转的定义,旋转角度的概念,面的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几何模型。
学具:练习本、笔、量角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旋转的魔方,引导同学们观察和思考旋转的过程和性质。
2. 讲解面的旋转的定义和性质: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几何模型,详细讲解面的旋转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同学们分析、解答,巩固面的旋转的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面的旋转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面的旋转的定义2. 面的旋转性质a. 形状不变b. 大小不变c. 位置关系变化3. 旋转角度的概念4. 面的旋转的应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判断题:a. 面的旋转会改变图形的形状。
()b. 面的旋转会改变图形的大小。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案设计概念语境下的面的旋转
本节课主题: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面的旋转的意义。
(2)了解与研究平面上图形的旋转。
(3)掌握常用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的旋转规律。
(4)能够用图形的平移、旋转、镜像等变换形成对称的图形,建立对称性概念。
2、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让学生形成乐于观察、思考、探索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引入环节教师出示手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然后进行启发性问答:观察这个手表,发现有什么特点?手表上的时针、分针秒针会什么样的运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2、知识讲解(1)给学生讲解面的旋转概念,让学生了解并从各自角度感受旋转的过程。
(2)给学生讲解平面上图形的旋转概念,并介绍旋转的方式和旋转的规律。
(3)用常见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图形的旋转规律。
(4)引入对称概念,在讲解镜像变换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对称性的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例题演练(1)在黑板或白板上导入几个例子,来演示旋转和对称的用法。
(2)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旋转变换例题,让学生了解计算旋转角度的方法。
(3)让学生设计卡片,单独或几个合设计出中心旋转、平移对称以及各种对称变换等例子。
4、拓展练习(1)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用自己的方法自己设计出一些中心旋转、平移对称以及各种对称变换的例子,以检验自己的理解情况。
(2)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日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比如在拼图游戏中进行对称拼图,或在画面上进行对称绘画等。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在实际中举例。
2、归纳法:通过图形现象,找出规律。
3、创造性教学法:让学生拓展、创新。
4、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
四、教学资源1、黑板或白板。
2、可旋转的图形。
3、卡片素材、配件材料等。
五、教学媒体1、PPT。
小学六年级数学《面的旋转》教案分享
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中的《面的旋转》教案。
这个教案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材要求总结的,经过多次试讲和修改后,效果很不错,学生们的表现也非常出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教案吧!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来源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主要内容是面的旋转,是学生进一步掌握三维描述的重要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面的旋转的定义、计算旋转角度的方法,掌握旋转后的图形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点1.面的旋转的定义。
2.旋转的角度计算方法。
3.旋转后的图形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1.旋转后的图形的特征。
2.把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问题。
五、教学方法1.黑板板书法:适用于进行讲解和演示。
2.示范法:教师通过展示实际情境或者模型进行直观的示范。
3.讨论法:适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观察力,主要通过学生之间自主合作,相互交流思路,分享解题方法。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体验学习过程,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课前预热教师可以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方案,比如让学生画一个正方形,再围绕着其中一个点旋转45度,之后再旋转90度,看看形状有没有改变,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到面的旋转概念,从而更容易理解课堂内容。
2.引入新知请学生看一些图片,比如风车、自行车轮子等,让他们从中发现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围绕一个点旋转。
带领学生慢慢走进面的旋转概念,引出旋转的定义和旋转的角度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通过黑板板书法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3.探究新知请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比如让学生画一个正方体和圆锥体,在旋转角度不同的情况下,看看图形有什么变化,哪些图形旋转后会形成整体,哪些图形旋转后会产生新的面。
在完成这些练习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面的旋转优秀教学设计
面的旋转优秀教学设计面的旋转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几何、向量和复数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设计一堂优秀的面的旋转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方式深入理解面的旋转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下面是一个关于面的旋转的优秀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如下:一、活动目标1. 了解面的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面的旋转的基本操作和计算方法。
3. 发展综合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4. 培养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活动过程1. 活动导入(10分钟)用实物展示面的旋转,如立体图形或物体,引发学生对面的旋转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知道面的旋转是什么吗?这个概念在哪些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中可以体现出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面的旋转的概念进行初步认识。
2. 理论学习(20分钟)通过课件、板书等方式,介绍面的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并解释面的旋转的基本操作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对面的旋转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3. 实践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套面的旋转实验工具,如三维可旋转模型或电脑模拟软件等。
给出几个面的旋转练习题目,让学生用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解决。
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面的旋转的基本操作和计算方法。
4. 讨论总结(3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难度适中的面的旋转问题进行解决,然后将解题过程和结果展示给全班。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共同讨论。
5. 拓展应用(2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面的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机械制造、计算机制图等领域。
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提出一个创新的应用场景,并简单描述该应用场景下面的旋转的具体应用方法。
6. 活动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问题,以便进一步深化对面的旋转的理解。
三、注意事项1. 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合作,促进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数学下册《面的旋转》教案、教学设计
2.重点:运用旋转方法,计算旋转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难点:理解旋转过程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二)教学设想
(1)请学生设计一个旋转对称的装饰图案,并解释其旋转性质。
(2)生活中有很多旋转现象,请学生举例说明,并分析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创新作业:
(1)请学生尝试将一个平面图形绕一个非顶点旋转,观察并描述旋转后的空间图形。
(2)学生可以尝试编写一个关于旋转的小故事,将所学知识融入故事中,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过程设计: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旋转的定义、性质、应用等。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最后,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
2.教学方法:采用总结反馈法,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3.创新作业和小组成果可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展示,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提高。
4.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设计丰富的实践操作活动,如制作旋转模型、计算旋转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5.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总结反馈,拓展延伸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同时,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拓展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1节《面的旋转》教案
举例:讲解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推导过程,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计算中。
(3)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需要将旋转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分析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力发电机的风叶旋转、地球自转等,引导学生理解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面的旋转》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物体旋转的情况?”(如风车旋转、地球自转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旋转的奥秘。
其次,在讲解旋转体的形成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高、体积和表面积等特征掌握得不够扎实。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更多的动手操作活动,如让学生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的模型,观察它们的特征,并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旋转体的性质。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旋转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旋转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一个旋转的纸风车,演示旋转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旋转的基本概念、旋转三要素以及旋转体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旋转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案设计尝试自己设计不同难度面的旋转题目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案设计-尝试自己设计不同难度面的旋转题目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体的旋转和旋转角度的概念。
2.学生能够正确描述面的旋转方式。
3.学生能够解决简单到复杂的面的旋转问题。
4.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面的旋转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旋转角度的概念。
2.熟悉面的旋转方式。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面的旋转问题。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描述面的旋转方式。
2.能够独立思考、分析以及解决复杂的面的旋转问题。
3.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10分钟)1.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巧妙引导学生了解“旋转”的概念。
2.通过PPT展示物体的旋转和角度的概念,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学生在理解旋转和旋转角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面的旋转。
二、讲解(30分钟)1.通过课件具体介绍面的旋转概念,学生生动感性认识。
2.运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展示面的旋转的具体操作过程。
3.考虑到学生对面的旋转可能不熟练,老师需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三、练习(25分钟)1.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基础的面的旋转题目,引导学生在空间中理解。
2.不同难度的题目设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20分钟)1.更具挑战性的面的旋转任务,鼓励学生尝试新的解法,培养创新思维和方法。
2.让学生给出解题思路与答案,并与同学们共同分享交流。
3.及时纠正学生出错的部分,加深学生对面的旋转的理解,确保学生掌握评价标准。
五、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简单到复杂的面的旋转练习题目,鼓励学生完善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深刻理解面的旋转,掌握其相应的解题技巧。
同时,教师应该发现更好的方法、思路和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案设计应用面的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目标1.了解面的旋转是指图形绕着某个轴旋转所形成的新图形,并能运用面的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如何利用面的旋转找到物体的全貌和侧貌,并能运用面的旋转对图形进行变换。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面的旋转的概念及应用。
2.掌握利用面的旋转找到物体的全貌和侧貌。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分组讨论法:教师通过图片等形式向学生讲解面的旋转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探讨应用面的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如利用面的旋转找到物体的全貌和侧貌、对图形进行变换等,从而加深对面的旋转的理解。
3.案例教学法:举一些具体实例,如找到球的全貌和侧貌、利用面的旋转对物体进行透视等,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面的旋转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图片等形式向学生讲解面的旋转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探讨应用面的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操作实践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如利用面的旋转找到物体的全貌和侧貌、对图形进行变换等,加深学生对面的旋转的理解。
3.案例分析举一些具体实例,如找到球的全貌和侧貌、利用面的旋转对物体进行透视等,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面的旋转的应用。
4.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对面的旋转的概念、应用以及技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如学习态度、思维方式等。
2.作业评价:布置一些与面的旋转相关的作业,如利用面的旋转找到物体的全貌和侧貌、对图形进行变换等,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3.考试评价:设置一些面的旋转相关的考题,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六、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讲解面的旋转的相关知识,并准备好相关的图片和案例。
2.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时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3.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
小学六年级数学《面的旋转》教案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路网改造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概况项目概况武威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欧亚两洲陆路贸易往来交通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重要地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武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道312线改建工程完工,达到了国家一级公路标准;自筹建设了武威至武南宽幅公路;武民公路建成通车,兰新铁路西陇海线武威段建设工程业已开工建设,以上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的改善了武威的交通状况。
截止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公路四通八达,路网林带和相应设施配套的公路交通网络。
近年来,武威市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以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农业设施和沙漠探险为内容,以东南西北中五条旅游线路为主的旅游格局。
为不断适应现代旅游者的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加快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尽快把我市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武威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沙漠探险旅游定为我市特色旅游产业,并专门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由凉州区具体负责实施。
凉州区以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和沙漠探险作为旅游业开发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区域游,规划建立一个以民俗风情观光旅游为主线,历史文化风景区、农业科技示范区、莫高旅游度假区、沙漠绿洲游览区、珍奇动植物观赏区、沙漠腹地探险区、沙漠生态旅游区和农耕饮食品尝区等相对独立、彼此衔接、功能各异、设施齐全、特色鲜明的“一线八区”综合旅游风景区。
这里既有迷人的西部戈壁和田园风情、古老的汉、明长城遗址、古丝绸之路的驼队足迹、长河落日的大漠风光,也有以反映历代诗人有关《凉州词》内容的葡萄长廊和葡萄酒文化。
尤其主要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属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遗址和有“石窟鼻祖”之称的天梯山石窟也坐落于此。
在这里,不但可以观赏戈壁风光的雄浑与壮美,感受沙漠绿洲的旖旎与灵美,追寻古代文明的遗踪与旧梦,领略戍边将士的豪迈与风流,还可以品尝葡萄美酒的醇厚与清爽,亲近西部农村的泥土与乡俗,体验沙漠探险的惊险与刺激。
小学六年级数学《面的旋转》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面的旋转》教案模板三篇小学六年级数学《面的旋转》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比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学具准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半圆小旗教学过程:一、沟通点、线、面、体之间关系1、多媒体出示:带着问题欣赏奥运会场景,问题:20__(请自填).8.8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召开,当天晚上8:08的开幕式,看了吗?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开幕式好吗?这些图中有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吗?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这些点线面体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第一个任务。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奥运会开幕式的镜头入手,很自然的把点线面体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就存在于身边。
)2、点动成线我们看看燃放烟花的图片,烟花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看到烟花是很多点运动形成,成了一条条的线)。
看过流星吗?流星划过星空会形成什么?(演示多媒体)同学们还可以自己举个象这样的例子吗?(风扇转动,风扇上的一点快速转动成一条曲线;车轮上的蝴蝶结经过转动后成一条曲线;射击时子弹的运动轨迹)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都说明了什么?(点快速运动可以形成了一条曲线或者直线)。
3、线动成面(演示多媒体)奥运会期间,中国迎来了很多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这么多人他们只能分住在不同的酒店、宾馆。
而各个比赛地点离住所较远,他们要从住所到各个比赛地点,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汽车)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上的雨刷,雨刷可以看成一条什么?(线段)现在让我们来观察雨刷擦玻璃的过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雨刷擦过的面是个扇形,雨刷经过旋转会形成一个平面),偏平的油漆刷子,刷子涂过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可以自己在举个例子吗?(线编织而成布;卷轴展开时)刚才举的例子都说明了什么?经论:线经过运动会得到一个平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的构成】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简历表格】
《面的旋转》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面的旋转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选择。
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面的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1.课件动画、实物投影、圆柱、圆锥体教具;
2.用纸片和小棒做成的小旗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回忆图形的旋转。
2.引出课题面的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自然地揭示课题。
)
二、开展活动,探索新知。
(一)电脑课件演示:(分两个步骤)
1.问题一:观察彩带随后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思考并交流个人的想法,体会点的运动形成线。
2.第2题中的3幅图:
(1)观察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2)通过交流,使学生感知:在一定的条件下,点的旋转形成线,线的旋转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对接下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作好铺垫。
)
(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1.取出课前制作的小旗。
形状如:
2.先引导学生想象小旗旋转后形成图形的样子。
(不要求学生准确表达,能说出形状或用手势说明就可以了)
3.再动手转动小旗。
4.说一说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
5.即时练习:完成课本第2页的第3题。
6.介绍圆柱、圆锥。
(1)此时结合课本第3题的插图向学生介绍圆柱、圆锥,形成表象,恰到好处;
(2)实物投影出示课本找一找插图,找一找曾经学过的立体图形,强化圆柱和圆锥的表象;
(3)再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和圆锥。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操作、实验,学生对圆柱和圆锥有了表象的认识,并从生活中的实物体再次强化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
(三)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1.圆柱、圆锥的特征。
(1)取出学具,小组合作,通过看、滚、剪、切等多种方式观察圆柱、圆锥的特征。
(老师一起参与,学生能得到多少都给予肯定,并予以指导)
(2)反馈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征。
由学生自己说一说各自的理解,教师运用课件或实物帮助说明并板书。
2.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
(认一认)在已画出的圆柱、圆锥立体图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认识各部分名称。
(1)圆柱。
两个相同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一个曲面是圆柱的侧面。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
圆柱有无数条高。
(2)圆锥。
一个圆面叫做圆锥的底面;一个曲面是圆锥的侧面。
从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圆锥只有一条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并知道它们的各部分名称。
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
三、巩固基础,导航培优。
(一)巩固基础:
1.课本P3练一练第1、3题;
2.判断题:
(1)所有圆形的物体都是圆柱。
( )
(2)圆柱上、下两个底面是大小相同的两个圆。
( )
(3)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一个曲面。
( )
(4)圆柱只有一条高。
( )
(二)导航培优:
1.课本P4第4题。
(本题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面旋转成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再连一连,然后闭上眼睛再回想旋转的过程。
)
2.第5题。
3.一个圆柱形的礼物,它的底面直径是 6厘米,高也是6厘米。
如果要给它进行包装,包装好后的盒子是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
4.
3厘米
4厘米
以下面直角三角形卡片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将卡片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图形?所得图形的底面半径和高各是多少?有几种旋转的方法?
5.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如果要把它卷成一个圆柱(接口忽
略不计)。
有几种卷法?卷成后圆柱的高又是多少?
四、课尾小结,畅谈收获。
板书设计:面的旋转
圆柱圆锥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教学反思:
面的旋转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动的世界里,风吹树梢动,鸟儿飞翔翅膀动、就连我们身体中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流动,其实我们的数学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动而变得丰富多彩。
现在让我们做了实验感受一下吧!请大家选择你身边的一样物品,让它动一动,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1、点动成线如果把这个小球看成是一点,那么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什么?(曲线)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吗?板书:点动成线
2、线动成面如果把这枝笔看成是一条线,那么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什么?(面)概括起来就是:线动成面
3、面动成体如果把这本数学书看成是一个长方形,那么它是怎么运动的呢 ?(旋转)板书。
旋转后形成了一个圆柱体,也就是说:面动成体。
大家能举出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
小结:看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与面动成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课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的旋转。
二、新课
1、以前我们学习过那么平面图形?(学生回答老师贴图)
2、这些平面图形旋转后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呢?请大家先想一想,猜一猜并和同桌说一说。
3、大家刚才说得对不对呢?现在我们来动手做一做。
每组的黑袋子里有一些平面图形,请大家选择好以哪条线动轴旋转后贴在圆棒的双面胶处,然后旋转,最后把你的发现记录在汇报单上。
4、小组活动,操作记录
5、同学们,我们就做到这,谁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老师贴图。
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根据刚才这些同学的汇报,你又想说些什么 ?
A、不同的平面图形,旋转的立体图形是不一样的。
B、不同的平面图形,也能旋转出同样的立体图形。
(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和半圆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C、同一个平面图形,按照不用的边为轴,旋转出的立体图形也是不一样的。
6、小结:看!同一个长方形以不同的轴旋转可以形成圆柱体。
象三角形和梯形以不同的边为轴可以旋转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课件)
7、在这些立体图形里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现
在请大家打开书进一步来了解它们。
谁来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一个曲面和一个底面,不同点圆柱体上面也是一个底面,而圆锥体上面是一个顶点。
圆柱体有无数条高,而圆锥体只有一条。
)
8、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柱体哪些物品是圆锥体呢?学生举例,相机指出各部分名称。
三、练习
看来同学们对圆柱体和圆锥体已经很熟悉了,那接下来薛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
1、实物判断:是不是圆柱体?说明理由.
2、教材四页习题。
3、开放题。
A、下列图形旋转后会形成哪个立体图性?
B、下列哪个塞子既能塞住甲盒又能塞住乙盒呢?
四、总结
同学们,看!我们的数学世界多么丰富多彩啊!简单的动就将这些平面图象变
成了我们熟悉的立体图形,今后让我们继续多观察、多操作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吧!
附:成果汇报卡
记录我的发现
图形以哪条线为轴形成什么立体图形
教学设计面的 1、万年牢教学设计(2016-03-23)
2、幼儿园体现课改意识并且有创意的教案、教学设计(2016-04-01)
3、幼儿园美术教学设计(2016-04-02)
4、学无止境的作文教学设计(2016-05-17)
5、《我开的小店》作文教学设计(2016-05-20)
6、曾韶华画杨桃教学设计(2016-05-21)
7、七律长征教学设计(2016-06-03)
8、三年级有趣的蛋壳造型教学设计及课件反思(2016-06-03)
9、三语中国,真棒教学设计(2016-06-03)
10、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知识点技能点(2016-06-04)
11、《黄鹤楼》阎伯理教学设计(2016-06-05)
12、孔子学琴》优质课教学设计(2016-06-05)。